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山流水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 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贊曰:“善哉,娥 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鐘子 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來鐘 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 彈。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 指樂曲絕妙。
2、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 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 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飛 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后,自身依然是莊 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 是蝴蝶化為莊周。后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 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唐李商隱名作 《錦瑟》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 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中額聯即用此典。
3、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 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 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 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 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 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 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后宮,即后來深 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 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 多。
4、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 著,而在長兄曹丕當政以后,備受猜忌, 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賦》是一篇傳誦 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寫洛神的步態之美 云:“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 羅襪生塵。”寫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 足跡之態十分傳神。后人遂以“凌波微 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輕盈。如賀鑄《青玉 案》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 去”,即用此典。(典見曹植《洛神 賦》)。
5、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 后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國 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 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 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未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 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 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 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后,大 為感動,終于讓他們夫婦團聚。后因 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后重新團圓。
6、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合家聚談, 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 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 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 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 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后大 加贊賞,夸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 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 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 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7、無弦琴
晉代詩人陶淵明,雖不善琴,卻置“無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適之時,便 撫琴以為寄托。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論 琴貼》,自謂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張比一 張名貴。但“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 樂。”當其任夷陵縣令時,日與青山綠水 為鄰,故琴不佳而意自適;官至舍人,學 士以后,奔走于塵土之間,名利場上,思 緒昏亂,即彈奏名琴,也索然無趣了。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適,無玄 也可。”蘇軾《琴詩》云;“若言琴上有琴 聲,放在匝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此均言聲音不在琴, 其意均從陶淵明“無弦琴”一事翻出。典見 《昭明太子集。陶靖傳》
8、章臺柳
唐代詩人韓羽是大歷十才子之一, 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后韓羽為 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僚。時值安史之亂, 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 聚,因寄詞柳氏云:“章臺柳,章臺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 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 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 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因自己貌 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 番將沙吒利劫去,后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 出,始得團圓。后人就名韓羽寄柳氏詞的 詞調為“章臺柳”。“章臺柳”亦被用為可任 人攀折之路,柳墻花而專指妓女之類的人 物。
9、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 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 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 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 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 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 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 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 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 人。惆悵之余,乃題詩于門扉曰:“去年 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 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后代詩文中 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后 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10 、秉燭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 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之句。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 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 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 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 以“秉燭夜游”喻及時行樂。李白《春夜宴 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 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燭看花。如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 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 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 照紅妝”,均襲此意。
11、白云蒼狗
唐太宗大歷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 幕府任職。詩人杜甫與王季友有交,憐憫 他博學多才卻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離而 去的不幸,作《可嘆》一詩抒慨,首四句 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 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詩以天上浮云翻覆蒼黃的變化,比喻人 生榮枯沉浮無常。“白云蒼狗”,后用以比 喻世事瞬息萬變。宋代詞人張元干有“白 衣蒼狗變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塵”句。典見《杜工部集》
12、青梅竹馬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 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形 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形狀。 又以“兩小無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 此相處融洽。如《聊齋志異。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 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嬉戲。”典見《李太白集》
13 、綠葉成蔭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 曾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 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 臨別相約十年后與她成婚。此后連年游 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為湖州刺史,方 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 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悵不已,作《嘆花》 詩以寄慨。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 惆悵怨花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 子滿枝。”后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 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詩人歐陽修亦有類 似經歷,曾有詩云:“柳絮已將春色去, 海棠應恨我來遲。”用語不同,而實運化 杜牧“綠葉成蔭”的詩意。典見《麗情 集》,《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14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 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 靈的意境。如宋嚴羽以佛論詩,主張妙 悟,他說;“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 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 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又明 謝臻論詩云:“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 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以“鏡 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15、閑云孤鶴
五代時詩僧貫休,七歲出家,苦節 峻行,頗負詩名。吳越錢繆稱王后,貫休 以詩投偈。詩云:“貴逼身來不自由,幾 年辛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寒 霜十四州。萊子衣裳功錦窄,謝公篇詠綺 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 侯!”額聯尤為佳絕。但錢繆見后,令其 改“十四州”為“四十州”。乃可相見。貫休 不從,道:“州亦難改,詩亦難改。然閑 云孤鶴,何天而不可飛?”后因以“閑云孤 鶴”喻來去自由,不受羈絆。
100個歷史故事成語
100個歷史故事成語,成語作為漢語中最具中國特色的語言瑰寶之一,很多的歷史故事里面也會出現成語,而成語也在高級階段的學習中,重要性凸顯。以下分享100個歷史故事成語。
100個歷史故事成語11、背水一戰(韓信)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
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2、完璧歸趙(藺相如)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3、負荊請罪(廉頗)
負:背著;荊:荊條。
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4、望梅止渴(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項羽)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項羽)
項羽與秦兵打仗,領兵過河后就把鍋打破,把船鑿沉,表示不勝利不生還。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7、臥薪嘗膽(勾踐)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8、紙上談兵(趙括)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9、橫行無忌(郭圯)
橫行:指行動蠻橫;無忌:無所顧忌。
指倚仗暴力,毫無顧忌地干壞事。
10、三顧茅廬(劉備)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1、東窗事發(秦檜)
傳說宋代秦檜曾與妻子在自己家的東窗下定計殺害了岳飛,后來秦檜得病而死。他妻子請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見秦檜在陰間身戴鐵枷受苦。
比喻陰謀已敗露。
12、如魚得水(劉備)
像魚得到水一樣。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適的環境。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 (重耳)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
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14、初出茅廬(諸葛亮)
茅廬:草房。
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15、圖窮匕見(荊軻)
圖:地圖;窮:盡;見:現。
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16、草木皆兵(苻堅)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成敵兵。
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17、圍魏救趙(孫臏)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18、毛遂自薦(毛遂)
毛遂自我推薦。
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19、一鼓作氣(曹劌)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
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20、千金買骨(郭隗)
用重金去買良馬的骨頭。
比喻求賢若渴。
21、諱疾忌醫(蔡桓公)
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愿醫治。
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22、殺妻求將(吳起)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
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23、驚弓之鳥(更羸)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24、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春秋時伯牙善彈琴,鐘子期善聽琴。一次伯牙彈琴時,琴聲時若高山,時若流水,只有鐘子期能領會其中的含意。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25、一字千金(呂不韋)
秦相呂不韋叫門客著《呂氏春秋》,書寫成后出布告,稱有能增減一字的,就賞千金。
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6、指鹿為馬(趙高)
指著鹿,說是馬。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27、焚書坑儒(秦始皇)
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
焚毀典籍,坑殺書生。
28、懸梁刺股(孫敬、蘇秦)
出于兩個典故,東漢孫敬為刻苦學習,將頭發懸于房梁之上;戰國蘇秦,為刻苦學習,用改錐刺傷自己的大腿。
形容刻苦學習。
29、一諾千金(季布)
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
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30、約法三章(劉邦)
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31、南柯一夢(淳于棼)
淳于棼做夢到大槐安國做了南柯郡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夢。
比喻一場空歡喜。
32、偃旗息鼓(趙云)
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33、手不釋卷(呂蒙)
釋:放下;卷:指書籍。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34、養精蓄銳(孫權)
養:保養;精:精神;蓄:積蓄;銳:銳氣。
保養精神,蓄集力量。
35、暗度陳倉(韓信)
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要道。 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
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36、十面埋伏(項羽)
意思是設伏兵于十面以圍殲敵軍。
37、投筆從戎(班超)
從戎:從軍,參軍。
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38、馬革裹尸 (馬援)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
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39、多多益善(韓信)
益:更加。越多越好。
40、老當益壯(馬援)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
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1、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后,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42、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江東:借指家鄉。
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家鄉父老。
4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44、煮豆燃萁(曹植)
燃:燒;萁:豆莖。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
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
45、刮目相看(呂蒙)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6、樂不思蜀(劉禪)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47、七步成詩(曹植)
稱人才思敏捷。
48、言過其實 (馬謖)
實:實際。
原指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后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49、七擒七縱(諸葛亮)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50、寶刀不老(黃忠)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51、才高八斗(曹植)
才:才華。
比喻人極有才華。
52、一揮而就(蘇軾)
揮:揮筆;就:成功。一動筆就寫成了。
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
53、封金掛印(關羽)
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
54、單刀赴會 (關羽)
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
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5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56、入木三分(王羲之)
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57、聞雞起舞(祖逖)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
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58、東山再起(謝安)
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59、洛陽紙貴(左思)
晉代左思的《三都賦》寫成后,在洛陽許多人競相傳寫,引起紙價上漲。
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60、養虎為患(項羽)
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61、狗尾續貂(司馬倫)
續:連接。晉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作帽子的裝飾。
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62、畫龍點睛(張僧繇)
原形容南朝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
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63、江郎才盡 (江淹)
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64、精忠報國(岳飛)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65、胸有成竹(文與可)
原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66、牛角掛書(李密)
比喻讀書勤奮。
67、韋編三絕(孔子)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
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多次。比喻讀書勤奮。
68、囊螢映雪(車胤)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讀。
69、程門立雪(楊時)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師。
70、鑿壁偷光(匡衡)
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
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71、請君入甕(周興、來俊臣)
甕:一種陶制的盛器。
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
72、口蜜腹劍(李林甫)
嘴上說的很甜美,心里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73、赴湯蹈火(嵇康)
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74、鶴立雞群(嵇紹)
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75、割發代首(曹操)
割掉頭發代替頭顱。
比喻以身作則,講誠信。
76、坦腹東床(王羲之)
舊作女婿的美稱。
77、嗟來之食(黔敖)
一個寧可餓死也不吃嗟來之食得有骨氣的窮人。
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7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廣)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79、草菅人命(賈誼)
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殘害人命。
80、錦囊妙計(諸葛亮)
舊小說里描寫足智多謀的人把對付敵方的計策寫在紙條上,放在錦囊里,以便當事人在緊急時拆閱。
比喻有準備的巧妙辦法。
81、不知所云(諸葛亮)
云:說。不知道說的是些么。
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82、得隴望蜀(岑彭)
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
比喻貪得無厭。
83、兔死狗烹(勾踐)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
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84、不學無術(霍光)
學:學問;術:技能。
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85、髀肉復生(劉備)
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
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86、后患無窮(劉備)
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
87、虎踞龍盤(諸葛亮)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88、 集思廣益(諸葛亮)
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
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89、超群絕倫(關羽)
倫:同輩。
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90、一身是膽(趙云)
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91、堅壁清野(荀彧)
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
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據點,又搶不到物資。
92、如嚼雞肋(楊修)
雞的肋骨。
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
93、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
舐:舔;犢:小牛。
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
94、勢如破竹(杜預)
勢:氣勢,威力。形勢就象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后,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
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95、車載斗量(趙咨)
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
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為奇。
96、斷頭將軍(嚴顏)
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97、兵貴神速(郭嘉)
神速:特別迅速。
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98、出言不遜(張郃)
遜:謙讓,有禮貌。
說話粗暴無禮。
99、大器晚成(崔琰)
大器:比喻大才。
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100、負重致遠(龐統)
負:背著;致:送到。
背著重東西走遠路。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
100個歷史故事成語2 歷史故事成語及主要人物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臥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尸(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云)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成語“退避三舍”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故事出自《國語·吳語》、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杰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故事見于《莊子列御寇》、成語“探驪得珠”,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故事見于《莊子·秋水》、成語“望洋興嘆”,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后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后來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成語“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于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100個歷史故事成語3 歷史故事成語簡短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么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后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并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后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并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后來終于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后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三令五申:孫武流寓于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后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哄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
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后,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圍魏救趙: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
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里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成語是漢語詞匯系統中的特殊的成員,它們形式簡潔、意思精辟、結構定型,或出自經傳或來自謠諺,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篇一:下筆成章 曹植,字子建,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詩、辭、歌、賦十幾歲時就能誦讀名篇數百,而且也非常會寫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稱他是個?奇才?。?
曹操對自己兒子的才氣也非常賞識,但又覺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覺得曹植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但也不免有些懷疑這文章是請入代寫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認真地盤問道:?你的文章我看過了,寫得不錯,是不是請別人代你寫的呀
曹植趕忙給父親跪下,稟告道:?不是的,我能夠言出為文,下筆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當面考我,怎么能說我是請別人代寫的呢曹操聽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銅雀臺竣工了,就讓幾個兒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們每人都寫出一篇辭賦來,試一試他們的文采。曹植拿起筆來就寫,一會幾工夫就寫好了。這就充分證實了曹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釋義 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客文思敏捷,文章寫得很快。
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篇二:順手牽羊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亂。唐憲宗派大將李愬。擔任唐州節度使,剿滅吳元濟。
李愬到任,放風麻痹吳元濟。散布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朝廷派我來,只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吳元濟觀察了李愬的動靜,見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愬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李佑告訴李愬,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蔡州是吳元濟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愬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時,爬上城墻,殺了守兵,打開城門,部隊靜悄悄涌進了城。籌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于被捉。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押往長安。駐扎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篇三:葉公好龍 從前,有一個人,他最喜歡龍了。他穿的衣服上繡著龍,戴的帽子上也繡著龍。他住的房子,墻壁上畫著龍,柱子上刻著龍。這些龍都牙齒尖尖的,爪子尖尖的,很兇猛的樣子。
有一天,天上的龍聽說有個人很喜歡自己,就飛下來找他了。龍來到那個人的家里,他的頭才伸進窗口,尾巴已經到了屋頂上。這個非常喜歡龍的人,一看,那條龍尖尖的牙齒,尖尖的爪子,嚇得回頭就跑。原來他喜歡的并不是真的龍,而是畫出來的假龍。
?葉公好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好?是?喜歡?的意思。有人嘴上說喜歡某件事情,實際上并不這樣,甚至還害怕某件事情,可以比喻作?葉公好龍?。
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篇四:一字之師 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
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里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寫好后,他覺得非常滿意。
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后,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于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因為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歷史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篇五:天下無雙 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后,怕哥哥魏王追究,避居趙國。他聽說毛公和薛公很有才能,便去邀請。但兩人不肯來見。他打聽到毛公藏在賭徒中,薛公藏在賣酒人家,便去尋訪,終于結識了兩人。
平原君知道后,說:?以前聽說信陵君為人天下無雙,今天看來他行為荒.唐,徒有虛名!?信陵君說:?既然平原君恥笑我,那我該離開這兒了。?平原君知道說錯了話,向信陵君謝罪。信陵君名望更大了。
這時秦國出兵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信陵君怕魏王追究他的竊符之罪,不肯回國,并告誡下人:?誰為魏王使者通報,處死!?只有毛、薛兩人冒死進言:?秦滅了魏,公子國破家亡,怎么見天下人信陵君立即省悟。信陵君回到魏國,魏王把上將軍的印信授給他。信陵君率齊、魏等六國兵將,大破秦軍。他威震天下,被譽?天下無雙?。
成語是最?中國?的詞匯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語大多從古代流傳下來,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詞匯的一些特點,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情況以及作者的個人感悟。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篇一:夜郎自大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于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于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后,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后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 ?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篇二:鞭長莫及 魯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莊王派申舟出使齊國。出使路上要經過宋國,楚莊王仗著國力強盛,要申舟不向宋國借路。申舟說:?如果不借路,宋國人會殺我。?
?宋國要是殺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們。?楚莊王說。
果然,不向宋國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國。宋國君臣認為這是對本國的莫大侮辱,就殺了申舟。楚莊王聽到這個消息,氣得暴跳如雷,立即發兵攻打宋國,一下子就把宋國的都城團團圍住。
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軍還是沒有取勝。第二年春天,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去請求晉國派兵救援。晉景公想要發兵去救宋,國大夫伯宗說:?大王,我們不能出兵,古人有話說:?鞭子雖然長不能打到馬肚于上。?現在楚國強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們不能和楚相爭。晉國雖然強大,可是能違反天意嗎?俗話說: ?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納有污泥濁水,山林草叢中暗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有斑痕,晉國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
景公聽了伯宗的話,停止發兵,改派大夫解揚去宋國,叫宋國不要投降,就說援兵已經出發,很快就要到了。
宋國人在城中極其艱苦地堅守了幾個月,楚軍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國求和,并帶走宋國大夫華元作為人質。
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篇三:小時了了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宇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于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余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
守門人通報后,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后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后,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后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里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后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后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篇四:老馬識途 故事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里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么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于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后終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歷史著名的成語典故大全篇五:下筆成章 曹植,字子建,自幼聰明伶俐,喜歡詩、辭、歌、賦十幾歲時就能誦讀名篇數百,而且也非常會寫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稱他是個?奇才?。?
曹操對自己兒子的才氣也非常賞識,但又覺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覺得曹植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但也不免有些懷疑這文章是請入代寫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認真地盤問道:?你的文章我看過了,寫得不錯,是不是請別人代你寫的呀
曹植趕忙給父親跪下,稟告道:?不是的,我能夠言出為文,下筆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當面考我,怎么能說我是請別人代寫的呢曹操聽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銅雀臺竣工了,就讓幾個兒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們每人都寫出一篇辭賦來,試一試他們的文采。曹植拿起筆來就寫,一會幾工夫就寫好了。這就充分證實了曹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本文地址://n85e38t.cn/chengyu/91849.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成語歷史典故合集
下一篇: 一朝之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