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為什么沒有拿下朝鮮半島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代中國幾乎是全球公認的最強大的國家,幾千年的文明,每個大一統王朝都是世界級別的大帝國,因此,也才有了現在我們的龐大領土。但是,有一點,現在很多人不理解,古代幾千年歷史,中國那么強大,為何就一直沒有占領朝鮮半島這塊彈丸之地呢?
很多的韓國網友還有歷史專家,都說是因為古代中國軍力弱,一直無法徹底征服朝鮮半島。真的是這樣么?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古代中華無論從實力,還是軍力來看,每一樣都遠遠超過朝鮮半島。古代要打下他,真的如探囊取物一般的簡單,而之所以古代一直沒有這么做,主要是三點。
第一,朝鮮半島太慫。
古代中國,因為太過強盛,基本上遵循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也就是天下都是我的,只要你臣服那就是我的。而朝鮮從衛滿朝鮮開始,剛獨立就稱臣納貢,而且此后一直裝孫子。只要中原統一,或者稍微建立了大一點的政權。朝鮮半島無論誰統治,第一時間就跑來朝貢,向皇帝表示臣服。
對皇帝來說,要的就是臣服,一般臣服了就不會再打了,因為你臣服就是我的臣子,我不需要打了。而古代朝鮮半島估計是深刻研究了這一點,因此,對于中原王朝都是畢恭畢敬,連一些小的王朝,如遼、宋、金等,其都極力的去討好,主動稱臣納貢。這樣的情況下,古代中國找不到一個討伐你的理由,這還怎么出師有名,還怎么一鼓作氣拿下朝鮮半島。
第二,根本看不上。
在古代幾千年,中華核心地區都是長城以南,而當時的東北,也就是山海關以外,那都是蠻荒之地,蠻夷之所。連東北古代中國的皇帝都不是很重視,因為這里嚴寒,根本不適合農耕區發展,因此更為荒涼的朝鮮半島,更是無人問津了。
如果古代朝鮮半島比較富裕,或者至少像中原和南方一樣適合農耕發展,那么早在秦始皇時期開始就會牢牢的控制下來,根本就不會讓他獨立。當年衛滿朝鮮建立,漢武帝就是嫌棄那里太過荒涼,因此,才不予干涉,讓其獨立的,這個可以說是個根本的原因。
第三,經濟利益。
古代幾千年雖然中國很強盛發達,但是農耕文明的生產力那是很有限的,加上運輸,那就更加的困難。因此,對于很多周邊區域來說,占下來很容易,但是要長期的駐守那是很難的。首先最關鍵的就是補給問題,如明朝時期,重新占了安南,但是最終因為安南入不敷出,給財政造成巨大壓力,所以最后放棄。
而朝鮮半島也是一樣的,如果親自管理,一旦當地人反抗,中原通過東北運輸物資,還有長期的駐軍成本都是很高的。而作為藩屬國,朝鮮半島又是很老實,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因此,這種機制,相對來說更加的有益于國家。所以,古代,中國不占朝鮮半島并不是韓國說的軍力不行,而是根本沒這個想法,占領這塊荒蠻之地。
早在周朝,朝鮮半島就是中國領土,分封土地時是萁子的領地。西漢時,前109年漢武帝在那里設置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東漢時迫于滅貊、馬韓的壓力,放棄了玄菟郡的全部和樂浪郡的一部分,轄境內縮。東漢末公孫氏占據樂浪郡,向南發展并設置了帶方郡(治今朝鮮黃海北道沙里院之南)。公孫氏和后來的曹魏、西晉還基本上控制了今朝鮮北部北大峰山脈以東地區。不久,高句麗崛起,日益強大,到西晉末年完全占據了樂浪郡,同時南方的馬韓政權也吞并了帶方郡。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正式政區的歷史從此結束。高句麗繼續向西侵奪屬于前燕、后燕的遼東、玄菟二郡(時玄菟郡遷治今沈陽市東),404年還從北魏手中奪取了遼水以東之地,427年它遷都今朝鮮平壤,中原王朝與高句麗劃遼水而治.隋煬帝三征高麗沒有恢復中原王朝在遼東的統治.668年,唐與新羅聯軍攻擊高句麗,大戰一月,唐高宗終于完成了太宗遺愿,滅亡高句麗,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下轄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不過至676年,唐軍就被迫撤出朝鮮,安東都護府治所也遷移至遼東(今遼陽).邊疆政權渤海興起占領今中國東北北部、朝鮮北部和俄羅斯遠東部分地區,后為遼所滅.遼的疆域也擴展到朝鮮北部.取代遼的金也沿襲了遼在朝鮮東北的疆域.蒙古(元)強大起來,擁有朝鮮半島東北部,王氏高麗成為元朝附庸.明太祖朱元璋將朝鮮列為永不征討之國,正式以鴨綠江作為邊界。此后中朝一直以鴨綠江為界.
其實您的提問不是太確切,在漢朝、唐朝都有段時間占領朝鮮大部,其它如在隋、遼、金、明等朝代都站著朝鮮一部。元朝一度占領朝鮮全境,后來在形式上擁有朝鮮,在此地設立征東行省,任命朝鮮國王兼任。朝鮮在歷史上一向和越南一樣作為中國的藩屬,常常納貢。
首先朝鮮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元朝蒙古騎兵的優勢沒法發揮(正如蒙古騎兵未能在東南亞有所突破的原因則因為熱帶雨林阻隔),其他王朝亦復如是,勞師窮遠,肯定占劣勢,征戰代價太大。
其次,戰略意義不大,即使要拓展土地,在農業社會里,軍需供應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作戰半徑有限。
第三,天高皇帝遠,地理位置偏遠、地形相對完整易形成地方割據。
第四,朝鮮不發達,戰爭代價不能得到足夠的補償。
第五,朝鮮人種系阿爾泰種,民風彪悍,文化水平低,加上以及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
第六,中國以農立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沒有很強烈的擴張性。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682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