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劉秀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歷史上的許多開國皇帝,大家都不陌生。像劉邦、李淵、朱元璋都是電視劇里的常客,他們有勇有謀,開創新時代,留給后世無限想象空間和許多津津樂道的話題。確實,開國皇帝的地位是不同的,因為是開創者,才更讓后世仰望。
不過,在歷代開國皇帝中,也有的開國皇帝大家并不是那么熟悉,比如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在歷史上的政績頗高,能力也非常優秀,能文能武,推動歷史發展,深受史學家好評。
且他對發妻感情極深,待功臣也仁義。他不像劉邦刻薄寡恩,不像朱元璋嚴肅暴戾,是非常難得有功績重情義講仁義的皇帝。
但奇怪的是,在歷史上,他的名氣并不大。不僅在開國皇帝中顯不出個,有為的中興之主,比如漢武帝,永樂皇帝風頭也能秒殺他。提及劉秀,許多人覺得,名字知道,東漢知道,但劉秀為東漢做了什么,不知道。
明明劉秀文治武功樣樣厲害,明明他是歷史推動者,功在社稷。為什么他的名氣卻并不大呢?
漢光武帝劉秀,生于建平元年(前5),字文叔,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的五世孫,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雖說劉秀是宗室子弟,但由于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劉秀的父親劉欽就只能做一個縣令這樣的小官。而劉秀之所以名"秀",倒不是因為他父親覺得他是"特別優異"的人,而是劉欽偶然發現自己屋前長了幾株長勢旺盛的小米,因而將兒子命名為"秀"。"秀"本義是指植物抽穗楊花。
劉秀出生時,天下環境并不適合他安安穩穩地成長。西漢在幾經風雨后,已如同海上的扁舟,經不起波浪,漢成帝時期,外戚王氏就獨攬大權,而劉氏作為皇室卻愈發墮落。
等到漢哀帝死后,外戚王莽先是扶持了兩個傀儡皇帝,最終按捺不住又自己稱帝,建立新的朝代,自此西漢滅亡。
王莽這位疑似歷史穿越者在稱帝之后滿天下追殺一個叫劉秀的人,他好像知道有一天他的王朝會被劉秀覆滅一般。但他大約歷史沒學好,只知道覆滅他的人叫劉秀,不知道是哪一個劉秀。
這也讓劉秀暫時躲過一劫,過起了躲避追殺的生活。王莽建立新朝后,雖然試圖施行一些政策來緩和社會各階層間矛盾,但是卻并沒有解決根本上的問題。
王莽改革后世爭議頗多,但就當時而言改革是失敗的。原本支持王莽的人站到了反對面去,一時間王莽眾叛親離,而劉秀也乘著這個機會揭竿而起,扛起反對王莽的大旗。
然而即使是頂著漢高祖的名義,劉秀在一眾起義者中也并不占優勢。他不僅缺兵少將,連基本物資都匱乏,甚至連他這個發起人,都只有騎牛作戰。
可境況越是艱苦,劉秀的才華就越是令人矚目。拿昆陽之戰來說,當時劉秀所率的士卒僅約有九千人。而他們要面對的,則是"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的王莽大軍。這軍中,還有個能指揮野獸的奇人巨無霸。
《后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劉秀手下)皆惶怖,憂念妻孥,欲散歸諸城。光武議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強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為此,劉秀親自率宗佻、李軼等十三騎,半夜溜出城門去找支援,而讓王鳳、王常留守昆陽。
劉秀不僅有超乎常人的勇猛,還有靈活的頭腦。當他率領萬余援軍到達昆陽城下時,王莽大軍早已疲憊不堪。因而劉秀先是組織了多次猛攻,不僅打亂了王莽軍的節奏,斬殺數千敵軍,還極大地鼓舞了手下的士氣。之后,劉秀又親自率領三千人的敢死隊,深入王莽軍,與城內外漢軍配合,一舉拿下王莽軍的中堅力量。
這場看起來漢軍必敗的昆陽之戰,就這么在劉秀的拼殺中,以王莽軍尸橫遍野,王莽失去"百萬"主力而告終。而在武功有所成就之后,劉秀過人的政治才華也慢慢展現。
昆陽之戰結束后不久,劉演就被綠林軍扶持的更始帝下令殺害。而劉秀察覺到了自己功高震主背后的危機,急流勇退,主動向更始帝謝罪。更始帝本就是迫于局勢殺了劉演,面對這樣謙卑的劉秀更是心生愧疚,便打消了對劉秀動手的念頭,反而將其封為武信侯。
更始元年(23),劉秀辭別新婚妻子,前往河北做招撫工作。在這里,他得到眾多當代豪族的支持,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兩年后,劉秀在眾人"王莽篡位,秀發憤興兵,破王尋、王邑于昆陽,誅王郎、銅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的呼聲中稱帝,建元"建武"。
眾人的呼聲是對劉秀稱帝之前成就的貼切總結。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劉秀也有著過人的軍事成就。雖然他繼承的是劉氏自家的天下,但這天下,是他從王莽,從其他地方勢力手中奪回來的。這樣的功績,并不會因為不被熟知而被削減價值。
而劉秀在徹底掃除各地割據實力,統一天下之后,更是創造出了令人矚目的"建武盛世"。對于劉秀的為政策略,《后漢書》是這樣記載的:"初,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后,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可見,劉秀為政有著"黃老之治"的遺風。
為了盡快恢復國家的生產力,劉秀不僅在大方面要求輕徭薄賦、勸課農桑,還在細節上善待開國功臣、裁減冗官。
由于劉秀早年經歷的是民間生活,因而他行事更加"親民"。用當代學者的話來說,劉秀"對妻子,他是一個好丈夫;對子女,他是慈愛的父親;對兄長,他是重情重義的弟弟;對外戚,他恩深義重;對故鄉,他滿懷深情。"而他作為一個建立新帝國的帝王,又有著帝王的手段和英武。無論他是不是人們聊天的"常客",他的光輝,都照耀在歷史長河。
然而,這樣一位帝王,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為什么那么低呢?為什么提及劉秀大家總是陌生又熟悉?
原因大約是缺少話題。
皇帝和明星一樣,需要話題,需要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而劉秀和其他知名的皇帝比起來,話題少得可憐,其他皇帝都好大喜功,好開拓疆土。
秦皇掃六合、漢武帝遠征匈奴,這些都是極具話題性的大事件,小說家、影視劇編劇都愛寫。當代人想起"封狼居胥",想起"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也會熱血澎湃。而劉秀在這方面卻非常低調。
建武二十七年,將領們請求趁匈奴分裂、遭遇天災人禍之際,派兵遠征北匈奴。劉秀卻講了一堆以柔克剛、以德服人的大道理,拒絕了將領們的請求。劉秀還教育太子劉莊不要擅動兵戈。竇憲征匈奴之前,東漢都沒有大規模用兵。缺少對外軍功,自然,劉秀就沒有讓后世記憶深刻的壯舉。
劉秀的后代和劉秀一樣,沒什么話題。大家熟悉的皇子大多經歷艱苦奮戰,比如熒屏暖男四爺和他參與的九子奪嫡,縷縷重提熱度從來不減,劉秀的兒子和康師傅的兒子正好相反,和睦、謙遜,大兒子劉強居然"孔融讓梨",主動把太子之位讓給了弟弟劉莊,于皇家這是好事,但畢竟話題程度不及激烈的皇儲之爭。
此外,劉秀的對手同樣沒有話題度。歷史上出名的皇帝,比如劉邦,劉徹,朱元璋,其對手也很厲害,劉邦的對手是項羽,劉徹的對手是匈奴,朱元璋的對手是張士誠,陳友諒,各個厲害,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
相比之下,劉秀的對手實在沒有知名度,劉玄、王郎、劉盆子、劉永、彭寵、張步、公孫述等,沒有一個是戰爭史上太過出名的人物。
其實,不知是劉秀在歷史上存在感低,整個東漢在歷史上的知名度都不算高(不包括東漢末年分三國)東漢政治制度繼承西漢,并沒有進行改革創新。文化思想上,儒家一統天下。老套的制度、保守的思想,讓東漢歷史很是乏味。
劉秀,西漢建平二年(前5),劉秀生于陳留郡濟陽宮。而我們知道,那時的西漢正逢王莽叛亂,企圖建立新政,劉秀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起兵平定叛亂,建立東漢,乃是與其先祖劉邦一樣的開國之君。
但是讓很多人疑問的是,作為開國皇帝的他,比起同為開國皇帝的其它皇帝知名度要低上許多,這又是為何?
關于這個問題,最好的對照就是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結束秦朝的暴政,建立全新的漢朝政權,此事在大部分國人心中早已耳濡目染。畢竟,我們中國人也被少數民族稱之為漢人,甚至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一旦問起東漢的開國皇帝是誰,知道的人就沒有那么多了,一般人里有了解過歷史的可能還能說得上是劉秀,可要是談及劉秀平定叛亂,建立政權的過程,很多人都答不太上來類似于斬白蛇這樣比較知名的事件。難不成是劉秀個人能力并不出色,成為開國皇帝只是一個偶然嗎?
其實,不是劉秀個人實力不行,相反他可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使得他沒有那么出名的原因還在于當時的歷史背景。
圖片來源網絡
劉秀,是正統的漢朝皇室血統,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但是他卻并沒有皇親國戚的待遇。
因為當時漢朝施行"推恩令",目的就是為了削弱皇室分支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而"推恩令"到了他八世孫的父親這里,就只能是濟陽縣縣令的小官職了。這也是為什么,劉秀在平定了王莽的叛亂之后,是建立了一個新的漢朝政權而非是平反西漢的叛亂的原因之一。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王莽了,大家都知道王莽是西漢末期動蕩的罪魁禍首之一,沒有他的存在也不至于漢朝要重新建立政權。
圖片來源網絡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因此他也聚集了很大的勢力,在西漢末期面對巨大的社會矛盾之時,他成了力挽狂瀾的希望。
而他卻建立了新的政權,稱為新朝,而他的改制也沒有取得十分的成效。
王莽統治末期,整個中華處于巨大的動亂之中,新莽地皇四年(23),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于亂軍之中。
王莽在位16年,而新朝也成為了最短命的朝政之一,乃至今日我們也會稱西漢后即是東漢,并不會提及新朝二字。
圖片來源網絡
而劉秀本身,其實也是一支起義軍的統領而已,他雖名為皇族后裔,但他這一支屬于遠支旁庶一脈。這樣的身份,十分的尷尬。
劉秀也是在深思熟慮之后,才決定起義平反。地皇三年(22)十月,劉秀與李通從弟李軼等人從宛城起兵,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劉秀和李通等人起兵來到了柴界,碰到王莽的軍隊,驚慌逃回濟陽縣原來的出生的小屋,這次起義可以說失敗至極。
但當時劉秀兄弟沒有放棄,甚至起義初期裝備很差的時候,劉秀都是騎牛作戰,被戲稱為是"牛背上的開國皇帝"。但就是在這種條件之下,劉秀憑著他的謀略和武藝取得了很多勝利,并且原本是輔佐其他劉氏宗親的他,逐漸勢力漸起。
當時他們政權的統治者更始帝害怕劉秀日漸強大的勢力,企圖打壓劉秀,甚至想置他于死地,此時劉秀正式與更始政權分裂。更始三年(25)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于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圖片來源網絡
而劉秀為了尊敬自己的先祖,所以并未更改年號,又因為劉秀建立政權的地方是在東方,所以又稱后漢為東漢。
在劉秀稱帝后,戰亂卻還未平息,劉秀開始了四處平定戰亂的旅程。
終于,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劉秀登基后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于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中國再次歸于一統。
圖片來源網絡
而他之所以不是那么為人所知,是因為他在初期的起義中,并沒有為自己造勢,而是其他起義領袖的附庸。而在稱帝之后,還用了很久時間將動蕩的中國徹底統一。
劉秀的故事,沒有任何君權神授的意味在此,幾乎都是靠他個人的才智才慢慢走到了這一步。
而其他的開國皇帝,多多少少都會在起義之時用一些異象預示自己是天命所歸,以得民心,自然劉秀的知名度不如那些開國皇帝了。
劉秀名氣雖然不大,但卻是廣受夸獎的君王,他是最有智慧的君王、最會善用人才的君王也是打仗最厲害的君王。在劉秀的帶領下百姓們安居樂業,沒有啥大煩惱,生活比較平淡,沒有發生過驚天動地的事情,所以他的名氣不是很大。
看過很多君王上位的歷史,大家應該能總結出來一個規律,那就是新皇上位必定要拿開過功臣開刀。比如朱元璋和劉邦這兩個人,坐上皇位以后就開始打開殺戒,主要是怕這些開國功臣功高震主,對他們的皇位造成威脅。但是他們的做法使得君臣之間的關系更加矛盾化,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留下了千古罵名。
但是劉秀卻沒有像他們一樣,劉秀對于開國功臣是大肆的封為王侯,只要有功就封官,差不多封了三百六十多個王侯。也因為分的王侯比較多,所以平均算下來,每個王侯占的資源并不是很多,你想想一個大餅就這么大,分的份數越多,每個占的越少。他這樣做即讓那些開國功臣們高興,也解決了權力過大的威脅。
一般在復興一個王朝的時候,不一定能把領土都收回來,相對的領土肯定會少一點。但是劉秀建立東漢,領土并沒有喪失,可以說他根據自己的能力,達到了完全復興。使得東漢和以前的西漢一樣大,目前沒有一個君王可以和他堪比。
史上很多君王都不會善終,總會在老年的時候出現各種問題,但是劉秀因為為人處事很讓人敬佩,所以成為了能夠善終的君王。在劉秀的帶領下,百姓們安居樂業,也沒有什么匈奴問題,百姓們過的相對比較安穩。但也因為百姓們過的比較安穩,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事件,所以劉秀的名氣并不是很大。
漢光武帝劉秀作為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他的歷史知名度為什么那么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類的皇帝早已經化為塵埃的時候,他們的名氣,他們的故事卻反而有增無減,陸續被戲曲界、小說家、導演融入了他們的作品之中。
可是漢光武帝劉秀融入泥土、化為塵埃時,卻是真正的被時間所拋棄,被人們所忘卻了,尤其中國的戲曲界,對劉秀更是敬而遠之,喜歡不起來,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
歸根到底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劉秀太完美了,以至于被完美所累,成為了一個毫無名氣的創業帝王,說到這里可能會有很多人迷惑,完美不是好事嗎?中國的皇帝之中缺乏的不就是這樣的人嗎?這樣的人更應該被宣揚才是啊!怎么會因為完美而成為他名氣之低的原因呢?
弄明白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就是完美的人是沒有任何話題性的,沒有話題性自然就不會有人幫他宣傳,沒有人幫他宣傳當然也就會慢慢的被歷史遺忘,就像今天的很多明星,為什么明明演技爆棚,卻總是火不起來,因為他們的身上沒有緋聞,沒有緋聞就不會有記者追蹤報道,宣傳曝光,這樣的明星自然也就不會有媒體記者喜歡,火不起來也就不難理解。
古今中外,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年代,不管是誰,想要有知名度就離不開傳播,過去的傳播渠道,只能通過戲曲界,民間百姓的口口相傳等方式,所以,功績多少取決于本人自己的能力,而名氣大小則取決于民間百姓的傳播
但是民間傳播有一個特征,他們不會傳播一個人身上的優點,只會傳播一個人身上的缺點,因為人性天生喜歡的就是談論他人的是非,用今天的詞就是八卦,這就是為什么秦始皇、漢武帝、曹操、趙匡胤、楊廣、李世民等人在民間的人氣指數始終居高不下。
民間對于上述帝王的傳播,功績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他們身上的污點,比如秦始皇的暴政、虐民;漢武帝的殺伐、求仙丹;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欺負后周的孤兒寡母,宋朝被外族的凌辱;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弒兄殺弟、囚父屠侄等事件。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52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此將愧為帝師大秦為何三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