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改變
肺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都引起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順應性減低,伴通氣/血流比例降低和彌散功能減低,導致缺氧。有時胸片尚未發現異常,而肺功能檢查已顯示變化。
X線表現
多數于停止放療一月后,肺部出陰影。急性期在照射的肺野上出現彌溫性片狀模糊陰影,其間隱約可見網狀影,酷似支氣管肺炎或肺水腫。病變的范圍與胸廓表面照射野一致。慢性發生肺纖維化,呈條索狀或團塊狀收縮或局限性肺不張。縱隔胸膜和心包有大量粘連,縱隔向患側移位,同側橫膈升高和胸廓塌陷。
你好。你這問題提得非常好。
“肺炎”和“肺部感染”二者看似相同,其實還是有些區別的:
在臨床上如果診斷為“肺炎”,那是比較精確的診斷。如果按致病微生物分可見于:肺炎雙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等等;如果按病理和發病年齡分有: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等等。肺炎并不包括肺結核。
但是,醫師實際工作中常常遇到病人胸X線檢查有感染病灶,但短時間還無法確定究竟是肺炎還是肺結核,無法作出精確診斷,這時常常按病變部位暫時粗略的給予“某處肺感染”的診斷。“肺部感染”除了包括上面各種肺炎,還包括肺結核、肺霉菌感染等多種情況。重病人在大型醫院也許經3-14天會得出更精確的診斷。病情輕者在小醫院或個體醫處也許直到治療痊愈也只是個模糊的診斷。(老醫師)
細菌性肺炎(bacterialpneumonia)占成人各類病原體肺炎的80%。進入抗生素時代以來,細菌性肺炎的預后一度顯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細菌性肺炎出現一些新特點,包括病原譜變遷,特別是醫院內肺炎g-桿菌比率顯著上升,肺炎鏈球菌雖然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中仍占主導地位,但臨床表現多趨于不典型。細菌耐藥率增高,所謂“難治性”肺炎屢見不鮮,尤其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極高。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耐藥菌出現,以及改善支持治療是肺炎臨床處理方面迫切需要強調和解決的問題。 病因 按解剖學分類,肺炎可分為大葉性、小葉性和間質性。為便于治療,現多按病因分類,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線、毒氣、藥物以及變態反應性如過敏性肺炎等,臨床所見絕大多數為細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細菌最為常見。 肺炎的病原體因宿主年齡、伴隨疾病與免疫功能狀態、獲得方式(社區獲得性肺炎或醫院內肺炎)而有較大差異。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軍團菌、厭氧菌以及病毒、支原體和衣原體等,而醫院內肺炎中則以綠膿桿菌與其他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陰溝與產生腸桿菌、變形桿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真菌等常見。吸入性肺炎大多數為厭氧菌感染。 發病機理 免疫防御機制如對吸入氣體的過濾和濕化、會厭和咳嗽反射、支氣管纖毛粘液排泄系統、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組織保持無菌狀態。免疫功能受損(如受寒、饑餓、疲勞、醉酒、昏迷、毒氣吸入、低氧血癥、肺水腫、尿毒癥、營養不良、病毒感染以及應用糖皮質激素、人工氣道、鼻胃管等)或進入下呼吸道的病原菌毒力較強或數量較多時,則易發生肺炎。細菌入侵方式主要為口咽部定植菌吸入(aspiration)和帶菌氣溶膠吸入(inhalation),前者是肺炎最重要的發病機制,特別在醫院內肺炎和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細菌直接種植、鄰近部位感染擴散或其他部位經血道播散者少見。 肺炎鏈球菌肺炎典型的病理變化分為4期:早期主要為水腫液和漿液析出;中期為紅細胞滲出;后期有大量白細胞和吞噬細胞集積,肺組織突變;最后為肺炎吸收消散。抗菌藥物應用后,發展至整個大葉性炎癥已不多見,典型的肺實變則更少,而代之以肺段性炎癥。病理特點是在整個病變過程中沒有肺泡壁和其他肺結構的破壞或壞死,肺炎消散后肺組織可完全恢復正常而不遺留纖維化或肺氣腫。其他細菌性肺炎雖也有上述類似病理過程,但大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泡壁破壞。金葡菌肺炎中,細菌產生的凝固醇可在菌體外形成保護膜以抗吞噬細胞的殺滅作用,而各種酶的釋放可導致肺組織的壞死和膿腫形成。病變侵及或穿破胸膜則可形成膿胸或膿氣胸。病變消散時可形成肺氣囊。革蘭陰性桿菌肺炎多為雙側小葉性肺炎,常有多發壞死性空洞或膿腫,部分病人可發生膿胸。消散常不完全,可引起纖維增生、殘余性化膿灶和支氣管擴張。 癥狀 常有受寒、勞累等誘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礎疾病,三分之一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數起病較急。部分革蘭陰性桿菌肺炎、老年人肺炎、醫院內肺炎起病隱匿。發熱常見,多為持續高熱,抗生素治療后熱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為干咳,漸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痰液多呈膿性,金葡菌肺炎較典型的痰為黃色膿性;肺炎鏈球菌肺炎為鐵銹色痰;肺炎桿菌肺炎為磚紅色粘凍樣;綠膿桿菌肺炎呈淡綠色;厭氧菌感染常伴臭味。抗菌治療后發展至上述典型的痰液表現已不多見。咯血少見。部分有胸痛,累及胸膜時則呈針刺樣痛。下葉肺炎刺激膈胸膜,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后者易誤診為急腹癥。全身癥狀有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少數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重癥患者可有嗜睡、意識障礙、驚厥等神經系統癥狀。 體檢病人呈急性病容,呼吸淺速,部分有鼻翼??動。常有不同程度的紫紺和心動過速。少數可出現休克(在24小時內血壓驟降至10.6/6.7kpa以下甚至測不出,伴煩躁、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少尿、心動過速和心音減弱等),多見于老年。肺炎鏈球菌肺炎常伴口唇單純皰疹。早期胸部體征可無異常發現或僅有少量濕羅音。隨疾病發展,漸出現典型體征。單側肺炎可有患側呼吸運動減弱、叩診音濁、呼吸音降低和濕性羅音。實變體征常提示為細菌性感染。老年人肺炎、革蘭陰性桿菌肺炎和慢性支氣管炎繼發肺炎,多同時累及雙側,查體有背部兩個肺濕性羅音。 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有升高。老年體弱者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但中性粒百分比仍高。肺部炎癥顯著但白細胞計數不增高常提示病情嚴重。動脈血氧分壓常顯示下降。 診斷 根據典型的癥狀、體征和x線檢查常可建立肺炎的臨床診斷。 病原體變遷和多重耐藥菌株的頻繁出現使肺炎病原學診斷更為重要。但由于途徑口咽部的咳痰受正常菌群污染,未經篩選的單次普通痰培養不可靠。痰涂片鏡檢有助早期初步的病原診斷,并可借此剔除口咽部菌群污染嚴重的“不合格”痰標本而選取“合格”(每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10個、白細胞>25個,或鱗狀上皮細胞;白細胞<1∶2.5)標本作檢查,應予重視。涂片上見吞噬細胞內g+和g-球菌或多形短小g-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可能)極具診斷意義,但見到g-桿菌其病原學診斷價值不大痰液洗滌和定量培養也是提高痰培養正確性的有效方法,痰中濃度超過107cfu/ml的致病菌多為肺炎的感染菌,而低于104cfu/ml者多為污染菌。對重癥、疑難病例或免疫抑制宿主肺炎,為取得精確的病原診斷,可采用自下呼吸道直接采樣的方法,主要有環甲膜穿刺經氣管吸引(tta)、經胸壁穿刺肺吸引(la)、防污染樣本毛刷(psb)采樣、防污染支氣管肺泡灌洗(pbal)等。血和胸水污染機會少,在病原診斷方法中不應忽視。此外,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可用于肺炎如軍團菌感染的診斷,對于傳染培養方法繁復且不能在短期內檢測出病原體尤為適用,不足之處是不能作藥敏試驗。 一、病史、癥狀: 可有受涼、疲倦、飲酒,藥物應用,慢性疾病等誘發因素;多有畏寒、發熱、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少數有咯血和呼吸困難;其它癥狀有惡心嘔吐、周身不適、肌肉酸痛等。病史應詢問以上癥狀的演變過程,治療情況及治療效果。 二、體檢發現: 熱病容,少數有呼吸急迫和紫紺,重癥病人體溫可高達39~40oc,血壓下降休克體征,胸部檢查患惻呼吸動度減弱,語顫可增強或減弱,叩診有濁音,聽診可有支氣管呼吸音或濕性羅音,少數可有胸膜摩擦音或呼吸音減弱。 三、輔助檢查: (一)胸部x線檢查:最常見表現為支氣管肺炎型改變,通常無助于肺炎病原的確定,但某些特征對診斷可有所提示,如肺葉實變、空洞形成或較大量胸腔積液多見于細菌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顯的肺組織壞死、肺氣囊、肺膿腫和膿胸。革蘭陰性桿菌肺炎常呈下葉支氣管肺炎型,易形成多發性小膿腔。對肺炎診斷有重要價值,炎性浸潤陰影的部位、范圍,有無空洞、胸腔積液等與病原菌有關。 (二)細菌學檢查:痰或胸水涂片檢查,培養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試驗。連續2、3次為同一細菌生長,致病菌的可能性大,僅一次陽性或多次為不同細菌生長,則可靠性差。細菌濃度≥107cfa/ml為致病菌,105~107cfa/ml為可疑,<105cfa/ml多為污染菌。 (三)血液檢查: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一般均增高,可有核左移,年老體弱或嚴重病例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 (四)免疫學檢查:用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對流免疫電泳等方法檢測血清病原菌的抗原或抗體,有助診斷。聚合酶鏈反應對病原體的檢測有一定的意義。 (五)其它檢查:必要時行血氣分析,肝、腎功能、血清電解質等相關檢查。 鑒別診斷 少數非感染性病癥可有肺炎類似表現,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栓塞、化學氣體吸入、過敏性肺泡炎、藥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結締組織疾病累及肺部、肺結核、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肺內浸潤或轉移等,應注意鑒別,必要時可采用診斷性治療方法以明確診斷。 治療 抗菌治療是決定細菌性肺炎預后的關鍵。表1羅列急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以及常用選藥方案,供參考。 抗感染治療2~3天后,病情仍無改善甚或惡化,應調換抗感染藥物。已有病原檢查結果時,應根據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藥物。無病原學資料可依,則應重新審視肺炎的可能病原,進行新一輪的經驗性治療。輕、中度肺炎總療程可于癥狀控制如體溫轉為正常后3~7天結束;病情較重者為1~2周;金葡菌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療程宜適當延長;吸入性肺炎或肺膿腫,總療程須數周至數月。 其他治療應根據病情選用,如吸氧、止咳化痰、輸液與抗休克等。 一、一般性治療: 臥床休息,進易消化富蛋白質、電解質,維生素食物,注意水份的補充。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給解熱藥物。劇烈胸痛可予芬必得0.3g口服2次/日,或可待因片15mg口服。咳嗽劇烈給咳必清25mg或退嗽100mg口服3次/日,必要時用可待因。 二、促進排痰:鼓勵病人咳嗽、翻身,或拍背促進排痰。給于祛痰解痙藥,必要時生理鹽水10ml加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及少量抗生素,霧化吸入2次/d。 三、抗生素的應用: 病源菌未明確者,可按下列經驗用藥。 (一)革蘭陽性球菌,用青霉素,頭孢唑啉,紅霉素,復方新諾明。革蘭陰性菌或混合感染可用頭孢唑啉,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病情較重選用三代頭孢菌素,b內酰胺類+氨基糖甙類,復方新諾明。 (二)院內感染:輕、中度可用哌拉西林,頭胞唑林加慶大霉素,頭胞呋辛,頭胞羥唑或頭胞噻肟、頭胞唑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也可用優立新等(β內酰胺類加酶抑制劑的抗生素)。有誤吸史或胸腹大手術者,應加用甲消唑或克林霉素。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西林、耐夫西林或萬古霉素。長期用激素、抗菌素者應用三代頭孢菌素、泰能、環丙沙星等加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合并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病原菌確定后,應根據痰培養的藥敏試驗的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四、免疫治療: 免疫球蛋白,轉移因子、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可輔助治療有一定幫助,綠膿桿菌抗血清,內毒素抗體尚處試驗階段。 五、并發癥治療: 合并呼吸衰竭給予氧療及呼吸支持。有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害給予相應治療。膿胸應于引流或外科處理。 預后 老年、伴嚴重基礎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宿主肺炎預后較差。抗菌藥物廣泛應用后,肺炎鏈球菌肺炎病死率已從過去的30%下降至6%左右。但革蘭陰性桿菌、金葡菌特別是mrsa引起的肺炎,病死率仍較高。增強體質、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危患者選擇性應用疫苗對預防肺炎有一定意義。
肺癌的中醫藥治療
發表時間:2008-11-24 發表者:廣安門中醫院腫瘤科 賀用和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肺積)
原發性支氣管癌是最常見的肺部原發性惡性腫瘤,絕大多數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亦有源于腺體或肺泡上皮者。肺癌是世界各地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且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多數國家都有明顯增高的趨勢。在我國城市已居常見惡性腫瘤的首位,在農村居第三位。肺癌的發病率一般自40歲以后迅速上升,在70歲達高峰,70歲以下略有下降。在已知的致病因素中,大部分都可致肺癌。目前比較重要的有吸煙、電離輻射、空氣污染、砷和其他職業因素。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肺癌取得良好療效的重要前提。北京廣安門醫院中醫腫瘤科賀用和
在中醫學文獻中,肺癌屬于肺積、息賁、咳嗽、喘息、胸痛、勞咳、痰飲等病證的范疇。多由于邪毒犯肺傷脾,肺失宣降,脾失健運,津液不布,痰濁內生,上儲于肺,痰阻氣滯,痰瘀互結形成癌腫,癌腫形成耗氣傷津,而出現虛實夾雜證。
1 診斷
1.1 臨床表現
1.1.1 癥狀:肺癌的常見癥狀為咳嗽、胸痛、咯血、發熱等,但是沒有特異性,故給肺癌的診斷帶來很大困難。
1.1.1.1 咳嗽:腫瘤刺激支氣管粘膜引起咳嗽,多為干咳,無痰或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當腫瘤增大引起支氣管狹窄時,咳嗽加重,多為持續性,呈高音調金屬音,這是特征性的阻塞性咳嗽。
1.1.1.2 咯血或血痰:臨床多見為痰中帶新鮮的血絲或血塊,間斷或反復出現,少見整口或大量咯血。
1.1.1.3 胸痛:腫瘤位于胸膜附近時,易產生不規則的鈍痛或隱痛,在臨床上較為多見。當腫瘤直接侵犯胸膜,甚至胸壁時,疼痛則較尖銳,在呼吸和咳嗽時加重。肋骨、胸椎受侵時出現的胸痛劇烈,但與呼吸咳嗽無關,常有固定的壓痛點。
1.1.1.4 氣短:因腫瘤的發展造成呼吸面積的減少,呼吸運動受限或肺不張而產生的氣短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早期中心型肺癌X線片上尚未具體腫塊時即出現氣短,這可能是由于腫瘤沿支氣管壁浸潤生長,造成廣泛狹窄,以致產生通氣不良所致。晚期淋巴結轉移壓迫大支氣管或隆突、彌漫型肺泡癌、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均可引起氣短。
1.1.1.5 發熱:腫瘤壓迫或阻塞支氣管致遠側支氣管內分泌物堆積,或繼發感染是構成發熱的原因,一般在38℃左右,很少達39℃以上,為抗炎藥物所控制,但可反復發生。晚期由于腫瘤組織壞死或吸收中毒等,用各種抗炎治療不能收效,不屬感染性質,稱為“癌性熱”。
1.1.1.6 其他: 聲嘶或聲啞,為轉移性縱膈淋巴結壓迫或侵犯左喉返神經使聲帶麻痹所致; 上腔靜脈綜合征,肺癌直接侵犯或由縱隔轉移性淋巴結壓迫上腔靜脈和奇靜脈,使血液回流受阻產生胸壁靜怒張和頸面部水腫,嚴重者皮膚呈暗紫色,口唇青紫、眼結膜充血、視力模糊和頭暈頭痛等癥狀; 吞咽困難為腫大淋巴結壓迫食管; 臂叢神經壓迫征,同側上肢燒灼性放射性疼痛和局部感覺異常,營養性肌萎縮; 頸交感神經綜合征,癌腫侵犯或壓迫頸交感神經節表現為眼瞼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縮小,患側無汗和感覺異常; 膈神經麻痹,腫瘤直接侵犯所致; 轉移至骨、肝、腦、肺、腎、腎上腺、皮下組織等處時出現的相應的癥狀等。
1.1.2 體征:肺癌的體征隨腫瘤所在部位和病情發展程度不同而異。要注意檢查全身有無皮下結節、淋巴結有否腫大,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在診斷上意義更大。肺部如有局限性吸氣性哮鳴音或鼾音,咳嗽后并不消失,常提示支氣管內可能有阻塞現象,多見于中心型肺癌的早期,待支氣管完全阻塞后即消失。四肢關節腫大及杵狀指可能是肺癌的早期體征之一。
1.2 輔助檢查
1.2.1 胸部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是診斷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胸透、胸片、支氣管造影、支氣管動脈造影、電子計算機處理的X線橫斷層攝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正電子計算機體層(PET)等。
1.2.2 痰細胞學檢查:簡單、無創、有效的一種診斷方法。
1.2.3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活檢。
1.2.4經皮膚肺穿刺檢查、淋巴結活檢、縱隔鏡活檢,剖胸活檢以及皮下結節和軟組織活檢等。
1.2.5 腫瘤標記物檢查:目前可用于診斷的腫瘤標記物有癌胚抗原(CEA)、鱗狀細胞相關抗原(SCC)、Ca125等。
1.3 診斷標準
肺癌的診斷多依據臨床表現、體征、影像學檢查、細胞學檢查、病理檢查以及血清學檢查進行綜合判斷,其中細胞學和病理學檢查結果是最終診斷肺癌的金標準。
1.4 分期分型
1.4.1 分期
1.4.1.1 詳見:國際抗癌聯盟(UICC)肺腫瘤TNM分期(1997)
1.4.1.2 小細胞肺癌LD、ED臨床分期(美國退伍軍人醫院肺癌援救組)
LD(局限性疾病) 病變局限于一側胸腔,包括擴展至同側縱膈、肺門、鎖骨上淋巴結;ED(廣泛性疾病) 病變播散至胸膜、對側縱膈或出現上腔靜脈綜合癥,或累及對側肺和胸膜或遠處轉移。
1.4.2 分型
周圍型肺癌:生長在段支氣管以下,位于肺的周邊部位的肺癌成為周圍型肺癌.以腺癌和肺泡細胞癌多見.
中心型肺癌:生長在段支氣管以上的肺癌稱為中心型肺癌,以鱗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多見。
鑒別診斷
1.5.1 肺結核:除了通過臨床表現、結核菌素實驗、影像學檢查進行鑒別外,還需反復做痰液檢查(包括查抗酸桿菌和癌細胞)、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肺穿刺檢查直至開胸檢查。
1.5.2 肺炎:
1.5.3 肺膿腫:原發性肺膿腫一般起病急,中毒癥狀明顯,常有突發的寒戰、高熱,反復咳嗽,咳大量有明顯惡臭味的膿性痰液。留置的痰液呈明顯的三層分布。在普通胸片上表現為薄壁空洞,內常見液平,腫塊周圍有炎性病變。而癌性空洞一般為不規則的厚壁空洞,腫塊呈分葉狀,邊界清楚。
1.5.4 惡性淋巴瘤:
1.5.5 肺部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常見的有:肺錯構瘤,支氣管肺囊腫,巨大淋巴結增生、炎性假瘤等。這些病變在X線檢查上,均有其各自的特點,若與惡性腫瘤不易區別時,應及早手術切除。
2 辨證論治
2.1 肺脾氣虛型:久嗽痰稀、胸悶氣短、腹脹納呆、惡心欲吐,便溏或便秘、疲乏、四肢無力、懶言語低,脈沉細或濡,舌質淡苔薄,邊有齒痕。該證型多出現在肺癌患者化療期間、或晚期肺癌伴大量胸腔積液、或伴肝轉移、或伴大量惡性腹水。化療期間的癥狀比較容易控制,而且隨著化療的結束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也會逐漸減輕并消失;但腹腔轉移引起的相關癥狀就難以控制和治愈,預后極差。該證型表現為虛實夾雜,虛指肺氣虛、脾氣虛為主,實指痰濁水飲內停,肺失宣降,胃失和降。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氣虛陽虧表現:自汗,心悸心慌,肢涼喜溫,惡寒怕冷,四肢腫脹,大便滑脫等癥。
治法:補益肺脾為主,注意化痰祛濁、宣肺止咳、和胃降逆、攻逐水飲等。方藥:四君子湯合保和丸加減: 黨參20g,白術15g,茯苓15g,法半夏9g,陳皮9g,川貝母9g,桔梗9g,瓜蔞12g,杏仁9g,厚樸9g,生苡仁30g,炒山楂15g,炒萊菔子12g。伴陽虛飲停或肢腫,可選附子理中湯或真武湯加減。
2.2 肺陰虛型:干咳、或咳嗽痰少、或咯血絲痰、食少納差、心胸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口渴、大便秘結、舌赤少苔、或舌體瘦小、苔薄。該證型多出現在肺癌早中期、或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可伴內熱或火毒熾熱:發熱,面紅目赤,咯黃痰,喉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煩躁失眠等癥。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后多可并發放射性肺炎一癥,表現為持續性咳嗽,或咯黃痰,喉癢不適,口咽干,心胸憋悶,嚴重者出現喘促,動則明顯,高熱等。
治法:滋陰生津,潤肺止咳為主,或配清瀉肺熱或清熱瀉火解毒。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麥冬12g,生地黃15g,牡丹皮15g,玄參12g,山藥15g,百合20g,石斛12g,桔梗9g,浙貝母12g,全瓜蔞15g,夏枯草12g。肺熱熾盛者可加黃芩15g,桑白皮15g,生石膏30g,酒大黃12g。早中期肺癌患者經手術化療放射治療后部分病例可以痊愈,但放療所致放射性肺炎可持續數月至數年。放射性肺炎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肺熱熾盛、津虧陰傷、瘀毒損絡,在放療的病程中各有側重出現,治療方法主要是清瀉肺熱,生津潤燥,化瘀解毒,沙參麥門冬湯或竹葉石膏湯加減:銀花12g,連翹15g,竹葉9g,沙參15g,麥冬12g,百合20g,丹皮15g,赤芍15g,酒大黃12g,桔梗12g,生石膏30g,甘草6g。
2.3 氣滯血瘀型:氣促胸悶、心胸刺痛或脹痛、咯血痰、心煩口渴、大便秘結、失眠、唇暗、面色晦暗、脈弦或澀、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該證型多見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腫瘤侵犯胸壁或縱膈多可導致胸背部或腋下疼痛不適。實證為主,正氣虧損不明顯。中晚期患者多兼夾此證型,乃虛實夾雜之證,需加區別。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為主,注意分別配合化痰散結,瀉熱通便,益氣養血等治法。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2g,赤芍12g,桃仁9g,柴胡9g,枳實9g,川芎12g,紅花8g,桔梗12g,元胡9g,川牛膝12g,白芷9g,葛根15g,桑枝15g,姜黃10g。痰濁涌盛加半夏9g,瓜蔞15g,貝母12g;大便秘結加生大黃9g,玄參15g;氣血虧損加黃芪20g,黨參15g,菟絲子15g,黃精15g;瘀熱甚者加山梔15g,連翹15g,酒大黃12g;咯血痰多時要停用桃仁、紅花、川芎,加三七粉4g沖服,仙鶴草20g,側柏炭12g,丹皮15g,生地15g。
2.4 痰濕內阻型:痰多嗽重、喉中痰鳴、聲音嘶啞、胸悶發憋、納呆、舌質暗或胖淡、苔白膩、脈細滑或濡而無力或滑數。該證型見于肺癌各期,早期患者病癥輕淺,或者無癥狀而在體檢時診斷,中晚期患者諸癥加重,漸至危殆。痰濕阻肺困脾,從熱化則變成痰熱或濕熱內阻,從寒化則為寒濕內盛或寒飲內停。要注意寒熱辨證。
治法:化痰利濕,散結。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陳皮9g,半夏9g,茯苓12g,白術12g,全瓜蔞15g,浙貝15g,杏仁9g,厚樸9g,白芥子8g,蘇子9g,玄參15g,生牡蠣30g。痰熱甚者加黃芩15g,夏枯草12g,連翹15g,桑白皮15g;寒痰內甚或寒飲內停者可用小青龍湯加減:炙麻黃6g,桂枝8g,白芍15g,干姜5g,半夏9g,五味子4g,細星3g,杏仁9g,厚樸9g,甘草6g;或陽和湯加減:炙麻黃5g,白芥子8g,炮姜炭8g,肉桂6g,甘草6g,杏仁9g,瓜蔞15g,蘇子12g,陳皮8g,鹿角膠12g。
2.5 氣陰兩虛型:干咳、痰少、神疲乏力、氣短、動則喘、口干、五心煩熱、午后潮熱、自汗、盜汗、時心悸、納呆、尿少便干、舌質紅苔薄或舌質胖有齒痕,脈細。該證型多見于早期肺癌患者,也見于肺癌患者術后康復期和放化療結束后期。
治法:益氣養陰,扶正培本。方藥:沙參麥門冬湯加減。生黃芪20g,山藥15g,沙參12g,麥冬12g,百合15g,石斛15,元參12g,鱉甲12g,地骨皮9g,浙貝12g,紫苑15g。伴頭暈、面萎、唇白、爪甲蒼白等血虛證者,加當歸12g,菟絲子15g,黃精15g,大棗15g。腎虛精虧伴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者加山萸12g,首烏15g,杜仲12g,牛膝15g,益智仁15g。
肺外重要器官轉移的中醫藥治療概況:
胸膜轉移并大量胸水,屬中醫飲停胸脅,治療以攻逐水飲為主,葶藶大棗瀉肺湯加味:葶藶子12g,大棗15g,漢防己10g,車前子12g,豬苓15g,椒目12g,酒大黃15g,地龍9g。
心包轉移并大量心包積液,屬中醫水飲內停,水氣凌心,治療以振奮心陽,溫化水飲為主,可選理中湯合真武湯加減:熟附片9g(先煎),干姜6g,白術12g,茯苓30g,黨參20g,白芍15g,豬苓15g。
肝轉移影響消化功能,屬中醫脾虛氣弱,脾胃不和,治療以健脾和胃為主,香砂六君子湯和保和丸加減:木香6g,砂仁8g,半夏9g,陳皮9g,白術12g,茯苓15g,焦山楂15g,炒神曲15g;肝轉移并郁熱黃疸可加茵陳30g,炒山梔15g,連翹15g,酒大黃12g以助化濕利膽退黃;肝轉移或腹腔轉移并大量腹水,屬脾虛濕盛,飲流于腹,加厚樸10g,大腹皮15g,生苡仁30g,赤小豆30g,車前子15g,地龍9g化濕逐飲消脹。 水飲屬陰邪,胸腹水及心包積液患者均可酌加桂枝、干姜、制附片以助溫化飲邪。
骨轉移并疼痛者瘀阻骨絡,髓虧骨損,治以化瘀通絡,益髓健骨,緩急止痛,桃紅四物湯加味:桃仁9g,紅花9g,川芎12g,白芍15g,當歸15g,熟地15g,菟絲子15g,防風9g,白芷12g,元胡9g,靈仙15,甘草6g,白屈菜12g。
腦轉移者痰瘀挾風上竄巔頂,阻塞腦絡,蒙蔽清竅,治宜化痰祛濁,活血通絡,熄風開竅為主,滌痰湯和川芎茶調散加減:半夏9g,膽星9g,陳皮9g,竹茹9g,枳實9g,石菖蒲6g,茯苓15g,羌活9g,川芎15g,防風12g,白芷12g,柴胡9g,葛根12g
3.1.2 常用中成藥
健脾益腎沖劑,每次10g,口服,每日2次。扶正培本,體弱者用之。2月為一療程。
平消片,每次6片,口服,每日3次。 軟堅散結,體質結實者可用。2月為一療程。
參蓮膠囊,每次2~3片,口服,每日3次。解毒散結,熱毒內阻者可用。2月為一療程。
欖香烯乳注射液,0.4~0.6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500ml中靜滴,日1次,15次為1周期。化瘀通絡利水,瘀阻飲停者可用。1月為一療程。
艾迪注射液,50~100ml加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500ml中靜滴,日1次,15次為1周期。益氣扶正解毒,體弱瘀毒內阻者選用。1月為一療程。
益肺清化膏(顆粒):益氣養陰,活血解毒,20g/次,日2次。2月為一療程。
以上藥物可依據患者病情的不同相應進行調整。
此外,還可以辨證應用生脈注射液、復方丹參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益氣養陰、活血、清熱解毒。
注意事項:
中醫治療肺癌同樣要講究辨證論治和整體治療。要根據患者肺癌所致各種癥狀辨證,還要結合患者的各種并發癥和合并癥,綜合考慮后辨證用藥。上述選方用藥不是一成不變的,臨床上要特別注意靈活加減配方選藥。如果病人服藥后癥狀減輕,則可以守方繼續服用。如果病癥變化,則方藥要隨癥加減。
和其他惡性腫瘤的治療一樣,肺癌的中藥治療也是一個漫長過程,疾病早期診斷或臨床治愈后又出現復發或者轉移,病癥較為輕淺,正氣充足,治療以祛邪為主:化痰清熱、散結軟堅、化瘀通絡等。隨著病情進展,痰濁瘀阻加重,日益影響其他臟腑功能,加之手術、放化療等創傷性治療對身體的傷害,導致正氣虧損,元氣大傷,以肺脾虛損為主,臨床表現邪盛正虧,治療上需兼顧益肺健脾,益氣養血,攻補兼施。晚期肺癌患者,腫瘤擴散至全身多系統,導致五臟衰竭,生命垂危。此時中醫藥治療禁忌攻伐,只宜固護元氣,補益五臟,以延續生命。
保持良好的心里狀態是戰勝疾病的先決條件,要盡量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規律的作息節奏,要有充足的睡眠。飲食方面,體瘦弱者適當補充蛋白質食物,痰濕重者要減少肥膩食品,肺熱痰火重者忌食辛辣燥熱之物,便秘者要多食含粗纖維食品,水腫者少鹽。肺病患者一般可以多食百合、石斛、山藥以潤肺養肺。在精神體力允許的情況下,要堅持適度運動以鍛煉心肺功能和肢體關節功能,以達到提高生活質量,利于早日康復。
隨著科技的進步,肺癌治療手段日益增多,療效也明顯進步。中醫藥作為腫瘤的輔助治療方法,在減輕患者癥狀,緩解放化療毒副反應,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方面都顯示了良好的前景,相信會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515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氣虛血脫型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