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道家

靜的修煉:靜能增慧靜能開悟靜能入圣靜能證道

微信平臺分享 2023-11-02 17:15:23

“清靜”既是道教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養生方法,還是生發智慧的源泉。

道德經》中說:“清靜為天下正。”宇宙萬物雖然復雜萬端,但終會復歸于寂靜虛無的本初。《道德經》說:“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人雖然會有喜怒哀樂,但也會歸于寂靜圓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經》提出要“致虛極,守靜篤”。

道教還有一部專門論述清靜的經典,就是《清靜經》。該經中說:“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能保持清靜的心態對待周遭一切,就能體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從靜態中生長、從靜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種子、一個胚芽,會靜悄悄地開成花朵、長成樹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過靜養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導要以自然為本,清靜為基。人生若能努力致虛守靜,即努力達到虛無寂寥的極致,堅守那種清靜無為的層次,拋卻世事的紛繁蕪雜,讓心靈歸于寧靜,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而安寧的生活,也擁有了生命健康的基本要素。

一、清靜才能契合至道

《南華經》中記載:黃帝曾經在崆峒山向廣成子問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與長生的妙道。廣成子教之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也就是說,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聽,專一精神歸于清靜,形體自然會走向正道,必定要靜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勞動你的形體,不要動搖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長生。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心里就不會思慮,精神自會與形體冥合,形體也就長生了。不要動搖心志,不要因外物動心。多用心智,是產生禍害的根源。在這里,廣成子告訴黃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長生,而要達到長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靜,也就是要讓精神歸于清靜。

怎樣做才能歸于清靜呢?就是要做到“目無所見,耳無所聽,心無所知。”太上老子曾告誡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因此,太上老子說:只有保持清靜,才能為天下正。清靜境界才是眾人所應追求的目標,才是大道之圓滿的體現,如此去立身處世養生,才會得到成功。

二、靜則有益心身健康

生命的健康,首先取決于個人的心態情緒,在道教的修養來說就是個人的心性。通過修持修煉以達到心和、神安,則有益于心身健康。

靜則可以使人心和,靜則可以使人神安,靜則可以使人恬淡虛明。道書《七部語要》說:“神靜而心和,心和而神全”。一個人若能做到恬淡、虛靜,在道德水準上就達到了一種高度,生活得自然平和,不會被外因所擾,不論生活環境如何,都不會憂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顆自在的心,要想心靈從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態度。即使處于一個功利的環境,不得不為生存逐利,也不能為了名利拋棄自身品德。要加深修為,讓內在的寧靜抵御外在的誘惑,一個內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看穿表面的浮華,直接看到本質,因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莊子也曾說過,恬淡,寂靜,無為,虛靜,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質,圣人安靜無為則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靜淡泊,憂患邪氣便不會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備而不會神虧氣損。惟其如此,他才沒有災害,沒有物累。生時無心,浮游于世,死時像休息般靜寂,沒有思慮,沒有預謀,光亮而不顯耀,誠信而不必事先約定,睡時不會做夢,醒時沒有憂愁,終日神清氣爽,靈魂從不疲憊,純凈而不混雜,專一而不變動,淡泊無為以順應自然,才是養神護氣的至道。

達于至道,必須有一顆清靜之心,也就是我們常引以為鑒的一句話:“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守住心靈的寧靜,等于守住內心的真善美、積極樂觀的陣地。《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說:“恬淡為上”,在煩亂的時代我們不妨多倡導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三、靜則可以幫助療疾

陳攖寧先生在所著《靜功療養法問答》中總結說:凡一切本元虧損之病,如頭暈、腦脹、眼花、耳鳴、心跳、膽怯、失眠、惡夢、情緒紛亂、遇事善忘、上重下輕、肌肉瘦削、少食不夠營養、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勞、生活不感興趣,這些癥狀,服藥難見功效,檢驗身體又不知病在何處,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靜療養,可望痊愈。

前不久我曾在報刊上讀到一篇介紹《靜坐冥想的療效》的文章,文章也認為,靜坐冥想,方便、容易、不花錢,對心身卻大有裨益。有益于增強免疫力、調節心臟與血壓;能有效減緩慢性疼痛和幫助治療癌癥。

靜功何以能有益于一些疾病的治療呢?從理論和實踐中道教認為,心靜則神清,心定則神凝,心虛則神守,心滅則神活。要在一個“神”字,“神”在則形健,也就是人們形容一個人健康總是說真精神。

所以在古代有一個叫郭伯康的人遇到一位仙翁傳授他保身衛生之術就告誡他說:“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對此,陳攖寧先生也說:人們身體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體衰弱或遇到其他障礙,致使抗病力量發揮不出來。靜功即是幫助他消除障礙、恢復自己本能,把原有的力量發揮出來,病就可望逐漸向愈。

四、清靜可以生長智慧

《坐忘論》中說:“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道教教義中有“明心見性”的實踐原則,以清靜心地為初的法門,主張十二時中,念念清靜,不被各種虛幻世情蒙昧真源,常處如虛空,逍遙自在。

《晉真人語錄》說:“只要無心,無念,不著一切物,澄澄湛湛,內外無事,乃是見性。”所謂無心、無念、不著,乃心不染著外境之義。

不過,保持心地清靜還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須進一步將清靜心地的念頭也加以泯滅,達到《清靜經》所說的“寂無所寂”,才算功夫精進。元尹志平說:“物欲凈盡,一性空虛,此禪家謂之空寂,吾教謂之清靜,此猶未也。至寂無所寂之地,則近矣。”

善于養心的人,悲哀或快樂都不能改換他心靈的平靜,面對繁雜難解之事,處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現。是以《道德經》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重能制約輕,靜能主宰躁,為人輕浮,就失去根本,被人鄙視,難以為尊;做事急躁,就喪失了主動,難以成事。只有像水一樣,靜之才能澄清。

肖天石先生在其所著《道家養生學概要》一書中說:“人貴能心靜神清,心靜則泰然自得,萬事不足以撓之;神清則燭照朗然,萬物不足以亂之。靜時察萬事,自然皆有把柄;清時觀萬物,自然皆有春意。清靜二字,一生受用不盡,非富貴中人所能得也。并說:唯修道習靜,非徒以養生為事,尤在其靜能增慧,靜能開悟,靜能入圣,靜能證道。”

本文地址://n85e38t.cn/daojia/1371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