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黃耆散
處方 : 黃耆5兩(liang),苦參6兩(liang),玄參6兩(liang),附(fu)子(zi)3兩(liang)(炮),大黃3兩(liang),干(gan)姜2兩(liang),猬(wei)皮(炙)2兩(liang),黃連(lian)4兩(liang),槐子(zi)6合(he),豬懸蹄甲1具(炙)。
制法 : 上為散。
功能主治 : 痔瘡(chuang),服生槐子(zi)煎不覺者。
用法用量 : 黃耆散(《圣濟總(zong)錄(lu)》卷一四(si)二)。
注意 : 忌豬肉、冷水。
摘錄 : 《外(wai)臺》卷二十六引(yin)《許(xu)仁則方》
黃芪【性味與歸經】:甘,溫。 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蜜制黃芪益氣補中。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與用量】 9~30g 。 黃芪柳葉片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潮,防蛀。
【證治驗方】
1、小便不通。
用黃芪二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溫服。小兒減半。
2、酒疸黃疾(醉后感寒,身上發赤、黑、黃斑)。
用黃芪二兩、木蘭一兩,共研細。
每服少許。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濁。
用鹽炒黃芪半兩、茯苓一兩,共研細。
每服一錢。
4、萎黃焦渴(每與癰疽發作,先后伴隨)。
用黃芪六兩,一半生焙,一半加鹽水在飯上蒸熟;另用甘草一兩,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黃。二藥共研細。
每服二錢,一天兩次。
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黃芪六一湯”。
5、老人便秘。
用黃芪、陳皮各半兩,研細。另用大麻子一合,搗爛,加水揉出漿汁,煎至半干,調入白蜜一匙,再煮過,把黃芪、陳皮末加入調勻服下。
兩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
用黃芪、黃連,等分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大。
每服三十丸。
7、少淋。
用黃芪、人參,等分為末。另用蘿卜四、五片,加蜜二兩,稍稍灸過后,蘸藥末吃下,以鹽水送服。
8、吐血。
用黃芪二錢半、紫背浮萍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錢,姜蜜水送下。
9、咳膿咳血,咽干(這是虛熱,不可吃涼藥)。
用黃芪四兩、甘草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熱水送下。
10、肺癰。
用黃芪二兩研細,每取二錢煎湯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邊紅肉突出成疽)。
用黃芪二兩、茹一兩,醋浸一宿,加入豬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
去渣,取脂涂瘡上。一天三次。
12、胎動不安(腹痛,下黃汁)。
用黃芪、芎各一兩,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陰汗濕癢。
用黃芪酒炒后研細,切熟豬心蘸著吃,有效。
【病治驗方】
(1)腦梗塞
生黃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術各10克,生當歸、生丹參各20克,鉤藤 15克。隨證加減:陽閉者加安宮牛黃丸;陰閉者加蘇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膽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脫證者加人參、附子等;肝腎虧虛者加左歸丸。1日1劑,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治療63例,治愈(語言表達能力正常,四肢活動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總有效率 88.8%。
(2)腦動脈硬化癥
生黃芪 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烏、麥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減:腎陽虛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腎陰虛者加女貞子、熟地、旱蓮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棗仁、夜交藤、生牡蠣等;痰濁者加膽南星、陳皮等。1日1劑,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治療48例,治愈17例,有效30例,無效1例。
(3)急性腎小球腎炎
北芪 30克,沸水沖泡當茶飲,1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治療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4)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
黃芪50克,沸水沖泡30分鐘當茶飲,1日l劑,30日為1個療程,治療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5)重癥肌無力
黃芪25克,仙茅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膠各10克,黨參30克,大棗20枚。加減:復視、眩暈、耳鳴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杞;痰多,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加蘇梗、陳皮、法夏、瓜蔞等;頭痛、眼脹、舌質紫暗或瘀點加地龍、赤芍、丹參、桃仁、紅花、牛膝等;腹脹、納差加雞內金、萊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1日1劑,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
(6)心律失常
黃芪50克,黨參、丹參各30克,麥冬、當歸、附子各10克,五味子、紅花、生姜各 5克,大棗20枚。加減:孕期早搏者加茶樹根、膽南星;胸悶甚者加甘松、瓜蔞皮;心悸明顯者加龍齒、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納呆便溏者加木香、蒼術、焦山楂等;肢腫脹者加大腹皮、萬年青根等。1日1劑,治療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 91%。
(7)銀屑病
黃(huang)芪30克,當歸、生地、白蒺藜(li)各(ge)30克。水煎(jian)2次(ci),早晚分服(fu),有人治療94例(li),治愈63例(li),有效21例(li),總有效率89.36%。
黃芪是著名的中藥材植物,可以用來泡茶喝,調養身體,黃芪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黃芪都適用哪些體質人群呢?
黃芪泡水喝的功效
1、改善心功能
黃芪對正常人體心臟有加強收縮的功效,對因中毒或疲勞而衰竭的心臟,強心的效果更加顯著,主要表現為可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排出的血量增多。相關實驗證明,100%的黃芪注射液可使離體心臟收縮加快、加強。黃芪還能夠有效的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還有一定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哦,這有可能是因為延長有效不應期所導致的。
2、調節血糖
相關實驗證明,黃芪中所含的黃芪多糖具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可使葡萄糖負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明顯下降,并且能夠明顯的對抗腎上腺素所引起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而對胰島素低血糖無明顯的影響。由此可見,常用黃芪泡水來喝,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哦。
3、促進機體代謝
黃芪可使細胞的生理代謝能力增強,這可能是通過細胞內核苷酸的調節作用來完成的。黃芪還能有效的促進血清和肝臟的蛋白質更新,對蛋白質代謝有促進作用。所以小編建議,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常用黃芪泡水來喝。
4、黃芪泡水喝還治療氣虛表衛不固所致自汗,氣虛外感諸癥。多用于虛表多汗,如外感風寒而汗出。
5、黃芪泡水非常適合于氣血不足的老年人,這是最簡便的補氣方法,對氣血不足的老年人來說效果非常不錯哦。黃芪泡水方法簡單,實用。
6、黃芪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例如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等,用黃芪泡水喝可補脾益氣,補肺固表,還有降血壓、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肝消炎的作用。
7、黃芪很適合身體虛胖的人,其是腹部肌肉松軟的人食用。對于那些身體瘦小、結實的人不宜長期食用哦。
8、可治肺氣虛證。氣短神疲,咳喘日久,痰雍于肺無力咯出。常用黃芪配伍紫菀、款冬等中藥材食用,可溫肺定喘,健肺補氣。其黃芪補氣的功效是非常大的。
當然,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黃芪既屬于藥物,則必然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所以在選擇服用黃芪健身茶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確實屬于虛弱癥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時伴有典型虛弱癥狀者除外)。
3、無實熱證象(如有則需在黃芪健身茶中加入適量菊花、金銀花等藥性清涼的藥物)。
總之,黃芪健身茶可以隨病情變化而適當加入一些相關藥物,只要運用恰當,定可收到良好的療效。
黃芩紅棗茶的做法
1、紅棗用溫水泡發洗凈后,去核(不去核會有些燥熱,如果體質比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正常煎中藥都需要把藥材泡20-30分鐘,以便于藥性的析出);
3、點火,煮滾了以后轉小火煮20分鐘以上(不要用電磁爐,要用明火)。
黃芩紅棗茶的功效
紅棗:即大棗,味甘甜,性溫,具有滋脾胃,潤心肺、生津止渴、悅顏色,通九竅的作用。黃芪則有補中益氣,大補元氣,通經活絡的作用。配合養血生肌的當歸等中藥確有美容養顏的作用。
用法
代茶飲用,每日1~2劑,不拘時間。
注意事項
1、黃芪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2、紅棗吃多了會脹氣,因此濕熱重、舌苔黃的人不宜食用。
3、由感冒引起的多汗癥不適用。
以上就(jiu)是黃芪的(de)功效(xiao)與作用(yong)的(de)相關介紹(shao),希望對你有(you)所(suo)幫助(zhu)。
黃芪治病二十例
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固表利水、托瘡生肌等功效。現代研究證明,黃芪含糖類、膽堿、葉酸、數種氨基酸、?茁-谷甾醇等,可興奮中樞神經,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并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此外,尚有利尿、消除蛋白質、保護肝臟之作用。綜合古今及筆者應用黃芪之經驗,特將其配方治病二十例,羅列如下。
一、治冷汗不止,四肢厥逆:用《魏氏家藏方》之芪附湯:黃芪30g,附片18g。久煎,分2次服,可日服2劑。
二、治自汗、盜汗:用《和劑局方》之牡蠣散:黃芪30g,牡蠣24g,麻黃根9,浮小麥18g。水煎,分2~3次服。
三、治氣虛經常感冒:用《世醫得效方》之玉屏風散:黃芪30g,白術15g,防風9g。水煎,分2次服,常服必驗。
四、治肺氣不足,少氣懶言,語音低微:用參芪湯:黃芪30g,人參9g。水煎,頻飲,其效頗佳。
五、治中氣下陷引起的臟器下垂:常見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可用《脾胃論》之補中益氣湯:黃芪30g,黨參、白術各15g,當歸、陳皮各12g,升麻、柴胡各6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數劑即效。
六、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用《金匱要略》之黃芪建中湯:黃芪、飴糖各30g,白芍18g,桂枝、生姜、大棗各9g,炙甘草6g。上藥除飴糖外,余藥水煎,兌入飴糖,分3次服,獲效甚捷。
七、治陰血、陽氣不足之周身麻木不仁:用《金匱要略》之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30g,白芍、桂枝各15g,生姜12g,大棗6g。水煎,分3次服。
八、治心脾虧損:常見面色不華,體倦神疲,心悸氣短,不寐健忘:用《濟生方》之歸脾湯:黃芪、桂圓肉各30g,人參、木香、遠志各9g,酸棗仁15g,茯神、當歸、白術各12g,生姜3片,大棗5枚,炙甘草6g。水煎,分3次服,效果滿意。
九、治慢性腎炎、蛋白尿:用自擬驗方補腎健脾湯:黃芪30g,黨參18g,續斷、杜仲、茯苓、白術、丹參各15g,白茅根45g,炙甘草3g。水煎,分3次服,服半月停1周,再服,宜服6~8周。
十、治白細胞減少:用自擬驗方補益氣血湯:黃芪45g,人參9g,丹參、當歸各15g,炙甘草6g。水煎,分3次服,待白細胞恢復正常后,再服3~5劑以鞏固之。
十一、治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用民間驗方黃芪豆棗湯:黃芪、黑豆各30g,桂圓肉、五味子各15g、大棗10枚。水煎,分3次服,連服1周,若不效再加人參。
十二、治腦血栓引起的半身不遂:用《醫林改錯》之補陽還五湯:黃芪120g,赤芍、川芎、當歸尾各15g,地龍、桃仁、紅花各9g。水煎,分3次服,此方可久服。
十三、治痘瘡氣虛塌陷、氣虛小便渾濁:用《景岳全書》之保元湯:黃芪18g,人參9g,肉桂6g,糯米1撮(布包煎),甘草3g。水煎,分2次服,連服3~7天常可見效。
十四、治風濕身重,又汗出當風:用《金匱要略》之防己黃芪湯:防己12g,黃芪18g,生姜、白術各9g,大棗5枚,甘草3g。水煎,分3次服。
十五、治氣血虛弱之月經不調,或白帶過多,或崩漏:用《景岳全書》之八珍益母丸:黃芪30g,熟地18g,川芎、當歸、白芍各12g,黨參31g,白術、茯苓各9g,益母草15g,甘草6g。共為細末,以蜂蜜為丸,每服6g,日服3次,病重者變丸為湯服。
十六、治產后氣血虛弱或失血體虛:用《內外傷辨惑論》之當歸補血湯:黃芪30g,當歸15g,水煎服。民間用上方燉雞服,效果也很好。
十七、治產后乳汁缺少:用《全國中草藥匯編》之方:黃芪30g,當歸15g,王不留行、炮山甲、路路通、絲瓜絡各6g。水煎,分2次服。
十八、治產后脾虛水腫:用自擬驗方健脾利濕湯:黃芪30g,白術、茯苓各15g,山藥、苡仁各18g,砂仁6g。水煎服,日3服,5劑常可見效。
十九、治沖任不固引起的胎動不安:用黃芪30g,杜仲15g,艾葉12g。水煎,分2次服。此系民間驗方,筆者常用,且收效亦佳。
二(er)十(shi)、治癰(yong)疽久不(bu)潰破(po),或潰后久不(bu)收口:用《醫宗金鑒》之托(tuo)里透膿(nong)湯:黃芪(qi)30g,人參9g,白(bai)術、炮山甲、白(bai)芷各(ge)12g,當歸(gui)6g,皂(zao)角刺4.5g,升(sheng)麻、青皮、甘草各(ge)3g。水煎(jian),分3次(ci)服,久服必驗。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58308.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zhi)力于(yu)(yu)保護作(zuo)者版權(quan),注(zhu)重分享(xiang),被刊用文章因無法(fa)核(he)實(shi)真實(shi)出處(chu),未能及(ji)時(shi)與作(zuo)者取得聯系(xi),或有版權(quan)異議(yi)的(de)(de),請聯系(xi)管理(li)(li)員(yuan),我們(men)(men)會(hui)立即(ji)處(chu)理(li)(li),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yu)(yu)網絡,轉載是(shi)出于(yu)(yu)傳遞(di)更多信(xin)息(xi)之目的(de)(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侵犯了(le)您的(de)(de)合法(fa)權(quan)益(yi),請立即(ji)通(tong)知我們(men)(men)(管理(li)(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shi),我們(men)(men)會(hui)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shi)向(xiang)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shang)一(yi)篇: 黃(huang)耆內(nei)托散
下(xia)一篇: 黃耆(qi)衛元湯(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