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盛世唐朝最后的名相張九齡,為何難逃被罷官的命運

青年必讀 2023-09-21 12:05:59

說起宰相張九齡,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比較正向,比如說盡忠職守、選賢任能等等,正是因為有他的輔佐,李隆基才能開創"開元盛世"。對于這些才華優秀卻性格倔強的諫官們來說,最重要的便是皇帝的包容與信任,否則最后的下場絕對凄慘無比。晚年時的李隆基被所謂的盛世之景迷惑,寵愛楊貴妃、重用楊國忠等奸臣,很多忠心的臣子都遭到了貶謫。張九齡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之一,同樣沒能逃脫被皇帝罷免的命運。

張九齡畫像

 張九齡年少入仕,風度翩翩得皇帝重用在大唐的朝堂之中,張九齡有多重身份與職責,但歸根究底還是一位言官。為了江山社稷,他們常常會說一些皇帝不愛聽的話,其他同僚也會對他們忌憚疏遠,入朝為官的風險還是蠻高的。張九齡出生在一個名望相當高的家族,其勢力范圍主要集中在廣東一帶,可以這樣說,只要張九齡的品行智力沒有太大問題,他就能順利進入官場。幼年時期的張九齡格外聰明伶俐,不管是吟詩作對還是筆墨書法,都能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在當時,如果某個人想入朝為官的話,光有才華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有名氣后得到"高人"舉薦。張家乃是官宦世家,為張九齡提供了很多方便。

張九齡畫像

張九齡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當時張說因得罪武則天的男寵而流放嶺南,張九齡知曉后便特意寫信慰問并附上自己的文章,他的作品得到了張說的夸贊。張說非常器重張九齡,但他剛進入官場的那幾年確實沒有好的政績,直到李隆基面對天下招攬人才,張九齡才終于遇到翻身的機會。在唐玄宗的扶持之下,張九齡先是被升為右拾遺,后來又改任左拾遺,官場之路越來越順利。李隆基對張九齡原本是頗為欣賞的,經常稱贊他"性格溫文爾雅,身姿俊秀挺拔",即便后來被唐玄宗逐出朝堂,李隆基也沒有忘記他的風姿。

唐玄宗剛剛繼位的時候尚且英明睿智,對于言官們提出的種種意見,他不但會認真聽取還會納為己用,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成就。只是身為一國之君,性格難免會變得剛愎自用、驕傲自滿。很多人都覺得,唐朝之所以走向衰敗是受安史之亂的影響,但實際上,賢臣的流失才是關鍵因素,當唐玄宗罷免張九齡重用李林甫的時候,就注定了最后的結局。

唐玄宗劇照

 因直諫而樹敵,張九齡數次官場沉浮張九齡與宰相姚崇之間有很多矛盾。張九齡覺得姚崇地方吏治不足,所以經常對他直言勸諫,只是,張九齡終究還是忽視了對方的身份,姚崇因不滿而多次為難于他。為了避其鋒芒,張九齡最終決定暫時辭官回家休養。在嶺南居住的那段時間,張九齡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開鑿大庾嶺新路"方面,因為梅關險阻重重危險性極高,所以急需通過修路來解決通行難題。征得朝廷旨意后,張九齡不辭辛苦前往現場監工指揮,受他的影響,其他人亦是熱情高漲,很快便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梅關古道

修大庚嶺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張九齡因此重新回到京都任職,從此官運亨通引得同僚羨慕不已。張說升任宰相后,張九齡的升遷之路也越來越快,沒過多久就成了朝廷重臣。只可惜好景不長,張說因遭到彈劾而免職,張九齡也被牽連其中。其實,官場中沉沉浮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想達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就必須擁有強大的心性。張說去世后,張九齡的身份突然水漲船高,因為唐玄宗覺得朝中無人能擔得起宰相的職責,所以決定再次起用張九齡。張九齡在任期間,唐王朝終于慢慢走向了全盛時期,但他卻覺得,此時才是最不應該松懈的時候,朝堂中依舊存在很多危機,必須趁此勢頭一一解決。

張說畫像

張九齡曾向唐玄宗進言,希望他提前除掉安祿山。當時,安祿山因戰事失利被上司押往京城受審,張九齡便對皇帝說:"安祿山這個人狼子野心,又有謀反的面相,最好是現在根據他的罪行將其除掉,以絕后患。"但是,唐玄宗卻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安祿山最終被放回藩地。當然,事實證明張九齡的擔憂不無道理,安祿山在日后果然起兵謀反禍亂數年,順便還導致了盛唐的覆滅。開元晚期,唐玄宗的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開始變得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甚至還將那些奸佞小人提拔做了皇帝近臣。張九齡多次勸諫皇帝,不但沒有"喚醒"唐玄宗,還讓李林甫等人抓到了抨擊他的機會。李林甫經常在皇帝身邊說張九齡的壞話,唐玄宗聽信讒言罷免張九齡,從此再也沒有得到重用。

這次被貶的經歷,讓張九齡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覺得朝廷中奸臣當道混淆視聽,所以才蒙蔽了皇帝的心智。但實際上,唐玄宗對此要負很大的責任,只有一國之君的昏庸才可能導致國家的衰敗。張九齡擔任宰相的時候,正是唐王朝最好的時期,君臣和諧互相敬重,即便出現矛盾也能很快解決。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張九齡身為文官諫臣,他的性格真的沒有缺陷嗎?張九齡經常在朝堂上和皇帝爭論,雖說受職責限制,但對方畢竟是皇帝,有些臉面還是要顧忌的。還有人評價說,張九齡性格執拗難相處,這才是他樹敵無數的原因。

安祿山劇照

 總結:既然選擇入朝為官,首先就要守好作為臣子的本分,張九齡品格不俗剛正不阿,正好是為君者最滿意的臣子類型。只是,張九齡身為言官完全可以委婉地進行勸諫,沒必要弄得雙方都下不來臺,同時也給自己招來禍端。張九齡是典型的"清流派官員",他們看不慣官場中的任何一點不正之風,這樣的人其實不適合官職太高。當然,張九齡的政績是值得肯定的,他忠于皇帝仁愛百姓,為官期間贏得了很多人的敬佩與贊揚。

來源:歷史探秘大全

唐代名相張九齡是誰張九齡是如何妙對太守的對子的


唐代名相張九齡是誰?張九齡是如何妙對太守的對子的?
開元年間,留侯張良的后人張九齡成為了唐代有名的賢相,被譽為嶺南第一人,是開元盛世最后一個名相。
民間傳說其出生時就有異象,其母懷胎十月仍未分娩,一算命先生稱:腹中胎兒乃非凡人物,因此地太小,容其不下,必須到大地方才能出生。于是張家只好遷到韶州,張九齡就是在這里出生的。
張九齡天資聰慧,自幼便才智過人,長至五歲便能吟詩作對,有神童之名。
在張九齡七歲那年的春天,還發生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當時,張九齡跟隨家人到十分有名的寶林寺游玩進香,寺里香客如云,張九齡孩子心性,覺得十分好玩,一路玩鬧著,在進寺廟之前還摘了一枝開得燦爛的桃花,將它藏在袖子里。
突然,有一個特別洪亮的聲音喊到: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員進香朝拜。一時之間,殿前的香客紛紛回避開來,給太守空出朝拜的位置。張九齡倒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看著太守的隨從拿出供品,一點也不害怕。
唐代名相張九齡是誰?太守見張九齡長得活波可愛,起了逗弄他的心思,就問張九齡:孩子,你一直盯著供果,莫非很想吃它們?我給你出個對子,只要你能對上,我就給你供果吃,如何?
張九齡自負才氣過人,自信地回答:好呀!
太守早就看見了張九齡藏在袖子里的桃花,隨口就出了一個上聯:白面書生袖里暗藏春色。
張九齡張口就對了一個下聯:黃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
太守大為驚異,他沒想到一個七歲稚童竟然能脫口而出對上他出的對聯,而且還對得很好。為了測驗張九齡的才氣,太守又出了一個對子考驗張九齡。太守說:一位童子,攀龍攀鳳攀丹桂。
張九齡利用當時的環境,對了一個: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
太守聽了連連拍手叫好,大贊張九齡才智過人,就依照諾言,給了張九齡幾個供果。
張九齡拿了太守賞的供果,就跑到一邊去玩了。一個和尚看見張九齡懷抱供果,誤以為張九齡的供果是偷來吃的,就拉著張九齡質問。
張九齡告訴和尚,說供果是他對上了太守的對子,太守賞給他的,和尚偏偏不信,一定要張九齡說出對的什么對子。張九齡就原原本本的把太守出的對子復述了一遍,那和尚問張九齡對的下聯是什么,張九齡見和尚這般冤枉他,就打算捉弄和尚,于是靈機一動就說自己對的下聯是:滿寺和尚,偷豬偷狗偷青菜。
和尚聽了張九齡的話,臉色變紅變白又變青,他覺得他們寶林寺的和尚都要被面前這個孩子害死了,萬一太守真的認為他們都是偷竊之徒怎么辦,于是拔腳就要追太守去解釋這件事。
張九齡的神童之名可不是白白得來的,要知道他那時也只有七歲而已,現在許多人七歲的時候還在讀小學二三年級吧!

古代詩人張九齡的生平故事

 導語: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漢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下面是關于他的生平故事,歡迎閱讀:

   早年經歷

官宦世家 少有才名

 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儀鳳三年(678年)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曾祖父張君政,曾任韶州別駕;祖父張子虔出任過竇州(治所在今廣東信宜縣)錄事參軍;父親張弘愈,曾為新州索盧縣(今廣東新興縣南部)縣丞。

 張九齡幼時聰明敏捷,擅長寫文章。9歲知屬文,13歲能寫出好文章,時用書信干求廣州刺史王方慶,王方慶非常贊賞他,說: “這個人一定能有所作為。”王方慶的贊嘆,對鼓勵他立下遠大志向有積極作用。

嶄露頭角 任官唯賢

 青年時期的張九齡,才智過人,勤奮好學,能詩善文。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登進士第,為考功郎沈佺期所賞識。被授予校書郎官職。 長安三年,宰相張說因直言得罪了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被流放到嶺南,過韶州,得閱張九齡文章,夸獎他的文章“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一見而厚遇之。張說博學多才,是當時文人的領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樹的重臣,他的激勵對剛剛走上人生道路的張九齡是很大的鼓舞。

 神龍三年(707年),張九齡赴京應吏部試,才堪經邦科登第,授秘書省校書郎。神龍四年夏,奉使嶺南,就便省親。他當了幾年秘書郎,得不到調遷,萌生歸鄉之念。正好太子李隆基有所作為,舉天下文藻之士,親自策問,九齡應試道牟伊呂科,對策優等,升為右拾遺。李隆基即位為玄宗,張九齡改任左拾遺。但是,張九齡與宰相姚崇的矛盾卻越來越大。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執掌軍國大權。張九齡在唐玄宗上臺的第二年,就上書姚崇,提醒他“遠餡躁,進純厚”。姚崇復書嘉納其言,在選官用人中消除過去緣親是舉的流弊,堅持以才取人,整頓吏治。

 先天元年(712年)12月,玄宗于東宮舉文學士,張九齡名列前茅,授左拾遺;他曾上書唐玄宗李隆基,主張重視地方官人選,糾正重內輕外風氣;選官應重賢能,不循資歷。

開大庾嶺

 然而,意見并不總是一致,過了三年,開元四年(716年)秋,張九齡又以“封章直言,不協時宰”,招致了姚崇不滿,這年秋天,他以秩滿為辭,去官歸養。張九齡回到嶺南,住了一年多時間。他并不閑居,而是想為家鄉辦點實事。甫到家中,便向朝廷狀請開大庾嶺路。張九齡出入嶺南,也走過這必經之路,對大庾嶺梅關“人苦峻極”的險阻深有感受。開元年間的唐王朝,經貞觀以來近百年的勵精圖治,社會繁榮。嶺南以沿海之利,海外貿易交通有了很大發展,廣州已成為中外海上交通門戶的大商港。在這種情況下,開鑿梅關古道,改善南北交通顯得非常迫切。張九齡的建議得到朝廷批準,于是他自任開路主管,趁著農閑征集民夫,開始開鑿工程。張九齡親自到現場踏勘,緣磴道,披灌叢,不辭勞苦,指揮施工。古道修通后,全長十幾公里,路寬近17米,路兩旁遍植松樹。路修成之后,張九齡撰寫了《開鑿大庾嶺路序》,記述大庾嶺開鑿后,公私販運“轉輸不以告勞,高深為之失險。于是乎鐻耳貫胸之類,珠琛絕贐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由于梅關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為改觀。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譽之為“古代的京廣線”,不僅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貢獻,而且造福子孫后代。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嶺路對他們來說是最快捷便當的通衢大道。張九齡居家時間,與曲江縣尉王履震、韶州王司馬來往密切,詩酒唱酬,結成知己。開元五年(717年)夏秋之間,他與王履震聯袂來到廣州,寫下《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詩。

   為官之道

重出官場 仕途波折

 開元六年(718年)春,張九齡被召入京,返京時,王司馬一直送到大庾嶺上。到京后,因修大庚嶺路有功,拜左補闕,主持吏部選拔人才。張九齡的才學與能干漸為大家所認識。吏部考試選拔人才,他與右拾遺趙冬曦四次奉命參與評定等第,都能公允服人。[5] 開元七年,改任禮部員外郎,開元八年,又升遷司勛員外郎。

 開元九年(721年),張說入拜宰相。張說對張九齡早寄以厚望,見他果然文才出眾,又和自己同姓,便與他論譜敘輩,夸獎張九齡“后出詞人之冠也”。靠張說的賞識和提拔,張九齡提升為中書舍人內供奉。張九齡并不因為和張說關系密切而隨聲附和,他對張說的斷然行事多有勸說,體現出辦事公允和卓有預見。玄宗東巡泰山封禪,封禪之后有進階行賞之事,張九齡因此提醒張說選擇隨行人員要注意選那些清流高品,以免引起非議。然而張說選定從行登山的官員,許多是官階較低且己之所親者,果然招致一片怨言。張說對玄宗所賞識的御史中丞宇文融奏事多壓制不理,張九齡提醒他“不可不備”,張說沒放在心上。

 開元十年,多次升遷擔任司勛員外郎。當時,張說擔任中書令,他與張九齡同姓,(按年齡)排序結為宗族兄弟,張說特別親近、看重他,張九齡很高興(張說)了解自己,所以也(愿意)依傍跟從他。

開元十一年(723年),張九齡被任為中書舍人。

 開元十三年,皇帝東巡,舉行祭祀天地的`大禮。張說親自決定侍從皇帝登山的官員,他多推薦兩省錄事、主書和自己親近的官員代理官職登山,于是(對他們)特別加以晉級,破格授予(他們)五品官職。當初,張說命令張九齡草擬詔書時,張九齡對張說說: “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應該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勞的舊臣排在后面。如果顛倒了順序,指責和批評就會產生。現在登山封禪,廣施恩澤,這是千年—遇的大事。有名望和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蒙受恩澤,官府中辦理文書的小吏末流卻先被加官晉爵,(我)只是擔心制度出臺之后,天下各地的人會感到失望。現在制訂草表的時候,事情還可以更改,只是希望您仔細研究謀劃這件事,不要留下悔恨。”張說說: “事情已經定下來, 荒唐無據的議論,哪里值得擔心呢?”最終沒有聽從。等到制度出臺時,朝廷內外的人對張說有很多指責。當時,御史中丞宇文融剛掌管田戶租稅的事情,每次向皇帝陳奏,張說多建議皇帝不要聽從他,宇文融也因此對張說不滿,張九齡勸張說對宇文融要有所防備,張說又不聽從他的話。沒過多久,張說果真被宇文融彈劾,罷掉了知政事的官職,張九齡也改為太常少卿,不久調出京師擔任冀州代理刺史。后改授洪州(南昌)都督,不久又轉授桂州都督,充嶺南按察使。

 開元十四年(726年)四月,宇文融和李林甫等人彈劾張說,張說被罷相,張九齡也受牽連,張九齡改任太常少卿。六月,奉命祭南岳及南海,就便歸省。是年秋張九齡回京,仍被指為親附張說,調任外官,出為冀州刺史。張九齡以老母不欲從之任所為由,表請罷官。翌年三月,改任洪州(治所今江西南昌)都督。在洪州任上,寫了《在郡懷秋》詩二首,表達了時不能用,憂郁思歸的心情,其一為: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嘆何人知。臣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飾,直道如不羈。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隨。悠悠滄江渚,望望白云涯。路下霜且降,澤中草離披。蘭艾若不分,安用馨香為。

 開元十七年(729年),張說又被玄宗拜任尚書左丞相、集賢院學士。開元十八年一病不起,終于病逝。他多次推薦張九齡做集賢院學士。

 開元十八年(730年),張九齡轉任桂州(治所今廣西桂林)刺史兼嶺南道按察使攝御史中丞。便道歸省,與家人歡聚。開元十九年春,他從桂林乘船順流巡行按察來到廣州。

三度入京 諫官本色

 開元十九年(731年)三月,張九齡被召入京,擢秘書少監,兼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他奉旨代撰敕文,對御而作,不須草稿,援筆立成,深為玄宗倚重。在他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的敕文多達114篇。兩次升任他為中書侍郎。開元二十年二月轉為工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八月,兼知制誥。張九齡時已55歲,屢乞歸養。玄宗對他加以重用,并不批準,只是把他弟弟張九皋、張九章就近家鄉封官,以便照顧老母。張九皋后官至廣州都督兼五府節度經略使,張九章后官至嶺南節度使、廣州都督,都是統治嶺南的封疆大吏。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張九齡升任檢校中書侍郎,十二月,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國史。主理朝政。他建議于河南屯田,引水種稻,遂兼河南稻田使。 當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璉因為副將安祿山討伐奚、契丹失敗,捉拿護送他到京城,請求按照朝廷典章執行(死刑)。張九齡奏明皇上說:“張守璉的軍令一定要執行,安祿山不應該免除死罪。”皇上特別赦免了他。張九齡上奏說: ‘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謀反之相,請求皇上根據他的罪行殺掉他,希望斷絕后患。”皇上說: “你不要因為王夷甫了解石勒這個舊例,誤害了忠誠善良的人。”于是放安祿山回到藩地。

 九齡為中書令時,天長節百僚上壽,多獻珍異,唯九齡進《金鏡錄》五卷,言前古興廢之道,上賞異之。又與中書侍郎嚴挺之、尚書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盧怡結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終始不渝,甚為當時之所稱。

開元二十二年五月,張九齡遷升中書令集賢院學士知院事修國史。

 開元二十三年,加封為金紫光祿大夫,累官封他為始興縣伯,(食邑四百戶)。李林甫自己不學無術,因為張九齡的品行被皇帝賞識,心理非常妒忌他。于是推薦牛仙客擔任知政事(“掌管政事”),張九齡多次說不行,皇上不高興。[11]

 唐玄宗被李林甫的讒言所惑,玄宗遂于開元二十四年遷九齡為尚書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后來宰相每次推薦公卿時,皇上一定會問: “節操、品質、度量能夠像張九齡嗎?”舊例,(士大夫)者要把笏板插在腰帶上,然后乘馬,張九齡體弱,常派人拿著笏板,(朝廷)于是設立了笏囊。笏囊的設立,從張九齡開始。 罷相后不久又因他薦舉的監察御史周子諒彈劾牛仙客,觸怒玄宗,坐“舉非其人”,貶為荊州長史。

 其時,唐朝處在全盛時期 ,但卻又隱伏著種種社會危機。張九齡針對社會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從政之道,強調保民育人,反對窮兵黷武;主張省刑罰,薄征徭,扶持農桑;堅持革新吏治,選賢擇能,以德才兼備之士任為地方官吏。他的施政方針,緩解了社會矛盾,對鞏固中央集權,維護“開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譽為“開元之世清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在主理朝政時敢于直言向皇帝進諫,多次規勸玄宗居安思危,整頓朝綱。玄宗的寵妃武惠妃,欲謀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時,命宮中官奴游說九齡,九齡叱退使者,及時據理力爭,從而平息了宮廷內亂穩定了政局。而對安祿山、李林甫等奸佞所為,張九齡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敗其陰謀。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安祿山任平盧將軍,在討伐契丹時失利,張守珪奏請朝廷斬首。之前,安祿山曾入京朝見,拜見過時任宰相的張九齡。張九齡頗有識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祿山是奸詐之徒,斷定日后此人必會作亂。宰相張九齡對侍中裴光庭說:“亂幽州者,必此胡也。”此次適逢安祿山干犯軍法,被押送京城,奏請朝廷判決。張九齡毫不猶豫在奏文上批示,為嚴肅軍紀,將安祿山斬首,奏文說:“穰苴出軍,必斬莊賈;孫武行令,亦斬宮嬪。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唐玄宗不明華夷之辨,看了批文后說:“卿豈以王夷甫識石勒,便臆斷祿山難制耶?”唐玄宗沒有最終批準,卻為示皇恩,將安祿山釋放。最終安祿山反叛,重演了西晉末年,羯族石勒反晉亂華的一幕。

開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節(玄宗生日),張九齡送《千秋金鑒錄》作賀儀,勸皇帝勵精圖治。

 當初,張九齡擔任宰相,舉薦長安尉周子諒擔任監察御史。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周子諒因為胡亂講吉兇,皇上親自加以質問,命令在朝堂上判決殺掉他。張九齡因犯了舉薦不稱職的罪,降職擔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二十七年,張九齡被封為始興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病逝曲江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他請求回鄉拜掃先人之墓,因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終年六十八歲,皇上贈封他為荊州大都督,謚號叫文獻。

 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斷言“必反”的安祿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唐朝迅速從“全盛”走向沒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張九齡的卓見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張九齡,追贈其為司徒。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324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