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神犀丹

醫案日記 2023-06-09 08:13:01

神(shen)犀丹(dan)

神犀丹

【出處】《溫(wen)熱經緯》引葉天士方

【分(fen)類(lei)】清熱劑-清營涼(liang)血

【組(zu)成】犀角[水牛角代](1800克(ke)(ke)(ke)(ke)(ke))石菖蒲(pu)(180克(ke)(ke)(ke)(ke)(ke))黃芩(180克(ke)(ke)(ke)(ke)(ke))真懷生(sheng)地(di)(絞汁500克(ke)(ke)(ke)(ke)(ke))銀花(500克(ke)(ke)(ke)(ke)(ke))金(jin)汁(300克(ke)(ke)(ke)(ke)(ke))連翹(300克(ke)(ke)(ke)(ke)(ke))板藍根(gen)(270克(ke)(ke)(ke)(ke)(ke))香鼓(240克(ke)(ke)(ke)(ke)(ke))元參(210克(ke)(ke)(ke)(ke)(ke))花粉(fen)(120克(ke)(ke)(ke)(ke)(ke))紫(zi)草(cao)(120克(ke)(ke)(ke)(ke)(ke))

【功(gong)效】清熱開竅,涼血解毒。

【主治】溫熱(re)(re)暑疫(yi),邪入營血證。高熱(re)(re)昏譫(zhan),斑疹(zhen)色(se)紫,口咽糜(mi)爛,目赤煩躁,舌紫絳等。

【用法】各生曬研(yan)細(xi),以(yi)水牛角(jiao)、地黃汁、金汁和搗(dao)為丸,每重(3克),涼開水化(hua)服,日二次,小兒減半(ban)。

【附(fu)注】神犀丹(dan)用治邪入營血(xue),熱深毒重(zhong)證(zheng),故以清熱解毒為(wei)主,并用涼血(xue)、開竅,以使毒解神清。

暑(shu)溫的辨證論(lun)治

病名:暑溫·暑入陽明證
【證見】 壯熱,汗多,心煩,頭痛且暈,面赤氣粗,口渴,齒燥,小便黃短。舌紅,苔黃燥,脈洪數或洪大而芤。
治法:辛寒清氣,滌暑泄熱。
方藥:
1.主方白虎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8克,粳米12克,蘆根15克,金銀花15克,野菊花15克,青天葵12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l劑。
若見壯熱、汗多,同時也覺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可加西洋參12克,或太子參30克(即白虎加人參湯)。若身灼熱無汗、微惡風寒者,加青蒿9克,香薷9克,連翹12克,大豆黃卷12克。若胸痞、肢倦、嘔惡、苔膩者,可加竹茹12克,藿香10克,佩蘭10克,滑石18克。
中成藥
⑴清開靈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l一2次。
⑵雙黃連粉針,3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
⑶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日3次。
⑷銀黃口服液,每次l~2支口服,每日3—4次。
⑸板藍根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3.單方驗方青柴石知二黃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柴胡8克,黃芩15克,大黃8克(后下),青蒿9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1劑。適用于高熱急癥,退熱效果頗驗。 病名:暑溫·暑傷津氣證
【證見】身熱息粗,心煩,口渴,自汗難止,肢倦神疲,小便黃短。舌嫩紅,苔少而干,脈虛無力。
【治法】清熱滌暑,益氣生津。
【方藥】
1.主方王氏清暑益氣湯(王孟英《溫熱經緯》)
處方:西洋參12克,石斛15克,麥冬10克,黃連6克,竹葉12克,荷梗10克,知母15克,西瓜翠衣15克,粳米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劑,早、晚各1劑。
若發熱甚、面紅赤、渴喜冷飲者,可酌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天花粉15克。若津氣耗傷甚,出現身熱驟退、汗出不止、喘促欲脫、脈散大者,為津氣欲脫之危重證候,應予益氣斂津、生脈固脫,可在方中去黃連、知母、竹葉、荷梗,加入五味子9克,沙參15克(即成為生脈散加味)。
2.中成藥
⑴清開靈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并用參麥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點滴,兩藥配合使用,每日1次。
⑵清開靈口服液,每次20毫升口服,每日3次;西洋參口服液,每次10毫升口服,每日3次,兩藥配合使用。
⑶參麥針注射液,用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靜脈注射,后接參麥針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適用于津氣欲脫危重證候者,搶救治療。
3.單方驗方竹葉石膏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竹葉12克,石膏30克,法半夏8克,麥冬12克,人參6克(可選用西洋參10克或太子參2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劑。適用于治暑熱傷津氣或熱病后氣津兩傷。 病名:暑溫·暑傷肺絡證
【證見】 身體灼熱,面赤,煩渴,頭目不清,咳嗽氣粗,驟然咯血、衄血,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 涼血解毒,清絡宣肺。
【方藥】
1.主方犀角地黃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合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黃25克,生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竹葉12克,桔梗9克,牛蒡子10克,白茅根30克,仙鶴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
如咳嗽頻頻,疾稠帶血絲者,去白芍,加杏仁12克,瓜蔞12克。若高熱、煩躁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黃芩12克。若咯血量多者,加三七10克(研末,沖服),大黃9克(后下)。
2.中成藥
⑴雙黃連粉針,用3克加入0.9%生理鹽水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
⑵紫地寧血散,每次1~2支沖服,每日3~4次。
⑶清開靈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靜脈點滴,每日2次。
3.單方驗方清肺止血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生地黃30克,牡丹皮10克,仙鶴草12克,葦莖12克,魚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北杏仁12克,桔梗10克。水煎服,每日2劑。 病名:暑溫·暑入心營證
【證見】 身熱煩躁,夜寐不寧,時有譫語,甚或昏迷不語;或猝然昏倒,身熱肢厥,氣粗如喘,牙關緊閉。舌紅絳,脈細數或弦數。
【治法】 涼營泄熱,清心開竅。
【方藥】
1.主方清營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味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黃25克,竹葉心8克,連心麥冬12克,蓮子心3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玄參18克,生石膏30克(先煎),梔子12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l劑。
若手足躁動,甚至抽搐者,可加鉤藤12克,地龍18克。若昏迷不語、喉中痰鳴者,加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竺黃10克。
2.中成藥
⑴醒腦靜注射液,用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靜脈注射;后按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點滴。
⑵行軍散,每次1克沖服,每日2~3次。
⑶紫雪丹,每次1-2支沖服,每日3~4次。
3.單方驗方犀地清絡飲(俞根初《通俗傷寒論》)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牡丹皮9克,連翹10克,竹瀝9克,鮮生地黃24克,赤芍12克,桃仁9克,鮮茅根30克,石菖蒲3克,燈心草2克,生姜汁1匙(沖)。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劑。 病名:暑溫·暑熱動風證
【證見】 身灼熱,頭頸痛,甚或頸項強直,四肢抽搐,牙關緊閉,神迷不清,喉間痰壅。或見舌紅苔黃干,脈弦數。
【治法】 清泄暑熱,熄風定痙。
【方藥】
1.主方羚角鉤藤湯(俞根初《通俗傷寒論》)加減
處方:羚角片6克(或以羚羊角骨15克代,先煎),桑葉9克,夏枯草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川貝母10克,鉤藤10克(后下),生地黃25克,菊花15克,生白芍15克,茯神木15克,竹茹15克,狗肝菜15克。水煎服,每日2劑。
若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15克,蘆根12克。如抽搐頻頻,難以控制者,加僵蠶10克,地龍20克,大黃10克(后下)。若兼見癍疹、衄血、咯血者,可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大青葉12克,赤芍12克。
2.中成藥
⑴止痙散,每次1~2支沖服,每日2~3次。
⑵紫雪丹,每次1—2支沖服,每日3~4次。
3.單方驗方鉤藤煎(王懷隱等《太平圣惠方》)
處方:鉤藤9克,黃芩15克,知母15克,升麻6克,沙參30克,寒水石30克,蟬蛻6克,蜣螂6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2劑。 病名:暑溫·暑入血分證
【證見】 身體灼熱,躁擾不安,癍疹密布,色顯紫黑,神昏譫妄,吐血,衄血,便血。舌絳苔焦,脈弦數。
【治法】 涼血解毒,滌暑開竅。
【方藥】
1.主方神犀丹(王孟英《溫熱經緯》)加減
處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黃芩15克,連翹12克,金銀花15克,生地黃30克,板藍根30克,玄參25克,紫草15克,石膏30克(先煎),淡豆豉12克。水煎服,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
若兼頭痛、頸硬、手足抽搐者,加羚羊角12克(先煎),鉤藤12克,地龍25克。若喉中痰聲漉漉者,可加天竺黃10克,膽南星12克,猴棗散2支(沖服)。若出血癥狀嚴重,斑疹鮮紅者,加仙鶴草30克,白茅根30克,側柏葉30克。
2.中成藥
⑴醒腦靜注射液,用8-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靜脈注射;后接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點滴。
⑵紫地寧血散,每次2支沖服,每日3-4次。
⑶云南白藥,每次l克沖服,每日3次。
3.單方驗方十全苦寒救補湯(《戴麟郊溫熱論》)
處方:生石膏30克,黃芩18克。
指(zhi)夏季(ji)感受暑邪(xie)而發病(bing)(bing)的熱(re)(re)性(xing)病(bing)(bing)。臨床表現一開(kai)始就(jiu)發熱(re)(re)身困,汗大出(chu),背微惡寒,形(xing)似傷(shang)寒,右脈(mo)洪大而數,左(zuo)脈(mo)反小(xiao)於右,頭暈痛,面垢齒燥,口(kou)渴引飲,面赤心煩惡熱(re)(re),大便或秘或瀉,或瀉而不(bu)爽等。暑溫易夾雜有傳染性(xing)的癘(li)氣,是夏季(ji)較烈性(xing)的一類傳染病(bing)(bing),前人稱(cheng)為(wei)“暑溫夾癘(li)”。如流行性(xing)B型腦炎(yan)、中毒性(xing)痢疾、鉤端螺旋體(ti)病(bing)(bing)、惡性(xing)瘧疾等。

最(zui)全的退熱三十法

我導讀

發熱是(shi)臨床上(shang)常見的(de)癥狀(zhuang)之一(yi),許多(duo)疾病皆可(ke)出現。發熱的(de)原(yuan)因(yin)很多(duo),外(wai)因(yin)多(duo)為六淫、傷損、飲食不節等,內(nei)因(yin)多(duo)為情志不暢、過度勞累、氣血不和、臟腑(fu)失調等。治療發熱的(de)方法多(duo)樣,王(wang)道瑞教授(shou)總結了三十種。

01辛溫解表退熱法

凡風寒之邪所致外感發熱,無論其有汗、無汗,皆宜發汗逐邪以退熱。但不可大汗,以防傷津損陽之弊。 治療用麻黃湯、桂枝湯、香蘇飲等方,藥取麻黃、桂枝、荊芥、紫蘇葉、防風、白芷、 藁本 、生姜、蔥白等品。

02辛涼解表退熱法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風熱之邪不僅侵犯肌表,而且易從口鼻而傷至肺金。肺為嬌臟,最忌火灼。故治宜辛涼輕清透散,祛邪而不傷津。 常用銀翹散、桑菊飲等方,藥取桑葉、菊花、薄荷、牛蒡子、前胡、銀花、連翹、豆豉、蟬衣、葛根、柴胡等品。

03祛風除濕退熱法

風濕之邪,或風寒濕三邪侵犯肌體,邪易滯留肌表,以頭身重楚為特征。其治既要辛溫祛風散寒,又要苦溫和甘淡除濕。 常用神術散、九味羌活湯、荊防敗毒散、麻杏薏甘湯、羌活勝濕湯等方。藥取防風、羌活、獨活、白芷、蒼術、藁本、荊芥、細辛、薏苡仁等。

04解暑化濕退熱法

夏暑外感,因貪涼而易夾濕,故治之以清熱解暑為要,兼以化濕和中。 常用新加香薷飲、黃連香薷飲、藿香正氣散等方,藥取香薷、藿香、佩蘭、豆豉、銀花、連翹、薄荷、黃連、黃芩、荷葉、厚樸、蒼術、扁豆花等。

05芳香化濕退熱法

濕溫之邪困遏于肌表,上焦肺衛不宣,治宜芳香宣化,表里之濕兼治。 常用藿樸夏苓湯、三仁湯等方,藥取藿香、佩蘭、白蔻仁、杏仁、薏苡仁、厚樸、豆豉、通草、茯苓、澤瀉、滑石等。

06辛涼甘潤退熱法

外感溫燥,肺津受損,宜辛涼透邪,甘潤生津。 常用桑杏湯、桑菊飲、清燥救肺湯等方。藥取桑葉、菊花、連翹、薄荷、杏仁、前胡、桔梗、貝母、麥冬、沙參等。

07和解少陽退熱法

邪在半表半里,半表之寒未解,半里之熱已生,故寒熱往來交作。 治當和解之,以仲景柴胡劑,如小柴胡湯、四逆散、柴胡桂枝湯等,藥取柴胡、桂枝、生姜、黃芩、枳實(殼)、芍藥、半夏、薄荷、石膏等。

08辛寒清氣退熱法

凡熱在氣分,或陽明經證,悉可用此法。 即以仲景白虎湯為主方治之,藥取石膏、知母、寒水石、山梔、蘆根、竹葉、粳米等。

09通腑瀉熱法

胃腸熱結,腑氣不通。六腑以通為順,以通為用。治宜釜底抽薪,蕩滌腑實。 方用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劑,藥取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牽牛子、羊蹄、何首烏、玄參等。

10苦寒解毒瀉熱法

熱擾胸膈、心火亢盛、肝火上炎等證,皆宜苦寒解毒瀉火以除熱。 常用梔子豉湯、黃連解毒湯、大黃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當歸龍薈丸等方,藥取山梔、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大黃、木通、竹葉、板藍根、大青葉、夏枯草、決明子等。

11宣肺清熱法

邪熱壅肺,肺不宣降,熱而喘滿,治宜清肺宣肺。 常用麻杏甘石湯、桑菊飲、《千金》葦莖湯加味等,藥取杏仁、麻黃、石膏、蘆根、桑葉、菊花、連翹、銀花、魚腥草、黃芩、山梔、貝母、瓜 、桔梗等。

12清利肝膽退熱法

熱郁肝膽、肝火上炎、肝膽濕熱等證,其治當苦寒瀉熱,化濕利膽。 常用龍膽瀉肝湯、蒿芩清膽湯、當歸龍薈丸等方。藥用龍膽草、黃芩、黃連、山梔、黃柏、板藍根、青黛、大青葉、蒲公英、羚羊角、夏枯草、青蒿、木通、車前子、澤瀉、滑石、茵陳、竹茹等。

13清利濕熱法

濕熱為害,蘊結三焦,內擾脾胃腸道,治宜清熱利濕。 常用杏仁滑石湯、甘露消毒丹、王氏連樸飲、茵陳蒿湯等,藥取滑石、黃芩、黃連、黃柏、山梔、茵陳、石菖蒲、木通、澤瀉、薏苡仁、杏仁、竹茹、白蔻仁、厚樸、蒼術等。

14清氣涼血退熱法

氣分血分皆受熱灼,治當氣血兩清。 常用化斑湯、玉女煎、涼營清氣湯等方,藥取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地、玄參、犀角、山梔、竹葉、蘆根等。

15清營泄熱法

凡熱入營分,邪傳心包,皆宜涼營清透,泄熱解毒,葉桂云:“入營猶可透熱轉氣。” 常用清營湯、導赤清心湯、清宮湯、神犀丹等方,藥取犀角、丹參、玄參、生地、竹葉、黃連、連翹、銀花、麥冬、丹皮、木通、蓮子、豆豉、紫草、板藍根、天花粉等。

16清心開竅退熱法

熱陷心包而致竅閉神昏,或痰熱閉竅等,皆當涼開竅閉,清心豁痰。 常用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等,藥取犀角、牛黃、冰片、麝香、羚羊角、黃連、黃芩、山梔、滑石、石膏、郁金、石菖蒲、朱砂、玳瑁、天竺黃等。

17鎮驚退熱法

“重能鎮怯”,因驚恐得之,當重鎮安神,調達氣血。 常用磁朱丸合四逆散服之,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藥取朱砂、磁石、琥珀、龍骨、龍齒、牡蠣、石決明、柴胡、枳殼(實)、芍藥、黃芩、桂枝、半夏、茯苓等。

18解郁舒肝退熱法

肝經郁熱,皆宜疏解理氣,調和氣血。 常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丹梔逍遙散、大柴胡湯等方,藥取柴胡、香附、川芎、郁金、青皮、枳殼(實)、芍藥、當歸、丹皮、山梔、黃芩、薄荷、桑葉等。

19涼血化瘀退熱法

凡瘀血化熱、熱與血結(蓄血),或熱入血分,而成瘀者,正可按葉桂所說“只須涼血散血”,即施此法。 常用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犀地清絡飲等方,藥取丹皮、赤芍、桃仁、犀角、生地、大黃、丹參、山梔、水蛭、虻蟲、牛膝、益母草、三七等。

20消食導滯退熱法

飲食不節,宿食內停,積而化熱,必當消導通腑,滌熱外出。 常用枳實導滯湯,木香檳榔丸、保和丸等方,藥取黃芩、黃連、連翹、枳實、檳榔、青皮、木香、陳皮、莪術、神曲、白術、蒼術、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大黃、牽牛子等。

21涌吐退熱法

痰濁、宿食積于胸膈胃脘,蘊結化熱,溫溫欲吐者,當從吐法,所謂“其在上者,因而越之”。 常用瓜蒂散、鹽湯探吐方等。

22滋陰瀉火法

陰虛火旺、心腎不交證,多施此法以苦寒瀉熱,甘寒咸寒滋陰壯水。 常用黃連阿膠湯、大補陰丸、知柏地黃湯等方,藥取生熟地黃、山茱萸、阿膠、山藥、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白芍、龜板、知母、黃柏、黃芩、黃連、雞子黃等。

23養陰清肺退熱法

肺熱陰傷,熱灼肺絡等,皆宜甘寒涼潤,養陰清熱。 常用養陰清肺湯、百合固經湯、沙參麥門冬湯等方,藥用生熟地黃、玄參、貝母、丹皮、芍藥、百合、麥冬、桔梗、沙參、山梔、蘆根、黃芩、薄荷、連翹等。

24補肺滋腎退熱法

肺腎陰虛,金水兩竭,治當咸寒滋腎,甘涼清潤肺金。 常用月華丸、秦 鱉甲散等方,藥取生熟地黃、天冬、麥冬、阿膠、鱉甲、知母、秦 、地骨皮、青蒿、貝母、獺肝、龜板、沙參、山藥等。

25滋補肝腎退熱法

肝腎陰虧,耗傷精血,一要養其陰液,二要滋補精血。 常用杞菊地黃湯、左歸飲、一貫煎等方,藥取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貞子、山藥、龜板、麥冬、何首烏、菊花、當歸、阿膠、知母、丹皮等。

26養陰透熱法

邪留陰分,余熱作祟,且正氣已虛,當扶正養陰,透邪外出。 常用青蒿鱉甲湯,以生地、鱉甲、丹皮、知母、天花粉之類滋陰扶正,取青蒿、秦 之品透散清解陰分之余熱。

27養血育陰退熱法

血虛,陰亦損,陽湊之而發熱,宜當補血育陰。 常用四物湯、補肝湯、歸芍地黃湯等方,藥取熟地、當歸、芍藥、丹參、雞血藤、阿膠、川芎、枸杞子、何首烏、酸棗仁、桑椹等。

28甘溫益氣退熱法

氣虛而衛陽不足,故發熱且伴形寒惡風,治當益氣升陽,甘溫除熱。 常用東垣補中益氣湯類方主之,藥取黃芪、人參、黨參、白術、蒼術、當歸、陳皮、山藥、茯苓、炙甘草、柴胡、升麻等。

29補益氣血退熱法

氣血兩虛,低熱遷延,治在心脾,補氣養血。 常用歸脾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人參養榮湯等方,藥取人參、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熟地、白芍、酸棗仁、川芎、丹參、炙甘草、龍眼肉等。

30表里雙解退熱法

凡表里同病而發病者,皆宜此法,即外散表邪,內清泄里熱之治。 常用防風通圣散、三黃石膏湯、雙解散、涼膈散等方。藥取荊芥、防風、麻黃、薄荷、柴胡、山梔、黃芩、黃連、大黃、芒硝、石膏、連翹、滑石、赤芍、甘草等。

上述諸法,不是(shi)孤立的,在臨(lin)床應用(yong)時往(wang)往(wang)緊密相連,甚至(zhi)一個患者要(yao)(yao)施治(zhi)多法才能痊(quan)愈。因此,醫(yi)者要(yao)(yao)圓機活法,隨證施治(zhi)。

好書推薦

學中醫,總繞不過傷寒溫病,若你想深入了(le)解(jie)這(zhe)方面的知識,這(zhe)本書值得一看。

本(ben)書是作(zuo)者(zhe)在金方書院舉辦的中(zhong)醫(yi)(yi)學(xue)習班之講稿,經(jing)整理而成,有(you)五(wu)(wu)部分(fen)內容組成:第(di)一部分(fen)為(wei)(wei)“《傷寒論》講座”,第(di)二部分(fen)為(wei)(wei)“談談清(qing)代名(ming)醫(yi)(yi)葉桂與(yu)吳瑭”,第(di)三部分(fen)為(wei)(wei)“發熱論治(zhi)三十法”,第(di)四部分(fen)為(wei)(wei)“中(zhong)醫(yi)(yi)古(gu)(gu)代文(wen)化與(yu)中(zhong)醫(yi)(yi)藥學(xue)”,第(di)五(wu)(wu)部分(fen)為(wei)(wei)“《醫(yi)(yi)易義》釋譯”。本(ben)書涉及不(bu)少(shao)中(zhong)醫(yi)(yi)古(gu)(gu)醫(yi)(yi)籍(ji)原著內容,故不(bu)少(shao)古(gu)(gu)文(wen)字(zi)(zi)與(yu)今(jin)天所(suo)用有(you)異,如“臟腑”二字(zi)(zi),古(gu)(gu)為(wei)(wei)“藏府(fu)”;“硬”,古(gu)(gu)為(wei)(wei)“鞭”等,往往引用時(shi)仍保留古(gu)(gu)字(zi)(zi)。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學用心得集——傷寒溫病講稿》(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道瑞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 悅讀中醫 推薦發表,未經授(shou)權(quan),請勿轉載!

本(ben)文地(di)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2881.html.

聲明: 我(wo)們致(zhi)力于(yu)保護作者版權(quan),注(zhu)重分(fen)享,被刊(kan)用(yong)文(wen)章因無(wu)法(fa)(fa)核實(shi)真(zhen)實(shi)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de)聯(lian)(lian)系,或(huo)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請聯(lian)(lian)系管理員(yuan),我(wo)們會(hui)立即處理,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yu)網絡,轉(zhuan)載(zai)是出于(yu)傳遞更多(duo)信息(xi)之(zhi)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標注(zhu)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合(he)法(fa)(fa)權(quan)益,請立即通知我(wo)們(管理員(yuan)郵箱:),情況屬(shu)實(shi),我(wo)們會(hui)第一時間(jian)予以刪除(chu),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qian)意,謝謝!

上(shang)一(yi)篇:

下一篇(pi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