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袁紹為什么會害怕黑山軍原因是什么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7-05 08:48:31

袁紹為什么會害怕黑山軍原因是什么

黑山軍其實說通俗點就是一伙人多勢眾的山賊。

黑山軍又稱黑山賊,黃巾叛亂時興起,盤踞在太行山和燕山一帶多年。在黃巾起義被鎮壓后,黃巾軍余黨大多投靠黑山軍,加上大佬張燕領導有方,黑山軍勢力急劇擴大,兵馬達數十萬之眾。

黑山軍作為山賊常年出動四處打野,人多勢眾,基本北方勢力沒人敢惹,甚至曾攻占過北方重鎮鄴城、常山,打的袁紹都害怕。

說實話當時的山賊能達到這個規模不容易,要知道當時的曹操總共也就數萬人馬,而黑山軍出去打劫一趟據說都是十萬之眾,不知道老曹當時會不會臉紅,混的不如山賊。

當時的黑山軍真的是牛,哪里是山賊,簡直可以稱作是北方霸主了。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不好,糧食不夠,分配不均,混不下去了。于是黑山軍向朝廷請降,朝廷也惹不起張他們,封了頭領張燕平難中郎將,張燕的黑山軍從此變成了合法的黑社會。不過張燕接受了招安,讓很多黑山軍散去,勢力已不如從前了。

張燕沒有以前的勢力了,而袁紹勢力則越來越大了。袁紹于是聯合剛來投靠他的呂布一起夾擊張燕,重創了黑山軍,黑山軍再一次被削弱。

張燕勢力大減后,流入山中,不和袁紹硬碰硬,流動作戰,騷擾袁紹,袁紹也一直拿他們沒辦法。

官渡之戰后,曹操勢力大增,兵發冀州。張燕本來就是和袁紹作對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此他向曹操請降,幫助曹操平袁紹余黨。

曹操拜張燕為平北將軍,并在張燕的幫助下平定了袁紹的殘余勢力,一統北方。傳奇般的黑山軍從這時開始并入了曹操集團,不復存在。

三國時期的黑山軍是什么來頭?

黑山軍是在東漢末年,漢靈帝時期興起的農民起義軍,因為長期活動在黑山一帶(今太行山脈一帶),所以在史書上被稱呼為“黑山賊”。

 這支軍隊其實是由很多股小軍隊組成,各自的首領互相結盟,依靠山險的地理優勢,共同對抗漢廷。下面我來簡單講一下黑山軍的歷史。

漢靈帝時期

 在中平元年(184年),太平道教主張角發動叛亂,黃巾軍席卷全國。常山國真定縣人褚燕和博陵國張牛角各自在自己家鄉起兵,響應黃巾軍。其實,跟他們這樣的小股叛軍還是有很多的,只不過漢廷當時基本上無視他們的存在,而是盡全力圍剿張角。

 隨著盧植、董卓、皇甫嵩等人先后在冀州指揮作戰,在本年年底,黃巾軍以失敗告終,褚燕這些人也自然成不了氣候,于是偃旗息鼓。

 第二年,漢靈帝為了修復雒陽皇宮,采納中常侍趙忠等人的建議,增加全國的稅賦,這個政策一下達,飽受戰火之苦,生活無法恢復的冀州百姓于是紛紛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可以說,褚燕、張牛角的隊伍因此得以壯大。

同理,去年潰散的黃巾余黨也會選擇與褚燕等人同盟。

 后來,張牛角在攻打廮陶縣時不慎中箭負傷,臨死前他將自己的軍隊指揮權交給褚燕,褚燕也為此改姓張,成了張燕。張燕武功也不錯,據說身輕如燕,當時人送外號“飛燕”。

 可以說,在這個早期,張燕的軍隊就是黑山軍的雛形,其主要人員構成是冀州各地的窮苦百姓,以及一些黃巾余黨。

 黑山軍作亂,漢靈帝也為此想出招安的方法,當時其中一名首領楊鳳,就主動向漢廷投降,漢靈帝給他封了“黑山校尉”,讓他保持自己的軍事力量,割據一方自治,以制衡其他不肯招安的黑山余黨。

 此后迫于壓力,張燕也轉向招安,派人去京師乞降,漢靈帝同樣給了他“平難中郎將”的軍職。如此,黑山軍在名義上也算成了漢廷的軍隊。

 實際上,張燕并不是真心投降,他仍然有自己的小算盤,招安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此后,趁著天下戰亂此起彼伏,漢廷軍隊四處征戰,無暇顧及黑山時,張燕甚至派人入侵河內郡,結果被太守朱儁擊退。

 另外,黑山軍中的黃巾余部,在郭泰的帶領下(據方詩銘考證推理),在并州西河郡白波谷再次起兵,史書稱“白波黃巾”。其中楊奉也是白波黃巾之一,這位楊奉很可能就是前面說的:黑山校尉楊鳳。

如此一來,由于黃巾余黨的脫離,留下來的張燕成了黑山軍中最強大的一支。

黑山軍名單

飛燕:即張燕。

孫輕、王當、杜長:此三人僅見陳志《張燕傳》,歸附張燕。

 黑山:無事跡記載。陳志《張燕傳》云眾歸張燕,號為“黑山”,豈有人獨號“黑山”?疑“黑山”后脫“有”字。

 白波:無事跡記載。白波當為并州西河郡白波谷,即白波黃巾。此“白波”疑為“郭大賢”,釋疑見后“郭大賢”條目。

五鹿:無事跡記載。疑此為地名,冀州魏郡元城縣有“五鹿墟”。

 于毒、左髭丈八:范書《袁紹傳》獨作“干毒”、“左髭文八”,通鑒從“于毒”、“左髭丈八”,此二人為袁紹所攻殺。

黃龍、左校、劉石、李大目:并另見范書《袁紹傳》,為袁紹所敗。

 牛角:即《朱儁傳》之“青牛角”,前人誤以為“張牛角”,然而張牛角早亡,未入黑山,范書《袁紹傳》亦見青牛角,為袁紹所敗。

羝根:即于羝根,《朱儁傳》之“于氐根”為誤。又見范書《袁紹傳》,為袁紹所敗。

楊鳳:靈帝時,楊鳳受招安,拜黑山校尉。又疑為白波楊奉,見《董卓傳》,后從李傕。

 郭大賢:據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疑為白波郭泰。于此,可推初平二年(191年)白波為趙謙、李傕所敗,楊奉歸李傕,郭泰入黑山,號“大賢”,后為袁紹所敗。

 故《九州春秋》有“白波”,而無郭大賢,裴松之不解,以張璠《漢紀》補“郭大賢”之名,范曄又兼而錄于《朱儁傳》,自此,“白波”與“郭大賢”并立。

平漢:即陶升,見范書《袁紹傳》,后歸袁紹。

苦蝤:《朱儁傳》“蝤”作“唒”。無事跡記載。

大洪:李賢以《朱儁傳》之“大計”為同一人,無事跡記載。

司隸、羅市、浮云:司隸應取地名之意,此三人無事跡記載。

緣城:即《朱儁傳》之“緣哉”,通鑒從“緣城”,無事跡記載。

雷公:以《典略》可知姓張,無事跡記載。

白爵:疑為《朱儁傳》之“白雀”,無事跡記載。

白騎:以《典略》可知姓張,即張晟,亦見陳志《杜畿傳》。

白繞:亦見陳志《武帝紀》,為曹操所敗。

眭固:即《朱儁傳》之“畦固”。亦見陳志《武帝紀》,為曹操所殺。

漢獻帝時期

 漢靈帝駕崩后,董卓入朝專政,擁立漢獻帝登基,一群不愿意與董卓合作的英雄豪杰紛紛在關東起兵。張燕也作壁上觀,希望獲得更大的利益。

 當時流亡在河東郡的南匈奴單于于夫羅,也和張燕合作,趁機在附近攻城略地。等到袁紹在河內戰敗,退回冀州后,張燕又與董卓控制的長安朝廷合作,與于夫羅一起對抗袁紹。為此,袁紹與曹操聯手將張燕、于夫羅擊敗,牢牢掌握了在冀州的統治權。

張燕后來一直在與長安合作,只要是袁紹的敵人,他都愿意去聯合,比如公孫瓚。

 初平四年(193年),袁紹在討伐公孫瓚的時候,黑山軍幾個首領就下山乘機奪了鄴城,宣布擁護長安派來的冀州牧壺壽來接管冀州。袁紹回軍后,率軍將他們擊敗,此時流浪在關東的呂布也來投奔袁紹,袁紹便聯合呂布討伐黑山軍,一鼓作氣將黑山軍的各個營地攻破,斬殺了不少黑山軍首領。

 各營戰敗的黑山軍紛紛歸附張燕,張燕也親自率軍團結余部,與袁紹軍決戰,雙方打的非常激烈,由于呂布的突出表現,親自率軍沖殺,黑山軍還是處于劣勢。但是,袁紹也不具備徹底剿滅張燕的能力,最終,雙方還是罷兵了事。

此戰后,張燕成了黑山軍中絕對的領導。

建安元年(196年),袁紹圍攻東武陽,剿滅臧洪,臧洪也派人聯絡黑山軍為援軍,可是沒有增援的記載。

 建安四年(199年),在袁紹剿滅公孫瓚時,公孫瓚還派兒子去聯絡張燕作為援軍,張燕倒是派出了援軍,結果還是被袁紹擊退。公孫瓚隨之也敗亡。

歸附曹操

 次年(200年),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峙,張燕仍然選擇作壁上觀;等到袁紹逝世,曹操于建安九年(204年)擊敗袁尚,占據鄴城后,次年,張燕親自率軍出現在鄴城,表示向曹操投誠。曹操大喜過望,給張燕封了“平北將軍”,安國亭侯。

 此后,隨著張燕這次投降,黑山軍已經成為歷史。在此時,漢廷早已被曹操架空,張燕成為曹操麾下的一支軍事力量,接受曹操的調度。最后張燕子嗣入魏國,繼續享受高官厚祿。

正史上真實的袁紹是怎樣一個人?

 說到袁紹其實很多網友都覺得這個人有點草包啊,其實我不這么覺得,因為這個人其實不僅僅不草包,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位梟雄了,只所以被人誤解了就是因為三國演義看多了,那么在真正的歷史上,袁紹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跟隨我一起揭秘看看吧!

 袁紹是當時的風云人物,他出身于世族大家,在漢朝衰微董卓作亂之際,首倡義兵,成為諸侯眾望所歸的領袖人物。其后經過多年的經營占有四州之地,身邊的良臣謀士、猛將精兵如云,可謂盛極一時,大有左右當時政治局面之勢。

 然而由于其自身剛愎自用,驕傲自滿的致命弱點,袁紹終于被力量比他小的多的曹操消滅,沒能成就大事。歸根結底還是袁紹自己的能力不夠,格局太低造成的。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善聞而不能納”,“社稷傾覆,非不幸也”,道出了他失敗的根本原因令人信服。

四世三公,剿滅閹黨

 袁紹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人。他的高祖父袁安曾任漢司徒。自袁安以下,袁氏四代都有人居三公之位,因此勢力威震天下。

 袁紹相貌英俊威嚴,能夠降低自己身份下交賢士,所以很多士人都來依附于他。曹操少年時代就與他交往,二人關系密切。袁紹從大將軍掾屬升任侍御史,又逐漸升任中軍校尉,官至司隸校尉。

 漢靈帝去世,何太后的兄長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劃誅滅眾宦官,太后不同意。何進于是征召董卓進京,想以此脅迫太后同意他的計劃。中常侍、黃門這些宦官聽說后,他都跑到何進那里去謝罪,說任憑他處置。當時袁紹勸何進就趁這個機會處置掉這些宦官,相勸再三,何進始終沒能聽從。同時何進命令袁紹派遣洛陽富有計謀的武吏監察監督眾宦官,又命令袁紹的弟弟虎賁中郎將袁術挑選溫和忠厚的虎賁衛士兩百人,準備進入宮中,代替手執兵器的宦官把守各殿殿門。

于是中常侍段珪等人假托太后詔令,召何進入宮議事,趁機殺掉何進,宮中大亂。

 袁紹袁術兄弟便殺死了所有作亂的太監,無論年紀大小,沒有胡須的人也被當做宦官殺掉,被殺死的有兩千余人。袁紹又率兵追擊段珪等人,段珪等人全部跳進黃河自殺,于是漢少帝又返回皇宮。

避禍而逃,渤海起兵

 董卓叫來袁紹,在朝會上與他商議想廢掉少帝,改立陳留王為帝。這時袁紹的叔父袁隗任太傅,袁紹假裝答應說:“這是大事,應當出去和太傅商議一下。”董卓說:“劉氏種不值得再留下來了。”袁紹沒有回答,持佩刀側身施禮而去,袁紹出去后便逃離洛陽奔向冀州。

 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颙等人,都是一時名士,董卓很信任他們,但他們卻暗中為袁紹出力,于是勸董卓說:“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不是常人所能做的,袁紹不識大體心中恐懼,所以才出逃,不是有什么別的想法。現在急著懸賞捉拿他,一定會發生變故,袁氏四代人施人恩德,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如果他們收攬豪杰聚集徒眾,各地英雄再趁勢而起,那崤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就不是您所擁有的了。不如赦免他,并任命他做一個郡守,那袁紹就會因免于罪責而高興,就一定不會有什么憂患了。”

 董卓認為他們說的很對,于是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封它為邟鄉侯。袁紹于是憑借渤海郡起兵,準備用這支軍隊誅滅董卓。

沮授之謀,天下之主

 從事沮授勸袁紹說:“將軍您二十歲入朝為官,很快就名聲傳遍海內;值君主廢立之際,便迸發出忠義之心;從洛陽單寄出奔,則是董卓心懷恐懼;渡過黃河北上,則使渤海一郡全部服從。發動一郡的將士,掌握冀州的百姓,威震河朔地區,名聲顯揚天下。雖然黃巾軍奸詐作亂,黑山軍囂張跋扈,但您如果舉兵東向,則青州可以平定;回師討伐黑山,則張燕可以消滅;揮師轉頭北征,則公孫瓚一定敗亡;兵鋒威懾戎狄,則匈奴一定俯首稱臣。縱橫大河以北,全據四州之地,收攬天下英才,手握百萬之眾,到西京長安迎回天子大駕,恢復洛陽的皇家宗廟,號令天下,討伐尚未收復的地區,憑借這樣的資本與對手一決高下,哪一個能與您匹敵?如此經營幾年,成就這樣的功業不算困難。”

袁紹聽后高興的說:“這正是我的心愿。”袁紹立即上表朝廷,奏請沮授為監軍、奮威將軍。

號令天下,威懾天下

 董卓派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帶著獻帝的詔書勸說袁紹歸順,袁紹讓河內太守王匡將他們殺掉。董卓聽說袁紹占據了關東地區,便把袁紹宗族太傅袁隗等人全部殺掉。

 在這個時候,天下豪杰之士大多歸附袁紹,都想要為他報仇,各州郡蜂擁而起,沒有一個不是借著袁紹的名義起兵。這時韓馥心生畏懼,去見袁紹請求讓他離開冀州,然后便去依附張邈。

 后來袁紹派使者到張邈那里,由于商議一些重要事情時,使者與張邈貼近耳語。當時韓馥在座,認為他們在算計自己,不久,就起身到廁所自殺了。

先機已失,禍患早藏

 當初天子的廢立,不是袁紹的意思,等到獻帝在河東的時候,袁紹派穎川人郭圖為使者去朝見獻帝,郭圖回來后勸袁紹將獻帝迎到鄴縣,袁紹沒有同意。正好趕上曹操奉迎獻帝,建都許縣,收復黃河以南地區,關中眾將全都歸附。

 袁紹后悔沒把獻帝控制在手中,想讓曹操把獻帝遷到鄄城建都,以靠近自己,曹操拒絕了袁紹的要求。于是獻帝任命袁紹為太尉,又轉為大將軍,袁紹辭讓掉侯爵沒有接受。

 不久袁紹在易京滅掉公孫瓚,吞并了他的部眾。又讓長子袁譚出去擔任青州刺史,沮授勸諫袁紹說:“這樣做一定會引發禍亂。”袁紹不聽說:“我想讓幾個兒子各自占據一個州。”于是又任命排行居中的兒子袁熙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為并州刺史。

有謀無斷,錯失良機

 這時袁紹擁有將士幾十萬,以審配、逢紀掌管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主要謀士,顏良、文丑為將帥,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準備進攻許縣。

 在此之前,曹操派遣劉備到徐州抵御袁術。袁術死后,劉備殺掉徐州刺史車胄,率軍駐扎在沛縣,袁紹派遣騎兵去幫助他。太祖派遣劉岱、王忠率軍進攻劉備,沒能取勝。建安五年,曹操親自東征劉備。

 這時田豐勸袁紹襲擊曹操的后方,袁紹推辭說兒子正在生病,沒有答應。田豐舉手杖敲著地面說:“遇到這樣難得的機會,卻因為嬰兒的病而失掉,可惜呀!”曹操到沛縣大敗劉備,劉備逃走投奔袁紹。

官渡交兵,不納良謀

 袁紹進軍黎陽,派遣顏良到白馬攻打劉延,沮授又勸諫袁紹說:“顏良心胸狹窄,性情急躁,雖然驍勇,但不能讓他獨當一面。”袁紹不聽。曹操率軍救援劉延,與顏良交戰,打敗其軍,斬殺顏良。

 袁紹率大軍渡過黃河,在延津以南修筑壁壘,派遣劉備、文丑前來挑戰。曹操擊敗他們,斬殺文丑,曹操兩次戰斗都殺掉袁紹大將,袁軍上下大為震動。

 曹操回軍官渡,沮授又建議袁紹說:“我軍人數眾多而果敢強勁不如敵軍,敵軍糧食缺少而物資儲備不如我軍,敵軍利于速戰速決,我軍利于穩重持久。我們應當慢慢的與他相持拖延時間。”袁紹不肯聽從,于是袁軍連接營寨漸漸向前推進,逼近官渡,雙方交戰,曹操軍失利,又退回壁壘堅守。袁紹命將士修建樓櫓,推起土山,居高臨下向敵營中發射弓箭,曹操營的將士全要用盾牌遮掩,心中非常恐懼。曹操于是命令將士制造發石車,用石頭攻擊袁軍的樓櫓,將它們全部摧毀。袁軍將它稱之為霹靂車。袁紹命令將士挖掘地道,想從地下襲擊曹操的軍營。曹操便命將士在營內挖掘長溝抵御,又派出奇兵襲擊袁紹的運糧車隊,大敗押運部隊,把糧食全部燒掉。

烏巢之敗,單騎而逃

 曹操與袁紹長時間相持,百姓疲憊困乏,很多人背叛響應袁紹,軍糧缺乏。正好這時袁紹派遣將軍淳于瓊等人率領兵眾一萬余人向北去接應運糧車隊,沮授勸袁紹說:“可以再派遣將軍蔣奇率一支軍隊在運糧車隊的外圍護衛,以阻斷曹操的抄掠。”袁紹仍然不聽從。淳于瓊與運糧車隊匯合后駐扎在烏巢,距離袁紹大軍四十里。

 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衛大營,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趁夜偷襲淳于瓊。袁紹派遣騎兵救援,被曹操的軍隊擊敗逃走。曹操擊潰淳于瓊等人的軍隊,將他們全部斬殺,曹操率軍返回,還沒到大營,袁紹將領高覽、張郃等人率部眾投降。

 袁紹的軍隊全線潰敗,袁紹與袁譚單騎乘馬逃走,渡過黃河。袁紹殘留下來的部隊假裝投降,曹操將他們全部活埋。沮授沒有來得及隨袁紹渡過黃河,被曹操軍抓住送到曹操面前,曹操給予他優厚的待遇,沮授后來謀劃逃回袁紹那里,因此被曹操殺死。

田豐之死,袁紹之妒

 當初袁紹率大軍南下,田豐勸袁紹說:“曹操善于用兵,變化多端,沒有規律可循,他的兵眾雖少,但不能輕視。不如用打持久戰的策略對付他,將軍您占據著山河之固,又有四個州的人眾。對外交結天下英雄,對內發展農耕、訓練軍隊,然后挑選精銳將士,分頭組成騎兵,針對敵人的薄弱之處輪番出擊,以騷擾他的黃河以南地區。如果他救援右邊就襲擊他的左邊,救援左邊就襲擊他的右邊,使敵人疲于奔命,百姓不能安居,這樣做我們沒費什么力氣,而敵人已經困乏,用不了兩年就可以坐收勝利。現在你放棄穩妥的廟勝之策不用,想通過一次戰斗來定勝敗,假如不能成功,后悔就來不及了。”

 袁紹不肯聽從,田豐又懇切直諫,袁紹大怒認為他是動搖軍心,便將田豐用刑具索上關押起來。袁紹軍隊戰敗以后,有人對田豐說:“這下您一定會被重用。”田豐苦笑道:“我軍如果取得勝利,我一定能保全性命,現在我軍失敗,我恐怕要被殺了。”

 袁紹回來后對左右說:“我沒有采納田豐的建議,果然被他恥笑。”于是將田豐殺掉。袁紹表面寬容優雅,有才干氣度,喜怒不形于色,而內心很愛猜忌,都像這件事情一樣。

盛世難復,有始無終

 冀州許多城邑都背叛袁紹,袁紹又進軍攻擊平定了他們。自從兵敗官渡之后,袁紹便患病不愈,建安七年,憂郁而死。

官渡之戰,袁紹為什么會失敗?

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
有獎勵寫回答共19個回答
狠倍兒爽
LV.12
聊聊關注成為第29位粉絲
官渡之戰袁紹失敗的原因有以下七點:
其一,袁紹狂傲自大,求勝心切。在與曹操決戰之前,袁紹曾多次與公孫瓚交戰,使得百姓疲憊不堪,倉庫積蓄不足。
其二,袁紹剛愎自用,不納忠言。袁紹剛決定親征曹操的時候,沮授就曾建議他先休養生息,待時機成熟后,再行出兵。袁紹不聽,執意要攻打曹操,促成了官渡慘敗的發生。
其三,袁紹志大才疏,心胸狹窄,缺乏帥才。袁紹雖有一統天下之志,卻無領兵作戰之才。
其四,袁軍內部不團結,窩里斗。袁紹這個人喜歡聽奉承話,不樂意別人提出與他相反的意見。
其五,袁紹在軍事上指揮不當。曹操駐扎在白馬的時候,他不守白馬而去救延津,中了曹操的調虎離山之計。許攸讓他出奇兵攻占許都,劫持天子,挾天子討伐曹操,他不屑一顧。曹操偷襲烏巢,他棄全軍將士的輜重供給于不顧,卻執意要偷襲曹軍大營。
其六,袁紹在政治與道義上的失利。
其七,曹軍兵雖少,但精;將雖少,但勇;謀士雖少,但智;曹操雖矮,但聰明。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56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