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是我國(guo)(guo)的一門國(guo)(guo)粹,也(ye)是傳統文化(hua)中(zhong)(zhong)(zhong)的一塊瑰寶(bao)。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學及(ji)其理論和診(zhen)(zhen)療方(fang)法自上古綿延并流傳至今(jin),不僅(jin)造(zao)就(jiu)了(le)諸如扁鵲、華佗和張(zhang)仲景等著(zhu)名醫(yi)(yi)學家,還造(zao)福于(yu)華夏兒女和中(zhong)(zhong)(zhong)華子孫,甚而為(wei)世界(jie)各國(guo)(guo)人民送去診(zhen)(zhen)病療疾、養生延年(nian)的福音。近年(nian)來(lai),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學不但在(zai)國(guo)(guo)內(nei)日益走俏,在(zai)日韓和東南亞等地更(geng)是受(shou)到熱烈(lie)追捧。為(wei)了(le)使(shi)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診(zhen)(zhen)療方(fang)法、技(ji)術更(geng)好地為(wei)大眾(zhong)服務,也(ye)使(shi)得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理論精萃得以傳承和發(fa)揚(yang),有關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的計算(suan)機輔助診(zhen)(zhen)斷(duan)或治療研究(jiu)正方(fang)興未艾,日漸升(sheng)溫。其中(zhong)(zhong)(zhong)一類成果(guo)就(jiu)是中(zhong)(zhong)(zhong)醫(yi)(yi)專家診(zhen)(zhen)療系統。
專(zhuan)家系(xi)(xi)統(tong)是一個具(ju)備人(ren)類(lei)專(zhuan)家知(zhi)識與經驗的(de)智能程序系(xi)(xi)統(tong),它(ta)能運用人(ren)類(lei)專(zhuan)家的(de)專(zhuan)門知(zhi)識和處理(li)問題的(de)方法,來解(jie)決某個特定領(ling)域的(de)工作(zuo)和任務,并能提出具(ju)有專(zhuan)家水(shui)平的(de)處理(li)方法或建議。專(zhuan)家系(xi)(xi)統(tong)一般由知(zhi)識庫(ku)、數據庫(ku)、推理(li)機、解(jie)釋(shi)部(bu)分(fen)和知(zhi)識獲(huo)取部(bu)分(fen)五個模塊構(gou)成(cheng)。本文(wen)僅就推理(li)機模塊,結合認(ren)知(zhi)科學的(de)最新(xin)成(cheng)果(guo),來試論中醫專(zhuan)家診療系(xi)(xi)統(tong)開(kai)發的(de)認(ren)知(zhi)機制(zhi)。
近年來,中(zhong)醫(yi)專家系(xi)統的研制(zhi)、開(kai)發取得一(yi)系(xi)列(lie)進展和成就(jiu)。在享受(shou)喜悅、憧憬未來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shi)中(zhong)醫(yi)診療在信息化(hua)建設上面臨的困(kun)(kun)難。困(kun)(kun)難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chuan)統中(zhong)(zhong)醫的(de)繼承、流轉(zhuan),講究少(shao)而精的(de)小(xiao)作坊式培養理(li)念,且(qie)(qie)講求(qiu)師徒相(xiang)授、口傳(chuan)心會。況且(qie)(qie)中(zhong)(zhong)醫基礎(chu)理(li)論仍然保留不少(shao)樸(pu)素、抽象的(de)范疇(chou)、概念,學說體(ti)系之(zhi)間的(de)推(tui)演和解釋(shi)存在許多交叉、重合部分。這些學科(ke)特(te)質不利于中(zhong)(zhong)醫學及(ji)其(qi)診療方法的(de)現代化(hua)和信息化(hua)。
二、關于中(zhong)醫診療的專家系統(tong),不但(dan)開發(fa)(fa)周(zhou)期長,投入資金(jin)多且應(ying)用(yong)范圍(wei)有(you)限;即便(bian)系統(tong)開發(fa)(fa)成功,不同專家系統(tong)之間的信息比較和資源(yuan)共享等環節,都(dou)仍(reng)然存(cun)在理論(lun)和技術上的難題,更遑論(lun)進一步的聯(lian)網協(xie)作、遠程會(hui)診了(le)。
三、研(yan)制(zhi)、開發中(zhong)醫診療專家系(xi)(xi)統(tong)(tong)的(de)(de)領域,目(mu)前尚未就系(xi)(xi)統(tong)(tong)生(sheng)成(cheng)(cheng)(cheng)工(gong)具達成(cheng)(cheng)(cheng)統(tong)(tong)一、規范的(de)(de)共識。中(zhong)醫專家系(xi)(xi)統(tong)(tong)的(de)(de)生(sheng)成(cheng)(cheng)(cheng)工(gong)具還有(you)(you)待進一步完善和增益。只有(you)(you)具備成(cheng)(cheng)(cheng)熟和先(xian)進的(de)(de)生(sheng)成(cheng)(cheng)(cheng)工(gong)具,中(zhong)醫專家系(xi)(xi)統(tong)(tong)才能走上網絡化和產業化之(zhi)路(lu)。
上述困難(nan)是(shi)暫時的(de),而前(qian)途是(shi)光(guang)明的(de)。每當(dang)一些(xie)前(qian)沿難(nan)點(dian)、熱(re)點(dian)問題出現時,只(zhi)要匯集其他相關學(xue)(xue)科(ke)的(de)研(yan)究(jiu)理(li)路和思維方法,并結合本(ben)專業、領域的(de)實際情況,就有望借助(zhu)由(you)學(xue)(xue)科(ke)交叉和碰撞產生的(de)靈感火花,獲得(de)意想不到的(de)解(jie)疑(yi)思路。
認知(zhi)科(ke)學(xue)是(shi)一(yi)個多學(xue)科(ke)、跨學(xue)科(ke)的(de)(de)領域,由(you)心理學(xue)、哲(zhe)(zhe)學(xue)、計算機科(ke)學(xue)(人(ren)工智能、機器人(ren)學(xue)和人(ren)本的(de)(de)計算)、語(yu)言學(xue)、神經科(ke)學(xue)、人(ren)類學(xue)以及社會學(xue)的(de)(de)研(yan)究人(ren)員和學(xue)者(zhe)組成。近年來,乘(cheng)著科(ke)學(xue)哲(zhe)(zhe)學(xue)“認知(zhi)轉向”的(de)(de)春風(feng),基于模(mo)型的(de)(de)推理正獲得越來越多認知(zhi)科(ke)學(xue)學(xue)者(zhe)的(de)(de)青睞,并日益受到國(guo)際(ji)認知(zhi)科(ke)學(xue)界的(de)(de)重視。
從1998年到2004年六(liu)年間,意大(da)利帕維亞的(de)(de)(de)帕維亞大(da)學(xue)和(he)中(zhong)(zhong)國(guo)(guo)的(de)(de)(de)中(zhong)(zhong)山大(da)學(xue)分(fen)別就“科(ke)學(xue)發(fa)現中(zhong)(zhong)的(de)(de)(de)基(ji)于(yu)(yu)模型推(tui)理(li)”、“基(ji)于(yu)(yu)模型的(de)(de)(de)推(tui)理(li)——科(ke)學(xue)發(fa)現、技術創新(xin)與價值(zhi)”和(he)“哲學(xue)與認知科(ke)學(xue)”議題(ti),三度召(zhao)開國(guo)(guo)際(ji)研(yan)討會。研(yan)討會就國(guo)(guo)內外學(xue)者(zhe)共同關心的(de)(de)(de)問題(ti),展(zhan)開熱烈(lie)、充分(fen)的(de)(de)(de)討論,取(qu)得了一系列富建(jian)設(she)性的(de)(de)(de)豐(feng)碩成果。研(yan)討會的(de)(de)(de)召(zhao)開向世人昭示,傳統的(de)(de)(de)科(ke)學(xue)認知方法(fa)領(ling)域將迎來重(zhong)要的(de)(de)(de)突破,而基(ji)于(yu)(yu)模型的(de)(de)(de)推(tui)理(li)將在科(ke)學(xue)理(li)論的(de)(de)(de)解(jie)釋、構建(jian)中(zhong)(zhong)發(fa)揮舉足輕(qing)重(zhong)的(de)(de)(de)作用。
在認知科學學者(zhe)看來,模(mo)型通常(chang)表示簡化(hua)了(le)的(de)(de)知識表達形式(shi)。原因(yin)在于,模(mo)型允許人們(men)忽略不相關的(de)(de)信息,從(cong)而人們(men)不必(bi)考慮某些(xie)不可能或毋須注意的(de)(de)結(jie)果(guo);另外(wai),模(mo)型為整合新信息提供一種結(jie)構,這正好為語義學理論的(de)(de)引(yin)入造就良好的(de)(de)契機(ji)。
而(er)(er)在探討(tao)科學(xue)發現(xian)或創(chuang)(chuang)新時,模型(xing)主要指(zhi)心理(li)(li)模型(xing),即利用知(zhi)覺機(ji)制進行(xing)推(tui)理(li)(li)的語(yu)義學(xue)過(guo)程。而(er)(er)作(zuo)為一種(zhong)知(zhi)識組織形式,心理(li)(li)模型(xing)的創(chuang)(chuang)建和使用,離不開故事和話(hua)語(yu)理(li)(li)解(jie)、演繹和歸(gui)納推(tui)理(li)(li)以及其(qi)他推(tui)理(li)(li)過(guo)程(例如(ru)學(xue)習和創(chuang)(chuang)造性推(tui)理(li)(li))。
基于(yu)(yu)模型(xing)(xing)的(de)(de)(de)(de)推(tui)理(li)(li)是模型(xing)(xing)方法中的(de)(de)(de)(de)一(yi)種。它源(yuan)于(yu)(yu)人工智能的(de)(de)(de)(de)相關研究(jiu),并用(yong)于(yu)(yu)處理(li)(li)一(yi)系(xi)列難題,如監控、診(zhen)斷等(deng)。其(qi)中涉及的(de)(de)(de)(de)模型(xing)(xing)被看作(zuo)目標物理(li)(li)系(xi)統(tong)、過(guo)程(cheng)、現象(xiang)或情境的(de)(de)(de)(de)解釋,并進行相關檢索、構(gou)建。而上述過(guo)程(cheng)成立的(de)(de)(de)(de)條件或基礎,在于(yu)(yu)模型(xing)(xing)滿足目標域的(de)(de)(de)(de)突出約(yue)束。一(yi)般說來,基于(yu)(yu)模型(xing)(xing)的(de)(de)(de)(de)推(tui)理(li)(li)指(zhi)借助類比推(tui)理(li)(li)、意象(xiang)推(tui)理(li)(li)、思想實驗(yan)和限(xian)制性案(an)例(li)分(fen)析等(deng)方法,由一(yi)個或若干個前提推(tui)出結(jie)論的(de)(de)(de)(de)推(tui)理(li)(li)過(guo)程(cheng)。
中醫基礎理論(lun)以取類(lei)比象(xiang)、司外揣內見長,而診療思路的推(tui)理則離不(bu)開因果(guo)推(tui)理和以果(guo)求因等(deng)方法。而因果(guo)推(tui)理經薩伽德教授論(lun)證和改(gai)進后,再結合(he)統計學的概率計算而以因果(guo)網(wang)絡(luo)例示的嶄新面目重煥容(rong)光。
在不(bu)久的將來,中醫診療的信息(xi)化(hua)定(ding)能克服(fu)一系列(lie)困難,憑借認知科(ke)學的一臂之(zhi)力,向著現代化(hua)、信息(xi)化(hua)和自主化(hua)的方向邁進。
我院信息化建設經過幾年努力,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初步實現了醫療收費信息和主要醫療過程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形成了以HIS、PACS、OA、LIS、財務管理、INTERNET等為核心的幾乎覆蓋全院各部門的信息化平臺。
HIS系統的建設依據管理工作流程和醫療工作流程的政策與規律,完成了13個子系統,40個功能模塊的建設,實現了醫療收費電算化,滿足醫療保險和病人了解費用明細清單的要求,實現了藥品庫房、藥局、病房藥房的閉環式管理,在計算機上提供住院病人的病案與醫囑書寫和處理功能,計算機系統中記錄完整的住院病案信息并實現質量監控。通過OA實現辦公信息的自動傳輸及考勤管理、科室考核等部分辦公業務。實現了全院范圍的PACS,系統不僅完成了醫院各種醫療設備的圖象存儲與傳輸,并且實現了與醫生工作站等臨床系統的無縫連接。
目前為止,基本形成遍布全院(yuan)主(zhu)要業(ye)務范圍(wei)的千兆主(zhu)干網(wang),覆(fu)蓋(gai)門(men)診(zhen)樓、住(zhu)院(yuan)樓、行政(zheng)綜(zong)合樓以(yi)及舊(jiu)門(men)診(zhen)樓,包括19個病區、26個臨床(chuang)科室、7個醫技科室、16臺(tai)檢(jian)查設備、12個科研和輔助科室、22個職(zhi)能處室,醫院(yuan)信息系統提供的服務能夠完成掛號、分(fen)診(zhen)、體(ti)檢(jian)、收費(fei)、取藥、住(zhu)院(yuan)、病房、統計、醫囑、病案、手術麻醉、檢(jian)查檢(jian)驗、ICU、移(yi)動護理等醫院(yuan)各方(fang)面(mian)的需求(qiu),正在進一步向臨床(chuang)服務方(fang)面(mian)發(fa)展。
從患者的角度來看,所謂看病難,實際上是到大醫院求醫難、看知名醫生 難,而到基層醫院就醫、看普通醫生并不難。在對基層醫療能力不信任的情 況下,患者不管多難也要跑到大醫院找專家看病,這種非理性的就醫行為, 既增加了個人看病成本,又造成優質醫療資源的浪費,讓本來就十分稀缺的 專家資源不能用在刀刃上。而解決這一問題要疏堵結合。
看病難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絕對性看病難:由于醫療資源絕對不足造成 的看病難,是因缺醫少藥而無法滿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看病難。目前 發生在中西部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地廣人稀的偏遠農村地區。第二種是相 對性看病難:由于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醫院 看專家難的問題。這是目前看病難的主要表現形式和特征。 患者“小病大醫”的做法,一方面造成基層醫療資源閑置,另一方面又導 致大醫院就診緊張。 大醫院的功能定位在看大病、做科研、培養人才上,如果人滿為患的情 況一直得不到改善,大醫院的優勢和應有作用就無法得到發揮。在老百姓就 醫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有些大醫院甚至還走上了無序擴大規模的歧途, 和縣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人才、搶活兒干,醫療質量也變 得難以保證。
小犀牛健康家中醫館未來將啟動健康信息平臺,逐步實現與陜 西省中醫醫院等三甲醫院數據中心的對接,實現了數據的網絡信息化。同時 將繼續加快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部署工作,通過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的推廣, 提升中醫特色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落地。除此之外,健康數據平臺便于 統計分析并及時發現問題,制定有效針對性的政策,為決策分析提供數據支 持。
小犀牛通(tong)(tong)過經典處方、辯證論(lun)治、電(dian)子病(bing)歷模(mo)板、中(zhong)(zhong)醫(yi)(yi)知(zhi)(zhi)識 庫(ku)、遠程教育等中(zhong)(zhong)醫(yi)(yi)特(te)色的知(zhi)(zhi)識,提升了中(zhong)(zhong)醫(yi)(yi)館的中(zhong)(zhong)醫(yi)(yi)特(te)色的服務(wu)能力。 三(san)是與陜西省中(zhong)(zhong)醫(yi)(yi)醫(yi)(yi)院的遠程聯絡機制(zhi),在提高基層醫(yi)(yi)生診治水平同時, 促進了分級診療(liao)制(zhi)度的落實(shi),打通(tong)(tong)健康綠(lv)色通(tong)(tong)道,實(shi)現急病(bing)、大病(bing)及(ji)時轉診, 在健康就診通(tong)(tong)道上開足“綠(lv)燈”
欄目寄語: 當今,復雜而劇變的宏觀與產業環境,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日益嚴峻的挑戰。以流程為中心的企業信息化,已難支撐企業應對這種挑戰。當今的市場競爭,勝出的企業,得當地應對這種復雜性;卓越的企業,主動出擊,通過駕馭復雜性而獲益。企業信息化建設只有走向以人為本,才能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通過對產業觀察和思考,賽迪傳媒于2011年7月14日發布了《走向以人為本的信息化白皮書》。白皮書發布后,在業界得到了很好的反響。為了進一步探究以人為本的信息化建設,中國計算機報在11月8日舉辦了走向以人為本的信息化之醫療行業CIO沙龍。本期專欄歸納了沙龍上CIO的精彩觀點,探討醫療行業信息化現狀和以人為本趨勢,以饗讀者。
醫療服務應該以人為本。能不能做到以人為本關系到醫院未來的發展,如同新醫改方案所說,要從改革方案設計、衛生制度建立到服務體系建設都以人為本。作為醫院醫療業務的支撐點,醫院的IT建設是否做到以人為本了呢?
從協同醫療開始以人為本
信息化是支撐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信息化通過幫助醫療機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醫療質量來支撐新醫改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
對醫院來說,以人為本毫無疑問是以病人為本,IT建設也要為以病人為本這一理念服務。武警總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盧沙林認為,對醫院的IT部門來說,他們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病人,還有醫生、護士以及醫院的行政、后勤、財務等支撐部門人員,以人為本的信息化既體現在服務病人的系統上,也體現在醫護人員和醫院管理人員所用的系統上。后者直接影響到服務病人的質量和效率。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三甲醫院開始信息化建設到現在,大部分的三甲醫院都建立了眾多的業務系統。這些業務系統基于醫院的工作流程建立。這些基于流程的信息化系統在幫助醫院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診療效率上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醫院業務復雜,業務系統眾多。就拿臨床醫生來說,他們要使用的系統就包括醫生工作站、OA、郵件、PACS等,有時候醫生會抱怨,這個系統不好用,那個系統不好用。”北京博愛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耿愛華表示。
醫生抱怨系統過于復雜,是因為現在的醫療信息系統沒有以人為本,而是以IT為中心。“光有流程化的應用是不夠的,信息化系統應該更多考慮人的因素。”北大婦幼信息中心副主任符毅說。
增強IT系統的協同能力,是醫院良好運行的基礎。特別是在新醫改后,區域醫療成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新舉措,使得這個需求更為突出,除了醫院內部的協作,跨醫療機構的協作需求也日益突出。
微軟資深醫療行業解決方案經理張?介紹,不同醫院的協同醫療的發展水平不一。協和醫院、瑞金醫院等醫院的協同醫療建設開始較早,發展程度較好。瑞金醫院整合業務系統,打造了一個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讓醫務人員之間、醫院和患者之間可以交流互動。基于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瑞金醫院實現了統一的門戶入口,集成了電子郵件系統、醫院信息系統(HIS)、醫療影像管理系統(PACS)、辦公自動化系統等業務應用,并通過CMS(內容發布管理系統)實現內外網的信息發布一體化,保證了醫院門戶整體數據和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時性。
“協同醫療包括即時消息傳遞、文件傳輸等,我們希望能用一個賬號登錄所有辦公系統。” 廣安門中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張紅說。
“系統建起來容易,讓大家習慣去使用很難。協同醫療也是如此。”協和醫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宋忠良認為,協同醫療比其他的IT系統更需要考慮人的需求,能讓醫務人員主動使用。張?認為,如果一個系統能從單點登錄、移動辦公等這些醫護人員突出的需求出發,醫護人員一定喜歡用。“比如瑞金醫院的院長可以在手機上完成審批、收發郵件等工作,可以通過手機了解醫院的各方面情況,現在院長已經離不開這套系統,系統自然能在瑞金醫院推廣。”
從電子病歷到BI
比提高醫療效率還重要的是提高醫療質量。電子病歷無疑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基礎工程。“電子病歷讓醫生的診療有跡可循,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可以為醫生提供診療建議,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臨床路徑能讓病人降低醫療成本。這能極大提高醫療質量。”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盧敬泰表示,“雖然很多三甲醫院都說已經做了或者正在做電子病歷,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病歷還很遠。”如何處理電子病歷中非結構化數據還是一大難點。
對中醫院來說,非結構化與結構化的數據處理矛盾更為突出。廣安門中醫院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電子病歷建設試點單位,其電子病歷系統不僅要滿足衛生部對電子病歷系統建設的要求,即針對西醫院的要求,還必須滿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對中醫院電子病歷系統建設增加的特殊要求。
“中醫跟西醫不太一樣,中醫是個體化的治療,整個診療過程基本都體現在病歷里。病歷是以非結構化信息為主,首先病歷是文本的,而且還包含圖像、視頻非結構化數據,但病案首頁、醫囑、出訪等這些治療過程需要的都是結構化的信息。”張紅說,“所以電子病歷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一直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中醫行業在2007年提出電子病歷的發展方向――臨床、科研、管理、服務一體化。臨床和科研一體化,最大的難題是電子病歷結構化到什么程度。科研要求結構化的粒度越細,越便于分析,但臨床希望能夠用自然語言來描述。”
“我覺得可以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對PDF格式的病案進行搜索。這是電子病歷從非結構化往結構化發展的一個過渡,要做到真正的結構化是很不容易的。”宋忠良表示。
針對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提出的非結構化電子病歷的處理問題,張?認為,微軟可以從新一代搜索技術、內容管理以及數據庫多方面予以醫院支持,幫助醫院定制自己的電子病歷系統。
與保存電子病歷數據相比,更重要的是調用數據。北京腫瘤醫院醫學統計室主任、原信息中心主任高非認為,非結構化的病歷做成半結構化或者結構化,除了基于醫院管理、醫療質量方面的需求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便于醫學統計。
“實際上隨著醫院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很多醫院積累了海量的醫院管理數據以及結構化的電子病歷數據,這些數據如果被開發利用,將對醫院的精細化管理、醫生的臨床診斷起到極其積極的作用。為此,把商業智能技術引入醫院,建立注重整合業務數據和輔助決策分析的BI系統就尤為迫切。”張?說。她參與了很多醫院的BI項目,武警總醫院就是其中一個。
“BI可以說是我們做得最成功的系統。我原來跟領導提議建立醫生工作站,領導不能直接體會到醫生工作站有什么好處,但一看BI系統他就非常喜歡,因為他需要的東西都展示出來了,以前他想知道平均住院日是多少非常難,現在很容易就能知道。” 盧沙林說。
盧沙林認為,BI系統之所以能夠在武警總醫院順利運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BI系統提供了面向不同信息使用者的數據分析平臺,這讓BI的價值實現最大化,為經營管理決策提供全面、可靠、及時的數據支持,使得醫院管理和診療決策完全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通過對醫院科室、人員的績效,以及部門及全院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武警總醫院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醫院績效評價體系,極大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醫療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由于服務的對象是病人,我們的信息化更加需要以人為本。不管是協同醫療,還是電子病歷和BI,或者虛擬化、云計算,以人為本可以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效率和投資回報率,給病人帶來質優價廉的服務,也讓醫院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記者手記
醫院信息化應以醫生為本
名醫的成長過程,就是在長期的醫療臨床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病例,總結經驗和汲取教訓的過程。從信息化的角度看,名醫之所以醫術高明,在于名醫的頭腦中不僅有一個比普通醫生更大并且不斷更新的非結構化數據庫,而且在臨床上能迅速地進行“人肉”挖掘這些非結構化數據。遺憾的是這個生物數據庫容量和存儲時間不僅存在個體差異,還會在歲月的打磨下,性能變得越來越差。
如何將所有名醫腦中的非結構化數據以及他們各自的決策策略通過IT全部轉化成數據并存儲起來?這或許是天方夜譚,但IT依舊能大顯身手。人們去看病時常常會看到一些疑難雜癥患者的病例往往都是厚厚一疊,門診醫生不可能通讀。多少年來,醫生都是這樣日復一日地做的,他們的專長是醫學而非IT,盡管他們有病例數字化的迫切潛在需求,但卻難以明白IT究竟能在哪些地方幫到他們。畢竟,讓醫生去搞懂病例電子化要比醫院CIO去理解醫療行為中哪些能夠數字化要困難得多。
以人為本的信息化以其基于虛擬化和云計算構建的醫院IT基礎設施,將CIO從日常運維中解脫出來,從而把精力放在熟悉醫院的核心業務――治病救人上。
與此同時(shi),以(yi)人為本的信(xin)息化強調對非(fei)結(jie)(jie)(jie)構數(shu)(shu)(shu)據的深度利用,這(zhe)就要求CIO在構建電(dian)子病(bing)例時(shi),不僅要關注(zhu)那(nei)些(xie)可(ke)以(yi)結(jie)(jie)(jie)構化的非(fei)結(jie)(jie)(jie)構化數(shu)(shu)(shu)據,而且(qie)還(huan)要處理和存儲當前(qian)技術尚(shang)無法(fa)結(jie)(jie)(jie)構化的非(fei)結(jie)(jie)(jie)構化數(shu)(shu)(shu)據,為未來技術的成熟全方位地保存原始(shi)數(shu)(shu)(shu)據。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2598.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yu)保(bao)護作(zuo)者(zhe)版權(quan),注(zhu)重分(fen)(fen)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法核(he)實(shi)真實(shi)出(chu)處,未(wei)能及時與作(zuo)者(zhe)取得聯系,或有版權(quan)異議(yi)的(de),請(qing)聯系管(guan)理(li)員(yuan),我們(men)會立即處理(li),本站(zhan)部(bu)分(fen)(fen)文(wen)字(zi)與圖片資(zi)源(yuan)來自于(yu)網絡(luo),轉(zhuan)載是出(chu)于(yu)傳(chuan)遞(di)更多(duo)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yuan)標注(zhu)錯誤或侵犯了(le)您的(de)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通(tong)知我們(men)(管(guan)理(li)員(yuan)郵(you)箱:),情況屬實(shi),我們(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shan)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yi)篇: 中醫哲學研究平臺(tai)
下(xia)一篇(pian): 充(chong)分發揮中醫特色盡快設立未病學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