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得癌,因為我們身上有一種“原癌基因”,只要受到外因刺激,也許就會被激活。而這種外因,往往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國際抗癌聯盟曾發表報告稱,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癌癥病例,其中高達四成原本可以在生活中自檢預防。以下是身體各部位出現癌變后的信號。
頭部
先看臉部左右是否對稱、浮腫,疙斑有無增加或變化。再看眼白是否發黃、發紅,眼睛是否蒼白無神,服角正不正常。然后用食指輕推鼻尖向上,看鼻孔內有無變化,再輕模鼻子外部,看是否腫膚或不正常。最后以雙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捏模耳朵,現察是否會有疼癌和硬塊等。
用食、中二指輕輕觸摸、移動頭部周圍所有的淋巴結組織,包括耳前、領下、領下、扁桃體、深頸鏈、鎖骨以及耳后、枕骨、淺頸部、后頸鏈等處,注意大小、形狀、輪廓有無異常,若有則應注意是否有單側的鼻塞、流鼻血或耳塞等現象,要盡快就醫診治。
口腔
先觀察嘴唇的顏色、張合活動度和形狀是否有異。再開口檢查注意觀察唇紅及舌背部有無無痛性紅色或白色斑塊和異常硬塊。 兩頰內部動膜及牙齲有無紅腫、變硬、變厚、斑點(尤其是白色的斑痕)。還有伸縮翻轉舌頭,觀察是否有振顫、不對稱、活動不自如及顏色異常,表面、舌尖和邊緣有無曲張、腫大。
其次,用雙手觸摸腮腺面頰部、頜下及頸部,觀察有無無痛性包塊或腫大淋巴結。需要警惕的口腔癌先兆癥狀有:1.口腔黏膜上(上下唇、舌體、牙齦等)有固定性潰瘍,經治療3~4周后仍不愈者。
乳房
女性通常應于月經過后一周內實施乳房檢查(若已停經則任選一天)。
脫去上衣,在穿衣鏡前觀看兩側乳房是否對稱,皮膚是否光澤,色澤是否正常,有無靜脈擴張和水腫。之后雙臂上舉,觀看兩側乳房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乳暈的顏色是否一樣,皮膚有無點狀凹陷,有沒有橘皮樣改變,是不是存在區域性凹陷(酒窩征),乳頭皮膚有無脫落或糜爛,乳頭有無提高或回縮現象。
再舉起兩臂,做同樣檢查。其次,仰臥,一手枕于頭下,一手以五指指腹按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輕輕壓摸,查是否有硬塊、增厚或疼浦,兩手交替做。需注意外側上方部位及腹下淋巴結有無異常。
早期覺察自身是否患有腫瘤?
要做到早期發現與是期診斷腫瘤,除依靠腫瘤防治中心的醫師和防癌普查以外,人們應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各種癌癥的報警信號,并經常進行自我檢查。下面介紹幾點簡便的自查方法:
(1)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大腿窩)等處,檢查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認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于正常),腫大的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壓痛。
(2)長期咳嗽時,應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注意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3)食欲不振并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注意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物,注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狀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4)女性月經過后一周時,對照鏡子觀察自己乳房的外形有無改變,乳頭是否凹陷,將對側手指并攏,觸摸乳房是否有腫塊;腫塊的硬度、活動度如何,是否與皮膚粘連;乳房表面皮膚是否有"桔皮樣"改變;有腫塊的乳房同側腋窩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5)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中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帶是否帶有腥臭味。
(6)每天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7)長期聲音嘶啞時,應對照鏡子,張大口深呼吸,觀察咽喉部有無腫大的扁桃體及其它腫物。
(8)長期原因不明發熱時,應注意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一次,連測3天,并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9)男性應注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10)劇烈活動后出現四肢疼痛且活動受限時,應注意四肢關節有無腫物,皮下是否可觸摸到腫物。若長骨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應及明去醫院骨科就診。
(11)隨時留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痣變化,注意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注意身體表面有無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
2. 癌癥能早期發現嗎?
對于惡性腫瘤,早期正確診斷是施行合理治療以后及治療成功的關鍵。人體發生的各種惡性腫瘤,其中的大部分是發生和生長在身體體表或是易于檢查發現的部位。例如:皮膚生長的皮膚癌;口腔頭頸部發生的唇癌、舌癌、頰粘膜癌、扁桃體癌、鼻咽癌、喉癌、腮腺癌和甲狀腺癌;乳腺發生的乳腺癌;泌尿生殖系統發生的陰莖癌、子宮頸癌;淺表淋巴結發生的惡性淋巴瘤;還有肛管癌、直腸癌等。只有學會自我檢查的知識,就容易早期發生在體腔內的惡性腫瘤――胃癌、肺癌、腦瘤。
隨著現代醫療設備條件的不斷更新,癌癥檢查與確診也越來越容易。所以,對中、老年人來說,定期體檢極為重要;而且應當把防癌體檢作為保健檢查的一項主要內容。
開展防治結合的腫瘤普查,是早期發現惡性腫瘤的最好方式,尤其對于腫瘤高發區。
只要我們重視癌癥的早期癥狀和體征,及時進行檢查,或定期進行普查,大部分癌癥可以做到早期發現。
3. 常見癌瘤有哪些早期信號?
任何一種病,在發病前夕總會表現某些信號。如果了解這些信號,就可掌握疾病發生的規律、特征,就有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提高治愈率。癌癥常見的信號是什么呢?
(1)吞咽食物時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是食管癌的首發信號。
(2)上腹部疼痛 人們習慣叫它心口疼。平時一向很好,逐漸發現胃部(相當于上腹部)不適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藥物不能緩解,持續消化不好,此時應警惕胃癌的發生。
(3)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 肺癌多生長在支氣管壁,由于癌細胞的生長,破壞了正常組織結構,強烈刺激支氣管,引起咳嗽。經抗生素、止咳藥不能很好緩解,且逐漸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發生。此種咳嗽常被認為是肺癌的早期信號。
(4)乳房腫塊 正常女性乳房,質柔軟。如果觸摸到腫塊,且年齡是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5)陰道異常出血 正常婦女的月經每月一次,平時不會出現陰道出血。如在性交后出血,可能是患宮頸癌的信號。性交后出血一般量不多,如果能引起注意,有可能發現早期宮頸癌。
(6)鼻涕帶血 鼻涕帶血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有少量血絲,特別是晨起鼻涕帶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號,鼻咽癌除鼻涕帶血外,還常有鼻塞,這是由于鼻咽癌癥塊壓迫所致。如果癌癥壓迫耳咽管,還會出現耳鳴,所以,鼻涕帶血、鼻塞、耳鳴、頭痛特別是一側性偏頭痛,均是鼻咽癌發生的危險信號。
(7)腹痛、下墜、便血 凡是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有下墜感且大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乏力、腹部摸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是大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下墜感明顯伴大便帶血,則常是直腸癌的信號。
(8)右肋下痛 右肋下痛常被稱為肝區痛,此部位痛常見于肝炎、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癌起病隱匿,發展迅速,有些患者右肋下痛痛持續幾個月后才被確診為肝癌。所以右肋下疼應視為肝癌的信號。
(9)頭痛、嘔吐 頭痛等多發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額、后枕部及兩側明顯。嘔吐與進食無關,往往隨頭痛的加劇而出現。頭痛、嘔吐是腦瘤的常見臨床癥狀,應視為顱內腫瘤危險信號。CT檢查有助于確診。
(10)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 造血系統的癌癥,如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常有發熱現象。惡性淋巴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在淋巴結腫大的同時,病人可出現發熱、消瘦、貧血等癥狀。因此,長期原因不明的發熱應疑是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信號。
出現以上種種可疑信號,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并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免貽誤病情,造成終生遺憾。
4. 診斷癌癥常用的檢查手段有哪些?
診斷癌癥主要通過以下途徑:①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各種常規檢驗及具有一定特異性的化驗。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②體格檢查:由于約有75%的癌癥發生在身體容易發現的部位。因此全面的體格檢查,包括望診、觸診、叩診、聽診等十分重要,常常能發現相當一部分腫瘤,并能對其性質做出初步的判斷。③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常規透視、拍片、各種造影、各種體層檢查;CT、ECT、核磁共振檢查;B型超聲檢查,核醫學檢查等。④病理學檢查:脫落細胞學檢查及活組織檢查。⑤內窺鏡檢查:食管鏡、纖維胃鏡及纖維結腸鏡、支氣管鏡、膀胱鏡等。⑥放射免疫學檢查:如胎甲蛋白測定、癌胚抗原檢測,EB病毒抗體檢測等。⑦醫用激光診斷。
另外,開展區域性防癌普查,也是有較大價值的早期發現途徑。通過普查,能夠發現早期癌癥病人,對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
5. B超檢查適用于協助診斷哪些惡性腫瘤?
近年來,B超檢查在臨床應用日益廣泛,已成為診斷技術中不可缺少的常規診斷方法,甚至已成為某些惡性腫瘤首選的影像協助診斷方法。
由于B超比X線、核素、CT等查方法方便、經濟、不依賴放射線,檢查時不必擔心受放射線的照射和損害。所以在腫瘤診斷中,應用非常普遍。B超切面聲像圖能從角度、多方位對病灶進行連續顯示觀察,有助于了解腫瘤的部位,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系,對癌癥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幫助。
目前常用B超協助診斷的惡性腫瘤有:肝癌、胰腺癌、膽囊炎、胃癌、惡性淋巴瘤、子宮癌、卵巢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睪丸腫瘤、甲狀腺癌等。通常對2cm的腫物即能探測出來。還可以通過B超檢查,了解腹腔、盆腔、腹膜后等部位的其他疾患以及檢查胸、腹腔積液等。
6. 內窺鏡檢查適用于哪些腫瘤?
(1)食管鏡檢查 經細胞學檢查不能肯定診斷而需作活組織檢查者。
(2)纖維胃鏡檢查 適用于胃的良、惡性腫瘤的檢查,可通過胃鏡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3)纖維結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 主要對直腸、結腸的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4)支氣管鏡檢查 經細胞學檢查不能肯定診斷而X線征象有癌瘤懷疑,需作支氣管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5)膀胱鏡檢查 對懷疑膀胱腫瘤,而需取活組織作病理診斷以確診者。
內窺鏡檢查的優點,在于能直接了解腫瘤的形態、范圍、性質等,更重要的對臨床診斷有確診價值的是可以取活組織進行病理診斷,無論對于診斷及鑒別診斷或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
7. CT(斷層)檢查對任何類型的腫瘤都有必要嗎?
CT是電子計算機橫斷體層攝影的簡稱,是X線掃描檢查與電子計算機結合起來,由電子計算機將掃描信號儲存,轉換成圖像,從而判斷疾病的性質。近10年,CT已廣泛應用于腦、肝、胰等部位的腫瘤檢查。其檢查特點是:①圖像清晰、診斷效果好。②具有高度靈敏的分辨力,較常規X線攝影的敏感性大100倍,可以發現在小在1cm以上的病變,對早期腫瘤的診斷有很大價值。③為橫斷面成像,沒有影像重疊。可用于檢查全身病灶,但使用最多的是頭部,占全部CT檢查的70%-80%。它不僅可檢查出腦血管疾病的原因,是腦出血還是腦血栓。CT檢查胸、腹腔內的癌病灶,可以明確癌病灶侵犯的范圍,是否侵犯周圍的器官。CT檢查對骨盆內的腫瘤檢查最有貢獻,因為X線檢查骨盆困難很大。
CT雖有以上優點,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CT設備價格昂貴費用較高,所以如果應用普通放射科技術能夠明確診斷者就沒有必要再做CT檢查。所以說,不是什么腫瘤都必須用CT檢查。
8. ECT協助確診腫瘤有什么優點?
ECT是在CT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核醫學檢查新技術,稱為發射式計算機處理斷層攝影,取其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縮寫而成(Emi ion Compute Rized Tomography)。
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藥物引入體內作放射源,通過信息采集,計算機處理,重建圖像,顯示"靶器官"的血流動動態功能變化及各斷面的影像。
ECT檢查的優點:是受檢查者完全處于生理狀態下,更直觀地顯示臟器的形態、位置、大小,能動態地觀察臟器血流、功能變化,能重建多維空間圖像: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斜面。因而能確定臟器內有無腫瘤存在,其準確位置、大小、范圍如何,血流供應,功能及組織形態有無變化。對臨床診斷、腫瘤病程分期、治療方案擬訂、療效隨訪、預后評估均有很大實用價值。
人體全身骨骼及各種臟器都可以用ECT檢查。只要根據不同的"靶器官"選擇不同的放射性藥物引入體內即可。根據不同需要,ECT可作動態、靜態,全身、局部檢查,多門電路心臟功能顯像檢查以及各種斷面顯像。
ECT對于心臟的檢查可說是它的特色。當然,心臟患腫瘤極為罕見,但ECT檢查可提供較多的極為有效的心臟功能信息。
9. 核磁共振成像診斷癌瘤有何特點?
核磁共振成像或稱磁共振是一新興的醫學影像診斷技術,是70年代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低溫超導等技術綜合發展的產物。自從80年代正式應用于臨床以來,顯示了獨特的優越性,對腦深部腫瘤、腦干腫瘤、脊髓腫瘤、縱隔內腫瘤、心臟腫瘤等可以明確診斷。盡管核磁共振檢查作用獨特,但是否要做核磁共振檢查應由有關醫生根據具體情況謹慎決定。目前CT設備已較為普及,價格較核磁共振相對為低,故用CT可以確診的一般癌癥,就沒有必要用核磁共振檢查。
10. 放射性核素檢查能協助診斷哪些癌癥?
有的醫院叫同位素檢查;有的醫院叫同位素掃描;有的醫院叫核醫學檢查。準確地說,同位素檢查應該稱為"放射性核素檢查"。同位素即指元素周期表上序數相同,原子質量不同的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即指此元素具有效性放射性。將放射性元素制造成各種示蹤劑,讓其進入人體,并參與人體的代謝過程,最后進入到需要檢查的臟器中。根據示蹤劑的不同和腫瘤類型的不同,有的示蹤劑進入到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而不進入腫瘤組織,表現為病變區域的放射性缺損。有的進入到腫瘤組織中("親腫瘤"示蹤劑),則表現為腫瘤部位放射性增高,再用探測器如閃爍掃描機等探測體表放射線分布并打印出圖像或拍成照片。根據放射線分布情況,就能估計出腫瘤的部位、大小等。放射性同位素診斷具有無創傷、簡便等特點。對腫瘤的診斷,特別是甲狀腺、腦、肺、肝等處腫瘤的診斷有較大的幫助。
11. 確診腫瘤有無必做免疫學檢查?
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療效和預后均與機體的免疫狀態有密切關系,因而應用免疫學檢查,對腫瘤的確診及預后均有幫助。所以說,確診腫瘤做免疫學檢查是有必要的。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腫瘤免疫診斷方法有:(1)甲胎蛋白的測定 甲胎蛋白對原發性肝細胞癌有早期診斷價值,可以于癥狀出現數月前在血中測出,現已廣泛應用于肝細胞癌早期普查。腫瘤切除后或有效治療后,血清中甲胎蛋白濃度往往下降,復發時則升高,故目前常用作判斷肝細胞癌根治效果及預后。(2)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是消化道腫瘤中發現的一種相關抗原,連續測定癌胚抗原,對結腸癌病人的療效及預后判斷有一定的價值。起源于腸道以外的惡性腫瘤和肺癌,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亦有增高顯著者。(3)鐵蛋白和同功鐵蛋白測定 在腫瘤病人的血清中,鐵蛋白的濃度顯著上升。有報道上說,85%的肝癌癥人血清中鐵蛋白濃度升高,其陽性率高于其它腫瘤,故鐵蛋白濃度的測定,常被作為肝癌病人的第二種標記。(4)胃癌的胚性硫糖蛋白抗原測定 這是檢驗病人胃液中的胃癌抗原,假若病人胃液中的胃癌胚性硫,糖蛋白抗原陽性,則患胃癌的可能性較大。(5)血清EB抗體的測定 EB病毒是一種有誘發腫瘤作用的病毒,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常有很高的抗EB抗體,故本法對鼻咽癌的早期診斷以及為病人進行隨訪觀察提供了有效線索。
12. 腫瘤確診的依據是什么?
腫瘤的生化、免疫及影像診斷雖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要確定腫瘤的性質,仍然主要依賴病理學診斷。病理檢查是診斷腫瘤最標準最可靠的一種方法。它是將患病器官的分泌物制成涂片,或直接取下病灶小塊組織制成切片或印片,放置顯微鏡下觀察其細胞形態、結構等,確定腫瘤的性質。
病理學通常分為組織病理學和細胞病理學兩大部分。病理學診斷不僅可判斷腫瘤的良、惡性及其預后,更重要的是為治療提供可靠的依據。但病理診斷也有局限性。因其活檢標本、巨體取材和切片檢查均屬抽樣檢查,最終在光鏡下見到的僅是病變的極小部分,有時不能代表整個病變。另外病理診斷是否可靠也與病理標本的選取有關。有時也有假陰性的結果。對臨床診斷與病理診斷不符者,應及時復查病理診斷,若病理診斷確切無誤,可考慮病理標本的選取是否相當。必要時重新取材,做再次病理診斷。以免造成誤診,貽誤治病時機。
13. 病理診斷的取材方法有哪幾種?
(1)脫落細胞學檢查 取分泌物(痰、乳頭溢液)、吸取液(胸、腹水)、刮出物(陰道分泌物)及尿等,作成涂片進行顯微鏡檢查。常用于子宮頸癌、食管癌、賁門癌、肺癌、膀胱癌、乳腺癌以及癌性胸、腹水的檢查等。
(2)鉗取活組織檢查 從病變部位取小塊活組織作檢查,叫活組織檢查,簡稱"活檢"。它是通過外科直接鉗取或內窺鏡下鉗取為主要手段。常用于皮膚癌、鼻咽癌、口腔癌、食管癌、賁門癌、胃癌、膀胱癌、肺癌、陰莖癌、子宮頸癌、結腸癌、直腸癌或腫大之淋巴結等。
(3)吸取活檢 腫瘤較大又無潰瘍且處于身體表淺部位者,常可用吸取活檢來代替切取活檢,此法簡便易行,不用手術切開等復雜過程,還能減少病人的痛苦。臨床常用于甲狀腺腫瘤、乳腺腫瘤等的診斷。
(4)經皮穿刺活組織病理診斷 需要借助于B超,X線電視,CT等導向下,將穿刺針穿入病變部位,取活組織作病理診斷,臨床可用于肝癌、膽囊癌、胰頭癌的確診。但因其仍有針道種植和導致癌瘤出血的可能,故臨床不作常規使用。
「癌癥蟬連臺灣十大死因之首」「身上有腫塊小心罹癌」等資訊長年轟炸臺灣人的腦神經,嚇得大家常常檢查身上有沒有莫名其妙的腫塊。長庚醫院主治醫師江坤俊就針對這個問題拍了影片。他說,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只要摸到腫塊立馬去看醫生;一種是冥頑不靈,腫塊長到5、6公分還覺得無關緊要... 其實過猶不及,神經兮兮或神經大條都不好,為此,江坤俊醫師在個人臉書「江醫說健康」直播節目上教大家如何分辨身上的腫塊,到底是癌癥還是良性腫瘤。 江醫說健康第一集 「江醫說健康」 身體摸到硬塊怎么辦 YouTube youtu.be/1TZ1VFFhx6A
由 江坤俊醫師發布于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教你檢測自己與癌癥的距離:腫塊長得丑、長得快就要小心! 江坤俊醫師表示,當身上有腫塊時,不要緊張,先用手去感受它的情況,大致上有5個觀察重點: 先看外形規不規則、有沒有凹凸不平。大部分的惡性腫瘤是長得不規則的,而且還會有點凹凸不平。如果腫塊摸起來非常地光滑,大部份是良性的。 要注意腫塊的大小有沒有變化。江坤俊醫師舉例,比如腫塊本來是1公分,一個月再摸變成1.5~2公分,就代表它生長速度是很快的。這種腫塊也很危險,要趕快看醫生。 惡性腫瘤有個特性,就是會往外擴散,所以它會與周圍的組織黏在一起。可以試著推一下腫塊,如果它沒有滑動,那它是惡性腫瘤的機率就會比較高。 腫塊的硬度也是觀察重點,因為大部份的良性腫瘤會比較軟,而惡性腫瘤通常是硬梆梆的。 惡性腫瘤通常長比較快,長的速度快,腫塊中心會有潰爛的現象,而良性腫瘤一般不會潰爛。 江坤俊醫師補充,除了以上這5點,還有一個很簡單的區分良性、惡性腫瘤的方法。舉例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有感冒的經驗,感冒后會感覺到脖子上腫一顆,這種所謂的「淋巴結」可能在2~3周后就變小了,所以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如果淋巴結是變大后又變小的,基本上它不可能是癌癥,可能只是感染到病毒,或是感冒所引起的腫塊。「癌癥蟬連臺灣十大死因之首」「身上有腫塊小心罹癌」等資訊長年轟炸臺灣人的腦神經,嚇得大家常常檢查身上有沒有莫名其妙的腫塊。長庚醫院主治醫師江坤俊就針對這個問題拍了影片。他說,世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只要摸到腫塊立馬去看醫生;一種是冥頑不靈,腫塊長到5、6公分還覺得無關緊要... 其實過猶不及,神經兮兮或神經大條都不好,為此,江坤俊醫師在個人臉書「江醫說健康」直播節目上教大家如何分辨身上的腫塊,到底是癌癥還是良性腫瘤。 江醫說健康第一集
其實這頭上之所以出現了一些摸著很小的一些小疙瘩,就是因為我們頭皮上的毛囊造成了堵塞的現象,造成毛囊堵塞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說飲食的不規律,尤其是吃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會促進身體油脂的分泌,它就會通過皮膚來表現出來,頭皮也是皮膚的一種,然后油脂過多就會堆積在頭皮上,就類似于我們長痘痘一樣。所以就有了毛囊炎。當然還有其他的情形,比如說作息不規律,比如說,情緒極端特別容易生氣或者特別容易暴躁,都會導致我們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就容易出現長痘痘皮膚狀態變差,或者頭皮出現毛囊堆積物的這種現象。
其實正常的洗頭發的時間,或者次數應該根據每個人生活習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因為職業的不同也有所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女性一般都是長頭發,長頭發基本上都是預先一起的,因為時間久了他就會變得很油,影響美觀,不說自己也很難受。男性的短發基本上兩天洗一次就可以了,每天洗其實沒有太多的必要,如果說洗頭發的時候,這些洗發露不能夠非常干凈的沖下去,也容易造成毛囊的堆積,出現頭皮上的一些小疙瘩。
我們的頭發只是長的長了一點,但它也是我們身體的一種毛發,我們的頭皮雖然隱藏在頭發之下,但它也算身體的一種皮膚,所以說我們正常的皮膚會長痘痘會狀態變差,那么頭皮自然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所以說規律作息,多吃水果蔬菜,然后洗頭發的時候盡可能的多沖一會兒將那些洗發露什么的都沖干凈,防止堆積在毛囊上面造成頭皮上的一些小疙瘩。
癌癥主要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癌癥本身的治療比較緩慢,并且治療也會讓病人遭受很大的痛苦,治療癌癥所需要的合肥也是很多家庭無法支撐的,但是,其實在分大勝改變的早期如果及時發現,這些損失和痛苦也會大大的降低,那么,癌癥發生時有哪些信號?怎樣看出是否身體在發生癌變。
1、身體在癌變的癥狀
1、反復發熱
發燒一般是常見的感染引起的癥狀,但是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征兆了。癌癥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癥狀。必要檢查包括:X光胸透、CT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2、皮膚異常
皮膚癌可能發生在各年齡段的人群中,對于經常曬太陽的人來說尤為危險。皮膚癌通常最初表現為特殊的痣。例如,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變。部分皮膚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盡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需要注意的是,反復的摩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另外,無疼痛皮膚角質化也可能是皮膚癌的早期信號。一般具體癥狀包括:皮膚出現圓形皮疹樣異常變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現棕黃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沒有疼痛感,多發于面部和手背。
3、疲勞乏力
周身感覺疲勞乏力是癌癥發展常見的表現,但對于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疲勞也見于正常人,癌癥的疲勞乏力不同于普通疲勞,普通疲勞經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癥的疲勞不論怎么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4、持續咳嗽或沙啞
持續不停的咳嗽可能是肺癌的先兆,特別是對煙民來說。而聲音沙啞可能是頭部或頸部腫瘤的表現,因為這些部位的腫瘤可能壓迫聲帶或損害控制聲帶的神經。頭部或頸部腫瘤如今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值得引起注意。
5、無痛感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結)腫大為初發癥狀,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6、排泄習慣改變
前列腺癌可能導致尿頻尿急,結腸癌則可能導致長期便秘、腹瀉,或者大便外觀改變(例如大便變細)。前列腺癌和結腸癌與基因有一定關系,因此,有此類癌癥家族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7、體重降低
如果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那就應該及時就醫。因為腫瘤會影響新陳代謝,降低身體吸收蛋白質和熱量等營養物質的能力,消耗肌肉和脂肪。酗酒的人和有家族病史的人應該格外注意。
8、無故疼痛
如果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并持續一周以上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癥征兆。長期腹痛是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大腸癌的癥狀,胸痛是食管癌和肺癌的癥狀,骨頭酸痛則是癌癥轉移的癥狀。
9、異常出血
痰中帶血可能是肺癌的征兆,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癥狀(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癥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排除結石或炎癥,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皮贅出血則可能是皮膚癌變。
10、潰瘍不愈
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可能是口腔癌的征兆。抽煙、喝酒和感染HPV(人乳頭狀瘤病毒)的人患口腔癌幾率較高。如果潰瘍3-6個月都沒有痊愈,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11、吞咽困難
長期的吞咽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后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消化不良等狀況,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應該盡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12、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單純的乳腺增生癥并不發生癌變,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為癌前病變。一般將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女性朋友發現乳房乳腺有腫塊要及時就診,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13、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時接受正規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不會致癌。但是有的胃癌與某些良性病變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礎上發生癌變,而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長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松對胃癌的警惕。要確診是否有胃癌,就必須進行胃鏡檢查。
14、病毒引發的宮頸糜爛
病毒引發的宮頸糜爛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宮頸糜爛”是宮頸表面的一種現象,不是一種疾病。如果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表現,一般不需要治療。早期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癥狀與“宮頸糜爛”癥狀相似,盲目治療,反而會造成癌癥擴散。21歲以后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刮片檢查,30歲以后,可聯合HPV(人乳頭狀瘤病毒)進行檢查。
15、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屬于癌前病變或者肺癌。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肺部結節很多情況下僅是炎癥性病灶。這種疾病40歲以上人群多發,因此這類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盡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16、包皮過長及包莖
陰莖癌的確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與包莖和包皮過長關系密切,包皮垢以及慢性炎癥刺激是陰莖癌的重要原因。患有包莖的患者應盡早手術治療。而對于包皮過長的人來說保持包皮局部的清潔最為重要,也可以降低陰莖癌的發病率。
2、怎樣提高自身體質
1、食療調理
體質差的人可以在飲食上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等能夠幫助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另外也可以通過食用具有補氣養血功效的食物來進補,幫助改善體質差。
2、運動調理
體質差的人可以通過堅持進行有氧運動來增強體質。要注意的是在選擇運動項目的時候應該是以柔和的散步、慢跑、瑜伽、太極等為宜,體質差的人身體承受的運動強度有限,進行有氧運動更符合體質差的人的身體狀況,也能夠有效幫助增強體質。體質太差怎么辦
3、就醫調理
體質差可能是因為身體患有某些疾病引起的,相反的,體質差也可能影響身體器官的正常功能。所以就醫檢查身體,能夠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不適。另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具有保健功能藥物來幫助調理體質差,增強體質。
4、充足睡眠調理
經常熬夜或者是睡眠習慣不好的人很容易損傷身體的元氣而導致體質越來越差。保持充足的睡眠,擁有好的睡眠質量能夠幫助身體元氣的鞏固,睡眠中身體也能進行自我修復,體質也會越來越好。
5、保持樂觀的心態
其實人的身體很多的問題都跟自己的心態有關系,像大部分高壽的老人家心態都很好,所以體質差的朋友需要多參加社交,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讓自己不容易生病。
體質差的表現
1、滲出型體質:主要表現為體內水液代謝的異常和易致過敏,如身體白胖,易于疲乏,多汗,口渴,受寒受冷易感冒,且遷延不愈,或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氣促、喘息,或有哮喘。另外,皮膚易過敏,或有皮膚瘙癢、濕疹及蕁麻疹等。此型多見于中醫的陽虛水濕內盛之體。
2、無力型體質::主要是消化吸收功能差而導致營養狀況不良,如形體贏瘦,面黃或白,皮下脂肪少,食欲不振或厭食,大便異常,經常疲乏無力,心臟功能減弱。此型多見于中醫的氣陰兩虛之體。體質太差怎么辦
3、神經性體質:主要是精神活動失調,如情緒不穩定,易興奮、好激動,睡眠障礙,有多種軀體不適感,易疲勞,也可有消化功能紊亂的表現。
4、胸腺淋巴性體質:其特征為淋巴組織及胸腺增大,功能減弱,抵抗力低下,易受感染,患急性傳染病時臨床表現多危重,平素可有低熱、貧血,也可因麻醉、小手術、精神因素或其他非重大原因而突然死亡。
體質虛弱亦可局限在肢體局部或某一個臟器,或一個系統以至多個系統。表現為虛弱的局部或系統,有持續反復發作的病態表現。
體質太差吃什么好
1、葡萄:性平,味甘酸,是一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2、大棗: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于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體質太差怎么辦
3、燕窩:性平,味甘,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中還指出: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一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最佳。
4、黃芪:性微溫,味甘,也是中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不少醫書都稱黃芪補一身之氣。《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根據醫家習慣,黃芪常與黨參或太子參或人參同服,則補氣之力愈佳,氣虛體質食之更宜。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3007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生姜配上一物——防脫發效果顯著!
下一篇: 警惕!生氣時猛鍛煉容易得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