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皇后的故事大家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這部劇以明宣宗的皇后孫氏為主角,講述了她不平凡的一生。然而,歷史上的宣宗孫皇后卻和劇中有著很大的差別,也可以說電視劇在某種程度上為孫皇后“洗白”。那么歷史上的孫皇后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其實在歷史上,宣宗孫皇后的名聲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據記載,孫皇后是山東鄒平人,父親名叫孫忠,擔任永城縣主簿。孫皇后能夠入宮,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明宣宗的外祖母是永城人,能夠經常入宮,“言忠有賢女”,于是孫皇后被選入宮中。
當時孫皇后還很小,只有十歲,于是朱棣命兒媳(即宣宗的母親)教養。沒過多久,還是皇太孫的朱瞻基成婚,然而正室卻不是孫氏,而是胡善祥,“竟冊立胡氏,而以孫氏為嬪”。為朱瞻基婚事做主的自然是朱棣,然而十一年之后,已經成為皇帝朱瞻基卻不顧夫妻感情,打破明朝歷史,將胡皇后廢掉,改立孫氏為皇后!
俗話“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明宣宗與胡善祥已經成婚十余年,他為何會做出這樣殘忍的決定呢?有人可能會說,明宣宗根本不喜歡胡善祥,其實沒那么簡單,因為胡善祥為明宣宗先后生下了兩個女兒,夫妻感情還是有的,只是有人在一直“挑撥離間”。
通過史料分析,我們可以確定那個人就是孫氏!明宣宗雖然也是一代明主,但比較喜歡玩,比如斗蟋蟀之類的。胡善祥經常規勸皇帝,這引起了宣宗的不滿,“上頗事游幸,且好弄,后數數規諷,上稍厭后”。而孫氏則不一樣,她長得很漂亮,深得宣宗的寵愛。
明宣宗即位時,加封孫氏為貴妃。按照明朝的規矩,貴妃是有冊無寶的,只有皇后才有冊有寶。但是宣宗打破慣例,“敕尚寶制金寶如后,賜孫氏”。孫氏工于心計,處處迎合宣宗,打擊胡善祥,最終導演了一出“盜子奪后”宮廷鬧劇。
孫氏明白要想徹底擊敗胡善祥,自己必須要有皇子,于是她聯合宮女、太監,“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當時是宣德二年十一月,“宮中傳言貴妃生皇第一子”,明宣宗以此為借口,召見朝廷重臣,提出打算廢后的主張,“朕三十無子,而中宮屢身不得育,頃且病。日者言中宮祿命必無子,今貴妃有子,當立為嗣。”
這些人不敢反對皇帝的意見,最后還幫皇帝出謀劃策,讓皇帝逼迫胡善祥 “主動”讓出皇后的位置。宣德三年三月,胡善祥被迫出家,賜號靜慈仙師,孫氏如愿以償,成為皇后。但是宣宗的母親張太后,依然很喜歡胡氏,“內廷朝宴,命居孫后上”。
胡善祥沒有任何錯過,卻被廢掉,引起了天下輿論的轟動,“天下聞而憐之”。明宣宗也有些后悔,自解道:“此朕少年事。”張太后死后,胡善祥非常悲傷,一年后也因病去世。在討論胡善祥喪禮規格時,楊士奇提出用皇后之禮安葬,但其他人說:“此非內庭(指孫皇后)意也”。最后居然只用嬪禮安葬胡善祥。
天順六年,已經是太后的孫氏病死,錢皇后對明英宗說:“后賢而無罪,廢為仙師。其沒也,人畏太后,殮葬皆不如禮。”明英宗也感到胡善祥很可憐,于是下詔追尊胡氏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并且按照皇后的標準重修陵寢。反觀宣宗孫皇后,工于心計,一直欺壓胡氏,甚至在胡氏死后還要貶低她。
孫氏的出生并不太好,他的祖先都是農民,直到她父親這一輩時,才當了個永城縣主薄。據說,孫氏是在田間地頭出生的,當時,有數萬只烏鴉圍繞著她,燥叫不停,所以人們認為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小時候的孫氏,不僅長的如花似玉,而且還特別聰明。
有一次,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在回娘家永城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一個小女孩正在路邊玩耍,這個小女孩正是孫氏。彭城伯夫人覺得這個小女孩很不錯,于是就和孫氏的母親商量了一下,待她母親同意后,就將十歲的孫氏帶入宮中撫養。
當時明成祖和他的皇后都非常喜歡年幼的孫氏,小女孩在宮中十分受寵,因此過起了無憂無慮的生活。就這樣,孫氏和朱瞻基一起長大,兩人情愫漸生,難離難棄,感情相當好。1417年,明成祖為孫兒朱瞻基選妃,對濟寧女子胡氏十分中意,便冊為太孫正室,而孫氏只做了妃子。1425年,明仁宗病死,皇太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在妻妾之間,朱瞻基最喜歡的還是孫氏,二人兩小無猜,宣宗一心想要冊封她為皇后,但胡皇后是成祖所立,母親也十分喜歡,朱瞻基一時也想不到什么好的辦法。
胡氏的皇后地位不可動搖,無奈之下,朱瞻基只好封孫氏為貴妃。在宮中,孫氏的地位同皇后不相上下,尊貴無比。朱瞻基心里也只有青梅竹馬的孫氏,對她百般寵愛。在孫氏長大后,她變得更加妖嬈聰慧,工于心計,善于博取他人歡心。在成祖、仁宗去世后,孫氏漸漸意識到,雖然宣宗是大權在握的皇帝,但軍國大政仍要稟報張太后,皇帝沒有實權肯定會引起朝中大臣非議,朱瞻基心里肯定也是不情愿的,而自己如果就此止步不前,恐怕也遲早會被淘汰。于是,她也開始大膽地公開爭取自己的地位,不再把心思深藏起來,而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一個花好月圓的夜晚,孫氏向朱瞻基撒嬌,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朱瞻基賜她一枚金寶,改封號為“皇貴妃”。
這一要求是有違封建社會禮制的,朱瞻基感到十分為難,但一看孫氏那千嬌百媚的姿容,便立刻決定為她破例一次。此后,朱瞻基多次到清寧宮中去請示太后,張太后起先堅決不肯,但還是架不住兒子的多次請求,也只好答應。宣德元年五月,朱瞻基下詔封孫氏為皇貴妃,賜她金寶。這樣,孫貴妃和皇后一樣,都擁有金寶金冊,稱呼中都有一個“皇”,孫氏離皇后的位置又近了一步,她成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冊金寶的皇貴妃。孫氏得到金冊金寶以后,雖然取得了和皇后幾乎同等的地位,但是看一看擁有的這些,孫氏的心里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每次看到胡皇后,孫氏都很不服氣,不禁在心里做一番比較。
自己不僅比胡氏長得漂亮,為人處世也比她靈活,自己又是皇帝外婆和母親親自選中的,況且已經在宮中生活了多年,熟知宮中的情況和宮禮宮規,而胡皇后的出身也不比自己高多少,為什么當上皇后的卻是她,而不是自己?孫氏越想越不平衡,暗下決心,一定要奪到皇后的寶座。
1428年,朱瞻基已經三十歲了,還沒有兒子。他自己想起來也是憂心忡忡,一天,他同寵妃孫氏說起來,愁容滿面,孫貴妃忙下跪,騙朱瞻基說自己懷孕了。朱瞻基大喜過望,親手把她扶起來,激動之余,他對孫貴妃承諾道:“如若愛妃生下男兒,朕當改立愛妃為皇后!”八個多月后,孫氏竟然生下了一個皇子。朱瞻基聽到喜訊后,笑逐顏開,當即為兒子取名為祁鎮,并傳旨大赦天下,以慶賀皇子的誕生。
不久,宣宗決定履行自己的諾言,以胡皇后無子,身體常年不適為由,逼勸她讓位。而生性軟弱的胡皇后也無力抗爭,便強作笑臉地接受了。孫氏和宣宗一唱一和,總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廢了胡皇后。宣德三年,朱瞻基正式冊封孫貴妃為皇后。就這樣,孫氏終于等到了自己自幼年時就在等待的皇后鳳冠。
1435年,宣宗病逝,皇太子朱祁鎮即位,史稱明英宗。英宗尊張太后為太皇太后,孫皇后為皇太后。1462年,在皇太后位上坐了二十八年的孫氏病死。孫太后過世后,英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清朝時期有位秀才說過:孫貴妃體態妖嬈,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悅上意,幾次把這位宣宗皇帝,玩弄在股掌中。”
可以說胡皇后被廢后,少不了她在朱瞻基耳邊吹風。胡善祥無過被廢的事,百姓們知道都非常同情這位品德高尚的廢后。而朱瞻基后來也為此悔過,說是年少不懂事。
朱瞻基的生母張太后非常喜愛和可憐這個賢德的胡善祥,常召她于宮里面,皇室聚會的時候張太后也會命她坐于孫皇后之上,孫皇后自然是不喜了。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追隨仁宗而去,胡皇后痛哭不已,太皇太后張氏逝世后的第二年,胡皇后也隨之而去,用嬪御禮葬在了金山,謚號靜慈仙師。
宣德十年,朱瞻基駕崩:
9歲的太子朱祁鎮不得不即位,為明英宗。不明事理的太子順理成章淪為擺設,太皇太后和孫若微孫皇后才是幕后操作朝野的人。
年幼無知的明英宗在有心之人的教唆下北征瓦次,后兵敗被擄。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朝廷將郕王朱祁鈺(明英宗的異母弟)扶上帝位,為明景帝。但明英宗的皇位之路并沒有因此畫上句號,他所失去的一切,她的母親孫若微都會幫他奪回來。
許是上天眷顧,景泰元年,明英宗回了北京。雖一直被囚禁在南宮,但孫若微一直在為兒子的復辟做準備。蟄伏七年,孫若微開始反撲,授意大臣徐有貞、石亨等人乘機發動“奪門之變”,幫助明英宗復辟,結果毫無疑問,她成功了。
你以為這就是孫若微的最后一筆,錯!她的傳奇故事還在書寫。她成為孫太后之后,在她兒子第二個任期內,督促他下詔廢除嬪妃殉葬制度,造福后代。天順六年,孫太后駕崩,她的人生軌跡就此結束,但關于她的故事,還在流傳。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287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