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俄開發出診斷早期癌癥技術,1分鐘可出結果(~如何判斷癌癥中早期?)

中醫世家 2023-08-08 13:30:45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熱物理研究所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通過激光納米技術診斷早期癌癥的新方法,從采樣到分析完成僅需1分鐘,且不需要對病人進行穿刺,十分簡便易行,準確率可達85%以上。

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弗拉基米爾?梅列京介紹,現有的診斷方法是根據血液中的血紅細胞沉降率間接測量與癌癥相關蛋白質的流體動力學半徑,初步確定受檢者是否患有癌癥。研究人員發現,由于納米粒子可以在不同液體間自由循環,借助激光光譜儀測量尿液中相關納米粒子半徑,可為診斷癌癥提供依據。

梅列京說:“我們已經研制出專門的激光光譜儀,用于測量尿樣中的納米顆粒。經過充分的試驗論證,我們確定了這些顆粒的正常半徑范圍,如果超過這一范圍,則說明受檢者可能患有癌癥。經過臨床實驗,該方法檢測癌癥的準確率超過85%,對于如此簡便易行的早期診斷方法來說,這樣的結果非常理想。”

梅列京指出,這項研究是與新西伯利亞市第一醫院合作開展的,該院已利用新方法對數百名膀胱癌患者的尿樣進行了分析。專家認為,該方法從采樣到分析完成僅需1分鐘,且不需要對病人進行穿刺,十分簡便易行。

目前,該研究所已向俄羅斯專利局申請專利,希望獲得相關企業的資助,用于項目的后續研究及產品化。梅列京說:“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生產一種廉價易用的早期癌癥診斷產品,將來大家在藥房就能夠買到它,就像買眼壓計一樣方便。”

~如何判斷癌癥中早期?

如何判斷癌癥中早期

是根據病理情況來定的 看腫瘤有無浸潤 以及到達機體的那個位置 只局限于粘膜還是到達肌層 以及有無遠處轉移的情況來確定是什么期的 每種癌癥都有專門的判斷標準,有臨床和病理標準。一般以病理為準 一般專業醫生按照國際TNM分期(T指腫塊大小N淋巴結情況M指有無臟器轉移),來確定分期。
說說一般情況吧
常見癌癥的早期十大信號
(1)吞咽食物時有硬噎感、疼痛、胸骨后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是食管癌的首發信號。

(2)上腹部疼痛。平時一向很好,逐漸發現胃部(相當于上腹部)不適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藥物不能緩解,持續消化不好,此時應警惕胃癌的發生。

(3)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肺癌多生長在支氣管壁,由于癌細胞的生長,破壞了正常組織結構,強烈刺激支氣管,引起咳嗽。經抗生素、止咳藥不能很好緩解,且逐漸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發生。此種咳嗽常被認為是肺癌的早期信號。

(4)乳房腫塊。正常女性乳房,質地柔軟。如果觸摸到腫塊,且年齡是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5)陰道異常出血。正常婦女的月經每月一次,平時不會出現陰道出血。如在性交后出血,可能是患宮頸癌的信號。性交后出血一般量不多,如果能引起注意,有可能發現早期宮頸癌。

(6)鼻涕帶血。鼻涕帶血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有少量的血絲,特別是晨起鼻涕帶血,往往是鼻咽癌的重要信號,鼻咽癌除鼻涕帶血外,還常有鼻塞,這是由于鼻咽癌癥塊壓迫所致。如果癌癥壓迫耳咽管,還會出現耳鳴,所以,鼻涕帶血、鼻塞、耳鳴、頭痛特別是一側性偏頭痛,均是鼻咽癌發生的危險信號。

(7)腹痛、下墜、便血。凡是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有下墜感且大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乏力、腹部摸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結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是大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下墜感明顯伴有大便帶血,則常是直腸癌的信號。

(8)右肋下痛。右肋下痛常被稱為肝區痛,此部位痛常見于肝炎、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癌起病隱匿,發展迅速,有些患者右肋下痛持續幾個月后才被確診為肝癌。所以右肋下疼應視肝癌的信號。

(9)頭痛、嘔吐。頭痛等多發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額、后枕部及兩側明顯。嘔吐與進食無關,往往隨頭痛的加劇而出現。頭痛、嘔吐是腦瘤的常見臨床癥狀,應視為顱內腫瘤的危險信號。

(10)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造血系統的癌癥,如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常有發熱現象。惡性淋巴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在淋巴結腫大的同時,病人可出現發熱、消瘦、貧血等癥狀。因此,長期原因不明的發熱應疑是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信號。
再嚴重些,就是中期了。

癌癥早期癥狀二十種
一、原因不明的消瘦、無力,上腹無規則的疼痛。食欲下日,特別厭食肉類食品。

二、非懷孕和哺乳的婦女,有乳頭流水或能擠出液汁。

三、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頸部或腹部出現逐漸增大的腫塊。

四、干咳、痰中帶血,胸悶胸癰,久治不愈。

五、中年以上的婦女,世交后陰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時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或是停經后數年又來月經。白帶明顯增多。

六、不伴腹痛的逐漸加深的黃疽和上腹包塊。

七、肝臟腫大的速度輕快,井伴有肝區疼痛。

八、不明原因的無痛性血尿。

九、皮膚潰爛長久不能愈合。

十、黑痣突然增大,同時伴有癢、破潰,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發脫落。
十一、反復發熱和頑固性的牙齒出血,皮下出血和進行性貧血。

十二、反復出現的不明原因的高熱。

十三、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上出現白斑,而且迅速擴大和灼癢不適。

十四、進行性雙下肢無力,感覺異常。動作失調或伴大小便有時失禁。

十五、無明顯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十六、進食吞咽時胸骨后有異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覺食物通過緩慢。

十七、鼻塞,經常少量出血或鼻涕中常帶血絲,伴有偏頭痛。頭暈、耳鳴和頸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腫大淋巴結。

十八、大便習慣改變。或腹瀉和便秘經常交替出現。或大便常帶膿血,或大便變細變扁。

十九、逐漸加劇的頭痛,伴突然出現的短暫的視力障礙和嘔吐。

二十、青少年肘或膝關節劇痛、腫脹。用抗風濕藥或抗菌素類藥治療無效。
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癥狀

(1)感染:晚期癌癥患者在經受各種治療后,機體的防御機能受到一定的損傷,特別是在放療和化療后,他們很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而導致死亡,因此,預防和治療感染對晚期患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控制感染常規使用抗生素,在沒有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之前,常規選用羧芐青霉素和慶大霉素聯用治療細菌感染,二性霉素B是治療真菌的最常用藥物。對于晚期癌癥患者,使用抗生素主要是為了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治療泌尿系感染可擺脫尿頻、尿急、尿痛的煩腦;治療支氣管炎和肺炎可減少咳嗽和呼吸道分泌物,并緩解呼吸困難。

(2)胃腸道癥狀

惡心嘔吐:是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往往比癌癥疼痛更令人苦惱。惡心和嘔吐可以是治療的副作用;也可以是癌癥侵犯消化或神經系統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焦慮等心理作用。一般應針對患者不同的原因對癥處理。

食欲不振:可能與全身不適或情緒抑郁、緊張和憂慮以及胃腸道念珠菌病、便秘等有關,也可由腫瘤本身引起,患者對食物缺乏興趣,甚至一提起食物就出現惡心。家屬和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尋找刺激食欲的辦法:如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形,少量多餐,餐前飲用少量開胃酒或飲料,有人陪餐等。最有效的藥物是皮質類固醇。

便秘:是嗎啡類止痛藥常見的副作用:晚期癌癥患者活動減少,進食少且過于精細和缺少纖維素也是便秘形成的原因;精神緊張會加重便秘。處理方法是多吃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等食物,更重要的是防止便秘的發生,在使用嗎啡類止痛藥的同時應使用緩瀉劑,常用的緩瀉劑、大便軟化劑和刺激腸蠕動藥物有:番瀉葉、氫氧化鎂、液體石蠟、硫酸鎂和乳酸果糖等;使用劑量逐漸增加;當患者直腸充滿糞便而瀉藥無效時,可用開塞露栓劑、灌腸或用手指將大便掏出。

腹瀉:化療、下腹部放療或腸道手術所致的吸收不良都可引起腹瀉,細菌感染,脂肪吸收困難,對特殊食物過敏,精神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引起腹瀉的原因。輕度腹瀉予以飲食調整即可緩解;長時間腹瀉可用秘劑或其他腸道鎮靜劑;直腸癌引起腹瀉者,可行結腸造口或行放療或激光治療;對于嚴重病例可使用含嗎啡類的麻醉藥物復合劑治療;長期腹瀉患者均需補充營養和鉀。

呃逆:常因胃、食管下段或肝的腫瘤刺激橫膈膜引起。吸入二氧化碳可暫時控制癥狀;氯丙嗪、安定、滅吐靈可緩解癥狀;皮質類固醇可有助于減少橫膈膜的壓力,呋硫硝胺有時也有效。對頑固性呃逆可行膈神經切斷術。

(3)呼吸系統癥狀

呼吸困難:是晚期癌癥患者比較難以處理的癥狀之一,應根據不同的原因加以處理:如支氣管擴張劑可治療支氣管痙攣引起的呼吸困難;因肺部感染而致的呼吸困難可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心臟功能不好引起的呼吸困難可應用利尿劑控制心衰,防止肺水腫的發生來控制;上腔靜脈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難可用地塞米松每天12?/FONT>16毫克,并做急診放射治療。指導患者保持正常的呼吸運動比任何治療方法都重要,嚴重的呼吸困難易造成恐懼,而恐懼本身又加重呼吸困難,應讓患者表達出他們的恐懼,并給以適當的疏導和鎮靜藥物。、

有些患者是由于肺部廣泛受侵,繼發性轉移或癌性淋巴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難。此時,引起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的呼吸運動,而不是血氣水平的改變,因此,吸氧并不能改善癥狀,反而會加重焦慮,應給予小劑量的嗎啡制劑如嗎啡溶液每小時2.5?/FONT>5毫克或硫酸嗎啡片每次10毫克,每天2次,以降低中樞對異常血氣水平的敏感性,減少不必要的呼吸運動,同時也可緩解焦慮。有時給予小劑量吩噻嗪或類固醇藥物也有效。

由于肺硬化(如淋巴管轉移)引起的呼吸困難可給予0.25%?/FONT>0.5%西比卡因溶液霧化吸入較有效,并能改善通氣功能。一般采用電動霧化器,便于藥液沉著于肺泡。還應為患者提供安靜的環境,保持坐位或半臥位姿勢也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狀況。

呼吸道感染:晚期癌癥患者呼吸道感梁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阻塞,加之免疫功能低下、臥床、過多的使用鎮靜劑及誤吸(繼發于咽和食管的功能障礙或梗阻)等。致病微生物往往來自口腔的菌群,如鏈球菌、厭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治療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加以控制。但在晚期癌癥患者,由于初期使用過大量抗生素,加之患者機體防御機能低下,抗生素往往難以奏效。

甲氧芐嘧喧(TMP)?/FONT>SMZ對革蘭氏陽性需氧菌(如肺炎球菌)、革蘭氏陰性需氧菌(如嗜血桿菌)及卡氏肺囊 引起的肺炎有效。真菌感染(如念珠菌、隱球菌、曲霉菌、球孢子菌和藻菌等)在晚期患者中較常見,但血培養往往陰性,二性霉素B仍是首選藥物,酮康唑也有一定的效果。病毒感染無特殊藥物治療,可試用大劑量干擾素和免疫球蛋白。伴有咳嗽者,可服用麻醉止咳藥物如可待因30?/FONT>60毫克,每天4次,若仍不能控制,可改用嗎啡5?/FONT>10毫克,每4小時1次。

呼吸道分泌物:終末期患者肺部常有大量分泌物,聽診可聞及“死亡音”。抗膽堿能藥物如東莨菪堿0.4?/FONT>0.6毫克,肌注,每4小時1次能減少呼吸道分泌物,或用少量二乙酰嗎啡也有效。當痰多而不能咳出來時可變動體位或使用吸痰器吸出。

(4)泌尿系癥狀

尿路感染:在尿路任何部位有梗阻的患者或需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尿路感染是常見的。所有帶Foley氏導尿管患者最終都會出現無癥狀菌尿,無癥狀菌尿通常不需抗生素治療,但對有尿路刺激癥狀或全身癥狀者應選用敏感抗生素,首選復方SMZ和氨芐青霉素。

尿頻和尿失禁:對尿路感染、盆腔手術或極度虛弱的患者應采取針對性處理。如果尿失禁發生在夜間,可在夜間叫醒患者,或利尿只在早晨使用利尿劑,或使用陰莖套。晚間使用一些藥物可改善頻癥狀。對嚴重尿頻和尿失禁患者應保留導尿管,并定時進行膀胱沖洗,預防尿路感染。

(5)神經精神癥狀

失眠:失眠一般由疼痛、抑郁、焦慮、盜汗或治療的副作用引起。在治療前必須詢問患者的睡眠情況,明確失眠的原因。常用的催眠藥有:安定5?/FONT>10毫克或硝基安定5?/FONT>10毫克,阿米替林25?/FONT>125毫克,頓服,或用其他鎮靜性抗抑郁藥。氯丙嗪25?/FONT>50毫克,晚間使用能加強其他催眠劑作用。對難以入睡的患者,安定等傳統的安眠藥物效果較好,而夜間反復醒來者,則需要用抑郁藥來處理,如阿米替林。

精神錯亂:常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更大的痛苦,也是醫護人員處理瀕死患者的一個難題。常見的原因是藥物引起:如酸吖啶等鎮靜藥物常引起幻覺;鴉片類止痛劑可引起妄想癥;糖皮質激素能引起輕度躁狂。而另一些原因來源于疾病本身,腦轉移患者可出現無其他神經系統癥狀的精神錯亂;另外,尿毒癥,高血鈣,低血糖等都可引起精神錯亂。藥物引起者,停藥后癥狀即可消退,緊急情況下可給以氟哌丁苯10?/FONT>20毫克,肌注,然后每次給藥5?/FONT>10毫克。如果需要加強鎮靜時,可立即加用氯丙嗪50?/FONT>100毫克,然后25?/FONT>50毫克,分次給藥。

癱瘓(偏癱或截癱):是晚期癌癥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常規對癥處理。醫護人員和家屬可通過心理暗示鼓勵患者主動運動,幫助患者被動運動和翻身,防止肢體攣縮和褥瘡的發生。

器質性大腦綜合癥:應為這類患者提供穩定、安靜的環境,安排好日常生活,避免出現精神錯亂和定向障礙。對于嚴重不安、妄想狂或易怒的患者可用鎮靜劑藥物治療。醫護人員和家屬應經常提醒和暗示患者,避免噪聲干擾,夜間最好有燈光。

(6)全身并發癥

皮膚癥狀:瘙癢和褥瘡是終末期患者兩個主要的并發癥。如果瘙癢源于皮膚干燥,可用水分增加劑,皮膚乳膏等減輕癥狀;如有局部感染存在(如疥瘡),應治療感染;藥物引起者,應停藥;重癥患者可局部敷用1%的氫化可地松;由過敏引起的瘙癢,應使用抗組織胺類藥物。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經常變換體位以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臥床患者使用半充水的空氣床墊可防止褥瘡的發生,還可用5%紅花酒精按摩易發生褥瘡的部位,每天一次。一旦褥瘡發生,應保持清潔,定時換藥。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通常發生在胸部或背部,三叉神經也常受累,多為疼痛數天之后生,其特點是組成的單側泡狀皮疹呈帶狀分布。帶狀皰疹多見于淋巴瘤或何來金氏病患者,也可發生在其他免疫功能受損的癌癥患者,內臟常常受侵。皰疹以后神經痛在高年患者中特別常見,25%?/FONT>50%的50歲以上的患者和3/4的70歲以上患者會發生神經痛;在這些患者中,50%的患者疼痛會持續一年以上。皮質類固醇類藥物能降低皰疹后神經痛的發病率。抗抑郁藥和其他輔助藥物可緩解癥狀,必要時可與嗎啡類止痛劑使用。

病理性骨折:伴有骨轉移的晚期癌癥患者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對這類患者搬動和翻身時要輕柔,有時需要用夾板固定。

(7)性功能障礙

對晚期癌癥患者,性生活并非禁忌,由于治療所帶來的后果(如結腸造口、生殖器狹窄、盆腔或會陰部及乳腺的手術等),疼痛等晚期癥狀,身體虛弱和性知識缺乏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性功能。醫護人員應主動、熱情、有分寸地給患者和家屬提供醫學咨詢。患者可以通過與配偶交換意見,調整表達方式以滿足性的要求。配偶也應積極配合,體諒和照顧患者,使其能愉快地度過人生最后階段。

癌癥并非不可治,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有一位預防醫學專家這樣認為: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癌癥,那么可以把它看成是最能治愈的慢性疾病之一。因為經過恰當的治療,有一半的入可以生存5年以上。這個生存時間比肝硬化或嚴重心臟病患者的生存時間還長些。
如何早期發現癌癥呢?

現代醫學的進步,已經有可能通過種種的檢驗手段,去尋找癌癥的蛛絲馬跡。譬如,可通過檢測血中是否存在一種稱為甲胎蛋白的物質來診斷肝癌,驗查血中的EB病毒抗體,也可早期發現鼻咽癌。而我們大家最為熟悉的胸部透視,如果能夠定期進行,早期肺癌也就無處可躲了。還有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簡稱CT)更為早期發現癌癥提供了準確、有效的手段。正因為有了上述那些有效的方法,所以一旦發覺自己身上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就應及時到醫療部門作一些必要的檢查,這樣,就有可能做到早期發現癌癥。
專家們經過大量病例的觀察歸納,總結出了稱之為“癌的報警征兆”的七種情況。它們為:
1 、大小便習慣改變。這有可能是大腸癌或泌尿系統方面惡性腫瘤的早期征象。
2 、不尋常的出血或分泌物。譬如鼻咽癌的鼻涕中帶血,宮頸癌的陰道分泌物為血性等。
3 、乳房或其他部位出現腫塊。值得強調的是,尤應重視那些無痛性腫塊。
4 、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難。這時應特別警惕胃癌與食管癌。
5 、惱人的咳嗽或聲音嘶啞。咳嗽時痰中有血絲,需注意肺癌的可能,除了肺癌之外,喉癌也可出現聲音嘶啞。
6 、疣或痣發生明顯變化。這提示有惡變可能。
7 、疼痛不止。

警惕婦女癌癥
佘明德
筆者在臨床中發現,非哺育期婦女在性生活中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應引起足夠的警惕,立即去醫院檢查。
一、乳房壓痛:
擁抱時或撫摸時,發現乳房一側之某點有壓痛,用手掌平摸該痛點,可發現有小硬塊,并有觸痛,應警惕乳房腫瘤。
二、乳頭溢奶:
撫摸擠壓乳房或吸吮乳頭時,有乳汁溢出,應警惕患腦垂體微腺瘤的可能。
三、乳頭溢血:
擠壓乳房或吸吮乳頭時,有血性分泌物流出,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先兆。或者擠壓乳房時有淺黃色液體溢出,也應提高警惕。
四、下腹隆起:
婦女下腹部隆起要引起重視,特別是仰臥時,下腹仍隆起,用手掌觸摸時有堅實感,臨床表現可能是患有卵巢腫瘤。
五、陰道流血:
房事后排出的粘液中含有鮮血,這常是宮頸癌的早期信號,即使是極少量,亦應警惕。因為這種“紅燈”信號,不是每次房事都會出現的,也許四至六個月后再出現,但那時癌腫可能已到后期,失去早期手術根治的良機。所以,一旦陰道流血,要引起重視。
六、尿頻尿急:
婦女患尿頻、尿急、尿痛癥狀是急性尿路感染。但是,房事后不久,感到尿頻、尿急、尿痛、并伴白帶增多,可能患有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或從男方染上了淋病。
七、魚腥臭味:
性交時或性交后陰道散發出魚腥樣臭味,并伴有外陰搔癢、陰道燒灼痛,可能是患上了性病性加特納氏陰道炎。近年來,臨床中已發現多例此病。
八、穹隆觸痛:
穹隆位于陰道最深處。夫妻性交時,妻子感到該處觸痛,表示患有盆腔炎;如伴繼發性痛經史,則提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后者可導致不孕癥。
九、下腹絞痛:
房事不久,出現小腹陣陣絞痛,伴惡心嘔吐,可能是原有卵巢腫瘤急性扭轉。有時隨體位的改變可能緩解,甚至疼痛完全消失,但也不應放棄警惕。
上述病種,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及時進行檢查診斷,爭取早期治療,及早康復。

篩查癌癥都做什么檢查

摘要:現在很多人談癌色變,很多人都會在體檢的時候,做個癌癥指標檢查,希望早發現、早治療。但是很多體檢都流于形式化,所以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癥。癌癥篩查是一種更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下面介紹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等癥的篩查方法,以及體檢化驗單怎么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常見癌癥篩查肺癌易發年齡段:45歲以上。
高危人群:吸煙的人群,特別是吸煙量大和吸煙史長久的人群,接觸石棉或放射性氡等物質的人群。
篩查手段:低劑量CT,45歲以后建議每年篩查一次。
肝癌易發年齡段:35歲以上。
高危人群:曾感染過乙肝或丙肝病毒,尤其是患有慢性乙肝、丙肝或肝硬化的人群;嗜酒人群;飲食中攝入過多黃曲霉毒素(玉米花生,花生油,堅果和核桃杏仁等干果中含量較高)人群。
篩查手段: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臟超聲。對于高危人群,一般是每隔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
胃癌易發年齡段:40歲以上。
高危人群:常吃腌制食品額人群;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并伴有胃粘膜“腸化”及不典型增生的人群;患有胃息肉、經久不愈的胃潰瘍及曾作胃大部切除的人群。
篩查手段:胃鏡檢查,40歲以后每年進行一次。
食管癌易發年齡段:45歲以上。
高危人群: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常吃腌制食品(如酸菜、咸菜、泡菜等)和霉變食品的人群(致癌性亞硝酸鹽和真菌毒素);食管上皮增生及慢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癥、食管化學燒傷等食管癌前疾病者;較少吃綠葉蔬菜和水果的人群(維生素A、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攝入明顯不足);有喝熱稀飯、熱茶、熱咖啡習慣、喜歡吃很燙食物(嗜食火鍋)的人群;同時有吸煙、飲酒習慣的人群。
篩查手段:細胞學檢查(80%發現率);X線鋇餐檢查;CT檢查(配合X射線);食管鏡檢查。45歲以后1年一次。
腸癌易發年齡段:40歲以上。
高危人群:患有家族性大腸腺瘤性息肉癥、腸息肉、克隆氏病的人群。
篩查手段:腸鏡檢查,40歲以后每五年進行一次。
胰腺癌易發年齡段:40歲以上。
高危人群:有胰腺癌家族史者;突發糖尿病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特別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鈣化性胰腺炎患者;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長期吸煙、大量飲酒以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人群;體重指數超標者;無誘因腹痛、飽脹不適、食欲不振者。
篩查手段: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糖類抗原CA199,K-ras基因);超聲檢查;CT檢查PET-CT:;核磁共振檢查;細胞學檢查等。40歲以上每年1次。
乳腺癌易發年齡段:40歲以上。
高危人群:患囊性乳腺病者、月經來潮早于12歲、絕經晚于52歲、終身未婚未育及直系親屬中有人患乳癌的女性。
篩查手段:40歲后就該每年做1次鉬靶結合B超的篩查,35歲以下的女性更應首選B超。
宮頸癌易發年齡段:35至40歲,60至64歲。
高危人群:早婚、多產、多性伴侶及遭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長期感染的人群。
篩查手段:宮頸癌篩查(宮頸細胞學檢查)起始時間應為21歲;21-30歲人群每2年篩查一次;≥30人群,若連續3次篩查結果為陰性,則可每3年篩查一次;65-70歲人群,若連續3次篩查結果為陰性,且近10年未獲異常結果,則可停止篩查。
前列腺癌易發年齡段:50歲以上。
高危人群:早婚、性放縱者、患過前列腺肥大癥、前列腺炎等疾病者、感染過淋病、衣原體或滴蟲病毒等性傳播疾病的人群、肥胖人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人群。
篩查手段:直腸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測定和直腸超聲檢查,50歲后每年一次,以上高危人群可將篩查時間提前至45歲。
甲狀腺癌易發年齡段:35歲以上。
高危人群:從事放射性工作者;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經常接受放射性碘治療而攝入過量的碘的人群;女性(尤其是懷孕或分娩后女性);喜歡吃海鮮的女性;頸部接受過放射性或的大量的X線治療的人群;慢性甲狀腺疾病患者。
篩查手段:B超、CT等。建議每半年至一年一次臨床專科大夫觸診,每年至少一次超聲檢查,必要時行穿刺活檢。
普通體檢與防癌體檢的區別1、檢查目的不同
普通體檢是以健康為目的的身體檢查,是只患者在身體還為出現明顯癥狀的時候而進行的一種全面檢查,是為了方便了解身體狀況,篩查身體疾病的一種方式,也就是通過體檢的手段來幫助健康人群進行一種體格檢查,因此也被稱之為是預防保健型體檢。
防癌體檢屬于一種專業性的腫瘤篩查,雖然說普通體檢也能檢查出一部分癌癥早期患者,但是畢竟防癌體檢要求更高,普通體檢很容易出現漏網之魚。
2、專業性不同
普通體檢是一種常規檢查,針對受檢者基本檢查項目都是一樣的,一般就是血常規、各個器官的健康狀況等等,是按照固定流程實施的一套檢查項目。
防癌體檢是一種非常專業的體檢方式,是通過腫瘤專業認識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以及方法對受檢查者進行的一種檢查,目的是為了發現早期癌癥,或者了解受檢者的情況來做好預防工作,而到目前為止,想要進行不同的腫瘤檢查,需要采用不同的檢查方法,比如宮頸癌早期患者,就需要進行宮頸細胞學涂片檢查,對于乳腺方面,就必須輔助通過乳腺超聲等方式來進行。
【腫瘤標志物檢驗>>】
【癌癥基因檢測>>】
【癌癥身體信號>>】
【腫瘤科常見癌癥>>】
【十大癌癥排行榜>>】
體檢報告單怎么看血常規化驗項目1、紅細胞計數(RBC)(單位:10^12/L)
正常值: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升高↑:大于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小于正常值,貧血,出血。
2、血紅蛋白濃度(HGB)(單位:g/L)
正常值: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兒170-200g/L。
升高↑:大于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小于正常值,貧血,出血。
3、白細胞計數(WBC)(單位:10^9/L)
正常值:男:(4-10)×10^9/L,女:(4-10)×10^9/L,新生兒(1.5-2.0)×10^9/L。
升高↑:大于正常值,常見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癥、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降低↓:小于正常值,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4、淋巴細胞計數(LY)(單位:10^9/L)
正常值:(0.8-4.0)×10^9/L
升高↑:大于正常值,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小于正常值,免疫缺陷、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后。
5、中性粒細胞比例(NEUT%)(單位:%)
正常值:50%-70%
升高↑:大于正常值,見于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癥、心肌梗死、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等;
降低↓:小于正常值,見于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癥、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6、血小板計數(PLT)(單位:10^9/L)
正常值:(100-300)×10^9/L
升高↑:大于正常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癥狀性血小板增多癥,感染,炎癥,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等;
降低↓:小于正常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糖化驗項目餐前血葡萄糖(GLU)
正常值:3.9-6.11mmol/L
升高↑:見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皮質醇增多癥、肢端肥大癥、嗜鉻細胞瘤、胰高血糖素瘤、腦外傷、腦溢血、腦瘤、腦膜炎、妊娠、嘔吐、脫水、全身麻醉等;
降低↓: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胰島素分泌過多、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不全、腎上腺功能不全、腦垂體惡病質、急性進行性肝臟疾病等。
血脂化驗項目1、總膽固醇(CHO)
正常值:2.6-5.18mml/L
升高↑:見于高脂蛋白血癥、梗阻性黃疸、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等;
降低↓:見于各種脂蛋白缺陷狀態、肝硬化、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巨細胞性貧血等。
2、甘油三酯
正常值:0.36-1.70mmol/L
升高↑:可見于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癥、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膽道梗塞、糖原累積癥、急性胰腺炎、妊娠、口服避孕藥、酗酒等
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正常值: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中老年人約3.37mmol/L
升高↑:可見于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癥、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癥、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妊娠、肌瘤、藥物的使用等;
降低↓:可見于家族性無β和低β-脂蛋白血癥、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癥等。
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正常值:男性
降低↓:常見于腦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癥、肝功能損害、糖尿病、吸煙等其降低可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
肝功能檢查化驗項目1、血清谷—丙轉氨酶(ALT)
正常值:
升高↑:常見于①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石癥引起的膽道梗阻等。②其它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某些藥物造成的肝臟損傷也可引起ALT增高。
2、血清谷—草轉氨酶(AST)
正常值:
升高↑:常見于①急、慢性肝炎等肝臟疾病。②心肌梗塞等疾病及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
3、血清膽紅素
正常值:總膽紅素(TBLL)2—19μmol/L,直接膽紅素(DBIL)0—6.84mmol/L。
升高↑:多見于黃疸型肝炎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黃疸癥狀。
尿液化驗項目1、尿蛋白(PRO)
正常:陰性
升高↑:可見于腎臟疾病及腎損害、泌尿系統感染等。
2、尿葡萄糖(GLU)
正常:陰性
升高↑:見于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慢性肝臟疾病等。
3、尿膽紅素(BIL)
正常:陰性
異常:陽性。見于阻塞性黃疸、干細胞性黃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等。
4、尿酮體(KET)
正常:陰性
異常:陽性。可見于糖尿病、發燒、嘔吐、脫水、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5、尿膽原(URO)
正常:陰性
升高↑:見于肝功能異常、紅細胞破壞增加、腸梗阻、長期便秘、急性發熱等;
降低↓:見于膽管阻塞、急性肝炎、腹瀉等。
6、尿比重(SG)
正常:1.009-1.035
升高↑:可見于急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熱、嘔吐、腹瀉、脫水等;
降低↓:見于尿崩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精神性多飲多尿癥、使用利尿劑等。
7、尿酸堿度(PH)
正常:4.6-8.0,平均為6.0
升高↑:可見于呼吸性、代謝性堿中毒等;
降低↓:可見于呼吸性、代謝性酸中毒、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等。
腫瘤三項1、甲胎蛋白(APF)
正常值:
升高↑:原發肝癌大多AFP>400ng/ml,但仍有小部分AFP正常。AFP可早于影像學出現異常,為肝癌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內胚層癌、畸胎瘤、睪丸癌、卵巢癌、胃癌等伴肝轉移者AFP也可升高。婦女妊娠3個月后,AFP開始升高,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復正常。
注意:AFP診斷肝癌的特異性是相對的,在作出診斷時,應謹慎、全面地分析AFP的結果,并結合其他臨床資料,從而減少或避免誤診。
2、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
升高↑:CEA升高常見于大腸癌、胰腺癌、胃癌、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等。CEA超過20ng/ml時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腫瘤。其他疾病如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也可見癌胚抗原升高,癌胚抗原(CEA)大于10mg/ml時,才提示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3、鐵蛋白(Fer)
正常值:不同的檢測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約80-130ug/L(80-130ng/ml);女性約35-55ug/L(35-55ng/ml)。
升高↑:常見于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鐵粒幼紅細胞貧血,慢性溶血性貧血,肝臟病變,心肌梗塞,急性感染,鉛中毒及維生素B6缺乏引起的貧血等。
體檢結果異常要緊嗎1、尿常規。尿常規要求尿樣取早上晨尿的中段尿液。早上尿液濃,前段尿被尿道外口污染,后段尿有沉積物,所以,取中段尿液。尿檢的少量的白細胞或上皮細胞是可以有的。另外,女性月經期尿檢會出現紅細胞屬正常。
2、便常規。便常規出現血細胞的話,要回想下檢測前幾天是否吃了動物血。所以,出現血細胞不要驚慌。
3、血脂。血脂化驗要求前一周平衡飲食。如果,完全素食,血檢血脂正常的話,屬于不真實的報告;如果,前幾日,進食過多的油膩食物,血脂會偏高。所以,血脂的檢測不以一次的檢查結果定論。
4、血壓。測量血壓時要安靜、放松。如果是在緊張、運動后、酒后、前日失眠等情況下測得的血壓值是偏高的。對于有高血壓病的病人,要分清所測的血壓是服藥前還是后,服藥后的血壓是藥物控制的數值,不能判斷為自己是血壓正常的人群,要堅持藥物治療。
5、肝功能。過度飲酒、疲勞、病毒感染或用某些藥物期間,會導致血檢測肝功能異常,這樣的情況會在原因解除后很快恢復正常。
6、心電圖。有些兒童和青少年會有生理性心律不齊。發熱、飲酒后、緊張時,心電圖會出現心動過速表現。所以,要結合臨床醫生檢查判斷是否心臟疾病。
影響體檢結果的六大因素空腹為了保證驗血的結果準確,很多血液生化檢驗都要求病人空腹。但空腹時間過長也會影響檢測結果。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某些檢驗會有異常結果,如血清膽紅素可能會上升,血糖會降低。
時間一天中,人體的新陳代謝總是不停地波動,其代謝率并非是一個水平。因此體檢化驗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遲不宜超過12:00。太晚會因為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血糖值失真。
情緒緊張、情緒激動可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升高。所以體檢之前一定要控制情緒,化驗前最好提前休息半小時,保持情緒穩定,不要來回走動、吃冷飲或吸煙等。
運動運動會引起血液、體液成分的改變,即使是輕度的活動也會引起生理性血糖升高,內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變,從而影響化驗結果。所以,體檢前兩天不要做劇烈運動,1個小時前也不宜做散步等輕度活動。
藥物采血要空腹,但對慢性病病人服藥應區別對待。如高血壓病人每天清晨服降壓藥,是保持血壓穩定所必須的,貿然停藥或推遲服藥會引起血壓驟升,發生危險。所以高血壓病人應照常服完降壓藥后,再接受體檢。若正在服用抗生素類藥品或維生素C及減肥藥物,待停藥3天后再接受體檢。
飲食飲食是影響血脂最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時后進行,一般晚餐后,除水外,不要進食其他食物。此外,為保證體檢結果的客觀準確,受檢者須在受檢前3天內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飲酒,避免疲勞。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32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