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文帝去向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的次子,最后被選成了皇位繼承人。其實由朱允炆繼承皇位,本來就不符合嫡長子繼承制。
那么朱元璋為什么不在自己的兒子中選擇一個繼承人,非要選擇年幼軟弱的孫子來繼承皇位呢?朱棣造反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又去了哪里呢?
首先,據《明太宗實錄》記載:“上(即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騃耶?吾來為扶翼爾為善,爾竟不諒,而遽至此乎?…… 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按實錄記載,建文帝已被燒死,還得到了禮葬。可是有誰見過殯葬之禮?建文帝的墳墓又在何處?只能說明這官方的實錄它只是代表了官方的利益,正式的宣布其在大火中喪生。如果建文帝有活著的可能性,那么當時的燕王朱棣稱帝便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只有官方宣布建文帝已逝,朱棣才能名正言順的坐穩他的皇位。按情理來說,朱棣可以給建文帝建個墓掩人耳目了事,但是他連自己都騙不了,更別說發喪建墓了。所以,這實錄它本身就不實,這才使得民間出現那么多謠言。
其次,在建文帝下落不明三百年后,由清代張廷玉主持編寫的《明史》對建文帝下落的記載更為離奇,《明史》記載:“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寥寥數語,我們可以得出關于建文帝蹤跡的三個矛盾說法:一不知所終、二焚死、三由地道出亡。《明史》向來以體例嚴謹,敘事縝密著稱,當時參與編修的都是飽含學識的名士,其在修著時搜集了大量的官私史料,經過了認真的分析研究,但是在這部正史之中,我們對建文帝的蹤跡依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再者,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發生的楊應祥詐騙案,更加加重了建文帝蹤跡事實的混亂度。據《明英宗實錄》記載:“有僧年九十余,自云南至廣西,云:‘我建文帝也。張天師言我四十年苦,今數滿,宜還國。’謁思恩自言。岑瑛送之京師。會官鞫之。其姓名為楊應祥,鈞州人,洪武十七年度為僧,游兩京、云、貴,以至廣西。上命錮之錦衣衛而死。同謀僧十二人俱戍邊。 ”雖然其詐騙案已然了結,但是有一些人偏偏不相信那是詐騙,所以在人們用自己的想象,編織了很多故事來彌補建文帝蹤跡的空白。所以,建文帝的出亡說可以說是廣為流傳。
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關于建文帝的傳說?
幾百年前的南京宮在那場大火中已然灰飛煙滅,但是人們對于建文帝下落的追尋依舊沒有停止。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場追尋已經開始遠離史學或學術的領域,慢慢的成了一種純粹的感情牽掛。
當時建文年間的施政舉措曾被明朝人稱為“四載寬政解嚴霜”,相比起洪武時期嚴酷的統治方式,建文新政就像是冬日里的陽光溫暖人間。建文年間,社會安定,民風淳厚,一時士大夫崇尚禮義,百姓安于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很少有人犯法。而燕師進京時主打“恢復祖制”的口號,相比起建文帝的儒家仁政,洪武時期的專制暴政對于天下民眾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于是“燕師至日,哭聲震天,而諸臣或死或遁,幾空朝署。蓋不幸自古失國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所以,對于這樣一個備受臣民百姓愛戴的明君,人們當然是不希望他死于那場大火之中的,所以關于建文帝出亡的傳說就普遍的得到了民眾的多數認可,并產生了一系列關于建文帝出亡的傳說。
“寧屈國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寧闕儲積,而不忍以斂妨農”。
不是結論的結論
關于建文帝的蹤跡,不論是焚死還是出亡都難以論其真偽,但對于建文帝出亡說的各種傳說細節我們應該抱有質疑的態度。就如同胡適老先生所說的“凡故事的演變如滾雪球,越滾越大,其實禁不起日光的烘照、史家的考證。”在沒有發現新的史學證據之前,建文帝的蹤跡究竟如何我們都難以下定論。所以朱棣滿世界尋找建文帝而無所得也是有原因的,畢竟我們現在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不是嗎?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9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