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來源:老子道德經(ID:LZDDJ-1)余生,清醒自知,從容順遂。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國學文化主播朗讀音頻
有人說:“世上最難的事,是戰勝自己。”深表贊同,勇者打敗對手,強者戰勝自己。
人生過半,歷經種種,很多人不怕狂風巨浪,也不懼世事艱難,但唯獨很難超越自己。
生活中,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常自省,能自律,懂自愈,能夠戰勝自己,成為命運的強者,活成人生的贏家。
01
常自省,內心不迷茫
《道德經·第十章》中說:“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一個人即使智慧明達,才華橫溢,也不能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每個人都可能一葉障目,懂得時常反省自己,才能時刻保持內在的清醒。
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官員叫王和,考中進士后,做了地方上的縣令。
他有個習慣,每天黃昏,都要靜坐半個時辰,反思當天的言行。
后來,升到了三品。
雖然政事繁忙,他仍不忘每日靜思反省。
妻子不解的說:“從前人微言輕,需處處留意。如今位高至此,為何還要如此謹慎?”
王和沉思片刻說:“越是這樣,越要時時反省,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免糊涂。”
后來,朝廷紛爭,他因言行得體,清醒自知,避免了紛爭,最終安穩還鄉,功成身退。
古人常說:“自大者自困,自省者自渡。”
人的思緒瞬息萬變,雜念千千萬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牽引,失去內心的定力,從而變得自大而不自知,做出后悔莫及的事。
所以說,經常反省自身,清理雜念,整理思緒,才能保持內心的清凈,避免災禍,活得清醒而順遂。
02
能自律,遇事不慌張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化解世間的難事,要從簡單的事入手;處理天下的大事,需從細小的事開始。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人若能保持自律,持之以恒,遇事才能不慌不忙,迎刃而解。
古時候,村里有兩兄弟,張大和張二。
兩人家境貧苦,只有一間茅草屋用來安身,還時常漏雨。
于是,他們決定修建自己的房子。
張二砍了幾天樹后,只得了幾根有用的木頭,不知何時到頭,就放棄了。
而張大依舊每天上山,日日如此,從不停息。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張大攢夠了蓋房的木材,很快修好了房子。
而張二只能住在以前的草房里,不久后,天下暴雨,草屋坍塌,他也徹底失去了住所。
《格言聯璧·處事類》中有言:“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人與人最本質的差距,不是才華,不是外貌,而是耐心。
因為能耐住性子,懂得自律的人,心性純粹,不害怕麻煩,不胡思亂想,故而能夠大事化小,難事變易,最后如愿以償,心想事成。
03
懂自愈,做人不內耗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中講:“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看遍世事后,活得明白的人,知道事有終止。
風不會一直吹,雨也不會整天的下,故而更加懂得自我治愈,不消耗自己,不抱怨命運。
看過一則故事:
魏晉時期,有一位書法家,少年成名,書法高超,被當時很多名人雅士傳閱推崇。
不幸的是,一次風寒之后,他患上了嚴重的眼疾,遍訪名醫,但都束手無策。
漸漸的,他變得目不能視,無法再書寫了。
但是他并未因此頹廢,而是開始治愈內心,走出陰影。
逐漸發現自己的聽力超于常人,于是開始學琴彈奏。
三年之后,他的琴技再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慢慢地,人們忘了他的眼疾,爭相前來請教琴藝。
正如《霸王別姬》里有一句臺詞:“人哪,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人生在世,無常是平常,命運的風暴來得總有些猝不及防。
但我們始終可以自我療愈,掌握命運的走向。
學會在意外來臨時,坦然接受;在艱難困頓時,順其自然,不害怕變化,不為難自己,懂得治愈自己,就是能找到生活的解藥。▽
圣人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人生始終是一個人的旅行,他人愛莫難助。真正強大的人,不迷失,不慌張,不抱怨,能夠戰勝自己,救渡自己。
自省者明,認得清位置,活得清醒順意;
自律者穩,做得了小事,遇事不慌不忙;
自愈者智,接得住命運,掌握人生方向。
點亮“在看”,余生,愿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對內自省,對外自律,對命運自愈。清醒自知,從容順遂。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n85e38t.cn/guoxue/1238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曾國藩:做好三件事,方能成大事
下一篇: 屬蛇人思念一個人有什么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