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ji)組成】大黃(huang)6克(ke),黃(huang)連3克(ke),黃(huang)芩3克(ke),附子3克(ke)。
【用法】先以(yi)麻(ma)沸湯一杯漬前三味(wei)片刻,絞去滓(zi)。附子別煮取汁(zhi),合之(zhi)溫(wen)服。
歌訣:附子瀉心也三黃,減量加附不(bu)煎湯,陽(yang)明太(tai)陰成(cheng)合病,解痞可要(yao)細端詳。
【方(fang)解】瀉心湯減(jian)其用量,并(bing)漬(zi)之而不煎,亦同上方(fang)專以解痞(pi),但(dan)加附子(zi),故治心下痞(pi)陷于陰證而呈(cheng)寒熱錯(cuo)雜者。
【仲景原文解析】
《傷寒論》第155條: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解析:心下痞本屬陽明里(li)熱,即(ji)無關乎表證,而(er)復(fu)惡寒汗出(chu)者(zhe),是(shi)因汗出(chu)津傷里(li)虛而(er)惡寒,則已(yi)陷于(yu)陰(yin)證甚(shen)明,故宜附子瀉(xie)心湯主(zhu)之。
【臨證(zheng)思(si)考】本(ben)條是(shi)承(cheng)前心下痞,按之濡(ru),其脈(mo)關上浮者(zhe),大(da)黃黃連瀉心湯主之的條文而言,不(bu)是(shi)太(tai)陽(yang)病誤下而致(zhi)的心下痞,因(yin)無關乎表證(zheng),則復惡(e)寒汗出者(zhe),其為陰證(zheng)可知。由于是(shi)陰陽(yang)交錯互見的證(zheng),因(yin)以寒熱合用的方藥治之。
【辨證要點】心下(xia)痞、惡寒汗(han)出者。
附子,為草本植物烏頭塊根上所附生的塊狀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藥味辛甘,性大熱,純陽無陰,燥烈有毒。具有溫補脾腎、助陽引水、逐寒祛濕、溫經止痛的功效。為救治元陽衰微、陰寒內盛、風寒濕痹、水濕腫滿之要藥。
古代醫家經驗
東漢張仲景為應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用附子之方達30余首。如四逆湯、真武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桂枝附子湯、附子瀉心湯、附子粳米湯、大黃附子湯、腎氣丸、九痛丸等。張用附子膽大而心細,生附子用于回陽救逆,炮附子用于溫經扶陽、散寒除濕。一般用一枚(約9g)或一兩(約3g),多則用三枚(約27g)或六兩(約18g)。常與干姜、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等藥配伍,樹立了附子應用的規范。
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創溫脾湯,將附子、大黃、人參、干姜、甘草熔于一爐,功在溫補脾陽、攻下冷積,這是對張仲景大黃附子湯的發揮。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腎炎,療效很好。
宋代有關附子的創新方增多。如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中的參附湯,為回陽固脫的代表方劑,是搶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三生飲,由生附子、生川烏、生南星、木香等組成,為治療中風偏癱語謇之名方。還有魏峴《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湯,被后世立為益氣溫陽、回陽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華在《傷寒六書》中立回陽救逆湯,方中既有回陽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氣生脈的人參、五味子、炙甘草,特別是方中有麝香,增強了附子的溫通開竅作用。偉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附子"附方"下記錄了可以治療的104種病證,并含有配方。還記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驗方。李氏認為,"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人,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規概論也。"這種從實踐經驗中悟出的論斷,誠實可信。張景岳將附子與人參、熟地、大黃列為"藥中四維"(古稱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言為立國安邦之要;藥中四維,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創右歸飲、右歸丸,將附子、肉桂與熟地、山藥、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醫家推崇為調節腎陰陽代謝的代表方劑。
清代陳修園總結張仲景用附子的經驗,乃為"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熱,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卷四》),并在《時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湯,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棗麻辛附子湯加知母組成,陳氏標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腎陽虛、陰寒內盛、痰飲泛濫、濕濁凝聚的咳喘、陰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別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創的急救回陽湯,將附子、干姜與桃仁、紅花配伍,誠為回陽救逆法與活血化瘀法組方的典范,為治療心衰、挽救生命開拓了一條新路。其后,唐容川創天魂湯,將附子、干姜等溫里藥用于出血證,為治療虛寒性吐血另設溫陽攝血法。
近現代醫家經驗
近現代醫家在繼承前人經驗基礎上,對附子的應用,具有獨到見解與體會。張錫純(1860~1933年)善將附子與人參、山萸肉并用,挽救亡陽證,并創敦復湯補相火、運脾胃。上海祝味菊(1884~1951年)針對當時醫界"投涼見害遲,投溫見害速,投涼之害在日后,投溫之害在日前"之偏見,放膽用附子治療危重病證。觀其醫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則12~15g,多則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傳于滬濱。他在處方中,將溫陽藥附子與潛陽藥(靈磁石、生龍齒)或與安神藥(酸棗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陽氣振作而潛藏,神氣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云南吳佩衡(1886~1971年)十分尊崇《傷寒論》溫扶陽氣法對附子的應用,擅長用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白通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扶陽散寒劑,并自立寒證標準,即"身重惡寒,目瞑嗜臥,聲低氣短,少氣懶言。"治愈許多陽虛病癥。他用附子之量更是驚人,一般在30g以上,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常將附子加入辛溫發散劑、溫里和胃劑、補氣劑、滋潤劑等方藥中。他用附子之法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與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沖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劑量煎3個小時以上)。顯示出嫻熟的臨證用藥經驗。其用附子之量,確有過人之膽識,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響。
蒲輔周(1888~1975年)對附子有著精到的配伍經驗。李興培曾總結蒲氏附子配伍二十三法(見《上海中醫藥雜志》,1986年11期26頁)。其主要功效為回陽、溫陽、溫經、溫通、溫補、溫化、溫寒等,它如引火歸原、平復厥熱、反佐純寒等亦是不可忽視的配伍。但蒲氏恪守"溫而無燥"之規則,認為"藥既要對癥,用也必須適中,藥過病所,溫熱藥的剛燥之性就難免有傷陰之弊。"(見《蒲輔周醫療經驗》,人民衛生出版社1976年11月版25頁)。他還舉《傷寒論》附子配伍之例,如附子湯中配白芍、四逆湯中配甘草以及腎氣丸中水中取火等,皆取溫而不燥之義。其見解委系公允。
上海名老中醫方行維先生擅于將附子與羚羊角配伍使用。方氏指出:附子為回陽救逆之妙品,羚羊角為鎮肝熄風之要藥,一動一靜,一溫一寒,一陽一陰,藥性迥異,相反相成。其作用有二:一則交濟陰陽,二則扶陽生陰。對于肝旺于上、腎虧于下,母子相離之證,具有平衡陰陽之殊功。
趙錫武(1902~1980年)運用君藥為附子的真武湯治療心衰、腎衰,配合開鬼門、潔凈府、去菀陳莝三法,療效理想,被同行稱贊。筆者受其啟發,曾治一例慢性腎炎高度浮腫病人,原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僅有1000ml,余用真武湯合五皮飲(炮附子用至45g,先煎3個小時),服用3劑,尿量增至3000ml,水腫明顯消退。
焦樹德善用附子治療尪痹(主要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取其"大補腎命真火,祛在里之寒邪",常配熟地、川斷以補腎精,配羌活、獨活入太陽、少陰、督脈三經,以散在上在下在表在里之寒濕(見焦樹德《方劑心得十講》,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7月版229~234頁),并創制尪痹沖劑,解關節之痛,深受病家青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近年來中藥新劑型不斷涌現。全國中醫醫院急診必備中成藥中以附子為主的新制劑就有參附注射液(紅參、附子)、參附青注射液(紅參、附子、青皮)、四逆湯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芪附注射液(黃芪、附子)等。以參附注射液為例,經300例厥脫證(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臨床觀察,陽氣衰脫證189例,總有效率81.48%;氣陰耗傷證92例,總有效率86.96%;真陰衰竭證19例,總有效率31.58%。臨床應用證明,本藥對血液系統、心、肝、腎等主要臟器和系統無明顯毒副作用(見《全國中醫醫院急診必備中成藥應用指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1997年11月,第7頁)。
附子的中毒解救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等六種生物堿。這些物質有顯著的強心、利尿、興奮迷走神經中樞及消炎鎮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對神經與心臟的損害。中毒時間一般在服藥30分鐘后出現,長者1~2小時左右。開始見口唇、舌及肢體發麻,繼之惡心嘔吐,煩躁不安,進而昏迷,四肢及頸部肌肉痙攣,呼吸急促,肢冷脈弱,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不齊,ECG示多發性室性早搏,嚴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過量及飲用附子(包括烏頭)酒制劑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為:
1.用高錳酸鉀或濃茶反復洗胃;
2.以迷走神經興奮為主要表現者(心動過緩、傳導阻滯)用阿托品;對異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顯者,則應用利多卡因,如兩者皆有,可同用之;
3.電擊轉復;
4.相應對癥治療;
5.中藥解救方為:金銀花30g,綠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內服;或蜂蜜內服,每次120g,必要時可服至500g.
怎樣避免附子中毒
1.必須用炮制過的附子,禁用生品;
2.嚴格掌握適應證,不可隨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單驗方(特別是含有烏頭的中成藥);
3.嚴防超量用藥。張仲景用附子約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溫經散寒止痛時,用18~27g;溫補脾腎陽氣時,用9~18g;用于寒熱夾雜、蟲積寒聚時,用6~99g.
4.大劑量用附子,必須先水煎1~3小時以上,再入它藥同煎。實驗證明,附子經長時間煎煮后,烏頭堿水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顯著降低。有資料表明,附子經加熱處理后,毒性僅為原來的1/200.但其強心成分經煎煮后不被破壞。(見呂蘭薰等《常用中藥藥理》,陜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79頁)
5.附子與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堿發生化學變化,毒性大大減低(見周鳳梧《古今藥方縱橫》,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年1月版135頁)。此三味配伍恰為《傷寒論》中的四逆湯,故又稱"張仲景附子配伍法".
十禁三問
根據歷代醫家經驗,有人提出附子應用要堅持十禁三問。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質紅、苔黃不用;3.譫語煩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脈數有力不用;這5種臨床表現為陽熱實證,絕對不能用附子。但臨證要與假熱證區別,如面紅如妝,語言重復而低微,脈浮大無根等,這些是虛陽上越證,是可以用附子引火歸原的。6.有嚴重肝腎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體質衰弱、陰虛內熱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傳導阻滯者勿用;10.不能與半夏、栝樓、貝母、白蘞同用。
三問(wen):即問(wen)病人服附(fu)(fu)子(zi)后,1.睡眠如(ru)何(he)?2.尿量多少?3.動靜狀態(tai)。簡言(yan)之,病人服用附(fu)(fu)子(zi)后,睡眠安(an)然,尿量增多,活動自如(ru)而無躁動不安(an)狀,為附(fu)(fu)子(zi)用后的正常(chang)反應。反之,則應考慮為附(fu)(fu)子(zi)的禁用病證。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第七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
128.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129. 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130.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云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1. 病發于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于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痓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方一
132. 結胸癥,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133. 結胸癥悉具,煩躁者亦死。
134.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二
135.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三
136. 傷寒十余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四
137.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云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五
138.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六
139.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140.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141.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七。(一云與三物小白散。)
142. 太陽與少陽并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八。
143.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九
144.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
145.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十一。
146.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
147.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方十三。
148.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
149.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
150. 太陽少陽并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151.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52.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
153.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虛,陰陽氣并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十七。
155.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方二十。
158.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二十一。
159.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方二十二。
160. 傷寒吐下后,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161.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方二十三。
16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
163.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方二十五。
164. 傷寒大下后,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二十六。
165.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二十七。
166.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167.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二十九。
168. 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三十。
169.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一。
170.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三十二。
171.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172.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三十四。
173.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174.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三十六。
175.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
176.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177.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
178. 脈(mo)按之來(lai)(lai)緩,時(shi)而(er)一止復來(lai)(lai)者,名(ming)曰(yue)結。又脈(mo)來(lai)(lai)動(dong)而(er)中(zhong)止,更來(lai)(lai)小(xiao)數,中(zhong)有還(huan)者,反動(dong),名(ming)曰(yue)結,陰也(ye)。脈(mo)來(lai)(lai)動(dong)而(er)中(zhong)止,不能自還(huan),因而(er)復動(dong)者,名(ming)曰(yue)代(dai),陰也(ye)。得(de)此脈(mo)者,必難治。
《傷寒論》筆記74|心下痞兼下利—生姜瀉心湯
一七一、表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煩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有表證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給瀉心湯是正解。但病人本身有水飲停在下焦,致使“痞不解”,水停在下方不利,表水又回不到胃里面,造成渴、小便不利,就是五苓散證。
五苓散的主要功能是去水而生水。發表的劑量不夠時,腸胃津液跑到皮膚表面,有些透發出去,有些沒有透發出去,停在肌肉皮膚上。所以開發表的藥要讓汗透發,比如服桂枝湯后啜粥,讓腸胃津液漫漫透發。
一七二、“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當病人告訴你胃里不舒服,嘔酸,同時兼有下利,就已經是生姜瀉心湯證了。
傷寒論里講胃就是腸,心下就是胃。“胃中不和”,胃中有水,肚子咕嚕咕嚕叫,拉肚子,“心下痞鞭”,氣結在胃里面,胃脹脹的堵到了很難過,“干噫食臭”,惡心嘔酸,舌苔黃。
生姜瀉心湯方
生姜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用生姜排胃里的水,胃外面的水產生的惡心用半夏。干姜溫中,胃里有寒時用干姜,恢復腸胃蠕動,寒里有水時用生姜。胃有問題都會有胃熱,用黃芩黃連去熱,解腸里面的病毒。生甘草是蓄水,解宿食毒,這里要排胃中的水,故用炙甘草、大棗、人參補腸胃津液。
簡言之,要利水時不用生甘草,必須用甘草時選炙甘草。
生姜瀉心湯拿掉生姜就是半夏瀉心湯,病人腸胃不舒服嘔酸時用半夏瀉心湯,如果兼有下利,半夏瀉心湯里干姜3錢減到1錢,再重用生姜4片,便是生姜瀉心湯了。
用量及煎煮法:
生姜四片,炙甘草3錢,人參3錢,干姜1錢,黃芩3錢,半夏5錢,黃連1錢,大棗12枚。十碗煮六碗,去滓,再煮成三碗,飯前溫服一碗,日三服。
至此,已有兩個下利的方子:邪熱利用葛芩連湯,腸胃不舒服、腸鳴用生姜瀉心湯,兩方都是熱利方。
經方治療后,腸胃病好了以后,要注意飲食,要改變生活習慣。中醫傳承幾千年,從不用儀器去分析食物里的成份,就算把桔子里的成份分析得很詳細,真的要吃桔子還是要到樹上去摘,實驗室里無法合成一個桔子的,連水都造不出來。
很多營養學家研究說:每天要多少維生素、卡路里等等,好像很詳細,但根本無法匹配每天不一樣的生活節奏,于是出現了營養劑,補充每天不均衡的匹配,大錯特錯!
中醫的觀念是:空靈為常,寧可微餓,也不要過飽。尤其在治病時,胃病好了后,最好平時吃飯不要過飽,讓微餓的感覺來強化我們的胃氣。吃太多會養病,故經方里很少補藥,都是和解、疏導的藥。吃清淡些,人工的食物、咖啡等少吃。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生姜瀉心湯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生姜瀉心湯
臨床表現:傷寒壞病,心中痞硬,發熱頭汗,干噫,食嗅,脅下腹中雷鳴,下利日數十行,脈輕按浮澀,重按虛小。
辯證:中氣虛寒,升降反常。
心中痞而硬者,中氣虛寒,旋轉無力,膽胃之經氣不降也。發熱頭上汗出者,膽胃不降,相火上逆也。干噫食嗅者,膽經不降,木氣逆沖,上脘橫滯也。脅下腹中雷鳴者,膽經橫滯,相火散漫,寒熱混亂,水氣漫溢也。下利日數十行者,膽胃之經熱,散漫不收也。脈象輕按浮澀,重按虛小。膽熱外泄則脈浮,汗出津傷則脈澀,中氣虛寒,則重按虛小。
治則:清熱溫寒升陷降逆。降相火,溫中氣。
處方:生姜瀉心湯
生姜15g,法半夏15g,黃連、黃芩各10g,黨參、炙草各15g,干姜10g,大棗15g。
方解:方用生姜、半夏溫中降胃,以開相火下降之路。用黃芩、黃連,降相火降膽經,以收散漫之熱。用干姜、棗、草、人參,以溫補中氣而升降上下。
生姜瀉心湯與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對比
都有瀉心湯的名稱,言只瀉胃上之熱,不可瀉動胃氣之意。
大黃黃連黃芩瀉心湯,治療心火不足,火氣上逆。治法瀉心火。
生姜泄心湯既有在上之火上逆,也有在下之火下陷,在內之火又復外泄,火氣散漫,內必生寒。治法降相火,溫中,補中。
生姜瀉心湯醫案一則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生姜瀉心湯醫案,特此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初診:
王某,33歲,男,胃脘不適,口氣較重數年,大便不成形,舌淡苔黃膩脈沉滑。辨證為肝胃不和,治以調和肝胃,老師處方如下:生姜六片?炙甘草15g?清半夏15g?黃芩12g黃連3g干姜3g黨參12g木香3g大棗三枚?藿香15g砂仁6g7劑
周天該患者前來復診,處方如下
二診:諸證較前明顯好轉,舌淡苔薄白脈沉緩生姜六片炙甘草15g清半夏15g黃芩12g黃連3g?干姜3g黨參12g車前子12g藿香15g后下?佩蘭15g后下?砂仁6g后下7劑
此方后,無需三診。
看到上面患者的癥狀,有沒有想起生姜瀉心湯的條文??《傷寒論》第157條: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再看患者的癥狀,胃脘不適,口氣較重,大便不成形。正好對應著條文中的“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
那我們怎么來理解這條條文和這首方呢
條文重點: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水飲食滯痞,腹中雷鳴。下利自不必多言。
生姜瀉心湯組成:生姜、黃芩、黃連,干姜,半夏,草棗參
功效:溫中泄熱和胃,宣散水氣,消痞扶正
主治:邪熱內陷,胃虛不化,水飲停蓄證。癥見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舌苔薄黃而滑膩。
方義:生姜瀉心湯即是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減干姜四兩至一兩,再加生姜四兩。干姜的主要作用是溫脾陽,守而不走;而此條文中,提示飲停中焦無處可散,又有胃虛,故減少干姜用量并加大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走而不守之生姜的用量,以苦治熱,以甘補虛,以辛散痞。老師處方中加木香以通導三焦氣機,藿香、砂仁是以香治臭。
二診的處方中,車前子利小便以實大便,藿香、佩蘭、砂仁也是以香治臭,后下是因為藥物中的揮發油起到主要作用。
下面對五首瀉心湯做一個小總結:
條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黃芩、干姜、人參、炙甘草各三兩,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生姜四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干姜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炙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干姜三兩,
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黃連一兩
根據以上條文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陽不降:
大黃黃連瀉心湯——胃熱不降
附子瀉心湯——胃熱兼有表陽不固
2、陽不降,伴有陰不升:
半夏瀉心湯——寒熱錯雜
生姜瀉心湯——寒熱錯雜兼水飲食滯
甘草瀉心湯——寒熱錯雜且胃虛更嚴重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fangyingyong/85626.html.
聲明: 我(wo)們(men)致力(li)于保(bao)護作(zuo)(zuo)者(zhe)版權,注(zhu)重分享(xiang),被(bei)刊用(yong)文(wen)章因無法(fa)核實真實出處(chu),未(wei)能(neng)及時與作(zuo)(zuo)者(zhe)取得(de)聯系(xi),或有(you)(you)版權異議(yi)的,請聯系(xi)管(guan)理(li)(li)員(yuan),我(wo)們(men)會(hui)立即(ji)處(chu)理(li)(li),本站部(bu)分文(wen)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網絡,轉載(zai)是出于傳遞(di)更多信(xin)息之目的,若有(you)(you)來源(yuan)標注(zhu)錯誤或侵(qin)犯了您(nin)的合(he)法(fa)權益,請立即(ji)通(tong)知(zhi)我(wo)們(men)(管(guan)理(li)(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wo)們(men)會(hui)第(di)一時間予以刪除(chu),并同時向您(nin)表示歉意(yi),謝(xie)謝(xie)!
上一(yi)篇: 大黃(huang)硝(xiao)石湯方(fang)歌(ge)方(fang)解
下一篇: 大黃黃連(lian)瀉心湯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