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魏蜀吳惡戰連場。有一次,關公(關云長)揮軍攻打曹兵時,右臂中了敵人的毒箭。眾將請關公班師回荊州調治,關公不允,說:“我不能因小小創傷,而誤了軍國大事。”
眾人只好四方訪尋名醫。一日,來了一個自稱華佗的醫生,他說聽聞關公中了毒箭,特來醫治。這時,關公的右臂痛得厲害,正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亂了軍心。
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說:“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廢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縛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開至見骨,刮去骨頭上的毒,再敷上藥,以線縫合,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懼怕。”
關公聽了,笑說自己不是世間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縛在柱上;并命人先送上食物,說:“先生遠道而來,請先用酒菜!”
關公陪著華佗吃了一會,便伸出了右臂,說:“現在就請動手,我照樣下棋吃喝,請先生不要見怪!”
華佗也不再說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請人在關公的臂下放上一個盆子,看準了位置,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
關公吃喝如常,華佗氣定神閑說:“我用刀把君侯骨頭上的毒給刮走,這就好了!”
華佗的手法嫻熟,話剛說完,手上的刀子已經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還發出悉悉的聲音,流出的血也幾乎注滿了整個盆子。將士見到這情境,也掩面失色,惟獨關公仍繼續下棋吃喝,面不改容。
不久,華佗把毒全刮走,敷上藥,并把傷口縫合。關公要重賞他,華佗婉拒說:“因聽聞君侯高義,特來醫治!”說罷把一帖藥留下,就頭也不回,拜別走了。
刮骨去毒成語釋義: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指徹底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處:《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原文: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譯文:
關羽曾經被亂箭所射中,貫穿了他的右臂,后來傷口雖然痊愈,(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
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它。當時關羽正在和諸位將領圍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鮮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盤子了,但是關羽卻割肉喝酒,談笑如常。
擴展資料:
相關人物:
關羽,即漢壽亭侯,三國蜀漢獨當一面的名將,字云長。河東解縣人。東漢末年,關羽跟隨劉備起兵鎮壓黃巾叛亂,和張飛共同輔佐劉備,忠心不二,“恩若父子”,被譽為忠義的化身。
劉備在徐州為曹操所敗,關羽被俘,雖頗受曹操厚待,并封為漢壽亭侯,然仍斬顏良以報曹操,并且歸投劉備。 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鎮守荊州五郡,獨鎮一方。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操大將曹仁于襄陽郡,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后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關羽又久攻襄樊不下,只好撤退,由于荊州被東吳攻占,所以在退卻路上,士卒離心,逃亡殆盡。
關羽也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其“忠”“義”操行被后來統治者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尊之為“關公”,“關帝”。今華北不少地區廣大農村中都建有“關帝廟”,俗稱“關老爺廟”。
參考資料:——刮骨去毒
“刮骨療毒”來自于《三國演義》,講的是:關羽攻打曹操樊城,水淹七軍以后,曹操大將曹仁命令眾多弓弩手,對著關羽亂箭齊發。關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腫,不能活動。
這只箭貫穿了他的左臂,后來傷口雖然痊愈,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它。
當時關羽正在和諸位將領圍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鮮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盤子了,但是關羽卻割肉喝酒,談笑如常。
擴展資料
有關“刮骨療毒”的史實對比
對照一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記載,發現有幾處不同:
一是關羽中箭的部位。《三國演義》說是右臂,而《三國志》說是左臂,《三國演義》借用了這段史料卻把一個重要的細節弄錯了,也許不是無心之錯,而是有意為之。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使刀,右臂如果不能動,比左臂受傷情況更嚴重,把右臂改為左臂增加了情節的緊張度。
二是關羽所中之毒。《三國演義》說是“烏頭之藥”,而《三國志》沒有具體指出。烏頭是一種主要產于南方的中藥,可散經絡之寒而止痛,適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的治療。
但其毒性很大,必須經過炮制才可使用,未經炮制少量即可使人中毒,輕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動不安、肢體發硬、肌肉強直、抽搐,直到意識不清而昏迷。
三是關羽中毒的時間。《三國演義》說是在攻打樊城時,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當時關羽率大軍北上,攻擊曹魏在荊州的兩個重要據點襄陽和樊城,與曹仁、于禁、龐德等人率領的曹軍展開激戰,雙方展開了多次攻防戰,關羽在此戰中曾經中過箭,倒也有可能,但正史并未有過記載。
四是關羽中毒的地點。《三國演義》說關羽中箭是在樊城的城外,《三國志》等史書沒有記載。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樊城之戰打得很激烈,關羽雖然俘虜了曹魏名將于禁,又殺了龐德,但始終未能攻克樊城,后來徐晃援軍開到,在樊城外連破關羽的圍頭、四冢等營壘,關羽退走。
五是為關羽“刮骨療毒”的醫生。《三國演義》說是華佗,《三國志》沒有具體記載。華佗是漢末名醫,在當時很有名,為陳登、周泰、曹操等人都看過病,史書均有記載。
-刮骨療毒
《三國演義》刮骨療毒的故事
水淹七軍之后,關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關羽右臂中箭,回兵。箭頭有毒,毒已入骨。于是請來了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刮去,這會極其疼痛,請關羽把手臂套住綁緊,把頭蒙住。
關羽卻說不用,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事畢,兩人互相驚嘆,關羽稱贊華佗的醫術,華佗贊嘆關羽的勇氣毅力。
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內容梗概:關羽右臂箭上有毒,不能出戰。華佗前來為關羽刮骨療毒。曹操又派徐晃前去救援。呂蒙本想趁荊州空虛攻打荊州,卻不想關羽有所防備,陸遜獻計讓呂蒙裝病,并向關羽示弱,于是關羽不再擔心荊州。呂蒙讓手下兵將全穿白衣偽裝成商人,渡江偷襲荊州,招降了糜芳,傅士仁,得了荊州。
擴展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元末明初,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稱為嘉靖本,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后學羅本貫中編次”。
繼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現,它們都以嘉靖本為主,只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的增刪、卷數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內容沒有大的改動。
《三國演義》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后,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后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辟地,一直寫到當代。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七十五回
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回荊州治療。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關羽問華佗怎樣治法?華佗說:"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環,把你的胳膊套入環中,用繩子捆緊,再蓋住你的眼睛,給你開刀治療。"關羽笑著說:"不用捆。"然后吩咐宴招待華佗。關羽喝了幾杯酒就與人下棋,同時把右臂伸給華佗,并說:"隨你治吧,我不害怕。"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著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著站起來對眾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神人也。"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24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粢飯團治怪病
下一篇: 中醫:幫你戒酒 穴位電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