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情商的重要性,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情商是現代概念,古人雖沒有“情商”,卻有人情世故,看歷史故事,皆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好賴讀讀史書,最起碼會有一番收獲。5000年歷史中的智慧,我們是學不完的。
情商對我們有多重要?社會上奔波的人大多都深有體會,上司、同事、親人、朋友間的相處,無不需要“情商”。我們不懂情商,最差的結局大概是沒有一個好工作,或交不到朋友,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古代“情商”不高,危機則大大增加,甚至有性命之憂。
鄧艾鄧士載,三國后期影響深遠的人物,滅蜀漢,在唐宋更是入武廟六十四將,三國曹魏僅張遼、鄧艾二人入選。但這么厲害的一個人,終因缺乏“情商”,沒有同上司司馬昭打好交道,被鐘會等同僚抓住機會,關押起來,最后更死于兵亂,令人唏噓。
鄧艾的崛起之路,屬于草根逆襲,在魏晉時期,沒個好的家世,哪怕再有才華,往往很難出頭的。鄧艾早年喪父,跟母親同族人一起生活。我們知道曹操開始屯田,將一部分普通百姓轉化為屯田民,專門負責屯田,而鄧艾和族人就是屯田民。
鄧艾最初受到司馬懿賞識,卻不是因為軍事才能,而是屯田策《濟河論》。鄧艾給曹魏上書的屯田策,深受司馬懿喜歡,鄧艾也因此步步高升,在正始四年出任南安太守,雍涼可是司馬懿勢力范圍。
雍涼地區是魏蜀交戰前沿,鄧艾常年駐守這里,漸漸顯露軍事才能。在曹魏隨后的一系列政治風波中,鄧艾始終站在司馬氏一方,成為司馬師、司馬昭倚重的大將。
公元263年,司馬昭為篡魏做準備,開啟滅蜀之戰,命令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鐘會拿下漢中后繼續南下,同姜維對峙劍閣。因糧草不足,曹魏一時半會奈何不了劍閣,鐘會甚至有退兵的打算。
滅國之戰豈能如同兒戲,草草結束?鄧艾不甘心,決定帶2000精銳士卒,從人跡罕至的陰平小道,偷渡過去,出其不意繞過劍閣,直接攻打成都。
陰平小道有多難走,我們來看看《三國志》的記載:“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無論過程多艱難,鄧艾的結局是好的,他成功偷渡蜀漢后方,迫降降劉禪。
立下如此大功,司馬昭不吝賞賜,封鄧艾為太尉,增邑二萬戶,就連兩個兒子也封了亭侯,各有千戶的食邑。滅掉一國,鄧艾也算迎來人生巔峰。有句古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鄧艾也是如此。
鄧艾手握重兵,又在蜀地這種天然利于割據的地方,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打消上司的猜忌心,以防“功高震主”。可鄧艾呢?簡直反其道而行,生怕司馬昭不懷疑。
鄧艾滅蜀后,對蜀漢降臣夸耀自己功績:“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這話既可以看作鄧艾自夸,也可理解為收買蜀漢舊臣之心。你鄧艾一個魏國臣子,居然想收買敵國民心,想干嘛?
我倒不認為鄧艾有謀反心思,他沒這資本。鐘會是世家子弟,有人脈資源利用,鄧艾有什么?伐蜀大軍,他能控制多少?鄧艾是因為滅蜀漢的大功,有點驕縱心理。
若僅是如此,司馬昭不一定將鄧艾抓起來,之所以說鄧艾情商不足,因為他對蜀漢的處置很不合理。一國大事,那是朝廷重臣商議,皇帝(司馬昭)拍板,然后才下詔施行。尤其是處理蜀漢君臣這件大事,鄧艾根本不該插手,或者該上書建議,待朝廷同意后再實施。
鄧艾想在蜀地怎么做的?他既想蜀地修造船塢,打造船只以來攻吳;又想厚待蜀漢宗室,封劉禪為扶風王,讓他留在蜀地;甚至鄧艾開始安排封賞伐蜀的有功將士,這是一個領兵大將能做的事?
鄧艾初心是好的,他大概這樣想著有利收攏蜀地民心,又能作為攻吳的西線陣地。錯就錯在沒請示司馬昭,也沒有避嫌。司馬昭回復鄧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你別亂來,這些事必須交給朝廷!
若鄧艾稍微有點“情商”,也知道這事不能在繼續下去,結果他接著上書司馬昭:“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專之可也”。鄧艾的話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個意思。如此專斷的話,哪個領導聽了會舒服?
君主有容人之心,那是君主的選擇,臣下卻不能以此蹬鼻子上臉,有些東西,是不能輕易碰觸的。鄧艾不一定有心造反,他的話也并非全無道理,錯就錯在他手里握有數萬大軍,又口出狂言,不得不讓人多想啊。
鄧艾的下場,不能全怨鐘會、司馬昭等人,鄧艾也有自身的因素。鄧艾有大智慧,屯田、打仗皆非一般人,可他為人處世的“情商”,卻有些不足。所以我們要吸取鄧艾教訓,多多琢磨,什么事能做,什么話能說,總少不了壞處!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96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