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三國蜀漢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中華民眾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的朝代,其中的三國,無疑是動蕩不安且群雄并出的時代。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的梟雄名將,如曹操、孫策、孫權、袁紹、袁術、劉備等人就是如此。
而名將則有蜀漢五虎大將、魏延、曹魏五子良將、東吳周瑜、呂蒙、陸遜等等實在太多,可謂亂世出英雄。而最后浪花淘盡英雄,最后只剩下三股勢力,那就是曹魏、東吳和蜀漢,形成了三足鼎立。
其中以曹魏最強,東吳次之,最后是蜀漢,了解過歷史等人都知道,三國鼎立時期,各方都曾有過機會一統中原,哪怕是勢力弱小的蜀漢,在其鼎盛時期,也有過逐鹿中原的實力。
然而也僅僅有這個實力而已,依靠當時蜀漢所處的環境和局勢,哪怕是其鼎盛時期,能夠統一中原的機會也非常渺茫,原因還是蜀漢“硬傷”太多。
人口兵力規模太小,與其與兩個相差太多
據史書《三國志》記載,巔峰時期的蜀漢,其擁有的人口也不過是30萬戶,一百多萬人,而兵力也只有寥寥十五萬人。在公元263年蜀漢滅亡時,其人口也只剩下28萬戶,94萬人。據后來的史書《蜀記》中記載:
“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反觀東吳,據《三國志》和《晉書》記載,其滅亡時,人口共52.3萬戶,230萬人,兵力高達23萬左右。而曹魏更多,共66萬戶443萬人,兵力高達50萬左右,比兩個蜀漢和一個東吳加起來還強。在這樣的情況下,蜀漢想要先后擊敗東吳和曹魏,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哪怕是東吳蜀漢也只是勉強能夠抵抗,更別提還有數倍強于蜀漢的曹魏,雖然蜀漢謀臣武將非常頂尖,但這也無法彌補其人口和兵力少的硬傷,在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還是兵力。
三國版圖比較
蜀漢版圖
公元219及221年蜀漢最為鼎盛時期,其擁有荊州四郡、益州以及漢中,除此之外還有東三郡,在版圖方面,已經隱隱超過了當時的東吳。按照此前東漢天下十三州的劃分,蜀漢已得其二,也就是益州跟荊州,然而其中的荊州只是擁有四個郡,相當于荊州的一半。
但哪怕如此,其版圖也超過了東吳,然而可惜的是,蜀漢的鼎盛也僅僅是曇花一現。短短幾年,五虎大將之一的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殺,不僅荊州四郡被奪,連漢中周邊的魏興、上庸、新城等東三郡因為孟達的反叛也被曹魏奪取。《三國志·蜀書·劉封傳》記載:
“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
而關羽鎮守荊州的四萬精銳也損失殆盡,蜀漢一夜之間形勢急轉直下,也由此走向敗亡。此外,因為關羽兵敗身亡,作為其結拜兄弟的張飛也因為下屬的背叛而被殺,五虎大將已失去其二。
而更致命的還在后面,因為關羽等人打被殺,作為結拜大哥的劉皇叔,早提失去了應有的理智。忍耐了一年之后發動著名的夷陵之戰,率領號稱70萬人馬的蜀漢精銳為關羽報仇。
雖然號稱70萬,但據史實記載,實際人數只有5—8萬人左右,而這已經是蜀漢的大部分力量了,然而早已失去理智的劉皇叔,最后被陸遜火燒三百里連營,蜀中精銳盡失。《傅子》記載:
“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馀人,備僅以身免。”
如果說關于丟失荊州只是損失慘重的話,那么劉備的夷陵之戰算是對蜀漢傷筋動骨了。因為巔峰時期的蜀漢,兵力在十五萬左右,而關羽丟失荊州以及劉備夷陵之戰的蜀漢精銳人馬的損失已經超過十萬了。
這個時候哪怕是諸葛亮再厲害,也無法扭轉蜀漢的頹勢了,自此蜀漢走下巔峰再無崛起的可能。
東吳版圖
東吳的疆域起初擁有大部分的揚州,而孫權在赤壁之戰后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擊敗關羽后獲得荊州之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基本占據荊州。據后來的史書記載東吳版圖:
“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
與蜀漢鼎盛時期時間短不同,蜀漢因為時間短,即使擁有頗大的版圖,卻也沒時間消化和挖掘潛力。而反觀東吳,在奪得荊州之后,幾乎舊再也沒有丟失過,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在后面的數十年里,荊州都為東吳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由此可見蜀漢丟荊州的不利之處。
丟掉荊州以及東三郡的蜀漢,在版圖方面已經小于東吳,人口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時候的蜀漢,別說一統天下了,其能夠在東吳和曹魏的夾擊之下勉強自保都不錯了。
曹魏版圖
曹魏的版圖可以說是當時三國中最大的,其不僅擁有中原,還有西域,在東漢時天下分為十三州,魏國占據其中較為富足的九州之地。按當時的劃分為為司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雍州(涼州)、并州、冀州、幽州,除此之外還有荊州北部和揚州一小部分。
可以說按州郡來劃分,曹魏的版圖無疑是最大的,所以也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美譽。其實這個說法無疑指的是州郡和人口,而不是實際版圖,因為如果我們從實際版圖來看,就會發現曹魏的版圖其實跟東吳差不多,大不了多少,但因為其人口多兵力也就非常足。
而蜀漢僅僅擁有兩個州,其中的荊州還只有一半大小,這樣的地盤無疑太小,一旦發生戰爭,蜀漢回轉的余地不大,不像曹魏,打不過還可以往西域,再不濟往后靠近北方都可以,這就是地盤大小的區別。
人口地理環境的原因決定了蜀漢統一中原無望
人口
天下十三州,曹魏擁有九州,東吳與蜀漢各擁有一個半。不同的是,曹魏的九州因為處于北方中原地區,是當時的經濟中心,九州也大多為富庶之地,人口非常密集,這也決定了曹魏所擁有的兵力遠遠大于東吳和蜀漢。
而反觀蜀漢,因為其在版圖州郡要比曹魏少太多,人口自然也會少,當時三國打仗搶的是地盤,但實際上搶的是人口,誰的地盤人口多,意味著可以征兵的力量就多。而這也是為何劉備逃跑時要“扶老攜幼”,諸葛亮失去街亭后,還不忘在擄掠涼州人口的根本原因,因為沒有人口就沒有兵力啊!
所以哪怕是當年蜀漢鼎盛時期,其所擁有的地盤也就一個益州和半個荊州,還有當時的漢中以及東三郡。然而最為富庶的荊州僅僅在幾年之后因為關羽的身死而被東吳奪取,東三郡也被曹操獲取,僅剩一個益州和漢中的蜀漢,在人口方面遠遠不如曹魏和東吳,兵力也就自然差了太多。
由此可見,哪怕但是巔峰時期的蜀漢,也依舊沒有多少一統中原的實力和希望。劉備和后來的諸葛亮六次北伐,也只不過是想要通過騷擾曹魏讓其不能主動攻擊蜀漢而已。實際上即使是當時的諸葛亮,也根本沒指望能夠一統中原,其能夠依靠北伐拖住曹魏自保都不錯了,何談一統中原恢復漢室?
地理位置
巔峰時期的蜀漢地理位置在西南,當時的益州、荊州等地,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陜西等區域。這些地方在我們現如今看來還算發達,但要知道在1800多年的三國時期,這些地方說白了就是蠻夷荒蕪之地,人口太少環境險惡。
其中的云貴地區社會制度落后,生產力低下,而川渝地區也只有成都平原附近具備較高的糧食生產能力。農業實力的低下,使得蜀漢無論土地還是人口都遠遠不及曹魏和東吳,也就客觀上決定了蜀漢的國力弱勢。
而蜀漢多崇山峻嶺,山崖陡峭,這種封閉式的特殊地形導致了蜀漢的交通閉塞和信息落后,連后來幾百年后的李白都感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可想而知三國時期蜀漢版圖地理位置有多差。
但因為這樣,卻也使得蜀地易守難攻,然而卻也出行極為不方便,也就沒有人愿意到這樣偏僻的地方來。
而當時蜀漢地盤最好的就是荊州部分,因為當時的荊州非常發動和富庶,而這也是為何曹魏與東吳都要爭搶的原因,最后各自也就得了三分之一。而因為地理環境的險惡,使得當時三國的人口大部分都在曹魏的九州中原地區,畢竟那里是經濟和政治中心,人口多,人才都是往那跑。
再次一點的東吳,哪怕沒有如今的發達,但因為靠近沿海且多是平原地區,說是魚米之鄉也不為過。地理環境自然也沒有蜀漢那般惡劣,人口也是蜀漢的兩倍。在這樣的先天條件之下,可沒有誰愿意往蜀漢那樣惡劣的地方跑去,也就決定了蜀漢的人口和兵力遠不如曹魏和東吳。
即使是巔峰時期,蜀漢也就勉強能跟東吳相提并論而已,何況蜀漢的巔峰僅僅在幾年時間而已,如果當時的蜀漢巔峰時期有數十年,一統中原也未嘗不可。
結語:
即使是巔峰時期的蜀漢,從人口、州郡以及所處的地理環境來看,與曹魏和東吳相比,均不占優勢。在這樣的前提下,想要統一中原恢復漢室,幾乎沒什么希望,更何況其巔峰時期只有短短幾年,使得其后來能夠自保都較為勉強,逐鹿中原已經不可能。
參考資料:
《三國志》
《晉書》
《蜀記》
三國時期,烽煙四起,在三國亂世之中的故事也是十分的精彩。當年魏蜀吳三國造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蜀漢、東吳和曹魏政權都十分的強勢。當年劉備,曹操,孫權這三位領導者的野心都不小,看似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戰爭一觸即發,所以三個國家的戰爭也發生過很多次,而且戰爭也十分的精彩。
夷陵之戰就是三國時期特別有名的一場大戰。當年劉備剛剛登基稱帝,面對東吳殺害自己的二弟關羽,又因為荊州的失去,所以劉備就大舉發兵進攻東吳。東吳為了自己的安危也是積極抵抗,由于實力不濟,孫權也是向曹操請求了援助,最后東吳大將陸遜率兵積極抵抗,最后經過長達七個月的戰爭,最后吳國竟然不可思議的取勝了。
當時劉備攻打東吳耗費了不少兵力,面對夷陵之戰的失敗,蜀漢實力大損。當時吳國在魏國的幫助下獲得了勝利,但是在獲勝后,曹操就對剛剛戰爭后的吳國起了不軌之心。所以蜀漢實力大損,劉備還是要堅持攻打東吳,劉備也是想借曹操之力一起滅掉東吳,所以劉備已經沖昏了頭腦,所以諸葛亮也沒有勸阻劉備。
荊州對于蜀漢軍事的發展很重要,劉備攻打東吳也是為了奪取荊州。面對蜀漢實力大損,大將趙云、秦宓也都勸阻過劉備,但劉備絲毫不聽取他們的意見,所以諸葛亮也沒有再進行勸阻。當年劉備為了發展自己國家的地位,也是不惜一切代價,所以就要堅持把荊州奪回來,諸葛亮也覺得有道理,所以就沒進行勸阻。
三國的時候,魏蜀吳雖然各自有自己的一方土地和政權,但是最合理的政權還是屬于曹魏。蜀國當時候劉備的主要目的是統一天下,我認為過于霸權。東吳沒有很多的政治和土地權益意識,很容易國家陷入危險。
漢末是一個烽火年代,無數英雄豪杰踏進了這個亂世。十八路諸侯你爭我奪,為了各自的野心致使百姓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經過幾十年的戰亂,三個政權脫穎而出,天下逐漸恢復了穩定,三個政權彼此制衡,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存在。其中以曹操為首的實力最強,占據整個北方,割據江東的孫權緊隨其后,可憐的蜀漢因為底盤小,只能屈居第三。
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率先占領主權,成為了魏國的一國之君。接著蜀國和吳國也慢慢成長了起來。吳國一直是劉氏的天下,而孫權稱帝在當時是不具有特別大的說服力的,因為當時候大家還是信服的是禪讓制,沒有劉協的禪位,是不配得到認可的。
劉備雖然姓劉,但是他建立的蜀國可以說和東漢沒有任何聯系。既沒有得到東漢老臣的支持,也沒有得到漢獻帝劉協的認可。這種情況下,劉備雖然成為了皇帝,但依舊不具備合理性。當今天下,可能也就益州的百姓愿意承認他是一個皇帝。
所以根據當時候所有的情況來考慮,一個明智的君主或者換句話說是一個穩定政權的君主才能穩住軍心,穩住民心,非曹魏莫屬。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96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