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一)
【辨證】風濕熱毒,郁結肌膚。
【治法】祛風濕,解熱毒。
【方名】皮膚解毒湯。
【組成】土茯苓60克,莪術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胡天雄方
中藥方劑(一)
【辨證】濕熱毒邪蘊蒸。
【治法】燥濕清熱解毒。
【方名】吳萸螵硫散。
【組成】吳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黃9克,冰片3克。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濕重流水者用藥面撒患處,濕輕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藥抹患處,每日2次。
【出處】張可委方
提醒您:濕疹偏方 此民間偏方來源于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大家對于濕疹都是比較熟悉的吧,濕疹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那么大家知道濕疹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嗎?濕疹治療的方法有哪些?本文是我整理的治療濕疹的方法,僅供參考。
濕疹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1、應盡可能的尋找患者發病或誘發加重的原因,詳細了解病史、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等;作過敏原檢查,如皮膚點刺試驗或皮內試驗、特異性IgE抗體及斑貼過篩試驗等,以發現可能的致敏原。
2、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熱水洗燙、劇烈搔抓等;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皮毛制品;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鮮、辣椒、酒、咖啡等。
3、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避免過勞、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
二、濕疹的藥物治療
1.非甾體類抗炎藥:濕疹的治療也能用這個。這些藥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做為發熱、關節痛、肌痛的對癥治療。如消炎痛對濕疹的發熱、胸膜、心包病變有良好效果。由于這類藥物影響腎血流量,合并腎炎時慎用。
2.抗瘧藥:使用能抑制DNA與抗DNA抗體的結合,對皮疹,光敏感和關節癥狀有一定療效的藥物,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會因在體內積蓄,可引起視網膜退行性變。早期停藥可復發,由于此藥的特殊性應定期檢查眼底。這也是濕疹的治療常用的方法。
濕疹的治療偏方 內服藥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每次二片日三次)、維生素C(每次二片日三次)
2) 抗組胺藥:如酮替芬(每次一片日二次)或撲爾敏(每次一片日二次)吃這些藥會困倦。
3.局部藥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
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該類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
2)免疫抑制劑:用于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
的2歲以上濕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藥制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制劑 :由于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于加快控制炎癥。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藥如復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于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后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本法用于肛門濕疹,熏洗至痊愈。
下面參考:
1. 在疾病初期僅有潮紅、丘疹或少數小皰而無滲液,治宜緩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選用濕敷或具有止癢作用的洗劑,常用2%~3%硼酸水濕敷,爐甘石洗劑或2%冰片,5%明礬爐甘石洗劑等。如僅有潮紅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1日多次頻頻撒撲。
2. 水皰糜爛滲出明顯者,宜收斂、消炎,以促進表皮恢復,可選用防腐收斂性藥液作濕敷或罨包,常用的如復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鉛或醋酸鋁溶液。輕度滲出者,可用氧化鋅油外涂或氧化鋅糊包扎。
治療濕疹效方九則
1.青黛、滑石粉、賞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糊狀,外涂患處,1日 3次。治療急性濕疹有良效。
2.枯礬10克,爐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參15克,共研細末備用,外敷患處,1日2次,治療有良效。
3.蒲黃研末,將粉直接撒在濕疹處,外用紗布包扎,1日1次。
4.吳茱萸100克,研細末,加膚輕松軟膏調糊狀,外敷濕疹處,1日3次,一般用1次癢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爐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葉15克。共研末,裝入廣口瓶內備用,撒在濕疹上,外用消毒紗布包扎。
6.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藥灌入孔內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t0分鐘。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濕疹有良效。
8.黃丹15克,冰片6克,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涂患處。1日3次。
9.蛇床子、大黃、苦參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鐘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濕疹即消。
內服藥療法
1) 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或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療法。如合并感染者,應加用抗生素。
2) 抗組胺藥:如酮替芬、賽庚定、羥嗪、苯海拉明等傳統鎮靜抗組胺藥主要應用于晚間瘙癢者,第二代較少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 (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匹斯汀等)具有抗過敏、抗炎作用。
3)糖皮質激素:具有抗過敏、抗炎、抗增生及免疫抑制作用,起效迅速而作用肯定,對病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短期用藥,但宜逐漸減量,以免反跳。原則上盡量不用或少用,尤其是兒童。
4)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嚴重及?般治療不能控制者,可考慮酌情選用雷公藤制劑、硫唑嘌呤等,需密切監視不良反應。
5)免疫調節劑:重組人Y一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或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等。
6)抗生素:細菌 (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皮膚上繁殖,往往加重濕疹,可選用大環內酯類、頭孢類或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成藥丹參酮膠囊也可選用。
7)其他:甘草酸二銨、抗白三烯 (如孟魯司特、扎魯司特)、沙利度胺及中醫藥等可選擇應用。
3.局部藥物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急性期,紅腫明顯,滲出多時,可選擇溶液作冷濕敷,滲出減少,呈水皰和糜爛時,可用氧化鋅油,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亞急性期,
呈紅斑和丘疹時可選用洗劑、乳劑、糊劑;慢性期可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
1)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 :該類制劑具有抗炎、抗過敏、止癢特性。應根據患者年齡、皮損部位及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強效如新適確得軟膏、中效如芙美松、艾洛松、澳能軟膏。嬰幼兒宜選用中、弱效,成人多使用中、強效。對于眼瞼、面部和皮膚皺褶部位宜
選擇較弱效的糖皮質激素。
2)免疫抑制劑:用于對糖皮質激素或其他療法反應不佳或不適宜應用糖皮質激素的2歲以
上濕疹患者,常用的有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軟膏等。
3)中藥制劑:除濕止癢軟膏、羌月軟膏、鈹寶軟膏、舒膚特擦劑、冰黃膚樂軟膏等可選用。
4)止癢劑:5%多塞平霜、辣椒辣素、艾迪特軟膏等外用均有減輕瘙癢作用。
5)抗生素制劑 :由于細菌或真菌可通過產生超抗原的作用,誘發或加重皮炎或濕疹,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加用可有利于加快控制炎癥。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6)其他:有些大醫院的自配藥如復方鋅糊、硼酸溶液等。
濕疹的治療方法及食療
一、 內服中藥藥方:
1、濕疹中藥方-脾虛化熱
【濕疹癥狀】皮膚濕疹,以四肢為多,開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狀增多,瘙癢,搔破后流黃水,無發熱,飲食尚佳,睡眠不實,大小便正常,舌質正常,苔黃膩,脈陳弦細數。
【濕疹治法】養血清熱,祛風除濕
【濕疹方藥】歸尾5克,赤芍6克,干地黃9克,川弓5克,丹皮6克,何首烏9克,胡麻仁5克,黃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參6克,蟬蛻3克,紅花3克,蛇蛻3克
【用法】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忌辛辣腥發之物
【濕疹按語】此型濕疹,以四肢為多,四肢為諸陽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濕,濕聚生熱,熱則生風,風濕博結,發于皮膚,四肢尤甚,所以治以養血,清熱、祛風、除濕之法。
2、濕疹中藥方-胃經積熱
【濕疹癥狀】初起丘疹色紅,灰白色鱗屑成斑,小者如豆,濕疹大者如錢,日久蔓延,擴大成片。毛發干枯,容易折斷,易于剝落,而不疼痛,瘙癢,稍數患者有輕微的紅腫,皮疹,膿瘡,結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纏綿。
【濕疹治法】養血熄風,殺蟲清熱
【濕疹方藥】荊芥10克,白蘚皮15克,當歸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百部10克,連翹10克
【用法】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克,飯后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外洗法】用艾葉一把,加鴿糞一把熬水,溫洗禿瘡后,再用溫水淋洗一次,拭干。
【濕疹按語】該病由于胃經積熱,化風生蟲所致。故方中以荊芥、防風透散風熱于外;大黃蕩滌胃熱于下;連翹、百部、白蘚皮泄熱殺蟲;當歸養血祛風。
【濕疹方藥】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3、濕疹中藥方-血熱外感
【濕疹癥狀】周身疹點細小堅硬為粟,質白根紅,瘙癢異常,抓破則有黃色水液浸淫蔓延,癢極則膚紅發熱,舌紅苔黃,脈滑數。
【濕疹治法】疏風祛濕,敗毒瀉火
【濕疹方藥】金銀花30克,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白蘚皮15克,野菊花10克,炒黃柏10克,炒黃苓10克,干生地10克,連翹10克,蟬蛻10克,荊芥3克 【用法】濃煎,分三次服。三劑為一個療程。瘡愈后則停服,未痊愈可續服三劑。如經數月或一年后再發時,可照方再服
【濕疹按語】方中以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熱敗毒而消腫;生地、黃苓、黃柏、連翹清熱涼血瀉火,并能燥濕;土茯苓、白蘚皮祛風除濕;蟬蛻、荊芥疏風散熱。
4、濕疹中藥方-風濕蘊毒
【濕疹癥狀】皮損肥厚,粗糙,干燥,脫屑,皮紋增寬加深,色素沉著、苔蘚樣明顯,瘙癢無度,色薄白苔少,脈細數。
【濕疹治法】熄風止癢,除濕解毒
【濕疹方藥】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15克
【用法】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忌食辛辣
【濕疹按語】方中全蟲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經,走而不守,能息內外表里之風;皂刺幸散溫通,功能消腫托毒,治風殺蟲;豬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腸之氣,滌清胃腸積滯,消風止癢散毒。蓋?熱?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濕毒,非攻發內托幸揚不得消散,而全蟲、皂刺、豬牙皂角三者為伍,既能熄風止癢,又能托毒攻伐,對于頑固蘊久深在之濕毒作癢,用之最為相宜。白蘚皮性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熱散風,燥濕止癢,協同苦參以助全蟲祛除表淺外風蘊濕而止癢;刺蒺藜辛苦溫,祛風?治諸粉病瘍?、?身體風癢?有較好的止癢作用;刺蒺藜協同祛風除濕通絡的威靈仙,能夠輔佐全蟲祛除深在之風毒蘊濕而治頑固性的瘙癢。另外脾胃氣滯則蘊濕,濕蘊日久則生毒,頑濕聚毒,客于皮膚則瘙癢無度,故方中佐以炒枳殼、黃柏、炒槐花,旨在行氣清腸胃之結熱,以期調理胃腸,清除濕熱蘊積之根源,標本兼顧,寓意較深。川軍能活血破瘀,少用則瀉下,多用反而厚腸胃,與諸藥相配合,不但止癢功效增強,而且可以促進肥厚皮損的消退。
二、外治藥方
濕疹除內服用藥(食)外,同時配合外治法,療效會更好。
外治方:
(1)紫草油:紫草9克,用香油適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撈出紫草即可,每日數次,用油涂患處 。
(2)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 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涂患處。
(3)烏賊骨粉:烏賊骨適量研細粉,散敷濕疹處,每日數次,適用于有滲出者。
(4)文蛤散:文蛤100克,川椒50克,輕粉3克。將文蛤打成細塊,炒至金黃,入川椒同炒至 黑色,以起煙為度,入密封罐內封存。第二日加入輕粉,共研細末。香油調搽。
(5)濕樂康:蒲公英、苦參、連翹、蛇床子、金銀花、土荊皮等多種保密成分,針對各型濕疹(慢性濕疹、急性濕疹)。每日兩次、最好配合皮膚病血毒丸、濕毒清相加減,療效果更加獨特!
(6)柴胡膏:柴胡30克、香仁2克、白菊花3克、連翹3克、甘草3克、青黛30克。研磨,百凡士林伴成膏狀,直接上藥涂擦,清熱利濕涼血。適用于慢性濕疹干裂和感染者。
(7)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于紗布上卷成如指頭粗條 ,用線扎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 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局部感染者。
濕疹患應該從生活和飲食上加強防復發,用再好的藥,不去預防也會復發,這種病不宜吃含熱量高,及易上火的食物,平時多食一些涼血性能的茶,或草藥。三分治療,七分保養要記牢。 一般防治,發生濕疹后,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再刺激,切勿搔抓,熱水燙, 肥皂洗及涂刺激。辛辣,白酒,海鮮,等不吃,避免熱,或出汗,心要冷靜,才不宜復發.
可預防濕疹的3種蔬菜
適當多吃以下三種蔬菜有助預防和治療濕疹: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于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癥。
2、番茄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堿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堿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1?食療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 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鐘加入紅糖即可。
濕疹治療期間的護理方法:
1、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盡量避免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2、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3、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曬等,盡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濕疹是一種皮損形態多樣,伴有瘙癢、糜爛、滲出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中醫稱濕瘡、浸淫瘡、血風瘡、粟瘡等,特殊部位的濕疹又稱旋耳瘡(耳周濕疹)、四彎風(肘窩、腘窩濕疹)等,中醫辨證治療此病效果較好。
濕熱蘊膚型 發病快,病程短,皮膚潮紅,有丘皰疹,灼熱瘙癢,抓破有滲液,伴心煩口渴,身熱不揚,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治宜清熱利濕止癢。
方藥 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水皰多者,加土茯苓、魚腥草;熱盛者,加黃連;瘙癢重者,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
脾虛濕蘊型 發病較緩,皮膚潮紅,有丘疹,瘙癢,抓后糜爛滲出,可見鱗屑,伴納少,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治宜健脾利濕止癢。
方藥 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
血虛風燥型 病程久,反復發作,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肥厚,劇癢難忍,遇熱或肥皂水洗后瘙癢加重,伴口干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弦細。治宜養血潤膚、祛風止癢。
方藥 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丹參、雞血藤、烏梢蛇。瘙癢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先煎)、徐長卿、夜交藤、酸棗仁。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31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肛周濕疹中藥方劑
下一篇: 蛋黃油治療皮膚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