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17日,身患尿毒癥的溥儀在首都醫院病逝。
溥儀是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然而他的命運卻又頗為無奈和悲慘。
(溥儀舊照)
溥儀出生于醇親王府,他是道光皇帝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的嫡孫,醇親王載灃的嫡長子。他的身份本就顯貴,如果清朝不滅亡,他平平安安長大,必然能襲承爵位,做個富貴王爺。
不過,有句話說,我命在天不在我,這話用在溥儀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1908年,由于光緒病重,慈禧下旨,將才3歲的溥儀接進了宮中。
就在溥儀入宮的第二天,光緒病重而死,第三天,把持朝政半個世紀之久的慈禧也撒手人寰。
遵慈禧遺詔,溥儀繼承了皇位,而他的父親載灃則被任命為攝政王,代他處理軍政事務。
不過,此時的大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如行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已經處處顯示出了敗亡的跡象。而載灃也并非出色的舵手,反而在種種矛盾的激化中,他也只能愁腸百結,不知所措。
辛亥革命的槍聲響起后,深知沒有能力挽回清政府命運的載灃及朝廷上下,都將救國于危難的希望,寄托給了被載灃上臺時便打發回家的袁世凱。
為了能盡早請出袁世凱,載灃不僅答應了他所有條件,而且還辭去了攝政王一職。如此,本來已經不太干預朝政的隆裕太后,便不得不臨朝稱制。而袁世凱也在國難當頭時,走上了權力巔峰。
這一切,都不是年幼的溥儀能左右,他也憂愁,不過與國事毫無干系。
1912年,首鼠兩端的袁世凱在與革命黨談好了條件后,一番威逼利誘,迫使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盡管6歲的溥儀還保有帝號,繼續住在紫禁城里,并且享有小朝廷,但是清政府卻是真真的亡了。
溥儀雖然年紀不大,但滿清遺老和皇室宗親們沒少給溥儀灌輸復辟稱帝的思想。因此年少的溥儀,心里也時時升騰起要復國的愿望。
(溥儀舊照)
1917年,曾經的清朝舊臣,辮子軍張勛利用段祺瑞和黎元洪的矛盾,發動兵變,并迎立溥儀復辟稱帝。
12歲的溥儀被扶上了龍椅,可惜這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遭到了舉國之反對,再加上軍閥出兵討伐,結果一場復辟大戲成了一場鬧劇。僅做了12天皇帝的溥儀也在驚惶中,不得不頒布退位詔書,再次退位。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控制了民國政府,隨后兵圍紫禁城,將從小就長在宮里的溥儀逐出了紫禁城。
此時的溥儀惶惶如喪家之犬,看著混亂的時局,他的心中更是時時升騰起“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恐懼。
就在此時,別有用心的日本人向溥儀拋出了橄欖枝,于是他再次遷居到了位于租界的天津張園居住。
在天津居住的那幾年里,溥儀依舊沒有停息想要復辟的決心。
他的身邊有一群滿清遺老為他出謀劃策,還有一批軍閥和政客也對他多有拉攏。不過,畢竟是過了氣的遜位皇帝,雖然大家依舊對他跪頭就拜,但是真要大家出錢出力,卻都冷了臉。
此外,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再次讓溥儀感受到了羞辱和憤怒。老祖宗的墓,事關愛新覺羅家族的尊嚴,居然被一個兵痞子給掘了。更可氣的是,國民政府居然在收受了孫殿英的賄賂后,支支吾吾給搪塞過去了。
在溥儀看來,國民政府是對不起他的。一是沒有兌現《清皇室優待條例》,二是把他趕出了紫禁城,三是掘了他家的祖墳。這哪一條都讓他心如刀絞。
(溥儀和皇后婉容)
無奈龍游淺水遭蝦戲。無兵無權的他除了還能被一些人尊為皇上,也再也沒有別的作用了。
那么,想要恢復舊日家業和自己的地位,唯有一條路,那就是尋求日本人的幫助。
日本人庇護溥儀,還給他畫了個大餅,表示要在滿洲建立一個新國家,讓溥儀實現復辟大業。
日本人說的,溥儀都愿意信以為真,他顧不得多想,便答應了日本人,并在日本人的幫助下,輾轉去了東北。
偽滿洲國是建起來了,溥儀也再次被扶上了帝位。但是讓溥儀大失所望的是,他依然沒有軍政大權,而只是一個叫做“皇帝”的吉祥物罷了。
1945年8月,就在日本宣布戰敗投降的前一周,蘇聯對日宣戰,并閃電攻陷偽滿洲國,溥儀不得不再次宣布退位遺詔,倉皇出逃。
然而,就在溥儀在奉天機場即將登上前往日本的飛機時,卻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逮捕。
成為蘇聯戰俘的溥儀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在被囚禁期間,得到了較好的優待,想想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往往都死得極為悲慘,溥儀就難免擔心蘇聯紅軍將他移交給中國政府,所以他向蘇聯政府多次請求,希望能得到永久居住權。
只是當時的蘇聯和中國正以兄弟相稱,因此對于溥儀的請示,蘇聯一直沒有表態,直到1950年,溥儀被移交給中國政府。
事實上,盡管溥儀犯了不少錯,但是中國政府并沒有為難他,只是把他關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里接管思想和勞動改造。這已經大大出乎溥儀的意料,心存感恩的他在那里開始著手寫個人懺悔錄《我的前半生》。
1959年,溥儀得到特赦,恢復了自由。并且在中國政府的關懷下,他不僅有了住所,而且還有了一份賴以謀生的工作。
(溥儀和李淑賢)
3年后,在組織的關心下,56歲的溥儀和38歲的李淑賢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
在文革期間,由于人民政府的保護,溥儀并未受到政治沖擊。
1967年,身患尿毒癥的溥儀由于病重不治,病逝于首都醫院。
人民政府考慮到溥儀的特殊身份,在溥儀的遺體火化后,曾為如何處理他的骨灰,做了專門批示:一是尊重其家人的意愿,二是可以安葬在八寶山等公墓中。
在李淑賢與愛新覺羅家族商量后,溥儀的骨灰一直被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堂里。
1995年,有個叫張世義的香港商人,通過朋友的介紹,找到了李淑賢,并提出想為溥儀在清西陵修建陵墓。
原來,張世義是個地產商人,他在緊挨著清西陵的地方,拿了塊地,開發陵園。
但是清西陵所在的地方,雖然是皇家陵寢,卻由于地偏人稀,他開發的陵園根本少有人問津。
為了打開知名度,張世義打起了溥儀的主意。
雖然不知道張世義是怎么說服李淑賢的,但是他得到了李淑賢的首肯。于是溥儀的骨灰被李淑賢從八寶山接了出來,隨后葬在了張世義建造的華龍皇家陵園中。
如此一來,因為末代皇帝的名氣,這個地產商的陵園就火了。而溥儀的墓地因為靠近清西陵,也算是魂歸祖墳了吧。
(參考史料:《我的前半生》《清史稿》等)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56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