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神勇過人,就連伍子胥也自愧不如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前506年,吳國打著興師救蔡的旗號,大舉進兵楚國,而掛帥親征的正是吳國的國王闔閭,伍子胥和孫武作為他的兩大謀臣伴隨左右,而作為先鋒的正是他的親弟弟,夫概。
大戰在即,作為一軍主將最怕的莫過于前敵將軍違令行事,如此將打亂統帥部的一切部署與設想,給將來的戰事帶來無法預知的危害,但這些還顧不上細慮,首先需要面對的是怎樣應付眼前的突變。
孫武在急速斟酌之后,斷然決策:主力依舊不動,自己選擇的那三千五百精銳前鋒立即出動,跟進夫概所部,當然,需要吶喊為主,廝殺為次,全體散開,多插旗幟,實施威嚇戰術。
闔閭驚憂之余,聽了孫武的建議,強按下了全軍出動的打算,任由孫武全權收拾這無法預測的戰局。
這樣,在夫概的五千“熊兵”殺入楚軍大陣的后面,又響起了更加密集的戰鼓與吶喊,五千徒兵之后,隨即跟進的是不知多少吳軍戰車。隨著戰馬嘶鳴,鐵蹄咚咚,煙火繚亂,旌旗紛紛,更大的恐怖撲向了楚軍,楚兵不知該先照前還是顧后了。
囊瓦壓根就沒有惡戰的心里預期,滿以為這次還能猶如往日,還是空等一天。見對面吳軍并沒有出動什么兵車之類的東西,所以根本沒有意識到大戰來臨,還是一如他日,悠閑于兵車之上,品味著隨軍美酒,想象著戰后舒服……
甚至到了夫概的步卒沖到了陣前,囊瓦還在猶自疑惑:來這么多步卒干嗎?莫非吳兵臨陣覺悟,反戈投誠?及至發現苗頭不對,好像下令遲了:怎么個個幾乎半裸上身,見人就砍呀?容不得琢磨了,只見這些吳國瘋子手中閃亮,繼而血紅,口中狂呼,足不沾地——不好!竟是直撲自己而來!
楚兵表現,五花八門,上前堵截的有,避而走之的有,傻愣愣待宰的有,驅車橫沖的有,哇哇大哭的有,——怎么還有大哭的?被自己人、車輾踏,傷身斷腿,心中還能不覺得冤枉委屈?
很快,慘呼聲變成了主旋律,這倒不僅是夫概之兵橫沖直撞直撲中軍所造成的傷害,大多竟是由于自己兩翼部隊回兵車急救中軍所致。
左翼武城黑,右翼薳射,發覺中軍勢危,本能地身先士卒,驅戰車靠攏中軍,可是戰陣之中,哪容得沒見旗鼓號令的兵車亂馳?那時既沒有公路,又沒有廣場,連戰車的輪子都是木質銅箍,輾地即有深轍,橫向滾進,簡直如同顛篩子,哪能像步卒一般隨便?
尤其是楚軍自己的士兵,簡直成了武城黑、薳射兩軍的障礙,自相輾殺是不可避免的,更可怕的是車陣一亂,戰馬也暈了:怎么不像往時?主人怎么胡亂指揮?哥們兒該把車往哪拉呢?
馬暈出自于人暈,兵暈來自于將暈,將暈受累于帥暈!
主帥囊瓦徹底暈菜!當然是抱怨敵軍,敵軍就是猶如一群黑熊般撲來的“熊兵”,熊兵不熊,尤其是那領頭的大個——夫概!
夫概!此人絕對是當時的吳國第一猛將,其武藝之高超,膽力之超群,戰場之勇猛,大概連伍子胥都自愧不如。尤其今日屬自行其是,就為了一舒近日的郁悶,殺人無疑成了今天唯一的快感。
其時已經渾身血跡,頭臉遍赤,搖頭即血雨四濺,舉手便驚恐響起,劍落則骨肉撕裂,踏步趟一片狂呼。
惡魔一般,鬼怪相似,稱狂人不足以道其狂,呼瘋子不足以顯其瘋。身后的五千“熊兵”早已不用其指揮,準確說是夫概正在用行動指揮,猶暴熊撲苗圃,分開嫩枝,直指囊瓦的中軍所在!
這夫概也并非屬一味狂殺莽撞之徒,知道手下“熊兵”并非活熊,體力有限,不可能這樣子一直打下去,興奮之際卻也沒忘了觀察敵情,尤其是那囊瓦的帥旗。好!就在前面不遠,囊瓦送上腦袋來也!
這時的夫概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戰場天分,身先士卒將部隊引向有囊瓦帥旗的地方,很清楚:那里一定是楚軍的命門所在!
囊瓦的夢醒了,大王可能賞賜的黃金、府第、美女……都成了過去的幻覺,驚懼稍緩,立刻渾身面條相似,怎么也直不起腰來。
遍體冷汗一個勁地直往外竄,身下不知何時透濕大片,誰知道那是尿液還是汗水?現在僅剩了一個念頭了:離開這片地獄,躲開不遠的惡鬼!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楚國太傅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伍奢被殺。伍子胥經宋、鄭等國人吳。后助吳公子光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是為吳王圃廬。在伍子胥的幫助下,闔廬整軍經武,吳國國勢日昌。不久吳軍破楚,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得報殺父兄之仇。因功被封于申,所以又稱申胥。吳王夫差時,因勸王拒絕越國求和,逐漸被疏遠。最后,吳王聽信太宰伯齬的讒言,賜屬鏤劍命伍子胥自殺。
伍子胥是楚國人,名叫員。他的父親叫伍奢,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恭侍奉楚莊王,因為直言勸諫,很有聲望,所以他的后代在楚國很有名氣。
楚平王有個太子名叫建,平王派伍奢做太子太傅,費無總做太子少傅。費無忌對太子建不忠心。平王給太子建在秦國訂了親事,派費無總到秦國去迎娶。這個秦國姑娘很漂亮,費無忌急忙跑回來報告平王說:“這個秦國姑娘非常美,大王可以自己娶了她,另外給太子娶個媳婦。”平王就自己娶了這個秦國姑娘,而且非常寵愛她,后來生了個兒子名叫軫。(平王)另外給太子娶了媳婦。
費無忌用這個秦國女子討好了平王,因此離開太子去侍奉平王。他擔心有朝一日平王死了,太子繼位,會殺自己,于是在平王面前說太子建的壞話。太子建的母親是蔡國女子,已不得平王寵愛。因此,平王漸漸疏遠太子建,派建去駐守城父,負責邊防。
不久,費無忌又日夜不停地在平王面前講太子建的壞話,他說:“太子因為那個秦國姑娘的緣故,不可能沒有埋怨和失望的情緒,希望大王有所防備。自從太子駐守城父以來,統領兵馬,對外和各國諸侯交往,將要進入京城來作亂了!平王就把太子太傅伍奢召來審問。伍奢知道費無忌在平王面前說了太子的壞話,趁勢說:“大王為什么竟因為專進讒言的壞人的話,疏遠了父子骨肉關系呢?”費無忌說:“如果大王現在不制止,他的陰謀就要得逞了,大王將會被擒拿!于是平王發怒,把伍奢關進監牢,同時派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奮揚還沒到達便派人先告知太子:“太子趕快離開!要不然,將會被殺死!”太子建逃到宋國去了。
伍子胥到了宋國,宋國正好有姓華的大臣發動政變,他就和太子建一同轉向投奔鄭國。鄭國君臣對他很友好。太子建又前往晉國,晉頃公說:“太子跟鄭國君臣友好,鄭國又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夠做我的內應,我從它的外面攻打,滅掉鄭國是必定的了。滅掉鄭國,就封給太子。”太子于是返回鄭國。事情還沒有準備妥當,恰巧太子建遇著一件個人私事,打算殺死-個跟隨他的人。這個人知道他的計劃,就去向鄭國告密鄭定公和子產把太子建殺了。太子建有個兒子名叫勝伍子胥害怕了,就和勝一道向吳國逃去。到了昭關,昭關的官兵要捉拿他。伍子胥就跟勝徒步逃跑,幾乎不能逃脫。追趕的人在后面緊跟不放。來到江邊,江上有個漁翁劃著船,看到伍子胥情況危急,就渡伍子胥過江。伍子胥過江后,解下他身上的寶劍說:“這寶劍價值百金,把它送給您老人家吧!”漁翁說:“按照楚國公布的賞格,捉得伍子胥的,賞五萬石小米,封給執珪的官爵,難道只是值百金的寶劍嗎?”于是不肯接受伍子胥還沒有到吳國京城,就得了病,只得在半路上停下來,討飯生活。來到吳國京城,吳王姬僚正掌權,公子姬光做將軍。伍子胥就通過公子光的關系求見了吳王僚。
過了一段時間,楚國的邊城鐘離同吳國的邊城卑梁氏都養蠶,兩地的女子因為爭奪桑葉而互相打了起來,楚平王就大發雷霆,以致兩國起兵互相攻伐。吳國派公子光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的鐘離、居巢,勝利回來了。伍子胥勸吳王僚說:“楚國是可以徹底滅掉的,希望再派公子光去。”公子光對吳王說:“那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國殺了,他勸大王攻打楚國,不過是想報他自己的私仇罷了。攻打楚國,是不可能滅亡它的。”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對內有野心,想殺吳王僚自己做吳王,因此不能用對外的行動來勸說他,于是向公子光推薦專諸,自己引退,同太子建的兒子勝到鄉下種田去了。
過了五年,楚平王死了。起初平王從太子建那里奪來的秦國女子,生的兒子名叫軫,等到平王死了,軫竟然繼位為王,這就是昭王。吳王僚趁楚國有喪事派自己的兩個弟弟帶兵去襲擊楚國。楚國出兵切斷吳兵的后路,吳兵不能退回去吳國內部空虛,公子光就叫專諸把吳王僚給殺了,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廬閎廬做了吳王,愿望實現了,就把伍員召來,任命他做行人,國家大事都同他商量。
楚國殺了它的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的孫子伯話逃奔吳國,吳國也任命伯括做了大夫。之前吳王僚派遣帶兵進攻楚國的兩個公子,后路被切斷不能回來后來聽說閎廬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就帶著軍隊投降了楚國,楚國把他們封在舒地。闔廬為王三年,就出兵和伍子胥、伯暫去攻打楚國,占領了舒地,把原來果國的兩個公子捉住了。闔廬想趁勢進軍郢都,將軍孫武說:“百姓疲憊,不行暫且等一等吧。”就收兵回國了。
閎廬為王四年,吳國攻打楚國,占領了六地和滿地。闔廬為王五年,進攻越國,打敗了它。闔廬為王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帶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員迎戰,在豫章大敗楚軍,再一次占領了楚國的居巢。
闔廬為王九年,吳王闔廬對伍子胥和孫武說:“當初,你們說郢城攻不進,現在怎么樣?”兩個人回答說:“楚國將領囊瓦貪財,唐國和蔡國都恨他。大王一定要大舉進攻楚國的話,必須首先取得唐國和蔡國的支持才行。”闔廬聽從他們的意見,發動吳國的全部軍隊,和唐國、蔡國一道進攻楚國,在漢水兩岸,吳軍和楚軍擺開陣勢。吳王的弟弟夫概帶領部隊,請求跟隨出征,闔廬沒有應允。夫概就用他的部屬五千人攻擊楚將子常。子常敗逃,逃奔鄭國。于是吳軍乘勝前進,經過五次戰役,就打到了楚國的國都郢城。己卯日,楚昭王出逃。庚辰日,吳王進入郢城。
楚昭王出逃,躲進云夢的沼澤地帶,強盜襲擊昭王,昭王逃到鄖地。鄖公的弟弟開懷說:“平王殺了我們的父親,我們殺他的兒子,不也是可以的嗎!"那公怕弟弟殺死昭王,跟昭王投奔隨地。吳兵包圍隨地,對隨地人說 :“在漢川一帶的周王子孫,楚國全部消滅了他們。”隨地的人想殺掉昭王。王子綦把昭王燕起來,說自己就是昭王,來搪塞他們。隨地人占卜,認為把楚王送給吳國,不吉利于是婉言謝絕了吳國,沒有把昭王送給它們。
早先,伍員和申包胥是知心朋友。伍員從楚國逃亡的時候,對申包胥說:“我一定顛覆楚國!”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把楚國保存下來!”等到吳兵攻入楚國
國都郢城時,伍子胥搜尋昭王,沒有得到,就挖開楚平王的墳慕,拖出尸體,額打了三百下,方才住手。申包胥逃避在山里,派人對伍子胥說:“您這樣報仇未免太過分了吧!我聽說:'人多可以勝過天,天的意志也能夠毀壞人。’您原來是平王的臣子,親自稱臣侍奉過他,如今到了侮辱死人的地步,這難道不是不講天理到了極點嗎?”伍子胥說:“替我向申包胥表示歉意:'我的處境好像太陽快落了而道路還很遙遠,所以,我只能倒行逆施(不能按常規辦事了)。’”于是申包胥跑到秦國報告危急情況,向秦國求救。秦國不答應。申包胥站在秦國朝廷上日夜痛哭,七天七夜沒有停止。秦哀公憐憫他,說:“楚王雖然無道,但有這樣的臣子,怎能不幫他保全楚國呢?”就派遣五百輛兵車,援救楚國,迎戰吳國六月間,在稷地打敗了吳兵。恰逢吳王長時間停留在楚國搜尋昭王,而吳王閨廬的弟弟夫概競暗自逃回國內,自立為王。闔廬聽到這個消息,就不得不把楚國的事放在一邊,回兵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敗逃,便投奔楚國。楚昭王看到吳國有內亂,就重回郢城。楚王把堂溪封給夫概,稱為堂溪氏。楚國再跟吳國作戰,打敗吳國,吳王就回國了。
兩年以后,閎廬派太子夫差領兵攻打楚國,占領了番地。楚國害怕吳國再派大軍前來,就離開郢城,把國都遷到郡邑。就在這個時期,吳國由于伍子胥、孫武的謀劃,向西攻破了強大的楚國,向北威懾齊國和晉國,而在南邊鎮服了越國。
闔閭是夫差的什么人
闔閭是夫差的父親。
吳王闔閭,一作闔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是吳王諸樊之子,夫差的父親。吳王僚二年,闔閭奉命率舟師溯江攻楚,與楚軍戰于長岸,以夜襲之計敗楚軍,奪回所喪王舟“余皇”。
吳王僚八年,佐吳王僚率軍攻楚戰略要地州來,當楚以七國聯軍來救,途中因令尹病亡而被迫回軍之時。又出謀示弱誘敵、奇襲制勝,大敗楚軍于雞父,奪取州來。吳王僚十二年,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
?吳王闔閭在位期間的舉措:
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確定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采取分兵輪番擊楚之策,頻頻攻楚于江淮之間大別山以東地區,使楚疲于奔命。
吳王闔閭九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秦軍擊敗吳軍,夫概又在吳地自立為王。
闔閭引兵歸吳,擊敗夫概。吳王闔閭十九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_李之戰中,被越大夫靈姑浮揮戈斬落腳趾,重傷而死,后葬于蘇州虎丘山。
勾踐為何要鞭尸伍子胥
伍子胥簡介
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死于公元前484年,活了75年,本名伍員,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監利縣人,也有人說是安徽全椒縣人。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曾任吳國大夫。
伍子胥畫像
伍子胥本為楚國人,他的家族在楚國也是一個大家族,父親伍奢曾在楚平王時期任太傅一職,后來被奸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長伍尚一同被殺。伍子胥在父親朋友的幫助下逃出了楚國,背井離鄉的伍子胥聽聞吳王闔閭正在招賢納士,就去投奔吳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闔閭的重用,伍子胥在吳國期間主持修建了姑蘇城,即現在的蘇州城。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孫武一同破入楚國都城,伍子胥為了給自己的父兄報仇,掘開了楚平王的墳墓,憤怒的伍子胥對著楚平王的尸體實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罷休。吳王重用伍子胥和孫武軍事大家,才能破大楚,敗強齊,夫差成為春秋一霸。
后來伍子胥和吳王夫差的關系越來越差,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數次進諫,沒有殺死勾踐,后來吳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齊還是滅越的問題起了爭執,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堅持先攻打國力強大的齊國。
最后,夫差又聽信讒言,誤認為伍子胥暗中投靠了齊國,夫差賜給了伍子胥一把寶劍,讓其自殺。伍子胥在自殺前曾對下人說:“我死后請把我的雙眼挖下放在國都的大門之上,我要親眼看著吳國滅亡”。
果然,九年后,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率領三千越甲偷襲吳國國都,吳國被滅。
伍子胥怎么讀
伍子胥,春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國著名將領,原籍楚國人。
“胥”字
伍子胥因為自己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殺,逃亡到吳國,被當時的吳國公子姬光收為門客,后來幫助姬光殺死吳王姬僚,姬光得以即位,世稱吳王闔閭。最后,伍子胥被闔閭之子夫差賜死,自刎而亡,死后尸體被夫差投于錢塘江喂魚。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后來因為曾被封地“申”,又被稱為“申胥”,后世多稱為伍子胥,關于他的名字讀音,主要集中在胥的讀音上,很多人將這個字讀為第四聲“xu”,其實正確的讀法是第一聲“xu”。
“胥’字本意為古代的小官,作胥吏之稱,也就是小吏的意思。它也有全、都的意思,可以組詞為萬事胥備。還有蟹醬的意思,組詞為蟹胥。最后一個是中華名族的傳統姓氏為“胥”,很多人都會將“胥”誤讀為第四聲的“xu”,但是不管做什么意思解釋。這個字只有一種讀音,那就是第一聲的“胥”,“胥”字現在多為姓氏。
闔閭僅比夫差大九歲
可能是父子,不可能成為祖孫。
吳王闔閭有三個兒子,即夫差、公子波、公子山。夫差出生日期約前528年。據此推算,闔閭僅比夫差大9歲,我看做大哥還差不多,做父親就很勉強了,做爺爺是肯定不可能的。
伍子胥為什么殺孫武
伍子胥沒有殺孫武。
伍子胥比孫武去世得早,孫武晚年時候,伍子胥被夫差殺死,孫武便退隱鄉間,在伍子胥死后不久,孫武也謝世了。
公元前512年,吳王準備向西進兵,是伍子胥向吳王“七薦孫子”,才使得吳王闔閭同意接見孫武,孫武從而聞名天下。
孫武是在離開了齊國之后,到了吳國后結識了因避難而來的伍子胥,兩人十分投機,自此成為了至交好友。
事跡
伍子胥之父伍奢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費無極讒害,和其長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是姑蘇城的營造者,至今蘇州有胥門。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
春秋五霸是闔閭還是夫差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春秋五霸是東周春秋時期相繼稱霸主的五個諸侯,主流說法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不同歷史文獻也有不同記載。
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開啟了爭霸戰爭以奪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該時期的歷史產物。該戰爭,為之后戰國時期的兼并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齊桓公,姜子牙的后代,故而姓姜,氏呂,名小白。單聽名字,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卻是第一個在春秋戰國時期稱霸的人。
齊桓公的為君之路輝煌而又艱辛。公子小白的兄長齊襄王在位時,齊國一片混亂。為了躲避禍患,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陪同下出逃,公子糾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出逃。齊襄王被殺后,他們兄弟二人爭奪王位。
在趕回齊國的路上,小白被管仲射中身上的帶鉤,小白假死,躲過一劫。
在齊國貴族國氏、高氏和莒國的支持下,小白即位,被稱為齊桓公。上位之后,他準備殺掉管仲。鮑叔牙說服齊桓公,留下并竭力舉薦管仲。后來,正是有了管仲幫助,齊桓公在齊國大力進行改革,推動國家軍政合一、兵民合一,齊國國力日益強盛。
1. 關于伍子胥的文言文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
員父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為太傅,費無忌為少傅。無忌不忠于太子建。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殺已,乃因讒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備邊兵。頃之,無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候,且欲入為亂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問之。伍奢知無忌讒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獨奈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無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
可以其父質而召之。”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
伍尚欲往,員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后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報耳。
不如奔他國,借力以削父之恥。俱滅,無為也。”
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伍尚至楚,楚并殺奢與尚也。
伍胥奔吳,到昭關,昭關欲執之,伍胥遂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
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吳,吳王闔廬乃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九年,吳王闔廬(擊楚),五戰,遂至郢。
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
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選自《史記·伍子胥列傳》有刪節)。
2. 關于伍子胥的文言文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為太傅,費無忌為少傅。無忌不忠于太子建。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殺已,乃因讒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備邊兵。頃之,無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候,且欲入為亂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問之。伍奢知無忌讒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獨奈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見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
無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可以其父質而召之。”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伍尚欲往,員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后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報耳。不如奔他國,借力以削父之恥。俱滅,無為也。”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仇,我將歸死。”伍尚至楚,楚并殺奢與尚也。
伍胥奔吳,到昭關,昭關欲執之,伍胥遂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吳,吳王闔廬乃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九年,吳王闔廬(擊楚),五戰,遂至郢。伍子胥求昭王(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在位),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選自《史記·伍子胥列傳》有刪節)
3. 伍子胥文言文翻譯 吳王夫差要攻打齊伍胥說:行齊與吳習俗同言語通即使我齊土能與齊相處齊百姓能完全役使吳與越接壤道路相連習俗致言語相通我越土能夠與越相處越百姓能夠役使越于我吳與越勢兩立越于吳同腹疾雖沒發作造傷害深重且處于體內齊于吳癬疥疾愁治況且沒妨害今舍棄越討伐齊像擔虎患卻獵殺野豬雖打勝能除患太宰嚭說:能聽信伍胥君王您命令所原行通齊、晉兩原君主進攻齊并戰勝移兵直壓晉邊境晉定俯首聽命君王舉收服兩家啊君王命令定原各推行夫差聽伍胥采用太宰嚭計謀
伍胥說:想要滅亡吳讓君主打勝仗吧;想滅亡吳讓君主打敗仗夫差聽伍胥提起衣服步朝廷走說:唉吳朝堂定廢墟夫差興兵伐齊與齊軍艾陵交戰齊軍打敗要殺伍胥伍胥說:我才能留眼睛看越軍攻入吳呢說完自殺夫差尸體扔江眼睛挖掛都東門說:看越軍侵入吳幾越攻破吳都夷平吳宗廟夫差本捉夫差臨死說:死知我臉面見伍胥呢于巾蓋臉自殺[1]
原文:
吳王夫差伐齊胥曰:『夫齊與吳習俗同言語通我其能處其民使夫吳與越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我其能處其民能使越于我亦夫吳、越勢兩立越于吳譬若腹疾雖作其傷深內夫齊于吳疥癬病苦其已且其傷今釋越伐齊譬猶懼虎刺猏雖勝其患未央』太宰嚭曰:『君王令所行于者齊、晉君王若伐齊勝徙其兵臨晉晉必聽命矣君王舉服兩君王令必行于』夫差聽胥言用太宰嚭謀胥曰:『亡吳矣則使君王戰勝亡吳矣則使君王戰勝』夫差聽胥兩袪高蹶于廷曰:『嗟乎吳朝必荊棘矣』夫差興師伐齊戰于艾陵敗齊師反誅胥胥死曰:『與吾安目視越入吳』乃自殺夫差乃取其身流江抉其目著東門曰:『胡視越入我』居數越報吳殘其絕其世滅其社稷夷其宗廟夫差身擒夫差死曰:『死者知吾何面見胥于』乃幎冒面死夫患未至則告;患既至雖知及矣故夫差知?于胥若勿知——《呂氏春秋》
滿意請采納
4. 文言文伍子胥與漁夫的原文和譯文 《史記》中《伍子胥列傳》記載如下: 楚人伍子胥,因父親被卷入王室政治斗爭而大禍降臨,獨身逃出,父兄被楚王殺害。
吳子胥先后到宋國、鄭國,不得安寧,一直被追殺,這時就想去吳國,但路上要經過危險的昭關。他如何化險為夷,安全過了昭關呢? 原文: 到昭關,昭關欲執之。
伍胥遂與勝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后。
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劍曰:“此劍直百金,以與父。”
父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不受。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
至於吳,吳王僚方用事,公子光為將。 與漁夫有關系的一段譯文: 到了昭關,昭關守衛想要抓他。
伍子胥便與楚勝(楚國太子逃亡在外,被殺死,這個是太子的兒子,和伍子胥一起逃)拋下隨身物品,只身跑著逃走,(但是)幾乎不能(甩開追兵)逃脫。追兵一直在后邊。
到了江邊。這時江邊有一個漁翁坐在船上,他知道伍子胥的危急情況,就用船把伍子胥渡過了江。
伍子胥過了江以后,解下腰間的佩劍(想送給那個漁翁),說:“這把劍值一百金,我把它送給您老人家。”漁翁說:“楚國下發的告示上說:抓到伍子胥的人,將被賞賜五萬石粟,封授有手拿珪的權利的爵位,(那些賞賜我都不要,哪會要)僅僅值一百金的一把劍呢!”(這個漁翁)不接受(伍子胥的佩劍)。
兄弟,找原文,一句一句翻譯,費老勁了,希望你能滿意。
5. 文言文:《伍子胥諫》原文及翻譯怎么寫 1、原文 吳王夫差將伐齊,子胥曰:『不可。
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能處,得其民不得使。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得其民能使之。
越于我亦然。夫吳、越之勢不兩立。
越之于吳也,譬若心腹之疾也,雖無作,其傷深而在內也。夫齊之于吳也,疥癬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無傷也。
今釋越而伐齊,譬之猶懼虎而刺猏,雖勝之,其后患未央。』太宰嚭曰:『不可。
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國者,齊、晉也。君王若伐齊而勝之,徙其兵以臨晉,晉必聽命矣,是君王一舉而服兩國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國。
』夫差以為然,不聽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謀。子胥曰:『天將亡吳矣,則使君王戰而勝。
天將不亡吳矣,則使君王戰而不勝。』夫差不聽。
子胥兩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吳朝必生荊棘矣。』夫差興師伐齊,戰于艾陵,大敗齊師,反而誅子胥。
子胥將死曰:『與!吾安得一目以視越人之入吳也?』乃自殺。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東門,曰:『女胡視越人之入我也?』居數年,越報吳,殘其國,絕其世,滅其社稷,夷其宗廟,夫差身為擒。
夫差將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見子胥于地下?』乃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則不可告也;患既至,雖知之無及矣。
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2、翻譯 吳王夫差要去攻打齊國,伍子胥說:“不行。
齊國與吳國,習俗不同,言語不通,即使我們得到齊國的土地也不能與齊人相處,得到齊國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役使。而吳國與越國接壤,道路相連,習俗一致,言語相通。
我們得到越國的土地就能夠與越人相處,得到越國的百姓就能夠役使。越國對于我國是如此。
吳國與越國勢不兩立,越國對于吳國如同心腹之疾,雖然沒有發作,但它造成的傷害深重而且處于體內。而齊國對于吳國只是癬疥之疾,不愁治不好,況且也沒什么妨害。
如今舍棄越國而去討伐齊國,這就像是擔心虎患卻去獵殺野豬一樣,雖然打勝,但也不能除去后患。”太宰嚭說:“不能聽信伍子胥的話。
君王您的命令之所以在中原行不通;是因為齊、晉兩國的原因。君主如果進攻齊國并戰勝它,然后移兵直壓晉國邊境,晉國一定會俯首聽命。
這是君王一舉而收服兩個國家啊!這樣,君王的命令一定會在中原各國得到推行。”夫差不聽從伍子胥的話,而采用了太宰嚭的計謀。
伍子胥說:“上天想要滅亡吳國的話,就讓君主打勝仗吧;上天不想滅亡吳國的話,就讓君主打敗仗。”夫差不聽。
伍子胥提起衣服,大步從朝廷中走了出去,說:“唉!吳國的朝堂一定會成為廢墟了!”夫差興兵伐齊,與齊軍在艾陵交戰,把齊軍打得大敗。回來以后就要殺伍子胥。
伍子胥說:“我怎么才能留下一只眼睛看越軍攻入吳國呢?”說完就自殺了。夫差把他的尸體扔到江里,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國都的東門,然后說:“你不會看到越軍侵入吳國的!”過了幾年,越人攻破了吳國的國都,夷平了吳國的宗廟,夫差本人也被活捉。
夫差臨死時說:“死人如果有知的話,我有什么臉面在地下見伍子胥呢!”于是以巾蓋臉自殺了。 一、伍子胥列傳 1、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年—?)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
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司馬談,學問廣博。漢武帝即位,談為太史令。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馬談在臨終時囑咐司馬遷繼續自己的事業,撰寫史書。3年后,司馬遷繼父任太史令,開始在國家藏書處“金匱石室”閱讀,整理歷史資料。
20歲時,游歷長江中下游和山東、河南等地,并到廬山和會稽考察傳說中的“禹疏九河”等遺跡,經沅水和湘水流域,憑吊屈原沉水的汨羅江,在曲阜,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服禮器”。回長安后任郎中。
35歲時二次出游,廣泛地接近下層人民。 武帝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李陵孤軍深入匈奴,敗降,而司馬遷極言李陵降敵出于無奈,意在待機報答漢朝,因此觸怒武帝,致罪下獄,受宮刑。
司馬遷為完成《史記》,隱忍茍活。出獄后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于完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人稱《太史公書》。
2、內容簡介 一篇大傳,以吳國、楚國為主,兼涉魯、晉、鄭、秦諸多國家,諸多重大歷史事件;以伍子胥為主,又兼涉太子建、白公勝、太宰嚭、申包胥、夫概等諸多人物。其中光殺父之仇就有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的一對不解之仇;伍子胥與平王的一對深仇大恨;鄖公與平王的殺父之仇;白公與鄭王、子西的生死之恨,相互穿插,節奏緊湊,有條不紊。
誠如太史公所說,怨毒對于人來說實在是太厲害了。 3、人物形象 伍子胥的性格是通過多角度刻畫的。
他頭腦清楚,看問題尖銳,深知應父之召必然俱死,故棄小義而雪大恥。 他有張弓拒捕,桀驁不馴的一面; 也有忍辱負重,含辛茹苦,雖困病交加、中途乞討也不忘郢都仇恨的一面; 有把自己唯一的寶劍送給漁父的感恩報德的一面; 也有因時機不成熟,到鄉下種地以韜光養晦的一面。
伍子胥是有政治眼光的。他多次規勸吳王伐越,分析形勢,指陳利害。
4、史遷評論 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
伍子胥是楚國人,名叫員。他的父親叫伍奢,他的哥哥叫伍尚。他們的祖上有個叫伍舉的,是楚莊王的大臣,以敢于直言勸諫,聲望顯赫,所以他的后代在楚國也就很有名氣。
楚平王的太子名叫建,平王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費無忌做他的少傅。然而費無忌卻不忠于太子建。平王讓費無忌到秦國去為太子建娶親,那位秦國的女子長得很漂亮,費無忌跑回來報告平王說:“那位秦國的女子實在是絕頂的美貌,大王可以自己娶過來,另外再替太子娶個妻子。”平王便自己娶了那位秦國的女子,對她極為寵愛,后來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軫。平王又另外給太子娶了一個妻子。
費無忌既然用那位秦國的女子向平王獻媚討好,因此就離開了太子而去侍奉平王。他擔心有朝一日平王死了而太子繼位為王,會殺掉自己,所以就極力詆毀太子建。太子建的母親是蔡國人,平王本來就不喜歡她。漸漸地平王越來越疏遠太子建,將他派去駐守城父,守衛邊疆。
不久,費無忌又一天到晚地在平王面前講太子的壞話。他說:“太子建因為那秦國女子的緣故,不能沒有怨恨,希望大王多少要自己防備著一點。自從太子到了城父,統領著軍隊,對外又與諸侯各國結交往來,他是準備著將要回都城來作亂呢!”平王就召來太子太傅伍奢審問。伍奢知道是費無忌在平王面前說了太子的壞話,因此便說:“大王為什么竟要相信那心黑口毒、撥弄是非的小臣,疏遠了至親的骨肉之情呢?”費無忌說:“大王如果現在不制裁他們,他們的陰謀就要成功了。大王將很快被他們捉起來的。”于是,平王大為惱怒,把伍奢關進了監牢,又派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奮揚在還沒有到城父之前,就派人先去告訴太子,說:“太子趕快走,不然將被殺。”太子建便逃到宋國去了。費無忌對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很有本事,如果不把他們殺掉,將是楚國的禍害。可以拿他們的父親作人質,把他們召來,不然的話將是楚國的后患。”平王派人對伍奢說:“你要是能把你的兩個兒子叫來,就饒你一命;要是不能的話,就把你處死。”伍奢說:“我的長子伍尚為人仁慈善良,叫了他,他一定會來的。我的次子伍員為人堅韌不拔,忍辱負重,能干大事,他知道來了會一道給抓起來,勢必是不會來的。”楚王不聽這些,派人去召伍尚、伍員,說:“你們來了,我就饒你們的父親活命;你們不來,我現在就殺了你們的父親。”伍尚準備要去,伍員說:“楚王之所以要召我們兄弟去,并不是真的讓我們的父親活命,只不過是怕我們逃脫了,以后留下禍患,因此用父親作人質,把我們兩個騙去。我們兩個一到,就父子一塊兒處死。這對于父親又有什么益處呢?應召而去,只能使得我們無法報仇。不如去投奔別的國家,借他們的力量為父親報仇雪恨。現在一起去死掉,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伍尚說:“我也知道,我們即使去了也終究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然而現在父親為了保全性命而召我前去,我卻不去;以后又不能報仇雪恨,結果被天下人恥笑,這將使我非常痛苦。”伍尚對伍員說:“你就逃走吧!你能夠報殺父之仇,我就去死了吧!”伍尚已被捕,使者又要捕捉伍子胥。伍子胥拉開了弓,搭上了箭對準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便逃走了。他聽說太子建在宋國,就到了宋國,和太子建在一起。伍奢聽說子胥逃走了,就說道:“楚國的君臣從此以后將要為戰爭而吃苦頭了。”伍尚到了國都,平王便把伍奢和伍尚一齊給殺掉了。
伍子胥到宋國之后,正遇上宋國發生內亂,宋元公與執政大臣華氏等相互攻打。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道跑到鄭國。鄭國對他們很好。太子建又到晉國去,晉頃公說:“太子既然與鄭國相友善,鄭國也很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為我作內應,我從外面來進攻,那我們一定能夠把鄭國滅掉。滅掉鄭國,就封給太子。”太子便回到了鄭國,事情還沒有準備就緒,適逢太子因為一件私事要殺掉他的一個隨從。這個隨從知道他們的密謀,就把這件事報告了鄭國。鄭定公和子產殺了太子建。太子建有個兒子名叫勝。事發后,伍子胥害怕了,便與勝一起逃往吳國。到了昭關,昭關的守吏想捉住他們。伍胥只好與勝獨身步行,幾乎不能逃脫。追捕他們的人緊跟在后,伍子胥逃到江邊上,江上恰有一位漁翁劃船而來,知道伍子胥情勢緊急,就將子胥擺渡過江。伍子胥過江以后,解下佩劍說:“這柄劍價值百金,就送給您老吧!”漁翁說:“楚國的法令規定,捉到伍子胥的人賜給粟米五萬石,封予執珪之爵,那又何止一把值百金的寶劍呢!”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劍。伍子胥還沒有走到吳國都城就生起病來,只好半道上停下來,討飯度日。到了吳國都城,正是吳王僚在掌權,公子光做將軍。伍子胥便通過公子光的關系求見了吳王僚。
過了較長的時候,楚、吳邊境發生了沖突。楚國邊境地方的鐘離與吳國邊境地方的卑梁氏,都以養蠶為業,兩個女子采桑時相互爭搶打了起來,楚平王對此大為氣憤,以至于鬧到兩國動用軍隊廝殺起來。吳派公子光進攻楚國,攻克了鐘離、居巢兩地,收兵回國。伍子胥對吳王僚說:“現在正可以一舉攻破楚國,希望再派公子光率軍伐楚。”公子光卻對吳王僚說:“那伍子胥因為父兄都被楚王殺了,所以勸說大王攻打楚國,他只不過是想替自己報仇而已。進攻楚國并不能一舉攻破。”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國內有自己的謀劃,想殺掉吳王僚而自己立為王,在這種情形下不便向他講對外采取行動的事,便推薦了一位名叫專諸的勇士給公子光,自己與太子建之子勝隱退到鄉下種田去了。
過了五年,楚平王死了。當初,平王從太子建那里奪走的秦國女子生下的兒子叫軫,等到平王死了,軫便即位為王,這就是昭王。吳王僚趁著楚國有喪事,派遣兩位公子率軍去偷襲楚國。楚國派軍隊堵住了吳軍的后路,使吳軍無法退回。吳國國內空虛,公子光就讓專諸突然襲擊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闔閭做了吳王,志滿意得,就召回伍員任命他為“行人”之官,參與國家大政的謀劃。
楚國殺掉了它的大臣郤宛和伯州犁。伯州犁的孫子伯嚭逃出了楚國,投奔了吳國。吳王也任命伯嚭做大夫。前吳王僚派遣兩位公子率領軍隊進攻楚國,被切斷了后路而不能撤回。后來,他們聽說闔閭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就帶著軍隊投降了楚國,楚國將他們封在舒。闔閭為王三年,出動軍隊與伍子胥、伯嚭進攻楚國,攻克了舒地,活捉了以前叛吳降楚的兩個將軍。本來準備乘勝進軍郢都,將軍孫武說:“人民已經很疲勞了,不能再繼續作戰了,暫且等一等吧!”于是吳軍便返回國中。
闔閭四年,吳國又進攻楚國,占領了六與灊兩地。五年,吳國進攻越國,又打敗了越國。六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率軍進攻吳國。吳國派伍員迎戰,在豫章把楚軍打得大敗,攻占了楚國的居巢。
闔閭九年,吳王闔閭對伍子胥、孫武說:“先前你們說過不能去攻打郢都,現在能行了嗎?”兩人答道:“楚國的將軍囊瓦很貪婪,(由于向唐侯和蔡侯勒索財物,)唐國和蔡國都很恨他。大王一定要大舉進攻楚國,必須先取得唐國和蔡國的支持。”闔閭聽了他們的話,動員了全部軍隊,聯合了唐、蔡兩國,進攻楚國。吳軍與楚軍在漢水兩岸沿江對陣。吳王的弟弟夫概帶兵要求參加戰斗,吳王不同意,夫概便率領他手下的五千兵士向楚將子常發動進攻。子常戰敗而逃,跑到鄭國去了。于是,吳國的大軍乘勝前進,一連打了五仗,兵臨郢都。己卯這一天,楚昭王逃離郢都。第二天庚辰,吳王進入郢都。
昭王逃離郢都后,來到云夢,不料受到強盜的襲擊,昭王又逃到鄖。鄖公的弟弟懷說道:“是楚平王殺了我們的父親,我們把他的兒子殺了,這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嗎!”鄖公擔心他的弟弟殺昭王,就與昭王一道逃到隨。吳國的軍隊包圍了隨,對隨人說:“周朝的子孫封國在漢水流域的,全都被楚國滅掉了。(楚國也是你們的敵人。)”隨人準備殺掉昭王,王子綦把昭王藏匿起來,自己冒充昭王來承當災難。但隨人占卜的結果卻說把昭王交給吳國不吉利,便借故推托,而沒有把昭王交給吳國。
當初,伍員與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員從楚國出逃的時候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顛覆楚國。”申包胥說:“我必定能使楚國存在下去。”等到吳國大軍入郢,伍子胥到處搜尋昭王,沒有找到,他就掘開楚平王的墓,拖出尸骨,抽打了三百鞭,方才住手。申包胥這時也逃出郢都,躲在山中,派人對伍子胥說:“你這樣報仇,未免也太過分了吧!我聽說,雖然人多勢眾,一時或許能勝過天理,但天理最終還是要獲勝的。你從前是平王的臣子,曾經面朝北親自侍奉過他,現在竟然鞭打死人,這豈不是不講天理到極點了嗎!”伍子胥對來人說:“替我向申包胥致歉吧,就說我因為年事已高,而報仇心切,就像眼看要日落西山,卻仍路途遙遙,所以才做出這種倒行逆施的事情來。”于是,申包胥就跑到秦國去告急,請求秦國發兵救楚。秦國不肯出兵。申包胥站在秦國的宮廷中日夜不停地痛哭,哭了七天七夜,哭聲始終沒有中斷。秦哀公很受感動,說:“楚王雖然無道,但是有這樣的臣子,怎么能不保全楚國呢!”他就派遣了五百輛兵車援救楚國,抗擊吳國。六月,在稷打敗了吳軍。這時,由于吳王闔閭到處搜尋楚昭王,在楚國停留已經很久,闔閭的弟弟夫概乘機偷偷回到吳國,自立為王。闔閭聽到這個消息,便丟下楚國趕回國內,攻打他的弟弟夫概。夫概兵敗逃走,就投奔了楚國。楚昭王看到吳國發生內亂,又重返郢都。他將夫概封在堂溪,夫概就叫做堂溪氏。楚國繼續與吳國作戰,打敗了吳軍,吳王便撤軍回到國內。
兩年以后,吳王闔閭派太子夫差率軍進攻楚國,占領了番。楚國害怕吳軍又要大舉入侵,就遷離了郢都,遷都到鄀。這時期,吳國由于有伍子胥、孫武出謀劃策,西面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北面威震齊、晉等國,南面降伏了越人,最為強盛。
此后四年,孔子擔任了魯國的宰相。
五年以后,吳國進攻越國。越王勾踐迎戰吳軍,在姑蘇打敗了吳軍,闔閭的腳趾負了傷,吳軍只得退卻。闔閭的創傷惡化,病情嚴重,臨死之前對太子夫差說:“你會忘記是勾踐殺了你的父親嗎?”夫差回答說:“不敢忘記。”當晚,闔閭就去世了。夫差即位為王,便任用伯嚭為太宰,加緊操練兵士。兩年后,吳國進攻越國,在夫湫打敗越軍。越王勾踐帶領余部五千人退往會稽山屯駐,派大夫文種帶著厚禮送給吳國的太宰伯嚭,請求講和,愿意交出國家大權,和妻子一起給吳王去當奴仆。吳王準備答應越國的請求,伍子胥勸諫道:“越王勾踐為人吃苦耐勞,現在大王不消滅他,以后一定要后悔的。”吳王不聽伍子胥的話,而采納了太宰嚭的意見,寬恕了越國,與它講了和。
此后五年,吳王聽說齊景公死了,大臣們爭權奪位,新立的國君地位虛弱,便出動軍隊,北伐齊國。伍子胥勸諫說:“勾踐現在吃飯只吃一個菜,生活樸素,關心百姓,吊唁死者,慰問病人,這正是想著將要用到老百姓的緣故呀!此人不死,必定成為吳國的隱患。現在對于吳國來說,越國的存在就好像人的腹心的疾病一樣。而大王不先消滅越國,反倒去致力攻打齊國,不是全搞錯啦!”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告,進攻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威名大震,使得鄒、魯等國的國君大為懾服,然后班師回國。從此以后吳王就更加不聽伍子胥出謀劃策了。
此后四年,吳王準備北伐齊國,越王勾踐采用了子貢的計謀,率領他的軍隊協助吳國作戰,又給太宰嚭進獻了貴重的寶物。太宰嚭既然屢次接受越國的賄賂,便越來越信任和喜歡越國,一天到晚在吳王面前替越國說好話。吳王十分信任伯嚭,采納他的計謀。伍子胥勸諫道:“越國是吳國的心腹之患,現在卻偏偏相信他們的虛偽的謊言和騙人的行為,又貪圖伐齊的功利。然而,吳國即使能夠攻占齊國,也好像得到了一塊石田,(既不能耕,又不能種,)毫無用處,毫無意義。況且《盤庚之誥》說過:‘有叛逆不順從的,就把他們全部徹底地消滅掉,讓他們斷子絕孫,決不許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種下禍根。’這正是商朝能夠興盛起來的原因。希望大王能放下齊國而先攻打越國;如果不這樣去做,以后將會悔恨的,那就來不及了。”但吳王仍然不聽,派伍子胥出使齊國。伍子胥臨行之前,對他的兒子說:“我屢次勸諫我們的大王,但大王不肯聽從我的意見,我們很快就要看到吳國的滅亡了。你和吳國一起滅亡,那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于是,便把他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鮑牧,自己回到吳國交差。
吳太宰嚭早就與伍子胥有嫌隙,因而毀謗子胥說:“伍子胥為人生硬兇暴,沒有感情,好猜疑,愛嫉恨,他對大王的怨恨不滿恐怕早晚要成為大禍害的。前次大王準備伐齊的時候,伍子胥就認為不能伐,但大王終于出兵向齊國發動了進攻,結果大獲成功。伍子胥對自己的計謀未被采納感到羞辱,反而因此怨恨大王。現在大王準備再次伐齊,伍子胥剛愎自用,強詞奪理地進行攔阻,不惜詆毀和誹謗大王,一意孤行,他只不過是在幸災樂禍地希望以吳國的失敗來證實自己的計謀的高明。如今大王親自率領大軍,出動國內全部軍隊去伐齊,而伍子胥由于諫議未被采用,便不再來上朝,他假裝生病而不跟大王一道北上,大王不可不防備呀!這個時候他要惹禍鬧事可太容易了。況且我派人暗中注意著伍子胥,他出使齊國的時候,已經把他的兒子托付給了齊國的鮑氏了。伍子胥身為臣子,在國內不得意,便到國外去投靠諸侯,他自以為是先王的謀臣,如今不被重用,就常常心懷不滿地怨恨大王。希望大王及早采取措施。”吳王說:“你不說這些話,我也早就在懷疑他了。”于是,吳王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屬鏤”寶劍,說:“你拿它去死!”伍子胥仰天長嘆道:“啊!奸臣伯嚭在作亂了,大王卻反而要殺掉我。是我曾經使你的父親成為稱雄諸侯的霸主;當你還沒有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各公子爭搶著要當太子,又是我用生命在先王面前為你爭取,差一點就不能把你立為太子。你做了國王之后,要把吳國分一部分給我,我倒也并不指望著那樣。然而,你今天竟然聽信奸臣的惡語中傷要殺害你的長輩。”伍子胥便告訴他的舍人說:“我死了以后,一定要在我的墓上種上梓樹,讓它長成之后可以派用場,把我的眼睛摘下來懸掛在都城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寇的入侵、吳國的滅亡。”說罷便自剄而死。吳王聽說了伍子胥的話后,大為憤怒,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在用皮革做的袋子里,讓它在長江中漂浮。吳國的百姓敬重伍子胥,為他在長江邊上建立了祠堂,這個地方因此就叫做胥山。
吳王殺了伍子胥以后,便向齊國發動了進攻。齊國的鮑氏殺了他的國君悼公而立陽生做齊王。吳王打算以殺君之罪討伐鮑氏,但沒有打贏,只好撤軍。此后二年,吳王召魯國和衛國的國君到橐皋相會。第二年,又北上與各國諸侯聚會于黃池,想以盟主的身份在周室諸侯中發號令。這時,越王勾踐卻乘機偷襲吳國,殺了吳國的太子,擊敗了吳軍。吳王聽到這個消息,便趕回國內,派遣使者送了厚禮,與越國講了和。九年以后,越王勾踐終于滅掉了吳國,殺了吳王夫差,并處決了太宰嚭,認為太宰嚭不忠于他的國君,在外接受大量的賄賂,私自與越國交結,替越國辦事。
當初與伍子胥一起逃亡的楚太子建的兒子勝,居住在吳國。吳王夫差的時候,楚惠王想把勝召回楚國。葉公勸諫道:“勝為人勇武,暗中搜羅亡命之徒,他恐怕是有自己的打算呢!”惠王不聽葉公的話,還是召回了勝,安置他住在楚國的邊境城邑鄢,號稱白公。白公回到楚國三年,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
白公勝既已回到楚國,怨恨鄭國殺害了他的父親,便暗地里收羅那些愿意為他舍身的勇士,準備伺機報復鄭國。白公回到楚國五年后,請求討伐鄭國,楚國的執政大臣令尹子西同意了。軍隊還沒有出動,晉國出兵攻打鄭國,鄭國請求楚國救援。楚國派了子西去救助,與鄭國訂立了盟約后回到國內。白公勝氣憤地說:“我的仇人不是鄭國,而是子西!”白公勝自己磨著寶劍,有人問道:“你磨劍干什么呀?”勝說:“準備用來殺子西。”子西聽到這話,笑笑說:“勝就像那鳥卵一樣,(全靠我的羽翼才得以生存,)哪里會那樣干呢?”
此后四年,白公勝與石乞在朝廷發動突然襲擊,殺了令尹子西和司馬子綦。石乞說:“不殺掉國王不行。”于是將惠王劫持到高府中。石乞的隨從屈固背著惠王逃到昭夫人的宮里躲了起來。葉公聽到白公作亂的消息,率領他的部屬來打白公。白公的人被打敗,逃到山里,白公勝自殺身死。石乞被俘虜了,追問他白公的尸體藏在哪里,如果不講出來就把他扔進湯鑊處以烹刑。石乞說:“大功告成我作卿相,不能成功我進湯鑊,本來就應當如此。”終于不肯講出白公勝的尸體到底在哪里。結果就將石乞處以烹刑。葉公又找回了惠王,重新立為國王。
太史公說:仇恨對于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國君尚且不能和臣子結下怨毒,何況是地位相同的人之間呢!假如當初伍子胥跟著伍奢一道死了的話,那與螻蟻之死又有什么區別呢?但他能夠放棄小意氣,洗雪大恥辱,使名聲流傳后世。可悲啊!當子胥在長江邊困頓窘迫之時,在道路上乞討糊口之時,心中難道會在一瞬之間忘掉對郢都、對楚王的仇恨嗎?不會的。所以說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抱負遠大的壯士又有誰能做得到呢?白公如果不是自己去當國君的話,那么他的功業也是很可稱道的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744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夫差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是什么跟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