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晚清鼠疫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黑死病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里(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們現代人都知道,黑死病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鼠疫,這是一種名叫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主要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
鼠疫曾給中世紀歐洲帶來極沉重的打擊,然而鼠疫的夢魘卻并不僅僅發生在當時。事實上,在人類歷史的許多時期,都發生過大小不一的鼠疫疫情。而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最慘痛的鼠疫經歷發生在1910年到1911年的東北。這場被稱為“20世紀世界上最嚴重的流行性鼠疫”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就奪走了6萬多人的生命,一時間整個東北地區都可謂是談“鼠”色變。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場疫情的來龍去脈。
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發現第一例感染鼠疫的患者。在隨后兩個月時間里,疫情沿著當時的中東鐵路肆意蔓延,從海拉爾、齊齊哈爾到哈爾濱、長春、奉天(今沈陽)。感染鼠疫的患者成批死亡,整個東北地區都籠罩在鼠疫的陰影之中。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趕赴東北處理疫情。由于鼠疫是非常烈性的傳染病,再加上當時醫療條件比較差,因此伍連德究竟能不能打贏這場與鼠疫的較量其實在許多人心中都存在疑惑。然而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伍連德和他的團隊僅用不到三個月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截止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數下降到了0。一件看似不可能發生的奇跡卻被伍連德實現了。那么問題來了,伍連德當時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戰勝疫情的呢?
首先,伍連德通過對患者尸體解剖確定了這次疫情是鼠疫中的肺鼠疫。這種傳染病可以通過呼吸和飛沫的方式進行傳播,因此當務之急就是有效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伍連德派1000多名士兵對中東鐵路中方管理沿線進行交通管制,所有途徑旅客都要觀察5天后才能放行。當時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沙俄也采取了同樣的方式進行管制。如此一來就有效阻止了患病人員在旅途中擴散病情。
當時還處于清朝晚期,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沒什么知識,也不相信科學。家里有人去世后,往往要想方設法將尸體偷偷運到城外土葬,以求得入土為安。可是患鼠疫去世死者的尸體本身就是高危傳染源,無論是在送葬過程中還是在土葬之后都存在極強傳染性。因此伍連德排除重重阻力,派士兵挨家挨戶進行搜查登記,發現病人立即送到定點醫院,發現尸體則必須進行焚燒掩埋。宣統三年(1911年)正月初一,2200多具尸體在哈爾濱城北的公共墓地進行集體焚燒,其中有不少尸體還是從已下葬的墳墓中挖掘出來的。通過這種近乎鐵腕的方式,伍連德團隊終于控制住了傳染源。
伍連德采取的另一項措施是在定點醫院分設不同院區,分別是疑似病例院區、輕癥病例院區、重癥病例院區。通過這種分類對不同程度的患者采取不同治療手段,既節省了醫療資源,又使患者最大限度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此外,伍連德還發明了一種在兩層紗布中間放一塊吸水藥棉的紗布口罩。這種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氣中的細菌與病毒,保護未被傳染人群。
經過伍連德團隊的一系列努力,東北鼠疫從第一例發現到最終實現0死亡只用了4個月時間。考慮到當時的環境,這項成績完全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跡。伍連德本人也因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聲名遠播,后來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個諾貝爾獎候選人。梁啟超曾贊譽道:“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即伍連德)博士一人而已!”用四個字來概括梁啟超的這一評價那就是——國士無雙。
事實上,伍連德當年控制疫情的手段在今天仍同樣適用,即傳染病防治三大原則: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未被感染人群。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瘟疫爆發,男女主如同天神般登場,以某種方式治好了這一批人,被人稱為神仙下凡。中國歷史上的“天神”并不多,那么在真實的歷史上,瘟疫到來時,古人又是如何防止瘟疫的呢?
據歷史記載,從西漢到清朝末年,中國歷史上發生過300多次大瘟疫,因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爆發中,中國人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罪己詔
在大型瘟疫面前,封建迷信的古人會將它歸到某個人身上,或是認為那人不幸,或是認為是上天的懲罰,因而皇帝一般會下罪己詔,檢討自己做的錯事,以讓上天收回懲罰。但這種情況只是人們的迷信,更準確地說是皇帝收服人心的一種方式,對改善瘟疫并沒有用。
隔離
以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觀點來看,要控制好疾病,一要管理傳播源,二要切斷傳播方式,三要保護易感人群。
古人雖然不知道原理,但也早早地了解到了管理傳播源的方式——隔離。一般來說,患病的病人幾乎都會禁足,防止與人接觸,將病毒帶出去。古代如果爆發了某種疾病,常常會封村,就是為了在人流動性小的情況下,徹底防止將瘟疫傳播到其他村莊。而漢代還專門創辦了“病遷坊”,專門用來隔離病人;蕭齊時,也曾專門設立“六疾館”來收治病人,隋朝同樣也是如此。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在如今也很管用。
1911年,東北爆發鼠疫,晚清政府將山海關封鎖,并對每個進出者進行隔離觀察,由此可見,雖然西方醫學并沒有完全傳過來,古人對瘟疫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方法。
消毒
在瘟疫到來之時,古人常常會對空氣進行消毒處理。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便寫到了用艾葉和丁香等物熏蒸屋子會有效預防疾病。除此之外,他們會將艾葉放在香囊之中,隨身佩帶,這樣便能更好地保持健康。在古代人眼里,艾葉的作用非常大,比如孫思邈便提出“體上常須兩三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的見解,扁鵲等人同樣在他們的書中對此有所提及。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將病人的衣服進行蒸煮,比如說李時珍提到的蒸汽消毒法。由于古代的醫學技術與現代相差很大,他們家境又較為貧寒,根本不可能將穿過的衣服丟置,因而這是一種防疫的重要手段。
藥劑
一些大醫學家對瘟疫也有所研究,他們研制出了一些藥劑,但瘟疫到來時便煎藥來救治人。晉朝時葛洪便在他撰寫的《肘后備急方》中提到了瘟疫這一次,并專門為它寫了集中治療的方法。而藥王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同樣提到了“辟溫”的方法。除此之外,宋元明清的醫學家們都為治療瘟疫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他們撰寫的書籍中提到了相關的治療方法。
由此來看,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有些防治瘟疫的方法現如今還管用,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靠上面說的方法,畢竟它的作用還是有限的。
黑死病又稱為鼠疫,當時也來到了中國,在晚清時期黑死病曾經在中國的東北平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當時很多西方專家誤認為,只要把老鼠全部殺光,就能夠杜絕黑死病,是中國的醫生伍連德抵抗住了所有的困難,才最終將黑死病扼殺在中國的土地上。
黑死病的發源主要是一些原始的爬行動物或者野生動物,這些生物身上本身就帶有一些致命的病毒。在通過跳蚤或者老鼠等傳播介質的傳染之下,導致人體會感染黑死病。當時由于醫療資源的極度匱乏,所以一旦感染了黑死病,幾乎是死路一條,在東北平原爆發的初期我國有近六萬人民,都死于黑死病,但是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憑借傳統的中醫根本無法治愈黑死病。
擴展資料:
黑子病并沒有在我國中原地區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反而給許多歐洲人民代表了非常沉重的災難,據統計當初有2500萬人就死于黑死病。
由于當時封建禮教的影響,人在去世之后不能夠實行火葬,所以導致了黑死病的極度泛濫,在傳統的歐洲國家面積非常小,人口又眾多,所以黑死病在歐洲地區迅速的發展,又沒有很好的醫療資源來治愈黑死病,很多歐洲人民在感染非死病后就白白的等死。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6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