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鴨腹水癥是由什么引起的
鴨腹水癥主要發生在2-7周齡發育良好、生長速度較快的鴨群中,而且公鴨發病較多。鴨腹水癥的主要癥狀是腹腔積液,腹圍下垂。初期癥狀是喜臥,不愿走動,精神萎頓,羽毛蓬亂,腹部膨大,輕微觸動鴨的腹部有松軟的波動感,腹部皮膚變薄發亮。羽毛脫落,捕捉時易抽搐死亡。死后可見緣、腳蹼及骨骼肌有發紺現象。誘發本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飼養環境及營養等,主要的病因是缺氧使肺動脈壓升高,導致右心室衰竭和腹腔積液。
1、遺傳因素:肉用型鴨(特別是公鴨)生長快速,存在亞臨床癥狀的肺心病,這可能是發生本病的生理學基礎。
2、飼養環境:飼養環境惡劣,通風換氣不良,造成長時間的供氧不足。
3、營養:采用高能量、高蛋白飼料喂鴨,促使其生長,機體需氧量增加,也會發生相對供氧不足。飼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如黃曲霉毒素或高水平的某些藥物(如呋喃唑酮等)、某些侵害肝臟或血管的疾病(種鴨大腸桿菌感染)也可引起腹水癥。
二、鴨腹水癥有哪些表現特征
鴨腹水癥主要發生在2-7周齡發育良好、生長速度較快的鴨群中,而且公鴨發病較多。鴨腹水癥的主要癥狀是腹腔積液,腹圍下垂。初期癥狀是喜臥,不愿走動,精神萎頓,羽毛蓬亂,腹部膨大,輕微觸動鴨的腹部有松軟的波動感,腹部皮膚變薄發亮。羽毛脫落,捕捉時易抽搐死亡。死后可見緣、腳蹼及骨骼肌有發紺現象。
病鴨初期表現精神不振,喜臥,腹部膨大,觸之有波動感,死后還可見喙端和腳的發紺現象。剖檢病變 最明顯的剖檢病變為腹腔內有大量黃色液體,腹水中混有纖維素凝塊,肝臟腫大或萎縮,質地變脆或發硬。另外還可見心包膜增厚、心包積液、心臟腫大,右心擴張,柔軟,心壁變薄,肺淤血或水腫等。診斷 根據本病的典刑臨床癥狀及特征性的剖檢病變,較易做出診斷。
三、鴨腹水癥應該怎樣治療
本病一旦發生,出現臨床癥狀,多以淘汰和死亡告終。可以用--些藥物(如有健脾利水作用的中草藥、助消化藥等)進行對癥治療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應該調查清楚發病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如適當限飼以降低生長速度,改善鴨舍環境等。
因此,調查清楚可能發病的因素顯得格外重要,只有掌握了原因,才能采取相應的對策。如是環境條件因素,就應改善鴨群管理及環境條件,加強通風換氣或降低飼養密度,防止擁擠,保證鴨舍內有較充足的氧氣流通。如是飼料因素,就應早期限飼,變換飼料,控制鴨的生長速度或適當降低飼料的能量。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如日常飼養中,定期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 0.5g 維生素 C飼喂 ,對預防腹水癥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鴨腹水癥應該怎樣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反應,調整飼養密度,在育雛料中,飼料的能量不要太高,含鹽量不應超標,鈣、磷比例要平衡,及時分群使鴨保持合理密度,一般取暖火爐應放在鴨舍的外邊,以免爐子在燃燒時,消耗舍內大量氧氣和±口大灰塵的排放。
(2)改善飼養環境。育雛時在保溫的前提下,要注意通風換氣,在保證舍溫的情況下,要盡量加大通風量,使舍內有充足的新鮮空氣,減少舍內有害氣體或灰塵,有充分的氧氣供應,可減少慢性呼吸道疾病、大腸桿菌等肺部感染性疾病。在冬季可選在每天氣溫較高的中午,11時—13時,在喂食后半個小時,打開門窗、通風口。對自然通風的鴨舍,風不要直接吹的雛鴨身上,以防受涼發生感冒。
(3)合理限制飼喂。由于此病發生日期越來越早,采用早期適量限飼可減少以后的腹水。在實際生產中,可在肉鴨飼養的3—5周時,即為21~35d,可減少10%的飼料,以后恢復正常喂料量,采食量增加,可彌補前期的虧重,不影響正常出欄。減料方式可使用晚間熄燈或定時空槽,由此可減少腹水征的發生。
(4)抑制腸道中氨的水平。抑制腸道中氨的水平可減少腹水征的發生和死亡。在飼料中添加125g/kg脲酶制劑,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39.3%,其機理是肉鴨飼喂脲酶制劑,既抑制了小腸和大腸中的脲酶的活性,又降低了小腸和大腸內氨含量,從而降低門脈排血器官的黏膜組織周轉率與耗氧量,這樣就有較多的氧氣供機體利用,可消除造成腹水征與死亡
(5)嚴防各種中毒。禁止用發霉變質的原料和油脂加工肉仔鵝飼料,在飼養中不使用超過保質期和劣質的配合飼料。合理使用各種藥物,嚴格掌握用藥劑量,嚴禁使用量的磺胺類、激素類等易損傷肝臟、腎臟、肺臟及影響新陳代謝的藥物。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141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