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占長安。玄武門之變后,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于兒子李世民。上元元年(674年)農歷八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歷二月,上尊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來介紹一下唐高祖李淵的生平事跡,歡迎大家閱讀。
1、唐高祖李淵生平檔案簡介
2、李淵出身于南北朝望族
3、李淵背后的女人竇氏
4、李淵起兵因為美人計
5、名將李靖受到李淵的重用
6、李淵頭疼于繼位的問題
7、李淵的晚年生活太過凄慘
李淵建立唐朝結束了隋末亂世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統一了天下。而后來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被迫讓位于兒子李世民,唐朝又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1、李淵出生于隋朝。
2、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軍事統帥,唐太祖李虎之孫,唐世祖李昞之子。
3、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垂愛,起家千牛備身,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
4、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煬帝東征高句麗時,負責督運糧草。大業十一年(615年),率兵擊破毋端兒起義軍。大業十二年(616年),率兵抵御突厥,屢傳大捷。
5、大業十三年(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面對隋朝土崩瓦解,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于晉陽。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順利攻取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年號義寧,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
6、義寧二年(618年),得知隋煬帝遇弒后,逼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命秦王李世民統兵,擊敗隴西軍閥李軌、消滅西秦薛舉父子、擊退劉武周和宋金剛、擒獲夏王竇建德,迫降洛陽王世充,平定各地農民起義及地方割據勢力,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7、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發生玄武門之變后,冊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傳位退居大安宮,自稱太上皇。貞觀九年(635年)病逝,廟號高祖,安葬于獻陵,起初謚曰太武,上元元年(674年)改謚為神堯,天寶十三載(754年)累謚“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
是唐朝開國皇帝,是唐高祖,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生于長安。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出身于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因隋文帝獨孤皇后是其姨母,得隋文帝垂愛,歷千牛備身,譙、隴、岐三州刺史。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
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謚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上元元年(674年)改尊號為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上尊號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淵出生在長安。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去世,其襲封為唐國公。李淵長大后,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無論貴賤之人都得其歡心。
擴展資料
十一月十三日,李淵宣布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李氏父子完全控制了關中局勢。
義寧二年(618年),李世民徙封趙國公。同年農歷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同年農歷五月,隋恭帝被迫禪位于李淵,李淵即皇帝位于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淵(唐高祖)
改名世民:據兩唐書的太宗本紀,李世民曾經于四歲時與父親李淵郊游時,見一識相術之士,其相士先贊李淵為貴人,又贊世民,說其“凡二十歲,必能濟世安民”。李淵后遍尋相士不獲,并將其改名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
房謀杜斷:《舊唐書·房玄齡杜如晦傳》說:唐太宗同房玄齡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齡總是能夠提出精辟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不能作決定。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請來。而杜如晦一來,將問題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齡的意見和辦法。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于出計謀,一個善于作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
一代楷模:李靖覺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勞不小,受到的封賞也不少,應該急流勇退,早點解甲歸田,免生后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訪察民俗的機會,說自己的腳有毛病,奏請退休歸家。
唐太宗見他的奏書寫得十分懇切,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并派中書侍郎牟岑少去傳他的旨意說:“我看自古以來,身居富貴而能知足的非常少,不論是愚人還是智者,都莫能自知。有些人沒有什么才能,卻硬是要占據官職;就是有了病。也勉強留著不肯辭官,李靖能識大體,實在可嘉。我如今批準你的請求,不僅是成全你的志向,還想把你作為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
擴展資料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別館(今陜西武功),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李世民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466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