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紅巾軍,可能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紅軍我們都知道,但是,紅巾軍是個什么玩意呢?
說起白蓮教,相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說起朱元璋,更是婦孺皆知了。在歷史上,每一次起義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收攏人心,或身份正統,或為天下而生。而紅巾軍打出的旗號就是白蓮教,紅巾軍通過白蓮教招攬了數以萬計的將士,正是白蓮教的成立,使得紅巾軍這一小簇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而且,紅巾軍的一系列動作,還為朱元璋掃清了統一天下的諸多障礙,可以說,沒有紅巾軍便沒有大明朝。
今天,小編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紅巾軍。
元順帝繼位之后,元朝的狀況急轉直下。一方面自然災害頻發,元順帝只知享樂;另一方面蒙古貴族階級不計后果,欺壓中原百姓,官方法律混亂不堪,遭到了肆意的踐踏。在這樣艱難的形勢下,一個走投無路的私塾先生韓山童揭竿而起,拼出了一條生路。
受到其祖爺爺的影響,他想到了通過白蓮教來收買人心。其實,古代的人想法很簡單,只要活下去就可以。但可惜的是,那些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蒙古貴族,卻顯然不會在意這些螻蟻的想法。因此,絕望的人們盡管對白蓮教將信將疑,但卻愿意拼盡全力去爭取一線希望。
韓山童抓住了普通百姓的心理,四處宣揚道:“天下即將大亂,明王即將出世。”而且,他還給自己加了一個宋徽宗孫子的光環,籠絡了劉福通、韓咬住、羅文素、王顯忠等人。
公元1351年,黃河再次決堤,洪水泛濫,難民涌動,韓山童意識到時機來了。
因為,朝廷征召了15萬的青壯年,在兩萬士兵的監督下挖掘自陽青村到白茅口的黃河故道,所以,韓山童便借鑒老一輩“造反專家”的經驗,巧妙地制造了一個輿論基礎。之后,那些被逼來干活的農民在工地上挖出了事先埋好的刻著“修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
都知道,古代百姓蒙昧,一時之間人心浮動,秩序混亂不堪。因此,韓山童趁此時機聚集了數千人,歃血為盟,烹羊宰牛,祭祀神靈,祈求上天保佑義軍。不久之后,韓山童暗中稱王,但可惜的是,還沒高興幾天就被潁上縣的縣令派人暗殺了。
后來,劉福通臨危受命,一邊找出了害死韓山童的兇犯悉數處死,另一邊四處召集人馬。就這樣,頭裹紅巾的起義軍成立了,并立刻投入到了戰斗之中。消息傳出之后,不僅開掘黃河故道的民工紛紛來投,連全國各地的百姓都紛紛裹上紅巾,拉起了隊伍,積極與元軍斗爭。
在很短的時間里,紅巾軍的人數就達到了數十萬人。公元1355年,劉福通擁立韓山童的兒子為“小明王”,建號“大宋”。
兩年后,劉福通兵分三路,攻打元朝全境,企圖一舉毀滅大元朝,摧毀蒙古貴族的統治。
公元1358年,劉福通攻克了今天的河南開封,建立都城。此時,捷報頻傳,四處開花,眼看著就要成功推翻元朝的統治。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兵力太過分散,管理混亂,起義軍內部明爭暗斗。此外,朱元璋徹底背叛了革命,使得起義軍一夜之間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四處奔逃。
更有甚者,起義軍的靈魂領袖劉福通慘遭殺害。最終,公元1363年,紅巾軍政權徹底覆滅。紅巾軍的反抗堅持了12年,十二年的戰爭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元朝的力量被耗盡,讓朱元璋占了便宜。其實,紅巾軍能夠堅持十幾年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們在打下的地盤上恢復經濟,發展生產,為軍隊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僅僅是劉福通的手下毛貴,他不僅在山東濟南招攬了大量人才,大力發展農業,還屯了三百多畝良田,使軍隊能安心戰斗。
然而,在這些人的領導下,為什么紅巾軍還是失敗了呢?
說到底,還是力量不能得到整合的原因。
都知道,紅巾軍分為三路:
一路、由關先生等人領導攻克上都,直達遼東和朝鮮人民有了友好關系;
二路、由白不信率領前往關中;
三路、直下山東,占領了長江中游地區。
從效果來看,紅巾軍的戰略戰術是正確的,且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如果南北力量能通力合作的話,那統一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但可惜紅巾軍分布過于分散,且內部爭斗不斷,使皇覺寺的游方僧人朱元璋借助郭子興勢力,在一群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劉基等人的輔助下背叛了紅巾軍,并以此為契機創建了大明朝。
那么,黃巾軍起義有何意義呢?
元順帝繼位后,對漢人極為歧視。公元1334年,順帝頒布法令,蒙古人、色目人犯罪以家法處置,漢人、南人犯盜竊罪由官府定罪。同年七月,再次下詔蒙古人盜竊免刺,顯然是優待蒙古貴族的法令。次年,下令停止科舉考試,斷了中原儒生的仕途,引起了眾人的仇視。
后來,伯顏進言殺了張、王、劉、李、趙姓漢人。因為,這些人占了漢人姓氏的一半,殺了他們漢人就沒有力量造反了,幸虧順帝覺得此計過于狠毒沒有采用。但是,蒙古貴族還是擁有非常優厚的特權,因為,所有官員都由蒙古人、色目人擔任,使漢人、南人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紅巾軍帶領著廣大受苦受難的窮苦老百姓奮起反抗,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且大力發展根據地,使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
從軍事意義上來說,紅巾軍的活動沉重打擊了蒙古貴族的勢力,極大地削弱了甚至耗盡了元朝的有生力量;從政治意義上來說,紅巾軍起義為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掃清了諸多障礙,包括蒙古貴族的勢力、地主階級的勢力等等。可以說,沒有紅巾軍,便沒有后來的大明朝。
朱允炆當時之所以不用朱元璋給他的軍隊主要是有三點原因。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自己,因為他自己太過于狂傲輕視了對手。他認為在沒有面對真正危險的時機的時候,絕不動用這支軍隊并且當時他分不清到底哪一個是真正危險的時候。第1個原因就是朱允炆輕敵。要知道他當時才是國家的君主,而朱棣只是一個藩王而已,朱棣手中掌握的軍隊遠遠沒有朱允炆掌握的多。根據史書記在當時朱棣手中僅有10萬大軍,而他的手上卻有百萬大軍。可以說在朱棣造反之前,朱允炆從來沒有將他放在心上。不僅如此,當時他也是非常瞧不起朱棣的。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當時他沒有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并且輸得非常徹底。第2個原因就是朱允炆有一些小心思在任命將領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當時在他知道朱棣造反的時候,他僅僅就是派兩名將領去主體作戰,但是這兩名將領并沒有上過戰場,所以也沒有一些實戰經驗自然不是朱棣的對手。將領當時就不可靠,所以才會失敗。如果當時朱允炆派出的是那些身經百戰的將領的話,那么很有可能會翻盤。第3個原因就是他特別老實。朱元璋曾經明確表示沐家軍主要的任務就是遵守云南不能隨意離開云南。當時朱允炆就十分聽朱元璋的話,所以在朱元璋死后他也再沒有想要動過這支軍隊的意思。當時他認為只有時機特別緊急的時候才能動用這支軍隊,但是他并沒有能力判斷究竟哪些時候是特別緊急的時候。如果當時朱允炆能夠腦子靈活一些的話,那么他可能就會阻擋朱棣的進攻,守住他的江山。
朱元璋利用“擒賊先擒王”的計策,用三百人的隊伍,誘捕了當地民團“驢牌寨”(名字不錯)的首領,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得到了三千兵馬。
當然,在外人看來,朱元璋的這次行軍風險很大,弄不好會連自己都搭進去。
但是,在朱元璋本人看來,往往就是這些高風險的事情,所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想法是對的。
很快,這支隊伍在朱元璋的七天集訓后,就為朱元璋作出了一次突出的貢獻,而且朱元璋的這次收獲,遠遠多于上次。
原來,在濠州城東邊幾十里處的大山中,駐扎著一支元朝軍隊,經過前期偵察,朱元璋得知,雖然那里有七萬人馬,但大部分卻是士兵的家眷。
也就是說,整支隊伍的戰斗力,并不是太強。
于是,這支擁有七萬人的元朝軍隊,又成了朱元璋眼里的肥肉——政府軍往往是不缺糧食的,一旦打敗他們,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軍隊,還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可謂是一舉兩得。
于是,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之后,朱元璋在傍晚時分帶著自己的隊伍出發了。
半夜時分,他們悄悄來到了元軍駐地附近,等待最佳的出擊時刻。
朱元璋選擇了黎明時分出擊,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人體最為困倦的時刻,大部分執勤的哨兵和巡邏隊伍,經過一夜的折騰,早已經疲倦至極,進入了夢境。
于是,就在他們的好夢剛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的三千多人馬突然殺進了他們的營地。
混亂之中,元軍統帥在沒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帶著老婆孩子倉皇逃亡。剩下的七萬人馬,得知自己的統帥跑了,自然也就不抵抗了——不管老板是誰,自己要給自己一口飯吃就行!
于是,朱元璋沒有費多大力氣,就又得到了數萬人馬。
經過精挑細選,朱元璋從這七萬人中選出了兩萬青壯年,編入到了自己的隊伍之中。
當然,在這之前,朱元璋還做另外一件事情——對這些俘虜進行訓話!
朱元璋告訴他們,他們的隊伍擁有如此多的人馬,為何會被自己的三千人馬給打的丟盔棄甲,歸根結底就是沒有組織和紀律。
而一支沒有組織和紀律的軍隊,絕對是毫無戰斗力可言的,大難臨頭各自飛,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所以,朱元璋告誡他們,一支軍隊不僅要勤加操練,更要把紀律時刻融入到每個人的每一天每一刻,絲毫不得松懈。
果然,經過朱元璋的調教之后,這些人馬果然戰斗力和團結性大大提升,很快就又成了朱元璋手中的一只利器,時刻準備出擊。
許多史料和傳記都記載了朱元璋對江湖的忠誠。
吳寒老師在《朱元璋傳》中對此描述的很形象:
朱元璋當牛郎的時候,有一次他和老鄉徐達、唐河、周德興在山里餓得找不到吃的。于是,朱元璋提出要把自己放牧的一頭灰牛犢宰了給別人吃。大家歡呼雀躍,吃得心滿意足。后來一群小反派意識到無法向主子交代,朱元璋一個人承擔了一切后果。他的想法是告訴牛的主人,小牛進了山洞,拉不出來了。最后朱元璋被打了,丟了放牛的工作。
吳晗老師說:“朱元璋雖然吃了很多苦,丟了工作,但卻贏得了伙伴們的信任。他自以為敢做敢當,大家都愿意拿他當領導。”
朱元璋投奔紅巾軍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保持著這種特征。這可能是他能迅速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為此,郭子興元帥,這支部隊的領導人,非常感謝他。僅僅幾個月后,他被提升為自己的秦冰衛隊的小頭目,并很快與自己和后來成名的養女馬皇后結婚。
但除了他的才華等因素,他在江湖上的勇氣和忠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團結了一批摯友,獲得了堅定不移的支持。
當時在這群叛軍中,分成了幾個不屬于同一屬的山頭,相互之間摩擦頻繁。一天,郭子興獨自走在街上,遇到了他的敵人。結果被對方綁架了,關進了地窖。他所有的親信和親戚,包括他的兩個兒子,都嚇壞了,躲了起來。朱元璋是公認的郭子興的心腹,他必然是攻擊的目標。此時他剛剛領兵,躲過一劫。
得到消息后,朱元璋立即動身,準備返回郭子興救援。有人勸他不要自投羅網,白白送死。朱元璋公道地說:“郭公公待我很好,現在我有難了。”如果我只關心自己,不救我,我還能做人嗎?“結果他回家后,利用派系矛盾,大打出手,甚至杜絕了瀕臨死亡的派系廝殺。朱元璋自己爬上城墻,往里走,走在險路上。最后,他跳進地窖,砸碎腳鐐,把郭子興背在背上。
后來,當郭子興被其他造反英雄管理不善,不得不離開根據地去尋找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甚至把自己訓練出來的數萬軍隊送給他,一如既往地幫助失敗和死去的英雄。
還有一件事。有一次,朱元璋打敗了一支背叛他的軍隊,俘虜數萬人。這些人極度不安,害怕報復。朱元璋下令挑選500名勇敢強壯的人作為自己的居民。
那天晚上,群星閃耀。等朱元璋睡著了,所有的護衛都換成了這五百人。在明亮的燈光下,這五百人聽著朱元璋的鼾聲,非常感激。此后全軍堅定不移地沖鋒陷陣,極大地壯大了朱元璋的實力,成為朱元璋奪取天下的基本力量。
唐河比朱元璋大三歲,是分享小腿的小反派之一。
唐和朱元璋比朱元璋更早投奔紅巾軍。據說唐河曾寫信給朱元璋,勸他加入紅巾軍。當時由于戰功顯赫,唐河已經住了上千戶,相當于今天的縣級干部,但他對朱元璋還是相當尊敬的。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深受郭子興的信任。在他從一匹馬迅速升到主教練之后,部隊里所有的士兵都把他當成了同行。誰也不想自卑,但他的年齡和資歷都比他的唐河好。他服從他的約束和命令。這讓朱元璋“很高興”,覺得很幸福。
稍加注意,我們就會發現,上述故事以及朱元璋加入赤色猩軍后的許多故事,都具有古代江湖中的忠義元素和現代黑道故事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明太祖朱元璋顯然具備了黑幫老大的基本素質。
這些人吃的是小牛肉,后來在紅巾軍中得到了朱元璋的寵愛。他們大多成為朱元璋武裝集團中的重要戰士,與朱元璋并肩作戰,征服天下。
明朝開國后,他們都成了帝國的開國元勛,享有崇高的榮譽、地位和待遇。比朱元璋小4歲的徐達甚至成了這些武將的英雄。最后這些人都死得很早,只有中風后流口水的唐河逃過了洪武皇帝的死,其余的都沒有好下場。
然而在征服國家的過程中,朱元璋的忠誠、才華和對未來的期待,是很多勇者下大決心追隨他的重要原因。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348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