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學理論的形成 發展概況 戰國以來,人們的藥物知識又有了新的積累。見于文獻記載的藥物顯著增多,西漢初期曾流行過藥物專著。《史記·倉公傳》曾提及古代的醫藥書籍《藥論》,可惜該書現已失傳。晉代《中經薄》記載有《子儀本草》一書,子儀是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弟子;《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有《神農黃帝食禁》七卷;清代姚振宗在《漢書藝文志拾補方技略》中記載,當時有經方五家:《神家本草經》三卷,《桐君采藥錄》二卷,《雷公藥對》二卷,《子儀本草經》一卷及《倉公對詔》。可見到漢代時已先后有多種藥物學專書出現。但這些書后來大都散佚了。“本草”一詞最早見于《漢書·樓護傳》。樓護是漢成帝時期(公元前32至公元前7年)的人,據《樓護傳》記載,“護少隨父為醫長安,護誦醫經、本草、方術數十萬言”。漢成帝建初二年(公元前31年)即有了“本草待詔”這一掌管醫藥的官職。另據《漢書·平帝紀》記載,元始五年(公元5年),朝廷曾征如天文、歷算、方術、本草等教授者來京師。由此可見,早在西漢時期,已經開始征集人力整理、研究和傳授本草了。從古籍所收載的藥物來看,這一時期藥物品種已大大增多了。《內經》載方12首,用藥有澤瀉、半夏、連翹等;《五十二病方》載藥247種;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黃芩、花椒、水銀、茅根等實物。河北滿城漢墓還出土了西漢時期的制藥工具棗醫工盆、注藥器、濾藥器和熬藥工具等。由于秦漢以來交通日益發達,特別是張騫、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以后,使西域的紅花、葡萄、胡桃、大蒜、苜蓿等藥材不斷輸入內地,少數民族及邊遠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等,已逐漸被內地醫家所采用。東南亞等地的藥材也不斷進口到中國。從而使得藥物品種不斷增多,人們的藥物知識不斷豐富。同時,臨證醫學的迅速發展,也相應地要求藥物學同步發展。《神農本草經》一書,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或《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它對戰國至東漢時期的用藥經驗和藥物學知識作了系統而全面的總結,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也極大地促進了臨證醫學的進步。成書年代與流傳 關于《神農本草經》的成書年代,歷來說法不一。《漢書·藝文志》中沒有收錄該書,從梁代阮孝緒的《七錄》和《隋書·經籍志》中才開始有關于此書的記載,但都沒有提及作者及寫作年代。有人根據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所記載的藥物大部分是《本草經》所收錄的,而《本草經》所載藥物產地多為后漢時的郡、縣地名,加上書中有些記述有明顯的道教思想痕跡,從而斷定該書成書于東漢。也有人認為西漢年間已有本草之類的書籍,而書中所記載的采藥時間以建寅為歲首,又收有葡萄、胡麻等張騫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大宛而帶回國的藥物,因此該書不會早于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現在一般認為,《神農本草經》與《內經》一樣,并非出于一人一時之手筆,而應當是秦漢以來許多醫藥學家通過對藥物學資料的不斷收集整理,直到東漢才最后編撰成書。《神農本草經》成書以后,除見載于梁代的《七錄》、《隋書·經籍志》外,《舊唐書·經籍志》也載有該書。梁代陶弘景將該書基本上全部收入其著作《本草經集注》。到了唐初,該書的單行本已失傳。唐宋以后的本草學著作,如《新修本草》、《證類本草》及明代的《本草綱目》等,都是轉引前代本草書中所載的《神農本草經》的內容。現今流傳的《神農本草經》版本,是明清以后的學者根據唐、宋、明等歷代本草著作進行整復輯佚,重新出版刊行的,因而被稱為《神農本草經》輯復本。主要內容《神農本草經》共三卷(亦有作四卷),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這些藥物大都療效確實,被人們沿用至今。書中涉及的病證約有170多種,包括內、外、婦、眼、耳、喉、齒等各科疾病。根據藥物性能功效的不同,《神農本草經》創立了藥物的三品分類法,即把全部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上藥120種,一般無毒或毒性較小,“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多屬補養類藥物;中品120種,有的有毒,有的無毒,“為臣,主養性以應天,無毒有毒,斟酌其宜”,多為補養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藥物;下品125種,大多有毒,“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等攻治疾病的藥物。這是中國藥物學史上最早出現的藥物分類法。《神農本草經》論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氣五味等藥物學理論。在《內經》“君、臣、佐、使”主次配伍原則的基礎上,對組方用藥理論進一步作了闡述,指出:“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說明處方用藥時應注意藥性,分別多寡、主次。對于藥物配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同結果,《神農本草經》提出“七情合和”的學說:“藥有陰陽配伍,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如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從而十分清楚地指出,雖然藥物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但只要配合得當,便可奏效。如有的藥物相配能起到協同作用而增強藥效;有的藥物相配則能減輕或抑制對方的毒性反應。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并非所有的藥物都可以配合應用。如有的藥物合用后,會產生強烈的副作用,這種情況就屬于配伍禁忌。這些藥物的配伍原則,至今仍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同時書中還注意到了藥用部位與藥物作用的密切關系。事實上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各個部位所含的有效成分并不相同,因此各自的藥效也就各不相同。《神農本草經》還記述了藥物的產地、采集時間、加工制作方法,以及鑒別藥物的真偽、陳新、質量優劣的方法。此外,書中還就不同的藥物性能,提出了制劑的法度和與之相適應的劑型。“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書中對服藥劑量、服藥方法、服藥時間也很重視,指出:“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夜。”說明服藥時間與療效有著一定的關系。《神農本草經》的出現,不但為中國古代的藥物學奠定了基礎,而且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魏晉以后的一些藥物學著作,都是以該書為基礎的。直到今天,《神農本草經》仍然是學習中醫藥的一本重要的參考書。養生學的發展 從戰國到東漢,許多哲學家和醫學家對養生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種見解,其中主要有“靜以養生”和“動以養生”兩種觀點。老子、莊子的(de)(de)養(yang)(yang)生理論(lun)的(de)(de)核(he)心是“靜”,莊子(zi)還(huan)提(ti)出了(le)以(yi)靜為主(zhu)的(de)(de)氣(qi)功;而子(zi)華(hua)子(zi)、呂不(bu)韋(wei)、華(hua)佗(tuo)等(deng)人(ren)則主(zhu)張(zhang)“動(dong)(dong)以(yi)養(yang)(yang)生”,提(ti)倡(chang)“流水不(bu)腐,戶樞(shu)不(bu)蠹(du)”。華(hua)佗(tuo)在繼承古代氣(qi)功導引(yin)的(de)(de)基礎上,模仿虎、鹿、熊、猿、鳥(niao)等(deng)五(wu)(wu)種動(dong)(dong)物的(de)(de)活動(dong)(dong)姿態,創(chuang)立了(le)著名(ming)的(de)(de)五(wu)(wu)禽戲。引(yin)外,孔子(zi)談到動(dong)(dong)靜結合的(de)(de)觀點,老子(zi)、莊子(zi)、管(guan)(guan)子(zi)、荀子(zi)等(deng)提(ti)出養(yang)(yang)生要“順乎自然“;管(guan)(guan)子(zi)還(huan)主(zhu)張(zhang)存(cun)精以(yi)養(yang)(yang)生,注意飲食衛生及精神調攝;東漢王充(chong)的(de)(de)《論(lun)衡》中(zhong)也有養(yang)(yang)生專論(lun),并提(ti)出壽(shou)命與遺傳有關的(de)(de)創(chuang)見(jian)。
《神農本草經》于東(dong)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神農(nong)本(ben)草(cao)經》又稱(cheng)《本(ben)草(cao)經》或《本(ben)經》,中醫(yi)(yi)四大經典著作(zuo)(zuo)之一,作(zuo)(zuo)為現存最早(zao)的中藥學著作(zuo)(zuo),約起源于(yu)神農(nong)氏,代代口耳相傳,成書非(fei)一時(shi),作(zuo)(zuo)者亦(yi)非(fei)一人,秦漢(han)時(shi)期眾多醫(yi)(yi)學家搜集、總(zong)結、整理當時(shi)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zhuan)著,是(shi)對(dui)中國(guo)中醫(yi)(yi)藥的第(di)一次系統總(zong)結。
其中(zhong)規定(ding)的大(da)部分中(zhong)藥(yao)(yao)學理(li)論和(he)配伍規則以及提(ti)出的“七(qi)情和(he)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yao)(yao)實踐中(zhong)發(fa)揮了巨(ju)大(da)作用,是中(zhong)醫藥(yao)(yao)藥(yao)(yao)物學理(li)論發(fa)展的源頭。在李時珍出版《本草綱目》之前,該(gai)書(shu)一直是被(bei)看作是最權威(wei)的醫書(shu)。
擴展資料 《神農本(ben)草經(jing)(jing)(jing)》系統(tong)地總結了(le)(le)古代醫家(jia)等各(ge)方面的用藥(yao)經(jing)(jing)(jing)驗,對(dui)已(yi)經(jing)(jing)(jing)掌握的藥(yao)物(wu)知識(shi)進行了(le)(le)一次全(quan)面而(er)系統(tong)的整(zheng)理。全(quan)書共(gong)計收錄了(le)(le)365種藥(yao)物(wu),正好(hao)與(yu)一年(nian)365日相合,這(zhe)倒并(bing)非巧合,而(er)是作者有意(yi)為之的結果。事實(shi)上,當時掌握的藥(yao)物(wu)數量(liang)已(yi)經(jing)(jing)(jing)遠(yuan)超此數,但(dan)由(you)于受到(dao)術數思想(xiang)的影響,所以(yi)從中選取了(le)(le)365種藥(yao)物(wu),“法(fa)三百(bai)六十五(wu)度,一度應(ying)一日,以(yi)成一歲”。
《神農(nong)本(ben)草經》不(bu)止進行了藥(yao)物的(de)搜集(ji)工(gong)作(zuo),還(huan)有(you)意(yi)識(shi)地對所收藥(yao)物進行了分門(men)別類工(gong)作(zuo),將365種藥(yao)物按照上、中、下(xia)分為三(san)類,這被(bei)稱為“三(san)品分類法(fa)”。分類的(de)依據主要是藥(yao)物的(de)性能功效。
-神農本草經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367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u)作者版權(quan),注重分(fen)享,被(bei)刊(kan)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shi)與(yu)作者取得(de)聯系,或有(you)(you)版權(quan)異議(yi)的(de)(de),請聯系管(guan)理(li)(li)員(yuan),我們會立(li)(li)即處理(li)(li),本站部分(fen)文字與(yu)圖片資源(yuan)來自于網(wang)絡(luo),轉載是出于傳遞(di)更多信(xin)息(xi)之目的(de)(de),若有(you)(you)來源(yuan)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nin)的(de)(de)合(he)法權(quan)益,請立(li)(li)即通知我們(管(guan)理(li)(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中醫藥大事記4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