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世(shi)界衛(wei)生組織駐華(hua)代表貝漢衛(wei)提醒,SARS可(ke)能重新暴發,各(ge)國一刻(ke)也(ye)不(bu)能放松警(jing)惕。
他的觀點得到了中(zhong)國衛(wei)生機構官員(yuan)的認同。北京(jing)市衛(wei)生局常務副局長、北京(jing)市SARS醫療救治指(zhi)揮中(zhong)心總(zong)指(zhi)揮韓德民透露,目前,北京(jing)市正在(zai)研究制(zhi)定應(ying)急預案(an)防止(zhi)SARS卷(juan)土重來。衛(wei)生部副部長朱(zhu)慶生要求,只要一有疫(yi)情,24小時內人員(yuan)必須到位。
他們是在(zai)北京(jing)地壇醫院(yuan)出席為中國(guo)最后兩名非典(dian)患者康(kang)復出院(yuan)而舉行的儀式上(shang)說這番(fan)話的。
貝漢衛今天證實,世界衛生組(zu)(zu)(zu)織和中(zhong)國(guo)政(zheng)府組(zu)(zu)(zu)成的(de)專(zhuan)家組(zu)(zu)(zu)正在廣東考察,尋找SARS病毒的(de)宿(su)主,時間持(chi)續(xu)一周(zhou)多。地(di)壇醫(yi)院專(zhuan)家郭利(li)民解釋,“宿(su)主”就是病毒寄生的(de)地(di)方,比(bi)如艾滋病毒的(de)宿(su)主來自一種非(fei)洲的(de)猴(hou)子。
貝漢衛說:“冠狀(zhuang)病毒(du)到底(di)從哪里來?它是如何傳給人類的?全世界(jie)的專家還都沒有(you)找到答案(an)。在這種沒有(you)科學(xue)突破的情況下,SARS卷土重來時,我們很少有(you)科學(xue)的武器,只有(you)依靠(kao)醫務人員(yuan)的發現和及時報告。”
在廣(guang)東考察的(de)世(shi)界衛生組織總部專家科曼蒂(di)博士表(biao)示,目(mu)前(qian)SARS病(bing)毒的(de)自然(ran)生態尚(shang)未(wei)可知,而掌握SARS病(bing)毒的(de)自然(ran)生態是真(zhen)正控制SARS疫(yi)病(bing)的(de)關鍵,找不到(dao)SARS病(bing)毒的(de)宿(su)主,SARS疫(yi)病(bing)隨時都可能(neng)重新暴(bao)發流行(xing)。
韓德(de)民說,大家(jia)關心“今冬明春(chun)非(fei)典是否再次發生(sheng)”,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de),北京已經做好了(le)準備。
韓德民(min)說,北(bei)京(jing)正在制定“防止非典反彈和再度(du)突發”的應急預案。北(bei)京(jing)將(jiang)形成(cheng)“防治非典應急網絡(luo)”。他說,北(bei)京(jing)已經為可能再次(ci)出現非典疫情做好了充分(fen)的思(si)想、組織和物(wu)質準備,也有了具體措施。
衛生部副部長(chang)朱慶生要(yao)求,首(shou)都防治非典工作(zuo)仍(reng)要(yao)嚴陣以待。他提(ti)醒地(di)壇醫院要(yao)做好準備:“只要(yao)一有非典疫情,在啟動三級(ji)預警后,就(jiu)(jiu)要(yao)立即啟用地(di)壇醫院,接到命令后,24小時內人員(yuan)就(jiu)(jiu)要(yao)全部到位,設(she)備到位,具備接收患者的(de)條件。”
“當某一不明病因的流行病侵襲人類時,人們對它的反應顯示了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恐
懼”(The terror of the unknown is seldom better displayed than by the response of an epidemic,particularly when the epidemic strikes without apparent cause)[1]。1977 年愛德華?凱斯曾用這句話來描述當時公眾對新出現的軍團病的恐慌心理,現在我們同樣面臨著一場不明病原體的新型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SARS),這句話似乎同樣適用于對當前人們心理的描述。不可否認,一部分公眾對這場新的流行疾病存在恐慌心理,這種恐慌部分原因是出于對新疾病的不完全了解,對于這種疾病的病原體、傳播方式、致病機理、發病經過、診斷治療預防等仍然缺乏進一步的認識。不過,幸運的是人類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WHO組織國際實驗室網絡聯合展開對SARS 的研究,相關研究機構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即找到了病原體并破譯了其基因組序列,初步揭開了SARS 的神秘面紗。目前,專家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研究發現SARS 疾病同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有關,而這種新病毒以前沒有在人體或動物體內發現過,這一發現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專家將繼續揭開這種疾病的更多的未知之處。研究人員通過全球性的協作,借助于互聯網絡和多種研究手段,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就鑒定出病原體。而在20 多年前,研究人員尋找HIV 病毒時用了兩年多時間,隨后又花費幾年時間才獲得其核苷酸序列。與之相比,對尋找SARS 病原體的快速反應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們大致回顧發現病原體的過程,或許可以得到新的經驗,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礎,為未來可能爆發的另一場流行病提供經驗。
研究進展
1.1 SARS 病原體的確認
2003 年3 月15 日,WHO 組織國際研究網絡,相繼有11 個國家的實驗室參加,我國于
4 月初加入。研究網絡的進展過程大致如下。
3 月18 日,德國通過電鏡從咽拭子標本中觀察到副粘病毒,同時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副粘病毒的基因擴增產物,并在網絡上公布電鏡圖片和基因序列。
3 月19 日,新加坡從病人呼吸道標本中發現副粘病毒顆粒并獲得較微弱的病毒基因擴增產物(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的引物)。國際上首先發現副粘病毒的荷蘭鹿特丹實驗室獲得有關病人的標本。
3 月20 日,國際上有4 個實驗室開始進行副粘病毒檢測。荷蘭鹿特丹實驗室檢測到副粘病毒,但是副粘病毒基因擴增為陰性,該實驗室將檢測試劑送到新加坡和香港,加拿大實驗室將雙份血清送到鹿特丹。
3 月21 日,香港中文大學科學家用猴腎細胞培養方法獲得病毒分離物,隨即研制了相應血清學診斷試劑。許多家實驗室的研究結果顯示此次病原體與下列病原體無關: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1、2、3 型,腺病毒,鼻病毒,腸道病毒,人間質肺炎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同時電鏡觀察到病毒顆粒為50-60nm,血清實驗證明加入病人血清可以抑制細胞病變而對照血清無效。
3 月21 日,鹿特丹實驗室發現在德國的3 個新加坡病人呼吸道標本的HMPV 病毒PCR
檢測為陰性。并且,兩個可疑病例的呼吸道標本接種Vero 細胞和猴腎細胞均發現病變。也是在這一天,英國科學家檢測該兩病人標本中的H3N2 流感病毒;中國病毒專家洪濤宣布衣原體是引起SARS 的主要病原體,但不排除衣原體和冠狀病毒同時作用。
3 月21 日,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祝慶余、秦鄂德研究員等通過多方面的研究,成功從SARS 患者尸解標本中分離出冠狀病毒樣病毒,推斷可能是SARS 的病原體,并將這一重要結果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和國家衛生部進行了書面匯報。
3 月22 日,香港病毒實驗室電鏡發現冠狀病毒樣顆粒(70nm),美國從泰國病人標本得到的細胞病變產物中發現冠狀病毒樣顆粒(70-100nm),但同一份標本獲得HMPV 病毒PCR陽性結果。與此同時,加拿大、法國、新加坡等地開始使用PCR 和電鏡方法檢測副粘病毒和HMPV 病毒。加拿大發現20nm 的病毒顆粒并且發布HMPV 病毒的基因進化樹。
3 月23 日,香港病毒實驗室在8 份標本中發現2 份冠狀病毒RNA 陽性。美國報道在香
港標本中發現冠狀病毒,同時建立免疫熒光檢測病人血清的方法,并將冠狀病毒的基因擴增引物在網絡上公布。在新加坡和香港開始用鼻咽拭子樣本感染支氣管的方式進行靈長類動物實驗。加拿大和法國分別以電鏡觀察和PCR 技術檢測到冠狀病毒。德國、日本、新加坡從Vero 細胞中分離到病毒。英國實驗室在可疑病例呼吸道和尿標本中檢測到雞肺炎病毒序列。
3 月24-26 日,德國、香港的實驗室分別以電鏡觀察和PCR 技術檢測到冠狀病毒,德國
實驗室獲得病毒序列,證實新病毒的氨基酸序列與已知冠狀病毒的多聚酶氨基酸序列相符,德國、荷蘭、香港等地實驗室獲得更多的基因擴增序列,并在網絡上公布新病毒的基因進化樹。
3 月27-31 日,繼續進行以猴子為實驗對象的動物實驗。香港和美國實驗室分別證實正
常人血清與新分離病毒為陰性反應。與此同時,有更多的實驗室檢測到冠狀病毒:日本從新加坡標本中獲得陽性結果;香港檢測了50 份病人血清,其中27 份冠狀病毒抗體升高,同時人們還從10 份病人糞便樣本中發現5 份為病毒檢測陽性,并且發現發病后6-16 天病人糞便中可以檢測到病毒基因;加拿大在病人標本中發現人類副粘病毒。
4 月1-8 日,在動物實驗中用副粘病毒和間質肺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猴子出現臨床癥狀。
美國研究人員用ELISA 方法從發病20 天的病人血中檢測到抗體。香港研究人員用免疫熒光方法從發病10 天的病人血清中檢測到IgM 抗體。小白鼠實驗開始啟動。更多實驗室在Vero培養細胞中分離到冠狀病毒,又有一些血清學實驗證實,SARS 疾病為副粘病毒和冠狀病毒復合感染。荷蘭、德國、香港和美國相繼發現冠狀病毒的新序列,德國科學家在標本中發現衣原體。
4 月9 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在軍事醫學科
學院舉行了有關SARS 病原體研究座談會,雙方有關專家分別介紹了衣原體和冠狀病毒方面的研究進展。
4 月10 日下午,著名病毒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在舉行的“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識介紹會”上向中外數十家媒體宣布:“對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目前初見成效,已找到兩種主要病原體--衣原體和冠狀病毒樣病毒”。
4 月10 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李德新教授、畢勝利教授、段淑敏主任和許文波教授等科技人員,在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學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分離到數株冠狀病毒,克隆了所分離到的冠狀病毒部分基因。他們在三例死于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肺標本和其中一例的脾標本進行了冠狀病毒檢測,并從這些標本中提純并擴增出冠狀病毒基因,經過核苷酸序列測定證實所擴增基因為冠狀病毒的RNA 聚合酶基因,從而在世界上首次用分子生物學手段證實了病人器官內存在冠狀病毒。他們把新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比較,發現存在于非典型肺炎病人體內的冠狀病毒為一種變異冠狀病毒。用這些標本進行多種細胞培養,成功分離到新冠狀病毒,病毒在培養細胞中數次傳代,均穩定出現細胞病變,對該病毒的基因檢測持續陽性。從國內非典型肺炎病人咽拭子中分離到三株冠狀病毒,這些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從病人臟器中分離到的冠狀病毒核苷酸序列相同。目前獲得的研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冠狀病毒可能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
4 月11 日,新華社公布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祝慶余、秦鄂德兩位研究員的發現。2 月底,該研究所從一例SARS 患者尸解標本中分離并辨認出冠狀病毒。截止到3 月21 日,通過血清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獲得了關于冠狀病毒的進一步證明。4 月9 日,對分離出的4 株冠狀病毒進行了序列測定。4 月16 日公布了這些結果。
4 月12 日,加拿大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癌癥研究所Holt 博士及其研究組公布了SARS
嫌疑病原體的基因組序列。
4 月14 日,美國亞特蘭大CDC 的Anderson 博士研究小組也完成了基因組測序并在網上
公布,兩個研究小組的測序結果基本一致。
4 月16 日,WHO 負責傳染病的執行干事戴維?海曼宣布,經過全球科研人員通力合作,正式確認一種變異冠狀病毒引起SARS。
4 月17 日,WHO 在日內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完成病原體確定的最后一步工作,
即“科赫推定”中的第四步。由荷蘭Erasmus 大學Albert Osterhaus 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地用新冠狀病毒使實驗用猴子染病,進而該研究小組從被感染猴子體內分離出該病毒并進行了實驗室培養。表明全球科學家在一個月的通力合作后,初步確定了SARS 的病原體[2-9]。
4 月22 日,中國公布“非典”元兇冠狀病毒圖[3][7][10] 。
1.2 SARS 病毒基因組解碼進展
1.2.1 加拿大史密斯基因科學中心
4 月12 日,加拿大科學家破解SARS 疑似病原體的基因,朝開發SARS 診斷方法以及研
發SARS 疫苗、藥物邁出第一步。
位于溫哥華的史密斯基因科學中心投入全球對抗SARS 的行列。中心主任馬拉說,基因
編碼是科學家研發診斷檢驗方法所需的基本資料。史密斯基因科學中心破解此基因編碼之后,立即在國際網絡上公布(//www.bcgsc.bc.ca)以提供給世界各地其它科學家使用。
1.2.2 香港大學
港大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表示,港大醫學院完成引發SARS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測定,確定是一種全新病毒,懷疑是由動物傳播到人,至于是什么動物,則有待研究。袁國勇認為,這項發現有助于改善目前的快速測試方法。此前,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已于13 日晚將他們破解的新型冠狀病毒部分基因序列交給世界衛生組織的“SARS”工作小組。
1.2.3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 月14 日宣稱,已經完成了對被認為是引起SARS 全球流行的
新冠狀病毒基因組的測序。其基因測序結果與加拿大一個實驗室的測序結果基本一樣。對兩家機構的測序結果比較后,發現其中的區別在于他們的測序結果有15 個額外的核苷酸,而這將是繼續開展測序工作的重大開端。測序結果是在10 名科學家及許多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了12 天后得出的。研究人員將其中一例SARS 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在非洲綠猴腎細胞中進行傳代細胞培養,對引起該疾病的冠狀病毒的核酸序列提純后擴增測序。新的基因序列共有29,727 個核苷,在典型的冠狀病毒家族核糖核酸界值之內,冠狀病毒家族成員一般有29,000 至31,000 個核苷。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Julie Gerberding 博士談到,確定一種新型病毒的基因序列對于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有關基因序列的信息,可以開始進行有關抗病毒藥物的實驗室研究工作,可以作為研制疫苗的基礎,也可以發展診斷性測試以便早期發現病例。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結果幾乎相同,這一點十分重要,表明病毒可能有共同的來源,因為這些樣品是從在不同國家受到感染的不同的個體中采集的。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官員強調,對于病毒的分析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冠狀病毒能夠
快速變異,研究人員需要將由細胞培養分離到的病毒與從SARS 患者的患病組織中所獲得的病毒加以比較,所開展的基因測序工作將會加快比較工作的進行。
1.2.4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通力合作,于2003年4 月16 日完成了對分離自不同SARS 病例的四株冠狀病毒的基因組解碼工作。結果顯示,這一病毒的長度約為3 萬個堿基對,與加拿大、美國報告的序列基本一致,屬于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這一成果僅比加拿大科學家宣布破譯冠狀病毒基因的時間晚兩天。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的成功測定,為追蹤冠狀病毒的來源,研制非典型性肺炎的診斷制劑、疫苗和治療藥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我國的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向前邁出重要一步[2][3][4][5][8][10]。
2 研究人員分離并鑒定病原體
在這場全球相關實驗室聯合尋找病原體的行動中,香港研究人員率先取得了突破,他們以傳統的病毒培養、血清學檢測技術以及現代分子遺傳學方法,鑒定了50 例SARS 患者體內的病原體—一種新冠狀病毒。另外,對對照組樣本的分析進一步支持了他們關于病原體的論點:在40 例來自患有其它呼吸疾病患者的呼吸道樣本中,沒有檢測到一份樣本含有新冠狀病毒的RNA;對來自血液捐獻者的200 份血清樣本中,沒有一份含有這種病毒的抗體。
這些發現同時支持了另兩家研究機構所提出的觀點,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和加拿大多倫多的相關研究機構同樣在SARS 患者體內分離到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并認為該病毒與SARS 爆發有聯系。德國研究人員在最初的三例患者體內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并且進一步收集了來自越南河內的患者樣本進行檢驗分析,結果也支持該結論。
2.1 國際實驗室網絡的研究結果
2.1.1 中國香港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Peiris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香港的患者進行了研究以尋找病原
體。
該小組選擇了香港三家急救醫院收治的50 例符合WHO 修改定義的SARS 患者,收集
了所有患者的咽拭樣本和血清樣本,選擇了部分患者分別收集嚴重期和康復期的血清和排泄
物樣本。另外,他們取得一例患者肺組織樣本,進行了病毒培養分離、反轉錄PCR(RT-PCR)
、常規的組織放射自顯影和電鏡觀察。用其他病人的咽拭樣本、排泄物和血清樣本的微生物
檢測結果作為對照。
研究人員最初進行了常規的血液檢查、生化檢查以及微生物檢查,對血液樣本、咽拭樣
本分別進行了細菌培養和血清學檢測,對咽拭樣本進行快速熒光抗原檢測,以確定病原體是
否為常見呼吸道感染病毒,并且用多種細胞進行培養以分離病原體;用臨床樣本直接進行
RT-PCR,以檢測是否為A 型流感病毒和人副粘病毒感染。另外,對培養細胞采用了ELISA
方法以檢測是否存在衣原體。
研究的突破在于從兩名患者的樣本中分別觀察到了冠狀病毒樣顆粒。樣本之一來源于一
名53 歲男性患者,在他的咽拭樣本、肺活組織切片等樣本中檢測到冠狀病毒RNA,患者本
身冠狀病毒抗體滴度顯著升高(1/200~1/1600)。另一樣本取自一名42 歲女性患者,PCR 檢
測對冠狀病毒呈陽性,她本身的血清抗體有變化(1/150~1/1600)。
研究人員分別對兩個樣本進行培養細胞接種,2-4 天后出現圓形折光的病變細胞,表明
有病原體分離,分離到的病原體不和識別常見病毒的試劑板反應。對細胞培養的提出物進行
42
高速離心,隨即進行了電鏡負染色觀察,發現形態不規則的包膜病毒,直徑約80-90nm,表
面特征與冠狀病毒相似。對被感染細胞超薄切片進行電鏡觀察,發現細胞質和細胞膜表面均
存在類似病毒顆粒,并且從兩名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大小和形態特征很相似。
為獲得新分離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研究人員進行了隨機RT-PCR,克隆測序了病毒感
染細胞的特征染色體帶,在GenBank 中進行了同源序列比較,在被檢測的30 個克隆中發現
了一個未知序列。對這段DNA 序列進行分析,發現與冠狀病毒存在低同源性,但由其推出
的氨基酸序列與冠狀病毒科的牛冠狀病毒和鼠肺炎病毒RNA 聚合酶存在高同源性(57%),
蛋白序列的系統發育學研究顯示新病毒與冠狀病毒Group2 高度相關。對病毒血清學反應采
用了間接免疫熒光檢測,結果顯示在32 例患者嚴重期和康復期的血清對比中,均出現血清
轉化,存在冠狀病毒的抗體滴度增長的現象。
研究小組還對人副粘病毒進行了RT-PCR 和血清抗體滴度檢測,結果顯示陰性,也未
檢測到其它病原體。因此,研究小組認為分離到的冠狀病毒就是SARS 的病原體或一個必需
的因子,不過,是否有其它的微生物或非微生物輔助因子起作用,則有待觀察[11][12]。
2.1.2 德國
最初SARS 爆發于亞洲,由于洲際旅行該疾病從亞洲傳播到其它大洲。鑒于SARS 疾病
是一種新出現的病癥,人類對其病原體一無所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對病原體的鑒定。
WHO 組織了國際實驗室網絡,集中各有關國家的研究力量以找出SARS 的病原體。德國研
究機構作為該網絡的一份子,也對病原體的鑒定展開了研究。
該研究小組最初選擇的樣本來自于同一家庭中的三個人:一名32 歲的男性患者、他的
妻子以及他的岳母。該男性為新加坡一名內科醫生,曾治療過一名SARS 患者而被感染,繼
而他感染了他的妻子和岳母。三人因故由新加坡到美國,該醫生在美國期間出現癥狀,他告
知了他的新加坡同事,該同事向WHO 作了匯報,WHO 在三人返回新加坡的航班中轉站—
法蘭克福對他們進行隔離。德國相關研究人員取得了他們的呼吸道樣本和血液樣本,隨后該
小組還獲得了來自亞洲的其他18 名可疑或可能SARS 病例的樣本,以及21 名接觸過SARS
患者但未被感染人員的樣本。
研究人員首先對上述3 例患者的樣本進行了PCR 檢測,以鑒定是否存在肺炎雙球菌、
肺炎衣原體、人巨細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人副粘病毒、鼻病毒及人冠狀病毒
OC43 和229E 型等已知呼吸道病原體;對呼吸道樣本進行抗原ELISA,以檢測是否存在肺
炎球菌、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時對血液樣本進行了血清學檢測;另外,研究人員
對呼吸道樣本和血液樣本負染以進行電鏡觀察,并將樣本進行培養細胞接種。
研究人員用痰液樣本進行了RNA 抽提,以隨機RT-PCR 技術分析,所設計的一些PCR
引物含有簡并性位點,并且多數引物3’端為T 堿基,以便DNA 多聚酶在引物末端堿基不
完全匹配的情況下能夠生效。使用了BLAST 工具對克隆擴增的產物進行了同源性比較。
研究小組通過對三例患者的樣本進行的多次檢測,針對已知呼吸道病原體的檢測結果
多為陰性,電鏡觀察呼吸道樣本時發現了稀少的副粘病毒樣顆粒,但隨后的數次針對副粘病
毒家族的PCR 檢測均顯示陰性。痰液樣本接種培養細胞6 天后,研究人員發現培養基中存
在病變細胞,隨即進行了RNA 抽提,對提取的RNA 進行RT-PCR,擴增克隆出約20 個不
同的DNA 片段,對這些片段測序后以BLAST 進行檢索,發現三個新的片段,新片段不與
數據庫中的序列匹配,但由新片段推出的氨基酸序列顯示了與冠狀病毒家族的同源性,表明
分離了一種新冠狀病毒。研究人員將新片段與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所測得的新
病毒核酸序列進行了對比,發現存在同源性。在對這三例患者的血清樣本以及被感染的培養
細胞進行了免疫熒光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抗體。在兩名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到IgG 抗體升高,
表明存在新冠狀病毒的血清反應。
43
為檢驗新病毒是否同SARS 相聯系,研究人員進一步收集了來自可能或可疑SARS 患者
及同SARS 患者有過接觸但未被感染人員的樣本(進一步收集的樣本均來自越南河內),對
這一批樣本進行了巢式PCR 分析,結果在可能SARS 病例中發現病毒的比例是100%,在可
疑病例中是23%,但在健康接觸者中未發現病毒,這些數據或許可進一步證明新冠狀病毒和
SARS 的聯系。
該研究小組還曾檢測到副粘病毒及肺炎球菌,但隨后的針對性PCR 實驗結果為陰性。在
幾例患者體內發現了衣原體感染,但并沒有在其他SARS 患者體內發現。因此研究人員還不
清楚這些病原體在SARS 疾病中是作為致病因子還是聯合致病因子[13]。
2.1.3 美國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是WHO 所組織的國際實驗室網絡的研究機構之一,他
們也展開了對SARS 病原體的鑒定工作。CDC 的樣本來自于越南、新加坡、泰國、加拿大
、中國香港、臺灣和美國等的SARS 患者,試圖從一系列已知的病原體中鑒定出引起此次
SARS 爆發的病源。
由于SARS 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特異性,最初的研究側重于對已知的呼吸道病原體的排
查,綜合使用了多種檢測方法。研究人員收集了包括血液、血清、鼻咽拭子、含嗽液和器官
組織在內的多種樣本,在多種細胞中進行了培養,并對乳鼠進行了注射接種,以分離病原體;
觀察培養細胞和乳鼠,對出現病變的細胞或個體制備切片以進行電鏡觀察;對血清樣本進行
了血清學實驗以檢測抗體;進行了一般的和特殊的細菌培養,還利用了分子生物技術如PCR
、RT-PCR;對多種呼吸道病原體進行了篩選,如耶爾森氏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
、軍團桿菌、流感病毒A、B 型,副流感病毒家族等。
研究的突破在于通過電鏡觀察到了冠狀病毒樣顆粒。以患者呼吸道樣本接種的培養細
胞出現了細胞病變,對出現病變的細胞制作超薄切片,進行電鏡觀察,在病變細胞內及細胞
膜發現了冠狀病毒樣顆粒:直徑約80-140nm,病毒表面有20-40nm 結構復雜的突出物。利
用電鏡觀察患者支氣管沖洗液樣本,同樣發現了許多被感染細胞均存在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對病變細胞進行了RNA抽提和RT-PCR 以擴增新病毒序列,引物根據GenBank
中的已知冠狀病毒的序列信息而設計。對擴增后的純化產物進行了測序分析,與已公布的冠
狀病毒序列進行了比對,并利用生物信息學技術分析,得出該病毒的進化樹。新病毒與其他
冠狀病毒的序列以及由序列推出的氨基酸序列進行比較,發現新病毒與冠狀病毒家族group2
有較高的同源性。但分析進化樹顯示,這種病毒在遺傳學上與其它冠狀病毒均有不同,表明
分離的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對樣本進行的血清學檢測發現,以感染細胞切片與處于恢復期
的SARS 疑似患者血清進行反應,來自香港、曼谷和美國的SARS 疑似患者血清呈特異性反
應,呈現從陰性到陽性轉變或在間接熒光抗體實驗中反應性增高;對同一批血清樣本進行
ELISA 抗原檢驗,恢復期樣本的的反應呈高特異性,抗體滴度也逐漸升高。
經過樣本接種培養細胞擴增病原體,電鏡觀察發現病原體為冠狀病毒屬,分子生物學研
究進一步確定新病毒的本質特征,血清學實驗確定了與疾病的聯系,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分離
到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是SARS 的病原體。不過該研究小組同時指出:患者病灶組織細胞
中新冠狀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還未在病理過程中被直接檢測到。同時,還不能證實新病毒
存在于所有SARS 患者體內,一些SARS 患者未檢出冠狀病毒,需要進一步的相關研究[14][15]。
2.1.4 加拿大
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組織了SARS 研究小組,展開了對SARS
疾病的研究。
研究人員經過追蹤調查,證實該國最初的SARS 患者曾經去過香港并在那里被感染,
44
該患者返回加拿大并且將SARS 疾病傳播到該國。研究人員所取得的樣本即來自該患者(已
死亡)直接或間接傳染的9 名患者。研究人員對1 例尸檢組織樣本進行了組織病理學檢查,
對全部9 例患者的樣本進行了微生物學檢測。對尸檢組織樣本進行了免疫組織化學檢驗,以
檢測是否存在流感病毒A、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漢坦病毒、麻疹病毒、腸病毒、
黃病毒等已知常見病毒,以及立克次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耶爾森氏菌等,所有檢
測結果均為陰性。對9 例患者的血液樣本、呼吸道樣本以及尿液樣本進行了常規的細菌和真
菌檢測,并對這些樣本進行了培養,結果顯示陰性,另外針對軍團菌的專門檢測亦顯示陰性。
研究人員對呼吸道樣本進行了常見細菌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抽提了DNA,進行了針對常見
肺炎菌,耶爾森氏菌及衣原體等微生物的RT-PCR,結果同樣顯示陰性。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常見病毒的檢測,對9 例患者的所有呼吸道樣本和糞便樣本進行了常
規的直接病毒檢測,包括電鏡觀察和直接熒光抗體檢測,沒有在樣本中發現流感病毒A、B,
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同樣,針對常見呼吸道病毒,研究人員
也進行了病毒的分子生物學檢測,大多數的檢測結果顯示陰性,但對支氣管沖洗液樣本以及
咽拭樣本進行的巢式RT-PCR 發現了人副粘液病毒,并且排除了實驗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另外,從以呼吸道樣本接種的培養細胞中分離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9 例SARS 患者中5
例患者的樣本分離出了這種病毒,在4 例患者的樣本中分離到了副粘液病毒。至此,該研究
機構、香港研究小組和美國CDC 研究人員均報道了在SARS 患者體內分離到了新型冠狀病
毒。研究人員隨后對新病毒進行RT-PCR,擴增克隆了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并對其進行了測
序,以生物信息學技術對測序結果進行了分析:新病毒的序列和已知冠狀病毒的序列均不同,
但是由該序列推出的氨基酸序列與已知幾種冠狀病毒的氨基酸序列有較高同源性(78%),
新病毒的生物進化樹分析顯示新病毒同已知的冠狀病毒家族(group1、group2 和group3)均
不十分接近。
基于已有的發現,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認為所分離的人副粘病毒和新冠狀病毒可能都與
SARS 疾病相聯系,但還不清楚是兩者聯合作用,還是兩病毒分別單獨作用,甚或還有其它
未被檢測出的病毒在起作用,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證實[16]。
2.2 中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洪濤院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就SARS 的病原體展
開了研究,經電鏡觀察到SARS 患者尸檢標本中發現了衣原體和冠狀病毒顆粒,并在《中華
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文獻。
該研究小組選擇的樣本來自7 例因患SARS 死亡的患者,研究人員采集了死者的臟器
組織標本,制作了電鏡標本和病理標本。7 名死者中4 例來自廣東,1 例來自山西,1 例來
自北京,1 例為死于成都的香港患者,具有一定代表性。為分離病原,將病人肺組織提取物
接種于293 細胞(人胚腎轉化細胞系),并且對病人組織及其分離的病原進行免疫學鑒定,采
取了間接免(mian)(mian)疫熒光和免(mian)(mian)疫組(zu)織化(hua)學
截至2003年7月11日患病人數為8069人。
張(zhang)文康當(dang)時在記者發布會的原話是“中國(guo)大陸(lu)自2003年(nian)初發現非典型肺(fei)炎(yan)以來,截(jie)至3月31日,共(gong)報告(gao)非典型肺(fei)炎(yan)1190例,其中廣東省1153例、北京市12例、山西省4例,另外經回顧(gu)性(xing)調查,廣西壯(zhuang)族自治(zhi)區11例、湖南省7例、四川省3例。
已經治愈出院(yuan)的(de)共934人,占總病例(li)(li)數的(de)78.5%。其(qi)中(zhong)廣東911例(li)(li)、北京1例(li)(li)、廣西(xi)8例(li)(li),湖南(nan)、山西(xi)、四(si)川的(de)所有病例(li)(li)全部治愈出院(yuan),并(bing)且未發生新的(de)病例(li)(li)。在這次疫情中(zhong),共死亡46例(li)(li),其(qi)中(zhong)廣東40例(li)(li)、北京3例(li)(li)、廣西(xi)3例(li)(li),山西(xi)、湖南(nan)、四(si)川沒(mei)有死亡病例(li)(li)。”
事后衛(wei)生部(bu)常務副部(bu)長高強接(jie)受記者采訪(fang)時說(shuo)不認(ren)同張文康(kang)因隱(yin)瞞(man)疫(yi)情(qing)被(bei)免(mian)職(zhi),也(ye)不認(ren)同中國(guo)政府隱(yin)瞞(man)疫(yi)情(qing),聲稱中國(guo)官方第(di)(di)一次(ci)公布(bu)SARS疫(yi)情(qing)是2月11日,2月12日的人民日報新華社(she)已經(jing)明確提出來,在(zai)廣(guang)東(dong)地區出現一種(zhong)叫(jiao)非典型肺炎的疾病。在(zai)中國(guo)廣(guang)東(dong)政府第(di)(di)一次(ci)發布(bu)疫(yi)情(qing)的時候,世(shi)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還(huan)沒有發生SARS,這個發布(bu)本身就是對世(shi)界的警告。
擴展資料:
非(fei)典潛伏期1~16天(tian)(tian),常見為3~5天(tian)(tian)。起病急(ji),傳染性強(qiang),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可有畏寒,體溫常超過(guo)38℃,呈不規則熱或弛(chi)張(zhang)熱,稽留熱等,熱程多為1~2周(zhou);伴(ban)有頭痛、肌(ji)肉(rou)酸痛、全身乏力和(he)腹瀉。起病3~7天(tian)(tian)后出現(xian)干咳、少痰,偶(ou)有血絲(si)痰,肺(fei)部(bu)體征不明顯。病情于(yu)10~14天(tian)(tian)達(da)到高(gao)峰,發熱、乏力等感染中毒癥狀加重,并出現(xian)頻繁咳嗽,氣(qi)促和(he)呼(hu)吸(xi)困難(nan),略有活動則氣(qi)喘、心(xin)悸,被迫臥床休(xiu)息(xi)。這個時期易(yi)發生呼(hu)吸(xi)道的繼發感染。
病(bing)程(cheng)進入(ru)2~3周(zhou)后,發熱(re)漸退,其他癥狀(zhuang)與體征減輕乃(nai)至(zhi)消失(shi)。肺部炎(yan)癥改變的吸收(shou)和恢復(fu)則較(jiao)為緩慢,體溫(wen)正常后仍需2周(zhou)左右才能完全吸收(shou)恢復(fu)正常。輕型患(huan)(huan)者(zhe)(zhe)臨床癥狀(zhuang)輕。重(zhong)癥患(huan)(huan)者(zhe)(zhe)病(bing)情重(zhong),易出現呼吸窘(jiong)迫綜合征。兒(er)童患(huan)(huan)者(zhe)(zhe)的病(bing)情似(si)較(jiao)成(cheng)人輕。有少數患(huan)(huan)者(zhe)(zhe)不以發熱(re)為首發癥狀(zhuang),尤其是有近(jin)期手術史或有基礎疾(ji)病(bing)的患(huan)(huan)者(zhe)(zhe)。
-SARS事件
-非典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70474.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yu)(yu)保護(hu)作者(zhe)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wen)章因(yin)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wei)能及時(shi)與(yu)作者(zhe)取得聯系,或有(you)(you)版權異議的(de)(de),請(qing)聯系管理員,我們(men)會(hui)立(li)即(ji)處理,本站(zhan)部分文(wen)字(zi)與(yu)圖片資源來自于(yu)(yu)網絡,轉載是(shi)出(chu)于(yu)(yu)傳遞更多信(xin)息之目的(de)(de),若有(you)(you)來源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nin)的(de)(de)合法權益(yi),請(qing)立(li)即(ji)通知我們(men)(管理員郵箱(xiang):),情況屬實,我們(men)會(hui)第一(yi)時(shi)間予(yu)以刪(shan)除(chu),并同(tong)時(shi)向您(nin)表示(shi)歉意(yi),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