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min)不(bu)畏死(si),奈何以死(si)懼之(zhi)。若使(shi)民(min)常畏死(si),而為奇①者,吾得執②而殺(sha)之(zhi),孰(shu)敢?常有司殺(sha)者③殺(sha)。夫代司殺(sha)者④殺(sha),是(shi)謂代大(da)匠斫⑤,希有不(bu)傷其手者矣。
人(ren)民不(bu)畏懼(ju)死亡(wang),為(wei)什(shen)么用(yong)死來(lai)嚇唬他(ta)們呢?假如人(ren)民真的(de)(de)畏懼(ju)死亡(wang)的(de)(de)話(hua),對于為(wei)非作歹的(de)(de)人(ren),我們就把他(ta)抓來(lai)殺(sha)掉。誰還敢為(wei)非作歹?經常有專管殺(sha)人(ren)的(de)(de)人(ren)去(qu)執行殺(sha)人(ren)的(de)(de)任(ren)務,代替專管殺(sha)人(ren)的(de)(de)人(ren)去(qu)殺(sha)人(ren),就如同代替高明(ming)的(de)(de)木匠去(qu)砍木頭(tou),那代替高明(ming)的(de)(de)木匠砍木頭(tou)的(de)(de)人(ren),很少有不(bu)砍傷自己手指頭(tou)的(de)(de)。
①為奇(qi):奇(qi),奇(qi)詭、詭異。為奇(qi)指為邪(xie)作(zuo)惡的(de)(de)人(ren)。②執(zhi):拘(ju)押。③司(si)殺者:指專(zhuan)管殺人(ren)的(de)(de)人(ren)。④代司(si)殺者:代替專(zhuan)管殺人(ren)的(de)(de)人(ren)。⑤斫:砍(kan)、削。
這一章講老子的(de)(de)政(zheng)治(zhi)主張。他(ta)以(yi)為當(dang)時統治(zhi)者施行(xing)苛政(zheng)和酷刑(xing),濫殺(sha)(sha)百姓,壓制民(min)眾,其(qi)結果是(shi),一旦人(ren)(ren)(ren)(ren)民(min)不(bu)忍受了,就不(bu)會畏(wei)懼死亡。人(ren)(ren)(ren)(ren)的(de)(de)自(zi)然死亡,是(shi)從(cong)(cong)“司(si)殺(sha)(sha)者殺(sha)(sha)”的(de)(de)天道掌管的(de)(de),但人(ren)(ren)(ren)(ren)間的(de)(de)君主殘暴無道,把人(ren)(ren)(ren)(ren)民(min)推向(xiang)死亡線上,這從(cong)(cong)根(gen)本(ben)上悖逆了自(zi)然法則。因此(ci),從(cong)(cong)本(ben)章內容看,它(ta)是(shi)老子對于當(dang)時嚴刑(xing)峻(jun)法、逼(bi)使人(ren)(ren)(ren)(ren)民(min)走向(xiang)死途的(de)(de)情形,提出(chu)自(zi)己的(de)(de)批評與抗議。
有(you)(you)的(de)(de)學者(zhe)在(zai)(zai)研究本(ben)章(zhang)(zhang)時這樣寫道:“老(lao)(lao)(lao)子(zi)(zi)經(jing)常(chang)講退(tui)守、柔(rou)順、不(bu)敢為天下(xia)先(xian),這是(shi)他(ta)(ta)(ta)的(de)(de)手(shou)法(fa)。他(ta)(ta)(ta)對待起(qi)來(lai)造(zao)反的(de)(de)人(ren)(ren)(ren)(ren)民(min)可是(shi)不(bu)客氣(qi),是(shi)敢于動刀(dao)殺(sha)人(ren)(ren)(ren)(ren)的(de)(de)。只是(shi)他(ta)(ta)(ta)看到用死(si)來(lai)嚇(xia)唬人(ren)(ren)(ren)(ren)沒有(you)(you)用,所(suo)以才說出(chu)一句真話(hua):‘民(min)不(bu)畏死(si),奈何(he)以死(si)懼(ju)之(zhi)?’過去(qu)有(you)(you)些人(ren)(ren)(ren)(ren)為了(le)掩蓋(gai)老(lao)(lao)(lao)子(zi)(zi)敵視(shi)人(ren)(ren)(ren)(ren)民(min)的(de)(de)兇(xiong)惡形象,故意(yi)說老(lao)(lao)(lao)子(zi)(zi)是(shi)不(bu)主(zhu)張殺(sha)人(ren)(ren)(ren)(ren)的(de)(de),這是(shi)斷章(zhang)(zhang)取義(yi)。”(《老(lao)(lao)(lao)子(zi)(zi)新譯》)我們(men)(men)的(de)(de)想法(fa)是(shi):在(zai)(zai)本(ben)章(zhang)(zhang)里,老(lao)(lao)(lao)子(zi)(zi)指出(chu)了(le)人(ren)(ren)(ren)(ren)民(min)已經(jing)被殘暴的(de)(de)統治者(zhe)壓迫得不(bu)堪其苦(ku)了(le),死(si)都不(bu)怕了(le),何(he)必還(huan)用死(si)來(lai)恐嚇(xia)他(ta)(ta)(ta)們(men)(men)?如果(guo)不(bu)對人(ren)(ren)(ren)(ren)民(min)使用嚴刑峻法(fa),人(ren)(ren)(ren)(ren)民(min)各得其所(suo),安居樂(le)世(shi),就(jiu)會畏懼(ju)死(si)亡。在(zai)(zai)那種(zhong)情形下(xia),對于為非作(zuo)(zuo)歹之(zhi)人(ren)(ren)(ren)(ren),把他(ta)(ta)(ta)抓起(qi)來(lai)殺(sha)掉,還(huan)有(you)(you)誰再敢作(zuo)(zuo)壞事呢?他(ta)(ta)(ta)認為,應(ying)該把主(zhu)觀(guan)與客觀(guan)兩方面的(de)(de)情況(kuang)考慮周(zhou)全(quan),并且采取寬容的(de)(de)政策,不(bu)按天道自然辦事,草菅人(ren)(ren)(ren)(ren)命,就(jiu)會帶(dai)來(lai)無盡(jin)的(de)(de)禍患。仔細理解老(lao)(lao)(lao)子(zi)(zi)的(de)(de)本(ben)意(yi),他(ta)(ta)(ta)并不(bu)是(shi)要用殘酷的(de)(de)手(shou)段隨意(yi)殺(sha)人(ren)(ren)(ren)(ren)。盡(jin)管在(zai)(zai)本(ben)章(zhang)(zhang)里我們(men)(men)見到好幾個(ge)“殺(sha)”字(zi),但并不(bu)是(shi)要殺(sha)害老(lao)(lao)(lao)百姓(xing),這一點還(huan)是(shi)有(you)(you)必要分(fen)辨清楚的(de)(de)。
【 #能力訓練#導語】道德經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的內容涵蓋廣泛,以致于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內容樸素卻又極致真理,真乃是人人必讀的國學寶典。下面是分享的經典道德經名句翻譯及感悟。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經典道德經名句翻譯及感悟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翻譯講解】:誠實的語言不華美,華美的語言不誠實,善良的人不會花言巧語,花言巧語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雜博,雜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說,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結語。
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翻譯講解】:我有三件寶物永不放棄:一是慈愛,二是儉約,三是不逞強好勝。
【感悟】老子提出“三寶”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慈愛是“三寶”的出發點和歸宿;生活上節儉及為政簡約,是“三寶”的關鍵;“不敢為天下先”,才能處處爭先,這是老子“三寶”的核心。
3、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翻譯講解】:善于為將帥的人從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戰者不輕易沖動發怒;善于戰勝敵人的,不與敵人正面交鋒,善于用人的人對人謙下。
【感悟】“處下”與“不爭”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處結合用兵、用人,闡述了“不爭之德”,強調“柔弱勝剛強”的思想在軍事上的運用。
4、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九章
【翻譯講解】:兩軍勢均力敵,哀痛的一方勝利。
【感悟】哀兵必勝,軍隊在悲憤與壓迫面前,戰斗力。
5、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翻譯講解】:當人民不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么大亂的威脅將要到來。
【感悟】贏得民心,關注民生,是社會安定的根本。
6、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翻譯講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從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從不自顯尊貴。
【感悟】自知自愛,是人的自身修養達到很高境界的體現。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翻譯講解】:當人民連死都不怕時,還會怕你以死相威脅嗎?
【感悟】治理國家,當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8、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翻譯講解】:堅強者屬于死亡的一類,柔弱者屬于富有生機的一類。
【感悟】弱可能轉強,而強還會轉向衰落。
9、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翻譯講解】:柔弱勝剛強,沒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感悟】柔弱勝剛強。世人皆知而不能行。眾人難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標。
10、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翻譯講解】:江海永遠處于(百川)最低處,能納百川,故能為河谷。
山海爭水,水必歸海。只有善于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們的擁戴和支持。
【感悟】老子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翻譯講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一定是因為有的丑惡;天下皆知善之所以為善,一定是有了惡。
【感悟】美與丑,善與惡相對立而存在。
12、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翻譯講解】:深知本性雄強,卻守持雌柔,(將成為)天下所歸的溝溪。深知本性潔白,卻守持混沌昏黑的態勢,(將成為)天下的范式。深知身份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將成為)天下歸附的川谷。
【感悟】此句成為歷眾多名士的訴求。
13、塞其兌,閉其門,終生不勤。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翻譯講解】:塞信私欲的通道,關閉情感的門戶,終身不會窘困。
【感悟】老子此語,道出潔身自好,抑欲生安的道理。
1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翻譯講解】:大自然的規律,利于萬物而不加害萬物,圣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感悟】老子對“道”作了總結性論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觀。“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他的政治觀。
15、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翻譯講解】:孕育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萬物盡力而不自恃己勞,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感悟】器小易滿,海納百川。淺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總是謙虛的。
【篇二】經典道德經名句翻譯及感悟
1、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翻譯講解】:處理困難的事,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從細微處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難,積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2、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的難事,必定發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細微。
【感悟】對天下大事難事,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沒有辦不成的。往往有為的人,從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卻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3、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處理禍亂一定要在禍亂發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觀點。事物在量變之中,但還未形成質變之前,有的尚處于萌芽狀態,就要及早動手解決。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合抱的大樹,是從幼芽發起,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土積累的;千里遠行,也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感悟】揭示了量變與質變的深刻道理,只有從實際出發,一點點積累,才能成就大事。
5、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翻譯講解】:對待結束時的工作,還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貴在堅持。誰笑到最后,誰笑得。
6、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翻譯講解】:輕易就許下諾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難。
【感悟】一諾千金,言出則必行。遇事思慮周詳,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翻譯講解】:天地無所偏私,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感悟】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扎的狗,人們盡管把他裝飾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愛他,也不是恨他,人們對待芻狗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圣人無偏愛,還百姓以自然。
8、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章
【譯解】天下萬物生于(看得見的)具體事物(有),而具體事物(有)由看不見的“道”產生。
【感悟】這是老子關于宇宙觀的診斷。
9、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章
【翻譯講解】:天網廣大無邊,網眼雖稀,卻不會有一點失漏。
【感悟】這與“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樣的道理。
10、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出處:《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翻譯講解】:天道對人無所偏愛,但其結果卻是常常幫助善人。
【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無為而任自然,但其結果卻是常常幫助善良的人。
【篇三】經典道德經名句翻譯及感悟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翻譯講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日記中寫道:“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為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為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翻譯講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所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感悟】“不爭”被道家視為一種天道自然準則,它實際上是一種以不爭為爭的君子之術和處世之方。
3、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翻譯講解】:天地長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以天地體現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類社會。
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狂暴的颶風刮不一早晨,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張“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飄風、驟雨不能持久,故爾:*是不會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弛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翻譯講解】: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五音(鏗鏘)使人聽覺不敏,五味悅口使人口味敗壞,馳馬打獵使人心發狂,珍貴的財物使人偷和搶。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張禁欲,而是反對縱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翻譯講解】:把持擁有得多多的,不如適可而止。錘尖了又從而磨得鋒利無比,不可能保持長久。滿堂都是金玉,卻無法永久的守藏。身處富貴而又驕縱無度,只能自取災殃。
【感悟】老子以盈滿、銳利為譬喻,說明金玉滿堂、富貴而驕者容易招來災禍,主張“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譯解】委曲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舊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語,老子主張用辯證的思想,來認識和把握社會生活的變化。
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出處:《道德經》第十六章
【翻譯講解】: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體現主宰萬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遠。
9、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翻譯講解】: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就能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樸、寡欲的主張。絲不染為素,木未雕為樸,見素抱樸謂:不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張人不能沒有欲望,但不可有貪欲,更不能縱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翻譯講解】: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感悟】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1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翻譯講解】:大道永遠順應自然而無為,但沒有一件事不是它所為。
【感悟】這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重要命題。無為并非什么都不做,無不為是對無為的作用的評價。
1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翻譯講解】: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步過大無法遠行。自以為有見識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見功,自高自大的人不會有長進。
【感悟】體現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只有不違背自然,不去強以為意,才能達到目的。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翻譯講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感悟】此句為老子理論的綱領,闡述了老子“道”的理論中與天、地、人之間的基本關系。“道法自然”,指出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都必須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14、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翻譯講解】: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詁》云:“重謂寡欲自重,輕謂縱欲自輕,二者皆以治身言。靜謂清靜無為,躁謂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國言。”
15、物壯則老。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章
【翻譯講解】:事物達到強盛之時,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篇四】經典道德經名句翻譯及感悟
1、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翻譯講解】:要讓其收縮,必先讓其張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強他;要廢除他,就先讓他興盛,要想奪取他,就先給予他。
【感悟】老子通過四對矛盾運動的分析,闡述了他的辯證法思想。他把這一原則歸結為“柔弱勝剛強”,并認為作戰和治國不能離開這一原則。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翻譯講解】: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剛強。知道滿足者(總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才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感悟】此為老子精神修養論。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戰勝自己,實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勝者強”實為千古名言。
3、大方無隅,大器至大師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翻譯講解】: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聲音聽不到聲音,的形象沒有形跡。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釋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難以理解。因為大道具有無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難以體察,是“無狀之狀,萬物之象”。
4、天下之至柔,馳騁于天下之至堅。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翻譯講解】:天下最柔的東西,反而能馳騁穿越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中。
【感悟】“柔弱勝剛強”,這是老子對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5、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翻譯講解】: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受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輕身而徇名利,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應當成為人們在生活中奉行的一個原則。
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翻譯講解】:以正道治國,以奇計用兵,與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國須正,用兵須奇,順應自然,才能達到無為而治。這是老子關于治國、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7、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翻譯講解】:察見幾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強。
【感悟】有為者當明察秋亳,而對外又能守持柔弱。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翻譯講解】:最完善的,總讓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虛,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最正直的好似彎曲,最靈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辯的卻好像有理說不出。
【感悟】老子認為,事物達到的境界,其表現形式將歸于自然。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八
【翻譯講解】: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感悟】這是老子具有辯證思想的名言。要正確對待禍福,從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發現不利。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引用了這句話,說明了“好的東西可以引出壞的結果,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10、治大國若烹小鮮。
——出處:《道德經》第六十章
【翻譯講解】:治理大國就像烹煮小魚(一樣的道理)。
【感悟(wu)】這是老子關于治(zhi)國(guo)的方(fang)略。毛傳云(yun):“烹魚煩則(ze)碎(sui),治(zhi)民煩則(ze)散。知烹魚則(ze)知治(zhi)民矣。”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天的規則,不就像拉弓射箭一樣嗎?瞄得高了就往下壓,瞄得低了就往上抬;有多余的就減少,不足的就給補充。天的規則,減損有余的來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規則不是這樣,減損不足的來供奉有余的。誰能讓那些有余的人奉獻出來為天下做貢獻?只有得道的人。所以圣人把事情做成而不把這當成一種倚仗、憑借甚至勒索的手段,有了功勞卻不居功自傲,不想表現自己的賢能。
【經解】
? ? ? ? 這一章重要在什么地方呢?大家都知道“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圣經·馬太福音》,直觀的解釋,窮者越窮,富者越富。在這一章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句話跟“馬太效應”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損不足以奉有余”。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道德經》很早就給出了一個方案,我們把這一章叫“張弓效應”。
? ? ?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天道像什么樣子呢,給你打個比方,就像拉弓射箭一樣,拉弓射箭要有的放矢。“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這個箭呢,你瞄得高了,往下壓一下;低了,往上抬一下,沿著這個比喻,得出結論,對人類社會也是這樣,“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有多余的就減少,不足的就給補充,財富多的人,應該拿出更多幫助不足的人,收入高的人應該多交稅。“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的規則,減損有余的來補充不足的。“人之道則不然”,人類社會的規則不是這樣,“損不足以奉有余”,減損不足的來供奉有余的,越是窮困的,反而被壓榨得越厲害。
? ? ? ? 老子的話是講給坐在他對面的、聽他講治國之道的統治者的,他希望這些領導者制定政策和建立機制時注意到公平的天道,別老以人之道對抗天之道。“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誰能讓那些有余的人奉獻出來,為天下做貢獻?“唯有道者”,只有得道的人,就是了解道的人、按照道的方式去行事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做成了事情,卻不把這個當作倚仗、憑借甚至勒索的手段,有了功勞卻不居功自傲, 不想表現自己的賢能。只是認真做事,為天下謀福利,為大眾謀福利。
? ? ? ? 讀這(zhe)一(yi)章(zhang),可以(yi)(yi)感覺到老子(zi)的(de)社會財(cai)富(fu)(fu)平均化和人類(lei)平等的(de)觀(guan)念。細品則可知(zhi)這(zhe)一(yi)章(zhang)是第七十(shi)四章(zhang)“民不(bu)畏死,奈何以(yi)(yi)死懼之(zhi)”、第七十(shi)五(wu)章(zhang)“民之(zhi)饑(ji),以(yi)(yi)其(qi)上食稅之(zhi)多”這(zhe)一(yi)思想的(de)繼續和發展,表達(da)了(le)老子(zi)對(dui)以(yi)(yi)貪腐和苛政聚(ju)斂財(cai)富(fu)(fu)者(zhe)的(de)痛(tong)恨,對(dui)為富(fu)(fu)則不(bu)舍(she)、為富(fu)(fu)則不(bu)仁者(zhe)的(de)批評,對(dui)窮(qiong)苦者(zhe)越(yue)來越(yue)窮(qiong)苦的(de)同情。這(zhe)幾章(zhang)都體現了(le)《道德經》人民性的(de)一(yi)面,是其(qi)精粹(cui)。
本文地址(zhi)://n85e38t.cn/ddjy_131/60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li)于保護作(zuo)者(zhe)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fa)核實真實出(chu)處,未能及時(shi)與(yu)作(zuo)者(zhe)取得(de)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de),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yu)圖片資源(yuan)來(lai)自于網絡,轉載是出(chu)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mu)的(de),若(ruo)有來(lai)源(yuan)標注錯誤或侵犯(fan)了您(nin)的(de)合法(fa)權益(yi),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you)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chu),并(bing)同(tong)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