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質疑中藥性能理論

醫案日記 2023-05-03 06:49:16

質疑(yi)中藥性能(neng)理論(lun)

張養生 陜西中(zhong)醫學院

中藥(yao)(yao)性(xing)能(neng)理(li)論(lun)是(shi)中藥(yao)(yao)學(xue)理(li)論(lun)的核心(xin)內(nei)(nei)容部(bu)分(fen),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補瀉(xie)、升(sheng)降浮沉和(he)毒(du)性(xing)等方面。從《內(nei)(nei)經》以前的感性(xing)認識到(dao)現(xian)代中藥(yao)(yao)學(xue)理(li)論(lun)的形成過程,均遵從這些理(li)論(lun)的正(zheng)確性(xing)。然(ran)而(er),筆者通過對《中藥(yao)(yao)學(xue)》教材(cai)有關內(nei)(nei)容的統計(ji)分(fen)析卻發現(xian):中藥(yao)(yao)性(xing)能(neng)的一些方面,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系統性(xing)、不正(zheng)確性(xing),甚或(huo)是(shi)錯(cuo)誤現(xian)象。

五味對位歸(gui)經(jing)“對”不上

五(wu)味(wei)(wei)配五(wu)臟并歸(gui)(gui)(gui)五(wu)臟的(de)具體內容是:酸入(ru)(ru)肝,苦入(ru)(ru)心,甘入(ru)(ru)脾(pi),辛(xin)入(ru)(ru)肺(fei),咸(xian)入(ru)(ru)腎。而統計(ji)結(jie)果卻(que)不全然:62味(wei)(wei)苦味(wei)(wei)藥(yao)(yao)(yao)物,歸(gui)(gui)(gui)心經(jing)者(zhe)(zhe)僅(jin)(jin)為(wei)(wei)25.81%,歸(gui)(gui)(gui)肝經(jing)者(zhe)(zhe)卻(que)為(wei)(wei)56.45%;62味(wei)(wei)辛(xin)味(wei)(wei)藥(yao)(yao)(yao)物,歸(gui)(gui)(gui)肺(fei)經(jing)者(zhe)(zhe)45.16%,歸(gui)(gui)(gui)脾(pi)經(jing)者(zhe)(zhe)48.38%;70味(wei)(wei)甘味(wei)(wei)藥(yao)(yao)(yao)物,歸(gui)(gui)(gui)脾(pi)經(jing)者(zhe)(zhe)僅(jin)(jin)為(wei)(wei)21.43%,歸(gui)(gui)(gui)肺(fei)經(jing)者(zhe)(zhe)為(wei)(wei)40.00%;22味(wei)(wei)咸(xian)味(wei)(wei)藥(yao)(yao)(yao)物,歸(gui)(gui)(gui)腎經(jing)者(zhe)(zhe)僅(jin)(jin)為(wei)(wei)9.09%,而歸(gui)(gui)(gui)肝經(jing)者(zhe)(zhe)卻(que)為(wei)(wei)68.18%。說明歸(gui)(gui)(gui)經(jing)理論有其(qi)正確性(xing)的(de)一面(mian),但“五(wu)味(wei)(wei)對位歸(gui)(gui)(gui)經(jing)”的(de)認識(shi)基本不能成立(li),或者(zhe)(zhe)是關于味(wei)(wei)的(de)認識(shi)本身存在著一定錯(cuo)誤性(xing)。

咸味的(de)作用特征須重新研究

五味(wei)(wei)(wei)(wei)(wei)(wei)作(zuo)(zuo)用(yong)(yong)特(te)征的認(ren)識(shi)(shi),已經(jing)較(jiao)為(wei)穩定、成熟,并被作(zuo)(zuo)為(wei)中藥(yao)學理論廣泛應用(yong)(yong),但實(shi)際(ji)作(zuo)(zuo)用(yong)(yong)趨勢卻(que)不(bu)完全相(xiang)同:62味(wei)(wei)(wei)(wei)(wei)(wei)辛味(wei)(wei)(wei)(wei)(wei)(wei)藥(yao)物(wu)(wu)具(ju)有“行(xing)”、“散”功(gong)能作(zuo)(zuo)用(yong)(yong)者(zhe)為(wei)45味(wei)(wei)(wei)(wei)(wei)(wei),比(bi)例(li)為(wei)72.58%;62味(wei)(wei)(wei)(wei)(wei)(wei)苦(ku)味(wei)(wei)(wei)(wei)(wei)(wei)藥(yao)物(wu)(wu)具(ju)有“通泄(xie)”、“燥濕”作(zuo)(zuo)用(yong)(yong)者(zhe)為(wei)47味(wei)(wei)(wei)(wei)(wei)(wei),比(bi)例(li)為(wei)75.81%;70味(wei)(wei)(wei)(wei)(wei)(wei)甘味(wei)(wei)(wei)(wei)(wei)(wei)藥(yao)物(wu)(wu)具(ju)有“補益(yi)”、“緩急調和”作(zuo)(zuo)用(yong)(yong)者(zhe)為(wei)34味(wei)(wei)(wei)(wei)(wei)(wei),比(bi)例(li)為(wei)48.57%;22味(wei)(wei)(wei)(wei)(wei)(wei)咸味(wei)(wei)(wei)(wei)(wei)(wei)藥(yao)物(wu)(wu)具(ju)有“軟(ruan)堅瀉下”作(zuo)(zuo)用(yong)(yong)者(zhe)為(wei)6味(wei)(wei)(wei)(wei)(wei)(wei),比(bi)例(li)為(wei)27.27%。說明五味(wei)(wei)(wei)(wei)(wei)(wei)作(zuo)(zuo)用(yong)(yong)特(te)征的認(ren)識(shi)(shi)基(ji)本正確,但“咸味(wei)(wei)(wei)(wei)(wei)(wei)”的作(zuo)(zuo)用(yong)(yong)特(te)征必須(xu)重新(xin)研究。

中藥中的(de)(de)多(duo)味性(xing)(xing)(xing)藥物(wu)也比較多(duo),它們在味度(du)上的(de)(de)差異性(xing)(xing)(xing)及其與植物(wu)的(de)(de)天然屬(shu)性(xing)(xing)(xing)和(he)存活屬(shu)性(xing)(xing)(xing)的(de)(de)關系(xi),味的(de)(de)厚薄與炮制和(he)存貯的(de)(de)關系(xi)、與溫(wen)度(du)和(he)水(shui)質的(de)(de)關系(xi)等(deng),目(mu)前尚無系(xi)統(tong)性(xing)(xing)(xing)研究成果,更沒有引入中藥學理論之中。

中藥(yao)毒性理論研究滯后

中(zhong)藥(yao)(yao)毒(du)(du)(du)性(xing)(xing)理論同四(si)氣五(wu)味一樣,已經成(cheng)(cheng)為指導臨床用藥(yao)(yao)的基本(ben)原(yuan)則,我(wo)們應該在前(qian)人經驗認識(shi)的基礎(chu)上進行(xing)驗證(zheng)、確定(ding)和測(ce)定(ding),進一步(bu)認識(shi)中(zhong)藥(yao)(yao)致(zhi)(zhi)毒(du)(du)(du)現象、致(zhi)(zhi)毒(du)(du)(du)原(yuan)理和致(zhi)(zhi)毒(du)(du)(du)方式以及致(zhi)(zhi)毒(du)(du)(du)以后的解毒(du)(du)(du)方式。但是中(zhong)藥(yao)(yao)學(xue)教材中(zhong)17味小毒(du)(du)(du)、28味常毒(du)(du)(du)和8味大毒(du)(du)(du)藥(yao)(yao)物(wu),僅(jin)僅(jin)在“性(xing)(xing)味歸經”一項中(zhong)介紹(shao)“有(you)毒(du)(du)(du)”而(er)已,有(you)名的“十八反(fan)”、“十九畏”經驗也沒有(you)最新研究成(cheng)(cheng)果。如此初級的理論現象與研究態(tai)度,很難適應21世紀(ji)人們對知識(shi)掌(zhang)握(wo)與運用的要求(qiu),一定(ding)程度上也影響著中(zhong)藥(yao)(yao)學(xue)的科學(xue)性(xing)(xing)及其(qi)水平狀況(kuang)。

“四氣”之名不確切

四(si)氣(qi)即藥物的(de)(de)寒(han)熱溫(wen)涼四(si)種(zhong)藥性(xing)(xing)(xing)(xing)(xing),能夠反映藥物在(zai)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han)熱變化(hua)方面(mian)(mian)的(de)(de)作用傾向(xiang)。而在(zai)各論的(de)(de)中藥性(xing)(xing)(xing)(xing)(xing)能內容中,卻出現了大熱、熱性(xing)(xing)(xing)(xing)(xing)、溫(wen)性(xing)(xing)(xing)(xing)(xing)、微(wei)溫(wen)、平性(xing)(xing)(xing)(xing)(xing)、涼性(xing)(xing)(xing)(xing)(xing)、微(wei)寒(han)、寒(han)性(xing)(xing)(xing)(xing)(xing)、大寒(han)等9個方面(mian)(mian),它們分別(bie)占到(dao)422味正藥(不含附藥)的(de)(de)比(bi)例為0.24%、3.32%、26.07%、6.14%、21.33%、3.79%、13.03%、25.36%、0.17%,此種(zhong)現象顯然與(yu)(yu)“四(si)氣(qi)”的(de)(de)概(gai)念不相(xiang)符合(he)。因為溫(wen)與(yu)(yu)熱、寒(han)與(yu)(yu)涼是性(xing)(xing)(xing)(xing)(xing)質相(xiang)同僅程度有所差異的(de)(de)兩個氣(qi),且熱性(xing)(xing)(xing)(xing)(xing)和涼性(xing)(xing)(xing)(xing)(xing)的(de)(de)比(bi)例均很低,但都作為一氣(qi)而被定位,而平性(xing)(xing)(xing)(xing)(xing)藥已經(jing)達到(dao)21.33的(de)(de)比(bi)例,與(yu)(yu)溫(wen)性(xing)(xing)(xing)(xing)(xing)的(de)(de)26.07和寒(han)性(xing)(xing)(xing)(xing)(xing)的(de)(de)25.36非(fei)常接近。所以,至少應該把“平性(xing)(xing)(xing)(xing)(xing)”列為一氣(qi),即“五氣(qi)”。

筆者認為,中(zhong)藥(yao)學作為一門(men)學科(ke),應該具有嚴(yan)謹性和系統性。加強對(dui)中(zhong)藥(yao)“性能”理論的研究迫在眉睫。

你認(ren)為中(zhong)醫為什么會(hui)受到那(nei)么大的質(zhi)疑(yi)?詳細說明?

中(zhong)醫已(yi)經失去傳承,只(zhi)有少數的(de)傳承留(liu)了下來,它正在(zai)消失,我碰(peng)到過一個老中(zhong)醫,他(ta)(ta)在(zai)部隊(dui)服役(yi)過回家后自己(ji)開(kai)了醫館,我們鄉(xiang)里(li)好多(duo)村醫都是(shi)他(ta)(ta)帶的(de)。但是(shi)他(ta)(ta)們都學(xue)的(de)時間(jian)短(duan),也(ye)(ye)沒學(xue)到精髓(sui),就感(gan)覺自己(ji)很好了。有的(de)還任了官。老中(zhong)醫自己(ji)的(de)孩子不喜歡(huan)這些。他(ta)(ta)也(ye)(ye)只(zhi)能這樣把東西爛在(zai)自己(ji)心里(li)。

為(wei)什么人們會對中醫西醫的療效產生質(zhi)疑,并且爭(zheng)論(lun)至今

科普工作需要深入,改變人們的精神世界很難,即使是為他們好。
舊事物的退場是扭捏的,不情愿的,新事物也有其成長的歷程。
新政時期,康有為梁啟超曾經提出“西式衛生觀念”即:管理糞便,保護水源,勤洗手,食物高溫后再食用。。。等等。
中醫對現代醫學的詆毀歷來歇斯底里,像什么“中醫治本西醫治標”,其實什么是“標”什么是“本”中醫根本弄不清楚。肺結核,中醫稱之為“肺癆”,對抗了幾千年,分什么肺陰虛肺陽虛,毫無建樹,但是到了近一百年,結核桿菌的發現,抗結核藥出現,結核病患者基本都能治愈,很少全家感染死亡的了。還有上面所說的勤洗手,就是去掉手上的細菌,減少腸道感染,現在搞中醫的人用“夏天濕氣重才拉肚子”的理論指導臨床,他們還用現代的抗菌素,這就是他們的糾結:不肯放下原有理論,當治病救人時又不得不使用現代理知識。
中醫的理論完全是來自于古人的臆測,他們推崇的就是古代圣賢,認為古代就已經為所有疾病定格分類,所以在中醫眼里沒有治不了的病,只有醫術不高的人,這就為人們造成了一個假象:古人醫術高明。而實際上我們從文獻資料上看到古代人平均壽命很短,嬰兒夭折很多,大量疾病不知原因‘“暴病身亡”。
現在的小孩都知道割了口子去打破傷風血清,破傷風是厭氧菌引起的,可是中醫就認為是“賊風”侵入人體,其實風就是流動的空氣而已,有氧氣氮氣等,中醫的風邪致病很可笑。
中醫的“純中藥毫無毒副作用”更是彌天大謊,人們熟知的鉛,水銀,礦石等重金屬的毒性已成為共識,中醫只是在近二十幾年迫于壓力下才減少使用。還有中醫把人屎當做中藥稱為“人中黃”,把人尿稱為“人中白”,耗子屎稱為“五靈脂”,都用來入藥。這些陋習,中醫從業人員,和老百姓都深信不疑。
現在到處都是中醫藥的廣告,電視,報紙,街頭小報,什么去“根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的騙人把戲無處不在。
中醫的大量使用與政策的推動有關,往往是沒有醫學背景的人制定大的方針,相中西醫結合就是個怪胎,文革期間,更是頂峰,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各半,宮外孕大出血,人都休克了,還“回陽救逆”喝中藥湯子,闌尾炎更是推崇“大黃牡丹皮湯”,造成拉大量的闌尾穿孔,滿肚子是糞便的的悲劇。
總之,人的認識有待提高,爭論不(bu)會盡快停止。

中藥的(de)一些功效和(he)藥的(de)特性是什么?

“性”即藥性,“能”即效能,每種中藥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屬性有寒證、熱證;病勢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臟腑、經絡之不同;病有虛證、實證,故中藥有性味、歸經、升降浮沉、補瀉……等特性-性能。
1.性味
性:指藥物的性質即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屬性,前人稱為四氣。(古代以四時的寒、熱、溫、涼氣候變化-氣序,應用于藥性的說明,故性氣通用,沿用至今)。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四氣中溫與熱,寒與涼是具有共性的,溫次于熱,熱即大溫;涼次于寒、涼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異。而溫熱與寒涼是兩類不同的屬性,這是從藥物對機體的作用中概括出來的;治療熱證的藥物是寒涼的,治療寒證的藥物是溫熱的,此外,還有一種“平性”藥,即藥性較平和,偏熱,偏寒不明顯,未越出寒、熱、溫、涼四性范圍,雖有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一般仍稱四氣,而不稱五氣。
金元時王好古以陰陽學說來比擬解釋藥性云:“本草之味有五,氣有四……夫氣者天也,溫熱天之陽,寒涼天之陰,陽則升,陰則降。”其意義是說溫熱性藥物能升人陽氣-增強人體的機能活動;寒涼性藥物能降低人之陽氣-減弱人的機能活動。
因此,一般把具有溫里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疏肝、芳香開竅等興奮人體機能活動功能的藥物定為溫、熱性。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表、平肝潛陽等降低人體病理性機能亢進的藥物寒、涼藥。
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將寒、熱、溫、涼的作用加以歸納,給后人提出了“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用藥原則。
此外,尚有某些藥物既有溫熱,又有寒涼藥性功能的存在,將在各論中述及。
味:指藥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
古時有“神農乃數民嘗百草之滋味,當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說明了人類在尋找食物過程中,必須要嘗試各類葉、草、根、莖、果,也必然遇到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天然產物,例如有瀉、鎮靜、致吐、止血等作用的物質,并品嘗到各種物質的不同滋味,當人們發生疾病時,根據經驗利用這些物質來醫治疾病,經無數次反復實踐,某些天然產物就成了醫治疾病的藥物,并總結出藥物的滋味和功效之間的關系。所以說五味是由味覺所得,或由治療味覺所得,或由治療效果而確定的。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實際上除上述五種外尚有淡澀二味,習慣上淡附于甘,酸澀功似,并不另立,仍稱五味。
五味也是藥物作用的標志,不同的藥味,就有不同的藥物作用。綜合歷代用藥經驗,歸納其作用如下;
辛:有發散、行氣血、滋補潤養的作用。
發散:麻黃、薄荷。
行氣血:陳皮、木香、川芎。
滋補潤養:菟絲子、蛇床子。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
滋補氣血:黨參、熟地。
緩解腹中攣急疼痛:飴糖、甘草。
酸(澀):有收斂、固澀(止瀉、止血)作用。
收斂-自汗、盜汗:龍骨、牡蠣。
固澀-久瀉、脫肛:赤石脂、禹余糧、罌粟殼。
尿頻、失禁:桑螵蛸、覆盆子。
滑精、帶下:芡實、蓮子、金櫻子。
苦: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作用。
降泄(降氣)杏仁-泄降肺氣,止咳平喘。
清泄(瀉火泄熱)山梔-清心瀉火。
燥濕:黃連清濕熱;厚樸溫化寒濕。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潛降之作用。
軟堅散結:海藻、昆布、瓦楞子。
瀉下:芒硝。
潛降:羚羊角、石決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異,然其中某些藥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內經·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通泄為陰”,“咸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滲為陽”按藥物之味,將它們歸入陰陽兩類以統轄之。即辛甘淡味藥物屬陽,酸苦咸味藥物屬陰。
每種藥物都具有氣和味,氣、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須二者綜合而觀之,同性藥物有五味之別,同味的藥物亦各有四氣之異。
如同一辛味藥,有辛寒(浮萍)、辛涼(薄荷)、辛溫(半夏)、辛熱(附子)、辛平(佩蘭)等。
性味組合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蘇、荊芥、蔥白均為辛溫,它們都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風寒表證。
性味不同之藥物,功效就有區別,性同味異,或味同性異的藥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點。如寒性藥物,若味不同,則其作用有差異;梔子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淡竹葉甘寒,清熱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風熱、利尿退腫。共同之處是寒性均有清熱作用。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若甘味藥物其性不同,則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溫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養陰潛熱生津;甘草甘平,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共同之處是味甘,故均有補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藥物,則是一氣而兼有兩種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溫;當歸甘辛溫;生地黃甘苦寒等。這種情況說明了藥物之性味是復雜的,也體現了藥物作用的多面性。五味相兼亦應根據某一藥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長于調和營衛、發散風寒,作為解表藥,故首列辛味。尚有補益強壯作用,常合補益之品同用,此為甘味之功。溫經通絡、溫陽化氣則辛甘溫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為辛甘溫。當歸為常用補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溫,并有活血調經之力,此辛味應之,故當歸性味定為甘辛溫。藥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順序。
臨床辯證用藥時,對五味要有選擇。如辛能散氣,故氣虛時不宜用;甘能助濕,故中滿者不宜用;苦能燥濕,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斂澀,故余邪未盡者慎用之;咸多滋潤,故脾胃虛寒者忌用之。
[附]中藥性味功能口訣:中藥品種多,性能各不同,寒涼能清熱,溫熱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緩能補中,苦味能泄降,酸澀收斂功,咸味能軟堅,淡滲利水通,甘寒能養陰,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竄開竅能,氣味相結合,配伍貴變通。
2.升降浮沉
人體發生疾病,病變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別;病勢有上逆、下陷之異,治療上就要求藥物應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使之有助于調整紊亂的臟腑氣機,使之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藥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藥達病所。病熱逆上宜降,病熱陷下宜升,這是運用中藥必須掌握的一般規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實,胸悶窒嘔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瀉痢初起而系積滯所致者,則用消積導滯、沉降攻下之大黃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見,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幾種趨向而言。升和降、浮與沉,都是相對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發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藥物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陽、舉陷、發表、散寒、祛風、開竅等藥理作用;而沉降藥物的特點則是向下向里,具有潛陽、降逆、平喘、收斂、瀉下、滲利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決于藥物的氣味和質地的輕重。一般來說,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氣寒涼的藥,多主沉降。《本草綱目》云:“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大凡質輕的藥物,如花葉之類多主升浮,質重的藥物,如種子、礦石、貝殼之類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熱,不升反沉,故有瀉下逐水作用;旋復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諸花均升,復花獨降”之說,牛蒡子是種子類,反主升浮,能疏風諸熱。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還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發生改變。酒制則升、鹽炒則下行、姜汁炒則能發散、醋炒則能收斂。所以在臨床應用時要靈活掌握,才能運用得當,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3.歸經
歸經是古人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認識到某種藥物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療效果,總結出來的一種用藥規律。如肺經有病時,常有咳、喘、痰癥狀,杏仁能止咳平喘,說明杏仁歸入肺經;肝有病時,脅痛或不適為其主要表現用青皮能治脅痛,說明青皮歸入肝經等。由于藥物歸經不同,同屬一性味藥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別,如黃芩、黃連,黃柏同屬苦寒清熱藥,但黃芩入肺經而長于清肺熱;黃連入心、胃經而能瀉心火、清胃熱;柏入腎經而重于瀉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為溫里藥。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經,故肺、脾、胃有寒多擇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腎經,故肝、腎有寒多選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了解歸經學說有著深刻的實踐意義;一是可作為選方用藥的依據。一般來說,每經每臟的病證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藥,使藥都歸于本經。如太陽經表證,常用人本經之麻黃、桂枝作為解表之主藥;肝腎陰虛者多用以熟地黃、山茱萸為主藥所組成的方劑六味地黃湯來治療。這些古方組成規律,促進了歸經學說的發展。二是可作為隨證用藥之依據。如頭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經脈之病證,前頭痛(陽明經)者加白芷;偏頭痛(少陽經)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陽經),加用蔓荊子等。三是以歸經為線索,探求某些藥物的潛在功能。如清熱解毒藥蒲公英入胃經。故應用于上消化道潰瘍病的治療,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經,故試用于肺癌的治療等。均是按藥物之歸經所探求到的某些藥物的新途徑。四是籍歸經以執簡御繁。如白術補中益氣,健脾燥濕,療脾胃氣虛,腹瀉嘔吐,口渴自汗等多種病證,這些病證均與脾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有關。因而通過白術歸脾經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必須著重強調,歸經學說在運用時一是要與藥物性味、升降浮沉相結合,二是要與各臟腑間的用藥互相兼顧。是因為同歸一經之藥物,其性味、升降浮沉不同,故不能執一而廢它。如肺病咳嗽有寒熱虛實之別,入肺藥雖有麻黃、干姜、黃芩、百合、桑白皮、葶藶子等,臨床上運用麻黃、干姜溫肺之寒以療咳;黃芩、桑白皮清肺泄熱以止咳;百合滋補肺虛而止咳;葶藶子以泄肺實而止咳。諸職此類,諸經亦然。
此外,尚有(you)“引(yin)經藥”的(de)理論,所謂(wei)引(yin)經藥是指具(ju)有(you)特別作用的(de)歸經藥物,它除了對本(ben)經病證具(ju)有(you)治療(liao)作用外,還能(neng)把(ba)不歸本(ben)經的(de)藥物引(yin)歸到本(ben)經而發揮其(qi)治療(liao)作用,以提高藥物療(liao)效。(相當于現代醫(yi)學(xue)的(de)載體學(xue)說(shuo))。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17158.html.

聲明: 我(wo)(wo)們(men)(men)致力于保護作者版(ban)權(quan),注重分(fen)享(xiang),被刊用(yong)文章(zhang)因(yin)無法核實(shi)(shi)真實(shi)(shi)出(chu)處,未(wei)能及(ji)時與(yu)作者取得聯系,或有(you)版(ban)權(quan)異議的,請(qing)聯系管(guan)理員(yuan),我(wo)(wo)們(men)(men)會立(li)即(ji)處理,本站部分(fen)文字與(yu)圖(tu)片資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zai)是出(chu)于傳遞更多(duo)信(xin)息(xi)之目的,若有(you)來源標(bia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li)即(ji)通知我(wo)(wo)們(men)(men)(管(guan)理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shi)(shi),我(wo)(wo)們(men)(men)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篇:

下(xia)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