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剪辮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清軍入關建立中原政權伊始,就對占領地人們推行了剃發留辮政策,即除了用于編辮子的頭頂和后部毛發外,前頂及周邊部分的頭發全部剃光。這種政策之血腥,可謂罄竹難書,真真到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地步。
清政府就是以這種血腥的“留辮運動”樹立了自己絕對的統治權威。因之,留不留辮子,在有清一代,始終是個重大政治問題,執法甚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后,革命黨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剪辮子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隨之,剪辮子運動席卷全國,革命軍政府專門成立宣講團與“剪辮隊”,見了男人的辮子就剪,以期結束一個舊時代,開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現在,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那就是剪辮子之風始于何時?
事實是,剪辮子之風,并不是在民國建立以后才開始的。晚清時期,剪辮子之風就已經刮起。
1840年,西方列強,尤其以英帝國為首的侵略者,用堅船利炮開道,發起了對清朝的鴉片戰爭,從此,漸次打開了清朝的國門,清廷也被迫開始了對外開放的洋務運動。
到了晚清,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和不斷發展,對外貿易、科技、文化等的交流日益增多。盡管清朝的主流意識是把外邦當夷敵看待,以上對下,以尊對卑,甚至把外交部稱之為“理藩院”,以此鄙視洋人,但還是有許多進步人士甚至王公大臣提出剪辮子的要求。
有識之士或叫進步人士提出剪辮的要求不足為奇,革命派以剪辮子之行動用來反清更不足為奇。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那些滿清親貴為何也有了剪掉辮子,“背叛祖宗”的想法和行為了呢?難道他們就不怕政治不正確,知法犯法,觸犯大清律例,惹來殺身之禍嗎?
然而,讓人心知肚明的是,那個時候,晚清國門已洞開,洋人已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國人也開始走了出去,那根辮子在中國人腦后拖了兩百余年,此時,不僅太累贅,太扎眼,也太落伍了。畢竟,晚清與清朝建立之初,國情已發生巨大變化,誠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1872年,中國留學生事業的先驅,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帶往美國留學的幼童,腦后就都拖著辮子。這些頭上編著辮子的小男兒到美國后,美國小孩常常跟在他們后面喊“中國女孩子”,甚至指著辮子侮其為“豬尾巴”。
逐漸地,“祖宗之法不可變”一說,已被洋人破壞得七零八落。再說,慈禧太后能長期垂簾聽政,不肯還政于皇上,不也是對祖宗之法的一大破壞嗎?
如此看來,剃發留辮的祖宗之法是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
1898年戊戌變法,康有為給光緒上了一道《請斷發易服改元折》,呼吁光緒帝率先剪辮斷發,改換服裝,給國民做個榜樣。他對男人留辮子詰道:“兒童牽弄,既緣國弱,尤遭戲侮,斥為豚尾”。康有為還把去辮與工業生產聯系起來,他痛陳道,“且今物質修明,尤尚機器,辮發長重,行動搖舞,誤纏機器,可以立死……辮發與機器不相容者也。”
1900年,章太炎在上海當眾剪掉辮子,引起轟動。20世紀初,伴隨著革命黨人反清革命高漲的到來,很多青年厭惡地把辮子稱為“煩惱絲”。1902年以后,中國大規模地往日本派送留學生,他們中不少人到了日本就剪掉了辮子。不僅留學生,國內新式學堂的學生也出現了剪辮子的風潮。
1905年,清末重臣愛新覺羅·載澤、司法部長戴鴻慈到西方考察憲政,40多個隨員中剪辮子的占了一半。年輕貴族,八旗子弟中,不少人在革命前就剪掉了辮子。更讓人感嘆的是,1908年慈禧出殯的時候,英國《泰晤士報》記者拍下當時的照片,騎在馬上的新軍士兵,也都剪了辮子,腦后光禿禿的。
也是在1905年,蔡元培在上海中國公學讀書時,學生基本都剪去了辮子。
時代在變,形勢比人強。此時的清朝最高統治者,對剪辮子風潮,只得睜只眼閉只眼,不置可否,再也沒有了入關時,那種“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殺戮蠻勇了。
1911年10月10日,凡是參加武昌起義的所有將士和民眾都剪掉了辮子。
見大清大勢已去,一些清朝的官僚政客也開始借剪辮跟上形勢。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的那天晚上,袁世凱也剪掉了辮子,由此搖身一變,成為了“革命同志”。
當然,清朝滅亡后,隨著剪辮風潮的退去,留不留辮子,留什么發型,基本上與政治無甚關系了,盡而漸漸還原為民眾自由選擇的風俗習慣了。無疑,這是辛亥革命后,歷史的一大進步。
溥儀
《退位詔書》發布的當晚,袁世凱剪掉了腦后的辮子,一夜之間,由清朝權臣變成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辮子被滿清 *** 視為國體象征,當年入關時曾強橫地要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到了辛亥革命風起云涌時,清 *** 只能在1911年12月7日宣布國民可以“自由去辮”。沒等到國民把辮子剪完,這個腐朽的政權已經轟然倒塌。
不過,根據“大清皇帝退位后優待之條件”,皇族成員仍可以“暫居宮禁”,受到“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也沒有被要求改換民國服飾、發型。清帝退位數年后,紫禁城內依舊是辮子世界。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從民國二年起,民國 *** 內務部就幾次給內務府來函,請紫禁城協助勸說旗人剪辮,語氣都非常和婉,但都沒有提及到他和大臣們的頭上。內務府用了不少理由去搪塞內務部,甚至辮子可做識別進出宮門的標志也作為一條理由。
最后,第一個在紫禁城內剪掉辮子的恰恰是溥儀。1920年的一天,因為他的“洋帝師”莊士敦告訴他,西方人嘲笑中國人的辮子是“豬尾巴”,溥儀“立刻毫不猶豫地把它剪了,跟誰也沒商量”。
有溥儀帶頭,幾天工夫,紫禁城內千把條(除了幾個內務府大臣和三位中國師傅)的辮子全不見了。
到了1924年底,溥儀被馮玉祥部隊驅離故宮,后潛往天津寓居。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皇族的歷史完結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81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