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民 江蘇省中醫院
冬病夏治(zhi)是(shi)中(zhong)醫學中(zhong)一種特殊的(de)治(zhi)療方法,現今應用廣泛,在小兒諸多(duo)疾病的(de)治(zhi)療中(zhong)也具有(you)很好的(de)效果。
作用機制
一般認(ren)為中藥穴(xue)位(wei)(wei)貼敷(fu)的作(zuo)用(yong)(yong)機制是藥物的透皮(pi)吸收(shou)發揮作(zuo)用(yong)(yong)與剌激經(jing)(jing)絡穴(xue)位(wei)(wei)對(dui)人體發生(sheng)調節的雙重效應(ying)。中藥穴(xue)位(wei)(wei)貼敷(fu)不(bu)經(jing)(jing)過消化道,可避免(mian)肝臟的首過效應(ying)和(he)胃腸道的干擾影響,藥物經(jing)(jing)皮(pi)膚進入機體直接發揮作(zuo)用(yong)(yong)。
穴位貼敷(fu)的藥物主要是(shi)一些辛溫(wen)發(fa)散(san)、芳香(xiang)(xiang)行氣、溫(wen)陽散(san)寒的藥物,如麻黃(huang)、桂枝(zhi)、白芷、細(xi)辛、白芥子、延胡索、附子、干姜(jiang)、肉桂、吳茱萸、沉(chen)香(xiang)(xiang)、檀(tan)香(xiang)(xiang)、麝香(xiang)(xiang)、甘遂、冰片等。
現在常用基質(zhi):生姜汁(zhi)、凡士林等,常加少量透皮促進滲透劑:氮酮。
由于小(xiao)兒自身及疾病(bing)的特點,決定(ding)了冬病(bing)夏(xia)治的常用(yong)藥(yao)物多為辛散溫(wen)通,補氣(qi)助陽的藥(yao)物。如我院常用(yong)于小(xiao)兒哮喘(chuan)的“定(ding)喘(chuan)貼(tie)敷膏”,其(qi)主(zhu)要藥(yao)物組成是:白(bai)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肉桂。諸藥(yao)合用(yong)有溫(wen)陽散寒,活(huo)血通經,化痰定(ding)喘(chuan)功效(xiao)。
穴位作用
臨床上常選用肺俞(yu)、心俞(yu)、膈(ge)俞(yu)、脾(pi)(pi)俞(yu)、腎俞(yu)、定(ding)喘(chuan)(chuan)、膻(shan)中等(deng)穴(xue)位。肺俞(yu)可以(yi)宣(xuan)肺理(li)氣(qi)(qi),補(bu)益肺氣(qi)(qi);心俞(yu)、膈(ge)俞(yu)亦治咳喘(chuan)(chuan);脾(pi)(pi)俞(yu)可以(yi)健脾(pi)(pi)益氣(qi)(qi)、助(zhu)運化(hua)痰(tan);腎俞(yu)可以(yi)納氣(qi)(qi)平(ping)喘(chuan)(chuan),補(bu)腎助(zhu)陽;定(ding)喘(chuan)(chuan)可調理(li)肺氣(qi)(qi),平(ping)喘(chuan)(chuan)止咳;膻(shan)中為八(ba)會穴(xue)之氣(qi)(qi)會,可調理(li)一身之氣(qi)(qi)。
適應證
主(zhu)要用于兒(er)童支(zhi)氣管哮喘緩解期、過敏性鼻炎、反復呼吸道感染等(deng)疾病,且中醫辨證屬(shu)于肺脾(pi)氣虛和脾(pi)腎陽(yang)虛證者。
禁忌證
(1)年齡≤1歲者(zhe);
(2)辨(bian)證屬于(yu)陰虛者;
(3)發熱患(huan)者,或(huo)處于疾病(bing)的急性期(qi)或(huo)發作期(qi);
(4)對貼敷(fu)藥物或敷(fu)料(liao)成分過敏(min)者;
(5)貼敷部位皮膚有創(chuang)傷(shang)、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
(6)瘢痕體質者;
(7)糖尿病(bing)(bing)、血(xue)液病(bing)(bing)、惡(e)性高血(xue)壓(ya)、嚴(yan)重(zhong)心腦血(xue)管疾(ji)病(bing)(bing)、嚴(yan)重(zhong)肝腎功能障(zhang)礙(ai)等疾(ji)病(bing)(bing)患者;
(8)其他醫生認為不宜使用的患者。
常用藥膏
藥物(wu)制備過程要求(qiu)在(zai)無菌、清潔(jie)、常溫環境(jing)下(xia)進行,或者(zhe)在(zai)當地醫療(liao)機構的專(zhuan)用制劑(ji)室完(wan)成。
基本藥物組成:白(bai)芥子、延胡索、甘(gan)遂(sui)、細辛、肉桂,其比例為4:4:2:2:1。
將藥(yao)物烘干,粉碎(sui),研細(xi)末,過80~120目篩,備用(yong)。
藥膏(gao)制備(bei)方(fang)法:將上藥加入姜汁或(huo)凡士林調(diao)成干稠膏(gao)狀(zhuang),做成直徑1cm左右、高度0.5cm左右的(de)藥餅,放在3cm×4cm的(de)脫敏膠布中心,制成貼敷藥膏(gao)。藥物應(ying)在使用(yong)的(de)當日制備(bei),或(huo)者置冰箱(xiang)冷藏室備(bei)用(yong)。
貼敷方法
(1)貼敷時機
每年夏(xia)天(tian),農歷三伏(fu)天(tian)的初、中、末伏(fu)進行(xing)貼(tie)(tie)敷治療(liao)。每次貼(tie)(tie)敷之間(jian)間(jian)隔2天(tian),1個療(liao)程(cheng)共貼(tie)(tie)敷10次。
(2)貼敷方法
選定貼敷部位(穴位),擦拭干(gan)凈,常(chang)規消毒(du),將做(zuo)好(hao)的貼敷藥膏貼在(zai)穴位上。
(3)貼敷時間
貼敷(fu)(fu)時間一般為2~4個小時。對于耐受度低、出現(xian)不適感(gan)或貼敷(fu)(fu)處皮膚出現(xian)灼熱、疼痛、紅腫、起泡(pao)的(de)患兒,應立即取下(xia)。
(4)療程
每年貼(tie)敷1個療(liao)程,連續貼(tie)敷3年。
小兒貼敷注意事項
穴位貼敷(fu)藥物(wu)對皮(pi)膚(fu)有(you)一定的刺激性,正常可出現潮紅、灼(zhuo)熱感(gan)、異(yi)物(wu)感(gan)、小水皰等反應(ying),可以不進行處理(li)或者(zhe)予濕潤燒傷(shang)膏外涂(tu)。
如(ru)果局部皮(pi)膚(fu)(fu)出(chu)現(xian)嚴重(zhong)紅(hong)腫(zhong)、大水皰(pao)、潰(kui)爛(lan)、疼痛、皮(pi)膚(fu)(fu)過(guo)(guo)敏(min)、低熱(re)等現(xian)象(xiang),屬于(yu)不(bu)良反應,應當(dang)立即停藥并及(ji)時(shi)(shi)處理(li)。貼(tie)敷后皮(pi)膚(fu)(fu)紅(hong)腫(zhong)的,可(ke)外(wai)涂(tu)黃芩油膏等減緩(huan)刺激;皮(pi)膚(fu)(fu)水皰(pao)、潰(kui)爛(lan)者(zhe)應避免(mian)抓撓、保護創面并涂(tu)擦紅(hong)霉素軟膏、萬花油等;皮(pi)膚(fu)(fu)過(guo)(guo)敏(min)者(zhe),可(ke)外(wai)涂(tu)抗過(guo)(guo)敏(min)藥膏,嚴重(zhong)者(zhe)可(ke)口(kou)服(fu)抗過(guo)(guo)敏(min)藥物。貼(tie)敷時(shi)(shi)要注(zhu)意以下事項:
1.貼(tie)敷前(qian)應向患(huan)兒(er)家(jia)長說明穴(xue)位貼(tie)敷的(de)有關知識,做好患(huan)兒(er)及家(jia)長的(de)思(si)想工(gong)作。
2.貼(tie)敷藥膏,應將(jiang)其固定牢穩,貼(tie)敷期間(jian)避免患(huan)兒(er)劇烈運動,防止移位或脫(tuo)落。
3.貼敷(fu)后(hou)如有皮膚瘙(sao)癢(yang)、灼熱感(gan)等情況,可減少貼敷(fu)時間,不可抓撓。
4.對于殘留在皮膚的藥膏等(deng),只(zhi)可(ke)用清水洗(xi)滌,不宜用汽(qi)油或肥(fei)皂(zao)等(deng)有刺激(ji)性物品擦洗(xi)。
5.治療期(qi)間禁食(shi)生(sheng)冷、海鮮、辛(xin)辣(la)刺激性(xing)食(shi)物。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子源編著2020年6月)
三伏貼運用溫陽助陽、驅散里寒的中草藥,通過對皮膚的刺激和吸收作用,借經絡的傳導,以疏通經脈、行氣活血、調理臟腑、驅散體內的陳寒、老寒,以培補虧損的陽氣而達到外治內效、防病治病的目的,廣泛運用于內外婦兒科多種慢性疾病。
三伏貼是怎么治病的?
* 三伏貼體現了中醫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念,按照季節時令的特點,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原理,結合天灸、經絡與中藥,采用天然中草粉,用姜汁調和成膏狀,在人體相應穴位處,提高人體陽氣和免疫力,達到治病和養生的目的。
*
* 同時,它所采用的穴位敷貼也是中醫學防治疾病的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適當地內服或外用一些方藥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因此"冬病夏治三伏貼"體現了中醫學中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整體觀念和對疾病重視預防為主的理念。
*
* 此外,敷貼季節性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療法效果最佳。且最好每伏第一天來進行三伏貼治療,當然也不必過分拘泥于此,錯過了第一天也會有滿意的療效。敷貼對象為6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敷貼期間禁食生冷、油膩、辛辣之品。
*
* 經過了近百年的理論發展與臨床例證后,三伏貼療法已積淀的越來越成熟。目前,它神奇的療效已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認可,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千家萬戶,為更多人感知幸福和健康
中醫詳解“三伏貼”的妙用
* 夏至是舊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太陽黃經90°,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而“三伏”是陽氣隆盛的最好時令,利用這個時令進行穴位穴貼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中醫《內經》明確指出“春夏養陽”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理論,在中國農歷“夏至”、“初伏”、“中伏”、“末伏”的時令內,采用中藥穴貼進行傳統的中醫外治療法,是中醫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和中醫特色。
*
* 何謂“三伏貼療法”?
* 所謂的三伏貼療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可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并預防感冒。穴位貼敷主要適用于成人及兒童肺炎、哮喘、過敏性鼻炎、咽炎、扁桃體炎、反復呼吸道感染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只要在一年當中最炙熱的3 天,在背部的特定穴位貼上,到了秋冬您就可以輕松告別過敏氣喘老毛病;古代和現代中醫師皆指出確實有其療效。
*
* 三伏貼療法自古代流傳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就有記載『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應。
* 何為“冬病夏治 內病外治”?
* 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候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客觀條件,用特定的中藥在特定的穴位上貼藥以治療某些疾病的治療方法。根據近年來實踐經驗表明,從夏至起到頭伏之前進行第一階段的穴貼,以期達到“醒穴、溫經、通絡”的作用,進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穴貼,以致達到納陽攝氣、扶正固本、強壯正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實踐證明,“冬病夏治”可以使人體陽氣得到充實,抗病能力得到增強,為預防季節呼吸系統的常見疾病反復發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 何時是“三伏貼”的最佳時間?
* “冬病夏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選擇治療時機非常重要。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熱的時節,同時人體也正處于陽氣最為旺盛、氣血通暢、皮膚腠理松弛的狀態。在此期間采用穴位貼敷療法來預防“冬病”,將辛溫發散的藥物精制而成藥膏貼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溫陽益氣、通經活絡、祛風散寒止痛等作用,對“冬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
* 一般來說,“三伏天”是從二十四節氣的“小暑”后開始,橫跨“小暑”、“大暑”、“立秋”三個節氣,分為初、中、末伏,共30天,還有些年份是40天。為順應天時,貼敷治療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當遇到歷時40天的“三伏天”時,為了保證治療的連貫性,使每次貼敷的間隔時間相同,通常會增加一次,稱之為“加強灸”。
貼三伏貼時 要注意5個方面
三伏貼,即在特定穴位敷以中藥達到疏通經絡、調整臟腑陰陽、祛散寒痰的作用,使人體陰平陽秘,臟腑經絡通暢,可把寒氣從人體中釋放出來以治本,提高人體機體免疫力,降低機體過敏狀態,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治愈或減少疾病發作次數的目的。那么,貼三伏貼時注意哪些問題呢?
1.在準備貼敷前,一定要清潔皮膚,如果有嚴重的皮膚病或是過敏的話,最好不要貼敷。
2.每次貼敷時間成人以4-6小時為宜,如果短于4個小時的話,可能會影響療效,但兒童不得超過2小時。
3.有些人貼敷后會出現一些局部皮膚反應。一般來說輕微的皮膚發紅或冷熱感覺屬于正常,如果出現奇癢灼痛難忍等應立即去掉藥膏。
4.貼藥期間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同時也要遠離空調和電扇。因為進入空調房后,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貼敷當天更是應避免過度吹電風扇,最好是在自然通風的地方。
5.治療期間飲食方面要清淡為宜。忌煙、酒、生冷、辛辣、海鮮易致敏及刺激性的食物。貼敷局部3天內不能沾水。
* “三伏貼敷”與“數九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復發作及過敏性病癥,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連續貼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夠明顯減輕癥狀,減少發病率。
* 功效
*
* 三伏貼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寒邪、提高衛外功能的效果。
*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傳統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節氣中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而三伏日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遵照古籍,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三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治療。
*
*
* 適應癥
* 經中醫辨證論治屬虛寒證的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咳嗽,反復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
*
* 禁忌事項
*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等。
?
中(zhong)藥(yao)穴(xue)(xue)位貼敷對于(yu)患咳嗽、支氣(qi)管哮喘、支氣(qi)管炎、反復呼吸(xi)道感(gan)染、咽炎、過敏性鼻炎等呼吸(xi)道疾(ji)病具(ju)有(you)(you)肯(ken)定的(de)療(liao)(liao)效(xiao),尤其對小兒反復呼吸(xi)道感(gan)染方(fang)面(mian)療(liao)(liao)效(xiao)較為(wei)顯(xian)著(zhu)。中(zhong)醫中(zhong)藥(yao)扶正培本、健(jian)脾(pi)益氣(qi)補(bu)腎(shen)之法有(you)(you)其獨到(dao)之處。運用冬病夏治(zhi)、夏病冬防的(de)方(fang)法治(zhi)療(liao)(liao)哮喘和(he)反復呼吸(xi)道疾(ji)病有(you)(you)很好的(de)療(liao)(liao)效(xiao)。穴(xue)(xue)位貼敷方(fang)法簡便,無毒副作用,無痛(tong)苦,易被(bei)小兒接受(shou)。堅持貼敷,即(ji)可(ke)收到(dao)益肺健(jian)脾(pi)的(de)功效(xiao)。
風濕病多發于冬季或氣候變化、陰天下雨之時,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反復發作,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很大影響。祖國醫學認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與大自然是一個整體,即所謂的“天人相應”,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人體亦然。冬季氣候寒冷,人體精氣內藏,蓄積以應對時令的寒冷,并能滿足來年的生發的需要。“冬病夏治三伏貼”根據中醫“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傳統理論,在三伏天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期,通過中藥對人體穴位的刺激,激發經絡功能,有助于體質的增強,對一些特別是寒冷天氣經常反復發作關節疼痛的風濕病患者,效果較好。
用藥部位
適應癥
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病、軟組織風濕癥、產后風濕癥、干燥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癥,中醫辨證屬于素體肝脾腎虧虛的患者。癥見:
通過穴位貼敷,直接作用起效快而持久,于上述疾病中醫辨證屬虛寒型者,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為最佳貼藥時間。
貼敷禁忌
屬于熱證(即關節熱痛,發熱,不怕涼反怕熱)的風濕病患者當慎用或忌用。孕婦禁用;年老有多系統慢性病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背部有皮疹者、瘢痕體質者、皮膚過敏者慎用。
貼敷藥物期間,應當注意著裝,盡量穿深色衣物,防止藥膏污損衣物;貼藥后不宜做劇烈運動以防藥物脫落;貼敷藥物期間,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也應盡量避免煙酒、海味及辛辣刺激、牛羊肉等食物;在取下貼敷藥物后,可用清水沖洗局部。不要搓、抓、撓背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三伏天之內注意防止感冒。貼敷后如有不適,如:局部瘙癢,疼痛,出現皰疹或皮膚破潰等請立即取下藥物,并及時到風濕病科門診處理,嚴重的也可到皮膚科就診。
預約流程
預約開始時間2021年7月2日
注意事項
1.為避免聚集,請患者按照就醫提示及預約時間,分時段就診、貼敷;
2.自預約開始日期至三伏天期間,全天可辦理取號、開單、交費手續;
3.有關節疼痛表現的風濕病患者,建議加用“穴位貼敷治療”,聯合冬病夏治貼敷有助于改善癥狀;
4.“穴位貼敷治療”僅可在醫院風濕病科門診開單,詳情可咨詢風濕病科門診醫師;
5.預約時段內只能開單、交費,不能貼敷;
6.自費、公療患者可使用我院微信小程序、手機APP在線掛號、開單、交費,寄藥到家或來院自取;
7.請妥善保管好貼敷治療單,未攜帶治療單、寄藥到家或取藥離院的患者不安排院內貼敷;
8.非集中貼敷時間段,患者可憑貼敷治療單在8號樓3層風濕病科門診指定位置貼敷。
集中貼敷
/ 集中貼敷時間 /
/ 集中貼敷地點 /
8號樓B1層導醫臺處
/ 溫馨提示/
已預約患者持治療單于集中貼敷日期,按照預約時間,分時段來院,在指定位置由醫院專業醫務人員進行貼敷治療;
北京市醫保患者需持醫保卡辦理掛號、開單、交費手續,其余患者需持京醫通卡辦理相關手續;
為減少疫情防控期間的人流聚集,患者交費后可根據個人需求,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取藥回家自行貼敷;
我院組織各科室專家將貼敷穴位、貼敷操作、注意事項等內容拍攝制作示范教學片;
請來院患者遵守北京市和我院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期間,為防止人群聚集,建議提前預約繳費,錯峰貼敷;
具(ju)體工作以(yi)現(xian)場安排為準。
本(ben)文地址(zhi)://n85e38t.cn/zhongyizatan/99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li)于(yu)(yu)保護作者版權,注(zhu)重分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wei)能及時(shi)(shi)與作者取得聯系(xi),或(huo)有版權異議的(de),請聯系(xi)管理員,我們會立(li)即(ji)處理,本站部分文(wen)字與圖(tu)片資源來自于(yu)(yu)網(wang)絡(luo),轉載是(shi)出于(yu)(yu)傳遞更多信息之(zhi)目的(de),若(ruo)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de)合法權益,請立(li)即(ji)通知(zhi)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shi)(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shi)向您表示(shi)歉(qian)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溫陽(yang)化痰(tan)穴(xue)貼可(ke)防治呼吸道疾病(bing)
下一(yi)篇: 冬(dong)病(bing)夏治,養(yang)陽防病(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