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者,生人心者也。——《禮記·樂記》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禮記·表記》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禮記·緇衣》
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禮記·禮運》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禮記·曲禮下》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禮記·坊記》
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禮記·表記》
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禮記·曲禮上》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禮記·孔子閑居》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禮記·中庸》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禮記·內則》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儒行》
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禮記·大學》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上》
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禮記·祭義》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禮記·聘義》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禮記·學記》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禮記·雜記下》
聽于無聲,視于無形。——《禮記·曲禮上》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禮記·大學》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祭義》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禮記·學記》
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禮記·儒行》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禮記·表記》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禮記·學記》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
量入以為出——《禮記·王制》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
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既聞之,患弗得學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禮記·雜記下》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中庸》
舉大事,必慎其終始——《禮記·文王世子》
不興其藝,不能樂學。——《禮記·學記》
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禮記·祭義》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禮記·大學》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禮記·祭義》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禮記·文王世子》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禮記·大學》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慎靜而尚寬,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禮記·儒行》
言不過行,行不過道——《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面譽者不忠,飾貌者不情——《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口惠而實不至,怨菑及其身。——《禮記·表記》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禮記·學記》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禮記·曲禮上》
君子慮勝氣,思而后動,論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古之為政,愛人為大——《禮記·哀公問》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禮記·學記》
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大戴禮記·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禮記·儒行》
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禮記·王制》
不能則學,疑則問——《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禮記·禮運》
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禮記·王制》
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禮記·儒行》
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禮記·儒行》
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游之讎不同國。——《禮記·曲禮上》
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愛親,可以知其人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禮記·學記》
同聲則異而相應,意合則未見而相親——《大戴禮記·保傅第四十八》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禮記·學記》
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禮記·哀公問》
君子執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為兄弟,茍是之不為,則雖汝親,庸孰能親汝乎?——《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君子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聞,則廣大矣,高明廣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君子將說富貴,必勉于仁也。——《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得賢者安存,失賢者危亡——《大戴禮記·保傅第四十八》
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大戴禮記·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進則能達,退則能靜。豈貴其能達哉?貴其有功也。豈貴其能靜哉?貴其能守也。——《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君子思仁義,晝則忘食,夜則忘寐,日旦就業,夕而自省,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禮記·禮運》
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禮記·學記》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君子進則能益上之譽,而損下之憂——《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禮記·中庸》
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
家無二主——《禮記·坊記》
情動于中,故形于聲。——《禮記·樂記》
公事不私議。——《禮記·曲禮下》
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禮記·曲禮上》
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禮記·曲禮上》
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大戴禮記·保傅第四十八》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禮記·昏義》
本(ben)文地址://n85e38t.cn/ddjy_175/1777.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保(bao)護(hu)作者版權,注重分享(xiang),被刊用(yong)文(wen)章因(yin)無法(fa)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shi)與(yu)作者取得聯系(xi)(xi),或(huo)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xi)(xi)管(guan)理員,我(wo)們會立(li)即處理,本站部分文(wen)字與(yu)圖片資源(yuan)來(lai)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chuan)遞更多信息(xi)之目的,若有來(lai)源(yuan)標注錯誤或(huo)侵犯了您(nin)的合法(fa)權益(yi),請立(li)即通知我(wo)們(管(guan)理員郵箱(xiang):),情況(kuang)屬實,我(wo)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chu),并同(tong)時(shi)向(xiang)您(nin)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沒(mei)有了!
下(xia)一(yi)篇: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_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