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蕭道成有帝王之相,宋明帝于是對他頗有疑慮,要以黃門侍郎的官職征調他回朝廷,就近監視。蕭道成雖不愿意,卻想不出可以繼續鎮守淮陰的理由。荀伯玉當時任道成的參軍,就建議蕭道成派遣數十騎兵到北魏國境,樹立宋朝的界碑,以挑釁北魏。事后,北魏果然派遣游騎巡行邊界,宋明帝聽說北魏又在窺探邊境,才又讓道成回復原來的職位。
首先我們是可以從時代上面進行考究的,南梁是南朝的一個朝代,大通是是當時的年號,所以歷史上面這個時間段的皇帝是梁武帝蕭衍,蕭衍,本身是比較聰明有博學的,他在文學界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從小喜歡讀書,給后人也留下了很多的詩詞歌賦的,我們所熟悉的“竟陵八友”中就有蕭衍。而小說中的蕭景琰是皇帝的第七個兒子,但是在祁王身邊長大的,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被皇帝所看好的,之后經過一番周折之后才走上了奪的道路,最終成為了一代帝王。
而蕭衍是南北朝的一個皇帝,但是比較推崇佛教的,和小說中的人物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區別的,蕭衍曾三次舍身盜壘同泰寺中,之后都是大臣們用重金進行贖身的,平時因為比較沉迷佛學,但是對于朝廷上面的事情管理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之后出現了戰亂,自己也最終死在了亂戰之中。
所以很多人認為靖王的歷史原型就是梁武帝蕭衍,其實相互對照之后才會發現這兩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都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靖王只是小說中作者所空想出來的一個人物是沒有任何的歷史依據的。
所以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就可以回答梁武帝是靖王嗎這個問題了,其實靖王并不是我們所了解的梁武帝蕭衍。蕭道成蕭衍,其實算是叔伯輩分,梁武帝的父親和蕭道成是堂兄弟,所以蕭衍,和蕭道成之間是叔伯輩分的關系。蕭道成當上皇位是經過一番波折的,當時是劉煜在位的,但是當時的皇室是比較混亂的,但是當劉煜想要把皇位傳給劉凖,的時候受到了當時的司空太尉的阻止,之后廢除了劉凖之后自立為帝,之后朝代改為南齊。
而梁武帝是南北朝政權的建立者,之后是因為齊和帝位給了蕭衍,之后蕭衍才成為了一代帝王,之后蕭衍執政的時間是比較長久的,大概有了四十幾年。
但是我們熟知的蕭衍是比較推崇的,所以不論是在他的文學方面還是在政策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為了佛教甚至想要把自己國家的土地也舍進去。
大臣們為了把皇帝贖出來花了國庫當中的很多錢。其實當時的局勢是比較困難的,百姓的生活是民不聊生的,但是梁武帝并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在處理朝政上面,而是一心的向佛,之后導致了戰亂,自己的悲慘結局也由此造成了。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蕭道成蕭衍的關系,以及他們兩人在政績上面的功績。
南北朝中南朝的歷史,包括了四個朝代:宋、齊、梁、陳。有關這四個朝代的評價里,公認的看法是,劉宋是最強大的一個朝代。劉宋時期,在和北方王朝的戰爭中,雖然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慘敗,但總體說來,劉宋時期的南朝,還是保持著收復北方的決心以及對北方政權的勃勃攻勢,劉宋的國土面積在南朝四個朝代里也是最大的。劉宋所締造的元嘉之治,也是南北朝歷史上經濟成就最杰出的盛世。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陳朝,是公認的最弱小的一個朝代,雖然陳朝有開國皇帝陳霸先平定叛亂,擊敗北齊的赫赫武功,但晚期陳朝的國力大大衰弱,被北方統一,似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相比之下,作為南朝中間的齊朝和梁朝,長久以來爭論頗多。齊朝存在了24年,梁朝存在了55年,在這79年的時間里,南朝從最初的繁華,演變成了最后的衰弱和戰亂,領土一步步內縮。
之間還有一次次骨肉相殘,對外戰爭失敗,可謂是負面新聞不斷。對這79年,歷代史家的說法,也是褒貶不一,有說不思進取,滿足偏安,最后招來大禍的,也有說經濟繁榮,國泰民安的。但是對這段歷史,相信有一個觀點是沒有異議的:這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
毫無疑問地說,南朝齊梁兩個朝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又一個高峰期,現代史家津津樂道比較多的,是南北朝的腐朽、清談,而事實上,僅就齊梁兩個朝代論,文化成就可謂燦爛奪目。科學方面,大科學家祖沖之最重要的科學成就都是在這個時代完成的;文化方面,沈約的文心雕龍名垂青史。這時期的詩詞歌賦成就也格外出眾,出現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和杰出的文人,而最讓讀書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齊梁兩個朝代,給予了知識分子自由展示的平臺和自由討論的權力。而這個平臺,就是齊梁兩朝由權貴們出面組織的各類文化沙龍,最著名的,當屬齊朝竟陵王蕭子良的西邸和梁朝昭明太子的游宴,必須承認,這兩個平臺,都是南北朝自由學風的代表。
一齊梁兩朝的自由風氣,和這兩個朝代的建立者很有關系。首先一個,就是齊朝的開創者蕭道成。
宋齊兩朝在開國上有很多的共同劇本,一是開國皇帝登基都年齡比較大,二是在位時間都不長,劉宋開國皇帝劉裕57歲登基,59歲過世。蕭齊的開國皇帝蕭道成52歲登基,55歲過世。他們都是寒門出身,軍閥身份。不同的是,比起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陰狠毒辣,蕭齊的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自始至終,都是個出了名的老實人。
蕭道成在位的3年里,不止一次地說過一句話:我本來就是個普通老百姓,做夢也想不到,我竟然有做皇帝的一天。
他說這話,并不是謙虛。在他人生的大半輩子里,這事他確實沒想到。他是小兵出身,宋明帝在位的十幾年里,他小心做人,認真打仗,官位一步步高升。為了防止世家大族的猜忌,那時候他還不斷給各級士族寫信,極盡謙卑,表示自己只是個粗人,絕對沒有任何野心。劉宋晚期多暴君,最后的幾個皇帝非昏庸即殘暴,殺戮無數,不但殺自己的兄弟姐妹,更殺大臣。一次宋明帝想練練射箭,就摸到了蕭道成家,趁著他睡覺的時候,彎弓搭箭朝他射,一箭射到了他的肚臍眼上,差點要了他的命。
即使這樣他還能忍,一個勁地表忠心,終于在劉宋末年的殺戮中保住了命。后來劉宋宗室爭權,手握重兵的他趁機介入,廢黜了劉宋后廢帝劉昱。這時候他顯示出了自己果敢的一面,用武力壓服了士族,把持了劉宋朝政,兩年以后廢掉了劉宋順帝,自己改元登基,于公元479年建立了南朝的第二個王朝齊朝。
南北朝的諸帝中,如果問誰得國最名不正言不順,答案恐怕非蕭道成莫屬。劉裕雖然也是寒門出身,但到底戰功顯赫,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到了蕭道成這一代,他的軍力比劉裕差很多。而且經過劉宋末年的折騰,南朝的國力也遭到了一次震蕩,遠不如劉宋強大,這就意味著雖然蕭道成得國,卻還是要夾起尾巴做人。蕭道成做了皇帝以后,也依然保持著自己謙虛低調的作風。當時的南朝,經過了劉宋晚期暴君幾次血雨腥風的屠殺,上下早就人心惶惶,為了穩定統治,蕭道成厲行寬容之策,無論對待大臣還是親族都非常寬厚,而且他還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曾經對大臣們說如果上天能夠給我20年時間,我一定要讓天下富裕起來,讓黃金變得像沙土一樣便宜。他不但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他在位的3年里,廢除了劉宋時期許多苛刻的法律,減免賦稅,尤其是針對劉宋末年越演越烈的奢靡腐敗之風,他從自己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原本宮廷里用的黃金和銅制器具,都被他改用了鐵器,而且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還當著大臣們的面,把宮廷里所有的玉器統統砸碎。這么做能起到多少作用不好說,但是他在位期間,齊朝政治穩定,經濟恢復,卻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他的寬厚影響,整個南朝,形成了一種非常寬松的政治氛圍,尤其是在思想和言論上,提倡自由討論。這種風氣并沒有因為蕭道成3年后的過世而結束。蕭道成去世之后,即位的是蕭道成的兒子齊武帝蕭賾。這個蕭賾雖然在皇帝的稱謂上,有一個武字,卻是一個繼承了他父親寬厚之風的人。蕭道成在臨終前,對他最重要的囑咐,就是要善待自己的兄弟親人。這一點被他不折不扣地執行了,齊朝這父子兩代在位時,無論是皇族之間的關系,還是士族之間的關系,都顯得非常和諧。雖然蕭賾是蕭道成的兒子,但是從年齡上說,蕭賾只比蕭道成小13歲,即位的時候,已經是一個穩重的中年人了,無論性格還是當時的內外形勢,都使蕭齊政權形成了其寬厚自由的執政方式,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
蕭齊采取了優禮士族以及皇室的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給予皇室很高的地位,并通過一切手段,來拉近皇室與士族的關系。讓出身低微的蕭家盡可能多地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其中西邸,就是蕭家皇室拉攏士族的手段之一。
所謂西邸,就是蕭齊的皇室成員齊武帝蕭賾的次子蕭子良的一座府邸。蕭子良在蕭道成家族中,是一個另類人物。蕭道成武將起家,但是他本人很喜歡儒學,做軍閥的時候就很優禮文士,這一點被蕭子良繼承了下來。蕭子良年輕時候,就喜歡詩詞歌賦。后來蕭道成得天下后,因為蕭家本身出身低微,在朝廷里沒有根基,就大力重用本家族成員,蕭子良也因此得到重用。蕭道成登基后,大部分的世家大族和他都是面和心不合,畢竟一個出身低微且功勞有限的軍閥,在當時是很難得到認同的,而拉攏世家大族,也是蕭道成當時必須要采取的措施,最合適的人選,莫過于蕭子良了。他本身就有仁政的名聲,在做地方官的時候,就曾經違背劉宋皇帝的命令,擅自開倉賑濟災民,他還曾做過安南長史,在地方上歷練過,是個頗有行政經驗的人。蕭道成登基后,蕭子良被封為竟陵王,擔任司徒,隨后他在公元487年,在建康西面自己的府邸,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飲宴,這樣的飲宴,大約是每隔三五天就有一次,邀請的對象是兩類人,一類是世襲的世家門閥大族們,一類就是在當時出身低微,卻頗有影響力的文人甚至科學家。這樣的選擇是很有意味的,既要拉攏士族,又要和寒門們結成統一戰線。而飲宴的內容,一是飲酒看歌舞,二就是相互聊天,甚至還有詩文唱和。這本來是一種促進高層和諧的政治行為,無意之中,卻促成了南北朝文化的勃興。
明朝皇帝中,有兩位皇帝以明朝為都,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到1420年,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鳳陽人,漢族,生于濠州鐘離,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舉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當年秋攻占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蒙古貴族北逃,后晉割讓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2、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后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后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后謚不行。
擴展資料:
明朝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于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后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后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覆滅。
——明朝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866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斛律光瞬間敉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