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艾灸師小愛
2023-08-01 04:34:47
燥熱乏力,使用中藥來進行治療是需要你使用一些清熱的藥物來進行緩解的,針對于目前所出現的癥狀,也是需要您服用一段時間中藥來進行調理,是可以幫助您改善的,在平常的時候盡量飲食也要清淡一些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就是那個人
回復
-
廣東熊**
回復風熱襲表癥
①麻杏石甘湯
[主治]外感風邪。身熱不解,咳逆氣急,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而數者。
[處方]麻黃5克,杏仁9克,甘草6克,石膏18克。
[用法]以水7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2升,去渣,溫服1升。如肺熱甚,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黃芩、知母以清泄肺熱;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石膏用量宜減輕,酌加薄荷、蘇葉、桑葉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氣急,可加葶藶子、枇杷葉以降氣化痰;痰黃稠而胸悶者,宜加瓜蔞、貝母、黃芩、桔梗以清熱化痰,寬胸利膈。
②瀉白散
[主治]肺熱喘咳癥。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處方]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
[用法]上藥銼散,入粳米1撮,水兩小盞,煎7分,食前服。
③越婢加術湯
[主治]疏風泄熱,發汗利水。發熱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沉者。
[處方]麻黃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術12克,大棗15
枚。
[用法]上藥6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毫升,
分三次溫服。
-
成都-陳**
回復我國每年從處暑后自北而南,陸續進入秋季,秋季天氣降雨減少,地上干燥涼爽,植物葉落枯萎、
人受自然影響,皮膚干裂,身癢發枯,鼻干口苦,便秘腸燥等等。差別是2020年是庚子年,金運太過,陽明在泉,燥氣流行,秋分后進入庚子年五之氣,主氣與往年一樣是陽明燥,但客氣是少陽相火,風火就燥,故秋分后兩個月氣候特點是燥多風熱。如人素體陰血不足,更易發上述之病癥。書不盡言,今只針對因秋季燥熱,身干瘙癢、手足脫皮干裂兩病,給大家分享兩個,本人用之多年,臨床效果很好的中醫古方!
皮膚瘙癢,多見于婦女,年老體弱,陰血不足之人,多見全身頭癢發脫,皮膚干燥瘙癢,抓之脫屑,嚴重者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多伴有口干喜飲,便秘如羊矢,而無原發性皮損。已排除惡性腫瘤等內臟器質性疾病者。明代醫家陳實功《外科正宗》有消風清燥湯,藥用川芎,當歸,赤芍,生地,防風,黃芩,黃連,天花粉,蟬蛻,苦參,靈仙,甘草:方中用四物湯加天花粉養陰活血潤燥,甘草、黃連,黃芩清君相之火,防風,靈仙,蟬蛻,苦參祛風止癢,血熱加丹皮、血虛加阿膠,陰虛加沙參,玄參,便秘加麻仁、杏仁,煩躁加梔子,薄荷……。
秋季皮炎,常見手掌、足跖部位皮膚干燥瘙癢、粗糙脫皮,皸裂出血,局部疼痛,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明朝。虞摶《醫學正傳》制生血潤膚飲生津、養血、潤膚。治燥證。皮膚拆裂,手足枯燥,搔之血出。藥用當歸(酒洗)、生地黃、熟地黃(酒洗)、黃耆(蜜炙),天門冬,麥門冬(去心),五味子,黃芩(酒洗),栝樓仁,桃仁泥,酒紅花,升麻、天花粉,諸藥生津、養血、潤膚。大便結燥,加麻仁、郁李仁。
《東醫寶鑒》記載“生血潤膚飲,治燥證,皮膚拆裂,于足爪甲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子仲兄懷德處土,年四十五,平生體瘦弱血少,值庚子年歲金太過,至秋深燥金用事,久晴不雨,得燥證:皮膚折裂,手足枯燥,搔之屑起,血出痛楚,十指甲厚,服此方數十貼,其病如脫。后治十數人皆驗。
今年9月22日是什么節?節后怎么 養生 ?節后病選用什么中成藥?
2020年秋分后,庚子五之氣易發什么病?辨證施治要點是什么?
#大家 健康 超能團#@大家 健康
-
江蘇-吳**
回復請問
渾身
燥熱,嗜睡,心煩,
脾氣
大,口干。在
中醫
的角度怎么看?從中醫的角度看:你的
肝火
、
胃火
太旺。分析如下,肝火胃火旺,
熱量
代泄快,熱迫津蒸,故口喝,渾身燥熱;
肝火旺
,
脾土
受克,不思飲食或食少,
氣血
生成不足,故出現神疲乏力,嗜睡的現象;脾氣大,肝主
情緒
,肝火旺,
頭暈
腦脹,脾氣暴燥,故脾氣大。肝火旺,熱擾
心神
,心神不安,故心煩。治療原則,泄肝胃火,癥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用藥
:吃
黃連羊肝丸
、
牛黃清胃丸
,肝胃火就
瀉下
去了。