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連一般是清實火,而不是虛火。
實火多是由外感風、火、寒、燥、濕、暑,導致邪熱熾盛引起的,治療以清熱瀉火為主;虛火通常是由于體內陰液虧虛,無法抑制陽氣而引起的,總體治療原則為滋陰降火。雙黃連是一種辛涼解表劑,由連翹、金銀花、黃芩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風解表、驅風退翳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外感風熱導致的感冒病癥,如咳嗽、發熱、咽喉腫痛等。綜上所述,雙黃連一般是用于清實火。
如果需要用藥,請務必在醫生指導下或按照藥品說明書正確使用,切忌自行隨意使用,以防藥不對癥,適得其反。
上火是中醫的理論,西醫則認為這種說法太籠統。
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癥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口臭等癥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癥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心火就會心悸失眠、心煩。
人體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范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于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實火。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按中醫理論,五臟六腑皆有陰陽之氣,陰陽失衡的話就會有所謂的陽火或虛火上升的表現了,具體還要根據個人情況來定。
[編輯本段]【上火的其它含義】
上火中的“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表現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個動詞也就是產生火了。一般人認為上火的具體表現一般在頭面部居多,實際上中醫認為人體是聯系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應該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那么人體的邪火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是自身引發的還是外界因素導致的?
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中醫用“火”來形容身體內的某些熱性癥狀,上火的程度較“熱氣”還重。一般所說的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
中醫認為“火”的病理可分虛實兩大類,常見的上火癥狀有心火和肝火兩種。
心火與肝火的癥狀
中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的郭美伶醫師說,心火分虛實,虛火主要表現有心煩、口干、盜汗、睡眠不安等,喝;實火旺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口干、尿黃、心煩易怒等。
我們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癥狀:口干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干、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編輯本段]【現代醫學的上火】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里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干燥……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虛火”,這似乎是比較“規范”的中醫說法,我查了一下,《辭海》收了“虛火”,但沒有“上火”。然后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么“火氣”比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為據說有無數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涼茶,或者吃牛黃解毒片(丸)之類的清熱解毒的中藥來清熱、降火。在聽說中藥不能亂吃之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代醫學怎么看待“上火”?“上火”了怎么辦?
這是一個很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并不是說中國人的身體比較特殊,只有中國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癥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現代醫學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稱呼。例如口腔“上火”癥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癥,有的可能還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變化有關。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
如果“上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沒有什么特效藥物了,除了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消毒、消炎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主要還是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過去。比較常見的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潰瘍。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皰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就別想再把它徹底地消滅掉,只能終身攜帶它了。要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一點病毒學的常識。
許多人對病毒是什么東西一無所知,有的望文生義,以為那是疾病產生的毒素,有的則以為病毒是和病菌一樣的,可以用抗菌素殺死。其實病毒是與細菌非常不同、也無法用抗菌素殺死的病原體。它們比細菌小得多,結構也簡單得多,一般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里面裹著遺傳物質。它們是一類介于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質那樣結晶,但是溶解后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們不具有進行生命活動所必備的各種構造,必須寄生在細菌或其他生物的細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時候,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粘到細胞表面,然后把病毒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胞當中,利用細胞中的各種“設備”復制病毒遺傳物質,制造病毒外殼,再組裝成一個個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后,細胞就會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釋放出來,去感染其他細胞。如果所有的細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著死去了。所以這種兇狠的感染方式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皰疹病毒則采用一種溫和得多的方式來與宿主共處。它們在感染細胞后,會讓自己的遺傳物質結合到細胞染色體中,變成染色體的一部分,隨著染色體復制、細胞分裂而一代代地傳給了新的細胞。所以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它就變成了永遠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敵人,不可能徹底把它清除掉了。這些潛伏的敵人有可能會導致癌變,不過一般來說是無害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生了某種疾病),由于某種未知的因素,潛伏的病毒遺傳物質會突然被激活,開始復制新的病毒,讓細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覺得你“上火”了。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一周左右,然后又恢復正常了。然而,以后病毒還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細胞染色體中潛伏的病毒,以后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進的藥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復制,不讓它爆發。
所以如果你喝了涼茶、吃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幾天后覺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實未必是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發生的進程。為了降火而去吃中藥,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險。這類中藥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例如許多人都吃過的牛黃解毒片(丸)其實是毒片。按照組方,每片(大片)牛黃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黃。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黃解毒片是由很正規的藥廠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已采取嚴格的質量控制,去除雄黃原料中的砒霜雜質,也并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為雄黃本身就有毒(雖然毒性不像砒霜那么大)。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黃解毒片的用量為按藥典規定一天服4~6片,實際服入雄黃200~300毫克,竟是雄黃常用量的3~6倍。因為服用牛黃解毒片中毒、出現不良反應的并不罕見,例如《中國藥房》在1998年就報道過38例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認為可能多由雄黃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黃解毒片的量不大,沒有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輕心。雄黃中的砷進入體內后,會累積起來,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雖然有時候為了治療絕癥人們不得不使用毒藥(例如砒霜現在被用以治療某種白血病),但是為了“降火”而去讓自己慢性中毒顯然是不合算的,無異于飲鴆止渴。
◆人上火通常是機體免疫下降時機,是由自身體內皰疹病毒發作感染形成。
◆因為是病毒,發生后沒什么好辦法,發病初期可服用預防小兒麻痹癥糖丸數粒,此糖丸只有疾控中心有。
根據你所敘述的可能是多發性癤腫(多發性毛囊炎)。一般多為臟腑實火而致。此病只靠外用消炎拔毒是不能根除的。必須要內服清熱解毒之品方可湊效。
內服藥物:活血消炎丸或連翹敗毒丸。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魚腥海鮮類食物。少吃油膩,飲食清淡為主。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注意皮膚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褲。
活血消炎丸:
功效 活血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毒熱結于臟腑經絡引起的癰疽初起,乳癰結核,紅腫作痛。
用法用量 :溫開水送服,每次3g,日2次。
連翹敗毒丸: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用于臟腑積熱,風熱濕毒引起的瘡瘍初起,紅腫疼痛,憎寒發熱,風濕疙瘩,遍身刺癢,大便秘結。
【規格】每100粒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zonghe/391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身灼熱是上火嗎
下一篇: 竹生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