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安史之亂可以避免么,主要是誰的責任,(安史之亂的原因)

人生百味 2023-07-22 22:29:37

安史之亂因為蕃鎮權力太重,致大唐由盛而衰,是李世民的安邊失策,或是唐玄宗的大意,或是李林甫的專權,或是楊國忠的無能?到底是誰的責任?

答:首先一點,關于安史之亂能不能避免的問題,可以這樣概括:它難以避免,但是完全有機會提前平定。

作為一場幾乎要掉唐朝半條命的慘烈浩劫,安史之亂的爆發原因,也被好些專業學者總結過很多遍。而其中核心一條,就是唐王朝的軍事制度設計出了問題:大唐自開國后,一百年來國防穩定的基石,就是著名的府兵制度。但是這個制度是建立在唐朝的土地制度上的。隨著盛唐經濟的繁榮,土地兼并不可遏制,府兵制存在的土壤,也在越發的萎縮,直到安史之亂前的天寶年間,徹底不復存在。但是府兵制沒有了,國防卻不能沒有。于是節度使制度,也就成了主角!

關于盛唐時期,導致空前劫難的節度使制度,史家的詬病非常多。但是以當時的局面看,這也是盛唐時代,大唐王朝能夠采用的最高效的軍事動員體制。畢竟在大唐王朝的國防戰略里,西面面對吐蕃的威脅,北面面對契丹的侵擾,西北更要保護連接經濟命脈的絲綢之路。大唐軍隊的動員頻率,即使是國泰民安的年代里,也是十分的高。這就意味著在失去府兵制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唐朝也必須采取這種將軍隊財政動員大權集中在將領一身的制度!

同樣的,只要采取了這種制度,那么也就埋下了造反的隱患。而在唐王朝攤上安祿山這樣一個具有強大戰略能力和高情商的野心家后,造反作亂也就變得更加無法避免。在唐朝的武將里,安祿山堪稱一個異類,他就像一只狡猾的狼一樣,有著強大的生存本領和察言觀色能力,同時又有著極好的帶兵能力與動員水準。因此,只要給他平臺,他一定會折騰出大動靜。

但是,在安史之亂的評價中,有一個事實,也恰恰被好些后人所無視:哪怕安祿山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已經擁有了十五萬精兵,身擔三鎮節度使。但是同樣在唐朝的節度使體制設計下,他原本沒有機會,將安史之亂的動靜鬧的這般驚天。

因為正是這個看上去無法避免叛亂的節度使制度,同時也有著一個制約叛亂的天然優勢——制衡體制。通過不同地區節度使之間的相互約束制衡,外加唐王朝強大的經濟掌控能力和動員能力,哪怕安祿山擁有冠絕天下的精兵,以其本身的戰爭支持力而言,他本來沒有機會折騰太久。事實也正是如此,安祿山起兵不到八個月,醒過神來的唐朝,迅速就組織起了反擊,郭子儀與李光弼把戰火燒到了安祿山的后方老窩,在靈寶西原之戰前,唐朝幾乎已經把安祿山變成了翁中的老鱉!

如果復盤一下公元756年5月,安史之亂中靈寶西原之戰開打前的情景,那哪里是唐朝水深火熱,分明是大唐已經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郭子儀、李光弼的隊伍,正朝著安祿山的老窩范陽高歌猛進,潼關外的崔乾佑叛軍,更是進退不能,眼看整個中原地區就是一個大網,就要把安祿山叛軍網住!

如果安史之亂可在這個時候打住,那么以當時唐朝的狀況說,意義很可能不亞于西漢平定七國之亂。唐王朝可以借此機會重新修正自身的節度使制度,而河西淪陷安西都護府淪陷的悲劇,也絕不會上演。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天生多疑的唐玄宗李隆基,做出了最致命的判斷,他擅自改變作戰計劃,強令潼關哥舒翰主動攻擊崔乾佑,結果一場靈寶西原慘敗,長安也已經不保,大亂不可阻擋。說到底,締造盛世的唐玄宗,永遠是一個需要能臣輔佐的謀略型帝王,他的決斷判斷力,從頭到尾都幼稚的可笑。沒有姚崇等名相在身邊,再強的盛唐,也給白白敗光!

最大的責任人,非唐玄宗莫屬!

延伸閱讀

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安史之亂是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對唐朝的一次叛亂。

安史之亂時間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由于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發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

安史之亂是中唐名將郭子儀平定的。

安史之亂的故事

安史之亂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浩劫。

《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

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安史之亂的原因

一、安史之亂的原因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根本原因是唐玄宗的腐敗政治要對安史之亂負直接責任,馬嵬之變中,楊玉環實際上是代唐玄宗受過遭難;主要原因是地兼并嚴重、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

二、安史之亂死了多少人按照《資治通鑒》的記載,754年,戶部奏天下郡321個,縣1538個,鄉16829個,有9069155戶,人口數為52880488;到了764年,戶部奏290多萬戶,人口數1690萬。有人據此認為安史之亂中死了3600萬人。很顯然,這種說法是相當不科學的。
安史之亂從755年的十一月安祿山矯詔起兵一直持續到763年的正月史朝義兵敗自殺,共七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所以,從《資治通鑒》中754年和764年的人口對比確實能說明一些問題,那就是,安史之亂確實造成大唐人口的銳減,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甚至妻離子散。但并不能從中得出戰亂中總共死了多少人。
首先,我們也要考慮出生率,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十年中,被安史之亂波及的地區出生率應該是很低的,成活率也會下降。死亡率大幅度增加,這就導致了人口數量的極速銳減。
其次,我們知道,在754年的和平年代,人口數量的調查和記載準確率是很高的,戶籍制度和納稅制度都是完善的。但764年卻不同,安史之亂雖然已經在一年前結束,但戰亂并沒有就此結束,戰后重建并沒有完成,戶籍制度也遭到了破壞。
很多人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給政府統計人口造成了困難,而且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已現雛形,唐廷對這些地區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大唐皇帝的政令能及的地區比戰前少了好多。再一個就是,安史之亂后,戰亂還在繼續,吐蕃在西邊從河隴地區攻進長安,再就是仆固懷恩的反叛。在這些情況下,只能說當時國家掌握的人口數是1690萬,但實際的人口數應該是遠大于這個數的。

三、安史之亂的后果有什么影響第一,安史之亂給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北方的經濟衰落了,而江淮地區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禍。所以,從此之后,南方經濟的發展日益超過北方,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了。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后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

第四,安史之亂也使唐王朝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3.總而言之,安史之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亂后,統一、繁榮、強盛的統治局面成為過去,唐王朝開始走上下坡路。

;

安史之亂的具體原因

原因如下:
1、中央集權制度的倒退。
由于唐朝疆域遼闊,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邊疆的控制和鞏固邊防,唐玄宗于開元十年便于邊地設置了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節度使掌管一方軍事、行政、財政、賦稅、人口、土地等,與分封制的諸侯王差不多,時間一長節度使根深蒂固就會成為隱患。節度使的設置是中央集權制度的一種倒退。
2、重外輕內的國防政策。
唐太宗時期,采取開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發展,所以到了唐玄宗時期,異族勢力已經變得強大,成為唐朝邊境的威脅。而唐玄宗又是致力于開疆拓土的君王,所以在邊疆區域設置軍鎮,布置大量軍力,并且遠遠大于統治核心區域的軍力,如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
3、政治腐敗。
唐玄宗后期,怠于朝政,耽于享樂,寵幸楊貴妃,任用奸臣,尤其最后兩位宰相,一個是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一個是不學無術的楊國忠,這兩位宰相排斥忠良,敗壞朝綱,禍國殃民。
總之,安史之亂的發生,唐玄宗負有最大的責任,貪圖享樂,用人不明,政治黑暗。而重外輕內的國防政策以及節度使權力的過度集中,是取亂之道,叛亂不可避免!

導致“安史之亂”發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幕后推手是誰?

 安史之亂是唐朝盛極而衰的轉折點,也被認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轉折點。關于這場事件,研究的也非常多,網上的討論則集中在河北胡化、華夷之辨,唐代軍事制度自身的缺陷,窮兵黷武擴張到極點而超過內部承受力引發內亂,……這些方面來討論的。而史學界的說法更加廣泛,比如氣候說,天氣轉寒,漢族適應力下降,草原民族掠奪性加強,另有人口說,指超過6千萬便超過當時社會承受力,等等。我收集了一些意見,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看法。

其實也是看可卿寫肅代和海兄的《荒唐陳述》給我啟發很大。海兄在里面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歷史就是理解,就是--人/理解/人的表現。因此,他在里面用了一種人性化的方法來解讀歷史,讓人對于穆宗、敬宗這些傳統上作為昏君的行為,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于中晚唐文官和宦官,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觀點或者可以商榷,但角度無疑是新穎而別致的。可卿的唐史隨筆系列,也有類似的感覺,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瑣碎,或者主觀痕跡太強,但我喜歡里面一些人性化的解讀。因此對于安史之亂,我也試圖從多種角度來出發來組織討論,來理解為什么會造成這樣大的沖擊。

1、華夷之辨

這個大概是最常見的說法,中唐之后便有此說。近代的河北胡化論似也可歸于此類,指唐廷對于歸附的少數民族安置不當,從而引發當地胡化,與中央離心離德,易于被人拉攏對抗反叛朝廷。反對說也有不少,指出挽救唐廷的同樣很多是胡人純臣,而太宗對于蕃將的使用便很成功,等等。如何在對待蕃人蕃將的問題上,也有各種各樣的建議。比如吳玉貴覺得清朝的政策就很成功,清朝同樣使用了很多其他民族作將領,但最高軍權始終牢牢掌握在滿人手里。太宗朝之所以重用蕃將而未引起大問題,原因也在于此,立大功和威望最高,掌握最高軍權的始終是二李等漢族重臣。而玄宗朝則是跨過了這個限度,掌握大權的如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均為蕃將。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比較太宗和玄宗重用的蕃將后,發現太宗重用的往往是出身高貴的少數民族權貴,如鐵勒王子契何力,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李思摩,貴族執思失力等等。而玄宗重用的都是寒門窮人,安祿山為出身死囚的雜胡,“多是雜種賤胡”,并引以后面忠于唐廷的象李光弼白孝德這些就是突厥王子西域國王等作為證據。這種說法認為,貴族出身的人物更有榮譽感和責任感,而且他們自身的身份,對于其部族有很大影響,一旦忠于唐廷對于安撫境外少數民族往往事半而功倍,比如何力對于鐵勒部,阿史那社爾對于突厥部的安撫,都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而出身低微的一旦得享高位,不容易取得下面的支持,在那種不服氣和強烈的出人頭地的心態下,往往會引起反叛。而他們生長的環境受到的教育質量較差,對于物質往往有更強烈的追求,也更具有少數民族個性厲烈的特點,并比較了一下貞觀朝和天寶朝蕃將素質上的區別,這是一種比較新鮮的觀點。

2、科舉制度

反對華夷之辨的說法,其中一個論據是安史之亂的心腹謀事大多是 *** ,因此有了另一類說法,安史之亂主要是失意士人和軍人結合的緣故。眾所周知,唐代門閥士族仍占據很大優勢,科舉制給寒士開了一道小小的口子,但又遠遠不能滿足其需要,唐人多極為自負,懷才不遇是唐詩中最常見的感慨,急于用世之心很強,基本上沒有真正的隱士。科舉失意則北走河朔,試圖以立軍功來出人頭地。名詩人高適等都可為例。科舉失意,對現實不滿,與沒辦法進入中央“入相”的軍人結合起來,可謂智慧與力量的結合,因此產生的破壞力極大。宋代因此吸取了教訓,重文輕武壓抑武將之余,大大擴招取士人數,提高知識分子待遇,對于落選多次的考生,也有傾向性政策,因此基本上杜絕了這一條亂源。另外,有說科舉制的確立但未完善,不僅是安史之亂,也是后來藩鎮之亂的原因之一。各軍閥依靠帳下幕僚來出謀劃策,對抗中央。

3、唐代的開邊政策

窮兵黷武開邊過度因而引發安史之亂是非常常見的說法,并有唐代軍費過重拖干國庫之說(當然是網上的說法,正規史家是不會這樣說的)。這里我想說一下就是,唐代的軍費開支和軍隊絕沒有到拖垮經濟財政拮據的程度,相比于之前的漢,之后的宋,唐的軍費開支所占的比例都是相對比較少的,而從開元到天寶,大唐的經濟發展程度仍是相當驚人的,國內相當富足,具體數據我整理之后會跟貼貼上來。唐奉行的是“以戰養戰”的做法,對于占領地區頗有些掠奪當地資源之嫌,對于國內的經濟,應該說影響不大的(有觀點認為對于唐的經濟還有推動作用)。

另外,就是窮兵黷武這一點是怎么造成的,覺得不能說是皇帝一個人,或者某個將領如何如何。當時確實有這種到邊庭從軍立功的風氣。比如說王忠嗣持重安邊,但手下將士常常覺得跟著他不打仗沒功立升不了官沒前途之感,因此王迫不得已也在覺得有把握的時候出去主動打擊境外民族,讓手下有立功的機會。

而跟邊庭軍隊這些好戰分子相反,內地卻是文恬武嬉不識兵戈數代人,也就是說根本不知道兵器怎么用了,安史之亂打來的時候,內地守城的有些士兵甚至聽到軍號就嚇得從墻頭上掉下來。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天寶時的大唐,可謂兩樣都占盡,以邊軍的久經沙場,訓練有術,來攻打內地享樂已慣的承平百姓,自然是一路凱歌了。

4、軍事及政治制度

大唐高宗中期之后,府兵逐漸弛廢,到了玄宗朝終于徹底廢除府兵制,而改用募兵制。要提到的是,均田制是府兵制成立的前提,但并不是它破壞的原因。 *** 放棄府兵制時,均田制還沒有破壞到連府兵制都無力支持的程度。唐后期的士兵無論是長期服役還是短期服役,都是由募而來。士兵服役由短期而變為長期乃至終身,軍隊職業化,并在安史之亂后逐漸地方化,形成藩鎮。而安史之亂的成因,矛頭直指府兵制破壞后形成的節度使之制度。而大唐武功,太宗時最盛,高宗前期地盤最大,這也正是府兵制盛行的時期。因此中唐之后不斷有人要求恢復府兵制。

至于政治制度方面,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問題,唐代奉行“天下財富,國都不藏”的政策,有認為地方權力過大,便自引發割據,威脅中央,但也要看到,地方上的財政儲備也是唐在失去國都的情況下仍能屢屢反擊成功的原因,所以靖康一亂,汴梁失守,北宋即覆亡,而安史之亂,長安雖然涂炭,而東南財賦仍在東南,仍可源源不斷輸往天子行在。而張巡能堅守睢陽三年。若府庫無積儲,光憑雀鼠人肉和堅貞不屈之志,恐怕也無法應此倉促之變。

以上是有關國家政策制度方面的說法,總的來說,感覺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如果說開元盛世是唐前期各項政策長處發展到巔峰的結果,天寶狂飆就是各項政策負面效益在人事已失之下的總爆發,調整,但未竟全功,后歷經肅代德三代近50年的改革,賦稅、經濟等方面都變動頗大,影響中國歷史垂千年,以至有“中唐變革”之說。

另:關于唐代制度方面的演變,推薦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關于唐代中央與地方,兵役制度的轉變都有十分精辟的說明。

“安史之亂”的幕后推手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是大唐王朝由強盛走向衰落的拐點。

“安”是指安祿山,“史”是指史思明。“安史之亂”是指他們起兵反對大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即公元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即公元762年結束,前后長達七年之久。當然,這次歷史事件的發生并非偶然,那么,“安史之亂”究竟是怎樣的情況下發生的?而誰又是這次叛亂事件的幕后推手呢?

提到“安史之亂”的幕后推手,歷史上許多人都認為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筆下的《長恨歌》就把這種觀點演繹得爐火純青,酣暢淋漓: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歷史的真相并非如此。這次歷史事件,無疑是當時社會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而促成這些矛盾激化的應該是手握朝政軍國大權的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說,唐玄宗才是“安史之亂”的幕后推手。

唐玄宗晚年荒于政事,沉迷女色,以致政事日廢;李林甫、楊國忠相繼當國,致使朝政日非;加上安祿山與楊國忠不和,將相爭權,國事日益不可為,遂有安史之亂的發生。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國有一些人一旦看到江山易主、朝廷更替,就會把一切的罪責都歸結于女人的身上,把美麗的女人稱之為“紅顏禍水”身為貴妃的楊玉壞也概莫能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古代的皇帝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普天下的所有的一切都歸皇帝所有,女人也不例外。皇帝若是看上的女人,都要無條件地服從。于是他們就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天下美色困在深宮里,怕這些女人又和別的男人沾染,于是,建起一座三宮六院的圍城、給了一個名分,就把這些女人都關在了其中。也就是說,這些女人都歸屬于皇帝一個人所有;要是誰去染指,就是跟“朕”過不去,就是欺君大罪,輕則人頭落地,重則滿門抄斬,更重的還要誅滅九族。因此,哪個男人即使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去染指皇帝的后宮嬪妃。

然而,并不是皇帝身邊所有的女人都有機會去侍奉皇帝的,有的女人一生連皇帝的面也未曾見過一面,更別說侍奉皇帝一夜了。所以她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只有在寂寞孤獨地嘆息中紅顏老去,一直到老死都在圍城里面;也有的按照皇家的例制被安排進尼姑庵,伴隨青燈黃卷苦度一生。

楊貴妃無疑和這些女人不一樣,她是一個“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的女人;是一個“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的女人;是一個“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女人。

因此致使大唐王朝出現了少有的“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非常無序局面。于是,楊貴妃比這些女人也就多了一個美名:“紅顏禍水”。于是,楊貴妃就成了“安史之亂”罪惡的幕后推手。

其實,說起來楊貴妃不過是一個無心于政事,一心迷醉于享樂與榮華的女人而已。當時她是唐玄宗身邊“新承恩澤”的新歡。如果她真是工于心計,一心想禍國殃民的話,她只是挑挑眉梢,拋拋媚眼,唐玄宗就會輕易地讓她獨寵專房嗎?

畢竟作為大唐天子的唐玄宗的一舉一動無不關乎大唐王朝江山社稷。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楊貴妃入宮后,唐玄宗不禁喜出望外,曾對宮中人說:“我得到楊貴妃,如獲至寶。”俗話說,愛屋及烏。因此,只要是和楊貴妃扯上關系的楊家親戚,通通升官發財,這主要是唐玄宗為了討楊貴妃的歡心。但是,楊貴妃卻從來沒有一次請求唐玄宗安排照顧自己的兄弟姐妹。楊貴妃有三個姊妹,個個長得貌美如花,在同一天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不僅如此,因為楊貴妃的關系,她的一個本家哥哥楊釗借助這層關系入宮為官,并有幸得到唐玄宗為其賜名為“國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正是當時楊氏一門的真實生動的寫照。

楊國忠原來只是一個市井之徒,沒有什么才能,只因為善于逢迎拍馬,因此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在官場上更是平步青云,扶搖直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不久竟在奸相李林甫病故后坐上了宰相的位置。也正是應了那句俗語,“窮人乍富,挺腰凹肚”,楊國忠在當了宰相之后,由于太過專權霸道,為朝廷結下了很多積怨。唐朝國力日漸衰弱,他也因此為自己和楊貴妃埋下了禍根。

當時,唐玄宗對楊貴妃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只要是楊貴妃想要的,唐玄宗就會千方百計、費盡心思去辦到辦好。為了讓楊貴妃吃上新鮮的荔枝,唐玄宗竟派人千山萬水地從嶺南快馬運荔枝來長安。這位大唐天子寵愛楊貴妃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當然,這也成為了大唐帝妃奢華糜爛生活的千古笑柄。

唐玄宗自從楊貴妃進宮后,就整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耽于享樂,不思政事。那時的國政先后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而邊關重地又放任藩鎮將領擁兵自重。朝廷內部空虛,享樂氣氛濃厚,于是,安祿山乘機發動兵變,第二年就攻入都城長安。

唐玄宗不得不帶著楊貴妃出京西逃。

誰知到了馬嵬坡下六軍不發,將士們請殺楊國忠與楊貴妃。這可是自大唐開國后的最大的政治危機,唐玄宗想必也無力承擔這個罪責。“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不難看出,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的犧牲品。而釀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應該就是唐玄宗。要平息這場叛亂,將士就要討個說法,而唐玄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不能拿他開刀,自然楊貴妃就成了替罪羔羊。

其實,追求美色并不見得一定就有“禍”在后。但是,作為大唐皇帝的唐玄宗自己沒能居安思危,沒能把握住朝政和美人之間的關系,結果引發了“安史之亂”的滔天大禍。本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應是無可厚非的。可是身為一國之主,愛美人先要愛江山,也就是說要美色的前提是要先把他所統治的國家治理好,但是很少有君王能做到這樣。而當國家滅亡時,都要把罪過推到自己所寵幸的女人身上,唐玄宗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逃避責任。這也正是李隆基沒有膽量擔當治國平天下這一重任的懦弱表現。楊貴妃只是一介柔弱女子,她無力反抗自己的命運。若唐玄宗不貪美色,精心治理朝政,又怎么會在晚年離京逃亡,致使開創開元之治的一世英明毀于一旦呢?

安史之亂后,楊貴妃只有以死來承擔所有的罪責,以致于在安史之亂平息后再也沒人敢說唐明皇是好色之徒。然而,歷史輾轉了千余年,許多人仍舊很難認清歷史事實的真相,把一場叛亂的罪名強加給一個無辜的美麗女子身上,這無疑是一種鴕鳥式的悲哀!

楊貴妃,美麗嗎?美麗!“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是白居易描寫的楊貴妃的美麗。歷史上的楊貴妃,她的美麗恐怕沒人能夠抗拒,以至于“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也許就是因為她的美麗令唐玄宗神魂顛倒,荒廢朝政;千里運送荔枝,勞民傷財;楊家權傾朝野,禍亂朝綱。于是有人就把罪責推在楊貴妃的身上,并言之鑿鑿地說,沒有楊貴妃,“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

其實,楊貴妃本身就是“安史之亂”的害者。楊貴妃原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壽王妃。身為王妃,無論地位,還是生活,本來也不比成為皇上的妃子差多少,一樣的是享受榮華富貴。可是偏偏唐玄宗看到了她的美色,竟然不顧廉恥地橫刀奪子之妻。如果不是這樣,楊玉環也許就會安穩地過著她王妃的生活,既不可能導致“三千寵愛在一身”的事情發生,也不可能會有楊氏的外戚勢力在朝廷中為所欲為,即便有后來的“安史之亂”,也與她這位美人毫無關系了。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造成“安史之亂”真正的幕后推手,不是楊貴妃,而是寵愛楊貴妃的唐玄宗自己。

鄴城保衛戰時安史叛軍有什么樣的舉動,應該如何評價?

由安慶緒領導的鄴城保衛戰,進行了四個多月時間,城內糧草耗盡,大家羅鼠掘雀的維持,一只死老鼠賣到四千錢,大家依然繼續堅守。

 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圍鄴城,筑壘再重,穿塹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構棧而居,自冬涉春,安慶緒堅守以待史思明,食盡,一鼠直錢四千,淘墻及馬矢以食馬。

鄴城保衛戰勝利后,安史叛軍肯定會把它拿出來反復宣揚。

用大道理來說就是:如果不是因為河北軍民都忠于我大燕帝國,又怎么能在這種困境中堅持下來呢?

事實上,正是因為有類似的戰役存在,所以大唐最初并不敢肆無忌憚地吹噓睢陽保衛戰。

 安史叛軍在鄴城保衛戰中,打到最后掘鼠羅雀了,也沒有選擇吃人啊。而大唐政府軍在睢陽保衛戰中,竟然選擇把人當兩腳羊吃,這叫什么事呢?

 我之所以說大唐帝國,后來肆無忌憚地吹噓睢陽保衛戰,是因為史書在說睢陽保衛戰時,通常都說張巡一伙吃了兩三萬人。至少新舊唐書都采用了這個數字。

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人知將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遺民止四百而已。

乃括城中婦人;既盡,以男夫老小繼之,所食人口二三萬,人心終不離變。

就我理解,這個數字應該是極盡夸大之能的。

張巡一伙在睢陽城到底吃了多少人,如果史料豐富的話,肯定會有眾多不同版本。

 而人們相信哪組數字,通常都是屁股決定的。愛戴皇帝的人,自然會把這個數字說得很小;痛恨皇帝的人,則會把這種數字說得很大。

說到睢陽城保衛戰中,張巡一伙吃了兩三萬老百姓,從情理上,肯定是當時流傳的數字中,最大一的組數字。

 基于安史叛軍的角度宣揚它,肯定是為了證明政府軍沒有人性;而政府方面呢,難免會想盡辦法縮小這個數字。

 事實上,大唐政府最初采用的數字,其實就是張巡一伙吃了幾百個人;總而言之,為了大唐帝國的根本利益,吃幾百個人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對此,只要看看張巡的支持者為張巡辯護的文字就可以知道了。

設使巡守城之初已有食人之心,損數百之眾以全天下,臣猶曰功過相掩,況非其素志乎!

 至于近現代影視作品中的睢陽保衛戰,更傾向于張巡沒有吃過人。畢竟,這種內容如果通過畫面的形式出現,肯定會讓讀者覺得張巡一伙比壞人更像壞人。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張巡一伙吃兩腳羊時,兩腳羊一個個大義凜然的、爭先恐后的希望張巡一伙吃他們,這實在讓人感覺天雷滾滾;如果兩腳羊一個人哭天搶地、嚎叫掙扎,甚至是各種高呼反動口號,那誰也會覺得,張巡一伙比叛軍更像壞人。

 在這種背景下,說到張巡一伙吃人肉時,有一部睢陽保衛戰的影視作品是這樣表達的,大意是一個奴仆看到張巡太辛苦、太饑餓,于是割了自己腿上一塊肉熬肉湯給張巡吃。總而言之,張巡是吃過人肉,但是這種畫面表達出來,能讓你感動的要死!

 但是等大唐帝國徹底控制話語權后,自然會發現采用最大一組數字時,會產生一種妖異的美麗,于是就采用了最大的一組數字。總而言之,睢陽城的老百姓為了保衛大唐帝國,那都是甘作兩腳羊,于是兩三萬老百姓被吃,人們也是寧死不背叛大唐帝國。

鄴城保衛戰的領銜主角,是安慶緒這種反面人物,所以軍隊困守孤城的操作流程,史書記載的比較直白。

 第一、在進入孤城前,先用各種形式讓大家知道,我們只是暫時轉進、退守到某個地方了。千言萬語就一句話,我胡漢三隨時都會殺回來的!如果你們認為我們已失敗了,所以就跟著敵人一塊落井下石,后果自負!

 第二、再用各種形式嚴懲叛徒。總而言之,看我們暫時失利,你們就敢背叛我們,你們知道忠義二字怎么寫嗎?對于一小撮不忠不義的人,我們一定要用最殘酷的刑罰教育他。總而言之,如果你們不怕被活剮、殺全家,就盡管這樣做。

 安慶緒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清河太守宇文寬皆殺其使者來降;慶緒使其將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歸,于鄴市。凡有謀歸者,誅及種、族,乃至部曲、州縣、官屬,連坐死者甚眾。

第三、因為安慶緒是反面人物,所以說安慶緒退守鄴城時,史書總說安史叛軍人心渙散。

 安慶緒之初至鄴也,雖枝黨離析,猶據七郡六十余城,甲兵資糧豐備。慶緒不親政事,專以繕臺沼樓船、酣飲為事。其大臣高尚、張通儒等爭權不葉,無復綱紀。蔡希德有才略,部兵精銳,而性剛,好直言,通儒譖而殺之;麾下數千人皆逃散,諸將怨怒不為用。以崔干為天下兵馬使,總中外兵。干愎戾好殺,士卒不附。

 問題是,大唐政府軍大舉集結于鄴城之下,甚至引漳河水灌鄴城,最后導致城內一只老鼠都值四千錢,他們也沒有攻克鄴城。

 從這層意義上講,退守鄴城后,安慶緒一伙肯定會不斷加強核心隊伍的思想教育。總而言之,失敗是暫時的,勝利終是屬于我們的。敵人雖然外表強大,但終究只是紙老虎,我們不是潰敗,我們只是轉進。現在我們同舟共濟,以后我們有福同享。

 這三板斧子下來,進攻者到達孤城下,就很難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因為附近的軍民,都不敢、不會和進攻者真心合作;而城內的守軍,打到彈盡糧絕,也會死死支撐。

在安史叛軍的鄴城保衛戰開始時,如果樂觀一些看,安祿山之亂就到此結束了。

因為從實力上,政府軍占據壓倒性的優勢,而且安史叛軍現在還分為安慶緒、史思明兩大部分勾心斗角。

 但是很不幸,這場叛亂隨后又足足持續了四五年時間。唐玄宗、唐肅宗到死,也都沒有看到這場叛亂真正結束。

 這場叛亂為什么會持續這樣久呢?簡單的看,就是皇帝不信任軍方大佬,讓宦官在前線節制軍方大佬。從大道理上講,如果皇帝不這樣短視,這場叛亂,早就結束了。

 事實上,正是因為進攻鄴城時,大唐帝國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皇帝對軍人的控制,才會越來越露骨,越來越明目張膽。于是三軍最高指揮官,竟然是一個大太監!


面對此情此景,各大將帥自然是不敢言而敢怒,他們雖然不敢明著反對,在關鍵時候,可以選擇集體拉稀啊。

 唐肅宗剛上位時,還一直為一個問題苦惱,那就是郭子儀、李光弼功勞這樣大、地位這樣高,等收復兩京后,應該如何獎賞呀?

 而收復兩京,皇權得到鞏固后。皇帝似乎不用過多考慮這個問題了,因為從當時的情形看,事情進行的順利,郭子儀、李光弼等人能拿著優厚的工資光榮退休,也得感謝皇恩浩蕩了。

 現在叛亂還沒有徹底平定,大太監魚朝恩就已坐在了郭子儀、李光弼前面;要知道,魚朝恩在太監系統還不是坐頭把交椅的人,太監系統坐頭把交椅的人是李輔國。

 俗話說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現在安史叛軍還這樣強大,皇帝就讓死太監凌駕于軍人之上,如果安史叛軍被圍剿之后呢?軍人勢力還活不活了?

于是軍方大佬很快達成某種默契。

第一,絕不能把叛軍鏟平了。因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為了避免這種結果,我們絕不能把兔、鳥都弄沒了。

第二、得讓皇帝明白,太監指揮軍隊,那是絕對不行的;因為軍隊在關鍵時候,會發生不可思議的潰敗。

 幾大軍區聯合作戰,沒有強勢大哥坐鎮,容易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誰也想摘勝利果實,誰也不承擔相關犧牲。

 這就好像我非常喜歡舉的例子:棋手在下棋時,為了勝利或許會犧牲車馬炮卒,到底犧牲哪個?處于棋手的位置,他想犧牲誰,就可以犧牲誰。但是處于統帥的位置,你讓誰犧牲,也得有個說法啊。

 如果皇帝、統帥非常有權威,在這個問題上,自然也會出現爭議,但通常絕不會失控。問題是讓一個太監坐鎮指揮,類似的爭議就有可能讓軍隊失控。

 太監坐鎮前線指揮,下面的人不想服從指揮時,自然容易變得理直氣壯,反正推來推去,總能推到太監瞎指揮上。

 如果只是某些軍人這樣玩,坐鎮前線指揮的太監,自然可以用暴力壓制他們。問題是,如果普遍軍人都這樣玩,坐鎮前線的太監也會手足無措的。

圍攻鄴城的失敗,主要是誰的責任?

 因為太監是以邪惡的形象存在,所以傳統史書自然認為它是太監的責任。問題是基于肅宗的角度,顯然不是這樣認為的。于是這場大潰敗之后,太監啥事也沒有,郭子儀卻因此被解除了兵權,魯炅更因為軍紀問題被皇帝逼得自殺了。

大唐帝國當時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在皇帝眼中,所有的軍人都是不可信的。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時,一直昏招百出,主要原因就在這里。

唐肅宗平叛時,一再昏招百出,主要原因也在這里。

面對政府軍的大舉進攻,安慶緒和史思明很快實現了合作,并且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但是取得這種勝利后,安慶緒、史思明的矛盾馬上激化。安慶緒一度想火并史思明,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持,所以只能作罷。

事情發展到此時,馬上牽涉一個問題,那就是應該史思明來拜見安慶緒呢?還是安慶緒應該拜見史思明呢?

 從地位上來說,安慶緒是大燕皇帝,自然是史思明應該來拜見安慶緒;問題是,從實力、資歷上說,安慶緒哪敢擺這樣大的譜呢?于是安慶緒率人去見史思明。

 史思明一見安慶緒,馬上把安慶緒火并了;總而言之,你身為人子、人臣,竟然火并你老爸大燕皇帝安祿山,你還叫人嗎?

 我還是以前提過的問題,安祿山一定是安慶緒殺的嗎?這個實際上很難說,如果安慶緒控制話語權,肯定不會承認這種事的。關鍵是,安祿山當時就是快死了,說他是正常死亡,也沒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安慶緒就這樣被淘汰出局了。在此過程中,其骨干成員高尚、孫孝哲、崔干也被火并了。

到此為止,史思明成為叛軍中毫無爭議的領銜人物,但安史叛軍此時占據的地盤,也就是河北一省罷了。

 從實力上看,所謂的大燕帝國與大唐帝國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如果大唐帝國能有效控制軍人集團,滅掉大燕帝國,那就是小菜一碟。

問題是,大唐帝國就是缺乏控制軍人集團的能力。所以這場叛亂,一時變得遙遙無期了。

 后來大唐帝國連跟頭帶把式的,總算把這場叛亂平定了,但是傳說中的河朔三鎮又成為大唐帝國心中永遠的陰影。

 其實呢,所謂的河朔三鎮,也就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軍閥,因為區區一個河北省,就有四五個軍區,所謂的河朔三鎮也就是這四五個軍區最牛三個軍區罷了。就這種力量,也真是放到了晚唐那種特殊的時代,所以一時變得牛X無比了。因為放到任何一個混亂的時代,就河朔三鎮這種軍閥,也實在不值一提。

 因為作為能值一提的軍閥,您怎么也得控制一個省、半個省的地區吧。您就控制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個省,這叫什么實力啊?

但是因為大唐帝國無法有效控制軍隊,所謂的河朔三鎮就稱雄了一百多年。

 皇帝在派軍圍剿河朔地區時,如果不讓太監領銜,皇帝實在不放心,如果讓太監領銜,它在關鍵時候肯定會出問題的。

 關鍵是,皇帝就算咬咬牙讓軍方大佬領銜平定河朔地區,軍人大佬肯定會玩養寇自重的把戲,所以戰爭進行到一定階段,弄來弄去,無非是大家坐下談判一番,依然保持著對軍人集團最有利的格局。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993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