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射干麻黃湯加減治療支氣管哮喘

道醫 2023-06-24 17:47:34

支氣管哮喘

哮喘中醫早定名,呼吸急促喉哮鳴。

多由體內痰深伏,諸因觸發哮喘成。

氣痰搏結氣道阻,反復發作難根除。

注: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哮喘”范圍,臨床以陣發性呼吸急促,喉間哮鳴,反復發作,難以根除為特征。

發生原因主要由于體內宿痰深伏,氣火或外寒之邪等引動伏痰,氣痰搏結,阻塞氣道,痰氣相擊引發哮鳴之聲而成。

實癥

脾肺陽虛食生冷,寒飲停聚風寒攻。

寒痰漬肺氣道阻,喘息頻作喉哮鳴。

面青肢冷口不渴,咳痰清稀有泡沫。

胸膈滿悶苔白滑,或喜熱飲脈浮緊。

散寒溫肺兼豁痰,射干麻黃北細辛。

紫菀款冬姜半夏,姜棗五味白芥子。

胸悶喘逆萊菔蘇,肢冷面青干姜參。

方藥:

射干麻黃湯為主方:

射干8g

麻黃5g

北細辛4g

款冬花10g

紫菀10g

姜半夏10g

生姜9g

大棗五枚

五味子10g

白芥子8g

注:

寒痰漬肺,痰濁阻遏氣道,痰氣搏結,故喘息頻作,喉中哮鳴。胸中寒飲停聚逆阻,胸陽不暢,故喘息頻作,痰質稀帶有泡沫,胸悶欲窒息,氣難接續,面青肢冷。內有寒濕,故苔白滑,喜熱飲。風寒束表,表邪未解,故脈象浮緊。

麻黃,細辛辛溫解表;款冬花,紫菀溫肺化痰,降氣止咳平喘,且通調水道;射干,五味子下降平喘,清肺消痰兼利咽喉;姜半夏、生姜,白芥子降逆化痰,利膈豁痰;大棗一味安中以調和諸藥,使其齊心協力,化解其邪。

如吐痰不爽,胸悶喘逆難平,可加炒萊菔子10g,蘇子10g以滌痰瀉肺;如水飲寒痰上泛于肺,肺氣難宣而致面青肢冷,痰多白沫,可加干姜6g,黨參15g以溫助心肺之陽,增化水飲寒痰氣力。

2022-4-14哮喘

2022-04-14

哮病是一種反復發作性的喉間痰鳴、呼吸喘促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咳、喘、痰鳴、胸悶等。

西醫認為哮喘首先是一種呼吸道的炎癥性病變,其次論及它的氣道高反應性,即過敏。

炎癥與過敏可以形成惡性循環。

病癥發作時,氣道的通氣障礙直接引發咳嗽、痰鳴、氣喘、胸憋胸悶等一系列癥狀。

中醫認為哮病發生的原因是“體質+宿根+誘因”。

體質指的是正氣。

臨床上發生哮病的體質多見兩種類型:

一種是陽(氣)虛型,即白面書生;

另一種是外強中干型,表面上很壯實,實際上體質較差。

如果我們的治療想要終止其發作,使哮喘得以痊愈,不改變體質是不可能的。“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要做到這點很難,但必須存有這種理念。

誘因,有體內的,也有體外的。“風為百病之長,寒乃六淫之首”,在外邪之中,風邪和寒邪是特別需要重視的兩個病邪。

宿根,不同醫家對宿根有不同的認識,說得最多的是痰飲。

《丹溪心法》最早以哮喘作為獨立的病名成篇,“專主于痰”。

葉天士認為:“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

洪廣祥提出哮病反復發作的宿根是痰瘀交阻。

也有提出風邪、濕邪、寒邪和腎虛為宿根的。

臨床上,我的體會,哮病最根本的宿根應該是寒邪,即陳寒。

在陳寒的基礎上,阻滯了氣血津液的運行,氣血運行不暢就產生了氣滯、血瘀,津液運行不暢就產生了痰飲;

誤治會產生濕邪;

隨時可以感受外邪;

病程長了,可以出現肺虛、脾虛、腎虛。總之,在陳寒留肺的基礎上可以出現任何兼證、變證。

哮病的辨證,首辨內、外。

內傷肯定是存在的,重要的是辨有無外感。

辨出外感了,再分清何者為主,何者為次。

我的體會,治療開始時,寧愿錯把哮病當外感治,也不要只當做內傷治。

二辨虛、實。

外感多為實,內傷多有虛有實。《醫學心悟》中說:“病之虛實,全在有汗無汗,胸腹脹痛與否,脹之減與不減,痛之拒按與喜按,病之新久,稟之濃薄,脈之虛實以分之。”

在臨床中,我們可以有意地去辨。

三辨寒、熱。典型的容易辨,有寒有熱經常會誤辨成熱證而忽略寒邪,這點是需要警惕的。

四辨臟腑。臨床醫生重視肺、腎的多,往往容易忽略中焦的脾胃,中焦脾胃的氣機升降失常會影響到肺的宣降、腎的納氣。

哮病的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減少、終止發作,提高生存質量。

要想根治很難,但積極的治療是很有意義的。

《丹溪心法》中說:“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

這句話就是我們常說的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在實際臨床應用上,這句話說得有點偏,未發時也是有邪的,治療重點放在扶正上,但祛邪是必需的。

邪包括風、寒、痰、濕、瘀等。

既發時,對于腎不納氣致喘,顧護正氣也是必需的。

射干麻黃湯,治“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很多醫家推崇本方為治哮專方。

與小青龍湯相比,射干麻黃湯中最獨特的一味藥是射干。

射干在《神農本草經》里列為下品,“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消息。”“不得消息”指呼吸急迫、困難。

我在用小青龍湯治療哮病時,常加射干,療效不錯。

射干麻黃湯中還有紫菀、款冬花,這兩味藥有斂肺的作用,臨床應用注意斂邪,并且在哮病發作時平喘的作用不大,止咳還可以。

小青龍湯。

何秀山在《通俗傷寒論》按語中說:“風寒外裹,寒凝內阻發為咳嗽氣喘者,必須用小青龍湯加減。”

當然,沒有表寒只有里寒、里飲,本方仍然能用。

陳修園在《醫學從眾錄》中的一段話值得臨床重視。他說:“……況虛勞之人,必有痰嗽,亦最易感冒。若重用頻用熟地,又佐之以參、術,則風寒閉于皮毛而不出,痰火壅滯于胸膈而不清,藥入病增,謂非人人之共見乎?”

臨床上遇到虛勞的病人,前醫百補無效時,用小青龍湯來散一散寒邪,等寒邪散出去了,這時再補也就能“補進去了”。

治病是有次第的,我常以小青龍湯為開手方,再以桂附地黃丸、七味都氣丸等善后。

曾治療一名女性患者,患支氣管哮喘30余年。

近幾年明顯加重,全年以口服中、西藥物和局部使用激素氣霧劑維持。

近1月來,出現霉菌性口炎、咽炎,激素不可以繼續使用,但停用激素哮喘又無法控制。

開方之際,患者說自己“火特大”,常服“三黃片”下火。

方開出后,患者看到方中有干姜,問“有火敢用干姜嗎?用了下火的藥了嗎?”

患者兒子為中醫,看方后說:“這是小青龍湯呀,大夏天敢用?久病必虛,為啥不補反散呢?腎不虛嗎?”

這些疑問倒也實在,患者火證明顯,但這種火用瀉法瀉藥是不管用的,如果管用,這點火早被“三黃片”瀉走了。

這種火需要溫通、溫散才能徹底治愈。

中醫是治證的,不是治季節的,有是證,用是藥,夏天為何不可用小青龍湯?

承認患者體虛,并且大虛,但暫不能補。

近年來進服參蛤散,而哮喘不減反增就是明證。

古人說“散盡陳寒,方可言補。”

治療的第一步必須是溫散陳寒。

患者連用小青龍湯加減80劑,諸癥漸平,后以河車大造丸鞏固療效。

有人說:“小青龍湯不可多服、久服,恐拔腎根,敢服80劑?”

方劑是加減使用的,陳寒閉錮日久,不是三、五劑可以成功的,總以散盡陳寒為度。

治寒哮除以上兩張方外,還有蘇子降氣湯,一般認為治上實下虛證。

治熱哮方有定喘湯。

王旭高說該方為定喘之祖劑,治外有風寒內有痰熱的喘證、哮證。

這張方總體來看不偏涼。哮病以表寒為主,兼有痰熱時,我們會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加減。

而以痰熱為主,兼有表寒,表現出明顯的熱哮時,單用這張方是不夠的,是需要加減的。

方中一味白果,我用小青龍湯時,也經常借用過去。

玉屏風散,治肺氣虛,反復外感。

我的體會,單純用本方的機會不多,與現代人的體質和生活有關。

本病即使氣虛、表虛明顯,也不能濫用補藥,最忌留邪。

還有,使用本方注意用小劑量。岳美中在他的書中提到用玉屏風散有效,停藥后病情反復,再用再效,停用再無效。當他學蒲輔周用小劑量時,發現停了藥也不影響效果。

生脈散,治肺氣陰兩虛,也治暑傷氣陰證。

現在這張方更多用于治療雜病,如肺病、心病等,而少用于治療熱病。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本方有很好的強心、升壓作用。

我們回歸它的原始用法,就是治上述兩證的。

《醫方考》中說:“人參補肺氣,麥冬清肺氣,五味斂肺氣,一補、一清、一斂,益氣之道畢矣。”

六君子湯。

久哮之人見脾虛的比較常見,況且素體脾虛就容易出現這個病。

哮病日久,治療當注意脾胃。

《醫方考》中選了七張治哮方,其中就有六君子湯,用治氣虛痰阻的哮病。

很平淡的一張方劑,但至奇至效之功,往往見于至平至淡之方。

哮病日久還會出現腎虛。

如果是陽氣虛用腎氣丸,陰虛用七味都氣丸。

腎氣丸組方,大隊的陰藥加少量的陽藥,意不在補陽,而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氣。

與后世醫家見腎陽氣虛用鹿茸、仙茅、仙靈脾、肉蓯蓉補陽的理念是不一樣的。

立法境界有別。

都氣丸用于腎陰虛,使用時注意脈要偏細,苔要偏少,不能想當然地去試用。

關于祛風脫敏藥的使用。

對于哮喘,很多醫生在處方時會加上一些經現代藥理證明有脫敏作用的中藥,如地龍、全蝎、僵蠶等,實際上多是中藥里的祛風藥。

我的體會,這些藥的使用,能提高有效率,短期療效好,長期療效不好說。

但有些藥諸如地龍等會傷脾,并且很難喝,病人喝了胃難受,不利于病人長期治療。還有專病專方的使用,如過敏煎等不能作為常規療法,充其量只是對辨證治療的補充,切莫反客為主。

關于麻黃劑的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麻黃有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于是臨床醫生治療哮喘病時容易被麻黃劑束縛。

我們從六經上考慮,發現還有柴胡劑、大黃劑、葛根芩連湯等,三陰病也能出現哮喘,如麻附細辛湯、四逆湯、理中湯、烏梅丸等。從麻黃劑走到六經上,便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1、再正確、簡單的方法,沒有大量練習,也不可能成功。

從量變到質變,首先要有量。

2、任何時候都不要給自己【降維】。

比如找工作,不要去找那些躺著就能完成的活,人生路還長,不斷提高自己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再比如談戀愛交朋友,不要去找那些跟你思想意識差距太大的。

因為你是可以兼容對方,但對方實際上很多時候是不能理解你的,無法同頻理解,也無法同步調成長。

這樣一來,對他來說是挫敗,對你來說也是負擔。

做能往前走的工作,處勢均力敵的關系。

3、如果做一件事,會給一個人帶來好處,但給另外一個人帶來對等的壞處時,要小心。。。

被你慢待的人不會忘記,而且,另外一個人得到的好處越多,他就會更加怨恨。

而獲得好處的人呢,要么以后忘記了,要么會覺得自己拿到的好處沒有實際那么多。

4、人在這個世界要有一個意識,就是人都會死的,都會終結。

有這個意識,會更多的提醒你把時間利用在自己真正想做或想體驗的事情上。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想讀的一些書,想去的一些地方,自己再也沒有時間去完成了。

人生從來沒有來日方長天長地久,只有漸漸變老時間越來越少。

5、性格內向且能量足的人,她們可以很好地感知別人的需求,整體氣質會呈現沉靜溫柔態。

修煉到位的,溫潤如水,特別有吸引力。

而能量低的,就是孤僻膽小暮氣沉沉。

性格外向且能量足的人,她們就像一個正能量發射塔,人間天使,給周圍人帶來很多好的感受,你看見她就會開心。

而能量低的,則很有可能是個絮絮叨叨的長舌婦,逢人就要說點沒用的話。

兒科常見病癥哮喘怎樣治療?

【概述】本病包括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和急性毛細支氣管炎,以哮鳴,咳嗽,氣喘為主要癥候的疾病。哮喘為過敏性疾病,其病因為吸入異常物質,或感染邪毒,以及氣候、運動、精神、飲食和藥物等多種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導致支氣管痙攣而致哮喘發作。
中醫認為,小兒哮喘的病因比較復雜,但不離先天、后天兩方面的因素。先天因素多與本病家族史的遺傳相關,由于胎稟不足,以及后天失養,反復外感等影響,導致肺脾腎三臟不足,以致生痰,使小兒形成痰氣內伏的特殊體質狀態。這種體質狀態與哮喘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后天因素中最多的致病之因是六淫之邪,其次是飲食、勞倦等。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腎三臟;病理是痰阻氣逆和痰傷氣虛;發病機理為外邪襲表和內傷之邪犯肺,累及脾、腎,進而觸動伏邪。
【治療】1.發作期發病急,持續時間久暫因人因病型而異。發作期若哮喘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期時,應該注意邪盛傷肺而引起肺氣壅盛、肺氣衰竭和肺心兩衰等病變。哮喘發作期的辯證可以分為寒性哮喘、熱性哮喘、實行哮喘、虛性哮喘四種。
(1)寒性哮喘證【癥狀】初起多有咳嗽,鼻流清涕,咽癢不適。繼之急性發作,喉間哮鳴,氣急喘促,痰少色白多沫,形寒無汗,口不渴,飲食乏味,睡眠欠安,大便尚調,有時溏薄,小便清短,神情緊張,面色白光白,或面色晦滯而青,口唇暗滯,舌淡,苔薄白或厚白,脈浮緊有力。【方一】射干湯麻黃湯【來源】《金匱要略》【組成】射干9克,麻黃9克,細辛3克,紫苑6克,款冬花6克,大棗3枚、半夏9克,五味子3克,生姜9克。
【功效】宣肺祛痰,下氣止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射干、麻黃開痰結,宣肺氣;細辛、生姜溫化寒飲;紫菀、款冬、半夏降氣化痰;五味子收斂肺氣;大棗安中并調和諸藥。
【按語】哮吼重而持續者,加地龍、白前;氣喘甚者,加紫蘇子、馬兜鈴;咳嗽重而持續者,加杏仁、百部。
(2)熱性哮喘證【癥狀】起病之初,頻咳,鼻流濁涕,咽紅微腫,哮喘發作比較急,喉鳴不已,聲高息涌,呼氣延長,氣喘胸悶,痰粘色黃,身熱不寧,口渴汗出,乳食減少,睡眠不實,大便干,小便黃,神煩面赤,口唇干紅,舌紅,苔薄黃或厚黃,脈數有力。【方一】定喘湯【來源】《攝生眾妙方》【組成】白果9克,麻黃9克,半夏9克,款冬花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蘇子6克,黃芩6克,甘草3克。
【功效】宣肺定喘,清熱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麻黃宣肺解表平喘;白果斂肺祛痰定喘;以蘇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氣平喘,祛痰止咳;桑白皮、黃芩清泄肺熱,止咳平喘;甘草調和諸藥。
【按語】癥見高熱者,加柴胡、黃芩;低熱者,加青蒿、地骨皮;咽紅腫甚者,加瓜蔞;夜臥不安者,加僵蠶、蟬蛻;大便干結者,加枳實、番瀉葉。
(3)實性哮喘證【癥狀】起病急驟,哮鳴氣喘頻作,或持續不解,呼出為快,胸滿喘憋,氣怯而慌,咳嗽多重,常有陣發,痰少難咯,身不熱,不惡寒,食納不甘,夜多煩燥,大小便自調,神情不安,面色青晦,口唇淡紫,舌暗紅,苔厚白或粘膩,脈沉數有力。【方一】小青龍加減湯【來源】《裘沛然方》【組成】麻黃12克,桂枝10克,細辛6克,干姜9克,甘草9克,龍膽草9克,黃芩12克,五味子9克,桃仁12克,杏仁9克,前胡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枳殼15克。
【功效】降逆平喘,豁痰化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麻黃、桂枝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細辛溫化水飲,辛散風寒;制半夏燥濕化痰;五味子斂肺止咳;龍膽草、黃芩清熱除濕;桃杏仁止咳平喘;前胡降氣祛痰,宣散風熱;紫菀止咳化痰;枳殼行氣除痰;甘草調和藥性。
【按語】若病由食氣觸發,哮喘伴食滯者,加大前胡湯合保和丸;因運動過度、情緒失調等引起哮喘的,加服定喘湯;每因哮吼重或持續不解而并發他證,如肺氣壅塞,胸滿脅脹,氣急短促者,選加桃仁、全蝎、地龍、沉香、枳實、代赭石、降香;若哮喘重篤,肺氣大傷而致肺氣虛衰,癥見氣促而弱,神萎,嗜睡,面色灰晦者,佐用救肺固脫湯,加服參附湯或生脈散,以及選用麝香、麻黃、桃仁、紅花、益母草;肺氣衰而不解,進而累及心臟,致使肺心兩衰,癥見哮吼不安,氣短,心悸而弱,脈微者,選加枳實、葶藶子、萬年青、五加皮、漢防己。
(4)虛性哮喘證【癥狀】起病較緩,哮作有時,氣喘無力,早晚咳嗽,痰壅喉間,動則汗出,乳食不振,夜臥不寧,大便稀溏或秘結,小便清長,神乏形虛,面色白光白,口唇干淡,舌淡,苔少,脈沉無力。【方一】①蘇子降氣湯合②補肺湯【來源】①《太平惠民和劑局方》②《永類》。
【組成】紫蘇子9克,半夏9克,當歸6克,炙甘草6克,前胡6克,厚樸6克,肉桂3克,生姜2片、大棗1枚、蘇葉2克,人參9克,黃芪9克,五味子9克,紫菀9克,熟地15克,桑白皮12克。
【功效】止哮平喘化痰、補肺益氣。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蘇子降氣平喘,祛痰止咳;半夏、厚樸、前胡降氣平喘,寬胸祛痰;肉桂溫補腎陽;當歸養血潤燥;生姜、蘇葉宣肺散寒;大棗、甘草和中調藥。人參、黃芪補益肺氣;五味子收斂肺氣;熟地滋腎;紫菀、桑白皮止咳平喘。
【按語】哮鳴者,加地龍、艾葉、白果、側柏葉;咳嗽甚者,加川貝母、百部;痰多者,加白芥子、萊菔子;汗出多者,加黃芪、太子參;乳食減少者,加佛手、石斛;夜臥不寧者,加白芍、遠志;大便秘結者,加枳實、萊菔子;大便稀薄者,加白術、蒼術。
2.緩解期此期哮喘發作休止,呈緩解狀態,但其余癥多有肺虛而咳、脾虛痰壅或腎虛氣短等正虛余邪并存之候。
(1)脾虛咳嗽證【癥狀】哮喘緩解,咳嗽以夜間較甚,有的早期咳嗽也重,自汗,形體虛弱,神情疲乏,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脈沉緩無力。
【論治】益氣養肺,佐以止咳。【方一】六君子湯加減【來源】《婦人良方》【組成】人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半夏6克,橘皮6克,甘草6克。
【功效】補益脾肺,溫化痰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人參益氣健脾;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半夏、橘皮燥濕化痰;甘草益氣并調和諸藥。
【按語】久咳不愈者,加銀杏、五味子;痰多者,加萊菔子;陽虛者,加干姜、附子;氣陰兩虛者,用生脈飲加黃精、玉竹、茯苓。
(2)脾虛痰滯證。
【癥狀】哮證遺留有痰滯,日久不盡,動則痰鳴漉漉,乳食減少,大便稀溏,形瘦體怠,面色白光白,活動乏力,口唇干淡,舌淡嫩,苔少,脈沉滑無力。【方一】理中化痰丸【來源】《名醫雜著》【組成】人參9克,白術9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茯苓12克,姜半夏12克。
【功效】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干姜溫中祛寒;人參補脾益氣;白術燥濕健脾;茯苓滲濕健脾;姜半夏燥濕化痰;炙甘草補脾益氣。
【按語】積痰難除者,加膽南星、海浮石;食少乏力者,加石斛、石菖蒲、佛手;大便稀溏者,加訶子、山藥。
(3)腎虛氣短證【癥狀】哮喘痰咳之候均緩,以氣短為主。常見年長兒,尤其于過度活動之后,如運動、登高、負重、大喊等,則氣短更明顯。日久不愈則形體漸漸虛弱,懶動少言,四肢乏力,腰膝酸軟,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薄,脈虛無力。【方一】①生脈地黃湯和②金水六君煎【來源】①《醫宗金鑒》②《景岳全書》。
【組成】熟地黃15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人參9克,麥冬9克,當歸9克,茯苓9克,陳皮9克,丹皮9克,澤瀉9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
【功效】固腎益氣,祛痰滋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人參補氣生津;麥冬養陰清熱生津;五味子斂肺止汗生津;熟地、山萸肉、山藥、當歸補脾腎陰;澤瀉利濕邪濁;丹皮清泄相火;茯苓淡滲脾濕;陳皮止咳化痰;炙甘草調和諸藥。
【按語】本證病程較長,每遇誘因而引發起哮喘再次發作,所以在固腎益氣法中應結合誘發之因素選加藥物。若因寒誘發者,加椒目、白石英;因熱者,加地骨皮、知母;因咸者,加木香、吳茱萸;因甘者,加瓜蔞、紫蘇葉;因酸者,加白芍;因食者,加麥芽、萊菔子;因情志者,加烏藥、沉香;因勞倦者,加木蝴蝶、核桃仁。
3、穩定期。
哮喘經過發作和緩解期治療,一般癥狀消失,病情穩定。此期應繼續治療,進一步扶正、補腎,揭其伏痰,提高患兒對哮喘的抵抗能力,改善機體對哮喘病的反應性。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844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