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黃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療黃疸(新生兒黃疸是什么原因)

妙手生春 2023-08-12 22:29:48

一、黃疸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生理缺陷,(先天性代謝酶和紅細胞遺傳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導致的體內紅細胞破壞過多,發生貧血、溶血,使血內膽紅素原料過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黃疽。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不穩定血紅蛋白病等等。

(2)由于結石和肝、膽、胰腫瘤以及其它炎癥,致使膽道梗阻,膽汁不能排入小腸,就可造成肝后性黃疽。常見疾病包括:化膿性膽管炎、膽總管結石、胰頭癌、胰腺炎、膽管或膽囊癌。膽管結石:較多見于中年婦女,常有反復發作急性腹絞痛史,并放散至肩背部,黃疸與腹痛發作有關,呈間歇性。堿性磷酸酶、膽固醇、γ-谷氨酰轉肽酶等增高,膽道造影可有結石顯影。胰、膽腫瘤:老年人多見。胰頭癌起病緩慢,總膽管癌隱匿發病,患者消瘦明顯,上、中腹區痛持續加重,黃疸呈進行性加深。堿性磷酸酶、膽固醇及γ-谷氨酰轉肽酶增高。B超、CT及磁共振檢查可探及腫物、膽囊腫大或膽管擴大等可明確診斷。

(3)新生兒降生不久可因紅細胞大量破壞,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障礙而出現生理性黃疸。還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吉爾伯特病及二氏綜合癥引起的黃疽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黃疸,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膽紅素代謝功能缺陷所造成。

(4)心臟疾病,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力衰竭時,肝臟長期淤血腫大,可以發生黃疸。

(5)藥物類損害:有服藥史,服用氯丙臻、消炎痛、苯巴比妥類、磺胺類、對氨水楊酸、卡巴胂等,可致中毒性肝炎。此時胃腸道癥狀不明顯,黃疸出現之前無發熱,血清轉氨酶升高很明顯,但絮濁反應正常等可資鑒別。

二、黃疸臨床表現是什么

1.基本癥狀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癥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癥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瀉、夜盲癥、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2.伴隨癥狀

(1)黃疸伴發熱見于急性膽管炎、肝膿腫、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癥、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發熱而后出現黃疸。

(2)黃疸伴上腹劇烈疼痛可見于膽道結石、肝膿腫或膽道蛔蟲病;右上腹劇烈疼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為charcot三聯癥,提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脹痛可見于病毒性肝炎、肝膿腫或原發性肝癌。

(3)黃疸伴肝大,若輕度至中度腫大,質地軟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見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或膽道阻塞。明顯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結節見于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肝腫大不明顯而質地較硬邊緣不整表面有小結節者見于肝硬化。

3.腹部體征

(1)腹部外形 肝占位性病變、巨脾、腹膜后腫瘤和盆腔內腫瘤均有相應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時呈蛙腹狀,臍部突出,也可發生腹壁疝和臍疝。腹壁靜脈曲張見于門靜脈高壓、門靜脈或下腔靜脈阻塞。

(2)肝臟情況 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時黃疸和肝腫大并存,肝臟質軟,壓痛和叩擊痛較明顯。急性和亞急性肝壞死時,黃疸迅速加深,而肝腫大不著或反而縮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肝腫大不如急性肝炎明顯,且質地增加,也可無壓痛;肝硬化時也可捫及邊緣不齊和大小結節。肝癌時肝腫大較者,可失去正常形態,質堅,可捫及巨大包塊或較小結節,壓痛可不顯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除深部癌腫或亞臨床型“小肝癌”。肝膿腫接近肝表面時,局部皮膚可有紅腫、壓痛等炎癥征象,巨大肝膿腫、肝包蟲病、多囊肝和肝海綿狀血管瘤等情況時,肝區或有囊樣或波動感。

(3)脾腫大 黃疸而伴脾腫大者,多見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償期、慢性活動性肝炎,急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潤性疾病,癌腫侵及門靜脈和脾靜脈時,可引起脾腫大,少見的脾梗塞和脾膿腫等亦有類似脾腫大,且有壓痛等體征。

(4)膽囊腫大 黃疸而伴膽囊腫大者均屬肝外梗阻,應考慮:①癌性黃疸見于膽總管癌、胰頭癌、乏特壺腹癌和罕見的原發性十二指腸癌。膽囊光滑、無壓痛,可移動,即所謂Cour-voisier膽囊。膽囊癌時質堅,常有壓痛,②原發性膽總管結石一旦出現梗阻,膽囊可腫大,多無壓痛。膽囊結石和慢性膽囊炎時,膽囊萎縮而不能捫到,③慢性梗阻性膽囊炎,因膽囊管存在結石,膽囊腫大的機會較急性膽囊炎為大,壓痛不明顯。④慢性胰腺炎時,炎癥纖維組織增生可壓迫膽總管而使膽囊腫大,壓痛也不顯著。⑤膽囊底部巨大結石、先天性膽管擴張或膽道蛔蟲癥,也可引起膽囊腫大、壓痛多不明顯。肝內膽淤時膽囊多萎縮,膽囊是否腫大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

(5)其他情況 有肝炎、撲翼震顫、肝性腦病和其他神經精神異常、腋毛稀少、睪丸萎縮、杵狀指、皮膚角化過度、匙狀指甲、多發性靜脈栓塞和心動過緩等。晚期癌性黃疸病人尚可表現癌腫轉移的有關征象。肝功能衰竭可表現腦病和顱內出血情況。血腹、膽汁性腹膜炎,膽汁性腎病和休克等也可見于癌性黃疸病人。

三、黃疸應該要如何檢查呢

1.實驗室檢查

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于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輔助檢查,如紅細胞脆性試驗、酸溶血試驗、自身溶血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血常規、尿隱血、血清游離血紅蛋白、尿含鐵血黃素、血清乳酸脫氫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等。

(2)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見于各類肝內、肝外阻塞使膽汁排泄不暢,直接膽紅素與總比值大于55%者。

除進行一些常規檢查外,還需進一步檢查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5-核苷酸酶、總膽固醇、脂蛋白-X等。

(3)肝細胞損傷混合性黃疸 見于各類肝病,表現為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均升高,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為35%~55%,檢查肝功能可獲得異常結果。

2.其他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

(2)黃疸系數、血清膽紅素定量試驗。

(3)尿液中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檢查。

(4)血清酶學檢查。

(5)血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測定。

(6)免疫學檢查。

(7)X線檢查。

(8)B型超聲波檢查。

(9)放射性核素檢查。

(10)肝活組織檢查。

(11)腹腔鏡檢查。

四、黃疸應該要如何治療呢

黃疸治療方法

黃疸是一種成年人和新生兒都有可能患上的常見癥狀,它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出現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的,因此,治療黃疸的方法就是要把體內的血清膽紅素降低下來。

新生兒與成年人相比,更容易患上黃疸,而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光照療法、換血療法和藥物療法三種,其中光照療法是最經濟有效的一種。而成年人黃疸主要可以通過服用藥物,同時最好去檢查一下肝功能,因為成人黃疸往往是肝臟出現了問題,不可以輕視。

黃疸肝炎能治好嗎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黃疸肝炎是可以治好的。

黃疸肝炎的治療過程主要由基礎治療、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治療和活躍微循環調節治療四個部分組成。能否治好黃疸肝炎,與肝炎病毒能否被徹底清除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只要黃疸肝炎病毒被徹底清除出去,治好黃疸肝炎就大有把握。

新生兒黃疸是什么原因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什么?

正常人的血液中,總膽紅素應該<23.5 μmol/L,直接膽紅素<6.5 μmol/L,間接膽紅素<17 μmol/L,當血液中膽紅素過多時,就會產生黃疸,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由于新生兒皮膚顏色較紅,因此需要膽紅素升高較顯著時,才有皮膚黃染,而輕微膽紅素升高患者皮膚并不出現黃疸。鞏膜發黃是確定黃疸最可靠的`指標。

新生兒黃疸很常見,多數是生理性的,可自愈。但有一部分是病理性的,如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新生兒肝炎綜合征,需要正確治療,否則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明確新生兒黃疸的原因、采取正確治療措施,極為重要。

導致新生兒黃疸的常見原因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較為常見,由于新生兒紅細胞壽命短(70~90 d)、破壞快,同時肝細胞攝取、結合、轉化和排出膽紅素功能不足,因此多數健康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可有輕度暫時性高膽紅素血癥,稱為生理性黃疸。其血 清總膽紅素>34 μmol/L,但≤221 μmol/L(早產兒≤257 μmol/L),無貧血。臨床特點是在出生后2~4d鞏膜、皮膚有輕度黃染,5~7 d達高峰,10~14 d消退,早產兒可延長至1個月開始消退。嬰兒一般情況好,食欲、大小便均正常。

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見于純母乳喂養兒。早發型發生在出生后3~4 d,黃疸重;遲發型發生在生后7~14 d,黃疸輕。停止喂母乳后,膽紅素下降>50%,再喂母乳后黃疸又出現,但程度輕微,以后逐漸消退,預后良好。處理方法:治療只需停喂母乳2~3 d。

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紅細胞破壞過多、過快,使血液中間接膽紅素增高。常見的疾病:①母子血型不合(我國以ABO血型不合最多見);②紅細胞酶缺陷(如 G-6-PD缺陷等);③紅細胞結構缺陷(如球形細胞性貧血),其臨床特點因病而異。常見的ABO血型不合,在出生后1~2d即有黃疸、間接膽紅素增高(>221 μmol/L),嚴重者有顯著貧血和網織紅細胞增多、大便發黃、尿為深黃色等表現。處理方法:對黃疸嚴重者(總膽紅素:足月兒>204 μmol/L,早產兒>170 μmol/L)可采用藍光照射,對少數嚴重ABO血型不合,如出生時臍血總膽紅素>68 μmol/L,血紅蛋白<120 g/L,伴水腫、肝大、脾大、心衰者,應立即行換血輸血治療。

阻塞性黃疸

主要見于先天性肝內肝管或肝外膽道閉鎖,其臨床特點是生后2~3 d,胎便排完后,大便為白陶土色,直至1~1.5個月后。黃疸嚴重時,大便表面或其淺層為淺黃色。出生后1周左右出現黃疸,并進行性加重。肝臟腫大,并呈進行性加重,且質地變韌,最后發硬。血常規檢查無貧血,早期血液直接膽紅素進行性增高,1~2個月后,由于肝功能損害,間接膽紅素也升高。處理方法:經膽道造影明確為膽道閉鎖后,及早手術治療。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由于在新生兒期發病,嬰兒期癥狀明顯,因此也稱為嬰兒肝炎綜合征。病因不明,可能與各種感染和先天性代謝異常有關。在黃疸時期主要癥狀、黃疸發生時間和持續時間及輕重程度上,差別很大。多數患兒肝脾腫大,血清直接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都增高,伴肝功損害。處理方法:應 針對其可能病因進行保肝治療(常用藥物有維生素B、維生素C、輔酶A、二磷酸果糖、門冬氨酸鉀鎂等)。退黃治療也有一定療效,治療藥物有利膽素、尼可剎 米、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中藥四川大金錢草(30~60 g)用水200 mL煎至50~100mL,分2次服,此藥有促進膽汁分泌、松弛膽管括約肌的作用。

此外,還有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藥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半乳糖血癥、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后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敗血癥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新生兒黃疸偏高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療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如果護理不當可能引發為病理性黃疸,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那么,如何預防新生兒黃疸指數偏高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新生兒黃疸偏高,僅供參考。

新生兒黃疸偏高

 新生兒黃疸偏高可以多喝些葡萄糖水,高出太多是要進保溫箱的特別嚴重的話,可以在醫院照藍光來治療的.這樣會好的快些.

 新生兒黃疸偏高,是指新生兒體內的血清膽紅素值超出正常水平。通常,醫院會給新生兒做一次膽紅素水平的檢測(有的醫院會在寶寶出生后檢測,有的還會在寶寶出生后3-5天內進行復查)。足月寶寶體內的血清膽紅素值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值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則被認為是新生兒黃疸偏高。

 如果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內有新生兒黃疸跡象,醫生一定會給寶寶做這個檢查。因為這個時候出現黃疸,多數有疾病的因素存在,而且很可能會引起不良后果。當寶寶的黃疸在正常時間內沒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現黃疸,也需要去醫院做相應的膽紅素水平的測定。

新生兒黃疸偏高,通常意味著你寶寶可能是出現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現象。病理性黃疸一般有下列特征:

黃疸出現時間過早,甚至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現象。

 黃疸消退時間過晚,而且持續時間較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后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0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黃疸程度重,常波及全身,寶寶的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如果寶寶出現了新生兒黃疸偏高問題,家長應即時就醫,遵醫囑治療。

新生兒黃疸怎么辦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或生后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病因

1.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癥、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于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Lucey-Driscoll綜合征、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3.膽汁排泄障礙

 肝細胞排泄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癥,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膽管阻塞。

臨床表現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局限于面頸部,或波及軀干,鞏膜亦可黃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后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2.黃疸色澤

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里透紅。

3.黃疸部位

多見于軀干、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

4.新生兒

一般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5.早產兒

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檢查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采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

 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于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由于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自身免疫性溶血癥等。若脆性降低,可見于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堿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癥時均可升高。

 (7)超聲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于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于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于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癥的診斷。

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及膽紅素,相關實驗室檢查等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應與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敗血癥、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G-6-PD缺乏、新生兒肝炎、完全性肝內梗阻、膽道閉鎖等疾病相鑒別。

并發癥敗血癥、新生兒肺炎、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

治療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余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

 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征。

3.藥物治療

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其實,不是所有的新生兒黃疸都需服用藥物的,像嬰兒生理性黃疸,這種情況一般是寶寶出生第三天開始有的,第四天到第五天為高峰期,一直到第七天。

從第八天開始慢慢的退去。一般生理性黃疸半個月退光。所以這種黃疸是不需服用藥物的。

影新生兒黃疸的因素有哪些,后期該怎么治療呢?

新生的黃疸是新生嬰兒的常見癥狀之一。幾乎每一個新的更快都會遇到,如果月份的黃疸是回來的,父母的心會放心,畢竟,在滿月之后,如果嬰兒仍然沒有資格,那么第二針乙型肝炎疫苗會受到影響。一般情況下,只要寶寶吃更多的牛奶,多吃多排,黃疸會很快消除,但這也分裂了。一般來說,新生兒的黃疸有三種可能性。

一,生理黃疸

 根據調查,有50%至60%的全初前嬰兒,超過80%以上的早產兒,出生后有可能理性的黃疸。主要癥狀是:出生后第三天,黃疸,峰值達到四到五天,主要在臉上,雖然寶寶非常“黃色”,但精神狀況沒有效果,可以吃,生理黃疸一般來說,7?10天自然消退,但嬰兒的一小部分將持續3至4周。

二,母乳黃疸

 由于母乳中的某些物質可以抑制肝細胞,因此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平穩地轉化和排出。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后兩周后,它將開始是明顯的,持續一個月。嬰兒也是一種良好的精神,小便不是黃色,重量是正常的,它可以在一段時間后恢復,這種母乳黃疸對嬰兒的智力發育沒有影響,母乳喂養可以繼續在后期。

第三,病理黃疸

 一旦排除上述兩種情況,如果是病理黃疸,則必須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病理黃疸將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而黃疸相對嚴重,持續時間更長,或者將復制黃疸。造成病理黃疸的常見原因:

 1,1、溶血性引起的黃疸,主要由母子間ABO或RH血型不合而引起,黃疸常常出現的早而且嚴重,并有貧血、水腫及肝脾腫大等問題。


2,病毒性肝炎引起病理黃疸,共同的黃疸和出生后1至3周的不斷增加。或者,在退休生理黃疸后,黃疸再次發生。

 3,先天性膽道阻斷導致黃疸:新生兒由于感染病毒,導致膽道纖維化,從而在出生后2周內形成膽道緯度,并在2周內形成膽量緯度,并越來越多。新生兒膽道鎖定通常需要在出生后不久進行手術。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380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