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于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藥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藥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
中藥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方名】加減當歸飲。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藥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俞長榮方。
中藥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何任方
慢性蕁麻疹在中醫理論中稱為癮疹,與風邪犯于體表肌膚有關,治療時需要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在醫生指導下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用藥,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避免盲目用藥造成不良影響。
1、風寒束表證:風寒束表導致的慢性蕁麻疹以風團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則減為主要癥狀,可應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加減,常用麻黃、桂枝、白芍、防風、黃芪等,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止癢的功效;
2、風熱犯表證:風熱犯表導致的慢性蕁麻疹以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加重,得冷則減為主要癥狀,可應用消風散加減,常用金銀花、連翹、黃芩、苦參、荊芥等中藥,具有疏風清熱、解表止癢的功效;
3、胃腸濕熱證:這類慢性蕁麻疹以風團片大色紅,瘙癢劇烈為主要癥狀,有時伴有脘腹疼痛、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泄瀉等癥狀,可應用防風通圣散加減,常用蒼術、澤瀉、茯苓、薏苡仁、茵陳等,具有疏風解表、通腑泄熱的功效;
4、血虛風燥證:常在午后或夜間加劇,伴心煩易怒、口干、手足心熱等,可應用當歸飲加減,常用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芪、黨參等,具有養血祛風、潤燥止癢的功效。
柴胡10 黃芩10 白芍20 桂枝10 生姜3片
大棗2枚 炙甘草6 金銀花10 連翹10 生石膏30(先煎)
這是我常用治蕁麻疹的基本方,你可以試試,一般三服內會減輕。
若是慢性的話要另外找出病因,在癥狀緩解的時候進行調理。
如果是急性蕁麻疹要吃中藥一般要從祛風、止癢方面來考慮,如果是風寒引起就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就是桂枝、麻黃、白芍、甘草、杏仁、生姜、大棗,起到驅散體表的風寒,恢復脾胃的功能,就會不再發生。如果是屬于風熱,可以用疏散風熱的、止癢的藥物,比如消風散可以考慮用。如果是屬于氣血虛的反復發作,蕁麻疹又不紅,但是長年難治、難愈的,就要用補氣血的藥,比如八珍湯之類都可以考慮選用,或者是四物湯加上一些祛風的荊芥、防風藥物來治療,這樣會比較快的痊愈。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32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急性蕁麻疹中藥方劑
下一篇: 頑固性蕁麻疹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