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小兒風疹一定會發熱嗎?

佚名 2023-12-13 15:05:40

小兒風疹一定會發熱嗎?

風疹多見于年幼的小兒,傳染性很強,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往往可成批患病。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經呼吸道傳染,臨床以低熱、皮疹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

風疹的前驅期很短,多數患兒癥狀較輕,多表現為低熱或中度發熱,可伴有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在出疹期患兒可仍有發熱,一般在出疹后2~3天體溫可下降至正常。如果體溫持久不退或退而又升,應考慮是否出現并發癥,或考慮繼發感染。

風疹的發熱等全身癥狀一般輕微,高熱者很少見,體溫正常者也較多。多數患兒表現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發熱持續時間也比較短。因此,風疹的并發癥也很少,預后良好。

因為小兒風疹的發熱較輕,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囑其多飲水,或用中藥雙花、板藍根、大青葉、蘆根、薄荷、野菊花等煎水頻服,清熱效果亦較好。

小孩發風疹塊怎么辦

問題一:兒童身上發風疹塊怎么辦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
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
天后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
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于1~5歲兒童,6
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
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問題二:兒童為什么會得蕁麻疹?小孩子得了蕁麻疹怎么辦?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后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后瘙癢難忍。 對于蕁麻疹的患病原因,在現代醫學上,大約還有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其可由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復雜因子引起。常見的可以歸納為: 1.藥物 : 許多藥物常是引起本病、青霉素、痢特靈、磺胺藥類藥物。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2.食物 :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病因素。 3.感染 : 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癥如螨、跳蚤、臭蟲等。 4.吸入物 :各種花粉、塵土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 :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 *** 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病。 6.遺傳因素 : 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 : 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8.內科疾病 : 淋巴瘤、癌腫、甲亢、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sle、高血脂病、膽囊炎、腎炎、肝病、糖尿病等。 在治療方面,個人感覺,得了蕁麻疹最好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不管是治療還是以后的預防都比較有利。治療方面,現在的中醫、西醫和各種偏方讓人看的頭暈眼花,有些患者為了貪圖便宜,盲目的使用一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所謂偏方秘藥,結果花了錢不說,病情還更加嚴重。其實現在中西醫很多方法對于蕁麻疹都有很好的效果,根據朋友治療的情況,建議可以使用歐淇貝康,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 溫馨提示: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于酸辣等有 *** 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問題三:小孩子出麻疹怎么辦 小兒麻疹的護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毒存在于患兒的鼻咽、眼分泌物及血、尿中。臨床以發熱3-4天后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和口腔頰粘膜貼近第二臼齒處麻疹粘膜斑為其特征。此斑持續僅1-2天即消失,但粘膜粗糙充血可持續數日。麻疹最先見于耳后,發際及頰部;漸及頭面、胸背、四肢;最后見于手足。麻疹傳染性大,易感性強,并發癥多,其中以麻疹合并肺炎喘嗽最多。嚴重者危及生命。
因目前無特殊治療方法,所以護理尤為重要,良好的護理有助于康復,減少并發癥。在護理麻疹患兒時,應注意哪些環節呢?
1.臥床休息,室內宜安靜、溫暖、空氣新鮮。患兒應注意保暖,但又不可過熱,室內溫度18-20℃左右。室內應經常通風,但避免空氣對流,以免再感風寒。空氣不宜過于干燥,保持一定的濕度。光線宜柔和,窗前應掛有色窗簾,白熾燈泡應罩燈罩,避免強光 *** 。
2.隔離。禁止患兒與其它兒童接觸。家庭成員接觸患兒后,需在戶外停留20分鐘方可再接觸其它兒童。出疹后6天即無傳染性,不必再行隔離,如并發肺炎,應延長隔離期至疹后第10天。
3.五官護理:
①眼。因炎性分泌物多而形成眼痂,甚至封眼。可用溫水、生理鹽水洗凈,滴于0.25%氯霉素眼藥水,每日3次,睡前用金霉素眼膏涂入眼內。
②鼻。鼻腔分泌物多時,容易形成鼻痂,可用生理鹽水將棉簽濕潤后,輕輕試除后涂少量石蠟油潤滑。鼻孔周圍糜爛,可涂以抗生素軟膏。
③耳。應逐日觀察耳內,如有炎癥發生,可用3%雙氧水清洗后再滴入氯霉素甘油或酚甘油,每次1-2滴,每日3次。
④口腔。每日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溶液漱口。如有惡臭,應警惕是否口腔內有厭氧菌繁殖,此時應用3%雙氧水清洗。口腔潰瘍處可搽錫類散、青岱散等。
⑤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勤換內衣,有利于皮膚體表散熱與排泄。腹瀉患兒每次便后,應用溫熱水清洗 *** 及會 *** 。勤剪指甲,防止患兒指甲抓癢引起繼發感染。
5.飲食護理。飲食以易消化富有營養為原則,可用流質飲食,如牛奶、藕粉、米湯等。應少食多餐,最好是平常吃過的食物。不宜食用干硬、油膩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如果患兒有腹瀉,應禁食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

問題四:兒童身上發風疹塊怎么辦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
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
天后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
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于1~5歲兒童,6
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
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問題五:兒童為什么會得蕁麻疹?小孩子得了蕁麻疹怎么辦?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后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后瘙癢難忍。 對于蕁麻疹的患病原因,在現代醫學上,大約還有3/4的患者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其可由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復雜因子引起。常見的可以歸納為: 1.藥物 : 許多藥物常是引起本病、青霉素、痢特靈、磺胺藥類藥物。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藥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2.食物 :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病因素。 3.感染 : 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癥如螨、跳蚤、臭蟲等。 4.吸入物 :各種花粉、塵土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 :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 *** 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病。 6.遺傳因素 : 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 : 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8.內科疾病 : 淋巴瘤、癌腫、甲亢、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sle、高血脂病、膽囊炎、腎炎、肝病、糖尿病等。 在治療方面,個人感覺,得了蕁麻疹最好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不管是治療還是以后的預防都比較有利。治療方面,現在的中醫、西醫和各種偏方讓人看的頭暈眼花,有些患者為了貪圖便宜,盲目的使用一些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所謂偏方秘藥,結果花了錢不說,病情還更加嚴重。其實現在中西醫很多方法對于蕁麻疹都有很好的效果,根據朋友治療的情況,建議可以使用歐淇貝康,治愈后一般不會復發。 溫馨提示: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于酸辣等有 *** 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胨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問題六:孩子得了小兒蕁麻疹怎么辦 小兒蕁麻疹是種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常在皮膚上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 ( 團 ) 時,手摸之會有點發硬的感覺,有癢、脹感。風團疹的表面可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劃痕則可出現一條略高出皮面的紅痕跡,這是由于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的緣故。患者的風疹塊突然出現,消失又很快,消失后不留任何痕跡,但又容易復發,一天中可出現數次。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蕁麻疹的護理1、先找出導致這種皮膚問題產生的過敏原。2、避開病源環境。可以試著回想是在什么環境或者吃過什么食物后發病,以后便盡量減少再次接觸的機會。3、皮膚要保持清潔,干燥,預防繼發感染。4、指甲要剪短,應盡量不要用手去抓癢。5、皮膚癢時可以涂一些止癢藥物,例如白色洗劑或爐吠洗劑等。6、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與引起蕁麻疹有關的食物,如魚肝油、蝦、雞蛋。牛奶等動物蛋白,俗稱“發物”。多吃青萊及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盡量少吃 *** 性食物。7、蕁麻疹可以補充臺敏樂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沒有副作用非常適合蕁麻疹患者服用,還能提高的免疫力,改善胃腸道。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藥膏,例如敏芙本草集抑菌膏,純中藥配方,溫和無 *** ,幫助解決皮膚過敏引起的瘙癢、紅腫等問題。

風疹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中醫·風疹 3.1 病因病機 3.2 癥狀 3.3 風疹的辨證分型 3.3.1 風疹·邪犯肺衛證 3.3.2 風疹·邪毒內盛證 3.3.3 風疹·氣營兩燔證 3.3.4 風邪外襲 3.3.5 胃腸積熱 3.4 風疹的治療 3.4.1 方藥 3.4.2 刺灸法 3.4.3 皮膚針法 3.4.4 耳針法 4 西醫·風疹 4.1 概述 4.2 疾病名稱 4.3 英文名稱 4.4 風疹的別名 4.5 分類 4.6 ICD號 4.7 流行病學 4.7.1 傳染源 4.7.2 傳播途徑 4.7.3 易感人群 4.8 風疹的病因 4.9 發病機理 4.10 風疹的臨床表現 4.10.1 獲得性風疹(或自然感染的風疹) 4.10.1.1 前驅期 4.10.1.2 出疹期 4.10.2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4.11 并發癥 4.11.1 腦炎 4.11.2 心肌炎 4.11.3 關節炎 4.11.4 出血傾向 4.12 實驗室檢查 4.12.1 外周血象 4.12.2 快速診斷 4.12.3 病毒分離 4.12.4 血清抗體測定 4.13 輔助檢查 4.14 診斷 4.15 鑒別診斷 4.16 治療措施 4.16.1 一般療法及對癥療法 4.16.2 并發癥治療 4.16.3 先天性風疹 4.16.4 藥物治療 4.17 預后 4.18 預防 4.18.1 隔離檢疫 4.18.2 自動免疫 5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風疹的穴位 2 治療風疹的方劑 3 治療風疹的中成藥 4 風疹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風疹 1 拼音 fēng zhěn

2 英文參考 rubella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rubeola notha [朗道漢英字典]

 3 中醫·風疹 風疹(rubella[1])為病證名[2][3]。是指因感染風疹病毒,以輕度發熱,咳嗽,全身皮膚出現細沙樣玫瑰色癍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的出疹性兒科時行病[1]。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五。多見于五歲以下的嬰幼兒,流行于冬春季節[2]。俗稱風疹塊[3]。風疹屬現代醫學之“蕁麻疹”。

《中醫大辭典》:風疹為一種較輕的出疹性傳染病[2]。

《中國針灸學詞典》:風疹為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3]。

3.1 病因病機

 多由腠理空虛,風、濕、熱邪襲于肌膚、郁于血脈而成,或因內蘊濕熱,復感風寒及進食魚蝦等而誘發[3]。類似于現代醫學中的蕁麻疹[3]。與食物、藥物、植物、寄生蟲、寒冷等多種因素引起的過敏有關[3]。

 風疹多由腠理不固,風邪乘虛侵襲,遏于肌膚而成;或體質素虛;或食用魚蝦葷腥食物,以及腸道寄生蟲等,導致胃腸積熱,復感風邪,使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于肌膚之間而發。

 現代醫學認為致病原因甚多,發病機制復雜,主要因素是機體敏感性增強,皮膚真皮表面毛細血管炎性病變、出血和水腫所致。

3.2 癥狀

 癥見起病突然,皮膚出現成批風團,大小形狀不一,奇癢,數小時后可消失,不留痕跡[3]。疹點細小淡紅,出沒較快,退后無落屑及疹痕,因其癥狀如痧子,故又名風痧[2]。

 風疹是以皮膚異常瘙癢、出現成片、成塊的風團為主癥的常見過敏性皮膚病,又名“癮疹”、“風痧”。特征是皮膚上出現淡紅色或蒼白色瘙癢性疹塊,時隱時現。急性者短期發作后多可痊愈,慢性者常反復發作、纏綿難愈。

3.3 風疹的辨證分型

 3.3.1 風疹·邪犯肺衛證 風疹·邪犯肺衛證(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ading lungdefense phase[1])是指病毒侵襲肺衛,肺氣不利,以發熱惡風,噴嚏流涕,輕微咳嗽,皮疹先起于頭面、軀干,隨即遍及四肢,分布均勻,疹點稀疏細小,疹色淡紅,一般2~3日漸見消退,肌膚輕度瘙癢,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觸痛,舌偏紅,苔薄白,或見薄黃,脈象浮數為常見癥的風疹證候[4]。

 3.3.2 風疹·邪毒內盛證 風疹·邪毒內盛證(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exuberance of pathogenic toxin[1])是指邪傳入里,熱毒內盛,以壯熱,口渴,煩躁,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較密,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糙,脈洪數為常見癥的風疹證候[4]。

 3.3.3 風疹·氣營兩燔證 風疹·氣營兩燔證(rubella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heat in both qi and nutrient phases[1])是指熱毒熾盛,氣營兩燔,以高熱,煩渴,疹點鮮赤或紫暗,密集或融合成片,瘙癢較重,耳后、頸后、枕部淋巴結腫大,觸痛明顯,舌紅,苔黃糙,脈洪數,指紋紫滯為常見癥的風疹證候[4]。

 3.3.4 風邪外襲 發病迅速,全身瘙癢,皮疹形狀、大小不等,呈淡紅色或白色,邊界清楚,此起彼伏,兼見身熱、口渴、咳嗽、肢體酸楚等癥。

3.3.5 胃腸積熱 發皮疹同時伴有發熱、脘腹脹痛、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腹瀉等。

3.4 風疹的治療

針炎治療效果良好,多次反復發作者須查明原因,針對病因治療。

凡屬過敏體質,忌食魚腥等發物,便秘者保持大便通暢。

 3.4.1 方藥 治宜清熱解毒,用銀翹散或加味消毒飲[2]。每日可發作1次或數次,一般半月內可自愈[3]。慢性者遷延日久,反復發作[3]。

 3.4.2 刺灸法 體針:取曲池、外關、血海、三陰交、膈俞、委中等穴為主[3]。風熱者加大椎;濕熱重者加陰陵泉;胃腸積熱者加足三里;腹痛泄瀉加天樞;呼吸困難加天突;惡心嘔吐加內關[3]。

治則

疏風清熱,活血和營

處方

曲池 合谷 血海 三陰交 膈俞

方義

 曲池、合谷同屬陽明,善于疏風清熱;血海、三陰交屬足太陰,主血分病,調營活血,膈俞為血之會穴,活血祛風,諸穴共奏疏風和營之功。

隨證配穴

呼吸困難—天突,胃腸不適—天樞、大腸俞。

操作

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3.4.3 皮膚針法 選穴

風池 血海 夾脊(胸2~5,骶1~4)

方法

沿經輕叩,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穴位處重叩至點狀出血。

 3.4.4 耳針法 取肺、下屏尖、枕、神門、屏間等穴[3]。中強 *** ,留針一小時[3]。注意:針灸治療本病應配合病因治療[3]。如癥狀較重,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或腹瀉時,應采用綜合治療[3]。

選穴

肺 腎上腺 枕 神門 胃

方法

 毫針刺,每次選取3~4穴,中等 *** 強度捻轉,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亦可用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隔日1次。

4 西醫·風疹

4.1 概述

 風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以發熱、全身皮疹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由于全身癥狀一般較輕,病程短,往往認為本病無關緊要,但是近年來風疹暴發流行中重癥病例屢有報導。如果孕婦感染風疹,將全嚴重損害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兒童成人均可發病。

4.2 疾病名稱

風疹

4.3 英文名稱

rubella

4.4 風疹的別名

 bastard measles;epidemic process;epidemic roseola;German measles;病毒性德國麻疹;紅疹;流行性薔薇疹;

4.5 分類

感染內科 > 病毒性感染

皮膚科 > 病毒性皮膚病 > 副黏病毒性皮膚病

4.6 ICD號

B06

4.7 流行病學

 4.7.1 傳染源 病人是風疹唯一的傳染源,包括亞臨床型或隱型感染者,其實際數目比發病者高,因此是易被忽略的重要傳染源。傳染期在發病前5~7天和發病后3~5天,起病當天和前一天傳染性最強。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離出病毒。

 4.7.2 傳播途徑 一般兒童與成人風疹主要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也可經接觸傳染。胎內被感染的新生兒,特別咽部可排病毒數周、數月甚至1年以上,因此通過污染的奶瓶、奶頭、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觸等感染缺乏抗體的醫務、家庭成員,或引起嬰兒室中傳播。胎兒被感染后可引起流產、死產、早產或有多種先天畸形的先天性風疹。

 4.7.3 易感人群 風疹一般多見于5~9歲的兒童,上海1993年春夏風疹暴發流行,發病率高達451.57/10萬其中10~14歲最高,次之為5~9歲。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發病也不少見。我國自80年代后期至今有多處地方流行。近年用血凝抑制抗體檢測法測風疹抗體,杭州報告小兒和成人中抗體陽性率為98%,21歲以上女性100%;上海育齡婦婦女中為97.5%,北京為99.28%。世界各地抗體情況不一致。6個月以下小兒因母體來的被動免疫故很少患病。一次患病后大多有持久免疫。風疹較多見于冬春近年來春夏發病較多,可在幼兒園、學校、軍隊中流行。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美國、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均有較大的流行(圖1)。英國1978~1979年流行高峰時孕婦流產也最多,對該次流行中分娩的嬰兒較長期隨訪,發現有些癥狀于生后2~3年時才表現出來。這很可能是因為該次暴發時感染了胎兒,引起胎兒先天性風疹。美國近年風疹疫情與圖1中1984~1992年相仿。

4.8 風疹的病因

 風疹病毒是RNA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togavirus)是限于人類的病毒。電鏡下多呈球形,直徑50~70nm的核心,風疹病毒的抗原結構相當穩定,現知只有一種抗原型。風疹病毒可在胎盤或胎兒體內(以及出生后數月甚至數年)生存增殖,產生長期,多系統的慢性進行性感染。本病毒可在兔腎,乳田鼠腎、綠猴腎、兔角膜等細胞培養中生長,能凝集雞、鴿、鵝和人“O”型紅細胞。病毒在體外的生活力弱,對紫外線、乙醚、氯化銫、去氧膽酸等均敏感。pH〈3.0可將其滅活。本病毒不耐熱,56℃30分鐘,37℃1.5小時均可將其殺死,4℃保存不穩定,最好保存在60~70℃可保持活力3個月,干燥冰凍下可保存9個月。

4.9 發病機理

 患者感染風疹后,風疹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粘膜及頸淋巴結生長增殖,然后進入血循環引起病毒血癥,播散至全身淋巴組織引起淋巴結腫大,病毒直接損害血管內皮細胞發生皮疹。目前多認為皮疹是由于風疹病毒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造成真皮上層的毛細血管炎癥所致。本病病情比較輕,病理發現不多,皮膚和淋巴結呈急性、慢性非特異性炎癥。風疹病毒可引起腦炎、腦組織水腫,非特異性血管周圍浸潤、神經細胞變性及輕度腦膜反應,也可感染地數十年后由于慢性持續性病變而導致慢性全腦炎。

 先天性風疹的發病原理還不太清楚,已知孕婦感染風疹后,風疹病毒可于病毒血癥階段隨血流感染胎盤最后感染胎兒。胎盤絨毛膜被感染后有較持久的小血管和毛細血管壁廣泛受累的現象。母親越在孕齡早期被感染風疹,胎兒被感染的機會越多,孕齡第1個月時,10%~30%,第3個月時5%~20%,第4個月時1%~5%,以后仍可能有少數胎兒被感染。由于胎兒、特別被風疹病毒感染后的胎兒更缺乏細胞免疫功能及不產生干擾素等事實,因此使風疹病毒在體內長期廣泛存在,并隨胎兒細胞分裂增生時病毒又侵入下一代細胞,不斷增殖傳代,因此形成持續地、多器官的全身感染,并由此產生多樣的先天性缺陷癥狀,故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最多見的癥狀有白內障、神經性耳聾、先天性心臟病、腦膜腦炎、心肌壞死、間質肺炎、巨細胞肝炎、腎炎、尿道下裂等。此類新生兒出生后持續排病毒數月甚至數年。也有不少生未出現明顯癥狀,但經血清學檢查證明胎內時已被風疹病毒感染。近年研究一再揭示先天性風疹患兒常有進行性異常免疫反應。

4.10 風疹的臨床表現

依感染方式的不同,風疹可分為自然感染性風疹及先天風疹,其表現有不同。

 自然感染風疹常為隱性感染,皮疹可有,也可缺如,常見并發癥為關節痛、關節炎、腦炎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乃包括:⑴心血管疾病(動脈導管未閉,室缺,肺動脈狹窄)⑵眼部缺陷(白內障,視網膜病,小眼癥,青光眼)⑶耳聾⑷生長遲緩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⑹肝脾腫大⑺黃疸⑻肝炎⑼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精神運動遲緩,腦炎,小頭,無菌性腦膜炎)⑽骨疾患(長骨疏松,骨畸形)⑾生殖泌尿系統(隱睪,腎炎)。

4.10.1 獲得性風疹(或自然感染的風疹) 潛伏期平均為18天(14~21天)。

 4.10.1.1 前驅期 較短暫,約1~2天,癥狀亦較輕微。低熱或中度發熱、頭痛、食欲減退、疲倦、乏力及咳嗽、噴嚏、流涕、咽痛、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伴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軟腭及咽部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頰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

 一般來說,嬰幼兒患者前驅期癥狀常較輕微,或無前驅期癥狀。而年長兒及成人患者則較顯著,并可持續5~6天。

 4.10.1.2 出疹期 通常于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初見于面頸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內布滿軀干和四肢,但手掌、足底大都無疹。皮疹初起呈細點狀淡紅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徑2~3mm。面部、四肢遠端皮疹較稀疏,部分融合類似麻疹。軀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類似猩紅熱。皮疹一般持續3天(1~4天)消退,亦有人稱為“三日麻疹”。面部有疹為風疹之特征,少數病人出疹呈出血性,同時全身伴出血傾向,出疹期掌伴低熱,輕度上呼吸道炎,脾腫大及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其中尤以耳后、枕部、頸后淋巴結腫大最為明顯,腫大淋巴結輕度壓痛,不融合,不化膿。有時交疹病人脾臟及淋巴結腫大可在出疹前4~10天的淋巴結亦逐漸恢復,但完全恢復正常,常需數周以后。皮疹消退后一般不會留色素沉著,亦不脫屑。僅少數重癥病人可有細小糠麩樣脫屑,大塊脫皮則極少見。

 無皮疹性風疹:風疹病人可以只有發熱、上呼吸道炎、淋巴結腫痛,而不出皮疹。也可以在感染風疹病毒后沒有任何癥狀、體征,血清學檢查風疹抗體為陽性,即所謂隱性感染或亞臨床型病人。在不同地區的流行病調查中發現顯性感染病人和無皮疹的或隱性感染病人的比例為1∶6~9。

 4.10.2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胎兒被感染后,重者可導致死胎、流產、早產。輕著可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出生體重、身長、頭圍、胸圍等均比正常新生兒低,此差距一歲時往往還不能糾正。此類患嬰易有多種畸形,有謂新生兒先天畸形中有5%以上是由于先天性風疹所致。先天畸形或疾病中常見者有白內障、視網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神經性耳聾、前庭損傷、中耳炎、先天性心臟病、心肌壞死、高血壓、間質肺炎、巨細胞肝炎、肝脾、淋巴結腫大、腎小球硬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腦炎、腦膜炎、小頭畸形、智力障礙等。從先天性風疹患者咽部、血、尿、腦積液內可分離出風疹病毒,陽性率以1歲內為高。也有報告經先天感染后,風疹病毒于腦組織內持續存在達12年,而引起進行性風疹全腦炎。多數先天性風疹患兒于出生時即具有臨床癥狀,也可于生后數月至數年才出現進行性癥狀和新的畸形。一歲以后出現的畸形有耳聾、精神動作異常、語言障礙、骨骼畸形等。因此對有先天性風疹可能的小兒自出生后需隨訪至2~3年或4~5年。美國有報道在一次風疹大流行期中出生的4005例新生兒經病毒分離或血清學檢查證明先天性風疹>2%(當地平時新生兒中只有0.1%為先天性風疹)。此4005例中68%為亞臨床型,在新生兒時期無畸形或缺陷癥狀,但期71%在生后頭5年內的隨訪中,在不同時期陸續出現各種不同的上述先天性風疹癥狀。可見先天性風疹綜合征是風疹病毒感染的嚴重后果。我國近年也有報道在835例早孕婦女中,查出風疹IgM抗體陽性率占1.44%,其中胎兒血風疹IgM抗體陽性率占孕婦感染的62.5%。

4.11 并發癥

 風疹一般癥狀多輕,并發癥少。僅少數病人可并發中耳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或心肌炎、胰腺炎、肝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等。較重者有下述幾種:

 4.11.1 腦炎 少見,發病率為1∶6000,主要見于小兒。一般發生于出疹后1~7天,有頭痛、嗜睡、嘔吐、復視、頸部強直、昏迷、驚厥、共濟失調、肢體癱瘓等。腦脊液的改變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病程比較短,多數患者于3~7天后自愈,少數可留后遺癥。也可有慢性進行性全腦炎。上海醫科大學兒科醫院于1993年風疹流行高峰時收住院的風疹患兒中86%并發腦炎,有7例重癥昏迷,病程雖然較長但經治療均痊愈。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4.11.2 心肌炎 患者訴胸悶、心悸、頭暈、萎軟,心電圖及心酶譜均有改變。多于1或2周內恢復。可與腦炎等其他并發癥同時存在。

 4.11.3 關節炎 主要見于成年人,特別是婦女患者,我國已有兒童風疹性關節炎的報道,發生原理尚未完全明確,多系病毒直接侵襲關節腔或免疫反應所致。出疹期間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紅、腫、痛,關節腔積液內含單核細胞。有時數個關節相繼腫痛,類似風濕性多發性關節炎,但多數能在2~30天內自行消失。

 4.11.4 出血傾向 少見。由于血小板減少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常在出疹后突然出血,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嘔血、便血、血尿,多數在1~2周內自行緩解,少數病人顱內出血可引起死亡。

其他可有肝、腎功能異常。

4.12 實驗室檢查

4.12.1 外周血象 白細胞總數減少,淋巴細胞增多,并出現異形淋巴細胞及漿細胞。

 4.12.2 快速診斷 采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查咽拭子涂片剝脫細胞中風疹病毒抗病毒抗體,其診斷價值尚需進一步觀察。

 4.12.3 病毒分離 一般風疹患者取鼻咽分泌物,先天性風疹患者取尿、腦脊液、血液、骨髓等培養于RK13、非洲綠猴腎異倍體細胞系(vero cells)或正常兔角膜異倍體細胞系(SIRC cells)等傳代細胞,可分離出風疹病毒,再用免疫熒光法鑒定。

 4.12.4 血清抗體測定 如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免疫熒光,雙份血清抗體效價增高4倍以上為陽性。其中以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簡便、可靠的優點,此抗體在出疹時即出現,1~2周迅速上升,4~12個月后降至開始時的水平,并可維持終身。用以測風疹特異性抗體IgM和IgG。局部分泌型IgA抗體于鼻咽部分泌物可查得,有助診斷。也有用斑點雜交法檢測風疹病毒RNA。風疹視網膜炎往往為診斷先天性風疹的重要甚至惟一的體征。視網膜上常出現棕褐或黑褐色的大小不一的點狀或斑紋狀色素斑點,重癥患者除斑點粗大外并伴有黃色晶狀體。視網膜血管常較正常窄細。

4.13 輔助檢查

并發心肌炎的患者心電圖及心酶譜均有改變。

4.14 診斷

 典型的風疹病人的診斷,主要依據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如前驅期短,上呼吸道炎癥,低熱、特殊斑丘疹,耳后、枕部淋巴結腫痛等,但在流行期間不典型病人和隱型感染患者遠較典型病人為多,對這類病人必須做病毒分離或血清抗體測定,方可以確定診斷。特異性IgM抗體有診斷價值。此IgM抗體于發病4~8周后消失,只留有IgG抗體。

 妊娠期懷疑感染風疹的婦女所生嬰兒,不論有無癥狀、體征,均應作風疹病毒分離和測定IgM抗體,陽性者即可診斷為先天性風疹。先天性風疹時特異性IgM抗體與自然感染者不同,胎兒16周齡時,即有他自己的特異的IgM,出生后6個月內持續升高,此后漸下降,但一歲內均可測得。自母體來的IgG抗體生后數月時即下降而嬰兒自身的IgG風疹抗體同時持續上升。

 風疹視網膜炎往往為診斷先天性風疹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體征。視網膜上常出現棕褐或黑褐色的大小不一的點狀或斑紋狀色素斑點,重癥患者除斑點相大外并伴有黃色晶狀體。視網膜血管常較正常窄細。

4.15 鑒別診斷

 風疹患者的皮疹形態介于麻疹與猩紅熱之間,因此應著重對此三種常見的發熱出疹性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此外,風疹尚需與幼兒急疹、藥物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腸道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A組中2、4、9、16型及B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鑒別(參見麻疹章)。先天性風疹綜合征還需與宮內感染的弓形體病、巨細胞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相鑒別。此三種胎內感染與先天性風疹有相類似的癥狀。

4.16 治療措施

 4.16.1 一般療法及對癥療法 風疹病人一般癥狀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癥狀較顯著者,應臥床休息,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高熱、頭痛、咳嗽、結膜炎者可予對癥處理。

 4.16.2 并發癥治療 腦炎高熱、嗜睡、昏迷、驚厥者,應按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原則治療。出血傾向嚴重者,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輸新鮮全血。

 4.16.3 先天性風疹 自幼即應有良好的護理、教養,醫護人員應與病兒父母、托兒所保育員,學校教師密切配合,共同觀察病兒生長發育情況,測聽力,矯治畸形,必要時采用手術治療青光眼、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幫助學習生活知識,培養勞動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16.4 藥物治療 除對癥治療外,干擾素、病毒唑等似有助于減輕病情。

4.17 預后

 風疹預后良好。并發腦膜炎、血小板減少所致顱內出血引起死亡者僅屬偶見。但妊娠初3個月內的婦女患見疹,其胎兒可發生先天性風疹,引起死產、早產及各種先天性畸形,預后嚴重,故必須重視孕婦的預防措施。

4.18 預防

 因本病癥狀多輕,一般預后良好,故似不需要特別預防,但先天性風疹危害大,可造成死胎、早產或多種先天畸形,因此預防應著重在先天性風疹。

 4.18.1 隔離檢疫 病人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癥狀輕微,隱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離。一般接觸者可不進行檢疫,但妊娠期、特別妊娠早期的婦女在風疹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風疹病人。

 4.18.2 自動免疫 國際上經過十余年來廣泛應用風疹減毒疫苗,均證明為安全有效,接種后抗體陽轉率在95%以上,接種后僅個別有短期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及關節腫痛等反應,免疫后抗體持久性大多可維持在7年以上。接種對象方面不同國家尚不統一,例如美國主張1歲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別是幼兒園和小學中的兒童為主要免疫對象,因為小兒風疹發病率最多,且可傳播給孕婦等成人。青春期及成年婦女也應接種,先天性風疹已明顯減少。盡管目前關于風疹疫苗病毒株對人體、胎兒的影響了解得不夠,但活疫苗的弱病毒確能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胎兒畸形,因此孕婦不宜接受此類活疫苗。風疹早已與麻疹、腮腺炎疫苗聯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國也已制成風疹減毒活疫苗,有的地方已開始使用并將逐步納入計劃免疫執行,重點免疫對象中包括婚前育齡婦女,含高中、初中畢業班女生。

免疫球蛋白預防風疹的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5

幫幫忙 風疹的主要癥狀有哪些?如何確診?

風疹又稱“風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由風 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兒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 天后就不易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但傳染性與麻疹一樣 強。一般通過咳嗽、談話或噴嚏等傳播。本病多見于1~5歲兒童,6 個月以內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獲得抵抗力,很少發病。一次得 病,可終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 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 后、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于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 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風疹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癥狀輕,無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頸部淋巴結腫大。風疹經過良好,預后佳,并發癥少,但孕婦(4個月內的早期妊娠)感染風疹病毒后,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發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臟病、耳聾和小頭畸形等。因此,孕婦在妊娠早期盡可能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同時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一旦發生風疹,應考慮中止妊娠。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出疹后1周。病人應臥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細菌繼發感染。風疹并發癥很少,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腦炎等并發癥時,應及時治療。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皮疹與發熱,以利及早發現病人。幼托機構的接觸班級,在潛伏期內應與其他班級隔離,不收新生,防止傳播。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往多見于冬春季,近來則常見于春夏之交。因其通過飛沫或接觸傳播,廣發于任何年齡組,但多見于學齡兒童,常在幼兒園和小學引起暴發流行,對小兒威脅極大。

[臨床表現]
感染后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畏寒、頭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癥、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發熱當天全身可見以四肢為主的分布均勻的淡紅色圓形或卵形點狀充血性斑丘疹,比麻疹色淡、更細小、蔓延快,24小時可遍布全身,癢感不明顯,一般皮疹二至三天開始從上到下陸續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跡。
本病區別于麻疹、水痘和皰疹的顯著特點:全身淋巴結腫大,尤以枕后、耳后和后頸部來不及腫大較明顯,但無壓痛。
風疹致畸。孕婦感染風疹大多為隱性感染,母親癥狀很輕,但病毒可侵犯胎兒,引起死胎、流產或多種畸形,常見的有先天性白內障、神經性耳聾、腦炎、先天性心臟病等。越是妊娠早期,病毒越易感染胎兒,8周前胎兒感染率為50%,8周后為30%。
并發腦炎。腦炎是風疹并發癥中最多的,多發生在出疹后1~7天,嚴重者可昏迷數小時至數天,一般可完全恢復,少數留有后遺癥或慢性進行性全腦炎。
并發心肌炎。可有心動過速、心律失常,以及心電圖和心肌酶譜異常,一般在4~8周內恢復。
合并肝炎。轉氨酶異常,多在10天內恢復。
并發關節炎。在發病的2~3天可出現膝、肘、踝、腕、指等關節炎,可有局部紅腫、疼痛,同時會再次發熱,于5~10天自行消退。
出血傾向。風疹導致血小板減少所致,比較少見,常在出疹后3~4天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瘀斑,齒齦出血、嘔血、便血等。3~7天后自行緩解,個別病人可因大量出血而死亡。

[治療]
本病無特殊療法,主要靠休息,外加清熱解毒的飲食療法,嚴重者用抗過敏藥物治療。

[預防]
防治措施。⒈自動免疫: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抗體陽轉率達95%以上。接種對象主要為幼兒園、小學兒童以及育齡婦女等易感者。接種后可有低熱、皮疹、關節疼痛等反應。有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劑及過敏性疾病者不能接種疫苗。⒉被動免疫:接觸風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預防效果。⒊隔離病人:發現病人后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妊娠早期的孕婦在風疹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接觸風疹病人;如證實胎兒已受感染并發生畸形,應終止妊娠,并勸其間隔3年后再懷孕。

參考資料: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發燒的出疹性疾病。癥狀一般輕微,如發生在懷孕的頭3個月間,可導致胎兒嚴重缺陷。常在冬天和春天發病。
如何感染?
接觸患者鼻、咽的飛沫,亦可直接傳播。
有那些癥狀?
皮疹,低熱(通常低于華氏101度),身體和關節疼痛、頭痛、流涕、紅眼睛。頸后淋巴結腫痛常先於皮疹。皮疹常從臉部開始,然后從頭至到腳,一般持續不多于3天。半數患者并不發疹。許多患者可能只有輕微癥狀或無癥狀。
癥狀何時出現?
通常在感染病毒后16-18天,也可在14-23天出現癥狀。
傳染期有多長?
發疹前后7天都可有傳染性。
是否會再感染?
不會。患病后產生免疫力。
有否預防疫苗?
有。風疹疫苗是由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MMR)之組成之一。1歲左右應注射此疫苗。
如未注射會有哪些后果?
如孕婦在懷孕的頭3個月感染風疹,這是很嚴重的,可引起胎兒并發癥。包括耳聾、眼疾(特別是白內障)、心臟缺陷、肝、脾受損,智力障礙甚至死亡。由風疹感染引起的胎兒異常叫做先天性風疹綜合癥(CRS)。在懷孕的前3個月胎兒受感染,發病率為四分之一。孕婦如對免疫狀態無把握,應向醫生咨詢。
是否需要隔離?
是。患者在出疹后7天應從學校或工作崗位隔離。
如何預防?
預防的最好方法是接受疫苗注射。
所有育齡婦女在懷孕前應接種疫苗。
患者在傳染期間應被隔離。
春季注意防風疹
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空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以春季發病為主,1940年澳大利亞風疹流行,次年出生的新生兒發生白內障者明顯增加。1964年美國發生一次風疹大流行,致使此后的兩年中出生了三萬多名畸形兒,教訓是慘重的。
春夏之交,風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動,它會伴隨人的咳嗽和噴嚏而漂浮在空氣中。抵抗力較弱的人吸入風疹病毒后,經過2~3周的潛伏期,便開始出現癥狀。先是全身不適,繼而出現發熱、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并有淡紅色細點狀丘疹,短期內擴展到全身,奇癢難耐或微癢,多在2~3天內消退,不留痕跡。由于風疹的癥狀和體征與感冒及蕁麻疹相似,因而不太引起人們的重視。但對于孕婦來說,風疹病毒的侵入則會導致胎兒畸形、早產或胎兒亡,應引起重視。
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后,一部分人癥狀較輕微,但也有一些孕婦會出現典型癥狀。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后,風疹病毒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畸形。而且孕婦感染風疹病毒的時間越早,致畸的可能性越大。血清學研究表明,感染過風疹病毒的育齡婦女即使再被感染,懷孕后也不會對胎兒造成危害。但是約有10%的育齡婦女屬于風疹易感者,她們在懷孕的頭3個月內如果是初次感染風疹病毒,胎兒致畸率高達80%以上。這是因為孕育3個有以內的胎兒尚不具備合成干擾素的能力,難以抵制風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風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滯細胞分裂,妨礙組織的分化,從而形成畸形,如免唇、腭裂、小頭、白內障、先天性聾啞、骨發育障礙等。
預防風疹病毒的關鍵是減少與風疹病人面對面的接觸,不要與風疹病人面對面地談話。孕婦應盡量避免去公共場所。如果孕婦接觸了風疹患者,5天內應注射大劑量的胎盤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如果孕婦在妊娠頭3個月內確診患了風疹,則需要考慮進行人工流產。風疹初愈的育齡婦女6個月內最好不要懷孕。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當孕婦發生類似感冒的癥狀或發燒、身上起皮疹時,要及時就醫,以防不測。

風疹病毒對母體與胎兒有何影響?
風疹病毒可引起急性傳染性疾病——風疹。孕婦感染風疹后可通過胎盤使胎兒發生感染,從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后果。
風疹病毒感染后癥狀可輕可重。典型的臨床表現為:
(1)前驅期癥狀:輕度發熱,流涕,噴嚏,咽痛,頭痛,肌肉酸痛,結膜炎等。
(2)淋巴結腫大:頸部、耳后淋巴結腫大最常見,也可有全身淋巴結腫大。
(3)特征性皮疹:先見于顏面部、頸部,迅速蔓延至軀干、四肢。皮疹為彌漫性麻疹樣紅色斑丘疹。
(4)其他癥狀:可出現急性宮頸炎。少數人可發生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腦炎、腎小球腎炎等并發癥。
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后,可增加流產率和死胎率。據統計,大約為正常妊娠的2~4倍。同時,風疹病毒通過胎盤和內生殖器感染胎兒,導致畸胎。
風疹病毒感染胎兒后可引起先天性風疹綜合征,即多臟器受到損害而導致先天性缺損。其損害的程度與孕婦感染的時間有關,妊娠期感染越早,畸形發生率越高,損害程度也越大。先天性風疹所致損害可見于下列幾方面:
(1)整體影響
可出現宮內發育遲緩而導致低體重兒;也可在出生后出現生長緩慢。
(2)局部影響
可累及多個臟器、系統。如眼、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常見的損傷有先天性白內障、小眼球、神經性耳聾、先天性心臟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貧血、肝炎、肝大、間質性肺炎等。
如胎兒是在10周內被感染,則可發生心臟損害及耳聾。

孕婦患風疹會殃及胎兒嗎?
風疹,又稱“風痧”,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病毒是一種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直接傳播。風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春季發病率較高。好發于5歲以下小兒,成人也可感染此病。從接觸感染到癥狀開始,要經過2~3周的潛伏期。初起時,先有發熱、微咳、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發紅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只是耳后、頸部、枕部淋巴結腫大,且伴輕度壓痛。1~2日后,即出現特殊的皮疹,先見于面頰部,24小時內遍布全身。開始時,風疹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隨后,互相融合成片。第 2天起,變成針尖樣紅點。一般于3天內迅速消退,但會留下淡淡的色素沉著。
風疹雖然全身癥狀輕,皮疹消退快,但是如果受傳染的是孕婦,并且是在妊娠早期,問題就嚴重了,風疹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首先,妊娠早期胎盤初步形成,其防御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其次,孕3個月以前的胚胎,胎兒既無抵抗病毒的能力,各器官又正處于萌芽狀態,故而易于受到風疹病毒的侵襲與危害。風疹病毒是最危險的致畸因素,可引起先天性的白內障、視網膜炎、耳聾、先天性心臟病、小頭畸形及智力障礙。這些疾病出生時可不明顯,但生后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可明顯地表現出來。逐漸出現抽風、耳聾、視網膜病變;隨著年齡增大,還會出現學習困難、行為異常、肌肉力量弱、活動平衡失調等癥狀,并可出現感覺障礙。畸形兒出生時即使足月,體重也較輕,其中有10%~20%生后一年左右死亡。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胎兒畸形發生率與孕婦感染風疹病毒早晚有關,一般以妊娠初期初次感染的危險性大,隨著胎齡的增長而逐漸遞減。
為了生育健康的后代,妊娠早期的孕婦預防風疹至關重要。風疹在新生兒、乳兒期仍然有可能傳染給正在孕期的婦女和女性醫護人員,所以女性應該注意預防。如孕婦已接觸風疹病人,宜立即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預防效果可達95%,或在接觸后5日內注射胎盤球蛋白,預防風疹的發病,避免發生嬰兒先天畸形。

可怕的先天性風疹
萍萍的兒子2個多月了,最近去醫院體檢時發現心臟有雜音,經進一步檢查,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萍萍部醫生孩子得病的原因,醫生詳細詢問了萍萍的家族史和孕期的情況,結果發現萍萍懷孕2個多月時有發熱,一天后全身出現紅色小點點,因熱度不高,萍萍也沒去醫院看病,自己服些板藍根沖劑,幾天后熱退了,紅點點也不見了,因此萍萍也根本沒有在意。醫生認為,萍萍那時很可能是得了風疹,孩子的先天性心臟病也與風疹有關。因為孕婦在懷孕早期感染風疹后,風疹病毒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引起先天性風疹。先天性風疹的可怕之處是導致胎兒的多發性畸形和流產、死產。胎兒感染的嚴重程度不同,畸形表現不一,最常見的畸形有心血管畸形(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沛動脈狹窄等)、白內障、耳聾、小頭畸形、腭裂、智力障礙等。
先天性風疹的危害甚大,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孕婦應避免與風疹后病人接觸,在妊娠地初3個月內感染風疹應考慮作人工流產。以前我國沒有預防風疹的疫苗,因此有些人主張女孩寧可在兒童時期得風疹,免得懷孕早期患風疹,影響胎兒的發育。因為得了風疹,可以終身免疫,以后不會再得第二次。近年來我國已開始接種風疹疫苗,這將降低先天性風疹的性病率。國外對易感育齡婦女使用單價風疹減毒活疫苗,保護率可達95%。

風疹(rubella, german measles) …… 概述:
風疹是由外感風熱時邪所引起的一種較輕的發疹性傳染病,又名“風痧”、“風癮”。臨床特點是病程短、麻疹樣皮疹、頸、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本病多見于冬春兩季,5歲以內小兒較易發病,成年人也偶有發生。孕婦患風疹后能引起胎兒畸形,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病原體:
本病病原體為風疹病毒。病毒存在于患兒出疹前5-7日及出疹后8日的鼻咽部、血及尿中。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較弱,氣溫37℃中僅存活1小時,對一般消毒劑均敏感。
病理:
病毒以呼吸侵入患兒呼吸道粘膜、頸淋巴結,在此繁殖后侵入血流導致病毒血癥,引起全身淺淋巴結腫大及皮疹。除皮疹、呼吸道輕度炎癥及淋巴腫脹外,不見其它病理改變。 孕婦在妊娠期感染風疹,胎兒可感染先天性風疹,并導致各種先天性畸形,其發生與風疹感染的早晚有關,一般在妊娠期初3個月,正在胎兒各種器官形成期,患風疹發生先天性畸形可達40%以上。先天性風疹患兒體內可長期帶病毒,排病毒時間可達12-16個月。
診斷:
1. 臨床表現:
潛伏期:14-21日。
前驅期:前驅期約半日至2日,癥狀輕,可補忽略,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度咽炎或結膜炎,或有嘔吐、腹瀉,耳后、后頸部及枕部淋巴結腫大,有輕度壓痛,待皮疹出透后,逐漸縮小。可在軟腭及咽門見到紅色出血性、針頭大小粘膜疹,舌尖紅、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 發疹期:發熱后1-2日出疹,首先見于面部,24小時內波及全身,但較稀疏,手掌、足趾多無疹。皮疹為麻疹樣斑丘疹。部分患兒背部可呈一片紅色,有猩紅熱樣皮疹。皮疹3日退凈,曾稱“3日疹”。疹退后無色素沉著,發疹期淋巴結腫大達高峰,可持續3-4周才消退,肝、脾輕度腫大,舌質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
先天性風疹可表現為多樣。嚴重可致流產、死胎;先天畸形如心血管畸形,白內障、小頭畸形、智力障礙,骨發育不良等多見;或于出生后表現為肝炎綜合征、間質性肺炎、腦炎等。 2. 實驗室檢查:
病毒分離: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2日,取咽部分泌物,能分離出病毒。
快速診斷:采用直接熒光試驗法,在咽分泌物可查見風疹病毒抗原。
血清學檢查:風疹病毒中和抗體、補體結合抗體及血凝抑制抗體在出疹3日后均高,1個月達高峰,取急性期與恢復期雙份血清,測定上述抗體,若恢復期增加4倍以上則可診斷。出生時抗風疹特異性抗體IgM增高,則可診斷為先天性風疹。
血象:白細胞總數減少,淋巴分類增高,可出現異型淋巴細胞。
并發癥:
風疹并發癥很少見。風疹腦炎發生率為1:5000,多在出疹期發生,輕者僅有頭痛,重者有驚厥、昏迷及后遺癥等。
鑒別診斷:
某些風疹臨床表現類似輕型麻疹或輕型猩紅熱,病原學及血清學檢查可以鑒別。
治療:
本病預后良好,主要為休息與對癥治療。有高熱者用小劑量退熱劑。
中醫辨證分型及治療:
1. 邪郁肺衛型:
癥狀:初起咳嗽流涕,發熱惡風,1-2天后全身出現疹點,始見于頭面,繼則軀體、四肢,皮疹于1天內啟遍及全身,唯手足心無皮疹,疹色淡紅,分布均勻,稀疏細小,可有癢感,耳后及枕部淋巴結腫大,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指紋鮮紅。
治則:疏風清熱,解毒透疹。 方藥:銀翹散加減銀花、連翹、黃芩、牛蒡子、大青葉、薄荷、桔梗、甘草、蟬蛻、僵蠶。加減:若皮疹癢甚,加防風、白鮮皮以祛風止癢;若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川貝母宣肺止咳;若頭痛者,加白蔟藜、菊花疏風清熱止痛;若煩躁不安,尤其是夜寐不安者,加白芍、鉤藤、竹葉清心寧神。
2. 邪熱熾盛型:
癥狀:周身散在斑丘疹,疹色鮮紅或暗紫,壯熱口渴,煩躁易驚,小便短赤,唇干便秘,舌紅苔黃厚,脈數,指紋紫。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透疹。方藥:透疹涼解湯加減桑葉、薄荷、銀花、連翹、大青葉、牛蒡子、蟬蛻、紫草、赤芍、丹皮、生地。 加減:若壯熱口渴較甚者,加生石膏、天花粉以清熱生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泄熱通便;頭痛較著,加菊花、鉤藤祛風止痛;枕部淋巴結腫痛者,加元參、浙貝母、夏枯草散結止痛;若邪熱內舍心營,傷及氣陰,癥見胸悶,乏力,心悸,煩躁不寧,舌紅脈細者,加用紫雪散、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等。
驗方單方:
風疹輕癥:
1.板蘭根10克,水煎分3次服。 2.蘆根30-60克,竹葉心30克,煎水代茶,頻服。 3.銀花10克,甘草3克,板蘭根30克,僵蠶10克,煎湯代茶飲。 4.菊花15克,蟬蛻、甘草各5克,煎水代茶飲。
風疹初起發熱惡寒:
散疹茶:生地9克,蒼術3-6克,茶葉1-3克。將蒼術、生地加水煎,并以沸藥汗沖泡茶葉于杯內,每日1劑,不拘時慢慢飲服。至全身汗出為止。
風疹皮疹作癢,煩躁不寧:
銀蟬散:金銀花3克,蟬蛻3克,甘草1克,竹葉1克。為散,用沸水沖泡10分鐘,不拘時飲服。
外治法:
1.取枯礬適量,研為細末,投入熱酒中和勻,用棉球蘸酒搽患處。適用于小兒風疹作癢。 2.鮮地膚子、鮮蒼耳子適量,加水煎湯,搽洗患處。適用于風疹作癢。
針灸療法:
1.體針:
取穴:肺俞、列缺、曲池、合谷、大椎。操作:肺俞向陽花脊柱斜刺1寸,施捻轉瀉法;列缺逆經斜刺0.5-0.8寸;合谷、曲池直刺1寸;大椎直刺0.5寸,均用捻轉提插瀉法。
2.耳針:
取穴:神門、肺、枕、屏間、下屏尖。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強刺激,留針4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上述穴位。
預防:
最重要的是預防孕婦患風疹,以減少先天畸形的發生,妊娠4個月以內若患風疹應終止妊娠。
小兒尤其是女孩1歲以后及易感育齡婦女應接種風疹減毒活疫苗。

風疹(ruvbella german measles)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風痧。
〖臨床特點〗
一、病因:由風疹病毒引起的
二、潛伏期:2~3周,平均18天
三、好發年齡:兒童和青少年
四、好發季節:冬春季多見
五、前驅癥狀:輕微,持續1~2天,可出現枕骨下、耳后淋巴結腫大,還可出現口腔粘膜疹,為散在于軟腭懸雍垂等處的玫瑰色斑疹或出血點、淤點,針尖大或稍大,對早期診斷有幫助。
六、皮疹特點:前驅期后1~2天自頭面部出疹,迅速播散至頸部,軀干和四肢。皮疹稀疏,為粉紅色斑疹及斑丘疹,背部皮疹可融合。
七、實驗室檢查: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先下降后增多,漿細胞可增多。
〖鑒別診斷〗麻疹,猩紅熱
〖預防治療〗
一、孕婦感染有致畸可能,故應注意隔離,防止傳染此病,一般隔離期五天。孕婦一旦接觸風疹患者,可在一周內注射丙球。
二、對癥為主,臥床休息,多飲水,吃易消化食物,
三、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
四、口服清熱解毒的中藥。

風疹
風疹俗稱“風痧”,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小兒常見病。春季是流行的高峰季節。風疹每隔6—10年出現一次周期性大流行。
風疹病人是傳染源,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病人的密切接觸也是常見的傳播方式,間接傳播者少見。孕婦感染后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發病前后5天,特別是起病當天和前一天,病人口、鼻、咽分泌物及血液、大小便中均含有風疹病毒,有較強的傳染性。病兒在托兒所、幼兒園、學校等人口密集地區,或去醫院看病,在乘車、掛號、候診、取藥時,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而使病毒播散。
我國全國性血清學調查結果表明,1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風疹抗體者超過95%,說明感染絕大多數發生在兒童時期。妊娠3月內的婦女感染風疹后,路兒可發生先天性風疹,產生死胎、早產、胎兒畸形。
病毒從呼吸道侵入后,約經過2—3周的潛伏期就發病了。起病時可發熱,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癥狀。發熱當天或次日即出現皮疹。初見于面部,迅速向下蔓延,一日內可布滿軀干和四肢,但手掌和足心無皮疹。皮疹為淡紅色充血性斑丘疹,直徑2—3毫米,疹間皮膚正常,有的疹子互相融合成片。同時可摸到耳后、枕后、頸部淋巴結腫大,輕壓痛,彼此不融合,不化膿,少數病人有脾腫大。皮疹一般持續2—3日即開始消退,疹退后不留色素沉著。此時體溫下降,脾及淋巴結亦縮小。
本病一般預后良好,不會發生并發癥。如受到再次感染也不會第2次發病。
病孩應隔離至出疹后5天,在此期間,不能去托兒所、幼兒園、學校,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居室要定時開門窗,以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勤刷牙,保持病孩皮膚粘膜清潔,若天氣較熱,可用溫水擦身或洗澡,但此時患兒抵抗力較弱,要防止著涼。加強飲食營養,要多給孩子喝開水,多食蔬菜,盡量吃些豆漿、大米粥、雞蛋羹、牛奶等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有高熱、頭痛者,給予解熱鎮痛劑,如安乃近;亦可適當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如果感染風疹病毒,不僅大人出風疹,病毒還可通過血液和胎盤進入子宮感染胎兒。這時胚胎正在分化,形成各種器官,病毒可使細胞分化受到抑制,重者死胎、早產,輕者使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并產生各種疾病或先天性畸形,常見的有白內障、心血管畸形、聾啞、頭小畸形以及精神活動障礙。妊娠1月內患風疹所產嬰兒患先天性風疹的發生率為10%一15%,2月為16%一30%,3月為5%一10%,4月為1%一5%,5月后少見。所以,孕婦尤其是妊娠初3月內,應盡量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如已接觸風疹病人,可于接觸后5日內肌注丙種球蛋白,有一定預防效果。妊娠早期或育齡期婦女應用風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風疹的主要措施。但目前國內尚未開展。

風疹 rubella,是由風脊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幼兒,冬春季多發;病人及隱性感染和先天性風疹患者是本病傳染源,通過呼吸道飛沫、接觸及新生兒宮內感染傳播。其病原風疹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經血循環后,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繁殖的病毒再次進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癥,皮疹發生原理尚不清楚。本病潛伏期14-21日,主要表現:(1)病初上呼吸道炎癥較輕,發熱1-2日出現淡紅色斑丘疹,直徑2-3cm,初見于面部,1日內滿布軀干、四肢,但手掌、足底無皮疹;脾腫大,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2)先天性風疹常見心血管、頭小畸形、眼損害及全身臟器病變。多并發腦膜腦炎、關節炎、出血傾向等。化驗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增多,出現變形淋巴細胞及漿細胞,血清學檢查、熒光抗體染色、血清抗體測定、病毒分離陽性可確診。此病需與麻疹、猩紅熱、藥物疹、幼兒急疹、單核細胞增多癥等鑒別。目前無特效療法,主要對癥治療,可采用解熱鎮痛劑等。此病經治療預后良好;應警惕腦膜腦炎、顱內出血等并發癥。目前采用風疹減毒活疫苗或與腮腺炎疫苗聯合主動免疫;也可用免疫血清球蛋白被動免疫。感染此病后可獲較持久免疫。

妊娠早期得風疹有什么危害
風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妊娠早期患了風疹,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引起胎兒的各種損傷或畸型.最常見的是胎兒眼部損傷,如先天性白內障、綠內障等,也可引起其他畸型,如頭小畸型,先天性心臟病、聾啞、發音障礙、皮疹、黃疸等。由風疹引起的嬰兒缺陷,又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癥。
臨床資料表明,風疹對胎兒的危害與妊娠的時間有密切的關系,如妊娠的頭一個月患風疹,胎兒先天性缺陷發病率高達50%以上;妊娠第二個月患風疹時,胎兒先天性缺陷發病率為20%左右;第三個月患風疹時,胎兒先天性缺陷發病率為6%左右。妊娠早期,孕婦一旦發燒、頭痛、面部、身上出紅疹,需馬上請醫生診治。一旦確診為風疹,最好做人工流產,以免有畸型胎兒降生,給家人和社會帶來不幸。預防風疹可接種疫苒。一般來說,風疹患過一次以后,有免疫力,不必再擔心再感染。

孕婦防風疹及時種疫苗
風疹是一種兒童輕癥急性傳染病,病情較輕微,很少引起家長和醫生的重視。我國至今還未把風疹疫苗的預防注射納入全國計劃免疫程序之中。
盡管風疹對兒童的健康影響較小,但其最大的危害是感染育齡婦女和孕婦,使她們所生嬰兒相當多數發生先天畸形。在胎內受風疹感染的嬰兒,初生時沒有先天畸形的,以后還可能發生嚴重疾病。據報告,孕婦懷孕第1個月感染風疹,胎兒先天畸形發生率可高達50%,第2個月30%,第3個月20%,第4個月5%。4個月以后發生率極低,但并不是絕對安全。
孕婦感染風疹除可引起流產或胎死宮內,還可能引起出生嬰兒低體重和各種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青光眼、耳聾、大腦發育不全等。風疹病毒還可能直接侵犯胎兒,產生一些病毒感染的不良后果。
預防風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種風疹疫苗。風疹的預防與麻疹、水痘、猩紅熱等發疹性傳染病不同,其對象不僅僅是兒童,同時應當包括孕婦和育齡婦女,對后兩者保護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兒童。
風疹病毒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兒。表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801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