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春秋時期想成為外交家需要具備什么,“知禮”并“守禮”

眾妙之門 2023-06-14 05:13:14

春秋時期想成為外交家需要具備什么,“知禮”并“守禮”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春秋外交官,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從周公旦“制禮作樂”后,“禮樂”便成了社會的重要綱紀,有安邦定國的效用。

既然“禮”有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擔負著重大使命的外交官,就必須格外重視“禮”。他們不僅要把“禮”應用在外交活動中,也要以“禮”為重心來強調個人修養。在筆者眼中,“禮”就外交官們是立身立國的基礎。

春秋時期,外交官是諸侯間進行外交活動的重要媒介,他們不僅要傳遞信息與政令,還要參與和組織會盟。在外交場合,外交官與他國接待人員所使用的交際語言,都是經過縝密的策劃、排列和修飾的。因此,外交官常常帶有高度的目的性,而外交行動的成功與否,很多時候都仰仗于外交官本身的修養內涵和文化底蘊。

那么,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外交官,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呢?

筆者認為,誠信、儀態、忠貞,是春秋時期外交官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這三點也是春秋時期“禮”的重要表現。

誠信

“信”的表象是“言行合一”。對于外交官而言,“信”即是言語真切且不詭辯,不僅如此,外交官最終的行為也應當遵守承諾,萬萬不可違約,這是春秋時期外交方面最重要的原則,同時也是國與國之間相處的重要憑證。

在《左傳》的盟書中,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文字——“我無爾詐,爾無我虞。”這就說明,以誠信為前提、互不猜忌,是當時所有人都應該遵守的準則。然而,盟書中著重強調這一點,也意味著,有一部分諸侯國間的盟誓,是在“爾虞我詐”中進行的。

國君的言行失信,一定會連累國家。而代表國家身份的外交官,能否化干戈為玉帛,常常取決于外交言談和行動的成敗。子曰“言忠信,行篤敬”,正是外交官行為的最佳注解。無論處于何國何處,“信”在當時被視為君子的行為準則,在出使四方時,是尤其重要的。正因如此,外交官更須遵守這一原則,如若不然,就會寸步難行,甚至會損害自身和國家的利益。由楚國子反的言行,就可見一斑。

子反“敵利則進,何盟之有”之言狂妄至極,我們都知道,晉、楚兩國結盟不過三載,楚國卻基于“利”的考量,打算侵略與晉國為盟的鄭國和衛國。筆者認為,此舉實是背信棄義的行為。對于一國權臣而言,“信”、“禮”才是與國家前途密切相關的,而子反看重的卻是“利”,這種一意孤行的結果,必定是不能免于禍難,因為他已經拋棄了講“信”守“禮”的基本原則。

《東周列國·春秋篇》子反劇照

不僅如此,外交官在講話之前,應該謹慎評估言論之可行度,思而后言,言出必行,不可隨意或敷衍。如鐘儀這樣言談真誠、守信忠君的人臣,便是外交官的典范。他被晉國囚禁多年,卻始終不易其志,不忘本、不忘舊,舉止不卑不亢,言論出即執行,范文子都贊其“仁、信、忠、敏”,可見,他贏得了晉國的尊重和禮遇。筆者相信,這樣的人必能擔起晉、楚兩國議和的重任。

在筆者看來,失信的外交,一定會導致禍患,如“鄭國與王師伐宋事件”。宋國攻打邾國,并掠奪了其田地,隨即遭到邾國聯合鄭國、王師的反攻。宋國向魯國求救,卻在魯國問“師何及”時說了謊話——“師未及國”。宋國外交官隱瞞真相的行為,被魯國認為是缺乏誠信的欺騙行為。所以,魯隱公才怒而止兵,并怨宋之不誠,最終導致了魯國和宋國的絕交。

由此可見,外交官在外的言行,對于國家而言,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不得不慎重處理。面對與自身使命有所沖突的事情,能行誠信之事的外交官,便容易受到贊許,反之,則容易引發禍端。

儀態

這里所說的“儀態”,并不是指外交官的外貌,而是他看待外交使命的態度。面對攸關國家命運的外交使命,一個成功的外交官應當秉持的態度,就是審慎和尊重。

從儀態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外交舉動是否真誠。對小國的外交官而言,良好的外交儀態,是尤其重要的,因為這是小國與大國周旋的最后資本。

筆者用“孔張失位,吾子之恥也”的事情作為佐證,并進行分析。子產已再三告誡孔張,不得失禮,但孔張仍然遲到又失位,國而無禮,何以求榮?從子產的憤怒和事情的結果,就可以看出,對于小國的外交官來說,“知禮”是相當重要的外交態度。

在筆者眼中,“守禮”是一種對外交尊重的表現,從孔張的行為,就可以看出貴族階層自律、涵養的不足。時代變遷,貴族教育漸漸沒落,便有可能出現類似孔張這樣的情況。

《東周列國·春秋篇》華元劇照

我們都知道,違“禮”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對“禮”的不了解或不慎重,然而,也有人蓄意違背禮節,刻意地表現出對他國的藐視和敷衍,這里又要說到我們的反面典型——子反。

在宋國華元的力促之下,晉、楚兩國開啟了第一次“弭兵會盟”。晉國遣使到楚聘問,然而楚國卻完全沒有表現出誠意——子反竟然“金奏作于下”,還向使者透露,如他日國君有幸相見,便“一矢以相加遺”。這樣的外交行為不僅失掉了儀態,其咄咄逼人的宣戰之意也不言而喻。子反絲毫不把外交儀態放在眼里,他拋棄了“禮”這個立身處世的根本,因此在外交活動中,他自然不會遵守任何規范和盟約,也難怪范文子評價楚國“無禮,必食言”。可以預見,一場新的戰爭,即將在晉、楚兩國之間發生。

綜上所述,外交官“知禮”并“守禮”的儀態,代表了其國家的整體風氣和思想底蘊。正因如此,許多依禮而存的外交官,便能在外交活動中展現其卓越風采,留下千古美名。

忠貞

外交官持節出使,節是一種特殊的符號,不僅代表了他的任務,也代表了他的國家。聘問時,面對對方不合禮之處,能堅守立場,不辱君命,就是可以被評價為“忠貞”的行為。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間的利益糾葛日益嚴重,外交官面對誘惑時的進退、抉擇,也成為了外交方面的重要課題。

一直想要“復霸”的晉景公,無法容忍郯國一直侍奉被中原視為“蠻夷”的吳國,遂派范文子出使魯國,意圖拉攏魯國一同討伐郯國。然而,魯國卻“賂之,請緩師”。范文子以“君命無二,失信不立”一口回絕,他認為如果無法完成外交使命,無疑是失信于君且失信于國的行為,無法再立于朝政之中,并以“禮無加貨,事無二成”為由,表示“禮”是有規矩的,不允許有賄賂的情況發生,如若不然,就是“違禮”的行為。范文子以”君命”和“禮法”與魯國周旋,終于成功使“季孫懼”,進而達成聘問的外交目的。

由此可見,外交官在言行舉止方面,一定要合乎禮儀且忠貞不二,不能被誘惑蒙蔽。正所謂“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不合“禮”的賞賜或者宴飲,無論是出于友好、討好還是其他原因,都應予以拒絕,如此才能正確而正當地完成外交任務。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景公劇照

春秋時期,外交官在他國聘問時,很多時候對方的款待會逾越“禮”的規范。我們都知道,“忠于立場”本是外交官分內之事,然而,很多人卻因此得到贊揚,這也意味著當時還存在許多外交官違背“禮法”和“忠貞”的事情。宋平公和晉悼公在宴席上用不合宜的舞樂,就為此做了例證。

“桑林”本是天子之樂,宋平公想要以此來招待晉悼公,這明顯是逾越君臣之禮的表現。“荀罃辭”是因為他是合格的外交官,知道這是不合身份的禮樂;而荀偃、士匄卻堅持使用,他們認為“禮”已不再拘泥于制度,這種想法不但表現出貴族階層對“守禮”產生了分歧,也凸顯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普遍現象。

綜上所述,外交官的外交行為,應依“禮”而生,他們的誠信、儀態、忠貞也傍“禮”而存。也就是說,“禮”是衡量外交官是否稱職的準繩。

春秋時期,外交官的外交表現,就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因此,身為一名外交官,無論何時,都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并以社稷為重,萬不能逾越“禮”的規范。

曾國藩之子曾記澤,是如何成為一位外交家的?

曾紀澤是曾國藩的兒子,雖然他的名氣沒有父親曾國藩高,然而他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外交家。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再加上長期奉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與外界失去了聯系,不懂得國際上的變化與趨勢的發展,所以才導致了平白無故的喪失了很多東西。
然而在這樣的境況下,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也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國際外交人物,他就是曾國藩的次子曾記澤。中國一直處于封閉的狀態下,在這樣背景下成長的曾紀澤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外交家的呢?

這其中離不開他父親的影響,他的父親正是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說起曾國藩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了,然而一直處于傳統封建文化下的曾國藩,他的思想是相對保守的。他雖然沒有刻意的培養自己的兒子去成為一名外交家,但在無形當中卻成就了他。由于金國藩的言傳身教,使他對學習上會有著鍥而不舍的精神與耐力,再加上受到曾國藩自身的廉潔之風,以及剛正不阿品質的影響,無形之中使得他也有著良好的自身修為。

當年曾國藩大力支持洋務運動,這一切對于他的兒子曾紀澤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外交思想的接觸。洋務運動的進行,使得曾國藩對洋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思想也逐步走向開化。然而洋務運動終究以失敗而告終,曾紀澤對于父親處理洋務運動這一失敗的結果,更是激勵了曾紀澤要處理好外交事物的決心。


于是他便開始努力學習西方文化,他學習西方人的語言,這對他來說有著很大的困難,然而他卻有著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努力的克服著一切困難,他的英文水平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在當時的清王朝的官僚階層是無人能及的。他的實力也得到了認可,于是清王朝將外交任務交給他,他能夠將一切處理得井井有條,并且使得清王朝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因為有曾紀澤的存在,使得中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外交成就。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魯國外交家

  定公十年暨(際)公元前500年,52歲的孔子擔任魯國大司寇期間,弱小的魯國和強大的齊國之間曾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外交談判,而孔子也因種種原因被推倒風口浪尖上,那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談判,在這場談判中孔子又充當了什么樣的角色,最終的結果又如何呢?
  上講講到孔子在魯國做了大司寇,他的司法實踐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孔子在魯國做司寇時魯國的兩個強大的鄰國發生了一場沖突,魯國的西邊是晉國,北邊、東邊是齊國。原先晉國很強大,可現在齊國也在大國崛起不服晉國并且主動進攻晉國。魯定公九年齊國軍隊攻占了晉國一個叫夷儀的地方,這場發生在另外兩個國家的戰爭對魯國發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什么?在列國紛爭的春秋和戰國時代,弱小的國家往往是沒有自己的外交的,弱國無外交在那時就已經表現得非常非常突出了,它必須聽命于一個能保護它的或說有能力傷害它的國家。你能保護我,我聽你的,那你不保護我要不要聽你的呢?也聽你的。為什么?不聽你的你要傷害我呀,以前晉國強大魯國很簡單,奉行一邊倒的政策,聽你晉國的就行了。現在齊國崛起兩國爭霸不知聽誰的好了。聽晉國的你齊國收拾我,聽齊國的你晉國收拾我,很為難,雙方都要抹平。這時魯國的外交政策就必須要調整,由一邊倒調整為首鼠兩端。兩邊都應付著,那齊國也有它的想法,你魯國想兩邊都應付著,既不得罪晉國也想跟我彌補這樣的關系,齊國怎么想?我也能接受。為什么?因為我現在真的要完全欺負你把你滅了,可能也沒這個力量,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外交手段讓你臣服于我,削弱晉國壯大我齊國,晉國的勢力范圍小了我齊國的勢力范圍不就大了,也行,反正我現在一時也滅不了你所以齊國也能接受,尤其是齊國認識到魯國現在已經也在崛起,因為魯國現在有誰?有孔子啊。所以齊國有個大夫叫犁彌的就跟齊景公說,魯國用孔子一定會強大起來。魯國一旦強大起來必定會危害齊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早一點為此做好準備。于是齊國主動提出要和魯國搞一次兩國友好會談。會談地點在齊國境內但靠近魯國,這個地方叫夾谷,開個兩國會議兩國國君要會面友好會談,要開創兩國外交史上的一個新篇章,我們說這是兩國都能接受的,所以這個會議前期大家都沒意見,會可以開。夾谷這個地方有點特別,怎么特別?以前有個小小的萊國,萊國被齊靈公滅掉后把萊人遷居到夾谷這個地方,萊人是個沒多少文化的小國,比較野蠻,比較尚武,比較好斗,齊國為什么把地點選在夾谷?有個想法,希望用萊人來威脅魯國的國君魯定公。好了,兩國國君定好了要開這次會了,魯國也同意了,那按說三桓一定要派一個人跟著魯定公。以前都是這樣,只要魯定公出國參加諸侯會議三桓里面一定派一個人跟著做相,就是輔助他處理相關的禮儀問題和外交問題,三桓是魯國的三駕馬車嘛,你總得有個人陪著他,按理說這次也是三桓里應選一個人去,可三桓三個人集體往后退,都不干都不去。為什么?很簡單,因為這次會議是個一邊倒的會。齊國強大魯國弱小,參加這樣的會肯定要簽一些合同對魯國不利,肯定喪權辱國嘛。簽了這個合同我名聲不是搞壞了,所以在國家危難關頭三桓怎么樣?沒一個挺身而出,集體后退,把誰頂到前面去了呢?把孔子頂到前面去了,你去。可以說,魯定公,魯國的國君出國訪問沒有三桓陪同這是第一次。
  國家危難關頭三桓家族卻做起了縮頭烏龜,而把孔子推出來當擋箭牌。在即將到來的看不見硝煙的外交戰場上,第一次參加外交談判的孔子能夠不辱使命嗎?而在當年那場實力懸殊的談判中又將上演怎樣驚心動魄的一幕?
  那孔子陪著魯定公出國訪問行不行呢?當然行,為什么?首先,孔子此時是大司寇身份已是上大夫,身份職務合適符合要求,第二,懂得禮儀是禮儀專家,所以兩國會盟禮儀方面的問題交給孔子是最合適的。第三,孔子以前去過齊國,跟齊景公打過交道對齊國和齊景公都很了解。確實也是個最佳人選,所以三桓推薦孔子,孔子也當仁不讓,你們都不干那我就來吧。對魯國而言這次孔子輔助魯定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沒想到齊國人也認為孔子來比較合適,為什么?因為他們覺得孔子比較容易對付。齊國大夫梨彌跟齊景公說,孔子嘛就是個讀書人,讀書大概行搞外交未必行,他是很懂得禮儀可未必懂軍事,我們就把這個會盟地點定在夾谷這個地方,然后在會盟的同時我們派附近的萊人,就是這個地方比較野蠻的人。把這些人組織起來讓他們包圍魯定公,然后挾持魯定公逼著他簽訂合同簽訂條約,我們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了。他打著如意算盤,想著孔子這人是書呆子只懂禮儀不懂軍事,利用他這一弱點。可是呢我們說梨彌這人顯然不了解孔子。孔子曾講過‘仁者必有勇《論語 憲問第十四》’,誰說孔子不勇敢。而且孔子出身武人世家,父親叔梁紇就是個武人啊,孔子本人身長9尺6,身材高大武功高強。他教學生六藝,六藝里其中兩藝就是射御,那都是武術啊。所以這個梨彌我們說既不了解孔子也不了解孔子的家世,不了解他的家族傳統,相反孔子對齊國倒是非常了解。他知道齊國這個齊景公雖是個大國國君但很有流氓無賴之氣,而且齊景公手下還有梨彌這樣的下流小人,因此和這樣的國君會談一定要有防小人之心。他跟魯定公說,我們這次去會談不能僅僅就去外交人員一定要把軍隊也帶去。那個時候周禮有規定,國君出國會談可以帶一定數量的軍隊。孔子就利用這一點,說一定要把軍隊帶上。‘有文事者必有武備’這是孔子對魯定公講的話。魯定公聽從了孔子的勸告,那行,帶著左右兩個司馬,軍事長官帶著軍隊一塊去的,早有防備。會談開始,會場設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地帶,在那里臨時搭起一個土臺子,土臺子有3級臺階,齊景公和魯定公就在這個土臺子上坐著椅子兩君會談,然后各國大夫,外交隨從人員都坐在臺階下面,這個禮儀就開始了。先是兩個國君見面拱手作揖然后就是獻禮。這邊剛獻完禮正式會談還沒開始,齊國就急不可耐地提出要用當地人的舞蹈來為這次兩國國君會面助興,于是這幫萊人就帶著矛戟劍,各種各樣的兵器鼓噪而至,直接沖到高臺上沖向魯定公形勢很危急。孔子在臺下一看到這么個緊急情況也顧不上禮儀,三級臺階兩步就跳上去,然后站在這幫鼓噪的拿著刀槍劍戟的萊人面前,把魯定公擋在身后,保護好魯定公,這幫萊人本來是想直接沖向魯定公要把魯定公給劫持的,突然間這么一個大漢從天而降,孔子身高9尺6寸,一般人的身材根本比不上,相當于現在的姚明一樣,所以這幫萊人一下子嚇呆了愣住了,然后孔子趕緊對魯國軍隊發出指令,上臺保護國君,別人都沒反應孔子第一個反應過來,反應很快,然后魯國軍隊就上來了,形成一個保護圈把魯定公保護起來,這時孔子回頭對齊景公說了一番話。他說,兩國國君會面你們卻用外族的俘虜來破壞這次會面,來搗亂,難道你齊國這么一個大國之君就用這種手段來對待諸侯嗎?你今天這個做法,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對神靈不祥,對德行的失義,對人的不禮,我不相信你這個大國之君會干出這么下流的事。話說得有理有據有節,我沒說是你干的我不相信是你干的。齊景公非常慚愧覺得自己實在是失禮丟人,趕緊揮揮手讓一幫萊人下去。這就是孔子的勇敢,齊國一看劫持魯國國君逼著他簽訂有利齊國條約的圖謀沒實現,就在雙方最后的條約上齊國又單方面加進去一段話,等于說又加了一個條款,哪個條款呢?合同簽完,條約簽訂以后就提出,只要齊國出國征伐,齊國和其他國家的諸侯打仗,魯國如果不派300輛兵車跟隨那我們就按條約來懲罰。這一條款加進去實際上是把魯國看成了齊國的附屬國,大哥要帶兵到外面打仗小弟弟要帶著軍隊跟著,這確實是個不平等條約,但問題在如果此時魯國要拒絕簽訂這個條約這次會談就失敗了,因為齊國本來開這次兩國國君的會談的目的就是讓你魯國臣服于我,你本來不是臣服于晉嗎,從此以后你也得聽我的,目的就是這個。所以你如果不讓他這個目的實現這次會談就失敗了。會談失敗后的這個后果魯國確實是無法承受,這是第一個。第二,即使把這個條約把這個條款加進去魯國也能接受。為什么?魯國本來就是個小國,不聽大哥的就得聽二哥的,不聽二哥的就得聽大哥的,所以這也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魯國心里上也早有這么個預期。但孔子并不覺得我們必須這樣做,僅只是老老實實地簽訂條約,他還要利用這次會談給魯國爭取更大的利益。所以當齊國加上了這一條款后孔子說,那可以,但我也得加一個條款,現在既然兩國友好了,那你必須把以前侵占魯國的汶陽之地還給魯國。魯國以前有個陽貨叛亂,陽貨叛亂后不是逃到齊國去了嗎,他叛亂逃到齊國后給齊國國君的見面禮就是把魯國靠近齊國邊境的一個叫汶陽的地方的土地送給了齊國。齊國當時也就怎么樣了呢?收下了。這嚴重損害兩國關系,所以孔子要利用這個機會把這塊土地要回來,我簽這個條約可以,既然兩國友好,你把這個土地還給我。齊景公沒辦法,那好吧這塊土地還給你,所以通過這次會談魯國得到了什么齊國得到了什么呢?兩國會談最終成功,雙方都要有所得啊,齊國所得的就是魯國對它的臣服,魯國不再一邊倒地倒向晉國,魯國也是我齊國的勢力范圍了,這是齊國外交上的一個成就,所以齊國能接受,魯國為什么能接受呢?因為齊國如此強大,當然不能跟他對抗,所以成為它的臣服國也是可以接受的,同時魯國還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收獲,把齊國占有的魯國的汶陽之田收回來了。所以這次魯國可以說在會談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齊國取得的這個成那是勢在必然,國力在那擺著,魯國取得這個成就靠什么?有什么憑借,有什么條件,魯國到底靠什么在這樣的雙邊會談里取得這樣的外交成就呢?就憑一個,孔子。為什么這樣說?有三條理由。首先,在會談之前,為什么齊國愿意用外交手段來解決兩國問題呢?就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魯國有孔子,魯國一定會強大,所以有必要舉行兩國國君的這次會談。第二點,孔子在這次會盟里我們看得出來,他有理,有禮,針鋒相對,挫敗了齊國的陰謀,讓魯國在這次會談里保持了一個弱國很難保持的尊嚴與體面。還有第三點,因為齊景公認識到了有孔子的魯國是個不好對付的,是個不能夠輕易欺負需要認真對付的的魯國,,所以他才心甘情愿地把汶陽之田還給魯國。我們不要以為孔子好像只是個學者,他真的是具有無與倫比的現實政治才干而且有多方面的才能,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他都具有杰出的才能。
  孔子在與齊國這場驚心動魄的談判中憑借著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全勝而歸,而回到魯國的孔子,命運又將會因這場外交談判而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到第二年也就是魯定公十一年孔子的地位再次上升,行攝相事。什么叫行攝相事?孔子原來只是個司法部部長公安部部長,現在他做了宰相的,國相的這樣的工作,他沒有這個地位沒有這個身份,不是相不是執政,但是呢,行攝相事。宰相的,國家的,執政的,很多的事務由孔子具體負責和處理了。當時的魯國的相,也就是魯國的執政是季桓子,那孔子行攝相事代表什么?就是協助季桓子輔助季桓子,相當于副相副執政,所以孔子的地位又上升了。可以說這是孔子一輩子做到的最大的官,仕途的頂峰,孔子自己也特別高興整天臉上喜洋洋的。有個學生就問了孔子一個問題,說老師啊,我聽說君子是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啊,禍來了不怕,福來了也不高興,你怎么整天喜洋洋的呢?這話也是問得沒什么水平,老師喜洋洋的你說君子福至不喜,那你要得出什么結論?孔子不是君子啊?這個話講得對不對我們就不管了,但問題在哪呢?一個人有了很高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權力,如果他想著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來為下層人造福,這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慶幸,值得高興的事嗎?孔子這時為什么高興,高興是他覺得他有權力有地位來為下層人造福了,有了這樣的權力這樣的方便。他就為魯國的未來有更好的更多的謀劃了,而不是想著我權力大了地位高了,我自己個人得到更多的東西。那孔子對魯國有什么樣的謀劃呢?孔子這時真的是對魯國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謀劃,那就是他要解決魯國政治一直以來都沒解決的問題,就是大夫專權。實際上孔子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也真是碰到了一個很好的時機,就是孔子從夾谷會談勝利歸來不久,這年的秋天魯國又出了大事,書孫氏的家里出事了,書孫氏家里的采邑叫郈,郈邑。郈邑有人反叛了,反叛者叫什么呢?侯犯。這個郈邑原先的邑宰,就是掌管這個地方的人叫公若藐。書孫氏新繼位的宗主叫叔孫武書,叔孫武書不喜歡公若藐,所以他自己當了家長后就想把這個公若藐給換了,怎么換呢?他指使一個叫侯犯的人把公若藐殺了,但沒想到侯犯殺了公若藐后他自己做了郈邑之宰,然后又起兵反叛叔孫武書,結果是叔孫武書自己不得不親自帶兵兩次到自己的采邑去和侯犯交戰,兩次交戰都沒攻下這個地方,最后費了很大的勁用反間計逼迫侯犯逃亡國外,叔孫武書這才把自己的采邑給收回來,本來這是他的地方,然后我讓你代我管理,到最后變成你的,然后你還不聽我的還反叛我。孔子本來對這樣的情況就很反感,現在他要利用這次機會,利用這個借口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而此時他正好當了行攝相事,所以他就提出一個方案,墮(灰,剁,墮落)三都。什么叫墮三都?就是把這三個地方的城墻拆掉。城墻拆了后你就沒有什么憑借和中央政府對抗了。
  孔子此時雖身為一國宰相看似手握重權,但魯國的實際大權卻掌握在三桓家族手中。孔子這番大張旗鼓的拆城墻運動很有可能得罪三桓家族,孔子為什么要冒這樣的風險,在這一計劃的背后又有著孔子怎樣的政治智慧呢?
  孔子提出這樣一個建議的時機是把握得非常好的,如果在這以前提出肯定得不到通過,這次為什么能很順利通過呢?國君同意,三桓也同意,時機好。第一,外部環境好。剛剛跟齊國簽訂了兩國友好協定,互不侵犯,外部環境變得很安全了,所以在國內可以搞一點大動作,不怕動亂,這是一個時機。第二,孔子現在有了這個權力,孔子曾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那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有這個權力就要為魯國的長治久安盡一份力。這是第二個條件。第三,最重要的第三個條件,由于陽貨和侯犯連續叛亂,所以三桓認識到,自己的采邑城墻修得那么牢固,不但不能成為自己的憑借反而成了自己的心腹之患。所以孔子提出墮三都,三桓為什么不反對呢?就是這一時期的特殊情況使三桓有了松動,這才有了這么一個轉瞬即逝的機會。孔子想墮三都,最終目的是什么?是‘抑私家 強公室’就是抑制三個大夫家族的權力。把魯國國君的權力給加強起來,這是他的最終目的。所以他要墮三都魯定公一定會支持的,三桓為什么會支持?很簡單,就是孔子他把自己最后的這個目的給掩蓋起來了。他把這次行動分為兩步,第一步,抑家臣,強大夫。我把你們家臣都削弱掉,讓你們大夫都有權有勢,這個目標的背后隱藏著的才是抑大夫,強公室。因為前面有了這么一個目標,三桓就同意了孔子的建議。可以說魯國在歷史上從來有沒出現過的政治局面出現了,什么政治局面?魯國國君和三桓走到了一起,朝一個方向形成了合力。這是孔子通過他自己的政治才能做到的。那這時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已在季氏家做了首席家臣,位置就相當于當年的陽貨,所以孔子就把墮三都事情,具體的工作都交給子路來執行。第一個拆掉的城墻是郈,這次進行的很順利,因為剛剛侯犯叛亂,侯犯逃到國外去了,所以郈這個地方拆去城墻幾乎沒碰到什么阻礙,很順利。然后第二步要拆什么呢?季孫氏家的采邑,費的城墻,拆這個城墻就碰到了麻煩而且是很大的麻煩,此時在費做家臣的,盤踞在費這個地方的是誰呢?公山不狃(紐,紐扣),還有一個人,叔孫輒,這兩個人。他們一看到魯國軍隊跑到郈這個地方把城墻拆了,他們就知道下一步就來拆我們了,先下手為強,他們竟然主動進攻魯國國都,這個倒是魯定公,三桓沒想到的,突然之間公山不狃,叔孫輒帶著他們的軍隊竟然打到曲阜城里來了。魯定公,季桓子,叔孫武書,孟懿子啊都匆匆忙忙一點防備沒有,趕緊逃到季孫氏家里,躲到季孫氏家的那個高臺上,然后公山不狃等人就在臺下面往上射箭,那個箭都射到魯定公腳下了,非常危險,這個事情是突如其來的,孔子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派兵反擊,曲阜城里其他大夫家里的人,包括老百姓,都拿起武器一同來反擊。結果把公山不狃和叔孫輒趕出曲阜,最終還趕出了國門,這樣,費這個地方的城墻也就被拆除了。
  現在三桓家族的三個城墻已拆掉兩個只剩下最后一個孟懿子家的了,孟懿子又是孔子的學生,最后這個城墻的拆除已是指日可待,但恰恰就是這個孔子學生孟懿子卻給老師出了一個大難題。
  孟孫氏家里的采邑叫什么呢?成。在魯國北邊靠近齊國,最后一個要拆毀的城墻就是成這個城墻,如果這個城墻也拆了那孔子的墮三都就取得了完滿成功。可這個城墻最終沒拆掉,為什么?因為此時在成這個地方做孟懿子家臣的人叫公斂處父。公斂處父這人有勇有謀,而且有一點,他以前在平叛叛亂時有功,更重要的是直到現在公斂處父沒有造反的跡象沒有反心,所以孟懿子一直很信任他這個家臣。前面兩個城墻都拆完了準備拆第三個時,公斂處父找到孟懿子說,我們這個城的城墻不能拆,為什么?兩點。第一,我們靠近魯國北方的邊境,那邊就是齊國,這個城墻拆了齊國如果要進攻魯國我們靠什么來抵抗?所以‘成’不僅是你孟家的成也是魯國的成,不僅關系到你孟家安全還關系到魯國的安全,不能拆,這話講得很有道理啊。第二點,他跟孟懿子講,如果你把‘成’給拆了,而這個成是你家的安身立命之所,你把成拆了你到哪去啊。實際上公斂處父把孔子一直想掩蓋在后面的目的給揭開了。拆除成,這些城墻都拆除了,家臣確實是被削弱了但同時被削弱的是什么,那不就是你三桓自己嗎。他這么一講孟懿子就明白了,這個成不能拆,拆了后我怎么辦啊?但孟懿子跟孔子有特殊關系,是孔子的學生,他不能出面反對孔子,所以公斂處父說,這個你不用操心,你就假裝不知道,他們如果到我這來拆我把城門關起來,他進攻我,我就跟他對著干,你假裝不知道就行了。結果,就是孔子的這么一個學生孟懿子,裝聾作啞不管不問,孔子一再催促,我們前面兩個都拆了現在要拆第三個啊。孟懿子不管不問消極對待。那季桓子,書孫氏家里怎么樣呢?孟懿子一定是跟他們通了氣,孔子的這個用心不良啊,把你們都拆了,拆了我們不都完了嘛,他們也醒悟過來了,不但不再積極地拆除孟懿子家里的這個采邑的城墻,同時也很后悔自己家的城墻怎么就糊里糊涂的讓孔子給拆了呢,所以三家都消極對待,這時他們才明白拆除三家城墻最終受益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魯定公,魯國國君,既然受益者只是你一人那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反正我們不干了,所以他們就不積極了。但有一點你要知道,魯國的軍隊在哪呢?魯國很怪,軍隊不在魯國國君手里而是在這三家大夫手里。魯國的軍隊分成四份,平均分四份,書孫氏一份,孟孫氏一份,季孫氏兩份,所以三桓不支持那就肯定拆不掉這個‘成’,結果這個成就沒拆動。我們可以這樣講,孔子的墮三都這么一個計劃部分成功但沒完全成功。到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出問題了,孔子本來和三桓的合作非常好三桓都很信任他,所以他才一步一步上升的這么快,他做了季桓子的行攝相事,做了季桓子的助手后兩人曾有一段時間關系非常好‘行乎季孫 三月不違’就是說孔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跟季孫氏提任何建議季孫氏都同意,但墮三都后以這樣的結局收場,不僅墮三都沒最后完成更大的問題的什么?是孔子和三桓之間出現裂痕。三桓終于認識到孔子最終的目的不是幫他們,孔子不是他們的人,一旦三桓認識到這點孔子在魯國的政治前途也就堪憂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09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