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藺相如和趙母都反對趙括為將,為何趙孝成王還堅持要用、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長平一戰,白起將趙國主力坑殺殆盡,趙國再也無法與秦國抗衡,只能靠聯合其他的諸侯國續命,可以說這一戰其實已經決定了趙國的未來。這里面有一個關鍵性人物,那就是趙括,如果不是他的策略問題,那么趙國不會輸得這么徹底,其實早在長平之戰之前,就有很多人反對趙括為將,可惜趙孝成王一意孤行,鐵了心的用趙括換廉頗,才導致趙國如此慘敗,那么趙王為什么明知多人反對,還要堅持用趙括呢,咱們就一起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廉頗的表現差強人意,在戰爭初期,廉頗敗績連連,咱們還原下當時的情況:
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歷四月,王龁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趙孝成王命令廉頗迎戰,結果秦軍斬殺了趙國的副將。
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歷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將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攻占,還俘虜了四名趙國的尉官。
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歷七月,趙國的軍隊筑起圍墻,堅守不出,可是秦軍發起強攻,奪下趙軍西邊的營壘,俘虜了兩名趙國尉官。
而后廉頗根據地形重新布防,跟秦軍對耗。從這些表現來看,趙孝成王是十分失望的,對廉頗的信心就沒有那么足了。
從國力相比,趙國與秦國相差甚遠,秦國經過商鞅變化,國力大大增強,又因為連年征戰,國土面積擴張很快,他的一些政策能吸引周邊百姓來秦國耕作,糧食產量也要高于趙國。
趙國雖然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但是這只是軍事上的改革,打仗相持階段拼得是后勤,這方面秦國要遠遠強于趙國。
另外趙國派使者到秦國求和,秦國表面上隆重接待使者,讓其他諸侯國認為秦趙已經和解,這時候趙國再向其他諸侯國求援,人家就不會幫忙,所以在僵持階段中,趙國糧食拼不過秦國,向齊國借糧,人家又不借。
基于這種情況,廉頗的這種消耗戰的打法,趙國不但沒有撈到便宜,反而吃了大虧。所以趙孝成王不得不轉換思路,更換廉頗。
這種計策戰國時期非常流行,秦國派奸細宣傳,秦軍最怕趙括為將,而趙括確實有一個好爹,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當時確實是趙括的父親趙奢打敗了秦軍,所以趙王就對趙括抱有幻想,所以敵人的反間計成功了。
至于趙母和藺相如強烈反對趙括為將,趙王心里多半是認為趙母是不愿意讓兒子冒風險,而藺相如與廉頗關系很好,所以他們都有私心。
綜合這些因素,趙王決定試一試,萬一能成功了呢?當然他想不到對方的將領換成了白起,更想不到趙括果真是紙上談兵,也沒有想到白起居然坑殺了幾十萬的趙卒。
長平之戰時,趙孝成王為何用沒經驗的趙括
眾所周知,趙括在長平之戰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趙括用經驗不足的“紙上談兵”代表換下了老將廉頗。客觀的說,趙孝成王換掉廉頗是有比較合理的理由的,并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昏庸”。
但問題是,當時的趙國猶如名將云集。除了廉頗,名將李牧、樂毅、田單都是當時趙國的官吏,還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將領沒有機會。既然如此,趙孝成王為何非要讓經驗不足的趙括代替廉頗呢?
首先,除了廉頗,趙國的其余將領都有一些不能趕到長平戰場的原因。比如李牧率領騎兵北征匈奴,而樂毅、田單則是客將。信任趙氏的趙孝成王自然不信任他。
其次,根據史料記載,推測趙括與趙孝成王的年齡應該比較接近,兩人算同輩。對于年輕氣盛的趙孝成王來說,同樣是新一代的趙括,比以廉頗為代表的“老家伙”更加可愛和值得信賴。
最后,在長平之戰爆發之前,趙國對秦的軍事勝利,大部分都是防御工事戰,能夠取得的野戰勝利只有一場,那就是燕支之戰。而在燕、豫之戰中,趙軍的統帥是趙括的父親,趙國名將馬輔君趙奢。
可惜的是,長平之戰爆發時,趙奢戰死。但是趙孝成王卻覺得趙括可能繼承了父親的軍事天才,至少比和秦軍幾乎沒有打過一場野戰的廉頗要好。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換趙括不對,但假如用當時的眼光來看,似乎除了他,再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了。
你可能會說廉頗不是很好嘛,其實讓他一直堅守下去,趙國也無法挽救危局,因為打仗不單單是比拼將軍的能力而是綜合國力。
現在的眼光。
紙上談兵的趙括,其實有著出色的計謀,他父親趙奢打的閼于之戰和麥丘之戰,背后都有趙括的影子,但他卻極其缺乏實戰經驗,長平之戰也是趙括第一作為統軍大將指揮作戰,而且他帶的幾乎是全國之兵。
作為一個軍隊新秀,能有這樣的待遇還真是少見,而白起呢,長平之戰前他已經打了無數次勝仗,并且沒有敗績,為秦國攻城70余座,盡管白起在軍事理論上或許和趙括的爹趙奢一樣,辯不過趙括,但實戰經驗卻完全碾壓了趙括。
戰場局勢瞬間萬變,理論的支撐固然重要,但有了實戰經驗,才能根據局勢隨機應變,這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實戰經驗的積累。
所以用現在人的眼光,換趙括那是相當臭的一步棋,以紙上談兵對百戰百勝的戰神,這就是趙國在自尋死路,結果趙國四十余萬青壯年被活活坑殺,趙括被人詬病的原因就是在這里。
當時的眼光。
長平之戰前夕,秦趙雙方的將軍是王龁和廉頗,雙方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戰役,而結果就是廉頗被王龁打的節節敗退,隨后廉頗采取了堅守不出的戰略,讓王龁無可奈何。
就在秦趙雙方僵持的階段,秦國使出了離間計,年輕的趙王看到廉頗幾次戰敗以及持久戰對于趙國的不利,換將早已成為定局,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趙孝成王也早就想培養忠于自己的年輕將領了。
趙孝成王為什么會把寶壓在趙括身上呢,這是因為趙括和他年齡相仿,而且他還有一個極其厲害的爹,此外他自身的理論知識那也是很過關的,這就讓趙王對趙括十分信任。
不過,最終趙括讓趙王失望了,他沒有成為趙國支柱,但如果趙括能多打幾次仗,積累點戰爭的經驗,那么或許他會光芒萬丈。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也只是慘勝,如果不算被白起坑殺的40余萬士兵,那么秦國的傷亡會比趙國還多,后世史學家曾考證秦軍參戰的人數,大概有60萬人,但秦國傷亡在一半,也就是30萬左右。
雖然趙括失敗了,還成為了紙上談兵的代表,但和白起過招,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從側面說明了趙括其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不堪。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25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春秋時期,為何奇人義士都去投奔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