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內經》全解消渴病

荊十三 2024-01-19 15:35:28

?《內經》對消渴病證發生機理的認識,主要見之于相關篇論,一是消渴病的發生,與其特定體質有關;二是因為飲食不節。

?《內經》不僅有針刺治療消渴病證的方法,而且在其全書列舉治病13方的情形下,還有一首專治本病的蘭草湯方。

d64366aa0c9642adb680fbce08a90976_noop.png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中有14篇涉及消渴病,有9個相關病證名稱及相關概念,經過對相關原文整合,可窺其明確的發病機理,以及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征。中唐時期的王燾,在《外臺秘要方》中有專章傳載,首次提出消渴病的三焦分證以及輔助飲食論治的思路,為后世臨床研究該病提供諸多啟迪。

《內經》消渴病相關概念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復因情志不遂、飲食不節等原因所導致的、以陰虛燥熱為基本病機,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臨床特征的疾病。其發病率高,病程長,合并癥多,可導致全身多臟器損害,嚴重影響機體健康的疾病。在世界醫學史中,中醫學最早對此病有所認識而以其主癥命名為“消渴”(《素問·奇病論》),且有詳細描述,因其病機復雜,臨床表現多樣,故《內經》又有多種名稱。

消渴 消渴,因飲食不節,恣食肥甘厚膩所致,以中焦熱盛,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為特征的病證(《素問·奇病論》)。

風消  風消,是指風火內郁,精血虛少,而致發熱、形體消瘦,常伴有肌膚瘙癢或麻木為特征的病證(《素問·陰陽別論》)。

脾癉  脾癉,因過食肥甘,濕熱蘊脾,運化失司,以發口甜黏膩為主癥的病證(《素問·奇病論》)。

熱中  熱中,多因素所致陽氣偏亢,邪熱內聚,以發熱、發黃、多飲、多食、多尿,或瘡瘍為特點的病證(《靈樞·五邪》《素問·風論》)。

消癉 消癉,因五臟柔弱,氣機剛強所致,以身熱、消谷善饑、剛燥易怒、眼球凸出為特征的病(《靈樞經》的《邪氣臟腑病形》《師傳》《本臟》,《素問·通評虛實論》)。

食 食,亦稱“食亦”,是因熱而致,以多食、消瘦、疲憊為特征的病證(《素問·氣厥論》)。

消中 消中,因熱郁中焦所致,以多食、善饑為主癥的病證(《素問·腹中論》)。

鬲消 鬲消,因鬲上熱郁所致,以煩渴、多飲為特征的病證(《素問·氣厥論》)。

肺消  肺消,因陽虛肺寒而致,病情轉化而成,以多飲、多尿為特征的病證(《素問·氣厥論》)。

《內經》對消渴病證之所以有不同的名稱表達,一是緣其病程不同階段,核心病機發生的臟腑部位不同所致,如濕熱蘊脾者,名曰“脾癉”;熱邪聚于中焦,故名“熱中”“消中”;邪郁于肺者,名為“肺消”;病在膈上者,命名“鬲消”等;二是緣其臨床癥狀多樣之故,如因其主癥見口渴多飲,故名“消渴”;有多食易饑,反見疲乏、消瘦,故名“食”;因其常并發肌膚瘙癢或麻木等風邪走竄癥狀,故名“風消”等。

《內經》論消渴病發生機理

《內經》對消渴病證發生機理的認識,主要見之于相關篇論,一是消渴病的發生,與其特定體質有關,如“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靈樞·五邪》,以及《靈樞·邪氣臟腑病形》《靈樞·本臟》)。

二是因為飲食不節,過食膏粱厚味,損傷脾胃,而致熱郁體內之故,如指出消渴病是“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素問·奇病論》)“消癉……高梁之疾也”(《素問·通評虛實論》)。

三是情志不遂,氣郁化熱而致,如“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畜積,血氣逆留,月寬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靈樞·五變》)。

四是認為外感疾病日久,可以轉化為此疾,如“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靈樞·五變》)。

五是藥物因素,如過服“芳草石藥”,既能化熱,也可傷津化燥而成此疾。

六是勞傷過度,臟腑精氣耗損而生此疾,《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所論五臟病證脈象“微小”,均可致“消癉”,就蘊涵這一病變機理。

《內經》對消渴臨床特征的認識

消渴病是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臨床特征的疾病。《內經》對其主要臨床表現已有明確記載。

口渴多飲  由于此證有胃中燥熱,消灼津液,無以上乘,火熱之邪耗傷津液,故見 “苦渴、數飲、身熱”(《素問·刺熱》)之癥狀。

多食易饑 易饑多食是較多飲、多尿更早出現的癥狀,是胃熱的集中體現。“中熱消癉,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靈樞·師傳》)。這是緣于中焦胃熱,使水谷消磨腐熟加速,故而易饑而多食。

小便頻數 小便頻數是消渴病證的常見癥狀之一,是體內水液代謝失序而致的臨床表現,可見之于“肺消”,以及后世所論的腎消(或曰“下消”)證。

原文認為,“肺消者飲一溲二”(《素問·氣厥論》)。

此乃病邪在肺,郁而化熱,治節失職,水不化津,直趨于下;或下元虛憊,腎失固攝,約束無權,水谷精微下注,臨床可見多尿,小便混濁如脂膏等。

乏力消瘦 消瘦乏力,是由于本病雖然多食,但是所食水谷并未轉化為人體所需之能量,反而成為郁積體內的病理產物,如痰濕、瘀血、邪熱,繼續在體內傷正作祟,所以病人雖有多食易饑癥狀的同時,反而會有疲乏無力,甚至消瘦。

正因為其改變了進食可以增強正氣的常態規律,這是將其命名為“食”的理由,故有 “善食瘦人,謂之食”( 《素問·氣厥論》)之論。

《內經》消渴病的臨床辨治

《內經》不僅有針刺治療消渴病證的方法,而且在其全書列舉治病13方的情形下,還有一首專治本病的蘭草湯方,足見其對該病的重視。

后世但凡臨床研究消渴病者,莫不遵循《內經》所論該病發生機理而予以治之。其證治思路,總以該病主癥為辨證為“抓手”,然后予以論治施方。

口渴多飲  凡以口渴、多飲為主癥者,醫家總以熱郁上焦為病機,診斷為《內經》之“肺消”“鬲消”。唐代王燾稱其為“上消證”,用《千金》茯神湯,《廣濟》療消渴口干燥方,《千金》枸杞湯,及口含酸棗丸治療。劉完素治以“補肺平心,用黃芪湯”(《河間六書·消渴》);戴元禮治以“專補肺氣,用黃芪飲”(《證治備要·消渴》);周慎齋認為“上消百杯而不止渴,宜清肺,麥冬、五味、黃連煎服;條芩、杏仁、栝蔞、梔子、元參、干姜各三錢,訶子、人參各五錢,丸服”(《慎齋遺書·渴》)。張介賓認為,“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脾、陽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故又謂之膈消也……宜降火清金,可用人參白虎湯、玉女煎,或加減一陰煎之類主之,蘭香葉、白葵花、黃柏、知母,少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景岳全書·雜證謨·三消干渴》)。

多食易饑、心煩、消瘦 若癥見多食易饑、心煩消瘦者,王燾以后多辨證為熱郁中焦之證,相當于《內經》之“消中”“熱中”“脾癉”,此乃熱郁于中焦脾胃,既使水谷消磨腐熟加快,又有陰津消灼;雖有多食易饑,都缺不能化為機體所需之精微,肌膚肉湊無以充養,故而疲乏、消瘦;心神無以為養,又有熱邪內擾,故而煩亂。臨證治療,總以清胃瀉火潤燥為法。王叔和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丸瀉熱,周慎齋“專補脾陰之不足,用參苓白術散”或“用山藥、歸身、茯苓、陳皮、甘草、苡仁;或清脾火,大黃、梔子、石膏、枯芩、連翹、烏梅各二錢,訶子、人參各五錢;或用黃連五分,入豬肚內煮熟食;或川連、白術等分,丸服”(《慎齋遺書·渴》);喻嘉言以大黃、甘草與人參合用(《醫門法律·消渴門》)。張介賓認為,“中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饑,不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病在脾胃,又謂之消中也”,宜用“三補丸、玉泉散、白虎湯及抽薪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也”(《景岳全書·雜證謨·三消干渴》),

小便頻數 若以多尿、尿頻為臨床特征者,當是熱郁于腎而為“下消證”。《內經》認為是病在腎之“消癉”(《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周慎齋認為,“下消因色欲而玉莖不萎,宜清腎。黃柏、知母;或黃柏、知母、澤瀉、梔子、生地,五味各二錢,訶子、人參各五錢”(《慎齋遺書·渴》)治之。張介賓認為,“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宜補而兼清,以加減一陰煎,或補陰丸、大補陰丸,或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之類主之……若下消而兼澀者,宜補宜利,以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淋濁而全無火者,乃氣不攝精而然,但宜壯水養氣,以左歸飲、大補元煎之類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猶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當以固腎補陰為主,宜秘元煎、固陰煎及苓術菟絲丸之類主”(《景岳全書·雜證謨·三消干渴》)。

《外臺秘要方》對消渴病的貢獻

之所以在此引出《外臺秘要方》對此病證的學術貢獻,是因為該書卷十一專列18門,傳載8家31條文獻,方82首,第一次以上、中、下三消而論此證,并匯集其病因病機、主癥與合并癥、辨證用藥、調養方法、飲食宜忌等,均有詳述。其學術貢獻可以歸納為:

1.認識到該病的主要臨床特征為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等。

2.認為該病的發生機理主要有飲食不節,積熱傷津;年邁體衰,五臟虛弱;房勞過度,腎精虧耗;過服溫燥藥物,傷津耗陰;久病傷及內臟,津傷化燥等。

3.總結出消渴病后期常見合并癥有癰疽;性功能障礙:早期出現陽強,晚期則有陽痿;腎主水功能障礙,伴尿血、淋閉不通、浮腫;傷及肝之陰血而有視力障礙,或者動風而有肌膚麻木等。

4.重視消渴病的飲食療法,列8個食療方,宜少吃麥面等主食,多吃蔬菜,口渴可飲栝樓根、葵根、榆白皮、豆藿、栝樓粉、薔薇根、冬瓜、浮萍、竹瀝汁、桑根白皮、枸杞根皮所煎湯汁。

綜上,對《內經》14篇與消渴病相關的9個概念相關的原文予以解析,運用“縱橫聯系”的解經方法,整合相關原文旨意,歸納了經文對消渴病發生機理的認識;“結合實踐”,凝練出典原文所論的該病的癥狀特點。由于《外臺秘要方》處于該病研究歷程中的“關鍵節點”,所以簡要介紹其學術貢獻,并結合后世醫家對該病的論治,延伸經典論述消渴病的臨床意義。

本文來自:張登本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1242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