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推拿艾灸 >> 健康綜合

針灸11穴位治療面癱

中醫(yi)養(yang)生 2023-09-20 10:32:06

夏季天氣(qi)炎熱,人們喜歡待在空調(diao)房里,空調(diao)吹著是(shi)(shi)不是(shi)(shi)很清(qing)爽(shuang)?但是(shi)(shi)大家知道(dao) 嗎?長期(qi)吹空調(diao)會導致面(mian)(mian)(mian)癱,忽(hu)(hu)冷(leng)忽(hu)(hu)熱的刺激容易誘發臉部(bu)面(mian)(mian)(mian)神經(jing)水腫,造成臉部(bu)肌肉(rou)失(shi)調(diao),形成半臉下垂的面(mian)(mian)(mian)癱。那(nei)么面(mian)(mian)(mian)癱該怎么辦?面(mian)(mian)(mian)癱最好的治療方法是(shi)(shi)通過(guo)中醫針灸治療,尤(you)其(qi)是(shi)(shi)對早期(qi)面(mian)(mian)(mian)癱通過(guo)針灸取穴(xue),把經(jing)絡的“風”驅除掉,效(xiao)果很好,下面(mian)(mian)(mian)是(shi)(shi)針灸治療面(mian)(mian)(mian)癱的各個(ge)穴(xue)位詳(xiang)解,一(yi)起來(lai)看(kan)看(kan)。

地倉穴

位于人體的(de)面(mian)部,口角(jiao)外側,上直對瞳(tong)孔(kong)。

頰車穴

人體(ti)頰車(che)穴(xue)位于面頰部,下頜角(jiao)前上(shang)方約1橫指(中指),當咀(ju)嚼時咬肌隆起(qi),按(an)之凹陷處。治(zhi)療面癱一般(ban)向(xiang)地(di)倉穴(xue)透刺。

印堂穴

位于(yu)前額部,當兩眉(mei)頭(tou)間連線與(yu)前正中線之(zhi)交(jiao)點處。按摩印堂穴可(ke)起到醒神、祛除頭(tou)痛、通血絡等(deng)功效。

陽白穴

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離眉毛上緣約二厘米處。一般 配太(tai)陽穴、睛明穴、魚腰(yao)穴治目赤腫痛、視(shi)物昏花、上瞼下垂等。

太陽穴

太陽(yang)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liang)側,外(wai)眼角延長線的(de)上方。 在兩(liang)眉梢后凹陷(xian)處。太陽(yang)穴的(de)主治(zhi)病(bing)癥為:頭(tou)痛、偏頭(tou)痛、眼睛疲(pi)勞、牙痛等疾病(bing)。

太(tai)陽穴是人頭(tou)部的(de)(de)重(zhong)要(yao)穴位,《達摩(mo)秘(mi)方》中將(jiang)按(an)揉(rou)此(ci)穴列為“回春法”,認為常(chang)用此(ci)法可保持(chi)大(da)腦(nao)(nao)的(de)(de)青春常(chang)在,返老還童。當(dang)人們長時(shi)間(jian)連續(xu)用腦(nao)(nao)后,太(tai)陽穴往往會出(chu)現重(zhong)壓或(huo)脹(zhang)痛的(de)(de)感覺(jue),這就是大(da)腦(nao)(nao)疲勞的(de)(de)信號(hao)。這時(shi)施(shi)以(yi)(yi)(yi)按(an)摩(mo)效果會非常(chang)顯著。 按(an)摩(mo)太(tai)陽穴可以(yi)(yi)(yi)給大(da)腦(nao)(nao)以(yi)(yi)(yi)良性刺激(ji),能夠解除疲勞、振(zhen)奮精(jing)神、止痛醒(xing)腦(nao)(nao),并且能繼續(xu)保持(chi)注(zhu)意(yi)力(li)的(de)(de)集中。

四白穴

位(wei)于人體面部(bu),瞳(tong)孔(kong)直下(xia),當眶下(xia)孔(kong)凹(ao)(ao)陷(xian)處(chu)。找(zhao)這個穴位(wei)時,可以(yi)先(xian)將雙手(shou)食指(zhi)(zhi)和中指(zhi)(zhi)并攏,放在(zai)緊靠鼻子兩側處(chu),中指(zhi)(zhi)尖(jian)位(wei)于鼻子中部(bu)即(ji)鼻長二(er)分之一(yi)處(chu),拇指(zhi)(zhi)支(zhi)撐在(zai)下(xia)頜骨的(de)凹(ao)(ao)陷(xian)處(chu),然后放下(xia)中指(zhi)(zhi),食指(zhi)(zhi)尖(jian)所指(zhi)(zhi)的(de)地方就是四白穴。常配陽白穴,地倉穴,頰車(che)穴,合(he)谷穴治(zhi)口眼歪(wai)斜;配攢竹穴治(zhi)眼瞼(目閏)動。

迎香穴

位于人體(ti)的面部(bu),在鼻(bi)翼旁開約一(yi)厘米皺紋中(在鼻(bi)翼外緣中點旁,當鼻(bi)唇溝中)。此穴(xue)(xue)的主治(zhi)疾病為(wei):鼻(bi)炎、鼻(bi)塞、鼻(bi)竇炎、流鼻(bi)水、鼻(bi)病、牙痛、感冒(mao)等(deng)。按壓(ya)此穴(xue)(xue)可止(zhi)牙痛,還有通便(bian)功能(neng)。

承漿穴

位于人體的面部,當頦(ke)唇(chun)溝的正中凹陷處。

顴髎穴

位于目外眥直下(xia),顴骨下(xia)緣凹陷處。主治口眼歪斜,眼瞼瞤動,目赤,目黃(huang),齒痛(tong)(tong),及(ji)面(mian)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tong)(tong)等。直刺(ci)0.3-0.5寸,斜刺(ci)或沿(yan)皮刺(ci)0.5-1寸。

翳風穴

耳垂后耳根部,顳(nie)骨乳(ru)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后緣間凹(ao)陷處(chu)。治面癱(tan)時(shi)可(ke)向(xiang)下頜骨前面的(de)上下方透刺。

合谷穴

一(yi)手(shou)的(de)(de)拇指(zhi)第(di)一(yi)個(ge)關節橫(heng)紋正對另一(yi)手(shou)的(de)(de)虎口邊,拇指(zhi)屈曲按下,指(zhi)尖所指(zhi)處(chu)就是合谷(gu)穴(xue)(xue)。合谷(gu)穴(xue)(xue)屬(shu)于手(shou)陽明大腸(chang)經的(de)(de)穴(xue)(xue)道,是一(yi)個(ge)很重(zhong)要又好用(yong)的(de)(de)穴(xue)(xue)位,凡是顏(yan)面(mian)上的(de)(de)病(bing),項牙痛、頭痛、發熱、口干、流(liu)鼻(bi)血、脖子(zi)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bing)等都有療效(xiao)。但要注(zhu)意的(de)(de)是體質(zhi)較差(cha)的(de)(de)病(bing)人,不宜(yi)給予較強的(de)(de)刺(ci)激,孕婦一(yi)般都不要按摩合谷(gu)穴(xue)(xue)。

中醫提示各位(wei)患者,面(mian)癱發病(bing)早期是治療的黃(huang)金時間。此時癥狀輕下手治療預(yu)后(hou)很好,痊愈率很高;如(ru)果放任不(bu)管使(shi)病(bing)情惡化,待到后(hou)期治療效果不(bu)佳,預(yu)后(hou)也很差。

小兒高熱、面癱、小腿肚抽筋、膝關(guan)節疼痛,針刺治療(liao)穴位(wei)

1針二商合谷,退小兒高熱

古人配穴成方中有:少商、商陽、合谷,治療小兒發熱、咳嗽、腹瀉等。臨床治療小兒高熱,療效肯定。少商、商陽,用鋒針刺破放血,出血不暢者,可擠出數滴鮮血。合谷毫針淺刺用瀉法,不留針。

2牙簽彈刺內迎香治面癱

朔州有一老中醫,擅用竹簽彈刺內迎香治療面癱,方圓百里皆知其名。1991年筆者學得此法,屢試屢效,尤其對不能鼓腮者,針后即不漏氣。1999年在江陰市中醫院治療某組織部長近兩月的面癱,用竹牙簽彈刺后,即可將患腮高高鼓起。2006年在上海海淞醫院工作,治療某刊主編、《資政通鑒》作者佐人先生,面癱多年未愈,嘴角偏歪,鼓腮漏氣,刺后即效。

考其所刺經絡穴位,手陽明大腸之經脈,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迎香為其最后一穴,為手足陽明之會,是治療口眼歪斜的要穴。內迎香與迎香隔一鼻翼而脈氣相同,故可愈歪僻之癥。

1995年在博樂市人民醫院推廣新九針期間,看到理療科的復習資料中正好有一題是對此法的西醫解釋:鼻黏膜有豐富的三叉神經末梢及嗅感受器,與延腦的面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等神經核有復雜的神經聯系。因此,刺激鼻黏膜可反射性影響上述腦神經,尤其是迷走神經的功能。例如:鼻黏膜反射治療可調節胃的分泌與運動功能,而治療胃部疾患等等。只要有好的臨床療效,終究會有比較滿意的解釋。

3刺血腘窩,治小腿肚抽筋

小腿肚抽筋,即腓腸肌痙攣,多因寒冷刺激、過度勞累誘發。多由腰部或下肢病變而致小腿部血液循環受阻,血液供應減少,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而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同時血供減少,局部組織缺血缺氧,生理生化功能發生紊亂也可致疼痛抽筋。中醫認為這是寒凝血瘀,治則當溫陽散寒或活血通絡,放出瘀血則寒盡邪散、氣順筋柔。

八法神針傳人宋奎義老先生擅用刺血委中治療此病。找一只瓷盤或瓷碗,將其摔碎在地上,撿起有尖鋒利的瓷片,讓患者患側單腿負重站立,膝上扎一膠帶,用瓷尖對準腘窩靜脈怒張處猛刺一下,黑血自動射出,等血色由黑變淡至正常時壓迫止血,或任其自止。宋老當時說,一次治愈,永不再犯。我們在醫院里多用鋒針放血,治療效果也很好。

4長針三通,止膝關節疼痛

"祁氏三通法"是山西省針灸研究所九針專家祁越所創,本法速刺不留針,得氣快、針感強烈,具有強通經絡,疏通氣血,緩急止痛的功效,適應于膝痛較重的患者。

針具

針身直徑0.45~0.60mm,長度有100~150mm不同型號,此針集九針長針之長、大針之粗于一身,功具"取深邪遠痹"與"取大氣之不能過于關節者"之專長。

取穴

(1)大腸俞、代秩邊(或環跳);(2)膝陽關—曲泉、陽陵泉—陰陵泉;(3)膝中。

操作

先針第一組:大腸俞、代秩邊(或環跳),要求麻脹感下傳過膝至足,此為上下通;次針第二組,用透刺法從陽經至陰經:膝陽關透曲泉、陽陵泉透陰陵泉溝通陰陽經氣,此為內外通;最后針刺膝中,從膝下向關節腔后方刺入1.5~2寸,關節腔內充滿憋脹感,此為前后通。故名三通法。

治療時以祁氏三通法為主,可配合火針點刺梁丘、血海、內外膝眼、足三里等,可根據具體情況,每隔2~5天1次。

體會

我們曾總結治療過的178例膝痛患者,其中骨關節炎98例,髕骨軟化癥4例,風濕性關節炎5例,風濕寒性關節痛53例,類風濕關節炎18例。診斷與療效標準依據《150種關節病診斷與治療》與"風濕四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標準,療效滿意,而效差和無效的病例,多為類風濕關節炎和嚴重增生的骨關節炎患者。

祁氏三(san)通(tong)法對以(yi)上五種疾病的(de)共同(tong)癥狀:膝關節疼痛的(de)治(zhi)療具有明(ming)顯(xian)的(de)療效(xiao)。這幾種疾病的(de)病因病機雖異(yi)(yi),但(dan)其(qi)(qi)膝關節的(de)經(jing)絡受阻,氣血(xue)不暢(chang)是其(qi)(qi)共性,屬異(yi)(yi)病同(tong)治(zhi)。本法從(cong)三(san)維角度(du)組方,疏通(tong)經(jing)絡、通(tong)利(li)關節、加快氣血(xue)的(de)運行,故(gu)能收到較好的(de)效(xiao)果。

面癱針灸治療?

面癱可以通過針灸進行治療,在針灸治療面癱主要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采用局部取穴和循經取穴。
根據辨證論治,采用不同的針灸治療方案治療面癱,主要取陽白、四白、絲竹空、攢竹、迎香、地倉,頰車、水溝、風池、合谷,太沖等穴位,還可以配合放血療法,對面癱的恢復也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注意面癱的患者,在平時要注意面部的避寒保暖,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同時還應當配合其他的方法,如理療以及營養面部神經的藥物等綜合一起治療。
對于面(mian)癱遷延(yan)不愈,治療效(xiao)果差(cha)的(de),應當建議配合其他的(de)藥一起口服。

面癱(tan)針灸(jiu)治療(liao)怎(zen)樣選穴(xue)處方?

針灸治(zhi)(zhi)病(bing)取(qu)穴(xue)原則有3個:近(jin)(jin)部(bu)取(qu)穴(xue),即(ji)(ji)選取(qu)病(bing)痛所在部(bu)位或臨近(jin)(jin)部(bu)位的(de)腧(shu)穴(xue);遠(yuan)(yuan)(yuan)部(bu)取(qu)穴(xue),是選取(qu)距(ju)離病(bing)痛較遠(yuan)(yuan)(yuan)處部(bu)位的(de)腧(shu)穴(xue),這(zhe)一(yi)取(qu)穴(xue)原則是根據(ju)腧(shu)穴(xue)具有遠(yuan)(yuan)(yuan)治(zhi)(zhi)作(zuo)用(yong)的(de)特點提出來的(de);辨證(zheng)取(qu)穴(xue),即(ji)(ji)隨證(zheng)取(qu)穴(xue)或對(dui)證(zheng)取(qu)穴(xue),主要是依據(ju)辨證(zheng)及(ji)腧(shu)穴(xue)主治(zhi)(zhi)作(zuo)用(yong)提出的(de)。

面癱的針灸選穴即依據以上(shang)3個原則,總結臨(lin)床眾多針灸治(zhi)療面癱的處方選穴,不外以下(xia)4種方法(fa)。

(1)辨證(zheng)(zheng)取穴(xue)(xue)。即將面癱(tan)病癥(zheng)按中醫辨證(zheng)(zheng)分型(xing),不(bu)同(tong)(tong)的證(zheng)(zheng)型(xing),選(xuan)取不(bu)同(tong)(tong)的腧穴(xue)(xue)處方(fang)。

(2)辨病(bing)與辨證取(qu)穴。即在診(zhen)斷面癱病(bing)基礎上,確定一個或一組固定穴位,再根據患者不同(tong)兼證表現,辨證配(pei)穴。

例:迎香、陽(yang)(yang)白、地倉、頰車(che)、風池、合谷為主穴;風犯(fan)少陽(yang)(yang)者加(jia)外(wai)關;風犯(fan)陽(yang)(yang)明者加(jia)中(zhong)脘、足三(san)里;肝膽濕熱加(jia)陽(yang)(yang)陵泉、行間;肝腎虧虛配太沖、太溪等。

(3)循經遠近(jin)取(qu)穴。本法即按面(mian)癱所病經脈(mo)遠近(jin)結(jie)(jie)合取(qu)穴,如面(mian)癱常病經脈(mo)為陽(yang)(yang)明(ming)(ming)、少(shao)陽(yang)(yang),即取(qu)地倉、頰車、合谷(陽(yang)(yang)明(ming)(ming)經遠近(jin)結(jie)(jie)合)及翳風(feng)、風(feng)池、太沖(chong)(少(shao)陽(yang)(yang)經及其表里經遠近(jin)配穴)。

(4)辨(bian)病取穴。此法以經驗為(wei)主,只要(yao)診斷(duan)為(wei)面癱病癥(zheng),就取某些方(fang)穴治療,或為(wei)一組(zu)方(fang),或為(wei)兩組(zu)方(fang)交替(ti)應(ying)用,穴位不予(yu)加減。

例如(ru):陽白(bai)、下(xia)關(guan)、頰車透地倉、風池、足三(san)里為一組(zu)(zu)(zu);絲竹空、迎香透四白(bai)、太陽透下(xia)關(guan)、完(wan)骨、合谷為一組(zu)(zu)(zu)。兩組(zu)(zu)(zu)交替(ti),每日一次。

又如:面癱(tan)五透(tou)法,取太陽透(tou)頰車,地(di)倉(cang)透(tou)頰車,四白透(tou)地(di)倉(cang),攢竹透(tou)魚(yu)尾(wei),陽白透(tou)魚(yu)腰(或魚(yu)尾(wei)、攢竹)。

面(mian)神(shen)經麻痹針灸那幾個穴位效果好啊

面神經麻痹的中醫治療方案【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地倉、水溝、顴髎、四白、太陽、絲竹空、翳風、睛明。
配穴:合谷、內庭。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據透刺之兩穴間距離選針。并以針尖到達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為宜。進針時,宜迅速點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針,不可提插捻轉,針身與皮膚成10~15度交角,針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貼附在皮膚上,感覺針尖和針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淺。最佳者應將針身置于肌纖維之間,但不可過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顫法,使得氣明顯后留針。均留針20~30分鐘。在留針期間行針1~2次,施捻轉法,平補平瀉。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患部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部基本正常,僅笑時口角稍向健側歪斜,或皺眉時額紋比健側淺;有效:患部明顯恢復,患眼尚閉合不嚴,口角輕度歪斜;無效:治療后無好轉或略有改善。
共觀察938例,結果痊愈767(81.7%),顯效107例(11.4%),有效52例(5.5%),無效12例(1.4%),總有效率為98.6%[5~8]。
電針
(一)取穴
主穴:牽正、地倉、水溝、陽白、魚腰、翳風、下關。
配穴:合谷、行間、外關、后溪。
牽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處。
(二)治法
每次選2~3個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為后遺癥,則宜取3~4穴。針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側面部由輕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數次。針刺方法如下: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增大,宜針陽白向下透魚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溝變淺,口角低垂歪斜,針地倉透頰車;太陽穴深刺。癥候明顯部位,接負極;正極可接于太陽穴,如為面肌麻痹后遺癥可接雙下關穴。采用慢波,電流強度以面部輕度抽動為宜。電針治療,據觀察在發病后15天應用效果較好。如早期用電針,通電時間須控制在5~10分鐘左右,病程超過半月者,通電時間可延長至15分鐘。亦可在得病后先針刺5~7次,再加用電針,以利恢復。電針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948例,痊愈率為75.5~93.3%,總有效率為95.7~97.2%。其中,面神經麻痹后遺癥18例,治愈1例,顯效2例,有效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44.4%[9~15]。
穴位敷貼
(一)取穴
主穴:分3組。1、陽白、四白、牽正、地倉;2、下關、翳風;3、阿是穴。
配穴:頰車、太陽、大椎、大迎、瞳子髎。
阿是穴位置:共九個刺激點。第1點在患側內頰膜部咬合線上,相當于第二臼齒相對區,在此點前后0.5厘米處各為1刺激點,然后在咬合線上下約0.5厘米的平行線上各選和前3點相對應的刺激點6個。
(二)治法
貼敷藥物:分2組。1、麝香2克,全蝎1.5克,白胡椒1.5克,白花蛇1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2、川芎、當歸各500克,黃連600克,植物油500克,同置煎枯去渣,煉至滴水成珠,加黃丹360克,攪勻,收膏,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天牛粉286克,攪勻,分攤于紙上配,每帖膏重2克。
治療時,第1組藥物用于第1組穴位,每次取4穴,主穴為主,酌加配穴。皮膚常規消毒后,醫者捏起穴區皮膚,右手持經嚴密消毒之手術刀片,在穴位上輕割皮膚,成“X”型,并擠出少量血,然后將撒有藥粉之小塊傷濕止痛膏(或膠布)貼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劃太深,每周1次,穴位輪換。
第2組穴采用第2組藥物貼敷,每次取主穴1個,酌加配穴1個。貼時將膏藥加溫融化,5天一換,穴位輪用。
第3組穴為點刺加芥末貼敷。先將芥末粉10克(小兒及少女用5~7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攤在紗布上,面積約2~3厘米,厚0.5厘米。先令患者以1.3%食鹽水漱口,然后用消毒三棱針以雀啄式在阿是穴每個刺激點,迅速點刺10~20下,然后將芥末敷于面頰外側相應部位,約相當于下關、頰車、地倉3穴。病情重者,可加敷太陽等穴。敷后12~24小時取下。局部紅腫,起水泡,宜按燙傷治療。敷藥后如出現熱痛或流淚等,系正常現象,多在4小時左右停止。
上述方法,可單用一種,亦可輪用。一、二兩組穴位,可以互相交替應用。
(三)療效評價
穴位貼敷法治療本病患者869例,痊愈668例(76.9%),顯效111例(12.8%),有效67例(7.7%),無效23例(2.6%),總有效率為97.4%[15~18]。
針罐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阿是穴;2、地倉、頰車、太陽。
配穴:睛明、承漿、聽會、大迎、絲竹空。
阿是穴位置:顴髎穴下后方1寸許。
(二)治法
主穴每次用1組,交替輪用。配穴為透針所到之止穴,據主穴需要而定。第一組阿是穴,以28或30號毫針進3針,分別自皮下透向睛明、地倉、頰車,施捻轉手法,平補平瀉,運針1~2分鐘后,出針,然后在針處拔火罐10~15分鐘。第二組,在患側地倉進2針,沿皮透刺至承漿;再從頰車進針2支沿皮透刺到聽會和大迎穴;太陽進針2支,沿皮透刺至絲竹空和四白穴,留針20分鐘。上述2組均為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平時囑患者自行按摩患部。
(三)療效評價
以多針透刺配合拔火罐,共治800例,結果痊愈783例(97.9%),顯效12例(1.5%)有效5例(0.6%),有效率達到100%[19]。
溫針
(一)取穴
主穴:下關。
配穴:頰車、地倉、顴髎、太陽、四白、迎香、陽白、水溝、承漿、牽正。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酌加配穴3~4穴,交替輪用。下關穴取患側,以28號毫針深剌得氣后,針柄上置一1寸長之艾條段,距皮膚約1寸左右,點燃灸灼,以病人感溫熱為度,待艾段燃盡出針。備用穴采用針剌或透剌之法。下關穴溫針,也可用95%酒精中浸過之棉球,燃著后燒針,熱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第一療程每日一次,共針10次,停針3~5天,繼續下一療程,改為隔日1次。
(三)療效觀察
共觀察237例,結果痊愈196例(82.7%),顯效21例(8.9%),有效18例(7.6%),無效2例(0.8%),總有效率99.2%[20~22]。
電針加穴位紅外線照射
(一)取穴
主穴:陽白、下關、地倉、禾髎、魚腰。
配穴:翳風、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先以毫針刺,提插結合捻轉手法持續1分鐘后,即接通電針儀,用疏密波,強度以面部肌肉出現輕微抽動為宜,刺激15~20分鐘。取針后,用紅外線燈照射,燈與皮膚距離為31~40厘米左右,照射時間約15~20分鐘。為防止紅外線損傷眼睛,照射前,宜以3×3厘米紗布數層將患者雙眼蓋住。在照射過程中,要調整燈距,以免灼傷皮膚。亦可電針后,留針照射。照射完畢出針,再按摩10~15分鐘。隔日1次,5~7次為一療程,停針3~5天再作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觀察221例,有效率在98~100%之間[23~25]。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組。1、夾脊頸1~7,地倉、四白、陽白、下關;2、臼間、糾正;3、上2(腕踝針穴)。
配穴:攢竹、迎香、翳風、合谷、足三里。
臼間穴位置:口腔內后壁,上下臼齒咬合線上。
糾正穴位置:手小指尺側指掌關節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可取1組,亦可2組或3組綜合取用。療效不滿意時,可酌加或改用配穴。第1組穴操作法:先取體穴2~3個,行透刺法,法同前述。在留針期間,以皮膚針叩刺夾脊頸1~7,包括督脈及椎旁,反復以中等度手法叩刺3~5遍,然后用艾條溫灸至穴區潮紅。第2組穴,針尖朝向屏間切跡底水平線進針,針深約2寸,提插2~3次,得氣后即予出針;糾正穴可用28號毫針深刺,透合谷穴,略作捻轉,使針感強烈后出針。患側頰內粘膜如有瘀血,可用消毒三棱針點刺出血。第3組上2區,相當于內關穴而稍低些。用32號毫針2寸長,成30度角速刺入皮內,進后,放平針體,使針尖向肘部并與前臂平行,在皮下緩緩送入1.5寸左后,患者應無疼痛或酸麻脹等感覺,留針30分鐘。第一、二組穴宜隔日1次,第3組穴可每日1次。15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
共治682例,痊愈339例(49.7%),顯效188例(27.6%),有效98例(14.4%),無效47例(6.9%),總有效率93.1%[26~28]。
刺血
(一)取穴
主穴:為口腔內粘膜刺區,共三個。后區:患側大臼齒對側;中區:串側小臼齒對側;前區:患側上下犬齒對側。
(二)治法
每次可選定一個刺區。上部病變較重者取后區,中部病變較重者取中區,下部病變較重者取前區。如病程短者,可探尋得口腔粘膜的麻痹區或硬結處。治療時,先令患者用溫鹽水漱口,清潔口腔,再以消毒之鈹針(如無鈹針可用手術刀代替)在選好之刺區,對口腔粘膜劃割,作斜切口,長1.0~1.5厘米,深0.1~0.3厘米(小兒酌減)。然后用拇指與食、中指按摩擠壓,并以壓舌板向下刮血,體壯多出,體弱少出,直至血色鮮紅為止。術后以5%鹽水棉塊蘸少許白糖敷貼刺血處。上法每日或隔日施行1次。注意:操作時應嚴格消毒,有出血傾向者及孕婦禁用本法。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248例,結果痊愈828例,顯效247例,有效16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99.2%[29]。
葦管器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道口。
(二)治法
先應制作葦管器這一灸具。施灸時,令病人取臥位,將純艾制成半個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在葦管器半個鴨嘴形處,用線香點燃后,將膠布封閉葦管器內端插入耳道內。施灸時,以耳部感到溫熱為宜,一般皮膚溫度約升高2~3℃,每次灸3~9壯。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天。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51例,結果治愈33例,顯效8例,有效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04%[20]。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陽白透魚腰、陽白透攢竹、陽白透絲竹空、顴髎透迎香、顴髎透地倉、顴髎透夾承漿、頰車透顴髎、下關透顴髎。
(二)治法
一(yi)般每(mei)(mei)次(ci)取三對穴(xue),交(jiao)替應(ying)用。 按所透(tou)(tou)(tou)兩穴(xue)之(zhi)間的距離選 取相應(ying)長(chang)度(du)的毫針(zhen)(zhen)(zhen),以(yi)15度(du)夾角的方向行(xing)沿皮透(tou)(tou)(tou)剌(la)至(zhi)(zhi)預定穴(xue)區。透(tou)(tou)(tou)剌(la)完畢(bi),以(yi)食、拇指將針(zhen)(zhen)(zhen)柄(bing)向一(yi)個(ge)(ge)(ge)方向捻轉,直到針(zhen)(zhen)(zhen)下出現(xian)阻(zu)滯而不能作單方向旋捻時(shi),再行(xing)牽拉:緊(jin)握針(zhen)(zhen)(zhen)柄(bing),向透(tou)(tou)(tou)剌(la)相反(fan)方向進行(xing)快速、輕柔、有彈性的牽拉,每(mei)(mei)組穴(xue)牽拉3分鐘左右,每(mei)(mei)隔(ge)10分鐘行(xing)上述方法一(yi)次(ci)。共(gong)3~4次(ci)。在最后一(yi)次(ci)時(shi),將癱瘓肌群(qun)牽拉至(zhi)(zhi)與患側基本對稱的位置,并以(yi)膠布固定針(zhen)(zhen)(zhen)柄(bing) ,留針(zhen)(zhen)(zhen)1小時(shi)后,反(fan)捻針(zhen)(zhen)(zhen)柄(bing)取針(zhen)(zhen)(zhen)。第一(yi)個(ge)(ge)(ge)月(yue)隔(ge)日(ri)針(zhen)(zhen)(zhen)1次(ci),第二個(ge)(ge)(ge)月(yue)隔(ge)2日(ri)針(zhen)(zhen)(zhen)1 次(ci),第三個(ge)(ge)(ge)月(yue)隔(ge)3日(ri)針(zhen)(zhen)(zhen)1 次(ci),一(yi)般須治三個(ge)(ge)(ge)月(yue)。

本文地(di)址://n85e38t.cn/jiankangzonghe/41362.html.

聲明: 我(wo)們(men)致力(li)于(yu)保護作(zuo)者(zhe)版(ban)(ban)權(quan),注(zhu)重分(fen)享(xiang),被刊(kan)用文章因無法(fa)(fa)核實(shi)真實(shi)出處,未能及(ji)時(shi)與作(zuo)者(zhe)取得聯系(xi),或有版(ban)(ban)權(quan)異議的(de),請(qing)聯系(xi)管(guan)理(li)員,我(wo)們(men)會(hui)立即處理(li),本站部(bu)分(fen)文字(zi)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于(yu)網絡,轉載(zai)是(shi)出于(yu)傳(chuan)遞更多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yuan)標注(zhu)錯(cuo)誤或侵(qin)犯了您的(de)合法(fa)(fa)權(quan)益,請(qing)立即通知我(wo)們(men)(管(guan)理(li)員郵箱(xiang):),情況屬(shu)實(shi),我(wo)們(men)會(hui)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表示(shi)歉(qian)意,謝謝!

上(shang)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