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李自成帶著三個條件和崇禎和談,崇禎為什么寧愿自殺都不同意

以史為鑒 2023-06-16 00:23:44

李自成帶著三個條件和崇禎和談,崇禎為什么寧愿自殺都不同意

很多人都不了解崇禎不和談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檢繼承大統那年是17歲,正是心中有番大作為的好年紀,想必他胸中也有廣闊的天地,希望能靠自己的能力,讓已有衰勢的大明重現當年盛況,他知道這條路難走,大概沒想到這條路如此難走,甚至到了絕路,當時國家內憂外患,關內是饑荒的爆發,國家之重農業產量直減,關外是女真的威脅。

皇帝想要安民,但結果卻是與百姓的矛盾越來越深,甚至水火不容,為了尋求一條生路,農民的起義最終爆發了,他們看出如今這個朝廷的軟弱無力,如果不反抗,等待他們的是水深火熱的境地,其中,最受人矚目的就是李自成,也被人們稱為“闖王”,他是幾股起義領袖中離皇權最近的一位。

這一年,李自成兵臨北京城,城周附近的防御幾乎不堪一擊,他順利圍城,按說下一步就是一鼓作氣的攻陷,出人意料的是,他選擇暫停了進攻的步伐,給了城內一絲喘息機會,隨后,命人帶著3個條件進城與皇帝談判,表示只要皇帝答應了這3個條件,他可以立刻選擇退兵,雙方達成和平。

這3個條件分別是割西北一帶、封王、犒銀百萬,這3個條件并不簡單,到底是李自成當時真沒有當皇帝的打算,還是借此羞辱朝廷,一般傾向于當時的他確實更愿意自己割地為王,并不想登上皇帝的位置,或許他也知道這個位置難當得很,還不如在西北逍遙,這才想出這么一出計劃。

首先,割西北一帶、封王,他是一個農民,雖然大膽起義,但有些想法仍然沒有擺脫這個階級的局限,覺得有一定權力就挺好,不一定非要站那么高,只要皇帝能將西北一帶地區割讓出來,讓他在本地當個西北王逍遙快活就不錯,或許他還考慮,如果真的當了皇帝,那才是天天睡不安穩,得不償失。

其次,犒銀百萬,光有地盤還不行,重要的是手中要有銀子,只要朝廷同意拿出這一百萬,回去路費和安家費就都差不離了,他的算盤打得是不錯,只是皇帝真能拿出這么多錢嗎?當時官員內部的腐敗和黑暗,朝廷權力和財政被大小利益團伙分割,其中一年的收入僅為三百多萬兩白銀,怎么能拿出百萬犒銀。

那么皇帝聽了這3個條件又是什么樣的反應呢?他愿意為了議和勉強滿足要求嗎?據記載,當時崇禎一聽氣壞了,心里說不定還在大罵:你一個農民的匪首,如今怎么有這么大的膽子,還敢跟朝廷提要求了!沒有商量的余地,這樣的要求簡直就是對朝廷的侮辱,朕要是同意了,以后還怎么見列祖列宗。

確實,李自成根據個人喜好提出的這個要求,實際上已經侵犯國家要求,打破統一,還有藐視了皇權,這是讓皇帝無法容忍的,對于他來說,如果同意了這幾個要求,實際上已經與滅國無異,更何況,太祖朱元璋對此早就有了警告,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這是祖訓,也是朝廷最后的尊嚴。

這是崇禎接受到的教育,也是他的底線,就算是死,也要與社稷同滅,身為皇帝,本來就應該守護國家的大門,如果無力守護,不如一死了之,身殉社稷,他知道如果不滿足要求,接下來面對的將會是攻城,身死,但滿足要求了呢?豈不是跟死沒有區別,這個皇帝當了也再抬不起頭了。

皇帝拒絕了條件,把希望寄托在吳三桂身上,卻不料沒能等到吳三桂的救兵,等來的卻是寵信太監的賣主求榮,京城兵敗,太監獻城,皇帝絕望到了極點,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了,該準備的要準備了,先將皇子送走,再親手送女兒上黃泉路,看著皇后了結性命,他想,好了,不管怎樣,皇家子弟不會受到欺辱了。

還有呢?對,自己怎么辦?他想了想,帶著身邊唯一一個太監,走到了自盡的絕路,并留下遺書,用這種絕烈的方式來捍衛所謂的尊嚴,古來今往,對他的看法褒貶不一,他并不是一個昏庸腐敗的皇帝,反而勤于政事,但這個王朝最終還是在他手里走到了盡頭,或許是命數如此,他只能承擔悲劇色彩,好在是有烈性的悲劇人物,再差也比渾身都是懦弱之骨的人值得加上感慨和惋惜,最后一刻,他或許會在想,總算依了太祖的祖訓。

李自成攻打北京時,崇禎君王為何不撤離非要選擇自縊?

明朝也是在崇禎皇帝這一代就滅亡了,而從中也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時候,就選擇了自縊,他這樣做的原因是,第一,他可能沒有地方跑了,就算跑的話,也可能受到李自成軍隊的重重包圍,而后受到俘虜。第二,他并不想做一個逃跑的君王,如果他跑了的話,那么他死后將沒有臉去見自己的祖先們。第三,正是因為他并不想入土為安,所以才選擇上吊自殺,以來告示天下。

 歷史上有很多人覺得是崇禎皇帝所導致國家滅亡,其實并非如此,在崇禎皇帝接管國家的時候,國家就已經走下坡路,而且國家的根已經徹底壞死了,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盡量的讓明朝繼續延續下去。

當時明朝后期已經嚴重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而崇禎皇帝鏟除了魏忠賢等龐大勢力,也是使得朝廷中東林黨一派迅速發展起來,并且魏忠賢在臨死之前也是勸告崇禎皇帝不要任用東林黨派的人,他的這番話并不是因為他自己本身不喜歡東林黨派的人,而是他也知道東林黨派的人多是唯唯諾諾,沒有什么大出息的人,東林黨人多是昏庸無能之人,雖然沒有叛國之心,但也沒有做出對國家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并且在最后李自成就要即將攻打進來的時候,這些大臣還在猶猶豫豫,沒有做出半任何軍事決策。

而他們的延誤也是導致了李自成直接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之所以選擇自殺,原因也是因為他并不想茍活于世,也不想被李自成給俘虜,更不想就此下地去見祖宗們,并且自己也沒臉見祖宗,所以就選擇自縊告示天下。 并且已經到這種地步了,他也是個好面子的皇帝,只能這樣做了。

李自成提出與明朝和議本是好事,崇禎為何還要一口回絕?

當時李自成找到崇禎帝想要議和,崇禎帝是沒有一口回絕,而是說的是:還沒有考慮好。當然,這個的背后意思就是不同意議和,于是李自成也沒有議和的打算了,而之所以不議和是因為當時明朝的大臣沒有一個給出建議,也讓崇禎帝說出了還沒有考慮好的話,也就讓李自成認為明朝不打算議和。

 在明朝的末年,各方農民起義軍四處興起,而最為猛烈的一方就是李自成了,而李自成攻克城池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很開就來到了進京必經之路的廣寧門。可以說廣寧門打下來了,北京城也不遠了,但是此時李自成卻停下了進攻的勢頭,讓太監杜勛前往北京城找崇禎帝議和。

 李自成議和的條件也是比較簡單,第一個就是讓西北歸于李自成,第二需要朝廷給與百萬軍餉,第三則是李自成不需要去覲見崇禎帝。而這三個條件可以說全都沒有出格的,一點也不過分,李自成也是沒有坐地起價的目的。但是就是這樣的三個條件還是被明朝給拒絕了。

明朝之所以會拒絕還是因為崇禎帝自己的一貫做法導致。在此之前,明朝遇到重大事情需要決斷之時崇禎帝就將問題擺在大臣門面前,當問題解決好了這就是因為崇禎帝?天聰圣明?的緣故,而一旦出了問題崇禎帝直接翻臉,涉及問題的大臣要么罰要么直接處死。

所以,當知道議和條件之時崇禎帝按照老規矩將問題交給了諸多大臣,而這些大臣在面都這個關乎明朝存亡問題之下全都默不吭聲,即便崇禎帝再三詢問所有大臣也是跪著,不說話。無奈的崇禎帝只能給杜勛說:?還沒有考慮好,等考慮好再說。?知道議和失敗的李自成立馬進攻北京城,最后北京城被破,崇禎帝也選擇了上吊自殺。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7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