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pin)音 yì tóng
注音 ㄧˋ ㄊㄨㄥˊ
詞性 名詞
◎ 異同(tong) yì-tóng
(1) [where two things coincide and where they do not;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相同(tong)和不同(tong)之處(chu) 分別異(yi)同(tong)
(2) [objection;dissent]∶異議
(3) [different]∶不一樣,不一致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亦作“異同(tong)”。1.不同(tong)和相同(tong)之處。《漢書·朱云(yun)傳》:“自(zi) 宣帝 時善 梁丘(qiu)氏 説, 元帝 好之,欲考其異同(tong),令 充宗(zong) 與諸《易》家論(lun)。” 南朝 梁 江(jiang)淹 《知己賦》:“論(lun)十代兮興毀,訪五都兮異同(tong)。” 唐 司馬貞(zhen) 《<史記索隱>序》:“逮至(zhi) 晉(jin) 末,有中(zhong)散大夫 東莞 徐(xu)廣 始考異同(tong),作《音義》十三卷。”
2. 不(bu)同(tong)(tong);不(bu)一(yi)致。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chu)師表》:“宮(gong)中府中,俱為一(yi)體(ti),陟(zhi)罰臧(zang)否,不(bu)宜(yi)異(yi)同(tong)(tong)。” 宋 姚寬 《西溪叢語(yu)》卷(juan)上:“古之經書,皆有別本,其用字多異(yi)同(tong)(tong)。” 清 黃(huang)宗羲 《<陸(lu)石溪先生文集(ji)>序(xu)》:“余選(xuan) 明 文近(jin)千家,其間多與實(shi)録(lu)異(yi)同(tong)(tong),蓋實(shi)録(lu)有所隱(yin)避,有所偏黨,文集(ji)無是(shi)也。”
3. 引申為(wei)反對。 唐 劉(liu)肅 《大(da)唐新語(yu)·公直》:“ 劉(liu)仁軌 為(wei)左僕射,暮年(nian)頗以言詞取悅訴者(zhe),戶(hu)部員外 魏(wei)克己(ji) 斷案,多為(wei) 仁軌 所(suo)異(yi)同。”《續資治通(tong)鑒·宋(song)仁宗嘉祐八年(nian)》:“先帝(di)在(zai)位(wei)久,德澤(ze)在(zai)人,故一日晏駕,天下奉戴嗣君,無一人敢異(yi)同者(zhe)。”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shi)二(er):“ 秋谷 不滿 漁(yu)洋 ,故與異(yi)同。”
4. 反對意見;異(yi)(yi)議(yi)。《宋(song)書·謝(xie)靈(ling)運(yun)傳》:“ 靈(ling)運(yun) 構扇(shan)異(yi)(yi)同(tong),非毀(hui)執政。”《北(bei)史·尉遲迥傳》:“乃(nai)與羣公會(hui)議(yi),諸將多有(you)異(yi)(yi)同(tong)。” 林長民 《參議(yi)院一年史·沿革》:“ 袁世凱 於閣議(yi)中頗主張速與 俄 人交涉,獨 許世英 、 劉揆一 及 如(ru)浩 持異(yi)(yi)同(tong)。”
本文地址://n85e38t.cn/mingci/26213.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men)(men)(men)致力(li)于保(bao)護作者版權(quan),注(zhu)重分(fen)享,被刊用文(wen)章因(yin)無法核實真實出處(chu),未(wei)能及時與(yu)作者取得聯系(xi),或(huo)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請聯系(xi)管理員,我們(men)(men)(men)會(hui)立即處(chu)理,本站(zhan)部分(fen)文(wen)字與(yu)圖(tu)片資源來自于網(wang)絡,轉載是出于傳(chuan)遞(di)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標注(zhu)錯(cuo)誤或(huo)侵犯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men)(men)(men)(管理員郵(you)箱:),情況屬實,我們(men)(men)(men)會(hui)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向您(nin)表(biao)示歉意,謝謝!
上一(yi)篇: 異鄉
下一篇(pian): 異(yi)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