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加減二母寧嗽湯

中醫世家 2023-05-16 18:23:03

加減二(er)母寧嗽湯

處方 : 川(chuan)貝母(mu)2錢(qian),天門(men)冬3錢(qian),廣砂2錢(qian),知(zhi)母(mu)3錢(qian),蔞仁(ren)3錢(qian),云茯苓4錢(qian),麥門(men)冬3錢(qian),粟殼3錢(qian),甘(gan)草(cao)2錢(qian)。

功能主治 : 咳嗽,脈象洪數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 : 此(ci)方以川貝為君,川貝為清(qing)涼(liang)之品,為止(zhi)嗽之圣藥;佐以知母、天冬、麥冬、蔞仁(ren)、粟殼,俱能清(qing)熱化痰(tan)(tan);茯苓、甘草其(qi)性和平,能扶脾助胃(wei);唯廣砂微溫,能清(qing)痰(tan)(tan)化滯(zhi),開胃(wei)益脾,脾能健運(yun),則(ze)痰(tan)(tan)無積滯(zhi),而嗽止(zhi)矣。

摘錄 : 《醫學探驪集》卷四

咳嗽的(de)分類與治療

咳(ke)(ke)嗽(sou)的幾種分類(lei) 1、風(feng)(feng)(feng)寒(han)(han)襲(xi)肺(fei):咳(ke)(ke)嗽(sou)聲(sheng)重,咯痰(tan)(tan)(tan)稀薄(bo)色(se)(se)白(bai),惡寒(han)(han),或(huo)(huo)(huo)(huo)(huo)有發熱(re)(re),無(wu)汗。舌(she)苔(tai)薄(bo)白(bai),脈(mo)浮(fu)緊(jin)。基(ji)本(ben)治(zhi)法(fa)(fa):疏風(feng)(feng)(feng)散寒(han)(han),宣(xuan)肺(fei)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止(zhi)嗽(sou)散。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川(chuan)貝止(zhi)咳(ke)(ke)糖漿或(huo)(huo)(huo)(huo)(huo)半夏止(zhi)咳(ke)(ke)糖漿。2、風(feng)(feng)(feng)熱(re)(re)犯(fan)肺(fei):咳(ke)(ke)嗽(sou)氣(qi)粗,咯痰(tan)(tan)(tan)粘(zhan)白(bai)或(huo)(huo)(huo)(huo)(huo)黃(huang)(huang),咽痛或(huo)(huo)(huo)(huo)(huo)咳(ke)(ke)聲(sheng)嘶(si)啞,或(huo)(huo)(huo)(huo)(huo)有發熱(re)(re),微(wei)惡風(feng)(feng)(feng)寒(han)(han),口(kou)(kou)微(wei)渴。舌(she)尖(jian)(jian)紅(hong),苔(tai)薄(bo)白(bai)或(huo)(huo)(huo)(huo)(huo)黃(huang)(huang),脈(mo)浮(fu)數(shu)。基(ji)本(ben)治(zhi)法(fa)(fa):疏風(feng)(feng)(feng)清(qing)(qing)(qing)熱(re)(re),宣(xuan)肺(fei)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桑(sang)菊飲(yin)(yin)。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蛇膽川(chuan)貝液(ye)或(huo)(huo)(huo)(huo)(huo)川(chuan)貝枇(pi)杷(pa)糖漿。3、燥(zao)邪傷肺(fei):干(gan)(gan)(gan)咳(ke)(ke)少(shao)痰(tan)(tan)(tan),咯痰(tan)(tan)(tan)不(bu)(bu)爽,鼻咽干(gan)(gan)(gan)燥(zao),口(kou)(kou)干(gan)(gan)(gan),舌(she)尖(jian)(jian)紅(hong),苔(tai)薄(bo)黃(huang)(huang)少(shao)津(jin)(jin),脈(mo)細(xi)數(shu)。基(ji)本(ben)治(zhi)法(fa)(fa):疏風(feng)(feng)(feng)清(qing)(qing)(qing)肺(fei),潤燥(zao)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桑(sang)杏湯(tang)(tang)(tang)(tang)或(huo)(huo)(huo)(huo)(huo)清(qing)(qing)(qing)燥(zao)救(jiu)肺(fei)湯(tang)(tang)(tang)(tang)。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青(qing)果(guo)止(zhi)嗽(sou)丸(wan)或(huo)(huo)(huo)(huo)(huo)枇(pi)杷(pa)葉膏。4、痰(tan)(tan)(tan)熱(re)(re)壅肺(fei):咳(ke)(ke)嗽(sou)氣(qi)粗,痰(tan)(tan)(tan)多黃(huang)(huang)稠,煩熱(re)(re)口(kou)(kou)干(gan)(gan)(gan)。舌(she)質紅(hong),苔(tai)黃(huang)(huang)膩(ni),脈(mo)滑(hua)數(shu)。基(ji)本(ben)治(zhi)法(fa)(fa):清(qing)(qing)(qing)熱(re)(re)化(hua)痰(tan)(tan)(tan),肅肺(fei)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清(qing)(qing)(qing)金化(hua)痰(tan)(tan)(tan)丸(wan)。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祛(qu)痰(tan)(tan)(tan)靈口(kou)(kou)服液(ye)或(huo)(huo)(huo)(huo)(huo)急支糖漿。5、肝火犯(fan)肺(fei):咳(ke)(ke)嗆氣(qi)逆陣(zhen)作,咳(ke)(ke)時(shi)胸脅(xie)引痛,甚則咯血(xue)。舌(she)紅(hong),苔(tai)薄(bo)黃(huang)(huang)少(shao)津(jin)(jin),脈(mo)弦數(shu)。基(ji)本(ben)治(zhi)法(fa)(fa):清(qing)(qing)(qing)肺(fei)平(ping)肝,順氣(qi)降火。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瀉白(bai)散合(he)黛蛤(ha)散方加(jia)減。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羅漢(han)果(guo)止(zhi)咳(ke)(ke)糖漿,肝火旺者可服龍(long)膽瀉肝丸(wan)。6、痰(tan)(tan)(tan)濕(shi)蘊肺(fei):咳(ke)(ke)聲(sheng)重濁(zhuo),痰(tan)(tan)(tan)多色(se)(se)白(bai),晨起為甚,胸悶脘痞,納少(shao)。舌(she)苔(tai)白(bai)膩(ni),脈(mo)濡滑(hua)。基(ji)本(ben)治(zhi)法(fa)(fa):健脾燥(zao)濕(shi),化(hua)痰(tan)(tan)(tan)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二(er)陣(zhen)湯(tang)(tang)(tang)(tang)合(he)三子養(yang)親湯(tang)(tang)(tang)(tang)。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祛(qu)痰(tan)(tan)(tan)止(zhi)咳(ke)(ke)沖(chong)劑,或(huo)(huo)(huo)(huo)(huo)桂龍(long)咳(ke)(ke)喘寧(ning)。7、肺(fei)陰虧(kui)虛:咳(ke)(ke)久痰(tan)(tan)(tan)少(shao),咯吐不(bu)(bu)爽,痰(tan)(tan)(tan)粘(zhan)或(huo)(huo)(huo)(huo)(huo)夾血(xue)絲,咽干(gan)(gan)(gan)口(kou)(kou)燥(zao),手足心熱(re)(re)。舌(she)紅(hong),少(shao)苔(tai),脈(mo)細(xi)數(shu)。基(ji)本(ben)治(zhi)法(fa)(fa):養(yang)陰潤肺(fei),寧(ning)嗽(sou)止(zhi)咳(ke)(ke)。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沙麥門(men)冬(dong)湯(tang)(tang)(tang)(tang)或(huo)(huo)(huo)(huo)(huo)二(er)冬(dong)二(er)母湯(tang)(tang)(tang)(tang)。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生脈(mo)飲(yin)(yin)口(kou)(kou)服液(ye)或(huo)(huo)(huo)(huo)(huo)秋梨膏。8、肺(fei)氣(qi)虧(kui)虛:病(bing)久咳(ke)(ke)聲(sheng)低(di)微(wei),咳(ke)(ke)而伴喘,咯痰(tan)(tan)(tan)清(qing)(qing)(qing)稀色(se)(se)白(bai),食少(shao),氣(qi)短胸悶,神倦乏力,自汗畏寒(han)(han)。舌(she)淡(dan)嫩(nen),苔(tai)白(bai),脈(mo)弱(ruo)。基(ji)本(ben)治(zhi)法(fa)(fa):補益(yi)肺(fei)氣(qi),化(hua)痰(tan)(tan)(tan)寧(ning)嗽(sou)。湯(tang)(tang)(tang)(ta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補肺(fei)湯(tang)(tang)(tang)(tang)加(jia)減。成(cheng)(cheng)(cheng)(cheng)藥(yao)用(yong)(yong)(yong)(yong)參(can)見北(bei)瓜(gua)膏或(huo)(huo)(huo)(huo)(huo)人參(can)保肺(fei)丸(wan)。

咳嗽(sou)的人宜吃(chi)(chi)什么什么,不宜吃(chi)(chi)什么

陳皮加冰糖泡水很好,或者是用玉蝴蝶花泡水(賣茶葉的地方就有賣的)嗓子的保養很有講究,下面給你介紹一些
嗓子的保護
咽喉既是正常呼吸必經之路,又是重要發聲器。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保護嗓子,尤其是教員、演員、廣播員,更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堅持室外活動,以增強肌體對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發生。
其次是養成咽喉部衛生習慣。飯前飯后要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時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潔。抽煙、喝酒要適度,否則會刺激咽喉部組強而產生慢性炎癥。
如果嗓子發生不適、刺癢、干燥或有燒灼感,可采用熱熏氣療法。方法是將口腔對著有熱氣的茶杯或茶壺呼吸,很快就可使不適現象消失。也可將復方安息香酊約三十毫升用沸水約五百毫升沖在一個大缸子中,對著熱氣呼吸。有可能還可采用菊花、金銀花或胖大海泡水當茶喝。
.許多XX都有這毛病,我的嗓子也是如此。抄來幾副方子供參考: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聲音嘶啞,其共同的特點都伴有聲帶及周圍組織的充血、腫痛,下列方法療效較佳。
1.拌吃銀耳。將白木耳洗凈泡脹,撕成條塊狀,先用開水燙過,再用涼開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兩次,食量不限,2 日后即可好轉。
2.拌吃芹菜。把芹菜洗凈,切后,燙過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盤,每日2次。
3.飲濃涼茶水。將茶葉25克用開水沖一大杯濃茶水,冷卻后經常飲入。
4.風油精吸人。將風油精倒在潔凈的手帕上數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5.冷敷脖頸。用冷水或冰水浸濕毛巾,敷在前頸喉頭上,20分鐘左右,每日3-4次。
3.那就只好試試雞蛋茶了——
雞蛋茶(治嗓子疼嗓子啞)
取新鮮雞蛋一只,磕到飯碗里打成雞蛋液,燒一些滾燙的開水,澆到蛋液里 把雞蛋沖成蛋花兒,加少許白糖和香油 ,趁熱喝下這就是傳說中的雞蛋茶。
4.如何保護您的嗓子
聲音沙啞失聲是那些需要長時間講話或不正確使用喉嚨的人,時常碰到的困擾。如果持續沙啞超過兩周以上,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與治療。 一般而言,禁聲休息是治療聲音沙啞的最佳方法,至于聲帶長繭也并非一定要開刀,可先做語言治療,當結節過大或語言治療無效時,才必須接受喉內視鏡顯微手術。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上保護嗓音的妙方:一) 限制工作之外的說話時間,減少不必要的長時間聊天或打電話。二) 使用適當的音量說話,善用麥克風以應付不足之音量。三) 說話速度要慢,說話之間要常停頓吸氣,一句話不要拉的太長。四) 說話音調不宜太低或過高,而且每一句話的重音不要放前綴。五) 悄悄話是不正確的說話方式。六) 長時間講話時,應多喝溫開水保持咽喉濕潤。七) 盡量用腹部(即丹田)輕松發聲,不要用胸部或繃緊脖子肌肉的方式講話。八) 不抽煙、喝酒,勿吃辛辣油炸類食物,如濃茶、咖啡、辣椒、巧克力、冷飲等。九) 應避免用力清喉嚨、咳嗽等動作。十) 充足的睡眠,就寢之前不要吃太多東西。十一) 適當之運動,常保持心情愉快與放松。十二) 感冒時應盡量減少說話,此時更須多喝溫開水與聲帶保養。十三) 喉糖、羅漢果、枇杷膏或澎大海
5.那么如何保護嗓子呢?專家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1、大量喝水,避免飲用酒精和咖啡。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潤聲帶。
2、不要吸煙,即使是被動吸煙也應該避免,因為吸煙能夠明顯增加患喉癌的風險。
3、不要過度用嗓。不要尖叫不要在嘈雜的區域高聲講話。如果感覺嗓子發干或者說話嘶啞,那就停止講話。講話的聲音要保持正常,不要過高或過低,低聲講話對于保護嗓音來說也是不利的。
4、不要過多地清嗓子。因為當您作這種動作的時候,氣流就會猛烈地震動聲帶,從而損傷聲帶。如果您覺得喉嚨難受,那么就小口地飲水或是吞咽。但如果您必須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醫生檢查一下,也許是反流性疾病、過敏癥等疾病在作怪。
5、當您因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啞的時候,盡量不要講話。
6.如何保護嗓子
咽喉既是正常呼吸必經之路,又是重要發聲器。所以人人都要注意保護嗓子,尤其是教員、演員、廣播員,更要注意。
首先要注意堅持室外活動,以增強肌體對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發生。
其次是養成咽喉部衛生習慣。飯前飯后要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時多喝茶,保持咽部清潔。抽煙、喝酒要適度,否則會刺激咽喉部組強而產生慢性炎癥。
如果嗓子發生不適、刺癢、干燥或有燒灼感,可采用熱熏氣療法。方法是將口腔對著有熱氣的茶杯或茶壺呼吸,很快就可使不適現象消失。也可將復方安息香酊約三十毫升用沸水約五百毫升沖在一個大缸子中,對著熱氣呼吸。有可能還可采用菊花、金銀花或胖大海泡水當茶喝
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后,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能緩解癥狀,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治療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緒抑郁引起痛經者適當喝點兒葡萄酒,能夠起到舒暢情緒、疏肝解悶的作用,使氣機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溫,辛能散能行,對寒濕凝滯的痛經癥,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又能起到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的效果。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參考資料:/article/106/131/2005113161849.htm
中醫通常將咳嗽分為風熱、風寒、痰濕、痰熱、陰虛燥熱五個證型,治療時根據各證型表現不同,選用成藥也有區別。

� 一、風寒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痰稀,氣急咽癢,伴有頭痛、鼻塞、流清涕、怕冷、稍有發熱、無汗、肢體酸痛等。一般選購:�

1、通宣理肺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20毫升。忌吃生冷油膩食物。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解肌寧嗽丸:口服,每日兩次,1歲每次服半丸;兩歲以上每次服1丸。適用小風寒咳嗽。忌吃生冷油膩食物。

二、風熱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氣粗,或咳聲嘎啞,痰粘稠或黃稠,咯痰不爽,常伴發熱、口干、咽喉疼痛等。一般選用:

1、川貝止咳露: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毫升。服藥時,忌食生冷油膩食物。糖尿病患者禁用。

2、川貝清肺糖漿: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5-30毫升。不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大便溏泄患者及嬰兒最好不用。寒咳、胃寒嘔吐、糖尿病患者禁服。

三、痰濕咳嗽:患者表現為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白粘膩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喉間常呼嚕呼嚕作響,胸悶吐清水,不想吃東西等。一般選用:

� 1、橘紅片:口服,成人每日兩次,,每次6片。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寒咳、虛咳不宜服。

�2、蘇子降氣丸:口服,成人每日1-2次,每次6克。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肥膩食物;避免風寒;熱咳、虛咳、干咳無痰患者禁用。

�四、痰熱咳嗽:患者表現為咳聲連連,痰少質粘,難以咯出,發熱咽干口渴,胸悶脅痛氣喘等。一般選用:

� 1、二母寧嗽丸:口服,成人每日兩次,每次1丸。風寒咳嗽、痰量多而持續咯痰的患著不宜服;忌辛辣食物。

2、止嗽定喘口服液:口服,每日2-3次,成人每次10毫升。患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

五、陰虛燥熱咳嗽:患者表現為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一般選用:

� 1、養陰清肺膏: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膩食物;咳嗽痰多患者不宜服用;孕婦、糖尿病患者禁服。

� 2、百合固金丸:口服,成人每日兩次,每次1丸。服藥期間,不宜抽煙喝酒,不宜吃油膩、腥冷、辛辣食物。脾虛大便溏瀉者忌服。

� 3、秋梨潤肺膏:口服,每日兩次,成人每次10-20克。忌辛辣食物;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咳嗽此為肺部疾患的主要證候,可見于多種疾病中。正如《黃帝內經》里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也就是說,咳嗽雖然主要是肺經的病,但與其它臟腑都有關系。臨床上常用的治療咳嗽的較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蘇、杏仁、生姜、紅糖各lO克。將紫蘇與杏仁搗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調人紅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飲用。
本方散風寒,止咳嗽,對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上藥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1劑,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適用于外感風寒咳嗽。
[方三]
橘紅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將橘紅,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時,兌人蜂蜜,至沸停火,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
本方散寒溫肺,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飴糖適量。將生姜洗凈,切絲,放人瓷杯內,用滾開水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再加人飴糖適量,代茶頻頻飲服,不拘時間和次數,無須出汗。
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五]
蔥白5—10節,淡豆豉10克,蘇梗或陳皮3克,紅糖適量。將蔥洗凈,取蔥白,與淡豆豉、陳皮等人砂鍋共煎取汁,再調入紅糖。日分數次,酌量飲用。
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
[方六]
鮮橄欖4枚,冰糖15克。將橄欖洗凈,劈開加入冰糖和適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溫服。
本方清熱止咳,適用于風熱咳嗽。
[方七]
金銀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銀花,取汁約2小碗,藥成前,下薄荷約煎3分鐘,貯瓶內,分次與蜜糖沖勻飲用。
本方適用于風熱所致咳嗽。
[方八]
潔凈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將絲瓜花放入瓷杯內,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鐘,再調人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本方適用于風熱咳嗽。
[方九]
蛤蚧數只,蜂蜜30克,鮮蘿卜適量。將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蘿卜煎水沖服。
本方養陰清肺,適用于火燥傷陰的干咳。
[方十]
百合(鮮良者)、枇杷(去核)、鮮藕(洗凈,切片)各30克。
將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調入適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頻頻飲。
本方適用于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黃梨適量,飴糖若干。將黃梨去核,搗汁,與飴糖合并煎膏,每服2湯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貝母6--12克(如用川貝母,則用3---6克),蜜糖約15--30克。將川貝母打碎,與蜜糖同置燉盅內,隔水燉服,1次服完。
本方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鮮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藥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將橘皮曬干,研為細末,每次用3—5克調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為粥。
本方順氣,化痰,適用于痰濕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調料適量。將小排骨洗凈,加黃酒、姜片、水適量,文火燜1.5小時。白果去殼及紅衣,加入湯內,加鹽調味再煮15分鐘,加味精調勻,并撒上青蔥末。
本方止咳平喘,適用于痰多咳嗽氣喘。
[方十五]
廣柑、白糖各500克。將廣柑去皮核,放小鍋中,加白糖250克,腌漬1日,至廣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適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將每瓣廣柑肉壓成餅,加白糖250克,拌勻倒盤內,通風陰干,瓶裝,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氣燥濕化痰,適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證。
[方十六]
黃芩、鮮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將二藥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撈去藥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適量,煮爛成粥,1日內分頓連續食用。
本方清火補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梔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豬肺200克。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與山梔、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內加水堡煮,飲湯食肺。
本方清肝火,補肺陰,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復花、海蛤殼、淡竹茹、陳皮、代赭石、川黃連、桑葉、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醫張千里醫案,功能瀉肝平肺,降氣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參、生姜、鱉甲、橘梗、枳實、檳榔、吳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功能疏肝解郁,下氣止咳,適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藥揀去雜質,干研后共研,
混勻,分裝,每代18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適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適量。梨、姜分別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調服。本方潤肺清熱,適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豬肺1具,豬肚1個,肥公鴨1只,北沙參、白術、冬蟲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將豬肺、豬肚沖洗干凈,公鴨去毛及內臟,洗凈,諸藥調勻,分別塞入豬肚、豬肺管和鴨腹內,三物同時下鍋,加水,燒沸,文火燉4個小時,至爛熟將三味分別盛人碗內,慢慢食用。
本方適用于脾肺俱虛之咳嗽。
[方二十三]
紅蘿卜 200克,紅棗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劑,隨意飲用。
本方理脾肺之氣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紅衣),懷山藥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山藥搗碎,后與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調勻,佐餐食。
本方適用于脾肺皆虛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豬板油、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鮮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細末,豬板油切塊,下鍋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盡,放人梨汁、姜汁,炒勻,人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盡,起糖泡,香氣四溢。每服1湯匙,日1次,白開水調下溫服。
本方益腎補肺,適用于肺腎雙虛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搗杏仁,水磨濾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補腎舒肺,適用于肺腎不足的咳喘氣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茉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人參、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益肺補腎,納氣止咳,適用于肺腎氣虛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脾胃論》補中益氣湯,功能健脾補肺,理氣化痰,適用于脾肺俱虛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溫病條辨》中的沙參麥冬湯,功能養陰清肺,化痰止咳,適用于肺陰虧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黃芩、山梔、橘梗、麥冬、桑白皮、貝母、知母、瓜蔞仁、橘紅、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清肝瀉火,潤肺化痰,適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黃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黃芩、浙貝各6--9克,魚腥草20---30克,細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葉各6--9克。先用凈水浸濕,水高于藥面1寸,1小時后煎藥。石膏先煎半小時,后人群藥,玉桂最后放人5分鐘后即停煎,取藥汁1碗,溫服。隔6小時再煎,亦取藥汁1碗溫服。藥量可根據患者年齡、體質酌情加減。每日1劑。
本方為上海著名中醫顧銘浩驗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經,痰阻氣道,清肅失靈,咳嗽劇發,痰稠色黃,早晚發作更甚,看似痰熱阻肺,實則寒氣內伏之證。
[方三十二]
干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絲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10分鐘,再調入蜂蜜。趁熱頓服,每日3次。
適合用治肺熱咽痛、咳吐黃痰、喘息、胸痛等癥。
絲瓜花甘苦寒,清肺熱為長,兼清熱解毒。臨床適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竇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癥。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筍片各50克,鹽、酒、麻油、肉湯。四角蛤洗凈后,置面盆內,以開水沖過,剝殼取肉,去雜洗凈。將蛤肉、火腿、筍片同時人油鍋中煸炒幾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湯,加鹽,煮至蛤肉熟爛淋上麻油即成。
此(ci)湯以咸寒滋陰、利(li)尿、化(hua)痰(tan)、軟堅散(san)結的(de)(de)蛤肉配竹筍調制而成(cheng)。竹筍,《本草綱目》稱(cheng)之有(you)“消(xiao)(xiao)渴、利(li)水、益氣(qi)、化(hua)熱(re)、消(xiao)(xiao)痰(tan),爽胃”的(de)(de)功效。故此(ci)湯常可作(zuo)為瘰疬(淋巴結核)、癭瘤(liu)、消(xiao)(xiao)渴、痰(tan)咳以及肺(fei)結核等病的(de)(de)食療菜譜。

寒咳(ke)和熱咳(ke)有什么區別

寒(han)咳和熱(re)咳的區別(bie)有引起原因、治療(liao)方法、表(biao)現等不同。

1、引起原因不同

寒咳(ke)一般是(shi)由于(yu)感受風(feng)寒后(hou),引起了人體(ti)的風(feng)寒束肺(fei),導致人體(ti)咳(ke)嗽,多見于(yu)冬春兩(liang)季; 熱(re)咳(ke),是(shi)由肺(fei)熱(re)造成的反復咳(ke)嗽,以夏秋較(jiao)多見。例如(ru)過量食(shi)(shi)用上火食(shi)(shi)品(pin),如(ru)煎(jian)炸(zha)、燒烤類(lei)等食(shi)(shi)品(pin)。

2、治療方法不同

寒(han)咳(ke)(ke)(ke)治(zhi)療需要(yao)溫肺止咳(ke)(ke)(ke),比(bi)如溫肺飲;熱(re)(re)咳(ke)(ke)(ke)治(zhi)療需要(yao)清熱(re)(re)止咳(ke)(ke)(ke),比(bi)如清開靈口(kou)服液,急支糖漿等。家(jia)長(chang)在運(yun)用(yong)一些方法治(zhi)療寒(han)咳(ke)(ke)(ke)的(de)同時(shi),還(huan)應注(zhu)意性(xing)寒(han)涼的(de)食(shi)(shi)物(wu)不(bu)(bu)能(neng)讓孩子吃。治(zhi)療熱(re)(re)咳(ke)(ke)(ke)的(de)時(shi)候(hou),不(bu)(bu)宜食(shi)(shi)用(yong)一些辛辣(la)、熱(re)(re)量較高的(de)食(shi)(shi)物(wu),辛辣(la)是容(rong)易(yi)上火(huo)的(de)食(shi)(shi)物(wu)。

3、表現不同

寒咳表(biao)現為痰(tan)色(se)稀(xi)白,呈(cheng)泡沫狀,頭(tou)痛,鼻塞,流清涕,或(huo)伴有怕冷、畏寒,無(wu)汗,舌淡紅,苔(tai)薄白,脈浮(fu)(fu)緊。熱(re)咳表(biao)現為喉嚨干癢、干咳少(shao)痰(tan)或(huo)痰(tan)色(se)黃質黏稠,不(bu)易咳出,咽干疼痛,口(kou)渴,常(chang)伴有發(fa)熱(re)、頭(tou)痛、頭(tou)暈、舌紅、苔(tai)薄黃、脈浮(fu)(fu)或(huo)浮(fu)(fu)數。

-熱咳

-肺虛寒咳嗽

急(ji)性支(zhi)氣管(guan)炎嚴重嗎 [急(ji)性支(zhi)氣管(guan)炎]

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致的支氣管黏膜炎癥。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往往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為肺炎的早期表現。本病多同時累及氣管、支氣管,故正確命名應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臨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氣管分泌物增多為特征 病因 1. 感染

引起本病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細菌有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和細菌可以直接感染氣管-支氣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繼而引起本病。近年來由支原體和衣原體引起者逐漸增多。

2. 物理、化學刺激

吸入冷空氣、粉塵、刺激性氣體或煙霧(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氣、氯氣、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

3. 變態反應

引起氣管和支氣管變態反應的常見變應原包括花粉、有機粉塵、細菌蛋白質、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內移行的鉤蟲、蛔蟲的幼蟲。

表現 急性感染性支氣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鼻塞、不適、寒戰、低熱、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劇烈咳嗽的出現通常是支氣管炎出現的信號。開始時干咳無痰,但幾小時或幾天后出現少量黏痰,稍后出現較多的黏液或黏液膿性痰。明顯的膿痰提示多重細菌感染。有些病人有燒灼樣胸骨后痛,咳嗽時加重。在無并發癥的嚴重病例,發熱38.3~38.8℃可持續3~5天。隨后急性癥狀消失(盡管咳嗽可繼續數周)。持續發熱提示合并肺炎。可發生繼發于氣道阻塞的呼吸困難。

無合并癥的急性支氣管炎幾乎無肺部體征。可能聞及散在的高音調或低音調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聞及捻發音或濕啰音。尤其在咳嗽后,常可聞及哮鳴音,持續存在的胸部局部體征提示支氣管肺炎的發生。 嚴重并發癥通常僅見于有基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這些病人的急性支氣管炎可致嚴重的血氣異常(急性呼吸衰竭)。

以下是對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介紹:

1、晨起、睡覺體位改變, 吸入冷空氣或體力活動后, 有陣發性咳嗽。有時甚至終日咳嗽。咳劇時可伴惡心嘔吐或胸腹肌痛。當伴發支氣管痙攣, 可有哮鳴和氣急。

2、起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 如鼻塞、噴嚏、咽痛、聲嘶等。全身癥狀輕微, 僅有輕度畏寒、發熱、頭痛及全身酸痛等。咳嗽開始不重, 呈刺激性, 痰少。1~2天后咳嗽加劇, 痰由粘液轉為粘液膿性。

3;主要癥狀為咳嗽,伴胸骨后疼痛,輕者僅為刺激性咳嗽,初時談不易咳出,1---2日后,咳液松動,由黏液轉成粘液膿性痰,。 4嚴重得病例往往在晨起或晚睡體位改變或吸入冷空氣或體力活動后,有陣發性咳嗽,有時終日咳嗽,甚至引起惡心嘔吐以及全胸或腹肌疼痛,。

注;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

1、咳嗽:初期晨間咳嗽較重,白天較輕,晚期夜間亦明顯,睡前常有陣咳發作,并伴咳痰。此系由于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積聚于支氣管腔內所致。隨著病情發展,咳嗽終年不愈。

2、咳痰:以晨間排痰尤多,痰液一般為白色黏液性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此多系夜間睡眠時咳嗽反射遲鈍,氣道腔內痰液堆積,晨間起床后因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排痰之故。當急性發作伴有細菌感染時,痰量增多,痰液則變為黏稠或膿性。

3、氣短與喘息:病程初期多不明顯,當病程進展合并阻塞性肺氣腫時則逐漸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氣短,以活動后尤甚。慢性支氣管炎合并哮喘或所謂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特別在急性發作時,常出現喘息的癥狀,并常伴有哮鳴音。

急性支氣管炎病程一般較短,發熱和全身不適一般在3---5日內消退,咳嗽有時延長數周方愈。醫院可確診。。

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辨證治療中醫辨證治療

一;風寒束肺型; 以咳嗽、痰稀薄、色白或呈泡沫狀為特點,常伴有畏寒、無汗、頭身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癢發熱等癥狀。治療以疏風散寒、宣肺止嗽為主。藥方包括:紫蘇葉、生姜、前胡、茯苓、杏仁、陳皮、半夏、枳殼、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

風寒束肺型;表現為;咳嗽,痰白而稀,或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苔薄白,脈浮緊,。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金沸草10克,前胡9,荊芥9(后),細辛6,半夏9,茯苓12 ,甘草6,生姜3片,大棗5枚,,,或合用三()湯;麻黃9,杏仁12,甘草

6. 克,加減。。

(1)風寒咳嗽

證候:咳嗽頻作,咳白稀痰,鼻塞流清涕,咽癢,頭身酸痛,惡寒發熱,無汗。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證候分析:風寒束肺,肺氣不宣,故咳嗽頻作;風寒上受,肺竅不利,故鼻塞流清涕,咽癢;風寒外束,郁于肌表,衛外之陽被遏,故頭身酸痛,惡寒發熱,無汗;寒邪郁肺,氣不布津,故痰白而稀。脈浮或浮緊,舌苔白,皆風寒之征。

治法:祛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三拗湯或止嗽散加減。三拗湯重在宣肺散寒,主治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胸滿氣急。方中麻黃散寒平喘;杏仁宣肺止咳;甘草協調諸藥。止嗽散止咳化痰兼解表邪。方中荊芥疏風解表;百部、紫苑潤肺止咳;白前、桔梗、陳皮宣肺、止咳化痰;甘草調和諸藥。如惡寒無汗,全身酸痛明顯,可加蘇葉、防風以解表寒;如納呆、胸悶、苔白膩,可為加半夏、厚樸以燥濕祛痰。

中成藥可酌情選用通宣理肺丸、參蘇理肺丸、止嗽青果丸、復方川貝精片、復方甘草合劑、止咳糖漿。金沸止咳丸。麻黃止咳丸。半夏片等。

偏方驗方;1;炒杏仁10,陳皮10,生姜6,煎服,日二劑。

2;麻黃6,桂枝6,白芍9,干姜6,細辛6,五味子6,法半夏9,石膏30(先),大棗4枚,甘草6,水煎分服,日一劑。

3;淫羊藿30克,荊芥10克,前胡12克,桔梗12克,紫菀10克,百部10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本方適用于風寒咳嗽。

二; 風熱襲肺型

以咳嗽頻繁、痰粘稠、色黃或咳出不爽為特點,常伴有發熱、怕風、汗出不暢、口干渴、嗓子痛、鼻流黃涕、氣粗、音啞等癥狀。治療以疏風清熱,宣肺化痰為主。藥方包括:桑葉、菊花、桔梗、連翹、杏仁、薄荷、蘆根、知母、生石膏、射干、浙貝母、前胡、甘草。

風熱犯肺型;咳嗽,咳痰黃稠,或見發熱,微見惡風寒,口干咽痛,鼻塞流黃濁涕,舌尖紅,苔薄白干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

2)風熱咳嗽

證候:咳嗽頻劇,咳痰黃粘,咯痰不爽,咽痛口干,惡風發燒,出汗。苔薄黃,舌邊尖紅,脈數或浮滑。

證候分析: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故咳嗽頻劇;風熱傷津,故痰黃粘,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風熱犯表,衛表不和而出現惡風發熱,出汗;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在表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

方藥:桑菊飲加減。本方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化痰。方中桑葉、菊藥、薄荷、連翹辛涼解表清熱;桔梗、蘆根、杏仁、甘草宣肺止咳,清熱生津;甘草兼有調和諸藥之功。如肺熱盛加黃芩、知母;咳重加百部、紫苑、浙貝;口渴甚者加花粉;咽痛重者加板藍根、元參。

中成藥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羚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復方穿心連片、雙黃連口服液、銀黃口服液、止咳枇杷露、急支糖漿等。 三;燥邪傷肺型

以干咳無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咯出或帶血絲、口鼻干燥為特點,多發于秋季,常伴有咽喉干燥、嗆咳、胸痛、發熱等癥狀。舌紅、苔薄黃或干。治療以清肺潤燥、止咳祛痰為主。藥方包括:瓜蔞、貝母、天花粉、桔紅、桔梗、桑葉、杏仁、梔子、梨皮、明黨參(粉沙參)、青黛、側柏葉、百合、黃精。

3)燥熱咳嗽

證候:干咳無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燥,咳甚胸痛,或痰中帶血絲,或有微寒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浮稍數。

證候分析:燥熱傷肺灼津,肺失清潤,故干咳無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咳出,口干咽燥;燥熱襲肺,肺氣不利,故胸痛;燥熱傷肺絡,故痰中帶血絲;燥熱犯表,衛氣失和,故見微寒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浮稍數皆為燥熱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潤燥止咳。

方藥:桑杏湯加減。本方清宣潤肺止咳。方中桑葉、豆豉辛涼解表;杏仁、貝母宣肺止咳化痰;沙參、梨衣、山梔清熱潤燥生津。若燥熱重者加麥冬、石膏、知母;口干重者加蘆根、玉竹;痰有血絲加白茅根、白芨。

中成藥可選用二冬膏、貝母二冬膏、復方甘草合劑(片)、川貝清肺糖漿、蜜煉川貝枇杷膏、養陰清肺膏等。

四;痰熱壅肺型

以起病急、咳嗽氣促、粘稠或黃膿痰、量較多為特點,常伴有身熱煩渴、咽喉腫痛、喘息或胸悶不舒、咳痰不爽或難咳等癥狀。舌質紅、苔黃膩。治療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為主。藥方包括:膽南星、陳皮、杏仁、枳實、黃芩、瓜蔞、茯苓、生石膏、竹瀝、桑白皮、枇杷葉、穿心蓮、金蕎麥、魚腥草、浙貝母、海浮石。小兒酌情選用天竹黃、金沸草、前胡、百部等品。

中成藥可選用清熱解毒口服液、穿心蓮、魚腥草片、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二母寧嗽丸、射麻口服液、祛痰靈、鮮竹瀝水、竹瀝化痰丸、蛇膽川貝液、蛇膽陳皮末、急支糖漿、枇杷露、清肺化痰口服液等。

1、風寒咳嗽:咳嗽頻作,咳白稀痰,鼻塞流清涕,咽癢,頭身酸痛,惡寒發熱,無汗。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證候分析:風寒束肺,肺氣不宣,故咳嗽頻作;風寒上受,肺竅不利,故鼻塞流清涕,咽癢;風寒外束,郁于肌表,衛外之陽被遏,故頭身酸痛,惡寒發熱,無汗;寒邪郁肺,氣不布津,故痰白而稀。脈浮或浮緊,舌苔白,皆風寒之征。

治法:祛風散寒、宣肺止咳。方藥:三拗湯或止嗽散加減。三拗湯重在宣肺散寒,主治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胸滿氣急。方中麻黃散寒平喘;杏仁宣肺止咳;甘草協調諸藥。止嗽散止咳化痰兼解表邪。方中荊芥疏風解表;百部、紫苑潤肺止咳;白前、桔梗、陳皮宣肺、止咳化痰;甘草調和諸藥。如惡寒無汗,全身酸痛明顯,可加蘇葉、防風以解表寒;如納呆、胸悶、苔白膩,可為加半夏、厚樸以燥濕祛痰。

2、風熱咳嗽:咳嗽頻劇,咳痰黃粘,咯痰不爽,咽痛口干,惡風發燒,出汗。苔薄黃,舌邊尖紅,脈數或浮滑。

證候分析: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故咳嗽頻劇;風熱傷津,故痰黃粘,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風熱犯表,衛表不和而出現惡風發熱,出汗;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在表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方藥:桑菊飲加減。本方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化痰。方中桑葉、菊藥、薄荷、連翹辛涼解表清熱;桔梗、蘆根、杏仁、甘草宣肺止咳,清熱生津;甘草兼有調和諸藥之功。如肺熱盛加黃芩、知母;咳重加百部、紫苑、浙貝;口渴甚者加花粉;咽痛重者加板藍根、元參。

3、燥熱咳嗽:干咳無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燥,咳甚胸痛,或痰中帶血絲,或有微寒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浮稍數。 證候分析:燥熱傷肺灼津,肺失清潤,故干咳無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咳出,口干咽燥;燥熱襲肺,肺氣不利,故胸痛;燥熱傷肺絡,故痰中帶血絲;燥熱犯表,衛氣失和,故見微寒身熱;舌紅少津,苔薄黃,脈浮稍數皆為燥熱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潤燥止咳。方藥:桑杏湯加減。本方清宣潤肺止咳。方中桑葉、豆豉辛涼解表;杏仁、貝母宣肺止咳化痰;沙參、梨衣、山梔清熱潤燥生津。若燥熱重者加麥冬、石膏、知母;口干重者加蘆根、玉竹;痰有血絲加白茅根、白芨。

4、涼燥咳嗽證:為干咳少痰或無痰,咽干鼻燥,惡寒發熱,無汗。苔薄白而干,脈浮稍緊。

方藥:杏蘇散(杏仁、蘇葉、橘皮、半夏、生姜、枳殼、桔梗、前胡、獲苓、甘草、大棗)酌加款冬、百部以溫潤止咳;如惡寒、無汗明顯者可加防風、荊芥。

偏方驗方;(1)百部60g 、杏仁120g 、冰糖60g ,共研細未,每次服3g ,每日3次。用于一般咳嗽。

(2)枇杷葉10g 、杏仁10g 、蘇葉10g ,水煎服。用于風寒咳嗽。

(3)黃芩10g 、瓜蔞30g 、魚腥草30g ,水煎服。用于風熱咳嗽。

(4)桑葉20g 、枇杷葉10g 、麥冬10g ,水煎服;用于燥熱咳嗽。

中成藥治療

(1)通宣理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風寒咳嗽。

(2)二母寧嗽丸,2丸,每日2次,用于風熱咳嗽較重者。

(3)橘紅丸,2丸,每日2次,用于風熱痰多者。

(4)羚羊清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風熱咳嗽熱重者。

(5)養陰清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燥熱咳嗽傷陰明顯者。

說明;1)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治療應以清熱消炎為本,止咳化痰為標,根據辨病辨證及標本兼治的原則,組成以杏仁、桔梗、款冬、紫菀、百部、白前、黃芩、板藍根為主方,加減治療各型急性咳嗽,收到滿意的效果,風寒加荊芥、防風;風熱加銀花、連翹、魚腥草、瓜簍;燥熱加貝母、梔子、沙參等。

(2)過敏因素所誘發的急性支氣管炎,其咳嗽為刺激性,常伴有喘息,喉中痰鳴,流涕、打噴嚏。可選用過敏煎(銀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甘草)加減治療。本方具有脫敏、解痙、平喘、止咳作用,對過敏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效果較好。

(3)有人認為急性氣管炎治療應以宣肺透邪清熱,佐以祛痰降氣為法,急性期用麻石葶藶瀉肺湯(麻黃、杏仁、石膏、葶藶子、知母、魚腥草、花粉、青礞石、桑皮、苡仁、甘草、冬瓜仁);燒退,殘存咳嗽,上方去石膏,加烏梅、栗殼、川貝母、阿膠。共治81例,5天治愈69例,占85.2%;好轉10例,占12%;無效2例,占2.5%。

●療效標準

體溫正常,咳嗽、咯痰及全身癥狀消失,胸部體征消失,白細胞、胸部X 線檢查均正常。

●預后

一般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預后較好,大多可在短期內治愈。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有少數病人轉為慢性氣管炎。中醫認為外感咳嗽屬實證,其病在肺,治療較易。但若調治不當,亦可由外感轉為內傷而累及它臟,治療較難。

病例;1; 冬季天氣寒冷,常常造成支氣管炎發病或加重,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今年11月,患有支氣管炎的陶女士因為受涼出現咳嗽,咯白色黏痰,咯痰不利,活動后喘息嚴重,口服一段時間“青霉素V 鉀”和“甘草片”后咳嗽依然誒有好轉,咯黃色黏痰,痰量中等,喘息胸悶,氣促,作胸部X 片,為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經驗豐富的老中醫查看陶女士的舌脈,發現舌紅苔黃,脈滑數,結合其他臨床表現后認為咳嗽為痰熱郁肺、肺失宣肅引起,于是制定了一個宣肺清熱、祛痰平喘的處方。

處方:荊芥,前胡,白前,杏仁,浙貝,化桔紅,連翹,桔梗,甘草,葦莖,地龍,側柏葉。每日1劑,連服3日,癥狀大有改善后去側柏葉,加瓜蔞仁,2劑后諸癥獲愈出院。

藥物作用:以荊芥疏散積久寒邪,前胡下氣排痰,白前祛深部之痰,浙貝、化橘紅利咽化痰,杏仁、桔梗利肺排痰,紫菀、百部止咳潤肺,甘草、連翹清熱解毒,葦莖清熱生津保肺。

2;每到冬季,74歲的老黃就經常咳喘不已,這已經是社區老伙計們都知道的事情了,所以只要哪天早上老黃沒來鍛煉,那一定是他的咳喘病又犯了。其實老黃所患的是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每次受寒之后就容易發作,這不老黃這次已經發作了一個星期了,雖然他一直口服抗炎、止咳類藥物,但效果并不明顯。

老黃被孩子們送到了醫院進行診治,望聞問切之后,老黃的病癥一目了然:胸悶氣逼,尤其在活動后更嚴重;咳嗽痰多,色白黃相兼,且白多于黃,易咳出,咽癢,口干不苦,大便正常,舌質紅暗、苔黃膩,脈弦滑。

醫生認為其為寒飲化熱所致,以溫化寒飲,滌痰祛瘀,利氣平喘為原則開方如下:生麻黃,細辛,干姜,紫菀,款冬花,法夏,五味子,葶藶子,青、陳皮,牡荊子,衛茅,生甘草。共7劑,水煎服,1日1劑。

復診時,老黃自述感覺咳喘明顯減輕,其他癥狀也有所控制。醫生對老黃進行簡單的檢查之后,囑咐他按照上方繼續服用7劑。三診時,老黃的咳嗽癥狀已消失,氣喘明顯減輕。如今,醫生給他開了溫補陽氣,益氣養陰的藥方,正在服藥調理當中。

3;63歲的老于反復咳喘已有10余年,主要為咳嗽、咯痰,受寒時易發作,冬季一發作。原本老于認為咳嗽也沒有影響到日常工作生活,也就不必治療了。

但近兩年來老于的咳嗽明顯加重,且伴有氣喘,尤其是在一個星期前,在一股冷空氣來襲下,老于的咳嗽在夜間加重,且咯痰呈白色黏稠狀,同時還出現氣喘、氣短等癥狀。經檢查老于被診斷為咳喘型慢性支氣管炎,在單位的診所中開了點西藥服用,有所好轉卻沒能根治,于是他決定去中醫院好好的調治一番。

查體:咳喘,背部怯寒,唇暗,口干不苦,兩便常,舌紅暗、苔黃膩,脈弦滑數。

中醫認為老于是由陽氣虛弱,痰瘀化熱所致,治療應以溫補陽氣,滌痰祛瘀為主,佐以宣暢肺氣。處方:生黃芪,熟附子,葶藶子,小青皮,廣陳皮,牡荊子,生麻黃,南杏仁,紫菀,款冬花。共7劑,水煎服,1日1劑。

7劑之后,老于的咳嗽、氣喘癥狀減輕,咯痰量明顯減少,但仍感背部怯寒,肢冷,舌偏紅暗、苔薄黃,脈弦滑。醫生加強了上方中的溫補陽氣功效。處方:生黃芪,熟附子,桂枝,茯苓,白術,炙甘草,紫菀,款冬花,法夏,陳皮,葶藶子,牡荊子。水煎服,1日1劑。

繼續服用7劑之后,老于的咳喘癥狀得到控制,背怯寒癥減輕,肢末轉溫。復診之后,醫生囑咐其按照上方繼續服用20余劑,老于多年的咳喘癥狀消失,且身體狀況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4;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44965.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力于(yu)保護作(zuo)者版(ban)(ban)權(quan),注重(zhong)分(fen)(fen)享,被刊(kan)用文(wen)(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neng)及時與(yu)作(zuo)者取得聯(lian)系(xi),或有(you)版(ban)(ban)權(quan)異議的(de),請聯(lian)系(xi)管理員,我們(men)(men)會立(li)即(ji)處理,本(ben)站(zhan)部分(fen)(fen)文(wen)(wen)字與(yu)圖片資源(yuan)來(lai)(lai)自于(yu)網絡,轉載是出于(yu)傳遞(di)更多信(xin)息之目的(de),若有(you)來(lai)(lai)源(yuan)標注錯誤(wu)或侵(qin)犯了您的(de)合(he)法權(quan)益,請立(li)即(ji)通知我們(men)(men)(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men)(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qian)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