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中(zhong),禪(chan)意盎然,有(you)人生的(de)(de)三昧、有(you)佛(fo)學的(de)(de)感悟、有(you)茶人的(de)(de)心情與品味(wei)。《禪(chan)茶一味(wei)》更(geng)多體(ti)現的(de)(de)不只是(shi)茶與禪(chan)的(de)(de)相符,更(geng)多是(shi)體(ti)現一種靜的(de)(de)生活方式(shi),從(cong)這杯禪(chan)茶中(zhong)體(ti)驗不太一樣的(de)(de)人生滋味(wei)。
苦中生樂,乃禪茶一味之妙。
對于以“苦(ku)、集(ji)、滅、道”四諦(di)為真(zhen)理(li)的(de)佛(fo)教思想,在生活中用茶來比(bi)擬,的(de)確是(shi)最用心(xin)的(de)。
首先,禪(chan)和茶同為苦(ku)中(zhong)甘甜,回味悠長。無論多好的茶,必須用適當(dang)的開(kai)水沖(chong)泡;無論多高深的禪(chan),也當(dang)在生(sheng)活(huo)中(zhong)體(ti)驗。所以,歷代(dai)高僧都強調在生(sheng)活(huo)中(zhong)修行(xing),用修行(xing)來指(zhi)導人生(sheng)。
蘇東(dong)(dong)坡和(he)了緣(yuan)禪師(shi)于河(he)邊(bian)論(lun)道,一個(ge)(ge)喝酒(jiu),一個(ge)(ge)品茶。東(dong)(dong)坡先(xian)生(sheng)將(jiang)吃剩的(de)骨頭扔于河(he)上,引狗去追,東(dong)(dong)坡先(xian)生(sheng)即興一句“狗咬河(he)上(和(he)尚)骨”,將(jiang)了緣(yuan)禪師(shi)立于禪之上。了緣(yuan)禪師(shi)略(lve)一思索,將(jiang)東(dong)(dong)坡先(xian)生(sheng)寫(xie)的(de)詩(shi)扔于河(he)上,順口一句“水漂東(dong)(dong)坡詩(shi)(尸(shi))”。境界更(geng)高,無常(chang)更(geng)妙。
故(gu)于苦中生樂,乃(nai)禪茶一(yi)味之妙。
其(qi)次,禪和茶(cha)同(tong)為(wei)集中清醇,爽心宜人(ren)。集者,緣(yuan)分也。所以以茶(cha)為(wei)道是要看(kan)緣(yuan)分,古(gu)人(ren)說:道不(bu)同(tong),不(bu)相為(wei)謀。
很多人以為天天用一套豪華的茶具,泡一壺高檔的茶葉,燃一(yi)柱上(shang)等(deng)的沉香,供上(shang)鮮(xian)花、伴上(shang)雅(ya)樂,年紀輕輕,侍(shi)者(zhe)伺候著,花幾個小(xiao)時時間在那里小(xiao)口細酌,以(yi)為茶道,其(qi)實,那是在等(deng)死。
當辛苦的農民在太陽下勞累耕種一天后,滿頭大汗的回到家里,親人用粗制的大碗,泡上一碗溫暖的、粗制的紅白茶,老(lao)農一(yi)口倒進肚(du)中(zhong),長(chang)長(chang)的(de)舒口氣,哪(na)個(ge)爽,才叫禪(chan)(chan)茶(cha)(cha)一(yi)味(wei);當(dang)工作了(le)一(yi)周后,禮拜天全家人來到公園(yuan),帶上家鄉的(de)小吃(chi),泡(pao)(pao)上幾(ji)碗蓋碗茶(cha)(cha),在(zai)冬日的(de)陽(yang)光下聊天、打牌,親情融融,老(lao)少(shao)樂(le)樂(le),這才是禪(chan)(chan)茶(cha)(cha)一(yi)味(wei);退休了(le),幾(ji)個(ge)老(lao)工人、老(lao)干部泡(pao)(pao)一(yi)大壺(hu)保溫茶(cha)(cha),在(zai)寺廟的(de)后院(yuan)子(zi)風(feng)中(zhong)對弈歡飲,不相讓步(bu),這才是禪(chan)(chan)茶(cha)(cha)一(yi)味(wei)。 對境而生意,于緣而起禪(chan)(chan),本不可強求。
故于集中生(sheng)樂,乃禪茶一味之(zhi)趣。
再者,禪(chan)和茶同為滅中(zhong)妙香,回味悠長。滅者,成住(zhu)壞空之無(wu)常(chang)也。所以禪(chan)和茶本無(wu)好壞、無(wu)對(dui)錯(cuo)、無(wu)取舍、無(wu)斷常(chang),香自本來。
無好壞:皆染污而生,本質空性,所以無需執著。
無對錯:還需因人而異,綠茶涼胃,紅茶生(sheng)熱,無論多高檔,體質不(bu)同,也得各(ge)取所需才是恰當。
無取舍:用(yong)則受(shou)益,不(bu)用(yong)也(ye)不(bu)關生死(si)。解脫非(fei)禪而在于(yu)心,生死(si)非(fei)茶而必須水,無禪亦能(neng)解脫,無茶也(ye)能(neng)解渴。
無(wu)斷(duan)常(chang):若得(de)個(ge)中妙,禪(chan)茶(cha)都(dou)是(shi)道,執(zhi)斷(duan)執(zhi)常(chang)都(dou)不(bu)可(ke)取。
一直(zhi)以來,我都很(hen)喜歡喝茶(cha),但居于鄉下山野,多為(wei)寺(si)院僧團奔走,故(gu)以不渴(ke)即為(wei)大樂(le),偶爾閑暇,得陽光下,徒弟(di)高興(xing)想(xiang)起了,泡杯“好茶(cha)”來,也自得其樂(le),悠(you)哉(zai)游哉(zai)!
法不可(ke)說,不可(ke)問,各自歡喜就(jiu)好(hao)!
?禪茶一味?這個詞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算陌生,自古以來,禪與茶便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們在茶語中悟禪道,在禪語中參人生。飲一杯清茶,能讓人心曠神怡,參一天禪,亦能讓人起伏不定的內心安靜下來。所以,茶禪一味,是很多人一生向往的境界。
大詩人蘇東坡云:?茶筍盡禪味,松杉真法音。?說的就是茶中有禪,禪茶一味。茶對禪宗而言,即是養生用具,又是得悟途徑,更是體道法門。
茶如果只像開水一樣,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樣,僅是提神,斷不能由單純的物質成為 文化 的載體。像修禪那樣去品茶,才知道好茶的精妙。茶道的目的不是為了 飲茶 止渴,也不是為了鑒別茶質。茶能清心去火,禪能靜心明性。茶中有禪,茶禪一心,更能清靜人的靈魂。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體會就是悟,在?悟?這一點上茶與禪有它們的共同之處。所謂?體驗也得處,皆是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復雜的程序和儀式去感受。碾茶過程中的輕拉慢推,煮茶時的三沸判定,點茶時id提壺高注,飲茶過程中的觀色品味,都借助事茶。體悟。佛性,喝進一縷縷大自然精英,換來一道道佛國美景。
禪茶一味,妙蘊人生,淡泊寧靜,虛懷若谷。一壺茶,盛放的是一顆云水禪心,是一種人生態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靈去悟。?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手執一杯香茗,茶韻生香,融入靈性,一道茶煙,輕輕一嗅,便疏通了靈秀之身心,隱逸而恬淡,清寧而閑適。
人間心意千萬種,一款心意一款茶。靜品歲月風雨,淡讀時光蒼茫,笑看天際流云,墨守四季輪回。生如春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禪茶一味,悟道如水。朝華夕拾,滄海桑田。彈指間,生命這本書已翻閱了大半,雖未腰纏萬貫,甚至清貧,但聊以自慰的是在自己擁有權勢的那些年,沒有迷失自己,沒有折戟官場,沒有做金錢的奴隸,也實在是一件幸事。不是嗎,做一個輕松的清貧者不比做一個負重的富有者,更超然自逸,更怡然自若嗎?做一個?無知?的?智者?不比做一個?無智?的?知者?更輕松自然嗎?
?茶為水骨,水為茶神?,自古以來,茶,更是諸多文人墨客的摯愛,茶如人生,有苦有澀,喝茶,喝的是心 情,品的是意境。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喝的是一種豪爽;陸游?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喝的是一種雅致;文征明?寒燈新茗月同煎, 淺甌吹雪試新茶?,喝的是一種歡愉;更有?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喝的是一種超然。
人的靈魂總是被太多的瑣事束縛著,只要靜心坐下,排除雜念,體味如茶道一般的禪道,就能頓悟。在品茶時放下世間的一切紛擾,專心體會清靜超脫。人世間。浮華的誘惑也好,功名的利祿也罷,多一份淡泊,就會得一分寧靜,自然就有了超凡脫俗的意境,就有了定力。
禪宗的理想境界是將思想融化在日常生活中。濃澀人生,清淡日子,流年歲月中,一份寧靜,一份幽然,一份感悟,盡在一盞清茶中。
?茶禪一味?是法語,坐在屋前陽光下,泡一杯茶,不說話,喝茶讓你靜了心,清了志,明了理,讓你的心靈和行動更加和諧與統一。悟禪喝茶的日子,云淡風輕,心無掛礙。
禪與茶,是一份寧靜的人生歸屬;茶與禪,是一次精神的人生沉淀。
禪茶(cha)一(yi)味(wei),詩意(yi)人(ren)生,心有花開,歲月靜好。
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屬于(yu)佛(fo)教茶(cha)(cha)藝(yi)。自古有“茶(cha)(cha)禪(chan)(chan)(chan)(chan)一味”之說﹐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中有禪(chan)(chan)(chan)(chan)機(ji)﹐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的(de)(de)每道(dao)程序都源自佛(fo)典(dian)﹑啟(qi)(qi)迪佛(fo)性﹐昭示(shi)(shi)佛(fo)理。所謂(wei)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系采用(yong)嚴格的(de)(de)融于(yu)佛(fo)法的(de)(de)生(sheng)產工(gong)藝(yi)加(jia)工(gong),通過特殊的(de)(de)茶(cha)(cha)藝(yi)表(biao)演,從而(er)啟(qi)(qi)迪佛(fo)性,昭示(shi)(shi)佛(fo)理的(de)(de)佛(fo)門用(yong)茶(cha)(cha)。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不僅有三德:“坐禪(chan)(chan)(chan)(chan)時(shi)通夜不眠,滿腹(fu)時(shi)幫助(zhu)消化,茶(cha)(cha)且(qie)(qie)不發(fa)”,而(er)且(qie)(qie)祛(qu)肺(fei)痢,保(bao)健康。護齒明(ming)目(mu)、 解渴生(sheng)津, 增長善根。因此飲茶(cha)(cha)便成為(wei)禪(chan)(chan)(chan)(chan)門修道(dao)的(de)(de)最好輔助(zhu).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文(wen)化的(de)(de)精神是“正、清、和、雅”,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文(wen)化的(de)(de)功能是“感(gan)恩、包容(rong)、分享(xiang)、結緣”,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文(wen)化的(de)(de)基礎是“苦、靜、凡、放”,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的(de)(de)最終(zhong)目(mu)的(de)(de)在(zai)(zai)(zai)于(yu)明(ming)心(xin)見性!禪(chan)(chan)(chan)(chan)茶(cha)(cha)更多的(de)(de)是品(pin)味茶(cha)(cha)與佛(fo)教在(zai)(zai)(zai)思想上的(de)(de)“同(tong)(tong)味”,在(zai)(zai)(zai)品(pin)“苦”味的(de)(de)同(tong)(tong)時(shi),品(pin)味煩苦人(ren)生(sheng),參(can)破“苦”諦;在(zai)(zai)(zai)“靜”味的(de)(de)同(tong)(tong)時(shi),品(pin)味遇事靜坐靜慮,保(bao)持平淡心(xin)態;在(zai)(zai)(zai)品(pin)“凡”味的(de)(de)同(tong)(tong)時(shi),品(pin)味從平凡小事中感(gan)悟大(da)道(dao)。
經常有經典陶坊的老朋友說,他學習過「經典泡茶法」,也很認同,他對禪學也略有了解,覺得「經典泡茶法」頗有禪茶的味道。 現在常見有許多茶店、會館懸掛 「禪茶一味」的書法匾額,他想了解 「經典陶坊」對于禪茶是怎么理解的?老友相問,也是我半生之問。事茶三十載,以經驗分享,故有此文。
禪宗的由來
2500年前,佛佗在靈鷲山說法,佛佗拈花,弟子大迦葉心領神會,因而開始有了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直了成佛的禪宗,迦葉也成為第一代禪宗祖師。時至中國南北朝,二十八代達摩祖師東渡中土,他為中國禪宗第一代,從大迦葉至唐代第五代弘忍大禪師,禪宗皆為一脈單傳,后弘忍傳第六代惠能大師及神秀禪師,開創了「南頓北漸」的禪風。從此,禪宗在中華大地大放異采。
茶與禪
中國是茶的故鄉,漢唐以來,飲茶為日常生活。茶可提神益身、增加能量,尤其備受儒釋道修行者青睞。其時僧人們多有種植、制作和品飲茶之習慣。而唐、宋時期,禪宗正是鼎盛之時,僧人及修行者們二六時中其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皆是禪,所以,僧人們的茶事生活自然而然就是禪茶了。
茶圣的禪境
陸羽(733—804)。著《茶經》,共分十部。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他建立的茶學系統為后人學茶指明方向,為茶的發展和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其地位無人可及,而因此陸羽被國人尊為:茶圣,無庸置疑其茶道已入至高境界。
皎然禪師(720—803)。得道高僧,在茶事茶道上與陸羽相互成就,傳言他就是陸羽的引導老師,他對陸羽寫《茶經》有莫大助益。他是佛門茶事集大成者,中國茶道茶文化之父,中國禪茶的始祖。皎然大師留下大量茶詩茶歌,其中不乏經典之作,從中可見其茶道之臻境。
從諗禪師(778—897)。禪宗六祖惠能(638—713)祖師的第四代傳人。他嗜茶成性,「吃茶去」的禪宗公案聞名于世,以河北省趙縣地為名的「趙州茶」成了禪茶的代表。他以茶行道,廣渡有緣眾生。「禪茶一味」也始于趙州大禪師,禪茶意謂茶是禪,禪亦茶,以茶修禪,以茶體道,以茶悟道,以茶行道,以茶入道,可以說「禪茶一味」是茶文化最高的體現。
盧仝(795—835)。唐代文學家、詩人。他著《七碗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有兩腋習習清風生。盧仝的七碗茶是描述用生命和心靈來感悟茶,每一個當下都充滿神韻,每一個過程都是活生生的,處處可見自性本心,這是身心靈高度的統一,盧仝他并非禪僧,但他在茶事中的和諧,正是禪茶和茶道的體現。日本國崇尚茶道,盧仝著有《茶譜》《玉川子詩集》等,七碗茶的次第和精神正是茶道的核心,而因此日本將盧仝尊為茶道之神。
榮西(1142—1215)。榮西是日本禪師與茶師。他到中國習禪和茶,是臨濟宗在日本的「初祖」,也是日本茶道的「初祖」,臨濟宗至今一直是日本禪宗的主流。榮西禪師并將中國的茶種攜帶到日本種植,并開始踐行禪茶,「禪茶一味」也因他而得以在日本弘揚。
千利休(1522—1591)。日本禪師和茶師,被日本國尊稱為「茶圣」,他是「禪茶一味」的發揚者,所呈現出來的「和、敬、清、寂」正是禪的意境,茶道心法的核心,影響著日本茶道文化的發展至今;他的茶道美學更是受日本國人推崇,成了日本的茶文化主流。
大家的茶禪
禪,不可說,或謂之為心,或心之所用。儒家的中道,止、定、靜、安、慮、得;道家的「致虛極、守靜篤」,求達身心靈的和諧,也是禪的體現。所以,無論是儒、釋、道、天主、真主等等,只要以本心、自性或心靈來事茶,那就是禪茶了,「禪茶一味」是也!萬不可讓禪的文字和名相障礙了對茶禪茶道的理解。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數不盡的嗜茶之人,如白居易、梅堯臣、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范仲淹、蔡襄、宋徽宗、文徵明、許次紓、陳繼儒、鄭板橋、魯迅等等,史上有記載他們的嗜茶事跡,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名人大家,相信以他們的修養,亦可謂禪茶了。
當今禪茶之士
我喝茶半世紀,事茶三十載, 所遇茶道高人無數。當代有禪風的茶人,首推種茶人無生老師。他是種茶世家,2014年,當他明白大道之后, 將自家一百多畝慣型農法茶園改為自然農法,目的就是保護大自然母親,喚起人們的覺醒;并發愿培養有道有術的茶人,利益社會。這也是我能有幸助緣無生老師的原因。他有道有術、有遠景、有大愿,所以他有大定,有如如不動之禪心,這就是「禪茶一味」。
臺灣老茶人詹勲華先生,也是易學老師,與我亦師亦友。他曾說:茶像拐杖,可探尋你的心靈。這是以茶觀心,茶與心的對話,心即茶,心茶相融,禪茶一味也!
心諦老法師說他一生離不開茶,茶可以幫助他入定,茶一入口立馬就能覺察到茶的活性和能量,也知道茶氣的走向,這境界與盧仝似,禪茶一味也!
?
臺中賴老先生是企業家、收藏家,一生嗜茶,修行數十年,平實平淡,溫文儒雅,與他相處,如沐春風。老先生知我是同好方家,請我喝流傳有序的150年臺灣野生老烏龍,茶入口通身溫暖,微汗冒出……老先生說,茶有生命,有能量,有靈性,要用感恩的心來品,讓生命與生命對話,覺受當下,活在當下,讓心靈升華。老先生一席話,使我受益受教了,此為禪茶茶道也!
感恩心是茶道
當下一杯茶,你能如實來看這杯茶嗎?沒有陽光、空氣、大地和水,有這杯茶嗎?沒有空和空無的能量,茶樹能存活嗎?沒有茶人的種植、管理、采摘、制作、烘焙、包裝和儲存,有茶葉嗎?沒有匠人制作茶壺、茶杯、燒水壺等茶具,如何沖泡?能有當下的這一杯茶嗎?這杯茶來自地、水、火、風、空,與你我的生命同源,當茶湯進入我們的身體,又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當知道這才是實相,能不生起感恩心?不感到幸福嗎?天下萬物皆有生命,茶能感知到你是否真誠;當你感恩心生起時,茶會歡喜地奉獻自己,讓生命全然綻放,茶湯自然更好喝;與此同時,自身亦會充滿愛和慈悲,心境更加寧靜和祥和,自然容易與茶湯對焦,心物相融,這是禪茶的境界。如此更能品嚐出、體驗出茶湯的美好。
禪是泡茶心法
2018年「經典陶坊」舉辦泡茶大賽。我們有自己的泡茶理念和方法,同時也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極簡、極至—經典泡茶法」(點擊藍字可讀)。因為我們的品牌是「經典陶坊」,所以稱為經典泡茶法,極簡是核心,亦可稱極簡泡茶法,大道至簡,極簡就是禪。又因為泡茶法有靜心開發明覺的作用,亦可稱靜心泡茶法,更可以稱為道法自然泡茶法。經典泡茶法其實也是動中禪,其心法就是禪,禪就是心,以心御茶,心茶合一,這就是「禪茶一味」。
那為什么禪是最高泡茶心法呢?現代的科學已經證實,空無中含有巨大的能量,當人的腦波頻率越小,能量就能吸收越多,這也是許多高僧只要入定很短時間是可以不睡覺的原因。所以我們經典泡茶法強調坐姿的重要,越放松,念頭越少,身心就越寧靜和穩定,就容易吸收到天地的能量,再經過心的作用,能量與茶相融,與茶合一,這時的茶湯最鮮美,更有能量,也充滿著神韻,這與許多藝術創作的所謂「靈感」的道理是一樣的。
是否心性穩定就可以泡好茶?茶事的一切都需要你用心來駕馭,所以心性穩定,禪心泡茶當然是最重要,但茶要泡好還需要有更多的層面,要理解茶,理解水,泡茶經驗也重要,更需要善于選擇茶器等等。許多禪師和老茶人一輩子喝茶,茶沒有泡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紫砂茶壺和燒水壺,不懂選擇茶器,我常開玩笑說,功夫好不如武器(茶器)好,事實就是這樣。
如何才能將茶泡好?我們在泡茶法有細述,此處不多講了。
禪茶的時代意義
一切茶事都可以是禪茶。學習如何用心靈、用真心來事茶,是禪茶的核心。經典泡茶法是用心靈來泡茶,開發心靈寶藏,心之妙用也!它能有效地將茶來泡好,通過泡茶和品茗讓你的心寧靜下來,穩定下來,靜能生智慧,如實來反觀自己,凈化心靈。所以泡茶桌是小小道場。以茶體道,以茶入道。這是禪茶的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庚子年二月 寫(xie)于臺北
本文地址://n85e38t.cn/cha/29565.html.
聲明: 我(wo)們致(zhi)力(li)于保(bao)護作者版權(quan),注重分(fen)享,被(bei)刊用文章因(yin)無法(fa)核實(shi)(shi)真實(shi)(shi)出處(chu),未能(neng)及(ji)時(shi)與作者取得聯系(xi),或有(you)版權(quan)異議(yi)的,請聯系(xi)管理員(yuan),我(wo)們會(hui)立(li)(li)即處(chu)理,本站部分(fen)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zi)于網絡,轉(zhuan)載是(shi)出于傳(chuan)遞更(geng)多信(xin)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標注錯(cuo)誤或侵犯了(le)您(nin)的合(he)法(fa)權(quan)益(yi),請立(li)(li)即通知我(wo)們(管理員(yuan)郵(you)箱:),情況屬實(shi)(shi),我(wo)們會(hui)第(di)一時(shi)間予(yu)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紅茶功效
下一篇: 有些茶有些人(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