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檳榔橘皮湯

中醫世家 2023-05-01 02:15:12

檳榔橘皮湯

處方 : 檳榔4兩(liang),橘皮2兩(liang)。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醋心,嘈雜。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空心生(sheng)蜜湯調下(xia)。

摘錄 : 方出《證類本草》卷十三引《梅(mei)師方》,名見《雜病源流犀燭(zhu)》卷十七

柑、桔、柚、橙,形似(si)而味不同,功(gong)效有何不同?

橘 時珍曰∶橘,從音鷸,諧聲也。又云五色為慶,二色為。云外赤內黃、非煙非霧、郁郁紛紛之象。橘實外赤內黃,剖之香霧紛郁,有似乎云。橘之從,又取此意也。【集解】《別錄》曰∶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十月采。恭曰∶柚之皮濃味甘,不似橘皮味辛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柑。今俗謂橙為柚,非矣。案∶郭璞云∶柚似橙而實酢,大于橘。孔安國云∶小曰橘,大曰柚,皆為柑也。頌曰∶橘、柚,今江浙、荊襄、湖嶺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葉與枳無辨,刺出莖間。夏初生白花,六、七月成實,至冬黃熟。舊說小為橘,大為柚。今醫家乃用黃橘、青橘,不言柚。豈青橘是柚之類乎?宗曰∶橘、柚自是兩種。《本草》云∶一名橘皮。后人誤加柚字,妄生分別。且青橘、黃橘治療尚殊,況柚為別種乎?惟郭璞所言,乃真識橘、柚者。若不如此分別,誤以柚皮為橘皮,是貽無窮之患矣。時珍曰∶橘、柚,蘇恭所說甚是。蘇頌不知青橘即橘之未黃者,乃以為柚,誤矣。夫橘、柚、柑三者相類而不同。橘實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甘,其皮稍濃而黃,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其瓣味酢,其皮最濃而黃,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即不誤矣。按∶《事類合璧》云∶橘樹高丈許,枝多生刺。其葉兩頭尖,綠色光面,大寸余,長二寸許。四月著小白花,甚香。結實至冬黃熟,大者如杯,包中有瓣,瓣中有核也。宋韓彥直著《橘譜》三卷甚詳,其略云∶柑橘出蘇州、臺州,西出荊州,南出閩、廣、撫州,皆不如溫州者為上也。柑品有八,橘品十有四,多是接成。惟種成者,氣味尤勝。黃橘,扁小而多香霧,乃橘之上品也;朱橘,小而色赤如火;綠橘,紺碧可愛,不待霜后,色味已佳,隆冬采之,生意如新;乳橘,狀似乳柑,皮堅瓤多,味絕酸芳;塌橘,狀大而扁,外綠心紅,瓣巨多液,經春乃甘美;包橘,外薄內盈,其脈瓣隔皮可數;綿橘,微小,極軟美可受,而不多結;沙橘,細小甘美;油橘,皮似油飾,中堅外黑,乃橘之下品也;早黃橘,秋半已丹;凍橘,八月開花,冬結春采;穿心橘,實大皮光,而心虛可穿;荔枝橘,出衡陽,膚理皺密如荔子也。俗傳橘下埋鼠,則結實加倍。故《物類相感志》曰∶橘見尸而實繁。《涅經》云∶如橘見鼠,其果實多。《周禮》言∶橘逾淮而北∶變為枳,地氣然也。余見柑下。
橘實
【氣味】甘、酸,溫,無毒弘景曰∶食之多痰,恐非益也。原曰∶多食粘膈生痰,滯肺氣。瑞曰∶同螃蟹食,令人患軟癰。【主治】甘者潤肺,酸者聚痰(藏器)。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大明)。【發明】時珍曰∶橘皮,下氣消痰,其肉生痰聚飲,表里之異如此,凡物皆然。今人以蜜煎橘充果食甚佳,亦可醬菹也。
黃橘皮
【釋名】紅皮(《湯液》)、陳皮(《食療》)。弘景曰∶橘皮療氣大勝。以東橘為好,西江者不如。須陳久者為良。好古曰∶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去白者曰橘紅也。【修治】曰∶凡使勿用柚皮、皺子皮,二件用不得。凡修事,須去白膜一重,銼細,以鯉魚皮裹一宿,至明取用。宗曰∶《本草》橘、柚作一條,蓋傳誤也。后世不知,以柚皮為橘皮,是貽無窮之患矣。此乃六陳之一,天下日用所須。今人又多以乳柑皮亂之,不可不擇也。柑皮不甚苦,橘皮極苦,至熟亦苦。或以皮之緊慢分別,又因方土不同,亦互有緊慢也。時珍曰∶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柑皮,紋粗色黃而濃,內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濃而虛,紋更粗,色黃,內多膜無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別之,即不差矣。橘皮性溫,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今天下多以廣中來者為勝,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雜之。柑皮猶可用,柚皮則懸絕矣。凡橘皮,入和中理胃藥則留白,入下氣消痰藥則去白,其說出于《圣濟經》。去白者,以白湯入鹽洗潤透,刮去筋膜,曬干用。亦有煮焙者,各隨本方。【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本經》)。下氣,止嘔咳,治氣沖胸中,吐逆霍亂,療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熱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蟲(《別錄》)。清痰涎,治上氣咳嗽,開胃,主氣痢,破癥瘕癖(甄權)。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瘧,大腸秘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時珍)。【發明】杲曰∶橘皮,氣薄味濃,陽中之陰也。可升可降,為脾、肺二經氣分藥。留白則補脾胃,去白則理肺氣;同白術則補脾胃,同甘草則補肺,獨用則瀉肺損脾。其體輕浮,一能導胸中寒邪,二破滯氣,三益脾胃。加青皮減半用之,去滯氣,推陳致新。但多用久服,能損元氣也。原曰∶橘皮,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和,化痰治嗽,順氣理中,調脾快膈,通五淋,療酒病,其功當在諸藥之上。時珍曰∶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潔古張氏云∶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蓋此義也。同杏仁治大腸氣秘,同桃仁治大腸血秘,皆取其通滯也。詳見杏仁下。按方勺《泊宅編》云∶橘皮寬膈降氣,消痰飲,極有殊功。他藥貴新,惟此貴陳。外舅莫強中令豐城時得疾,凡食已輒胸滿不下,百方不效。偶家人合橘紅湯,因取嘗之,似相宜,連日飲之。一日忽覺胸中有物墜下,大驚目瞪,自汗如雨。須臾腹痛,下數塊如鐵彈子,臭不可聞。自此胸次廓然,其疾頓愈,蓋脾之冷積也。其方∶用橘皮(去穣)一斤,甘草、鹽花各四兩。水五碗,慢火煮干,焙研為末,白湯點服。名二賢散,治一切痰氣特驗。世醫徒知半夏、南星之屬,何足以語此哉?珍按∶二賢散,丹溪變之為潤下丸,用治痰氣有效。惟氣實人服之相宜,氣不足者不宜用之也。【附方】舊八,新二十。潤下丸∶治濕痰,因火泛上,停滯胸膈,咳唾稠粘。陳橘皮半斤(入砂鍋內,下鹽五錢,化水淹過,煮干),粉甘草二兩(去皮,蜜炙)。各取凈末,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丹溪方)寬中丸∶治脾氣不和,冷氣客于中,壅遏不通,是為脹滿。用橘皮四兩,白術二兩。為末橘皮湯∶治男女傷寒并一切雜病嘔噦,手足逆冷者。用橘皮四兩,生姜一兩。水二升,煎嘈雜吐水∶真橘皮去白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三日必效。皮不真則不驗。(《怪證奇方》)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再生。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香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時時溫服。出《百一選方》。《圣惠》∶用陳橘皮末二錢,湯點服(不省反胃吐食∶真橘皮,以日照西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姜三片,棗肉一枚,水二鐘猝然食噎∶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半盞,熱服。(《食醫心鏡》)諸氣呃噫∶橘皮二兩。去瓤,水一升,煎五合,頓服。或加枳殼尤良。(孫尚藥方)痰膈氣脹∶陳皮三錢。水煎熱服。(楊氏《簡便方》)猝然失聲∶橘皮半兩,水煎,徐呷。(《肘后方》)經年氣嗽∶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為末,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化食消痰,胸中熱氣∶用橘皮半兩。微熬,為末。水煎代茶,細呷。(《心鏡》)下焦冷氣∶干陳橘皮一斤。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食前溫酒下三十丸。(《食療本草》)香港腳沖心或心下結硬,腹中虛冷∶陳皮一斤,和杏仁五兩(去皮尖)熬,少加蜜,搗和丸老人氣秘∶方同上。(《濟生》)大腸秘塞∶陳皮連白,酒煮,焙,研末。每溫酒服二錢,一方米飲下。(《普濟》)途中心痛∶橘皮去白,煎湯飲之,甚良。(談野翁方)食魚蟹毒∶方同上。(《肘后》)風痰麻木,凡手及十指麻木,大風麻木,皆是濕痰死血∶用橘紅一斤,逆流水五碗,煮爛脾寒諸瘧不拘老少孕婦,只兩服便止∶真橘皮(去白,切),生姜自然汁浸過一指,銀器內重湯煮,焙干,研末。每服三錢,用隔年青州棗十個,水一盞,煎半盞,發前服,以棗下之。(《適用方》)小兒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用陳橘皮一兩,黃連(以米泔水浸一日)一兩半。研末,入麝三分,用豬膽盛藥,以漿水煮熟取出,用粟米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錢氏《小兒方》)產后尿秘不通者∶陳皮一兩,去白為末。每空心溫酒服二錢,一服即通。此張不愚方也。(《婦人良方》)產后吹奶∶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即散。婦人乳癰,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潰,痛不可忍者即不疼,神驗不可云喻也∶用真陳橘皮,湯浸去白曬,面炒微黃,為末。每服二錢,麝香調酒下。初發者一服見效。名橘香散。(耳出汁∶陳皮(燒研)一錢,麝香少許。為末。日摻。名立效散。魚骨鯁咽∶橘皮,常含,咽汁即下。(《圣惠方》)嵌甲作痛不能行履者∶濃煎陳皮,湯浸良久,甲肉自離,輕手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醫林集要》)
青橘皮
【修治】時珍曰∶青橘皮乃橘之未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偽為之,不可不慎辨之。入藥以湯浸去瓤,切片醋拌,瓦炒過用。【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頌)。破堅癖,散滯氣,去下焦諸濕,治左脅肝經積氣(元素)。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時珍)。【發明】元素曰∶青橘皮氣味俱濃,沉而降,陰也。入厥陰、少陽經,治肝膽之病。杲曰∶青皮,乃足厥陰引經之藥,能引食入太陰之倉,破滯削堅,皆治在下之病。有滯氣則破滯氣,無滯氣則損真氣。好古曰∶陳皮治高,青皮治低,與枳殼治胸膈、枳實治心下同意。震亨曰∶青皮,乃肝膽二經氣分藥。故人多怒有滯氣,脅下有郁積,或小腹疝疼,用之以疏通二經,行其氣也。若二經實者,當先補而后用之。又云∶疏肝氣加青皮,炒黑則入血分也。時珍曰∶青橘皮,古無用者,至宋時醫家始用之。其色青氣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陳皮浮而升,入脾、肺氣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膽氣分。一體二用,物理自然也。小兒消積多用青皮,最能發汗,有汗者不可用。說出楊仁齋《直指方》,人罕知之。嘉謨曰∶久瘧熱甚,必結癖塊,宜多服清脾湯。內有青皮疏利肝邪,則癖自不結也。【附方】舊二,新七。快膈湯治冷膈氣及酒食后飽滿∶用青橘皮一斤,作四分∶四兩用鹽湯浸,四兩用百沸湯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酒浸。各三日取出,去白切絲,以鹽一兩炒微焦,研末。每用二錢,以茶末五分,水煎溫服。亦可點服。《經驗后方》理脾快氣∶青橘皮一斤(曬干焙研末),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收之。每用一、二法制青皮∶常服安神調氣,消食解酒益胃,不拘老人小兒。宋仁宗每食后咀數片,乃邢和璞真人所獻,名萬年草,劉改名延年草,仁宗以賜呂丞相。用青皮一斤(浸去苦味,去瓤,煉凈),白鹽花五兩,炙甘草六兩,舶茴香四兩。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攪,勿令著底,候水盡,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草、茴香,只取青皮,密收用。(王氏《易簡方》)瘧疾寒熱∶青皮一兩。燒存性,研末。發前,溫酒服一錢,臨時再服。(《圣惠方》)傷寒呃逆,聲聞四鄰∶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錢,白湯下。(《醫林集要》)產后氣逆∶青橘皮為末。蔥白、童子小便煎二錢,服。(《經驗后方》)婦人乳癌∶因久積憂郁,乳房內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不可治耳出汁∶青皮燒研末,綿包塞之。唇燥生瘡∶青皮,燒研,豬脂調涂。
橘瓤上筋膜
【主治】口渴、吐酒。炒熟,煎湯飲,甚效(大明)。
橘核
【修治】時珍曰∶凡用,須以新瓦焙香,去殼取仁,研碎入藥。【氣味】苦,平,【主治】腎疰腰痛,膀胱氣痛,腎冷。炒研,每溫酒服一錢,或酒煎服之(大明)。治酒風、鼻赤。炒研,每服一錢,胡桃肉一個,擂酒服,以知為度(宗)。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發明】時珍曰∶橘核入足厥陰,與青皮同功,故治腰痛疝在下之病,不獨取象于核也。《和劑局方》治諸疝痛及內,卵腫偏墜,或硬如石,或腫至潰,有橘核丸,用之有效。品味頗多,詳見本方。【附方】新一。腰痛∶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末。每服二錢,鹽酒下。(《簡便方》)

【氣味】苦,平,無毒。【主治】導胸膈逆氣,入厥陰,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經(震亨)。【附方】新一。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經驗良方》)
柑,未經霜時猶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時珍曰∶漢李衡種柑于武陵洲上,號為木奴焉。【集解】炳曰∶乳柑出西戎者佳。志曰∶柑生嶺南及江南,樹似橘,實亦似橘而圓大,皮色生青熟黃赤。惟乳柑皮入藥,山藏器曰∶柑有朱柑、黃柑、乳柑、石柑、沙柑。橘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黃淡子。此輩皮皆去氣調中,實俱堪食,就中以乳柑為上也。時珍曰∶柑,南方果也,而閩、廣、溫、臺、蘇、撫、荊州為盛,川蜀雖有不及之。其樹無異于橘,但刺少耳。柑皮比橘色黃而稍濃,理稍粗而味不苦。橘可久留,柑易腐敗。柑樹畏冰雪,橘樹略可。此柑、橘之異也。柑、橘皮,今人多混用,不可不辨,詳見橘下。案 ∶韓彥直《橘譜》云∶乳柑,出溫州諸邑,惟泥山者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彼人呼為真柑,似以它柑為假矣。其木婆娑,其葉纖長,其花香韻,其實圓正,膚理如澤蠟,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脈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顆僅二、三核,亦有全無者,擘之香霧人,為柑中絕品也。生枝柑,形不圓,色青膚粗,味帶微酸,留之枝間,可耐久也,俟味變甘,乃帶葉折,故名。海紅柑,樹小而顆極大,有圍及尺者,皮濃色紅,可久藏,今獅頭柑亦是其類也。洞庭柑,種出洞庭山,皮細味美,其熟最早也。甜柑,類洞庭而大,每顆必八瓣,不待霜而黃也。木柑,類洞庭,膚粗頑,瓣大而少液,故謂之木也。朱柑,類洞庭而大,色絕嫣紅,其味酸,人不重之。饅頭柑,近蒂起如饅頭尖,味香美也。【氣味】甘,大寒,無毒。頌曰∶冷。志曰∶多食令人肺冷生痰,脾冷發痼癖,大腸瀉利,發陰汗。【主治】利腸胃中熱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開寶》)。【附方】新一。難產∶柑橘瓤,陰干,燒存性,研末。溫酒服二錢。(《集效》)

【氣味】辛、甘,寒,無毒。時珍曰∶橘皮苦辛溫,柑皮辛甘寒。外形雖似,而氣味不同。詵曰∶多食令肺燥。【主治】下氣調中(藏器)。解酒毒及酒渴,去白,焙研末,點湯入鹽飲之(大明)。治產后肌浮,為末酒服(藏器)。傷寒飲食勞復者,濃煎汁服(時珍)。山柑皮∶治咽喉痛,效(《

【主治】作涂面藥(《蘇頌》)。

【主治】耳流水或膿血。取嫩頭七個,入水數滴,杵取汁滴之,即愈(藺氏)。


(宋《開寶》)【釋名】金球、鵠殼。時珍曰∶案∶陸佃《埤雅》云∶橙,柚屬也。可登而成之,故字從登。又諧聲也。【集解】志曰∶橙,樹似橘而葉大,其形圓,大于橘而香,皮濃而皺,八月熟。時珍曰∶橙產南土,其實似柚而香,葉有兩刻,缺如兩段,亦有一種氣臭者。柚乃柑屬之大者,早黃難留;橙乃橘屬之大者,晚熟耐久,皆有大小二種。案∶《事類合璧》云∶橙樹高枝,葉不甚類橘,亦有刺。其實大者如碗,頗似朱欒,經霜早熟,色黃皮濃,蹙衄如沸,香氣馥郁。其皮可以熏衣,可以鮮,可以和菹醢,可以為醬齏,可以蜜煎,可以糖制為橙丁,可以蜜制為橙膏。嗅之則香,食之則美,誠佳果也。宗曰∶橙皮,今只以為果,或合湯待賓,未見入藥。宿酒未解者,食之速醒。【氣味】酸,寒,無毒。士良曰∶暖。多食傷肝氣,發虛熱。與肉同食,發頭旋惡心。時珍曰∶乃水獺之屬也。諸家本草皆作檳榔,誤矣。【主治】洗去酸汁,切和鹽、蜜,煎成貯食,止惡心,能去胃中浮風惡氣(《開寶》)。行風氣,療癭氣,發瘰,殺魚、蟹毒(士良)。

【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作醬、醋香美,散腸胃惡氣,消食下氣,去胃中浮風氣(《開寶》)。和鹽貯食,止惡心,解酒病(孟詵)。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氣,利膈寬中,解酒(時珍)。【附方】新二。香橙湯∶寬中快氣,消酒。用橙皮二斤(切片),生姜五兩(切,焙,擂爛),入炙甘草末一痔瘡腫痛∶隔年風干橙子,桶內燒煙熏之,神效。(《醫方摘要》)

【主治】面粉刺,濕研,夜夜涂之(時珍)。【附方】新一。閃挫腰痛∶橙子核,炒研,酒服三錢,即愈。(《攝生方》)

(音又。《日華》)【釋名】(與柚同)、條(《爾雅》)、壺柑(《唐本》)、臭橙(《食性》)、朱欒。時珍曰∶柚,色油然,其狀如卣,故名。壺亦象形。今人呼其黃而小者為蜜筒,正此意也。其大者謂之朱欒,亦取團欒之象。最大者謂之香欒。《爾雅》謂之(音廢),又曰(音賈)。《廣雅》謂之鐳柚,鐳亦壺也。《桂海志》謂之臭柚,皆一物。但以大小、古今方言稱呼不同耳。【集解】恭曰∶柚皮濃味甘,不似橘皮薄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壺柑。今俗人謂橙為柚,非矣。案∶《呂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夢之柚。郭璞云∶柚出江南,似橙而實酢,大如橘。禹貢云∶揚州厥包橘、柚。孔安國云∶小曰橘,大曰柚,皆為柑也。頌曰∶閩中、嶺外、江南皆有柚,比橘黃,白色而大。襄、唐間柚,色青黃而實小。其味皆酢,皮濃,不堪入藥。時珍曰∶柚,樹、葉皆似橙。其實有大、小二種∶小者如柑、如橙;大者如瓜、如升,有圍及尺余者,亦橙之類也。今人呼為朱欒,形色圓正,都類柑、橙。但皮濃而粗,其味甘,其氣臭,其瓣堅而酸惡不可食,其花甚香。南人種其核,長成以接柑、橘,云甚良也。蓋橙乃橘屬,故其皮皺濃而香,味苦而辛;柚乃柑屬,故其皮粗濃而臭,味甘而辛。如此分,柚與橙、橘自明矣。郭璞云∶,大柚也。實大如盞,皮濃二、三寸,子似枳,食之少味。范成大云∶廣南臭柚大如瓜,可食,其皮甚濃,染墨打碑,可代氈刷,且不損紙也。《列子》云∶吳越之間有木焉,其名為。碧樹而冬青,實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憤厥之疾。渡淮而北,化而為枳。此言地氣之不同如此。【氣味】酸,寒,無毒。【主治】消食,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去腸胃中惡氣,療妊婦不思食、口淡(大明)。

【氣味】甘、辛,平,無毒。【正誤】時珍曰∶案∶沈括《筆談》云∶《本草》言橘皮苦,柚皮甘,誤矣。柚皮極苦,不【主治】下氣。宜食,不入藥(弘景)。消食快膈,散憤懣之氣,化痰(時珍)。【附方】新一。痰氣咳嗽∶用香欒,去核,切,砂瓶內浸酒,封固一夜,煮爛,蜜拌勻,時時含咽。

【主治】頭風痛,同蔥白搗,貼太陽穴(時珍)。

【主治】蒸麻油(you)作香(xiang)澤(ze)面脂,長(chang)發潤燥(zao)(時珍)。

古(gu)代人(ren)應該(gai)也有很多得痔瘡的啊(a),他們(men)不能手術(shu),只(zhi)能用中藥(yao)吧(ba),請(qing)大蝦推薦古(gu)代治療痔瘡的妙法,不勝感激。


秦艽白術丸(東垣) 治痔并漏有膿血,大便燥硬,作痛不可忍。
秦艽(去蘆) 桃仁(去皮尖,另研) 皂角仁(去皮,燒存性。各一兩) 當歸梢(酒洗) 澤瀉 枳實(麩炒黃) 白術(各五錢) 地榆(三錢)
上為細末,和桃仁泥研勻,煎熟湯打面糊為丸,如芡實大,令藥光滑,焙干。每用五七十丸,空心服,少時以美膳壓之。忌生冷硬物冷水菜之類,并濕面及五辛辣熱大料物,犯之則藥無驗矣。
秦艽蒼術湯(東垣)
秦艽(去苗) 桃仁(去皮尖,另研) 皂角仁(燒存性,末) 蒼術(制。各一錢半) 防風 黃柏(酒洗,五分。若大腸頭沉重者,濕勝也,更加之。如天氣大熱,或病患燥熱喜冷,以意加之。) 當歸梢(酒洗) 澤瀉(各一錢) 梭身檳榔(五分,末) 大黃(少許。雖大便過澀,亦不宜多用。)
上除檳榔、桃仁、皂角仁三味外,余藥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二分,去滓,入檳榔等三味,再上火煎至一盞,空心候宿食消盡熱服之,待少時以美膳壓之,不犯胃也。服藥日忌生冷、硬物、冷菜之類,及酒、濕面、大料物、干姜之類,犯之其藥無效。如有白膿,如白葵花(五朵去萼),青皮(半錢,不去白,) 入正藥中同煎。又用木香(三分,)
為細末,同檳榔等三味,再上火同煎,根據上法服餌。古人治此疾,多以歲月除之,此藥一服立愈,若病大者,再服而愈。
紅花桃仁湯(東垣)
黃柏 生地黃(各一錢半) 豬苓 澤瀉 蒼術 當歸梢 漢防己 防風(各一錢) 麻黃紅花 桃仁(各半錢)
水三盞,煎一盞,稍熱食前服。
秦艽當歸湯(東垣)
大黃(煨,四錢) 秦艽 枳實(各一錢) 澤瀉 當歸梢 皂角仁 白術(各五分) 桃仁(二十枚) 紅花(少許)
水三盞,煎一盞,食前稍熱服。
當歸郁李仁湯(東垣)
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錢) 枳實(七分) 秦艽 麻仁(各一錢半) 當歸尾 生地黃 蒼術(各五分) 大黃(煨) 澤瀉(各三分)
上除皂角仁別為末外,余藥用水三盞,煎一盞,去渣,入皂角仁末,空心食前服。
秦艽羌活湯(東垣)
羌活(一錢二分) 秦艽 黃 (各一錢) 防風(七分) 升麻 炙甘草 麻黃 柴胡(各五分)本(三分) 細辛 紅花(各少許)
水二盞,煎至一盞,空心服。
七圣丸 治大腸痛不可忍。(見大便不通。)
搜風順氣丸 治痔漏,風熱秘結。
車前子(一兩五錢) 大麻子(微炒) 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絲子(酒浸) 枳殼 山藥(各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湯下。
秦艽防風湯 治痔漏,每日大便時發疼痛,如無疼痛者,非痔漏也,此藥主之。
秦艽 防風 當歸身 白術(各一錢五分) 炙甘草 澤瀉(各六分) 黃柏(五分) 大黃(煨)橘皮(各三分) 柴胡 升麻(各二分) 桃仁(三十個) 紅花(少許)
水三盞,煎一盞,稍熱空心服。
〔牡痔〕
乳香散
乳香 豬牙皂角 鯪鯉甲(各二兩) 箬葉(去頭粗梗,銼,四兩) 蛇蛻(一條,頭尾俱全者) 黃牛角尖(長二寸者一對,銼)
上入砂罐內,蓋口,鹽泥固濟曬干,用炭十斤 ,候碧焰出,去火放冷,取出研細。
每服二錢匕,以胡桃肉一枚,細研拌藥,空心酒調下。
豬蹄灰丸
豬懸蹄甲(燒存性,研,一兩) 水銀(三大豆許)
上先取水銀,用蒸棗肉二枚研勻,次入豬蹄灰和為丸,如芡實大。先以鹽湯洗下部,納一丸,夜臥再用,以瘥為度。
〔牝痔〕
檳榔散 治風氣稽留下部,結成牝痔,生瘡下血,腫痛。
檳榔(銼,炒) 澤瀉(酒浸) 瞿麥 甜葶藶(隔紙炒) 防己 本(去苗土) 陳皮(去白,炒) 郁李仁(同陳皮炒) 滑石(各半兩) 芫花(醋拌炒黃)木香(各一兩) 干漆(炒煙盡,一錢二分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日三。
藤散 治痔下血不止,生瘡腫痛。
藤子(取仁) 龜甲(醋炙) 黃 槐子(炒) 川大黃(炒) 蛇蛻(燒灰。各一兩) 本 桂心(各半兩) 當歸(銼,炒) 蜂房(炙,各七錢半) 豬后懸蹄甲(七枚,炙焦黃)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下。
麝香散 治牝痔及一切內外痔,疼痛不可忍。用新黃大栝蔞一枚,以刀開下頂子,不去瓤,選不蛀皂角子填滿,以開下頂蓋合,別用紙筋泥固濟,約三指濃,以炭火簇合燒令紅,放一地坑內出火毒,一宿取出,入麝香末一錢,研令極細,以瓷盒盛,每服一錢匕,米飲調下。
〔酒痔〕
赤小豆散
赤小豆(炒熟) 生地黃 黃 (各一兩) 赤芍藥 白蘞 桂心(各半兩) 當歸(微炒) 黃芩(各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槐子煎湯調下。
干葛湯
干葛 枳殼(炒) 半夏(姜制) 生地黃 茯苓 杏仁(各一錢半) 黃芩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盅,黑豆一百粒,姜五片,白梅一個,同煎至一盅,食前服。
〔氣痔〕
橘皮湯
橘皮 枳殼(炒) 槐花(炒) 川芎(各一錢半) 桃仁(去皮,炒) 木香 檳榔 紫蘇莖葉香附 甘草(炙。各一錢)
水二盅,姜三片,紅棗二枚,煎一盅,食前服。
威靈仙丸 治氣痔,大便澀。
威靈仙(去土) 乳香(另研) 枳殼(麩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以粟米飯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米飲送下,日三服。
熏熨方 治氣痔脫肛。
枳殼(麩炒) 防風(各一兩,去杈) 白礬(枯,二錢五分,另研)
上 咀拌勻,水三碗,煎至二碗,乘熱熏之,仍以軟帛蘸湯熨之,通手即淋洗。
〔血痔〕
地榆散 椿皮丸 豬臟丸(俱下血。)
〔腸痔〕
皂角煎丸 治內痔,腸頭里面生核,寒熱往來。
滿尺皂角(三挺,去弦核,醋炙) 白礬( ) 刺 皮(炙黃) 薏苡仁 白芷(各一兩) 桃仁(去皮,炒) 甜葶藶(炒) 川芎 桔梗(各半兩) 豬后蹄垂甲(十枚,燒存性)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桑白皮煎湯下。
治腸痔,鱉甲丸
鱉甲 刺 皮(炙焦黑) 穿山甲(炙焦) 白礬(枯) 附子 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焦,存性二分)
上為細末,研勻,蒸餅丸,桐子大。米飲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又方槐花(炒) 白礬(枯。各一兩) 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
〔脈痔〕
皮丸 治諸痔出血,里急疼痛。
皮(一兩,炙焦) 槐花(微炒) 艾葉(炒黃) 白芍藥 枳殼(炒) 地榆 川芎 當歸 白礬( )黃 貫眾(各半兩) 頭發(三錢,燒存性) 豬后懸蹄垂甲(十枚,炙焦) 盈尺皂角(一挺,去弦核,醋炙黃)
上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桑木耳散 治痔疾,肛邊癢痛。
桑木耳(炙) 槐木耳(炙) 皮(炙黃) 羌活 當歸(炒。各一兩) 枳殼(二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
〔風痔〕
治風痔不問有頭無頭,定三日安。
藜蘆(燒灰) 天麻(各五錢) 皂角針(去皮條,炒,二錢) 干姜(半兩) 蓮子草 明礬 硫黃(各一兩) 大苦栝蔞(一枚) 麝香(五分)
上將栝蔞開一孔,入礬并硫黃在內,孔如小錢大,就將元掩合定,綿紙糊卻,用瓦罐子盛,坐瓶上,炭火 令煙盡為度,候冷取出研細,同前六味藥末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下,日三服,三日效。忌油、面、 藏牛馬肉、魚腥、生冷、行房、行遠勞力一切等事。
〔痛甚〕
能消丸
威靈仙(一名能消,去苗土,四兩) 卷柏(去根) 皮(燒灰存性) 防風(去杈) 阿膠(炙燥。各半兩)糯米(炒,一合)
上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不拘時用人參湯送下,日二服。
試蟲散
臭椿皮 景天(陰干,即慎火草) 地骨皮(各二兩) 馬牙硝(一兩)
上為細末,用精豬肉一大片,摻藥末三錢匕在肉上,就上坐一二時,起看有蟲即出,無即已。
龍腦散 治痔瘡熱痛。
鯽魚(一條,去腸肚,入殼精草填滿,燒存性)
上為末,入龍腦少許,蜜調敷之。
白金散 治久新痔痛如神。
上用海螵蛸,去粗皮,為細末,每用二三錢,生麻油調成膏,以雞翎拂上,每日夜用之,日久自消。
煙熏方 治痔漏痛。
白鱔魚骨 熟艾(各等分)
上銼碎和勻,用新盆子一個,盛藥在內,用紙封盆口上,通一竅,以火燒藥,候煙出竅上,坐熏之,煙盡即止。
黑玉丹 治新久腸風痔痿,著床疼痛不可忍者,服此藥不過三四次,便見功效。初得此疾,發癢或疼,谷道周回多生梗核,此是痔,如破是 ,只下血是腸風。皆酒、色、氣、風、食五事過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醫涂治,病在腸,自有蟲,若不去根本,其病不除,此藥真有奇效。
刺 皮 槐角(各三兩) 豬后懸蹄甲(四十九枚) 牛角腮(銼) 亂發(皂角水,洗) 敗棕(各二兩,以上六味,俱裝鍋內燒存性) 苦楝皮(一兩二錢半) 芝麻(生) 雷丸(各一兩) 乳香(五錢) 麝香(一錢)
上為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粒,先嚼胡桃一枚,以溫酒吞下,或海藻煎酒吞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切忌別藥,不過三五日,永除根本。
地榆散 治痔瘡腫痛。
地榆 黃 枳殼 檳榔 川芎 黃芩 槐花 赤芍藥 羌活(各一錢) 白蘞 蜂房(炒焦) 甘草(炙。各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癢〕
秦艽羌活湯(見前。)
皂刺丸 治痔漏而復癢。
皂角刺(二兩,燒煙盡存性) 防風 槐花(各七錢半) 蛇床子 白礬( ) 枳殼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半兩) 蜂房(炒焦) 五倍子(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醋調綠豆粉煮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苦楝根煎湯送下。
仍用熱童便入白礬末,淋洗肛門。
蒲黃散 治痔漏。
蒲黃 血竭(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貼患處。
斗門方 治痔有頭如雞冠者。用黃連末敷之,更加赤小豆末尤良。(一方,用黃連,木香末敷妙。)
〔下血不止〕
芎歸丸 黑丸子 臭樗皮散 二礬丸(并下血。)
槐角地榆湯 治痔漏,脈芤下血者。
地榆 槐角 白芍藥(炒) 梔子(炒焦) 枳殼(炒) 黃芩 荊芥上入生地黃,水煎服。
槐角枳殼湯 治痔漏下血。
槐角(炒) 枳殼(炒) 黃連 黃芩 當歸 白芍藥 赤茯苓 甘草 烏梅(燒存性)
上入生地黃煎服。
〔氣滯〕
荊枳湯
荊芥穗 枳殼(炒) 槐花 紫蘇莖葉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血瘀〕
逐瘀湯 通利大小便腸,取下惡物。
川芎 白芷 赤芍藥 干地黃 枳殼 阿膠 茯苓 五靈脂 蓬術 茯神 木通甘草(生。各一錢)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黃(各一錢半)
上作二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蜜三匙,同煎,食前服,以利為度。
〔血虛〕
黑地黃丸(見虛勞。)
加味四君子湯 治五痔下血,面色痿黃,心忡耳鳴,腳弱氣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參 白術 茯苓 白扁豆(蒸) 黃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點服。一方,有五味子,無甘草。
〔積滯〕
治痔方神妙當歸 川芎 黃連 全蝎 三棱 蓬術 羌活 獨活 山茱萸(去核。各半兩) 枳殼(去瓤,十二兩) 商陸(白者,一兩) 巴豆(去殼,不拘數) 木香 甘草節 鼠粘子(炒) 苦參 本豬牙皂角(去皮弦凈) 柴胡 刺 皮(炒。各一兩)
上將巴豆(dou)二粒(li)(li)(li)或(huo)三粒(li)(li)(li),入枳(zhi)殼內,線扎(zha)定,卻用(yong)(yong)(yong)醋(cu)煮(zhu)爛吃,冷水洗(xi)凈,去巴豆(dou)不用(yong)(yong)(yong),曬焙干,入前藥同為細末,醋(cu)煮(zhu)面糊為丸,如(ru)桐子大(da)。每服三四(si)十丸,空心醋(cu)湯下。更用(yong)(yong)(yong)五倍子、羌活、獨活煎(jian)湯洗(xi)。如(ru)大(da)便燥結,用(yong)(yong)(yong)煮(zhu)過巴豆(dou)六七粒(li)(li)(li),加(jia)入同丸。一方,加(jia)白術(shu)、半夏、荊(jing)芥、薄荷、檳榔各一兩(liang)。

柑(gan),桔(jie),柚,橙,形(xing)似(si)而味(wei)不(bu)同(tong),功效有(you)何不(bu)同(tong)

 橘 時珍曰∶橘,從音鷸,諧聲也。又云五色為慶,二色為。云外赤內黃、非煙非霧、郁郁紛紛之象。橘實外赤內黃,剖之香霧紛郁,有似乎云。橘之從,又取此意也。【集解】《別錄》曰∶橘、柚,生江南及山南山谷,十月采。恭曰∶柚之皮濃味甘,不似橘皮味辛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柑。今俗謂橙為柚,非矣。案∶郭璞云∶柚似橙而實酢,大于橘。孔安國云∶小曰橘,大曰柚,皆為柑也。頌曰∶橘、柚,今江浙、荊襄、湖嶺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葉與枳無辨,刺出莖間。夏初生白花,六、七月成實,至冬黃熟。舊說小為橘,大為柚。今醫家乃用黃橘、青橘,不言柚。豈青橘是柚之類乎?宗曰∶橘、柚自是兩種。《本草》云∶一名橘皮。后人誤加柚字,妄生分別。且青橘、黃橘治療尚殊,況柚為別種乎?惟郭璞所言,乃真識橘、柚者。若不如此分別,誤以柚皮為橘皮,是貽無窮之患矣。時珍曰∶橘、柚,蘇恭所說甚是。蘇頌不知青橘即橘之未黃者,乃以為柚,誤矣。夫橘、柚、柑三者相類而不同。橘實小,其瓣味微酢,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甘,其皮稍濃而黃,味辛而甘。柚大小皆如橙,其瓣味酢,其皮最濃而黃,味甘而不甚辛。如此分之,即不誤矣。按∶《事類合璧》云∶橘樹高丈許,枝多生刺。其葉兩頭尖,綠色光面,大寸余,長二寸許。四月著小白花,甚香。結實至冬黃熟,大者如杯,包中有瓣,瓣中有核也。宋韓彥直著《橘譜》三卷甚詳,其略云∶柑橘出蘇州、臺州,西出荊州,南出閩、廣、撫州,皆不如溫州者為上也。柑品有八,橘品十有四,多是接成。惟種成者,氣味尤勝。黃橘,扁小而多香霧,乃橘之上品也;朱橘,小而色赤如火;綠橘,紺碧可愛,不待霜后,色味已佳,隆冬采之,生意如新;乳橘,狀似乳柑,皮堅瓤多,味絕酸芳;塌橘,狀大而扁,外綠心紅,瓣巨多液,經春乃甘美;包橘,外薄內盈,其脈瓣隔皮可數;綿橘,微小,極軟美可受,而不多結;沙橘,細小甘美;油橘,皮似油飾,中堅外黑,乃橘之下品也;早黃橘,秋半已丹;凍橘,八月開花,冬結春采;穿心橘,實大皮光,而心虛可穿;荔枝橘,出衡陽,膚理皺密如荔子也。俗傳橘下埋鼠,則結實加倍。故《物類相感志》曰∶橘見尸而實繁。《涅經》云∶如橘見鼠,其果實多。《周禮》言∶橘逾淮而北∶變為枳,地氣然也。余見柑下。
橘實
【氣味】甘、酸,溫,無毒弘景曰∶食之多痰,恐非益也。原曰∶多食粘膈生痰,滯肺氣。瑞曰∶同螃蟹食,令人患軟癰。【主治】甘者潤肺,酸者聚痰(藏器)。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大明)。【發明】時珍曰∶橘皮,下氣消痰,其肉生痰聚飲,表里之異如此,凡物皆然。今人以蜜煎橘充果食甚佳,亦可醬菹也。
黃橘皮
【釋名】紅皮(《湯液》)、陳皮(《食療》)。弘景曰∶橘皮療氣大勝。以東橘為好,西江者不如。須陳久者為良。好古曰∶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去白者曰橘紅也。【修治】曰∶凡使勿用柚皮、皺子皮,二件用不得。凡修事,須去白膜一重,銼細,以鯉魚皮裹一宿,至明取用。宗曰∶《本草》橘、柚作一條,蓋傳誤也。后世不知,以柚皮為橘皮,是貽無窮之患矣。此乃六陳之一,天下日用所須。今人又多以乳柑皮亂之,不可不擇也。柑皮不甚苦,橘皮極苦,至熟亦苦。或以皮之緊慢分別,又因方土不同,亦互有緊慢也。時珍曰∶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柑皮,紋粗色黃而濃,內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濃而虛,紋更粗,色黃,內多膜無筋,其味甘多辛少。但以此別之,即不差矣。橘皮性溫,柑、柚皮性冷,不可不知。今天下多以廣中來者為勝,江西者次之。然亦多以柑皮雜之。柑皮猶可用,柚皮則懸絕矣。凡橘皮,入和中理胃藥則留白,入下氣消痰藥則去白,其說出于《圣濟經》。去白者,以白湯入鹽洗潤透,刮去筋膜,曬干用。亦有煮焙者,各隨本方。【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本經》)。下氣,止嘔咳,治氣沖胸中,吐逆霍亂,療脾不能消谷,止泄,除膀胱留熱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蟲(《別錄》)。清痰涎,治上氣咳嗽,開胃,主氣痢,破癥瘕癖(甄權)。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瘧,大腸秘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時珍)。【發明】杲曰∶橘皮,氣薄味濃,陽中之陰也。可升可降,為脾、肺二經氣分藥。留白則補脾胃,去白則理肺氣;同白術則補脾胃,同甘草則補肺,獨用則瀉肺損脾。其體輕浮,一能導胸中寒邪,二破滯氣,三益脾胃。加青皮減半用之,去滯氣,推陳致新。但多用久服,能損元氣也。原曰∶橘皮,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和,化痰治嗽,順氣理中,調脾快膈,通五淋,療酒病,其功當在諸藥之上。時珍曰∶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潔古張氏云∶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蓋此義也。同杏仁治大腸氣秘,同桃仁治大腸血秘,皆取其通滯也。詳見杏仁下。按方勺《泊宅編》云∶橘皮寬膈降氣,消痰飲,極有殊功。他藥貴新,惟此貴陳。外舅莫強中令豐城時得疾,凡食已輒胸滿不下,百方不效。偶家人合橘紅湯,因取嘗之,似相宜,連日飲之。一日忽覺胸中有物墜下,大驚目瞪,自汗如雨。須臾腹痛,下數塊如鐵彈子,臭不可聞。自此胸次廓然,其疾頓愈,蓋脾之冷積也。其方∶用橘皮(去穣)一斤,甘草、鹽花各四兩。水五碗,慢火煮干,焙研為末,白湯點服。名二賢散,治一切痰氣特驗。世醫徒知半夏、南星之屬,何足以語此哉?珍按∶二賢散,丹溪變之為潤下丸,用治痰氣有效。惟氣實人服之相宜,氣不足者不宜用之也。【附方】舊八,新二十。潤下丸∶治濕痰,因火泛上,停滯胸膈,咳唾稠粘。陳橘皮半斤(入砂鍋內,下鹽五錢,化水淹過,煮干),粉甘草二兩(去皮,蜜炙)。各取凈末,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湯下。(丹溪方)寬中丸∶治脾氣不和,冷氣客于中,壅遏不通,是為脹滿。用橘皮四兩,白術二兩。為末橘皮湯∶治男女傷寒并一切雜病嘔噦,手足逆冷者。用橘皮四兩,生姜一兩。水二升,煎嘈雜吐水∶真橘皮去白為末,五更安五分于掌心舐之,即睡,三日必效。皮不真則不驗。(《怪證奇方》)霍亂吐瀉∶不拘男女,但有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再生。廣陳皮(去白)五錢,真藿香五錢。水二盞,煎一盞,時時溫服。出《百一選方》。《圣惠》∶用陳橘皮末二錢,湯點服(不省反胃吐食∶真橘皮,以日照西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姜三片,棗肉一枚,水二鐘猝然食噎∶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半盞,熱服。(《食醫心鏡》)諸氣呃噫∶橘皮二兩。去瓤,水一升,煎五合,頓服。或加枳殼尤良。(孫尚藥方)痰膈氣脹∶陳皮三錢。水煎熱服。(楊氏《簡便方》)猝然失聲∶橘皮半兩,水煎,徐呷。(《肘后方》)經年氣嗽∶橘皮、神曲、生姜(焙干)等分。為末,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化食消痰,胸中熱氣∶用橘皮半兩。微熬,為末。水煎代茶,細呷。(《心鏡》)下焦冷氣∶干陳橘皮一斤。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食前溫酒下三十丸。(《食療本草》)香港腳沖心或心下結硬,腹中虛冷∶陳皮一斤,和杏仁五兩(去皮尖)熬,少加蜜,搗和丸老人氣秘∶方同上。(《濟生》)大腸秘塞∶陳皮連白,酒煮,焙,研末。每溫酒服二錢,一方米飲下。(《普濟》)途中心痛∶橘皮去白,煎湯飲之,甚良。(談野翁方)食魚蟹毒∶方同上。(《肘后》)風痰麻木,凡手及十指麻木,大風麻木,皆是濕痰死血∶用橘紅一斤,逆流水五碗,煮爛脾寒諸瘧不拘老少孕婦,只兩服便止∶真橘皮(去白,切),生姜自然汁浸過一指,銀器內重湯煮,焙干,研末。每服三錢,用隔年青州棗十個,水一盞,煎半盞,發前服,以棗下之。(《適用方》)小兒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用陳橘皮一兩,黃連(以米泔水浸一日)一兩半。研末,入麝三分,用豬膽盛藥,以漿水煮熟取出,用粟米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錢氏《小兒方》)產后尿秘不通者∶陳皮一兩,去白為末。每空心溫酒服二錢,一服即通。此張不愚方也。(《婦人良方》)產后吹奶∶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即散。婦人乳癰,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潰,痛不可忍者即不疼,神驗不可云喻也∶用真陳橘皮,湯浸去白曬,面炒微黃,為末。每服二錢,麝香調酒下。初發者一服見效。名橘香散。(耳出汁∶陳皮(燒研)一錢,麝香少許。為末。日摻。名立效散。魚骨鯁咽∶橘皮,常含,咽汁即下。(《圣惠方》)嵌甲作痛不能行履者∶濃煎陳皮,湯浸良久,甲肉自離,輕手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醫林集要》)
青橘皮
【修治】時珍曰∶青橘皮乃橘之未黃而青色者,薄而光,其氣芳烈。今人多以小柑、小柚、小橙偽為之,不可不慎辨之。入藥以湯浸去瓤,切片醋拌,瓦炒過用。【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頌)。破堅癖,散滯氣,去下焦諸濕,治左脅肝經積氣(元素)。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痛,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時珍)。【發明】元素曰∶青橘皮氣味俱濃,沉而降,陰也。入厥陰、少陽經,治肝膽之病。杲曰∶青皮,乃足厥陰引經之藥,能引食入太陰之倉,破滯削堅,皆治在下之病。有滯氣則破滯氣,無滯氣則損真氣。好古曰∶陳皮治高,青皮治低,與枳殼治胸膈、枳實治心下同意。震亨曰∶青皮,乃肝膽二經氣分藥。故人多怒有滯氣,脅下有郁積,或小腹疝疼,用之以疏通二經,行其氣也。若二經實者,當先補而后用之。又云∶疏肝氣加青皮,炒黑則入血分也。時珍曰∶青橘皮,古無用者,至宋時醫家始用之。其色青氣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陳皮浮而升,入脾、肺氣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膽氣分。一體二用,物理自然也。小兒消積多用青皮,最能發汗,有汗者不可用。說出楊仁齋《直指方》,人罕知之。嘉謨曰∶久瘧熱甚,必結癖塊,宜多服清脾湯。內有青皮疏利肝邪,則癖自不結也。【附方】舊二,新七。快膈湯治冷膈氣及酒食后飽滿∶用青橘皮一斤,作四分∶四兩用鹽湯浸,四兩用百沸湯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酒浸。各三日取出,去白切絲,以鹽一兩炒微焦,研末。每用二錢,以茶末五分,水煎溫服。亦可點服。《經驗后方》理脾快氣∶青橘皮一斤(曬干焙研末),甘草末一兩,檀香末半兩。和勻收之。每用一、二法制青皮∶常服安神調氣,消食解酒益胃,不拘老人小兒。宋仁宗每食后咀數片,乃邢和璞真人所獻,名萬年草,劉改名延年草,仁宗以賜呂丞相。用青皮一斤(浸去苦味,去瓤,煉凈),白鹽花五兩,炙甘草六兩,舶茴香四兩。甜水一斗,煮之,不住攪,勿令著底,候水盡,慢火焙干,勿令焦,去甘草、茴香,只取青皮,密收用。(王氏《易簡方》)瘧疾寒熱∶青皮一兩。燒存性,研末。發前,溫酒服一錢,臨時再服。(《圣惠方》)傷寒呃逆,聲聞四鄰∶四花青皮全者,研末。每服二錢,白湯下。(《醫林集要》)產后氣逆∶青橘皮為末。蔥白、童子小便煎二錢,服。(《經驗后方》)婦人乳癌∶因久積憂郁,乳房內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不可治耳出汁∶青皮燒研末,綿包塞之。唇燥生瘡∶青皮,燒研,豬脂調涂。
橘瓤上筋膜
【主治】口渴、吐酒。炒熟,煎湯飲,甚效(大明)。
橘核
【修治】時珍曰∶凡用,須以新瓦焙香,去殼取仁,研碎入藥。【氣味】苦,平,【主治】腎疰腰痛,膀胱氣痛,腎冷。炒研,每溫酒服一錢,或酒煎服之(大明)。治酒風、鼻赤。炒研,每服一錢,胡桃肉一個,擂酒服,以知為度(宗)。小腸疝氣及陰核腫【發明】時珍曰∶橘核入足厥陰,與青皮同功,故治腰痛疝在下之病,不獨取象于核也。《和劑局方》治諸疝痛及內,卵腫偏墜,或硬如石,或腫至潰,有橘核丸,用之有效。品味頗多,詳見本方。【附方】新一。腰痛∶橘核、杜仲各二兩(炒)。研末。每服二錢,鹽酒下。(《簡便方》)

【氣味】苦,平,無毒。【主治】導胸膈逆氣,入厥陰,行肝氣,消腫散毒,乳癰脅痛,用之行經(震亨)。【附方】新一。肺癰∶綠橘葉,洗,搗絞汁一盞,服之。吐出膿血即愈。(《經驗良方》)
柑,未經霜時猶酸,霜后甚甜,故名柑子。時珍曰∶漢李衡種柑于武陵洲上,號為木奴焉。【集解】炳曰∶乳柑出西戎者佳。志曰∶柑生嶺南及江南,樹似橘,實亦似橘而圓大,皮色生青熟黃赤。惟乳柑皮入藥,山藏器曰∶柑有朱柑、黃柑、乳柑、石柑、沙柑。橘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黃淡子。此輩皮皆去氣調中,實俱堪食,就中以乳柑為上也。時珍曰∶柑,南方果也,而閩、廣、溫、臺、蘇、撫、荊州為盛,川蜀雖有不及之。其樹無異于橘,但刺少耳。柑皮比橘色黃而稍濃,理稍粗而味不苦。橘可久留,柑易腐敗。柑樹畏冰雪,橘樹略可。此柑、橘之異也。柑、橘皮,今人多混用,不可不辨,詳見橘下。案 ∶韓彥直《橘譜》云∶乳柑,出溫州諸邑,惟泥山者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彼人呼為真柑,似以它柑為假矣。其木婆娑,其葉纖長,其花香韻,其實圓正,膚理如澤蠟,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脈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顆僅二、三核,亦有全無者,擘之香霧人,為柑中絕品也。生枝柑,形不圓,色青膚粗,味帶微酸,留之枝間,可耐久也,俟味變甘,乃帶葉折,故名。海紅柑,樹小而顆極大,有圍及尺者,皮濃色紅,可久藏,今獅頭柑亦是其類也。洞庭柑,種出洞庭山,皮細味美,其熟最早也。甜柑,類洞庭而大,每顆必八瓣,不待霜而黃也。木柑,類洞庭,膚粗頑,瓣大而少液,故謂之木也。朱柑,類洞庭而大,色絕嫣紅,其味酸,人不重之。饅頭柑,近蒂起如饅頭尖,味香美也。【氣味】甘,大寒,無毒。頌曰∶冷。志曰∶多食令人肺冷生痰,脾冷發痼癖,大腸瀉利,發陰汗。【主治】利腸胃中熱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開寶》)。【附方】新一。難產∶柑橘瓤,陰干,燒存性,研末。溫酒服二錢。(《集效》)

【氣味】辛、甘,寒,無毒。時珍曰∶橘皮苦辛溫,柑皮辛甘寒。外形雖似,而氣味不同。詵曰∶多食令肺燥。【主治】下氣調中(藏器)。解酒毒及酒渴,去白,焙研末,點湯入鹽飲之(大明)。治產后肌浮,為末酒服(藏器)。傷寒飲食勞復者,濃煎汁服(時珍)。山柑皮∶治咽喉痛,效(《

【主治】作涂面藥(《蘇頌》)。

【主治】耳流水或膿血。取嫩頭七個,入水數滴,杵取汁滴之,即愈(藺氏)。


(宋《開寶》)【釋名】金球、鵠殼。時珍曰∶案∶陸佃《埤雅》云∶橙,柚屬也。可登而成之,故字從登。又諧聲也。【集解】志曰∶橙,樹似橘而葉大,其形圓,大于橘而香,皮濃而皺,八月熟。時珍曰∶橙產南土,其實似柚而香,葉有兩刻,缺如兩段,亦有一種氣臭者。柚乃柑屬之大者,早黃難留;橙乃橘屬之大者,晚熟耐久,皆有大小二種。案∶《事類合璧》云∶橙樹高枝,葉不甚類橘,亦有刺。其實大者如碗,頗似朱欒,經霜早熟,色黃皮濃,蹙衄如沸,香氣馥郁。其皮可以熏衣,可以鮮,可以和菹醢,可以為醬齏,可以蜜煎,可以糖制為橙丁,可以蜜制為橙膏。嗅之則香,食之則美,誠佳果也。宗曰∶橙皮,今只以為果,或合湯待賓,未見入藥。宿酒未解者,食之速醒。【氣味】酸,寒,無毒。士良曰∶暖。多食傷肝氣,發虛熱。與肉同食,發頭旋惡心。時珍曰∶乃水獺之屬也。諸家本草皆作檳榔,誤矣。【主治】洗去酸汁,切和鹽、蜜,煎成貯食,止惡心,能去胃中浮風惡氣(《開寶》)。行風氣,療癭氣,發瘰,殺魚、蟹毒(士良)。

【氣味】苦、辛,溫,無毒。【主治】作醬、醋香美,散腸胃惡氣,消食下氣,去胃中浮風氣(《開寶》)。和鹽貯食,止惡心,解酒病(孟詵)。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氣,利膈寬中,解酒(時珍)。【附方】新二。香橙湯∶寬中快氣,消酒。用橙皮二斤(切片),生姜五兩(切,焙,擂爛),入炙甘草末一痔瘡腫痛∶隔年風干橙子,桶內燒煙熏之,神效。(《醫方摘要》)

【主治】面粉刺,濕研,夜夜涂之(時珍)。【附方】新一。閃挫腰痛∶橙子核,炒研,酒服三錢,即愈。(《攝生方》)

(音又。《日華》)【釋名】(與柚同)、條(《爾雅》)、壺柑(《唐本》)、臭橙(《食性》)、朱欒。時珍曰∶柚,色油然,其狀如卣,故名。壺亦象形。今人呼其黃而小者為蜜筒,正此意也。其大者謂之朱欒,亦取團欒之象。最大者謂之香欒。《爾雅》謂之(音廢),又曰(音賈)。《廣雅》謂之鐳柚,鐳亦壺也。《桂海志》謂之臭柚,皆一物。但以大小、古今方言稱呼不同耳。【集解】恭曰∶柚皮濃味甘,不似橘皮薄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壺柑。今俗人謂橙為柚,非矣。案∶《呂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夢之柚。郭璞云∶柚出江南,似橙而實酢,大如橘。禹貢云∶揚州厥包橘、柚。孔安國云∶小曰橘,大曰柚,皆為柑也。頌曰∶閩中、嶺外、江南皆有柚,比橘黃,白色而大。襄、唐間柚,色青黃而實小。其味皆酢,皮濃,不堪入藥。時珍曰∶柚,樹、葉皆似橙。其實有大、小二種∶小者如柑、如橙;大者如瓜、如升,有圍及尺余者,亦橙之類也。今人呼為朱欒,形色圓正,都類柑、橙。但皮濃而粗,其味甘,其氣臭,其瓣堅而酸惡不可食,其花甚香。南人種其核,長成以接柑、橘,云甚良也。蓋橙乃橘屬,故其皮皺濃而香,味苦而辛;柚乃柑屬,故其皮粗濃而臭,味甘而辛。如此分,柚與橙、橘自明矣。郭璞云∶,大柚也。實大如盞,皮濃二、三寸,子似枳,食之少味。范成大云∶廣南臭柚大如瓜,可食,其皮甚濃,染墨打碑,可代氈刷,且不損紙也。《列子》云∶吳越之間有木焉,其名為。碧樹而冬青,實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憤厥之疾。渡淮而北,化而為枳。此言地氣之不同如此。【氣味】酸,寒,無毒。【主治】消食,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去腸胃中惡氣,療妊婦不思食、口淡(大明)。

【氣味】甘、辛,平,無毒。【正誤】時珍曰∶案∶沈括《筆談》云∶《本草》言橘皮苦,柚皮甘,誤矣。柚皮極苦,不【主治】下氣。宜食,不入藥(弘景)。消食快膈,散憤懣之氣,化痰(時珍)。【附方】新一。痰氣咳嗽∶用香欒,去核,切,砂瓶內浸酒,封固一夜,煮爛,蜜拌勻,時時含咽。

【主治】頭風痛,同蔥白搗,貼太陽穴(時珍)。

【主(zhu)治】蒸麻油作香澤面脂,長(chang)發潤燥(時珍)。

關(guan)于橘子(zi)的介(jie)紹(shao) 說明文

橘子
概況
橘子(Citrus reticulata)是蕓香科柑桔屬的一種水果,亦可俗稱為“桔子”。“橘”(jú)和“桔”(jié)都是現代漢語規范字。當“桔”讀jú時,是“橘”的俗字。橘子色彩鮮艷、酸甜可口,是秋冬季常見的美味佳果。橘子味甘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主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橘子營養也十分豐富,1個橘子就幾乎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余種植物化合物和60余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橘子中豐富的營養成分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有益處。橘汁中含有一種名為“諾米林”的物質,具有抑制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對胃癌有防治作用。
原料介紹
橘子為蕓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成熟果實。橘子常與柑子一起被統稱為柑橘,顏色鮮艷,酸甜可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
營養分析
1. 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2. 橘子內側薄皮含有膳食纖維及果膠,可以促進通便,并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3. 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故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研究證實,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有助于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逆轉;
4. 在鮮柑橘汁中,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靈”,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抑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對細胞核的損傷,保護基因的完好。
橘子肉、皮、絡、核、葉都是藥。橘子皮,又稱陳皮,是重要藥物之一。《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是“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橘皮是一味理氣、除燥、利濕、化痰、止咳、健脾、和 胃的要藥;刮去白色內層的橘皮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橘瓤上的筋膜稱為橘絡,具有通經絡、消痰積的作用,可治療胸悶肋痛、肋間神經痛等癥;橘子核可治療腰痛、疝氣痛等癥;橘葉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起等癥;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作用,常吃橘子,對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老年咳嗽氣喘、津液不足、消化不良、傷酒煩渴、慢性胃病等有一定的效果。
橘子的營養豐富,在每百克橘子果肉中,含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纖維0.4克,鈣5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胡蘿卜素0.55毫克,維生素B0.08毫克,維生素B2 0.3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 34毫克以及橘皮甙、檸檬酸、蘋果酸、枸櫞酸等營養物質。橘子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于胃腸燥熱之癥;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于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癥;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之癥。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橘子對減肥有利。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風寒咳嗽、痰飲咳嗽者不宜食用。
食物相克
橘子同螃蟹食,令患軟癰。同獺肉食,令惡心。勿與檳榔同食。(引自《飲食須知》)
制作指導
剝皮生食,或絞汗取液飲。
食療作用
橘子味甘酸、性涼,入肺、胃經;
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
主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
其他相關
柑和橘都是屬于蕓香科的果樹,果實具有肥厚外皮,內藏由汁泡與種子構成的瓤瓣。李時珍《本草綱木?果部》說:“橘實小,其瓣味微酢(意與酸同),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黃,葉辛而甘。”一般說來,果形正圓,色黃赤,皮緊紋細不易剝,多汁甘香的叫柑;果形扁圓,色紅或黃,皮薄而光滑易剝,味微甘酸的叫橘;柑和橘的分別原是很明顯的,不過在俗話中常見混淆,如廣柑也說廣橘,蜜橘也說蜜柑。
“橘化為枳”是一句古老的成語,《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解釋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橘味甜美,枳味酸苦,由于水土的不同,淮南的橘種在淮北就會變成枳,比喻由于環境的影響,人的習性也會由好變壞。枳又名枸橘,俗稱臭橘,果肉少而味酸。橘和枳都屬于蕓香科,但不同種,橘不會變成枳,古人觀察不周,因而造成誤會。
中國宋朝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在《贈劉景文》中提到:“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備注
1. 腸胃功能欠佳者,吃太多橘子,容易發生胃糞石的因擾;
2. 橘子含熱量較多,如果一次食用過多,就會“上火”,促發口腔炎、牙周炎等癥;
3. 過多食用柑橘類水果會引起“橘子病”,出現皮膚變黃等癥狀。
橘子的營養橘子是高熱量低脂肪的水果,每100克含有0.7克蛋白質、0.6克脂肪、57卡路里熱量。
橘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這是其他水果所難以比擬的。橘子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可促進傷口愈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由于橘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所以可降低血液的黏滯度,減少血栓的形成,故而對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中風等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而橘子肉由于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祖國醫學也認為,橘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癥,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
橘子的50卡路里熱量。 吃橘子前后1小時不要喝牛奶,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果酸會凝固,影響消化吸收。橘子不宜多吃,吃完應及時刷牙漱口,以免對口腔牙齒有害。
橘子的種植
柑橘果樹是菌根植物,一般無根毛,菌根和柑橘樹共生,從樹體吸收養分,又幫助樹體吸收水分、營養和分泌出激素、酶,促進柑橘樹體的生命活動。
柑橘芽為裸芽,無鱗片,只有苞片。因枝梢生長有“自剪”的習性,故無頂芽,只有側芽。柑橘芽是復芽,著生在葉腋中的芽叫腋芽,一個葉腋內可著生2~4個芽。柑橘一年能發多次芽,芽分葉芽和花芽。
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發后具有枝、葉和花等器官,花有單花和花序兩種:紅桔、溫州蜜柑等為單花,甜橙、檸檬、葡萄柚等除單花外還有花序,柚以花序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結果,但溫州蜜柑、臍橙等不受精也能結果,此為單性結果,也稱單性結實。
從謝花后子房膨大起到果實充分長大止,稱果實生長發育期。這一時期有兩次生理落果:帶果梗脫落的稱第一次生理落果;從蜜盤處脫落的稱第二次生理落果。第二次生理落果停止到采前的落果均稱采前落果。
柑橘果樹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水分(濕度)、土壤以及風、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這些條件影響最大的數溫度。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柑橘生長發育要求12.5~37℃的溫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長的土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過低的溫度會使柑橘受凍,甜橙-4℃,溫州蜜柑-5℃時會使枝葉受凍,甜橙-5℃以下,溫州蜜柑-6℃以下會凍傷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溫州蜜柑-9℃以下會使植株凍死。
高溫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長發育,氣溫、土溫高于37℃時,果實和根系停止生長。溫度對果實的品質影響也明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通常隨溫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質變好。柑橘是耐陰性較強的樹種,但要優質豐產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時數1200~2200小時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如日照好、熱量豐富的華南與日照少的重慶柑橘產區相比:果實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熱帶、亞熱帶區域都適宜柑橘種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對含水量以60%~80%為適宜,低于60%則需灌水,雨水過多,造成土壤積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園,會使根系死亡。柑橘果樹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以75%左右為宜。
柑橘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紫色土、紅黃壤、沙灘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長,以pH值5.5~6.5為最適宜。柑橘根系生長要求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質地疏松,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適宜。
繁殖柑橘苗木的方法有實生、壓條、扦插和嫁接等多種,目前,仍以嫁接法最優、普遍,柑橘的嫁接苗由接穗和砧木組合而成,常用的砧木有枳、酸桔、紅桔、枸頭橙、朱欒、香橙、本地早和酸柚等。①枳,用作甜橙和溫州蜜柑的主要砧木。抗寒、抗旱、抗瘠、抗腳腐病、流膠病、線蟲,矮化樹冠,可早結果,豐產穩產,提高品質。枳砧不抗裂皮病,不耐濕,不抗鹽堿。②紅橘,用作桔類和甜橙的砧木,根系發達,嫁接后樹性較直立,結果較枳砧晚2~3年,但進入盛果期產量高,抗裂皮病。③酸橘,具耐澇、抗風特性,根系發達,抗腳腐病,是廣東、廣西等南亞熱帶地區蕉柑、椪柑的優良砧木。
柑橘病害有真菌病害的腳腐病、流膠病、樹脂病、瘡痂病、炭疽病、黑星病、黃斑病、白粉病、煤煙病、立枯病等;細菌性病害的潰瘍病;線蟲病害的根線蟲病和根結線蟲病;生理性病害的油斑病、裂果病、日灼病;病毒、類病毒和病因不明的病害黃龍病、裂皮病、衰退病、溫州蜜柑萎縮病、青枯病和柑橘黃化病等。危害柑橘的害蟲有昆蟲、螨類和其他有害動物等,已知的有350多種,主要有螨類、蚧類、粉虱、蚜蟲、天牛、吉丁蟲、潛葉蛾、卷葉蛾、吸果夜蛾、實蠅和癭蚊等。
橘子的產地
橘子原產地中國,主要產自長江中下游和長江以南地區。數千年的栽培歷史肯定不能說清楚具體位置。經阿拉伯人傳遍歐亞大陸,橘子至今在荷蘭和德國都還被稱為“中國蘋果”。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我國傳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的佛羅里達。
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緯35°以南的區域,性喜溫暖濕潤,有大水體增溫的地域可向北推進到北緯45°。世界有135個國家生產柑橘,年產量10282.2萬噸,面積10730萬畝,均居百果之首,產量第一位的數巴西,2425.26萬噸,第二位數美國,1633.52萬噸,中國第三,1078萬噸,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國。
我國柑橘分布在北緯16°~37°之間,海拔最高達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亞市,北至陜、甘、豫,東起臺灣省,西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但我國柑橘的經濟栽培區主要集中在北緯20°~33°之間,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國生產柑橘包括臺灣省在內有1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主產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江西、重慶和臺灣等10個省(市、區),其次是上海、貴州、云南、江蘇等省(市),陜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肅等省也有種植。全國種植柑橘的縣(市、區)有985個。
每天需要的橘子
在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中,16例成年男性和9例成年女性的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依序每天喝橘子汁1杯(250ml)、2杯、3杯各4周。結果發現,每天喝橘子汁1杯、2杯、3杯在4周后可使血漿維生素C水平分別提高2.1倍、3.1倍、3.8倍;每天喝橘子汁3杯在4周后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升高21%,葉酸水平升高18%,LDL/HDL比值降低16%。HDL可清除動脈血管壁內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研究提示每天喝橘子汁750ml可以有效改善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血脂代謝,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橘子栽培的意義
柑橘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為主的各種加工制品。柑橘產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廣受消費者的青睞。據中央衛生研究院分析,柑橘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壞血酸(維生素C)16毫克,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纖維0.2克,無機鹽0.4克,鈣2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熱量221.9焦耳。桔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含量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還含多種維生素,此外,還含鎂、硫、鈉、氯和硅等元素。
吃橘子的好處
中醫認為,橘子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健脾、順氣、止渴的藥效,是男女老幼(尤其是老年人、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皆食的上乘果品。橘子可謂全身都是寶:不僅果肉的藥用價值較高,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橘皮入藥稱為“陳皮”,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常用于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乳房結塊、胃痛、食積等癥。其果核叫“橘核”,有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睪丸腫痛、乳腺炎性腫痛等癥。橘絡,即橘瓤上的網狀經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效,常用于治療痰滯咳嗽等癥。因為橘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所以能有效防治高血壓,老年人多食,有益健康。橘葉具有疏肝理氣、消腫散毒之功效,為治脅痛、乳痛的要藥。橘皮刮掉白色的內層,單留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等功效,臨床多用于治療咳嗽、呃逆等癥。
橘子含有豐富的糖類(葡萄糖、果糖、蔗糖)、維生素、蘋果酸、檸檬酸、蛋白質、脂肪、食物纖維以及多種礦物質等,澳洲科學及工業研究機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1個橘子可以使人們避免某些癌癥(如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侵襲。
吃橘子的壞處
橘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醫認為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因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吃橘子。此外,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的過量或近期連續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將會導致皮膚發黃。此時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還應限制攝食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大約經過1個月左右后,皮膚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橘子與醫學
世界衛生組織在《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的預防》這一報告中提出柑橘類水果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柑橘類水果中葉酸有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后者可損傷動脈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柑橘類水果富含鉀元素,有助于調節血壓、維持正常心律。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黃酮類化合物均有抗脂質氧化作用,可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回顧分析了48項有關柑橘類水果與疾病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水果(非柑橘類)可以使發生腦卒中的危險降低4%,而每天吃一個橘桔類水果則可以使發生腦卒中的危險降低19%。這充分說明柑橘類水果具有非凡的心血管保護效應。
橘子可以常吃,但不要吃得太多,推薦每天吃1-3個橘子。一次吃得太多容易“上火”,可促發口腔炎或牙周炎,并可能出現皮膚發黃。
橘子做成佳肴
橘皮粥:在熬大米粥時,
在粥燒滾前,放入幾小塊干凈的橘子皮,等粥煮熟后,不僅芳香可口而且開胃,對胸腹脹滿或咳嗽痰多的人,能夠起到飲食治療的作用。
橘皮湯:在做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幾塊橘子皮,不僅湯味鮮美,而且有一股淡淡的橘子味,會使人吃起來沒有油膩的感覺。
橘皮茶:把清洗干凈的橘子皮切成絲、丁或塊,用時可以單獨用開水沖泡,也可以和茶葉一起飲,不僅味道清香,而且有開胃、通氣、提神的功效。
橘皮酒:把洗凈曬干的橘子皮適量浸泡在白酒中,大約20天之后就可以飲用。橘子酒有清肺化痰的功效。如果浸泡時間稍長,酒味更佳。
橘皮菜:吃過橘子后,把新鮮的橘皮收集起來,清洗干凈,在清水中泡2天,然后切成細絲,再用白糖腌20天,就成了非常可口的下酒菜。不僅吃起來甜香爽口,而且還有解酒的作用。
橘皮丁:把新鮮的橘子皮,除去蒂頭和壞爛的部分,用清水洗干凈,瀝干后用刀切成小丁塊,然后放在蜂蜜或白糖中浸腌20天,可做糖包、湯圓等甜食品的餡料,吃起來清爽香甜。
五香橘皮:把干凈的橘子皮在清水中泡一晝夜,除去蒂、頭和霉爛的部分,擠干后放在開水鍋里煮沸30-40分鐘,然后擠去水分瀝干,再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按500克濕橘皮加20克食鹽的比例再在鍋中煮沸30分鐘,撈出后,趁濕撒上一層甘草粉,每500克用甘草粉15克左右,曬干后即為甜、香、酸、咸并略帶苦味的五香陳皮了。味道悠長,還有藥療的作用。
橘皮果醬:橘皮做果醬,干鮮均可。先將橘皮用水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數分鐘,將水倒出,另加新水再煮沸數分鐘,如此進行3-4次,直到橘皮水苦味不太重時為止。然后用手或布將橘皮擠干,用刀將橘皮剁成碎末,越碎越好,若能用絞肉機細絞一下更好。把剁碎的橘皮重新放入鍋中,根據橘皮的多少加入適量的紅糖、白糖和糖精,并加水少許,煮沸后用文火煎熬成稠糊狀,橘皮果醬就做好了。
蘇軾曾有詩云:“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雖然現代的人已對橙、橘混淆不清,但是無論是橙還是橘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橘子含維生素 C、鈣、纖維質、少量蛋白質、脂肪以及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枸椽酸、檸檬酸以及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等,可以降低膽固醇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橙子所含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其果肉除水分外,主要還有維生素C、蘋果酸、琥珀酸、糖類、果膠等。它能開胃解渴,幫助消化,防治便秘。
柑橘是我國的原生植物,其栽培歷史悠久,已有近4000年。品種繁多,包括:早橘、乳橘、水橘、包橘、溫橘、金橘、沙橘、蜜橘、綿橘等。在我國,橘子還代表“吉祥”和“團聚”,在很多地方結婚、鬧新房還有吃橘子的習慣,意思是早生貴子。古時候,以橘為地名的很常見:瀟湘有橘鄉、洞庭有橘里、彭澤有橘市、長沙有橘子洲等。
橘子可謂全身是寶,其果肉、皮、核、絡均可入藥。橘子的外果皮曬干后叫“陳皮”(因入藥以陳的藥效好,故名陳皮)。而橘瓤上面的白色網狀絲絡,叫“橘絡”,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P,有通絡、化痰、理氣、消滯等功效。橘核性味苦、無毒,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疝氣、腰痛等癥。就連橘根、橘葉等也可入藥,具有舒肝、健脾、和胃等不同功能。柑橘的果肉還是輕工業的重要原料,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醬、果糕、果胨、果糖,還可以制成果汁、果酒等飲料。加工過程中,可提取果膠、檸檬酸、橙皮甙、香精油,橘皮可作為提取維生素A、維生素P、維生素C的原料。橘子皮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巧用,妙用,它可以美容護膚,清潔有茶銹的瓷器,除臭,還能當肥料。
但是,橘子雖好,也不要貪吃!
1、吃橘子過多引起結石
橘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 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余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橘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適當食用可增進食欲,但如食用不當反而無益。
2、兒童尤其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如大量吃入,每天500克左右連吃兩個月,可出現高胡蘿卜素血癥,其表現為手、足掌皮膚黃染,漸染全身,可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癥狀,有時易與肝炎混淆。
胡蘿卜素在肝臟中轉變成維生素 A,而大量的胡蘿卜素在小兒肝臟不能及時轉化,就隨血液遍及周身各處沉積,對身體產生不良反應。
有些孩子吃橘子過多還會出現中醫所說的“上火”表現,如舌炎、牙周炎、咽喉炎等。因此,我們認為兒童不要多吃橘子。若吃多時,應停食1~2周再吃。
食用橘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控制食用量。
據測,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若食用過多,過量攝入維生素C時,體內代謝的草酸會增多,易引起尿結石、腎結石。
二、橘子不宜與蘿卜同食。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發現,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攝食到人體后,可迅速產生一種叫硫氰酸鹽的物質,并很快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物質——硫氰酸。該物質產生的多少與攝入量多少成正比。此時,如果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其中的類黃酮在腸道被細菌分解后,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導 致甲狀腺腫大。
因此,專家們提醒人們注意,在食用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后,不宜馬上吃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所以你在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可要注意啦!
三、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
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另外,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孕婦每天吃柑橘不應該超過3只,總重量在250克以內。
吃橘子的妙招
酸橘子變甜的小技巧
冬天是橘子味道最好的季節。但是,有時會碰到酸酸的橘子。這種時候,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酸橘子變成甜橘子。方法超級簡單,將橘子放在自行車的籃子里,在附近轉一圈。回來后,你再嘗嘗籃子里的橘子,啊,真是不可思議啊。酸橘子不知怎么回事變成了甜甜的橘子了。冬天,人們一般喜歡悶在家里,推著自行車轉一圈,正好可以緩解運動不足,而且吃橘子可以獲取維生素C,真是美容與健康一舉兩得啊。一定要試試啊。
將橘子放在自行車的籃子里,繞附近轉一圈。為什么橘子會變甜呢?用這個方法之后,橘子真的會變甜嗎?檢測一下橘子的成分,可以發現含糖量11.6的酸橘子,在用過這個方法后含糖量仍然是11.6。但是吃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甜了。實際上,甜味的變化與橘子當中含的酸度的不同有關系。橘子里既含有產生甜味的糖,也有產生酸味的酸,酸是很容易受到沖擊的,所以它在受到沖擊后,就會減少。也就是說,因為酸減少了,所以才會感覺到甜。檢測一下酸度,在使用該方法之前,是6.6,而使用后變成了2.1。由于自行車籃子的晃動,酸受到了沖擊,所以減少了。這樣給橘子以沖擊,橘子會變得很甜,但是我不贊成給它太大的沖擊。像自行車籃子那樣程度的沖擊是最合適的。
橘子的三忌

本(ben)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11009.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men)(men)致力(li)于(yu)(yu)保(bao)護作者版(ban)權,注(zhu)(zhu)重分(fen)享,被刊用(yong)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yu)作者取得(de)聯系(xi),或有版(ban)權異議(yi)的(de),請聯系(xi)管(guan)理員,我(wo)們(men)(men)(men)(men)會立即處理,本站部(bu)分(fen)文字與(yu)圖片資源來自于(yu)(yu)網(wang)絡(luo),轉載是出于(yu)(yu)傳(chuan)遞更多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zhu)錯誤或侵犯了(le)您(nin)的(de)合(he)法權益,請立即通知(zhi)我(wo)們(men)(men)(men)(men)(管(guan)理員郵(you)箱(xiang):),情況屬實,我(wo)們(men)(men)(men)(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tong)時向您(nin)表(biao)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pian):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